第一篇:t名师总结(小编推荐)
平凡 中 的 执 著
大庆路小学 邱士荣
多年来,我积极参加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活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能按《教师的道德 》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协作精神强,坚持带病参加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思想端正,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任务。近几年来,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整体改革实验先进个人,湖北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襄阳市模范教师、襄阳市“名师”、襄阳市“十佳魅力妈妈”、襄阳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樊城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樊城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樊城区优秀教师、樊城区优秀党员、樊城区党代表、樊城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樊城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樊城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樊城区教科研先进个人,曾两次获襄阳市优质课竞赛二等奖,三次获县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并被评为区级一级优质课教师,经常为省、市、区小学数学教研会提供示范课、研讨课、引路课、公开课,受到了各级专家及同行的好评,撰写的论文、课例、教学片断分别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无止境,悉心钻研。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孩子眼里应是一个好人、才人、能人、雅人。回想过去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才能教好书、育好人。为此,平时我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平均每学年听课100多节;同时,认真向书本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丰富教学经验。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长期坚持订阅《小学数学教育》、《湖北教育》等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书籍,能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乐于承担实验项目。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985—1992年我承担了国家级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适应性实验,1993—1997年承担了市级“动手操作,发展思维”专题实验,1998年至今承担了省级“小学生自主创新与心理发展品质研究”和区级“现代化教学技术使用策略研究”专题实验、“三究四学”高效课堂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收集和整理资料,总结实验成绩,找出不足,撰写了多篇实验小结、论文及课例。撰写的论文《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表在《广西教育》上;论文《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发表在《广西教育》上,并获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论文《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舞台》获省二等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减学生科学素质》获市一等奖;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获全国一等奖;并入选“全国教师教研教改论文文库”一书,教案《10的认识》获湖北省中青年教师优秀教案奖(不设等级);论文《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获全国论文评选二等奖、湖北省一等奖;《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电化教学设计、《刍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课件脚本设计分别获湖北省电化教学“五优”评选三等奖;《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论文获襄阳市一等奖,并刊登在《引导主动学习实验》;《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论文刊登在《学会学习》一书,并在全省教研会上交流。另有多篇论文、案例在襄樊教研上发表。《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素质教育》论文刊登在《素质教育理论》一书。《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强化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能力》、《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论文分别获襄阳市论文评选二等奖;脚本设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获市电化教学“五优”评选一、二等奖;论文《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素质教育》、《浅谈如何根据心理学理论进行计算法则教学》分别获襄阳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圆柱的认识》电化教学设计获市电化教学“五优”评选一等奖,《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数学课堂教学》论文获襄阳市一等奖,《刍议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获襄阳市论文评选二等奖。另有多篇论文在区级获一等奖。鉴于我在教学上的突出表现,1993至今为襄阳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员,1998--99年被评为市、区两级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2001年参加湖北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以优秀成绩结业。2003年至今为襄阳市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委员会会员,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襄阳市“模范教师”,受到了市政府表彰。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襄阳市“名师”。2006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樊城区第一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二、立足课堂、大胆创新。
作为“襄阳市名师”、“湖北省骨干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教学环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力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发现,学会应用,学会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鲜活、严谨、扎实、创新”的独特风格。近年来,我多次为省、市、区小学数学教研会提供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讲座等,其中省级15节次、市级28节次。1989年获市中青教师优质录像课大赛二等奖;1996年获市优质课竞赛二等奖;1985、1987、1991年分别获区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并被评为一级优质课教师。
平时,我十分注意做好培优、促中、帮困工作。对待“学困生”更是注入了巨大的心血,我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补课,使其能跟上其他同学,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歧视“学困生”,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课堂上发言优先照顾,作业优先批改,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发现闪光点多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我班学生梁晓龙,五年级转入我班时数学考试成绩为22分,通过了解得知,该生父亲去世,母亲文盲且在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于缺乏应有的家教,从而导致该生不爱学习,基础知识特差。为此,我以母亲式的博大胸怀关爱呵护他,在班上经常鼓励表扬他,课后坚持进行个别辅导,从而调动了该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使他数学成绩由插班时的22分上升到了毕业考试的86分。由于培优、促中、帮困措施得力,大面积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效果好。多年来,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课成绩考核及格率、优秀率、人均分、综合指数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区第一。
三、乐于奉献、甘为人梯。
“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2009年,50岁的我辞掉了学校教研组长、妇委会主任等职,被聘为大庆路小学第一位“导师”(襄樊晚报2009年3月25日曾刊登“大庆路小学推出导师制”)。平时我除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外,另一项工作是带“学生”,而我的“学生”是3名年轻教师。我每天要和“学生”一起备课,每周至少要听6节课,并逐一点评。对“学生”课堂上哪儿讲得不到位,哪儿需要加强等,课后都要交流沟通,往往讨论的时间比讲课的时间还长。平时还欢迎“学生”走近我的教室听我讲课,传授教法。经过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学校制定的考核目标:一年使“学生”入门,两年使其达标,三年让“学生”成为让家长、学校放心的合格教师。现在我带的“学生”都能独挡一面,并成为学校数学教学骨干。我积极参加学校数学教研活动,在教研会上做了“小学数学心理”等专题讲座,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积极配合教研组狠抓常规教学的管理,常利用休息时间不定期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研”进行检查,每学期对所有数学课任教师的“教案”及“学生作业”至少检查三次,并做好了评分记载。大大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平时无论是我的“学生”,还是其他年轻教师,只要向我请教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我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会尽自己所能耐心地给予解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多次在全市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班上讲辅导课,听课教师达2000多人次;对前来请教的老师,我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指导学校40位数学教师收集撰写实验论文、课例、精彩片段300多篇,其中有150多篇分别在全国、省、市级获奖,2000年指导朱宇红参加襄樊市 “五项全能”竞赛活动获一等奖、参加湖北省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2001年指导宋慧娟、龚军老师分别获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02年指导周扬老师参加襄樊市 “三大比武”活动获一等奖;2003年指导周扬、程桂丽、梅鹂、谷瑜参加省电化教学“五优”录像课竞赛分别获一、二等奖;2004年指导曹亦武、梅鹂参加市“三大比武”活动分别获一、二等奖;2004年指导梅鹂执教的《分类》录像课已制成光碟随一年级教材发行全国,同年还指导程桂丽、邹艳分别获得市级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2005年指导刘敏、邹艳获市级一等奖;2006年指导刘敏、邹艳、陈焱分别获省、市一等奖。2007年至今指导程桂丽、袁丽、郑瑜、孟萍等8位教师分别获湖北省、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作为襄阳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我经常担任优质课评委。面对参赛教师,我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四、全面发展,培养人才 振兴中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每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几十年来,我以不懈的努力,认真做好班主任及辅导员工作,“人格感染,爱心传递”是我的工作方法,我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悟出了许多道理,也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我的办公桌抽屉里,有这样一沓小纸片:明天给小涛调换一下座位,放学后到小红家里家访,林浩进步了,要加一朵小红花„„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小事,润泽了无数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涉世之初就感受到了人间的温馨与真情。
我积极组织队员参加“手拉手”活动,号召队员向雷锋、赖宁等英雄人物学习,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近几年来,我积极组织队员参加与贫困山区小学的小朋友“手拉手”结对子,进行书信交友活动,加深了城乡间学生的交流与互助。我还组织队员向市盲、聋、哑学校小朋友、灾区小朋友捐款共计2000多元,用他们的行动向灾区小朋友献出了一份诚挚爱心。几年前,新疆巴楚——伽狮地区发生了6.8级地震,灾区小朋友的状况牵动了我中队队员的质朴童心。队员们纷纷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了出来。短短10分钟,56名队员共捐款368元,在全校掀起了“献爱心”活动的高潮。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强化了班级管理,促进了班纪班风的进一步好转。我所带的班不仅班风好,而且学习氛围浓。年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班上成立了书法组、美术组、数奥组、电子琴组等,并能按计划组织指导训练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成绩显著。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数学竟赛,130多人次获奖,其中袁昊天等8位学生获全国“希望杯”数学奥赛二等奖,王泽亮等20位学生获全省一等奖,陈志健等37位学生获全省二等奖,陈宇寒等20位学生获全省三等奖;在书法、绘画竞赛中姜何等30位学生分别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在钢琴、电子琴竟赛中赵哲妍等20多位同学分别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几年来,连续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雏鹰行动先进中队,2004年我所带的五(1)中队还被评为湖北省特色中队。我本人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辅导员、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我会沿着这条平凡的路继续走下去,继续在平凡中完成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2012年考核结果:优秀
身份证号:420 625 19590412 0023 建行卡号:5240 9426 7022 4551
第二篇:名师总结
名师工作室学习总结
李永华
在紧张、有序、充实的气氛中,杨红东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回顾一年的学习,我们在名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先后参加了多次专业理论、公共理论课及教科研讲座的学习,观摩和研讨了多节名师的优质课。对于工作室学习,总的感受就是大开眼界、受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工作室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进行教学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1.青年教师教学要走向成熟,是需要一定教学理论的积淀。理论学习的方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根据当今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热门话题,根据学员教师的发展需求选择最有共性的话题开展理论学习;提供给学员教师理论学习的菜单,由学员教师有选择性地接受理论学习等方式。丰富的学习方式使以往较机械、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起来,能够消除学员教师学习的畏难情绪,循序渐进地实现“丰富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品质”的目标。
2.导师组织的专家讲座使我对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深层认识英语学科的功能和价值;其次,要明确课程的三维目标系统,同时还要建立大课程的观念,把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如信息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扎根常态课堂指导教学实践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将崭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常态课堂, 这是教师非常欢迎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名师现场执教常态课,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或因地制宜地制作一些实用的教具,以流利的英语教学口语、娴熟的任务情景创设技能和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方法让学员教师开阔眼界,感受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加深学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授课之后的研讨则是课堂示范的最终目的,研讨会可以以“我是怎么设计这节课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节课——这节课还可以怎么上——这节课的理念对于其它课的迁移指导”的模式进行,通过名师对于自己教学思路的剖析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又通过名师与学员教师之间的对话实现了理念升华,方法内化的效果。直观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和深入的分析讨论中,更有效的指导了课堂教学实践。导师参与学员集体备课,经过反复磨课,帮助学员教师教授大型公开研讨课,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名师每学期指导学员开观摩课、示范课,课后具体点评,再上再评,通过“一课多轮”、“同课异构”等方式,力求每位教师在纵向对比、有效引导中实现迅速成长。“观摩研讨、互动评课、横向对比、促进提升”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其中“同课异构”不仅在同一学校同一年级教师内展开,还在不同学校同一年级教师内展开,更可以在名师与学员教师之间展开,多样的活动内涵让教学观摩更加丰实有效。
同时在名师工作室学习中,我有幸听了几堂让人耳目一新的优质课。六中的张爱红老师对数学课内容独特的处理方式,使我明白了“教无定法”的道理。
三、读书交流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导师还给我们推荐了两本教学法方面的书。我认真阅读了《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策略》一书中的第三章“cultivate vocabulary”, 通过对该章的认真研读,使我明白了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的一些策略,摆脱了以前领读+讲解的单一的词汇教学模式,力争做到课堂教学中词汇讲解形式多样化,更加注重词汇教学的有趣性和有效性,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总之,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为我提高教育与教学水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要利用好这一平台,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向导师学习,向工作室的各位同行学习,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反思:学习借鉴
李永华
启发反思的灵感,可以源于自己对教学现状的不满足,也可源于对其他老师教学成绩的欣羡。古语云:“见贤思齐”,欣羡之心,人之常情。在教学上对他人的羡慕,是启发我反思自我教学不足的原因之一,也是促进我对教学进行改良的动力。参照别人的长处与有益的方法,反思自身是否已经做到,是否能够做到,是否凭此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益处。作为一种良性的收益和竞争,这让我在教学
上精益求精。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教学遭遇疑惑和困难之时,我所听的数学,语文名师的公开课,让我茅塞顿开。她们独到地教学方法,令我获益匪浅。对于同事,我注重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大胆借鉴他人之所长,更从中大受裨益。至于有助于教学的各类参考资料和专业报刊杂志,不啻我的良师益友,从中我可以尽力发掘
大量的信息为我所用,令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事实上,教学工作永远不是固步自封,而必须与时俱进。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不断学习与提高的过程。记得一位教授这样说过:“Once be a teacher,always be a student”(一朝为师,终生为徒),朴素的语言道出“师者”的永恒真谛,也令人感同身受。勿庸置疑,在反思中借鉴和学习,将是保持教学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断提升,保持教学的活力
———参加杨红东名师工作室后的心得体会
李永华
参加工作室一年多月了,时间虽不长,但收获颇丰,这是因为工作室为我们几个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我相信,通过在名师工作室的努力,我们几个学员一定会实现促使教学质量飞跃的目标。
首先,我想谈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初衷。出于对近两年自身教学现状的反思和不满。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缺乏对英语学科真正的热爱,盲目地追求分数,没有感受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魅力。是我的教学模式僵化了吗?我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情?怎样才能让教学寓教于乐同时又能使学生水到渠成地获得高分?我在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而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恰好给我提供了契机。
其次,我要谈谈在名师工作室的收获。参加名师工作室至今,为了能站在理论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践,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几本理论书籍,其中包括《新课标解读》、《有效教学》等。《新课标解读》明确向我们解释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指明英语教学应该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人文理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我认为这种学习对一线教师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因为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利益的驱使而使教学偏离了它应该遵循的轨迹。在学习了新课标的精神之后,我领悟到英语教学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是简单地教语法规则,不是机械地重复记忆,也不是反复地操练做题,虽然这些也是必要的,但英语教学更应该体现它作为语言的特质。语言是信息和思维的载体,我们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来表达思想。想想我们学习母语的过程,会对英语教学有着极大的启迪。在母语的学习中,我们没有死记硬背语法规则,我们是在不断应用中实现了提升。欣赏美文佳句,启迪思维,再创作出自己的美文,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过程为什么不能运用于英语的学习中呢?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还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学习成果的评价者,更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教师这一职业要求我们不断充实自我,与时俱进,才能使知识更新,教法常新。只有有活力的教学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回应社会的要求。
第三篇:名师工作室总结
通化市第一中校2013年
政治张文军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在繁忙和有序中一学年悄然而过,加入“张文军政治名师工作室”又满一年了。回顾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成长。也许这一年我并没有值得夸耀的荣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工作室领衔人及伙伴们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迈着坚实的步伐。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份快乐。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在张老师的带动下,工作室在年初就制定了丰富的学习计划,在大家集思广益下,还丰富完善了工作室的其他活动章程,在执行中不断加强交流,在交流中不断成长,具体如下:
(一)学习理论: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一学期研读了《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和《我这样做班主任——李镇西》以及有效教育的相关理论书籍,通过网上浏览收集各种教育教学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学习增强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中,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学随笔等。把教育博客看作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把写教育博客看作自己的爱好,把教学反思及时通过教育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发挥辐射作用。通过教育博客这一重要的交流平台,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引起大家的讨论,使大家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进步。
(二)拓展思路:为开阔眼界,张老师不断组织我们聆听了不同层次的教师、专家的讲座、报告,更新理念,逐步优化思维。积极组织工作室成员走出去交流学习,分享教育教学智慧。开学初,工作室成员共同到梅河口五中观摩通化地区高中政治教师优质课展示,通过课堂观察和不断学习,反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找准突破口,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年底本人也代表工作室参加吉林省教学新秀比赛并获优胜奖,参赛回来后也及时交流参赛感想和经验教训,共同成长。
二、工作的问题与成绩
事物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工作室既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和提供了成长的良好平台,但是在成长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
成绩:本学年,工作室的科研任务进展顺利,关于《高中政治教材隐性知识分析》基本完成,结题顺利结束,该课题对挖掘高中政治教材具有重要意义,深化和理解教材是一份宝贵的材料;通过各种学习与交流,学会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尤其对课堂观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有效备考复习起了积极作用。
问题:成员来自不同学校,集中学习比较困难,自学的时间比较多,但日常工作琐碎,使得自学自律性不好。集中交流学习时间相对来说较少,以后应该积极建议和参加相关学习。
三、工作经验体会
加入名师工作室是一份光荣,更是一种责任,在张文军老师和同伴们的带动下,大家潜心教学收获很多。
一年学来,张老师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听我的课,对我进行专业指导。大到一节课怎样设计课堂更高效,小到课堂中一句话,教学具的准备及使用等课堂细节,使我对高中学生和高中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更要坚持以下工作。
1、反思。作为教师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让反思成为我们的习惯。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反思。思考应该是一种习惯。做一个会思考、有思想的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爱思、勤思、会思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的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而应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
2、提问的技能。“提问”,即提出问题求答。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张老师指导和自我反思,对于提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
1、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师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设计问题。
3、教师要设计追问。如果说一开始的设问是启发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追问,可以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
4、教师要设计一些反思性问题促进学生反思。如: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提问的艺术性。如:多问“怎么想的”,少问“为什么”。
四、未来工作设想
通过参加工作室,与同伴们互学互助,不断的听课和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尤其政治教师必须是有思想、有目标、有社会责任心的教育者。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为此,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学习,具体来说:
坚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为自己充电,为实际教学增添力量。
坚持多听课,多观察,在辩证学习中,取长补短,自我发展。
坚持多交流,会分享,在团队中,在团队外,努力学习,分享智慧。
有机会参加工作室是我的幸运,来到这里,才发现她是一个思想的殿堂,才发现自己学得太少,读得太少,写得太少,反思的太少,才发现有太多阅读的理由和冲动。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习惯”是我下阶段的目标,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完善、更优秀,从而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
成员:通化一中 杜秀杰
2013-12-25
第四篇:2016名师工作室总结
2016年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总结
前段时间加入了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不仅帮助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的素质,而且还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积极上进,力求提高
在思想上,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响应工作室的号召,我建立了教师博客,并不定时上传心理学相关资源、教案或教学反思等等更新博客内容。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乐于接受工作室安排的各项工作。
二、乐于参加活动,不断提升
自加入名师工作室以来,我一直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相关活动,听从工作室的安排。无论是在远安职教中心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还是在平时的学习中,前辈们的指点以及与同行们的交流,都使我深深受到启发,让我找到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知道了逐步提升自己的途径。
三、致力教改科研,学以致用
我将在工作室的各类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求得进步。同时,我还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撰写教学设计、教学随笔、课后反思、教育科研论文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教科研能力。
四、发挥辐射作用,共同进步
虽然我是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但我深知自己要成长为名师还需要极大的努力,而且“独木不成林”。因此,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在平时的探讨中,我也大方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这一年,我积极主动多听课,主动分享笔记、资料和自己的收获;此外,我还在听完她们的课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共同探讨;还主动给她们的论文提出中肯的建议。这些做法使得我个人都收获良多。在我的努力下,我也收获很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五、努力方向
在明确自身不足的情况下,我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
1、及时总结,加强反思,记录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争取集结成文,以更快地提升自己;
2、努力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更多的收获;
3、坚持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4、加大与同行的交流,争取在学习中获得更大进步。
在这一年中,我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荣誉和成绩,但工作室里好学上进、乐于创新的各位同行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向工作室的各位同行学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室成员。
第五篇:名师计划总结
2010-2011学的名师班主任工作计划
作为名师班主任工作室的一员,本人将借助名师班主任工作室这个平台,自加压力,确立目标,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进行班级管理探索和实践活动,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理论素养。
1、积极阅读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专业理论书籍,坚持每月最少阅读教育教学书籍一本,并撰写学习心得。
2、每年参加一次论文评选。养成写教育教学工作案例、随笔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一年参与市级及以上评选不少于一篇。
3、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实践和研究,关注班级管理的热点话题,思考探索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5、增强科研意识,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多总结,多反思,努力把班级管理实践升华为理论,逐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二、年轻班主任培训工作:
本着与年轻班主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则,力争在学习进步的进程中使班级管理逐步完善班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1、和被培养班任一起每月读一本有关教育类的书籍。(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先择:理论指导(德育理论,心理学)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实践指引类:《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等每本书读后要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摘抄不少于1500—2000字的读后感每周写教育随笔不少于一篇。本学年选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2、开展案例研究,“把自己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付诸行动”选择那些来自实工作中,有普遍性,切入点小,有思考研究意义的案例。本学年接近高三毕业,所以打算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针对高三毕业班特点从班级学习风气入手;另一方面考虑到将要接手新一届学生从班级建设这个大方面深入学习。争取从理论和案例学习中制定出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
3、加强交流与合作
尝试班级管理合作化的新办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琐事多,时间紧加之我任课的班级又多,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时间与管理往往是矛盾的。我们探索的合作将从一此最基本的看班,材料、费用上交、跑操等开始,逐步深入到班与班之间学习方法交流,班级管理特色交流,班干管理方法交流等。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钥匙
《教育百科辞典》中将说服教育解释为:德育方法之一,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和引导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或改变某种观点、信念,明辨是非和善恶,提高觉悟,从而指导行为实践的一种教育方法。然而当老师们处理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时,说而不服,屡教屡犯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许多老师的思维和行为都走进了一个误区:把说服教育当成万能钥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问题,都给他们上“道理”课。在老师们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类抱怨:“我已经找他谈了十几次了,什么道理都讲了,还是没有用。” “我已经与她谈了几个星期,该说的都说了,还是老样子。”这些老师对“说服”太迷信了,他们竟然以为,凡是学生犯错,都是因为不懂道理,一旦把道理说明白了,学生就会认错,然后就改正。这显然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其实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不良行为,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策略来应对。下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个大致分类,并探讨一下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与认识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
由于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缺乏、模糊、错误的情况相当普遍。正是这种道德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比如学生一旦形成了“老实吃亏,考试时不作弊是傻瓜”这类错误认识,就会出现不讲诚信、考试舞弊等不良行为。
如何应对这类不良行为?教育策略是帮助学生改变认识,也就是让学生明理。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还处于偶发和初始阶段,尚未形成顽固性的习惯,也没有相应的人格问题,一般只要通过改变认识就可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改变认识的方法很多,如讨论、辩论、说服、写读后感等都可以作为选择,而说服教育则是老师们用得最多的方法,只要操作得当,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爱拿别人的东西,他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占为己有,老师就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这一道理。一般说,孩子改变了“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拿”这一认识后,不良行为就会随之消失。当然说服教育无效时,还需要用其他方法来帮助学生改变认识或行为。可见,应对与认识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时,说服教育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二、与意志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身上有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已经有一定时日。比如上网成瘾、打架成性、自由散漫,诸如此类。这些行为的改变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可事实上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是意志薄弱者。对于这类需要意志努力才能改变的行为来说,说服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即使经常讲道理,换来的结果也往往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那么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克服这类不良行为?可尝试以下两方面的教育策略:
1、体验教育策略
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学校教育中,常常通过创设情境来实施体验教育(利用自然情境也很重要)。例如,有位老师这样创设情境:让爱捣乱的学生小A在班会上讲故事,正当他讲到兴头上时,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故意吵起了架,小A前去劝阻,吵架停息后,小A继续讲,没有多久,另外同学又出来干扰,小A显得极不耐烦,开始大声呵斥吵闹同学„„。事后班主任和小A谈话,问他感受,并让他写下来。通过这次体验活动,小A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改变了不良习惯。由此可知,体验教育至少有五大优点:趣味性、暗示性、情感性、深刻性、自主性。
学生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其中“知”(道德认识)是基础,“情”和“意”是动力,“行”则是关键。对于需要意志努力才能改变的不良行为来说,有了“知”不一定就有“行”,只有激活学生的动力系统,才可能达到“知”和“行”的统一。体验教育在激活学生的“情”方面比说理教育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认识特别深刻,体验教育常常会触动人的心灵;体验教育使人“身临其境”,能激发特定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将“知”转化为“行”,达到改变问题行为的目的。
实践表明,体验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改变不良行为中,具有其他许多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在应用体验教育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意图,事先不能告诉学生。这样体验才真切,才能充分体现体验教育的优越性。二是无论是利用自然情境,还是创设人为情境,都要注意“架桥”,也即做好情境和教育意图的衔接工作。像上面一例中,师生对话、写感受、谈感想及表决心等“架桥”工作都必不可少。
2、自我教育策略
用意志努力克服不良行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能帮助他的不是别人,而是学生自己。实施自我教育策略,操作上可采用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写自我教育日记等方法。为了帮学生改变某些不良行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常常让学生写诸如《勤与懒的对话》、《两个戴明锋》等两个“自我”的日记。比如写《勤与懒的对话》,在勤奋与懒惰的斗争中,当勤奋占上风时,懒惰的不良行为就渐渐地得到了克服。魏书生认为:经常写这类日记,能够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自己,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思想的两个方面,然后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运用自我教育策略的关键在于两点:(1)需要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动机;(2)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自我教育方法。
不难看出,体验教育、自我教育这两大策略有一个共性,都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
三、与习惯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
习惯成性的不良行为在中小学生身上是比较常见的,如有的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有的学生习惯于用拳头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做事学习都有粗枝大叶的毛病。面对学生的这类不良行为,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式的处理,而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从说服教育屡试屡败的经历中觉醒过来后,不少老师开始尝试代币法、行为契约法等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打开网络,马上可以搜索到许多相关案例。这里介绍一个易为一般教师操作的行为矫正法——契约法。一个行为契约由如下几个要素组成:目标行为、目标行为的衡量方法、契约执行时间、违约惩罚或履约奖励方法等。
使用行为契约法时,要设法让学生自愿签订契约,千万不能勉强学生。此外还得注意几点:
1、契约必须由协议双方共同制定;
2、奖励的内容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尤其是学生特别需要的,这样才有行为的动力;
3、惩罚的制定必须得到学生的承认,而且必须是学生最不想得到的和最不愿接受的(如小张最不愿意写检查,就规定违约就写检查),这样的惩罚才有约束力;
4、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到底,一旦提出,不管任何原因双方都得遵守。
心理辅导中,契约法、代币法、厌恶疗法、认知行为矫正法等都是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德育工作中要根据自身的规律和实际,有选择地引进一些非专业教师能够操作的行为矫正技术。当然,班主任、政教主任等也要学习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和方法。
四、与人格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
人格系统实际上包含态度和行为方式两个子系统,这里讨论的不良行为指的是与态度系统相关的那一部分,这类不良行为其实只是某种人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笔者曾遇到过一位外校的男生,因青春恋问题,女生被家长转学到了外地。从此那位男生就再也不肯读书了,上课时,或是看小说或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还动手打了女生的父亲。男生家长很着急,带着孩子找到了我,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存在着诸多人格上的弱点:自我中心突出、情感淡漠、我行我素、不体谅人、不关心人等等。该生不读书的决定和行为从表面看是女生转学事件所致,实质上和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女生转学事件只是导火线而已,不遇上此事而发生彼事,同样可能会导致不读书的行为。一句话,这位学生的行为是由人格使然的。应该说,这时需要改变的其实并不是行为本身,而是相应的人格特征。
应对人格问题所致的不良行为需要运用德育和心理辅导的双重策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或人格矫正。面对因自信不足导致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要着重激发和培养其自信心。由于爱心缺失而导致的任性、逆反行为,要进行爱心教育或感恩教育。对那位因青春恋问题闹情绪的学生,根本的办法是要对他进行爱心教育,帮他克服自我中心等人格弱点。单单劝他读书,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近视行为,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人格教育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但引入心理训练技术后,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果。曲伟杰心理学校的学习动力训练营,就利用5—6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使亲子关系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并因此彻底解决了学习动力问题。这种“五天改变人生”的奇迹,是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
五、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不良行为
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一些违纪违规行为就和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过大的心理压力,有形无形的心理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和处理,它们不仅会以心理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还会以打架、偷窃、逃学等异常行为来表现。如小学生小B,常常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通过深入探究原因才了解到,最近父母闹离婚,心情很压抑,就通过“偷窃”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又比如初中生小C,因为上小学的第一天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因而长期受到别人的取笑和歧视,进中学时就以逃学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此当发现学生打架、偷窃、逃学等不良行为,且屡教不改时,要考虑学生行为问题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平常的故事。
由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的不良行为常常和“潜意识”联系着,这类行为的原因是深藏在学生的“潜意识”之中,是学生自己觉察不到的。在当前升学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与“潜意识”相关的不良行为并不少见。笔者曾见过一案例:有个男生找心理辅导老师,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经过探究,他回想起上幼儿园时,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情急之下,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他就有了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里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可见,应对这类由“潜意识”所致的不良行为,需要通过心理辅导理论、技术来挖掘不良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实施行为矫正。通常情况下,非心理专业的德育工作者会用讲道理、谈认识、写检查等常规的教育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这其实是开错药方,用错药,那么学生屡教屡犯、老师屡教屡败也是在情理之中。
由心理健康问题所致的不良行为自然要用心理辅导的策略来应对。面对由心理压力过大引发的不良行为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释放压力,教会学生管理压力。面对心理伤害所致的不良行为,要帮助学生化解“心结”,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以便使学生的“心灵创伤”得到较彻底的治愈。
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实际上是心理问题,而不是品德问题。从理论上说,这类行为问题不属于德育范畴,可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分开的。为此德育工作者也需要关注这一类不良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由上可见,说服教育并不是万能钥匙,它只适宜于改变“由于认识问题引起的偶发或初始行为,至于那些需要意志努力才能改变的、与习惯人格相关的、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不良行为,说服教育并不是有效的选择。在运用不同策略处理各类常见行为问题时,要防止绝对化和简单化的倾向,选择教育策略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
2010-2011学的名师班主任工作总结
对我来说,名师班任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学期来,我勤奋学习,踏实工作,求实研究,履行名师班任的职责,争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师班任。现将一学期来的学习工作总结如下。
一、勤奋学习
学习理论: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一学期研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和《班主任工作漫谈》以及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理论书籍,通过网上浏览收集各种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不断学习增强自己对班级管理艺术的理解和领悟,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
二、求实研究
在班主任培训上从实际情况出发,本学期我和被培训的班主任一起学习了《给教师的建议》和《班主任工作漫谈》并做了读书笔记。在班风建设上,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整理及学习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了再补充。
2.合作交流
就自己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提出来,进行班主任工作交流,围绕这几个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交流中能针对具体问题给予解释,寻找今后努力的方向。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做法极大的推动了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三、反思工作
回顾自己所做的工作,我觉得进步不小,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例如,由于某些原因,我未能在班级管理上取得大的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班级管理水平上,取得更的的进步,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称号。
四、努力方向
1、向各位名师班任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做名副其实的名师。
2、不断学习业务和理论知识,大胆创新,积极研究,总结反思,使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独特班级管理风格的名师。
给我一片蓝天,让我飞翔;给我一道阳光,我会闪耀光芒。前路漫漫,我会一直向前,作为名师班任,我将立足本位,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发挥名师班任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