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同志在乡(镇)村计划生育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在
乡(镇)村计划生育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
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 村计划生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会的委托,向第六次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几年工作的回顾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计生协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县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组织建全、活动经常、搞好服务、形成风尚”四条标准,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进行了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系列化服务,努力推进计生“三为主”、”三结合”。全村上下形成以育龄妇女中的积极分子、五老、致富能人和其他社会贤达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组织网络。广大会员在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人口控制目标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健全和优化协会组织,努力提高协会干部和会员队伍的自身素质。
几年来,我们始终努力提高协会理事和会员队伍的自身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吸收了一批离退休老干部,使协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增强。工作中,我们坚持分类指导和重点帮促的原则,在全村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协会组织建 1 设工作。
在协会组织健全的基础上,我们狠抓了协会理事及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协会会员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根据县协会编写的培训教材,组织和举办专题培训班。协会理事和会员,组织他们学习协会章程,向他们讲授计划生育政策和优生知识,传授生产技术、致富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增强了协会的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的职能。
2、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协会职能。计划生育协会是协助村支部和村委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群众组织,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全心全意为广大育龄群众服务,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为了使这支队伍充满活力,更好地服务于“三生工作”,我们制订了会员联系户制度、会议制度、总结评比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并按市、县计生委都有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桌、椅和档案橱柜,设有全县统一标准的会员登记簿、会员联系户登记簿、好人好事登记簿、协会活动记录簿、培训花名册等,使各级协会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了及时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把握工作进程,协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使协会日常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
3、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开展服务。
为不断增强村级协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我们认真为育 2 龄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⑴搞好宣传教育,营造有利协会发展的舆论环境。我们充分利用人口学校,向广大育龄群众进行国策教育和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人口学校、宣传标语、宣传栏牌和各种报刊,加大对计划生育协会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大力组织和引导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以丰富活跃村级文艺生活。
⑵制定具体的“三结合”工作规划和“三生”服务计划与措施。加强“三结合”工作的跟踪服务,积极开展“三生”服务。协会开办了便民利民项目,大力兴办个体企业和各种经济实体,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⑶ 组织育龄群众学习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科普知识。搞好“三优”跟踪服务,向计划生育家庭传授农业科学知识,提供致富信息,定期学习实用技术。
4、积极开展了生活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宣传引导广大育龄群众积极学习计划生育政策,使他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我们还从生活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实行优先安排宅基地,并免费办理新农合,对生活中确有困难的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对生活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进行了妥善安臵。开展人口关爱基金活动,送生活用品、生产资料,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
5、点开展计划生育服务。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婚前、孕前、孕期保健、节育避孕及优生优育等方面,通过会员联系户对不同阶段育龄群众进行晚婚、晚育、避孕节育、产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科普教育。
二、积极参加和推广“三结全”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先发家,后生娃”的观念越来越被广大育龄妇女及其家庭所认识。我村计生协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协调各部门谱好“三结合”曲唱好“三结合”戏,帮助计划生育户落实资金,选准项目,尽快脱贫致富,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我们村理事每个人至少联系一个典型户,并列入责任制,狠抓落实。抓点带面,促进“三结合”深入开展。为搞好示范带动,我们多次召开了“三结合”工作现场会,树典型、抓先进,增强了协会会员的责任心、自觉性和积极性。
总之,几年来,我村计生协会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带领全村会员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为我村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目前我村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算高,村级协会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好,还有一部分理事和会员仍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工作职能。只有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才能保证今后协会工作顺利发展。
三、今后三年工作任务
今后三年,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继续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协助支部、村委会把我村的计划生育推向一个新水平。
1、继续贯彻落实中央两办文件、切实加强对协会工作的领导。
计划生育协会是协助支部和村委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民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贯彻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县文件精神,最紧要的是解决好两个问题:首先在领导认识上有个大的突破,要切实认识到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计生协会具有巨大的潜能,认识到做好群众工作发挥协会作用。坚持服务与群众工作相结合是落实基本国策,最终实现计生任务的重要关键。今后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指导,切实帮助协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等给予充分的保证,为其创造必须的工作条件。
2、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级协会服务能力。村级协会是协会工作的基础。具体说要按照“四个好”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一好班子。要组建一个好的理事会,特别是选好一个有威望、有组织能力,热心协会工作的人当会长;二好队伍。要把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员吸收到办会队伍中来,成为骨干力量;三好路子。从我村实际和优势出 5 发,把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以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四好制度,就是建立健全一套保证协会各项活动有效开展的基本工作制度。“四个好”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必须全面坚持,全面落实。
3、落实“三为主”,推动“三结合”,促进“两个转变”。“协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这是对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意。把落实“三为主”,切实为育龄群众服务当作最基本的职责,协会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做到友相助、邻相帮,思想了解得透,孕情掌握得准,服务细致周到,从而达到宣传教育、避孕节育和经常性工作为主的目的。我们要发挥协会的“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五项职能。努力做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组织协会理事和会员、带领育龄群众,积极参与“三结合”工作注重扶持户经济效益和扶持效果。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生产新技术、新项目优先提供给计划生育户。促进育龄妇女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促进“两个转变”。
4、要广泛开展民主参与监督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参与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工作;参与落实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6 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工作;参与落实计划生育、社会保险、扶贫开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工作。履行协会的职责和义务。促使我村计划生育事业向高层次、新水平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计生协会正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让我们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真抓实干、争创一流,进一步把我村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促进我村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创建和谐计生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我代表 村计划生育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向各位领导,向所有为大会辛勤工作、日夜操劳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等有关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年 月 日
第二篇:XX同志在XX行政村计划生育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讲话
同志在行政村计划生育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讲话
(2010年8月2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镇认真抓经济发展、促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在全国人民喜迎奥运日子里,我们行政村计划生育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我们村计划生育战线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必将对我们行政村今后计划生育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我代表镇党委、政府、镇计生办、计生协会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大会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同志们,计划生育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伟大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我们行政村计划生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落实“三为主”,全面推行“三结合”,努力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大力开展规范化管理和系列化服务,使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连年向高层次、新水平发展。计生协会紧紧围绕全村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群众团体优势,深入开展少生快富和系列保险等服务活动,实施群众监督,密切党群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这与我们计生协全体理事所做的大量艰苦细致、富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凝聚着村计生协会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
近年来,党中央和省、市、县十分重视计生协会工作,逐级下发了加强协会工作的文件。我们这次换届大会,既是对协会工作的总结会,也是安排部署今后协会工作会,我相信这次大会对我们村今后的协会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志们,这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为行政村计划生育协会选举了一个好班子,组建了一个好理事会,镇党委、政府对这次大会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要以这次换届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每个会员的主观能动性,协助村“两委”把本村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更好,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村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报告
村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报告
各位会员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村召开计生协会会员代表会议,这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此,我代表上届计生协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三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及计生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重视下,围绕“帮助群众提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能力”的基本目标,根据协会工作的特色,依靠全体会员的辛勤工作和广大村民的支持配合,协会工作成效明显,促进了村计生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三年来,全村90%以上的育龄群众掌握了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80%以上,全村出生人口103人,其中二孩4人,长效节育率71%,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围绕计生工作经常性开展活
动。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 我服务的群众性工作,需要倾注大量精力,持之以恒抓落实。一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和支持计生工作,把它作为中心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建立了计生协会、理事会,并制定了村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对落实长效措施(放环)人员在市、镇补助的基础上村里又制定了产后10个月内放环补助50元,10个月外放环补助30元等优先
优惠政策。同时制定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网络服务建设,年初村与组级计划生育服务员签订岗位责任制,并实行岗位责任制考核,明确责任,共负其职,确保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强会员队伍建设,在计划生育工作和“三个文明”
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针对计划生育工作具有群众性、长效性、面广量大的特点,村建立了占总人口10%的会员队伍,划分46个会员小组,按照“学政策、搞宣传、管自己、教子女、帮亲戚、带四邻、少生孩、快致富”的要求,每个会员根据就近原则,联系左邻右舍一定数量的群众搞好经常性服务,贴近实际,对转变村民生育观念起到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作用,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知识,将计划生育与推动社会发展幸福家庭相结合,形成了团结互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的社会风尚。
2、三年来,继续开展育龄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培训已有355名育龄妇女接受培训,通过测试,合格率达100%,并积极做好各类资料发放,从而促使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纵观过去的三年,我们已经较好地完成上届协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村民委的正确领导和全村人民的大力支持,同样也是计生协会战线上基层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新仓村党支部、村民委向一直关心、支持、重视我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和尽心尽责的全体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5年11月15日
第四篇:在全县计划生育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align=left>内容预览:
各位代表:
我受县计划生育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县计生协第三次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二届理事会工作的回顾
县计划生育协会二届理事会从2000年7月至今已经走过了5年的历程。这5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阶段。五年来,县计划生育协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计生协和县计生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县人口与计生中心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
你还没注册并升级为本站正式会员?或者没有登录?这篇文章必需在本站注册并升级为正式会员后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注册后请点击阅读会员需知,按要求升级为正式会员!
如果你已经注册并已成为本站正式会员,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本站所有资源仅供正式会员参考,普通注册会员不能浏览或下载本站资源!注册前请认真阅读会员需知,如不愿成为正式会员,请不要在本站注册,以免浪费您的宝贵时间。
第五篇:杨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杨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三门峡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2011年8月29日
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市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五年间,全市生产总值由335亿元增加到874亿元,增长了2.6倍,年均增速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7亿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速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54亿元,是前五年的4.4倍,各项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四大一高”扎实推进,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三纵四横”大交通网络雏形初显,枢纽地位初步确立;大通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抢占了对外开放制高点;一批大型现代商贸流通企业相继落户,大商贸格局正在形成;黄河旅游节升格为国家级节庆活动,旅游业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大旅游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一批高新企业快速成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上升到了53.1%。被评为“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
——区域发展统筹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相继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称号;中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由39.3%提高到47%;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明显,现代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全国领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机制不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城乡接轨;科教文卫、广播电视、人口计生、环保气象、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工作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人大、政协作用充分发挥,“一府两院”工作逐渐规范,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加强,“五五”普法扎实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成效较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迈上新台阶,继续保持了“双拥模范城”荣誉。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广大党员的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农村、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和机关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老干部工作富有成效;领导方式转变不断加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市直机关设立大纪检组、农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体制创新成效明显。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制约逐步加剧;“三化”协调发展的任务繁重,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持续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社会稳定仍面临很大压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等。
实施“四大一高”战略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大交通”建设,增创区位环境新优势。
打造战略交通枢纽。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完善以“三纵四横”为主框架的大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市域路网结构,推进辖区内国道、省道干线路网改造,在全面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县乡公路等级。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强力推进三灵快速通道、沿黄生态旅游通道、310国道南移、北环路打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湖滨区、陕县、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对接共建。做好新区规划报批工作,积极推进好阳河治理、职教园区建设。着力构建高端商住、旅游集散、休闲购物板块,努力把三门峡南站周边地区打造成面向金三角区域的高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庙底沟文化公园、黄河公园和虢国博物馆二期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品位。
提高城镇化水平。重点围绕310国道经济隆起带,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大通关”建设,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三门峡海关、国家铝及铝制品检验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实现通关服务平台与国际贸易平台的联动互动。规划建设海关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口岸外贸进出口货物的通过能力。
提高通关服务效率。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和建设,加快形成规模和聚集效应。完善和推广检验检疫部门“出口产地检验、进口目的地检验”工作机制,提高口岸查验效率。引导企业规范进出口行为,为企业铺设进出口贸易“高速路”。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持续开展“大招商”活动,力求成链式、集群式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加强跟踪问效,增强招商工作的实效性。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和加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开放型经济大发展。
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郑州、洛阳、西安海关和郑州铁路集装箱口岸的战略联合,密切与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沿海沿边港口的通关联络,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强与黄河金三角地区各市的区域协作,努力打造全省重要口岸作业区和金三角地区外贸出口基地。
——加快“大商贸”建设,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做好旧城区商业改造,完善市场网点布局。加快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入驻步伐,培育品牌化核心商业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超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消费者的吸引力。
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抓好四大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壮大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努力构建大枢纽、多节点、广覆盖、高效率、强辐射的现代物流网络。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沛的金融动力。
促进各类服务业全面发展。鼓励发展中介服务业,支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托幼养老、家政服务等行业,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加快“大旅游”建设,增创持续发展新优势。
打造龙头旅游品牌。加强精品景区规划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龙头景区,加快打造“文化山水”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一批高档休闲娱乐场所和服务设施。努力打造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品牌。
创新旅游投入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加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旅游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扩大产业规模。加大对现有旅游企业扶持指导力度,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市内、省内外的文化旅游营销合作,加快建立黄河金三角地区无障碍旅游协作区,努力凸显旅游资源的叠加效应。
——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大力推动高新产业规模化。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建设全省一流的纯电动轿车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酶制剂产业基地、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基地、光伏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
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烟、菌、药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菜、生态茶、生态猪、生态牛、生态鸡、生态鱼等绿色生态种植养殖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布局建设一批高效农业先导集聚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和谐三门峡建设
——立足基层促创新。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构筑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构建基层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提高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城乡社区社会管理职能,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完善机制促创新。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继续深化信访评估、流动调解、信访周会审等好做法,不断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以夺取全国“长安杯”为目标,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人为本促创新。抓好省、市“十大民生工程”落实,着力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制度性和长效性。坚持完善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失业、医疗、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巩固提高全省林业生态市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难题、引领发展、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以思想的大解放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立足实现“三大战略定位”选干部,围绕“十六字目标”要求配班子,把广大干部培养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骨干。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和“五重五不简单”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完成重要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充分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继续推行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扎实做好农村“六大员”和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好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认真落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法,在“四个基层”上下工夫,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大力弘扬奋发有为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全市形成干大事、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顾全大局的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谋发展。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精神,快节奏、高效率、大力度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廉、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和专项治理力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防止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严格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逐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方式。科学规范全委会、常委会议事决策的职责、范围、规则和程序。加强和改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着力解决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重点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管好干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要求,围绕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战略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强力实施“四大一高”和“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而努力奋斗。
按照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先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力争五年翻一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农业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工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创新型三门峡建设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以上,万元GDP能耗进一步下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文化发展创出新业绩。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居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成为全省和黄河金三角地区文化强市。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劳动力就业更为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与自然日益和谐。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促进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更加注重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积极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村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家庭,搭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组织网络和支撑平台。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带动全市上下形成崇尚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风气。
——更加注重社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乡群众文明程度。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
——更加注重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科技事业。深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人才资源。认真实施“万名人才引进”计划,不断扩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更加注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三门峡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