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

时间:2019-05-12 05:4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

第一篇: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

旅游概论复习题(学生卷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曹慧

一、名词解释: •

1、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 利性的旅行活动。•

2、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本定义首先强调旅游必须以(旅行为前提,并在异地进行诸如

游览、参观、消遣娱乐等活动。同时,揭示旅游的本质——(寻求精神上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其次,扩大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外延性。例如:以商务活动为主的(商务旅游、以会议活动为主的(会议旅游。

二、填空

1、旅游是人类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综合现象。•

2、旅游活动都经历了一个从(、(、(而(的过程。•

3、旅游是从(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4、商人的出现,标志着(已从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中分

离出来。(或为其他功利目的的旅行已经孕育着旅游的因子。就整个世界而言,可以说是(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5、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等的发展和进步。

6、从整个人类历史来考察,人类具有自觉意识的旅行萌芽于(的末期。而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旅游活动是(的产物,即

形成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中,并首先在世界的(中出现。

7、人类(的结果使旅行观念的产生有了社会基础。•

8、“(”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9、把“旅”与“游”连用成“旅游”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的《》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10、古代旅游概念的深层隐含着注重(的价值传统和重视(的中国人文特征。•

11、古代旅游除了具有游览观赏目的之外,更多的承载着(和(。•

12、旅游活动的六要素: •(、(、(、(、(、(•

第二篇: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绪 论)

旅游概论复习题(学生卷)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一职高

曹慧

一、填空

1、旅游活动的发生,主要来自于人类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的结果。

• 2、1992年,旅游业发展成了世界()。目前,()已经同()、()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3、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旅游活动必须建立在“()”之上。

4、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5、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财富增加,带薪假期普遍推 广,为人们外出旅游创造了必备的()和()。

6、()、()的迅速发展,先进的交通工 具和通讯设备的不断更新,使跨国旅游和远渡重洋的洲际旅游成为可能。

7、旅游在国际关系和寻求世界和平方面,在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方面是一个积极的现实因素。故而,旅游素有“()”之誉。•

8、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导致()的产生。

9、由于旅游是()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人们一直把旅游作为()来研究。

10、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其中包括对旅游()的积累、()的深化,()的升华。

11、旅游业的营运模式也具有高度的()和()的特征。•

12、旅游活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和(),二者构成了旅游活动中的一对()。

13、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有()、()、()和()。

14、()和()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作为研究对象之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15、古代旅游资源都是现成的()、()和某些特定时期的()。这些资源具有()、()和()的特点。

16、在现代旅游业对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供给服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或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组合的()。•

17、旅游概论基本理论是由()和()两个部分组成的。•

18、学习旅游概论既要重视旅游的(),又要注意与()相结合;既要善于吸收外国的(),又要重视我国()的总结。

19、旅游概论是旅游学的概括论述,它是以()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及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 20、旅游概论是以旅游的主体()、旅游的客体()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同时涉及支持和保障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和()等相关范畴内容,以及()。

二、旅游和旅游业的影响 •

1、积极:

①通过旅游,可以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满足精神需求,活动积极 休息,提高自身素质等。

②发展旅游业,不但能赚取外汇,开辟货币 回笼新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荐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具有谋求人类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合作和推动世界和平的积极意义。

③旅游在国际关系和寻求世界和平方面,在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方面是一个积极的现实因素。•

2、消极: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热点旅游城市人满为患、物价上扬,以及旅游对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低估。

三、名词解释

• 旅游学—— 是一门以全球为整体,研究人类旅游的产生、基础、结构、性质和运行手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学科。

• 旅游者——具备作为旅游主体条件的人。

• 旅游资源——具备作为旅游客体条件的自然的、人文的具体因素。•

四、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1、确立旅游概念,揭示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讲

明“旅游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

2、阐述和揭示旅游在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时代特征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的阐述旅游的历史,提高对现代旅游的认识。•

3、揭示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整体的运作过程的实质,以及这个系统整体具有多层面、多方位和多元结构的形态特征。•

4、揭示现代旅游供需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

5、阐述旅游与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的双重影响和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观。•

6、探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

第三篇: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

旅游概论复习题(学生卷)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一职高

曹慧

第一节

旅游需求与旅游本质

一、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在满足生存条件以外感到缺少什么东西,又期望通过旅游获得这些东西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二、人类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是什么?

人类的不自由和种种被局限的客观存在,是人类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既有不足之感),而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是个人旅游需要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即有追求满足之感)。

三、填空: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和()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四、简述旅游的本质规定。实质是人类为了适应人生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和愉悦身心之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的反映。

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自由感、解放感和满足感——人生中的一种完美感,反映了旅游的特殊品质和最高价值。

五、填空

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它具有()、()、()和()。• • • •

2、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

3、()是旅游的灵魂。

4、()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人类的旅游需要分为()、()和()三个方面。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

6、旅游的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二节

旅游的基本属性 • • • • • • • • • • •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的文明性。

2、旅游客体具有社会发展的变化性。

3、旅游价值观具有社会的进步性。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业的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经济属性

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的关系看 从个人旅游动机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四、旅游的消费属性

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旅游的消费)是比一般的生活更高级的消费形式。

第三节

旅游的特征及类型

一、旅游的特征

• 人类旅游活动除了因时代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即()、()、()和季节性。•

(一)审美性

从某一角度说,现代的旅游业就是创造美的事业,它的任务就是为旅游者生产和挖掘美的景观、美的艺术、美的产品,提高美的(优质的)服务和管理。•

(二)、异地性——人们为了满足旅游需要,达到追新求异、旅游审美等各种目的,必须到另一个不是常住的地方去。•

异地性是旅游的基本特征,它标志着旅游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是在()进行。•

(三)流动性

旅游的异地性决定了旅游的流动性。只有流动(旅行),游览才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形式,所以,旅游必须以()为前提。

二、旅游的类型

(1)地方性旅游

例:游益阳奥林匹克公园

国 内 旅 游

(2)区域性旅游

例:游凤凰古城

按区域划分

(3)全国性旅游

例:登长城、看兵马俑

(1)跨国旅游

例:游日本

国 际 旅 游

(2)洲际旅游

例:游美国

(3)环球旅游

例:一次性旅游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主要风景城市

例:去赏桂林山水

游西湖

度假保健型

例:海滨度假

泡温泉

商务旅游

会议旅游

按 旅 游

奖励旅游

目的划分

例:去南岳进香

例:购物天堂 —— 香港

袖珍之国 —— 安道尔

例:古道探险、森林探险、高山徒步旅游

1.国内旅游——所谓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在其国家(地区)的境内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2.国际旅游——所谓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地区)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3.国内旅游是国际旅游的(),而国际旅游是国内旅游的()。

三、新型旅游

• 1.农业旅游——亦称农业观光或观光农业。是以农

业(包括乡村文化)资源为对象的旅游活动。• • • •

例:各种形式的“农家乐”如南县的“梦里水乡”

• 2.工业旅游

旅游业角度——新型旅游产品(项目)

旅游者角度——高品位的旅游形式

例:马尾造船厂、梅园监狱、近代海军博物馆

第四篇:旅游概论简答试题

1、简述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旅游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2)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和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其参加者多为帝王,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因此消遣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2、简述产业革命的对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2)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原先的随农时变化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复杂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

(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

(4)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的流动成为可能

3、简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需求方面来看:

(1)战后人口的迅速增加,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2)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刺激作用(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5)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

(6)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的兴趣

从供给方面来看:

(1)

众多国家的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上所持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2)

很多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和投入(3)

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

4、简述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差别: 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 主要差别:(1)消费程度不同

(2)逗留时间不同(3)便利程度不同(4)经济作用不同 简述旅游活动的特点:

(1)旅游活动的普及性(2)规模发展的持续性(3)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4)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

5、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需具备那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实际意义:

(一)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1)客观条件:收入水平、余暇时间、个人良好的身体状况、家庭没有拖累等

(2)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里动因

(二)认识这些条件的意义

(1)对于客观条件:旅游业是很难助人们克服的,因而旅游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时必须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正确认识旅游市场的大小

(2)对于主观条件:旅游业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人们的兴趣,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扩大客源市场

6、旅游动机的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5)购物方面的动机

7、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因素(首要)(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3)年龄(4)性别

(5)微社会环境(即生活环境)

8、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

2、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

3、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时间的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

4、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

5、由于自费的缘故,大都对价格较为敏感

9、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1、人数少,但在出行次数上较为频繁

2、出行是工作或业务的需要,因而不受季节的影响,其出行没有季节性

3、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较小,甚至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4、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较强调舒适和方便,因而消费水平较高

5、在价格方面不太敏感

10、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

1、在出行时间上多选择节假日外出探亲

2、很多家庭及个人事务的日期限制较紧

3、出行的季节性较差

4、对价格教敏感

5、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没有选择的自由

11、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垄断性、4易损性

5、可创新性

12、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工作内容:

可行性研究的方面:

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2、分析和预测市场的需求

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4、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工作内容的方面:

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13、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

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2、力求经济的原则

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4、统筹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

14、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1、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

2、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第二个作用是它的组织作用

3、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再一贡献就是它对旅游活动的便利作用

15、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

3、涉外政策较强的产业

4、脆弱性产业

16、旅行社的作用:

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2、旅游供应商的产品销售渠道

3、目的地旅游业的先锋

17、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饭店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仅限于提供食宿的场所,而已成为一种不断现代化、专业化、多功能化的商业性综合接待企业

2、饭店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基地

3、饭店是地区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促进者

4、饭店是旅游者和当地公众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18、饭店连锁集团的优势:

1、资本优势

2、技术经济优势

3、市场营销优势

4、物资采购优势

5、管理方面的优势

6、风险扩散的优势

19、旅游交通的作用:

1、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旅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

2、从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

3、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本身也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 20、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1、旅游目的

2、运输价格、3、旅行距离

4、旅行偏好和经验

21、旅游产品的特点:

1、无形性

2、不可转移性

3、不可储存性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5、综合性

22、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1、旅游业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其中各有关方面之间不存在自动的协调

2、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以及这种形象的建设和确立如何,并非某一部门或旅游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决策

3、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及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加以管理和制约

4、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都需要由政府提供,因而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旅游业中来

5、为了社会的安定,政府有必要规范社会行为,防止不良现象的泛滥

6、出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考虑,政府必须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23、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一)需求管理手段

1、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

2、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3、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

4、控制游客进入量

(二)供给管理手段

1、控制土地的使用

2、对建筑物行使管制

3、市场管制、4、实行特别征税

5、投资鼓励政策

24、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

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2、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3、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25、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消极反面的影响

1、增加外汇价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助于货币回笼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增加目的地的经济收入

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4、流动人口的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

5、增加政府税收

5、漏损的出现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6、季节性限制,降低投资回报率

7、增加就业机会

26、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1、不良的“示范效应”

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27、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化的措施有那些:

1、端正认识

2、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

3、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4、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旅游伦理的建设

28、简述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

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

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

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

4、预定系统合作集团

29、简述旅游业在解决一国就业问题方面有那些作用;

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必须靠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

对客人提供的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2、旅游业除了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外,还提供了数量更大的间接就业机会

3、旅游业的就业层次比较丰富 30、简述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31、简述旅游在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方面的作用;

1、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2、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

3、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为与旅游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条件

5、促进当地多种经营的发展和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6、引进外资,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

32、有人认为“旅游自古有之,它是最初人们的消遣活动”对此的理解是:

1、“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是一种模糊认识

2、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今天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并不存在

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始于经济目的的商务旅游而非消遣旅游

第五篇:旅游管理概论复习重点

管理学重点

一、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管理者的角色:①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3、高低层管理者管理职能的区别: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政策,评价组织的业绩,监督和协调中层管理者的工作,代表组织与外界发生联系。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操作者分派具体作业任务,监督其工作,协调其关系,并向中层管理者报告工作,完成当前的任务指标。

4、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把所有资源融合协调,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5、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6、管理理论:①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②行为管理理论。注:泰勒、法约尔、韦伯、梅奥的贡献。

7、梅奥霍桑实验所得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8、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①企业对环境的责任、②企业对员工的责任、③企业对顾客的责任、④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⑤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⑥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

二、决策与计划

1、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2、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3、决策过程:①识别机会,诊断问题、②明确目标、③拟定备选方案、④筛选方案、⑤方案的实施、⑥评估反馈。

4、决策的类型:①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②初试决策与追踪决策、③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④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5、定性决策方法:①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②有过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政策知道矩阵)

6、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

7、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

8、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

9、计划的类型:按时间长短(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按职能空间(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按综合性程度(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按明确性(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按程序化进程(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

10、战略性计划中的远景和使命陈述:核心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核心目标)、远景展望(10-30年的宏伟的、大胆的、有难度的目标,生动逼真的描述)。

11、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持久和本质的原则,它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

12、核心目标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目标。

13、计划的组织实施: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

14、目标管理基本思想:①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②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③每一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供儿女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④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⑤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15、目标管理的过程: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标、评价结果、实行奖惩、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16、滚动计划法的评价:首先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其次,滚动计划方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这就保证了即使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各期计划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从而基本保持一致。最后,滚动计划方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17、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①能清晰地表明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并指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②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③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④便于组织与控制。⑤易于操作,并具有供饭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任务。

三、组织

1、组织设置的原则:①专业化分工原则、②统一指挥原则、③控制幅度原则、④权责对等原则、⑤柔性经济原则。

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矩阵型结构、动态网络型结构。

3、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具体分析)

4、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组织规模大小、政策的统一性、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组织的可控性、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具体分析)

5、组织文化的功能:整合功能、适应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持续功能。

四、领导、激励与沟通

1、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领导风格类型:按权利运用方式划分(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按创新方式划分(魅力型领导者、变革型领导者)、按思维方式划分(事务型领导者、战略型领导者)。

3、区分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六大特质:进取心、领导愿望、诚实正直、自信、智慧、工作相关知识。

4、领导情景论:菲德勒权变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P246-249)

5、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

6、激励的需要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跟工作条件或环境有关)和激励因素(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跟工作本身有关)。

9、双因素理论对企业的启示: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10、激励的过程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激励的强化理论。

11、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

12、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13、沟通的作用:加强工作协调和合作、激励员工改善绩效、表达情感。

14、按借助的中介或手段,沟通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体态语言沟通、语调沟通、电子媒介沟通。

15、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6、按方向,沟通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17、按是否进行反馈,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8、有效沟通的障碍:①个人因素(有选择地接受、沟通技巧的差异)、②人际因素、③结构因素(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④技术因素(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

五、控制

1、控制类型: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2、控制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六、创新

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

考试体型及分值

1、填空、判断、单选、简答、计算、案例分析。

旅游学重点

一、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食、住、行、游、购、娱。

2、托马斯·库克的贡献:1841年的团体旅游活动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首例团体火车旅游,并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标志。P20-243、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旅游供给方面的因素:政府政策与措施、景点的开发与旅游设施的建设、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与推广。

4、迁徙、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区别(目的和内容)

二、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大众旅游:它首先是指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另一方面指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

3、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综合性、地理及中性和季节性。

三、旅游活动的主体

1、游客与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称为旅游者;在目的地不作过夜停留,而是当日往返的称为游客。

2、旅游动机: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一个人要成为现实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主观条件有旅游的动机,客观条件有①足够的支付能力(收入水平决定着个人或其家能否实现外出旅游、收入水平还决定着个人或其家庭外出旅游时的消费水平、收入水平还会影响到人们外出旅游期间的消费结构、收入水平意味着支付能力)、②足够的闲暇时间(每日闲假、每周闲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③其他影响因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或家庭拖累状况、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旅游设施、可进入性和可达性)。

四、旅游活动的客体

1、旅游资源的两个定义: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称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②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食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分类(8大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物、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

3、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审美:观赏角度、观赏时机、自然和文化属性、发挥想象

五、旅游业

1、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和五大部门:旅行社行业、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业的五大部门出了包括上述三大支柱以外,还包括以旅游景点为代表的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以及各级旅游管理组织。

2、《旅行社条例》的几个变化:①注册资金统一为30万元、②实行质量保证金的动态管理机制、③降低外商旅行社投资门槛、④严惩“零”团费现象、⑤细化旅游合同。

3、饭店集团化经营:饭店连锁集团、饭店合作集团。饭店公司有自营、委托管理、特许经营。

4、旅游景区景点经营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①雷同开发,护士自身特色建设、②护士环境承载能力管理、③门票定价缺乏全局思想、④服务质量尚待提高。

5、可进入性:①航空、铁路、公路、水运是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运输设施、②特种交通运输设施,在旅游景区内的广泛使用。

6、自驾游对旅游业的影响

7、邮轮旅游

8、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

六、旅游的影响

1、旅游出口:旅游创汇具有传统商品出口索不具备的很多有事——①旅游产品的换汇成本地域外贸商品的换汇成本,因而换汇率较高。②在旅游出口中,买方往往采用预付或现付的方式结算,因此卖方也就是接待国能立即得到外汇。③免收进口关税壁垒的影响。

2、旅游乘数、漏损、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效应 P2883、可持续发展:P3034、旅游承载力:P3085、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有助于促进目的地生活环境的改善。消极影响——不良的“示范效应”、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考试题型及分值:名词解释 三个 15分;判断题五个 25分;简答题四个 40分;论述题一个 20分。

下载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益阳市南县一职高旅游概论复习试题(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