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是养成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并最终收益的第一步。它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更有着迫不及待的任务。
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刚刚步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如何让孩子走好这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呢?我们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
一、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一年级的小孩子才刚刚接触小学教育,教育对他们而言是茫然的,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一时还无法理解我作为一个小学生上课必须认真不随便说话;下课必须不打闹;作业必须干净及时订正;有事情必须请假等等。一年级的孩子接受能力还很薄弱,理性思维的发展非常缓慢,他们的心理机制还无法内化这些在教育者眼里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教育者简单枯燥的说教也无法从根本上让孩子接受理解这些习惯的重要性。
因此,在一年级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孩子是形象思维的,同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如果他们能够置身于一个处处有着良好习惯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
二、以比赛机制来操作养成教育 一年级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比赛心理,他们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比别的同学好,这样以一带一,以几带几,以点带面,教育的效果马上就出来了。另一方面,比赛的机制有利于教育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例如在我们班,我们班充分利用红花评比台,采取“形象小天使”的方式进行比赛。比赛的形式多样,有小组比赛,有个人比赛。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会给不同的组奖加分,如果每个组因为一个同学不听讲,就不能奖加分,这样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小组采用“攀比架”的形式,让小组同学一起共同进步,争取优胜。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助于利用舆论的力量使得部分表现并不好的同学自律,并最终达到人人进步的教育目标。
三、从细节处入手来抓行为习惯教育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一个的细节串成的。细节决定成败。一年级的小孩子容易忘记,容易忽视细节,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会从细节处来抓行为习惯教育,并且要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做到落实。抓住有效的教育契机,进行扎实的训练,才会卓有成效。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多走动一下,多进行总结。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别人扔在地上的一张纸捡了起来,有人当作没有看见。我就可以抓住这个细节,大大表扬那个捡起纸的学生,来到达教育的目的。又比如,有些学生课间十分钟在室外文明玩耍,有些却在教室里追逐打闹;有些学生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有些却目中无人……面对这些,我及时给他们指正讲解,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优点也要树立典型,大力赞扬,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表现不见得优秀的孩子。
四、从榜样入手抓好习惯教育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和放学排路队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比喻。为了学生能有一个美妙的命运收获,我们必须学会在他的土地上播下种子,一年级,需要播下一颗行为习惯的种子,并且勤于浇灌,踏踏实实走好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开好养成教育的第一朵花!
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青铜峡市第四小学 班级: 一年级(5)班
教师:
康瑞芳
第二篇: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天真活泼,好学好问,但缺乏规范意识,要让他们在集体中健康成长,和谐共处,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此,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以训练落实养成教育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例如,要求学生排队时要做到“快、静、齐”,我就在训练上下工夫。学生在反复训练中体会到,怎样做才能快、静、齐。另外,在训练时我还要具体指导。如在对学生进行礼貌训练时,我先给学生提出要求,然后有意识地在学生到校时站在校门口,与学生互相问好。
二、以儿歌规范学生的言行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涉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可是,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一年级的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效果不理想。为此,我把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了儿歌,学生很感兴趣。如上课铃声响后,小班长带领同学们边拍手边唱:“铃声响,进课堂,手放好,胸挺直,两眼平视向前看。”学生边唱儿歌边检查自己的坐姿,自然进入了上课状态。下课后,学生们便会在玩耍中背诵:“楼道内,轻声漫步靠右行;操场上,开开心心做游戏。”写字时,学生们一边背诵着:“两指握住笔,中指托下底,笔杆小淘气,连忙往后移......”一边纠正自己的握笔姿势。把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我还创设情景让学生诵读,使他们在读中学,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以榜样感染学生的言行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情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自己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我在与学生、家长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经常有意识地使用礼貌用语。当地面有纸屑时,我总是立即捡起,当教室桌凳不整齐时,我总是轻轻地摆放整齐......。这一切,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的,他们也行动起来,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我还经常在班上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以量化考核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强,即时给他们讲再多的道理,他们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如何能让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刺激他们。时刻牢记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做对了会怎么样,做错了有如何。因此,我们班制定了量化考核细则,制定了奖惩制度,注重短期评价和定期总结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都被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代表的是对自己的肯定。这样,学生长期处在一个被激励的状态,班级也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是学生逐步增强了规范意识,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一年级班主任要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强化训练,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二、活动内容
(一)礼仪常规
1、自学生入学起,着重让学生懂得:
检查时间:十一月的第一周。(周四)
(二)学习常规
1、培养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每天自觉将下堂课所需物品准备妥当。
2、班主任要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我爱国旗”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升旗时态度要认真严肃、列队要整齐、唱国歌时声音要响亮、整齐。
3、老师上课时应向学生强调读书写字的基本要求:①文具摆放:书、本分别摆放在课桌左右角,文具盒与书本垂直成直角,上什么课摆什么书;②坐姿:两手自然下垂分放两边,胸离课桌一拳,身坐正,眼平视;③握姿: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④写姿:眼距书本一尺,书本摆正,不歪头、不斜肩、不横写;⑤读书:书拿起,倾斜45度角,朗读时身坐正,读书声音洪亮,要抑扬顿挫,不能唱读。注意句与与之间的停顿;⑥发言:先举手,动作要轻,经允许再发言。身体站直,听准问题,回答完整,声音洪亮,不说半句话。
4、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及时、独立完成作业,并交老师批改,如作业有错误要及时订正。
5、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要利用晨会和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学会专心倾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
(三)纪律常规
1、每天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师请假。
2、集队做到快、静、齐,行进中不打闹。
3、上下楼梯时靠右走,不准推挤别人,不扶肩搭背。
4、课间活动不追赶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做危险、剧烈的动作。
5、爱护公物,不破坏花草树木。
(四)卫生常规
1、各班设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学会打扫卫生。学生值日时不许家长代劳,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不乱涂墙壁,不乱丢乱吐。
3、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常剪指甲。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爱惜课本、文具。
6、教育学生不乱扔杂物,主动维护校园卫生清洁,见到纸片拾起来。
(五)列队做操
1、是否快速准确到达指定地点。
2、按音乐完成整套动作。
3、做操动作正确,规范、到位,整体效果好。
第四篇:一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我们作为奠基铺路人,更应在小学这一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本学期,我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实基础,创出新意。并重点对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或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保证。我班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主要制度有:
1、值日制度:班上除了常务干部。其职责检查每天的清洁卫生,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及日常行为规范。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纠正或及时报告。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考核、评比制度:为了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开学初班队会上开展“红领巾银行”活动,制订了详细的考核细则,每人都要学懂。因为每人都要按细则去约束自己,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人都有做管理干部的可能(表现好的轮流做礼仪队员)。其次要求5个小组长认真做好每天各项的检查、记录。平时学生在哪个项目里做得优秀就加分,相反则扣分,把行为规范当作一面镜子,做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这样,把学生平时的个人行为表现记录与期末评先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二、严格训练、逐步内化
1.礼仪主题教育有声有色。
为了使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开展了“常规在心中,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制定了班级养成教育口号:“学礼仪,懂文明,快乐和谐共成长。”
2.“树典型、抓文明”,以点带面,确定行之有效的争先措施。
根据“红领巾银行”的存取制度,每月评出组内的优秀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并通过校信通与暂时落后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通过这些评比活动,整个班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行有方向,赶有目标,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熏陶文明礼仪氛围。班级文化建设更体现出本班级的特色和创新意识。文明礼仪园地内张贴着“礼仪明星”的照片,红花园地更清晰地展示着每个学生的成功与收获,整个教室装点的温馨和谐。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4.重读书和写字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刚入学,读书写字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我从抓读书写字的姿势入手,以写好每一笔画和读好每句话为切入点,狠抓读书写字教学,为学生一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三、实践效果与体会
通过训练,目前学生逐渐在校内养成了轻声细语的习惯;以不影响他人学习、休息、生 活为荣,文明礼仪习惯越来越好;升旗有较庄严的气势,行走有较整齐的队伍及较饱满的精神(眼睛向前,昂首挺胸,迈步有力、自然),校园内,遇到老师、来宾能够主动向他们问好,“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时常可见;桌椅及抽屉柜子里的用品能比较有序地摆放,爱护桌椅柜,能较好地保洁;上下楼靠右行、爱看书、主动识字、主动读背、认真写字、主动记笔记主动做好下节课准备的人越来越多。但也有极个别学生的习惯时好时差,这也说明养成教育有它的艰巨性和持久性。实践使我体会到:
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明理—→导行—→评价”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在循环中不断巩固原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行为要求。其中 “明理”是基础,因为学生受年龄、知识等限制,对正确行为缺乏认识和实践,必须强化“明理”教育。“导行”是关键,教师提出的导行要求,必须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行为基础和达成的可能性,防止行为要求过高过全。“评价”是深化。评价过程既是一种自我教育,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即由“他律”逐步转向“自律”的过程。
第五篇:一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阳城县第三小学
2016-2017第二学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窦华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上的一些做法。
一、训练法
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
(一)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做课前准备,每节课前,我要求文娱委员带着念儿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放在桌子上,上课认真听,发言在举手,声音要响亮。”
(二)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1.写正确;2.写工整;3.正确率高;4.按时完成。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大家。为了明确要求,我制订了养成教育内容序列,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都要给予指导。另外,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接、发东西、说话等不太有礼貌,我就及时教孩子学会如何给大人递东西,如何接发本册,如何说话。我班的地面是地板砖,易脏,不好搞卫生,我就教学生如何保持卫生,擦班内的死角、扫地……教师在学校指导,家长在家里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只要求没检查,就跟没说一样。因此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对学生的纪律、卫生、文明行为、学习用具等情况每日与家长联系,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如果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本人的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这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自我评价,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二、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正面引导,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另外,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如我班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做事不专心、磨蹭。针对这一现状,我请做作业快的同学针对一天的学习和活动谈体会和感受,并请做事慢的同学尝试,使他们尝到甜头。由于把说服教育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积极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现象减少了。
三、榜样示范法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对学生的行为发生影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儿童进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时在具体的培养中渗透着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环节,只有抓好这一环节,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