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点拨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历史点拨
【历史点拨】
1、君主专制政体下皇帝要求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力,皇权与相权之争日益尖锐。皇帝不断以分割事权,增加宰相名额等方式来分化宰相权力。伴随着相权的削弱,专制皇权日益加强向专制主义的顶峰不断迈进。
2、行省制度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它以其自身的特点比较好的调节了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既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又为地方留有一定的权力便于地方的发展,其对现在仍有重大影响。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选官制度也朝着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成熟,成为隋唐以后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文官政治的建立。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经典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128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三: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辰、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 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一者对作者对此看法如何?(6分)(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2分)(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4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答案:(1)措施: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由中央掌握(3分)(答足三点即可)作者看法:认为宋初的各种措施①虽然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②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的目的,③但是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④他还认为宋亡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封建政府的腐败以及严重的社会危机。(3分)(答出二点即可)(2)体现在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元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提高办事效率所以实行一省制。(2分)(3)职能: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2分)作用: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2分)2.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唐代法律明文规定:“食禄之家,不得与天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仕伍。” ——《旧唐书》卷48 材料二(唐人吕志向)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玄宗开元十年,召入翰林。——《新唐书》卷202 材料三 蒋深,精熟二经,常教授于乡里。——(唐)薛用弱《集异记》
材料四(宋代方惟深)乡贡第一,试礼部不第,即弃去,有田一廛,与其弟躬耕,闲则读书。——清光绪《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代对于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身份有什么限制?(2分)实际情况又如何?(2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宋间的读书人是如何解决自身经济问题的。(3分)(3)假如你是生活在唐宋时期的读书人,你还有哪些途径解决经济问题?(3分)答案:(1)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2分)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一边读书,一边做生意,最后为政府所录用。(2分)(2)做生意(经商);办私学;从事农业生产。(3分)(3)卖字画代书、行医、占卜(测字、算命)等。(3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3.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连续不断的文明,这其中有地理、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的是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有助于中国文明连续性的),还有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制度演变的趋势及其对中华文明连续性所起的作用。(6分)(2)材料二中“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4分)答案:(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2分)趋势:皇权不断强化(2分),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2分)作用:有效维护、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2分,答材料一中“有助于„„,又有助于„„,是„„ 政治基础”同样给2分。)(2)制度:科举制(2分)作用:A、把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2分,答任一句话即给2分)B、科举取士,把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C、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有助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2分)(答ABC中任两点即给4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4.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实行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它要解决哪些矛盾?(4分)(2)试以唐、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6分)(3)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是政权机构的三个原则,以三省六部制为例加以说明。(4分)答案:(1)巩固封建统治,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解决两种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地方权力扩大,持续了一百多年,削弱了中央统治力量,唐朝衰落。北宋时,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三省六部的职权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监督,形成严密的官僚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担为外朝。——《汉书·刘辅传》
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政治制度?(1分)汉朝皇帝实行这种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材料二中唐朝的这种制度有何作用?(2分)唐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在职能上有可区别?(2分)(3)材料三中的言论最早应出自哪一皇帝之口?(1分)(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何种趋势?(2分)答案:(1)中外朝(1分)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2)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或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政令的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元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2分);(3)明太祖朱元璋。(1分)(4)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更多山西教师考试信息请关注:中公山西教师招聘网
http://sx.zgjsks.com/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第二篇: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疑难解读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疑难解读
1、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①三省中各省都有长官负责有严密的下级机构,三省的长官,与中下级官员在工作上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②三省中各省是单纯的政权机关,而不是皇帝的个人附属机构。
③在政务处理上,三省有明确的分工和紧密的联系,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2)作用
①三省六部之间,职权既相互牵制和监督,又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央政令的失误。
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2、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①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加严密。②地方制度经历了从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管理日渐完善。
(2)作用:①有利于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稳定。②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3、理解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积极影响:
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行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消极影响:
①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文人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②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皇权的维护。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重点例题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关键是看到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的限制允许更多的人来参与朝政,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是通过分化相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故选B 【变式训练1】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科举制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取士的关键是看考试的成绩,但缺乏对选拔官吏品行的考察。这正是当时科举制的一个弊端,唐太宗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强调选官也要注重品行,故选D。
【重点例题2】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该体制是
A.宗法分封体制 B.“丞相”体制 C.监察体制 D.科举选官体制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关键是看到两点,一是“自秦创立”二是“与政府机构相分离”,由此可得出C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变式训练2】《新唐书·柳冲传》称:“隋承其弊,不知其所以弊,乃反古道,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乎,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士族制度的衰落 B.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C.科举制度的推行 D.士庶等级差别消失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由“士族乱而庶人僭矣”可知士族制已经被废除,唐朝时庶人能够提高自己地位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制。
【重点例题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这一措施
A.加强了汉初的中央集权 B.确立了汉初思想大一统 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D.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原则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看题中“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是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故选C 【变式训练3】在中国古代语辞中非常重视颜色的恰当使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诗句,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等等„„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色彩审美 B.贵贱等级 C.社会分工 D.君主专制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朱门”“黄袍”在古代社会都非一般人所共有,特别是黄袍,在唐之后就为皇室所专用,故这些古代语词所反映的应是贵贱等级的社会。
更多山西教师考试信息请关注:中公山西教师招聘网
http://sx.zgjsks.com/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第三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备课资料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此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这三条线索来演变的。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1、汉代:
背景:
(1)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国两制:郡县制、封国制)
秦:郡县制,完全中央集权
汉: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
(2)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出现“七国之乱”
措施:
(1)暴力方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削藩引起剧变,三月平定。
(2)非暴力方式:汉武帝对王国的打压
①颁布“推恩令”
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目的:分割王国领地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②颁布“附益之法”:
内容:a、不许诸侯王招待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b、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收回治权,王国的税收不归朝廷,由诸侯王享用。
目的:限制藩王,收回治权
影响:a、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支脉疏远的王侯,与一般富室无异
至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
2、唐代:
前期强化:(1)完善三省六部制,地方权力归六部
(2)完善科举制,官吏任免权在中央
(3)地方实行州县制
后期削弱:(1)节度使权重
(2)安史之乱
(3)藩镇割据
3、北宋初期:
背景:
(1)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君主多为藩镇节度使)
(2)禁军首领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
措施:
军事上,(1)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只领俸禄而不赴任)
(2)各地方军(“厢军”)的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行政上,(1)派文臣做知州,知州“三年一易”,经常调动
(2)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财政上,地方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地方赋税,一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
影响:
(1)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4、元朝:
背景:疆域空前广大
元朝的疆域是指元朝皇帝直接统治的版图,一般不包括西征中建立的四个独立发展的汗国。尽管如此,仍超出汉、唐。
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西藏高原、台湾岛。
措施:
(1)实行行省制度
a、邻近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b、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
c、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0~11个行省。
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一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这是一种权力控制,历代的通例;一在于行省划界主要原则“犬牙相入”。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是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的意思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但容易借之割据。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犬牙交错,人为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造成行政区域的犬牙交错的局面。
到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见《元朝行省图》,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障秦岭业已撤去,难以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代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而元代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分划。所以唐初的十道,大都是横长竖短。元代分省的趋向与唐代分道相反,一方面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破除山川之险,因而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二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元代这样分省只服从中央集权统治这个唯一的目的,这就必然要伴生许多弊病。一则地方无险可守,于长治久安颇为有碍;二则将不同气候土壤的地理区域合而为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三则行省地域过大,于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很不方便,省与路之间不得不再设道一级监察区域,增加了管理层次。
(2)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吐蕃
(3)设立宣慰司等土司
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内容:土司(宣慰司、土知府、土知县、土把总,土巡检等)土官(少数民族首领)治土民,上属省管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P210。
特点:因俗而治,官其首领、世袭其官、交纳贡赋
(土司制度,从官职角度看,包括两类官职,一类是土官,其名称与内地官职同,一般加一“土”字以示区别,如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一类是土司,称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且统属也有所不同,土官为文职,土司为武职。)《中国古代羁麼政策的演变》P183~184。
从唐代的羁麼府州制到元朝的土司制度,反映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唐代羁縻府州户籍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税。仅部分临时向唐天子有所贡献,与正州交纳赋税不同。元朝对所任用的土司都规定必须向中央王朝尽一定的义务,贡赋包括朝贡和纳赋两项内容。
小结:中央集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纵向收权:将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如郡县制、州县制、行省制的长官由中央任免;收回王国的治权;将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等。
(2)横向分权:将地方的权力或者封地尽量分散,如西汉的“推恩令”,北宋地方设立知州、通判,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
(3)行政区划体现“犬牙相入”原则
(4)监察制度: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等。
二、专制君主制的演进
1、西汉:
汉代的政治制度是以武帝为转折点的。汉武帝是铁腕人物,统治时间长达53年,断然不容强有力的丞相。
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丞相多由功臣勋旧担任,位高权重,对皇帝直言不讳)
措施:
(1)起用平民、儒生为相
(2)形成内朝决策机构
设立内朝,利用内朝与外朝对峙,并分夺外朝权力,这是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方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组成“内朝”(又称“中朝”),形成宫中决策机构。原来宫外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沦为一般执行机构,变为为“外朝”。决策实权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内朝官制约外朝官,以内朝宫官排斥外朝府官。
汉朝官吏自武帝时起分为外朝官与中朝(内朝)官,外朝官是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等,中朝官是大司马、近臣(侍中、散骑、常侍、给事中、左右曹等)、尚书等。“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意为: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处罚,不应不一样。
2、隋唐:
背景:东汉以来权臣篡位: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
措施: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决策权
门下省:审核———————审核权
尚书省:执行———————执行权—→
(三省:最高政府机构)
特点:
(1)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独相→群相
(2)职权有分工、有合作(流程式分工,权力制约;不是西方职能式分工)
影响:
(1)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国家行政职能由丞相总揽到三省分工;三省变为外朝官;九卿名义上是皇室的家务官,而六部是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和政务官,体制和观念都是进步)
(2)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一是相权一分三;一是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
3、北宋:
到了唐朝中叶,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名存实亡,宋朝秉承了隋唐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一直就没真正使用过,处于完全的名存实亡,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誉机构。元朝、明朝已经改三省六部为一省六部了。北宋在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
背景:
宋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除辽代以外,“宰相”不是正式官名,祝总斌认为,宰相两个条件,一是拥有议政权,一是拥有监督百官执行权。唐代宰相朝见,有座位,有茶喝,宋代宰相上朝,站着不坐,盖宰相拥立新君赵匡胤,自谦不坐,遂为传统)
措施:
(1)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其行政权
(2)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其军权
(3)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其财政
4、元朝:
(1)中书省单独行使宰相职权,统领六部
忽必烈即位第七天,即设立中书省,推行汉法,效仿宋代一省制,打破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从三省制过渡到一省制。
(2)后期宰相左右皇位的继承,相权的回光返照。
小结:
1、从汉至元,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秦汉:丞相总揽——三公九卿制
(2)隋唐:三省分工——三省六部制
(3)宋元:一省总揽——宋之中书门下省制,元之中书省制
2、君主削弱相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由品级较低的人充任:如汉武帝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唐代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等
(2)内朝决策、外朝执行:汉武帝建立内朝决策机构
(3)内朝的不断外朝化,外朝的不断边缘化:三省在隋唐成为外朝官,在唐朝中叶、北宋初期已经是名存实亡
(4)分割相权:隋唐三省,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5)废除丞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三、官僚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古代选官制度大致有: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军功、事功选拔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等。
1、汉代的察举制: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举:推荐、推举
含义:由丞相、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王国之相)等推荐,由中央任以官职。
科目: 孝廉:孝子、廉吏,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贤良文学:
茂才:
对象: 吏:现任官员
民:
特点:
a、由下而上推荐
b、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c、重视品德(孝廉)
d、政权相对开放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设置中正官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条:(1)被品评人物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初期定品,原则上依据行状,家世只作为参考,晋代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九品中正制的初期,确实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标准逐步转向由家世(门第高下)来决定,豪门大族把持了人才选拔的大权,渐渐形成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
特点:
(1)按照门第高低享受政治权力(重视出身)
(2)具有贵族政治色彩
(3)政权相对封闭(士族垄断政权)
衰落原因:
(1)隋唐商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商人地主)的兴起,要求政治上掌权
(2)士族地主势力的没落
3、隋唐宋元的科举制:
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形成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隋文帝开始,有秀才、明经两科。进士:进入士流。进士科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特点:(1)报考的相对开放性:士人可以自由投考,不需要官员察举,不需要中正官评定,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体现政权的开放性,社会下层可向上层流动。但有科举资格限制,如初期商人、犯人子不得报考。
(2)录取的相对公平性:以考试成绩确定入仕资格。但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
(3)重视才学
意义:
(1)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的作用
(2)扩大了官吏来源,庶族地主可参与政权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书法、唐诗)
a、鼓励了向学、读书的社会风尚,读书人、文化人、识字人增多(把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如唐诗、唐赋、传奇等。诗,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牧《阿房宫赋》等。
第四篇: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练习: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 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地方王国对中央形成了挑战,这说明王国势力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从材料中难以看出人口和州郡数目的增长变化,A、D两项排除。
2.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为此,他建议()A.实施削藩政策
B.分封诸王,完善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
D.废除分封制,推行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主父偃上书汉武帝”“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可知,由于王国势力强大,主父偃建议实施“推恩令”,要求王国将封地分给子弟以削弱王国势力,因此本题选C。
3.《旧唐书》中载:“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赐之旌节„„专制军事。”由此可知,唐朝设节度使的本意为()A.驻军边陲,防止外来民族侵扰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拥有政治自主权、财权等 C.主持沿边地区政务,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合作 答案:A 解析:由“缘边御戎”“专制军事”可知,唐朝设臵节度使的本意是使其驻守在边境地区,抵御或预防外来民族侵扰。由此可知,本题选A。
4.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种状况()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的影响。据材料可知,节度使控制着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
5.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有()①解除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②分军权与地方 ③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④派文官管理地方政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北宋初年,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军权收归中央,以加强中央集权,②与之相背,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
6.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答案:D 解析:依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分析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D项表述精确。
知识点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7.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的做法中不可能包括()A.频繁换相
B.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 C.设立中朝
D.设立三省六部,分割相权 答案:D 解析:汉武帝为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采取种种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和影响力,A、B、C三项皆属于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汉朝时不可能出现,故本题选D。
8.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依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分析可知,本题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9.唐太宗认为:国事千端万绪,遇事应与“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唐太宗为避免一人独断采取的做法是()A.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 B.尚书省决策,中书省审议 C.中书门下决策,枢密院审议 D.尚书省决策,六部执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下的行政决策过程。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率六部负责执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
10.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的大意是:宋朝官制的设臵、名称都是沿用唐朝的旧制度。然而三师、三公不常设臵,宰相不专门从三省长官中选出。中书省、门下省被排斥,另外中书省设臵在宫中,被称作政事堂,与枢密院一起掌握大权。由此说明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知识点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1.苏轼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这反映了汉代主要的选官途径是()A.世袭
B.察举
C.科考
D.按门第选拔 答案:B 解析:“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指的是官员的选拔依赖郡县官吏的举荐,据此分析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故选B项。世官制(“世袭”)为先秦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A项可排除;科举制(“科考”)始于隋朝,C项可排除;“按门第选拔”与材料不符,D项可排除。
12.《通典·选举》中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由此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A.选拔有才德者为官
B.选拔有较多土地和其他社会财富的人为官 C.选拔豪门望族子弟为官 D.优先选拔官宦子弟为官 答案:A 解析:依据“言行修著,则升进之„„道义亏阙,则降下之”可知,本题选A项。本题易错选C项,随着豪门望族把持朝政,品级评定和人才选拔任用实际上由豪门望族把控,但由材料中的“初衷”判断,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皆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1)血缘、门第、等级(任答两点即可)。(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影响:发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1)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2)主要问题:藩镇割据问题。措施:①军事上: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禁军。②政治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3)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
(4)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答案:B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该法令是“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使得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2.(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难度较小。从材料看,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推恩令,这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答案:C 解析:从题中图片分析可知,左图反映的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右图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由此可知,本题选C。A项说法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
4.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为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起用布衣为相
B.任用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C.实行内外朝制度 D.扩大尚书台权力
答案:D 5.《昭明文选》载:“中朝,内朝也。汉氏大司马、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六百石以下为外朝也。”汉武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君权
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加强对中央官员的监督 答案:B 6.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答案:C 解析:御史能够监察百官之首的宰相,但权力和地位低于宰相,故A项错误;B项不够全面,宋代还设御史监察中央官员,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宋代重视制度建设,形成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察体系,故C项正确;御史监察,可有效加强君权,故D项错误。
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君权空前强化,相权名存实亡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比较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分析可知,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8.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该学者意在说明()A.皇权得到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高决策权
C.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皇帝是政府中的一员,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三省六部的制约,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皇权受到了制约而不是得到强化;最高决策权实际上仍掌握在皇帝手中,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9.《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A.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权与财权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枢密院设立后,主管军事,中书门下则只管行政,达到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动。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帝权力,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设三司使、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财权和兵权。因此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材料信息判断应该是宋朝。秦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西汉是内外朝制,唐是三省六部制。故符合题意的是D。
1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
12.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②有利于选拔优秀的政治人才 ③保证了封建统治的持久活力 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③与史实不符;中国古代不重视科学研究,且科考以儒家经文为主要内容,④错误。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臵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简要评价。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答案:(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影响: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
评价:汉初错误地吸取了秦灭亡的教训;分封王侯是历史的倒退。(4)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唐笔记小说集《隋唐嘉话》
材料二 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臵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据《旧唐书》记载,太宗发现有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臵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太宗最终被迫收回成命。
(1)“太宗怀鹞”的故事反映出唐代初年的什么政治风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政治风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的何种政治制度?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冲突的结局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指出唐初的君权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并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答案:(1)虚怀纳谏,政治开明。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唐朝建立,注重吸取隋亡教训。(2)三省制度。
(3)皇权与法权之间的冲突。结局:皇权让步,法权占据上风。
(4)受到大臣和法律两方面的制约。我国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是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唐初的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主要是唐初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这并未改变唐代君主专制统治的本质。
第五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备课资料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此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这三条线索来演变的。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1、汉代:
背景:
(1)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国两制:郡县制、封国制)
秦:郡县制,完全中央集权
汉: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
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
(2)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出现“七国之乱”
措施:
(1)暴力方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削藩引起剧变,三月平定。
(2)非暴力方式:汉武帝对王国的打压
①颁布“推恩令”
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目的:分割王国领地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②颁布“附益之法”:
内容:a、不许诸侯王招待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b、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收回治权,王国的税收不归朝廷,由诸侯
王享用。
目的:限制藩王,收回治权
影响:a、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支脉疏远的王侯,与一般富室无异
至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
2、唐代:
前期强化:(1)完善三省六部制,地方权力归六部
(2)完善科举制,官吏任免权在中央
(3)地方实行州县制
后期削弱:(1)节度使权重
(2)安史之乱
(3)藩镇割据
3、北宋初期:
背景:
(1)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君主多为藩镇节度使)
(2)禁军首领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
措施:
军事上,(1)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只领俸禄而不赴任)
(2)各地方军(“厢军”)的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行政上,(1)派文臣做知州,知州“三年一易”,经常调动
(2)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财政上,地方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地方赋税,一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转运使全部运
送中央
影响:
(1)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
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4、元朝:
背景:疆域空前广大
元朝的疆域是指元朝皇帝直接统治的版图,一般不包括西征中建立的四个独立发展的汗
国。尽管如此,仍超出汉、唐。
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西藏高原、台湾岛。
措施:
(1)实行行省制度
a、邻近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b、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
c、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0~11个行省。
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一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这是一种权力控制,历代的通例;
一在于行省划界主要原则“犬牙相入”。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是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的意思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但容易借之割据。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犬牙交错,人为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造成行政区域的犬牙交错的局面。
到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见《元朝行省图》,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
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障秦岭业已撤去,难以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
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代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而元代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分划。所以唐初的十道,大都
是横长竖短。元代分省的趋向与唐代分道相反,一方面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破除山川之险,因而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二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元代这样分省只服从中央集权统治这个唯一的目的,这就必然要伴生许多弊病。一则地方
无险可守,于长治久安颇为有碍;二则将不同气候土壤的地理区域合而为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三则行省地域过大,于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很不方便,省与路之间不得不再设道一级监察区域,增加了管理层次。
(2)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吐蕃
(3)设立宣慰司等土司
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内容:土司(宣慰司、土知府、土知县、土把总,土巡检等)土官(少数民族首领)治土
民,上属省管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P210。
特点:因俗而治,官其首领、世袭其官、交纳贡赋
(土司制度,从官职角度看,包括两类官职,一类是土官,其名称与内地官职同,一
般加一“土”字以示区别,如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一类是土司,称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且统属也有所不同,土官为文职,土司为武职。)《中国古代
羁麼政策的演变》P183~184。
从唐代的羁麼府州制到元朝的土司制度,反映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唐代羁縻府州户籍
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税。仅部分临时向唐天子有所贡献,与正州交纳赋税不同。
元朝对所任用的土司都规定必须向中央王朝尽一定的义务,贡赋包括朝贡和纳赋两项内容。
小结:中央集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纵向收权:将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如郡县制、州县制、行省制的长官由中央任免;收回王国的治权;将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等。
(2)横向分权:将地方的权力或者封地尽量分散,如西汉的“推恩令”,北宋地方设立知州、通判,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
(3)行政区划体现“犬牙相入”原则
(4)监察制度: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等。
二、专制君主制的演进
1、西汉:
汉代的政治制度是以武帝为转折点的。汉武帝是铁腕人物,统治时间长达53年,断然不容强有力的丞相。
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丞相多由功臣勋旧担任,位高权重,对皇帝直言不讳)
措施:
(1)起用平民、儒生为相
(2)形成内朝决策机构
设立内朝,利用内朝与外朝对峙,并分夺外朝权力,这是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方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组成“内朝”(又称“中朝”),形成宫中决策机构。原来宫外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沦为一般执行机构,变为为“外朝”。决策实权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内朝官制约外朝官,以内朝宫官排斥外朝府官。
汉朝官吏自武帝时起分为外朝官与中朝(内朝)官,外朝官是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等,中朝官是大司马、近臣(侍中、散骑、常侍、给事中、左右曹等)、尚书等。“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意为: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处罚,不应不一样。
2、隋唐:
背景:东汉以来权臣篡位: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
措施: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决策权
吏:官吏的考核与任免皇帝—三省门下省:审核———————审核权 户:户口、赋税
礼:国家礼仪制度 尚书省:执行———————执行权—→
兵:军政(三省:最高政府机构)
刑:刑法
特点:
(1)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独相→群相
(2)职权有分工、有合作(流程式分工,权力制约;不是西方职能式分工)
影响:
(1)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国家行政职能由丞相总揽到三省分工;三省变
为外朝官;九卿名义上是皇室的家务官,而六部是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和政务官,体制和
观念都是进步)
(2)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一是相权一分三;一是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
3、北宋:
到了唐朝中叶,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名存实亡,宋朝秉承了隋唐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一直就没真正使用过,处于完全的名存实亡,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誉机构。元朝、明朝已经改三省六部为一省六部了。北宋在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
背景:
宋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除辽代以外,“宰相”不是正式官名,祝总斌认为,宰相两个条件,一是拥有议政权,一是拥有监督百官执行权。唐代宰相朝见,有座位,有茶喝,宋代宰相上朝,站着不坐,盖宰相拥立新君赵匡胤,自谦不坐,遂为传统)
措施:
(1)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其行政权
(2)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其军权
(3)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其财政
4、元朝:
(1)中书省单独行使宰相职权,统领六部
忽必烈即位第七天,即设立中书省,推行汉法,效仿宋代一省制,打破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
国政务的惯例。从三省制过渡到一省制。
(2)后期宰相左右皇位的继承,相权的回光返照。
小结:
1、从汉至元,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秦汉:丞相总揽——三公九卿制
(2)隋唐:三省分工——三省六部制
(3)宋元:一省总揽——宋之中书门下省制,元之中书省制
2、君主削弱相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由品级较低的人充任:如汉武帝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唐代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等
(2)内朝决策、外朝执行:汉武帝建立内朝决策机构
(3)内朝的不断外朝化,外朝的不断边缘化:三省在隋唐成为外朝官,在唐朝中叶、北宋初期已经
是名存实亡
(4)分割相权:隋唐三省,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5)废除丞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三、官僚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古代选官制度大致有: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军功、事功选拔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等。
1、汉代的察举制: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举:推荐、推举
含义:
由丞相、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王国之相)等推荐,由中央任以官职。科目:
贤良文学:
茂才:
对象: 吏:现任官员
民:
特点:
a、由下而上推荐
b、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c、重视品德(孝廉)
d、政权相对开放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设置中正官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条:(1)被品评人物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初期定品,原则上依据行状,家世只作为参考,晋代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九品中正制的初期,确实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标准逐步转向由家世(门第高下)来决定,豪门大族把持了人才选拔的大权,渐渐形成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
特点:
(1)按照门第高低享受政治权力(重视出身)
(2)具有贵族政治色彩
(3)政权相对封闭(士族垄断政权)
衰落原因:
(1)隋唐商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商人地主)的兴起,要求政治上掌权
(2)士族地主势力的没落
3、隋唐宋元的科举制:
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形成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隋文帝开始,有秀才、明经两科。进士:进入士流。进士科是
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特点:
(1)报考的相对开放性:士人可以自由投考,不需要官员察举,不需要中正官评定,扩大了人
才选拔的范围,体现政权的开放性,社会下层可向上层流动。但有科
举资格限制,如初期商人、犯人子不得报考。
(2)录取的相对公平性:以考试成绩确定入仕资格。但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
(3)重视才学
意义:
(1)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的作用
(2)扩大了官吏来源,庶族地主可参与政权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书法、唐诗)
a、鼓励了向学、读书的社会风尚,读书人、文化人、识字人增多(把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
起来)
b、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如唐诗、唐赋、传奇等。诗,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
别》,杜牧《阿房宫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