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劳动特点

时间:2019-05-12 06:5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的劳动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的劳动特点》。

第一篇: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是一个十分普通却又十分特别的职业,说他普通,是因为教师也和别的职业一样,通过劳动取得收入,说其特别,却是因为教师的重要性在社会分工组成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是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建设者,是人类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的使者.从这个方面来看,教师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职业,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自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教师的工作从社会劳动的形态上加以考察,它的构成要素也离不开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等方面。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既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生产劳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是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的,教师的劳动对象是身心正在发展成长中的、具有各自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的儿童和青少年。教师劳动的手段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在和劳动对象的共同活动中去影响他们。教师作为劳动的施行者与劳动手段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

1.复杂性

①从劳动目的上看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目的不是生产某种物质产品,而是要“生产”一种新人。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既要向他们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本领,又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他们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尚思想和献身精神,既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学会如何学习,同时又要发展他们的体力,使他们具有为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健康体魄。这多方面的规格要求比起物质产品的固定可量的具体指标来说,无疑要复杂多了。

②从劳动对象上看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和态度,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经受着不同的影响,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基础不同,这一切都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教育劳动时就不能像物质生产劳动那样,采取千篇一律的方式,而必须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③从劳动方式上看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虽以个体劳动为主,但要在学生身上形成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还必须善于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教师之间的各种影响。要看到,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不仅来自学校,来自教材,来自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上,而且也来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就必须善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善于组织利用学生成长的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在最佳影响中不断进步。然而,要把这复杂多样的影响都组织到有效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师之间的协调一致和密切配合,则是十分艰巨和复杂的。2.创造性

① 从劳动对象上看需要创造性。前面说过,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相近,程度相似,具有很多共同特点。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周围环境、个人努力程度和所受教育的具体情况的不同,使得彼此的身心发展各有特点,心理面貌上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课堂上偶然出现.的新情况,要善于利用教育机智,创造性地妥善处理。

②从劳动内容上看需要创造性。教学内容虽然已为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但怎样把这些死板、生硬的东西变成形象具体、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通过深入钻研教材,考虑学生特点,研究教学方法,参考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设计安排。没有这样一番绞尽脑汁的加工制作功夫,僵化刻板地按照教材的安排去照本宣科,必然使教学陷于失败。

③从劳动方法上看需要创造性。教学上从来没有,也不会有适用于一切年级、一切教材的固定的金科玉律式的程序和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具体怎样去组织教学过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怎样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等,无不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实施。因此可以说,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决断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不仅如此,广大教师也是从事教育科学及其他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尤其在高等学校,广大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同时也义不容辞地承担着科学研究的任务。通过科学研究,发明新的科学原理,发现新的科学规律,用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所提供的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教育科学的前进。这一切,正如加里宁所说:“真正的教师工作实实在在是个创造性的工作。” 3.长期性

通过教师的劳动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教师劳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就是人的某一具体、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也往往要经过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例如,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完美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教育和实践所能实现的,而要经过多次的再认识和再实践才能逐步达到较高的境界。况且,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人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必须反复进行、长期进行。4.繁重性

①需要完成的任务的多方面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繁重性。教师担负着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身心品质的任务。一个教师要完成好这多方面的任务就必须付出艰辛的汗水,通过呕心沥血、潜心钻研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②工作时间的无限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繁重性。教师的工作不仅有八小时以内,更有八小时以外的大量时间。家访、备课以及搞科学研究常常是在八小时以外进行的。为了搞好专业工作,他们常常舍去了业余消遣、周日休息和节日的欢乐,这些看不见的劳动是其他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曾有的。

③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教师劳动的这种繁重性更为严重。在当前教师工资较低、福利待遇微薄而物价又不稳定的情况下,许多教师被迫从事第二职业,他们不仅要考虑怎么教学,还要考虑怎么经商来维持生计。农村教师不但要上课,还要完成责任田。一身多用,哪有不繁重之理。5.高度的责任性

教师劳动的高度责任性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社会把培养人才的重任交给了教师,教师的工作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人才质量的高低之间存在着极高的正相关。光阴似箭,且一去不返。在学习阶段能否得到教师的良好教育,能否一寸光阴得到一寸金地度过,有限的时间得到高效的利用,这完全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教师对学生负责也就是对国家负责。二是家庭。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就等于把学生的未来命运交给了教师。教师劳动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前途。因此,教师对学生负责也就是对家长负责,也就是免除家长的担忧,保证学生学好的重要一步。6.示范性

教师不仅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武装学生的头脑,而且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渊博的学识会成为学生努力的方向,教师对某一学科领域的赞赏和专精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理想。总之,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充分认识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无论在言论行动上,还是在思想感情、立场观点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

第二篇: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并将与人类社会共存。今天,教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所作所为,牵动着万户干家的心,关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师的劳动,教师的素养,教师的培养,不能不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也不能不认识和了解自己所将要从事的职业。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1.强烈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韩愈(768—824)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进行的。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中小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都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独立性和自学、自我教育的能力都有欠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教师一般都具有某种权威性,甚至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相信老师,远在严父、慈母、兄长、挚友之上。在许多场合,教师本身的或教师所倡导的思想、行为、品质,往往都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以及音、体、美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2.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

性所决定的。

再者教师的劳动对像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同样是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还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因此教师必须广泛深入学生的活动范围中去,把握自己的教育对象,协调各种影响,使学......

校教育始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大、延性还在于在每一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数据。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

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

继往开来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教师的工作,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教师的劳动不仅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总之,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和教师所从事的事来,社会文明每向前跨进一步,都无不包含着教师的劳动与功绩。不过教师的这种社会价值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隐含性。

2.个人价值

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当然,教师的劳动的个人价值并不仅仅表现为奉献,同样也有个人所得。这集中表现在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师的劳动还能得到一般劳动所享受不到的乐趣。

教师劳动所具有的个人价值,这种价值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但是不管现在人们对教师怎么看,教师自己首先应该自尊、自爱、自强、自乐。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权利:就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参与管理的权利和独立工作的权利

2.教师的义务:就是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以及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认真完成学校的积压项教育教学任务,担负上级交给的社会教育任务,积极参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

(3)全面培养和关心学生,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把教好学生视为自己的天职。

(4)充分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

(5)所有教师必须经常接受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

一、高尚的师德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A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B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C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二、现代人的素质

(进取意识、独立性、主人翁态度、群体意识、效率感等)。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不仅是促使学生个性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之这方面的修养,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精神的步伐。

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首先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燕尾服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

四、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掌握教学科学不仅可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必须。为了须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还必须把所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素养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从我国教师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已是刻不容缓的了。因为教师目前的现状是数量少、质量低、队伍不稳定、分布不平衡。

①从数量上看,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但教师的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远远不能满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②当前最突出的矛盾还是教师的质量问题。

③教师队伍不稳定也是一个日趋严重。

④中小学教师在地区分布上也不够平衡。

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

1.发展师范教育

2.加强在职培训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素质之间的联系。2.试述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3.回忆你最喜爱的一位中学教师。在他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良品质? 4.调查访问一位优秀中学教师,并对调查材料作出分析。5.通过本章学习,你对教师职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第三篇:试析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试析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导幼儿开展各项活动,并且照顾他们的饮食、睡眠、餐点,促进他们在身体、品德、认知和行为习惯及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幼儿教师的劳动,和其它劳动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是3—6岁的学前儿童。他们是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主体,有着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自身的内部作用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并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同时,学前儿童的身心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身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喜欢具体形象的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对外界充满好奇。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儿童,针对儿童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建立在对儿童了解的基础上,向幼儿施加正确的影响,并考虑儿童的反馈,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使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的劳动对象不仅具有主动性.而且还具有不成熟性。幼儿发展的水平不高,他们刚能独立地行动。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感情.思维的发展还处在具体形象的阶段.知识经验还很贫乏.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充满了天真和幼稚的表现。幼儿教师劳动对象的不成熟性的特点.使得幼儿教师的劳动更为艰巨,幼儿身心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劳动的全面性和细致性。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一方面,从早晨入园时的晨检到下午离园的叮嘱,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幼儿园教师的关心、照顾和引导。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十分琐碎、具体,这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幼儿园教师的耐心和细心。

幼儿教师的劳动任务不但是全面的,而且是非常细致的。因为幼儿独立生活和进行活动的能力较差。他们还不全照顾和保护自己,需要成人特别是幼儿教师给予细心地照料和教育.使儿童得以健康成长。

(三)劳动手段的创造性

首先,每一个学前儿童都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其次,幼儿园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感情的人,同时还是一个不断不变化发展的人。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幼儿园教师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模式直接套用。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前儿童和每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条件,创设新的环境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幼儿教师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儿童的因材施教上。教师不仅要针对儿童集体的特点。而且还要针对儿童个体的特点进行教育。通俗地说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避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使每个儿童都能健康成长。创造性也表现在对幼儿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教育有法可循,但又无定法,照搬别人的或以往的经验,教育工作通常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并经常寻求和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创造性还表现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概括地说,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教育儿童的工作,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的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因此,幼儿教师的劳动过程绝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是情感的交融和呼应,在幼儿教育和幼儿的交互作用中,教育情景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料不到的偶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善于观察和捕捉教育情景的细微变化。灵活机动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

(四)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而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儿童,都爱模仿别人。学前儿童学习的模仿性和向师性以及他们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劳动及具示范性。学前儿童对幼儿园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之情,他们知识经验的获得往往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思想情感、言论行动或立场观点等方面为学前儿童做好榜样。

(五)劳动成果的长期性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儿园教师培养学前儿童的劳动,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其成果。学前儿童成长为社会所需的人才,需要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周期;每个儿童在德、智、体几方面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同时,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阻碍学前儿童持续的、稳定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学前儿童身上付出的劳动所产生的效果,很难立马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艰巨的和具有创造性的。幼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是对为社会培养新一代作出伟大的贡献,所以幼儿教师的劳动又是十分光荣的。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点(范文模版)

教师职业道德及其特点 特点

(1)在道德意识上,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要求有更高的水准。(2)在道德行为上,要求教师为人师表。(3)在道德影响上,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的影响更深远、更广泛。

2、高校教师应如何科学对待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辩”?如何看待自己的物质利益? 高校教师科学的对待自己的物质利益:一对物质利益与物质利益原则的科学把握。物质利益就是指一定阶级的人们对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占有。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它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争取日益全面地实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行动规范。二正确认识和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必须的界限要把物质利益与个人利益加以区分,划清个人物质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要把物质利益与“向钱看” 加以区分,划清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与“一切向钱看”的界限

3、从高校教师劳动的特征简答协调师生伦理关系的意义和要求。高校教师劳动的特征:(1)高校教师劳动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2)高校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青年学生。(3)高校教师的劳动手段主要是教师的真才实学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4)高校教师劳动的时空有较大的自由度。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每个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的成才积极性。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尊敬和信赖教师之情。要求:

(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第二,尊重和信任学生。第三,严格要求学生。第四,对学生一视同仁。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钻研业务,认真施教。

4、简答师德规范范畴的他律与自律及其相互关系。教师道德他律,是指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制导功能。教师道德自律就是变外在的制导功能为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教师道德他律和自律的统一,既克服了由于师德义务的客观外在性而可能具有的某种消极、被动的因素,也消除了由于良心的主观性而可能具有的某种盲目、任性的因素,实现这种统一的表现就是教师价值目标的确立。

5、从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师道德的影响,简答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应遵守的特殊道德品质要求。高校教师直接处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直接参与着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活动,这就对教育劳动者的道德品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首先,要有强烈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责任感。其次,要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现代人格。再者,要自觉地学习和应用新知识。

6、简答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矛盾中及其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矛盾:

(一)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与职业要求的矛盾。

(三)科研协作中的矛盾。科研过程中的教师道德规范:⒈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忠诚踏实,严肃认真;科学的抽象,严密的论证;客观公正对待科研鉴定。⒉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关心集体,配合协调,尊老扶新,开展公平竞争。⒊献身科学,勇于探索。刻苦学习,不畏艰险,坚持真理。

7、简答教师道德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教师道德评价标准的相对性: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

2、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左右着教师道德行为,成为构成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重要因素。

3、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是影响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因素。

4、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形成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相对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绝对性:

(一)为社会培养人才,满足社会现实需要与潜在的需要。

(二)教师应承担传播知识,创造知识与监督社会的职责。

(三)教师自觉地探索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开展的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和遵循这两条规律,才有其善的意义。

8、简答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一、学习,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因为教师要提高师德修养效果,必须要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和教师工作规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能掌握教书育人基本技能。

二、实践,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第一,教育实践是教师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源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都来自于教育实践。第二,教育实践是教师进行道德修养的目的。第三,教育实践是检验教师道德修养客观效果的标准。

三、内省,是师德修养的必要方法。内省,首先要求教师要提高思想道德认识,让职业道德观念真正进入教师的头脑,增强教师道德意识;其次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剖自己,加深自我认识,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积极的改进。

四、慎独,是师德修养的特殊方法。

四、论述题

1、就教师在教书育人关系问题上存在的倾向(见PPT),结合教师伦理学理论,论高校教师应有的态度与意义? 高校教师应有的态度:

(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第二,尊重和信任学生。第三,严格要求学生。第四,对学生一视同仁。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钻研业务,认真施教。意义:

1、教书育人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

2、教书育人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

3、教书育人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成为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内容

2、试从市场经济对教师道德的双重影响,结合当前师德实际,论学习教师伦理学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3、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也出现善恶、是非、荣辱观念模糊甚至颠倒的现象。请联系实际,谈谈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高校教师劳动的特征:(1)高校教师劳动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教师从事的教育劳动就是要把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等科学文化知识、劳动记忆货物高尚思想品德的专门人才。其结果不是向社会提供劳动的后备力量,而是输送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能直接履行各种社会职责义务的中高级建设人才。(2)高校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青年学生。(3)高校教师的劳动手段主要是教师的真才实学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4)高校教师劳动的时空有较大的自由度。

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每个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的成才积极性。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尊敬和信赖教师之情。4、2007 年2 月 26 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成立道德委员会,受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投诉,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其实目前高校科研同样存在着虚假现象,剽窃抄袭等种种学术不端现象,请联系实际,谈谈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矛盾及其应遵循的学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矛盾:

(一)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相互影响,发生矛盾。优秀的高校教师往往能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成为教学的骨干又成为科研的骨干。但也有不少的教师不能处理好这一关系。这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不必去搞科研,科研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多了,必然影响教学;另一种倾向则认为教学工作比较简单,科研工作才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因而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与职业要求的矛盾。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相当数量的教师由于知识结构老化或科研手段陈旧或观念落后或主观上的畏难情绪等等原因,其科研能力和水平同现代教师职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科研协作中的矛盾。科学研究工作是复杂艰巨的工作,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而需要许多人共同完成的。高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要发扬协作精神和民主作风,否则,就会出现“同行是冤家”的职业心理和“文人相轻”的恶习,从而削弱群体的科研力量。同时,个别教师过分注重个人名利,就有可能出现违背科学精神的不道德现象,如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在成果署名先后和利益分配问题上斤斤计较甚至争吵不休等等。高校教师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一)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它是科学真理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科研道德规范。它要求:第一,忠诚踏实,严肃认真。第二,科学的抽象,严密的论证。第三,客观公正地进行科研成果的鉴定。

(二)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它是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科研集体及地他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它要求:第一,关心集体,顾全大体。第二,配合协调,互相帮助。第三,尊老扶新,甘为人梯。第四,开展公平竞争,维护合法权益。

(三)献身科学,勇于探索。它要求高校教师:第一,刻苦学习,努力实践。第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第三,坚持真理、献身科学。

第五篇: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目录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1 引言...........................................................................................................................................2 1.劳动关系概述........................................................................................................................2 2.劳动关系现状........................................................................................................................3 2.1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3 3.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4 4.对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对策........................................................................................5 5.面临的困难和问题................................................................................................................6

【摘要】劳动关系是维系一个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素,任何企业在脱离劳动关系谈发展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很多企业的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劳动关系现状特点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

引言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不佳,劳资冲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企业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的动机不强,劳动关系状况改善速度缓慢,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关系问题转嫁到其他的企业。

1.劳动关系概述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劳动关系双方要进行生产,就要共同合作,遵守一套既定的制度规则。同时,由于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常常会出现分歧,产生冲突,甚至背道而驰,因而冲突也在所难免。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互相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关系

中,管理方享有决策权力。决策权力是管理方拥有的权威,即对劳动者进行指挥和安排,以及影响劳动者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拥有决策权力,使管理方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时间和场合,也可能会发生逆转。

(三)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四)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在实现劳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法所涉及的范围只限于劳动过程之中,不应包括未形成劳动关系之前的就业过程。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同时就业与劳动关系又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因此,我国的《劳动法》将就业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是出于我国实际的考虑,不能因此将就业也归于劳动关系的范畴。

2.劳动关系现状

2.1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还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初步得到确立。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明确。国有企业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已成为

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劳动者拥有了较大的择业自主权,初步成为能够拥有并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独立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和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劳动关系格局初步呈现多元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相互交错,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劳动关系的建立初步实现契约化。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企业用的制度方面,通过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来替代固定工制度,使劳动关系逐步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

劳动关系的运行初步实现市场化。劳动就业逐渐从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就业市场化和失业公开化,劳动关系的变更与终止逐渐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向市场调节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得到发挥。

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今后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以及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进一步发展,就业方式的灵活变化,劳动关系将比现在更为复杂和多样,劳动关系的利益冲突在一定时期将日趋显性化。

3.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劳动关系多元化的形态将向更深层面发展,劳动关系更加复杂。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用人单位对法律的理解将更加深刻,由于非标准化用工管理简便、用工灵活、成本低廉、法律风险较低的优势,在法律尚未作出可

操作性规定和细化规范的情况下,在一段时期内将会快速发展,更多的律师专注于劳动保障法律服务市场,更多的用人单位会认识到劳务派遣和非全日用工在规避法律风险中的作用,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劳动力使用形式,使劳动关系的界定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劳资冲突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工资待遇争议增多趋势。由于受企业历史管理水平的限制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短期内用人单位不会自觉地把自己的经营活动纳入到法律规范之中,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效益不好、企业仍要追求较高利润的驱驶下,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仍难缓解,劳动争议仍将呈现增长趋势。特别在工资待遇方面,受近期政府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企业如果在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可能仍会牺牲劳动者权益去换取利润,导致工资待遇类案件的发生。

(三)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集体意识将逐步增强,集体争议和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大。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部分劳动者甚至还会利用法律规定的不足,成为专业的维权专业户,用人单位面临的争议数量和争议规模将可能逐渐增多,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4.对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帮助企业理解法律,自觉加强管理。虽然《劳动合同法》颁布逾三年,但法律贯彻实施中所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劳动关系的新变化,用人单位并不了解,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尚不透彻,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帮助企业改善管理,稳定岗位。

(二)加强地方立法和基础研究,细化管理规范,明确劳动关系基本概念的内涵。针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界限难分,工资分配形式多样复杂的情况,立法部门应当依据立法精神和宗旨,明确劳动法律中一些基本概念如劳动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劳务派遣用工的适用条件、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条件等规范,同时地方立法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要细化诸如待岗生活费计发办法和比例、加班费计发

基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基数等一些与职工待遇紧密相关的基础性政策,使用人单位在管理中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完善相关规定,给劳动关系的运行提供可操作性的基础数据和依据。

(三)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维权力度。有法不监督,等于无法。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力量,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力度。同时,针对争议多发的状况,要进一步充实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选拔一批具备法律教育背景、业务素质高的仲裁人员,保证劳动仲裁机构的专业化、公正性和公信力。

(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企业管理的帮助指导。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避免只罚不管、只罚不帮的现象,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尽可能提供改良化建议,援企稳岗,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5.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明年各地将加大并轨进程,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将突出;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中涉及的劳动关系问题十分复杂,随着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还将有一批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关闭破产退出市场,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劳动关系处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国有企业改制和分流富余人员中出现的经济补偿标准不统一,劳动关系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还需引导。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保持劳动关系相对稳定成为难点。

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等,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问题上降低标准,甚至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矛盾。同时,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非全日制等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弹性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家庭就业、社

区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新形式,探索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黄越钦,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徐晓珍,基于员工关系的企业和谐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4)易昱,员工关系管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市场》,2012.(27).

下载教师的劳动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的劳动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基本特点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基本特点 基本内容: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

    教师自我评价特点[范文大全]

    教师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和进入角色,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密切校方与教师的关系。第二,可提高教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理想教师特点事迹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 关怀学生 学生张佳岩说,张丽莉是一个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她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为了让班里的同学在冬天里能够喝到热水,她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烧水,由......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思考 引语: 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

    教师劳动合同书

    劳动合同书 甲方: 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同意,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条本合同期限类型为_____________期限合同。生效日......

    2018教师劳动合同书

    编号:劳 合 同(教师) 1 动 书 劳 动 合 同 书 甲方: 广州市黄埔区海伦堡学校 联系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康南路水南村海伦堡花园联系电话: 02082899111 乙方: 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

    教师劳动合同书

    教师劳动合同书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 负责人:联系电话: 地址:现住址: 联系电话:甲乙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有......

    教师劳动合同范本

    甲方(聘任方):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乙方(受聘人员)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现专业技术职务: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