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教师资格综合卷复习资料及答案(确定

时间:2019-05-12 06: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高校教师资格综合卷复习资料及答案(确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高校教师资格综合卷复习资料及答案(确定》。

第一篇:山东高校教师资格综合卷复习资料及答案(确定

1.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是一种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对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道德与思想意识,有选择地进行传授,使人类的文化绵延不断地传递与发展。2.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1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2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3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 3.实施创新教学,教师具有的创造力?综合能力:学术、技术、方法;分析能力:学生差异、学习成就、教学环境;实践能力:行动力、执行力。4.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 “期待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5.什么是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都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1动机。即学习态度的树立,学习内动力的激发。2兴趣 3压力与成功的动力。大学新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

一、操作性,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教学模式中对于教学程序有比较清晰的呈现,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和运用

二、简约性,教学模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

三、指向性,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

四、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

五、更新性,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使得它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大学课堂运用讲授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不善于在课堂讲授中运用启发式,把课堂讲授等同“满堂灌”。课堂讲授若干方法问题:一要善于处理教材的系统性与讲授的重点突出。二要“深入浅出”:三要善于应用启发式,吸引学生同步思维。四要指导学生听课、记笔记。五要不断提高讲授的艺术性—备课,既要备内容,也要备方法。世界高等学教学方法改革趋势。

一、在教学功能上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符合变化的时代特征,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到启发式,符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心理学、哲学理论。

三、在教学方法结构上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符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校教育教学规律。1 简述调查问卷研究方法运用流程。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式>设计问卷>实施调查>调查结果分析。2简述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时要考虑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基础研究,除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等基本特点外,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基础研究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更加密切。基础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合作,合作领域更加广泛,规模日益扩大。3简述科研团队的基本类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三类。4简述课题选题创新的基本角度。1.价值;2.创新;3.可行性;4.科学性。5以教育科研课题为例,说明课题研究的功能。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化;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创造力;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于纠正对人才观念的错误认识;必将扩大校长创办特色学校的运作权限和时空环境,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以教育科研课题为例,阐明课题申报题目应考虑包含的基本要素主要来源 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3.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4.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5.选题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2试论基础研究的基本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基础研究,除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等特点外,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基础研究与技术进步更加密切。基础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合作,合作领域更加广泛,规模日益扩大。3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过程。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总结。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4试论课题研究述评的论证应注意的问题。

1、开题论证是对课题申报的深化。要求更深化、清晰化、具体化方

2、申报时,着重在该课题的重要意义、价值和自已能够完成的条件上进行论述;而开题论证时,则着重在如何完成课题上进行构思和设计。

3、在课题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要研究的对象,范围村内容,把研究任务定得更加具体、准确,有时课题名称也可能有修改

4、继续搜集最新资料,进一步提高对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力争该课题能站在研究的最前沿,根据原有的理论进一步提出理论创见,作为自己的理论假设。一个课题的理论假设的深度关系到课题成果达到的层次,在准备开题论证时应该特别重视。

5、确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法。

6、规划出课题的研究程序。开题论证时应该根据学校的整体计划和课题进展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规划出在本学校可行的研究程序

7、提出更加具体的课题成果设计。成功申请基金的关键点

一、未雨绸缪精心准备

二、通盘考虑缜密选题

三、标新立异务实创新

四、适当搭配、聚集队伍。

五、精心设计清晰铺陈

六、放眼四海广结善缘

七、精准构思言简意赅

八、斟字酌句画龙点睛

九、形式清新夺人眼球十心态平和百折不回 2.为什么基金申请书中摘要部分十分重要?摘要如同人体中的心脏,起着核心的作用。由于读者是基于摘要来决定是否阅读论文全文的。3.立项依据的要点是什么?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

3、由国家批准的资源报告,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和工业基地规划、对于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要有有关的江河流域规划与路网规划等

4、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

5、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6、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7、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8、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报告。4.基金申请书中研究内容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关键点提出问题:要与研究内容密切相关解决问题:别人是如何解决的,还存在哪些问题;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目如何解决:解决的初步理由,对该研究领域的意义 如何解决:具体研究内容,要回答:做什么?注意有系统性解决方法:要回答:怎么做?给出研究方案方法可行性:可行性分析,可利用前人的研究方法或理论佐证,尤其也要结合申请人的研究。5.思维导图?如何在日常科研和基金申请中加以应用?思维导图使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使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6.国家基金项目中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的不同点或要求有何不同?基金委的面上项目是指与重大、重点项目不同,而面广、范围大的普通项目。现在只有三类,即A类为自由申请项目,C类为青年基金,D类为地区基金。九五期间,863拿出一部分钱让基金委支持“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称之为B类,现在已不再资助了。所谓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的区别,应该是自由申请与青年基金的区别。其实,唯一的区别是青年基金有年龄限制。

1、你认为申请基金如何着手?为?1.选题的酝酿2研究思路的酝酿。在选题的酝酿方面,应结合自己,找出自己现有工作中的新苗头,发现的新学术问题或通过文献调研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新工作内容。通过工作总结或文献调研要注意做到从一般性工作中提炼学术问题,从文献中及工作中发现新的创新思路,争取使自己的学术思路提高一步,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基金申请中的获准率,在研究思路的酝酿方面,注意在选定课题之后,填报申请书之前,应考虑一下关于这个课题别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我再做此工作应从何处着手,以体现自己的工作特色。选定大体工作思路后,应进一步考虑,我这样去研究可能遇到那些重要学术、技术问题,对这些学术、技术问题,我准备如何去解决或如何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程度,为最终认识或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2.在申请基金以及日常科研工作中,写作要点是什么?

1、是否是重大卫生与健康问题,是否是目前地方或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2、对国内外的动态是否有系统深入的了解

3、有否雷同的研究、相似的研究计划

4、提炼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准确

5、有否创新

6、使用的实验体系和实验方法是否合适

7、工作基础是否扎实

8、研究梯队的状况和实力

9、合作单位的工作及技术所占整个课题的分量 3.学科建设以及基金申请团队组成的重要性在哪里?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是实现高校职能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本科办学的发展需要;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是搞好新建院校科研工作的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需要;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4.基金申报失败的原因,注意什么?原因:首先是申报单位对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重大性、公益性、精品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重视不够、理解不清、把握不准,因而申报的项目选题往往层次不高、格局不大。其次是没有突出学科重点。各学科需要出版的项目很多,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的主要是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性、基础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项目,为此出版单位要在把握学科全局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出版基金的要求来设计论证申报选题。最后是选题重复。出版单位在选题设计上虽然努力符合国家大局的要求,也注意突出学科重点,却被专家评委发现同类选题已经在其他较高水准的学术机构或出版单位启动运作,当然无法通过此类重复选题。注意点1要坚持开拓创新。要自觉站在国家大局和学科全局的高度来推选项目,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性思维2要建立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长效机制。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一项长期任务,出版单位既要高质量地做好每一年度的申报工作,又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为此,出版单位应当形成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忌临时抱佛脚3要建立重大项目查重机制。避免选题重复而落选。出版单位在申报前不妨主动请求相关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高层次专家帮助查重避免重复。5.如何凝练科学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人员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问题并非易事。前人留给后人研究的问题通常是历经几代人不懈研究尚未彻底解决的“经典问题”,此类问题的“悬而未决”多是由于实验条件或理论依据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对此类题即使是最有才华的研究人员,也只能揭开“冰山一角”。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科学问题的凝练过程可分为问项和答域两个阶段。问项涉及提问的内容,而答域则是对求解范围的限定。根据答域的限定范围度,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全域、类域和特域。对于解答范围不给予任何限制的科学问题,其答域称为全域。当对一个科学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希望能进一步地深入时,问题的解答范围就相应地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定,此种问题的答域被称为类域,此类问题往往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的研究人员必须不断跟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改善自己的研究策略。一旦科学问题的答域限定为某个具体的答案时,此时的答域称为特域。特域通常是随着信息的逐渐积累,研究者根据科学推理给出的尝试性解答或假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的素养:1文化道德2信息技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知识产权有关法规,尊重他人隐私,遵守承诺,抵制不良信息。教师应做好:1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实验,创建精品课程2参与教师能力培训,理解整合概念3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整合

2、什么是修养?加强自身修养的原则是什么?修养是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学术方面的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能力、思想品质、学术见解,还包括一个人在待人处世过程中的风度、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原则:

一、应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勤奋学习2.认真实践 3.自我完善

4、教师为何要学习和成长?

1、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3、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是教师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5、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 “四有”标准。1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2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3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4要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1、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学识要渊博。谈吐要幽默。会熟练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富有亲和力。对学生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勇于站在时代前沿,做时代的弄潮儿。

2、高校应当从哪些方面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A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b)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c)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d)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e)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f)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3、讲台是展现师德的大舞台?讲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讲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实验课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实验课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其中近一半的重要方式时间处于听课状态;时间处于听课状态;上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具有强制性和上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替代性。上课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最重要教学手段上课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最重要教学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2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为教师的道德规范,现实情况是,师生接触基本上限于课堂;现实情况是,师生接触基本上限于课堂;限于课堂学生通过课堂可以领略到优秀教师的学术造诣、学生通过课堂可以领略到优秀教师的学术造诣、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方法、思路;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方法、思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质、为人处事有着非常重要的响3,学生期望老师的讲课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授课有艺术,课堂的时间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教师应珍惜课堂站好讲台、讲好课,取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信任,长和学生的信任,进而体现了代表 广大群众的利益。

4、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怎样做到保持优良学风、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第一,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完善学术人格;第二,传承优良学风与品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第三,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1.简述基于多媒体演示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直观形象,克服抽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2.简述基于网络教室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其实质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及网络构筑新的教学结构。特点:1新型教学环境—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室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既具有CAI及网络的优点.又具有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征。2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3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4.能够符合各个学科自身教学特点。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由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4.复合型人才?是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俗称一专多能的人才。5.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信息技术初步构建成的信息化环境,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改变了教学环境,为教育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信息技术资源平台的建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平台

3、信息技术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养。1.什么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网络课程建设的作用?网络课程是指在互联网上表现的关于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目标体系及其网络教与学的各种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教育信息化工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课程建设、素材库建设、远程教学实验试点、教学支撑平台、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站建设、远程教育工作者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和法规建设等。在此我们以网络课程建设的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合作化作为切入点,探析网络课程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数字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多媒化,网络课程建设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使课程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利用可视、可听的信息来代替只能阅读的信息,用简洁形象的图片信息来代替抽象冗长的文字信息,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网络课程建设的网络化、虚拟化,交互式多媒体网络课程的运用,给学习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互动学习机会,而通过媒介进行的互动与合作更为具体,从而使网上的学习者更易于对所学习的技能进行观察、建模和掌握。

四、网络课程建设的学习个性化、自主化、合作化,在网络教育平台上,学习者成了教学主体,学习者拥有对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进度等安排的自主选择权力,使自身天赋、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学习者自主化学习成为现实。2.“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内涵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关注,但有不足。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下面四个实施步骤:1实施先行组织者簧略;2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3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4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3.“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基本特征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步骤1妙创问题情境,巧立探究课题。2组织学生探究,提高综合素质。3展示探究成果,交流彼此思想。4归纳总结效果,进行教学反思。论述“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内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选择某个真实问题作为专题去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选定的实际问题。特征① 强调学习的研究性,强调选择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与研究的主题,即以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②强调实践性,强调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与研究的主题必须具有实践—即必须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③ 强调学习的体验性 ④ 强调学习的自主性。⑤ 强调学习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和内容是来源于自然界或社会生活的真实问题。实施步骤 ①提出问题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并由此引出当前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有待解决的某个真实问题。②分析问题,在此环节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介绍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教给学生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给出建议和指导③解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和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④ 实施解决问题方案,教师的主要活动都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等支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有关问题解决方法与协作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指导,目的是使研究性学习能更有效地开展,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⑤ 总结提高,教师的总结不是要取代学生个人的或小组的总结,而是要帮助他们把自己原来的总结做得更全面、更深入。

第二篇:山东高校教师资格综合卷复习资料(含答案)

《大学教学论》

二、简答题 1.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学,是一种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对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道德与思想意识,有选择地进行传授,使人类的文化绵延不断地传递与发展。2.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意在实现3个转变:以教为主(老师满堂灌)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过分重课堂)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过分重分数)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 3.实施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哪三种创造力? 综合能力:学术、技术、方法 分析能力:学生差异、学习成就、教学环境 实践能力:行动力、执行力 4.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待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5.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1)满足合理的基本需要---求知、尊重、自主、归属等;(2)引导、提升需要层次---成就。效能、自我实现等;(3)整合多种动机源---长远-短近直接-间接 积极期望,现身说法; 2.大学新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 专业定向教育,专业具有管理的功能;总学分和总学时较大,而学生的选择性学习的自由度较小,课堂学习量较大,而课后自主学习量较小。3.大学课堂运用讲授法应注意哪些问题?(1)善于处理教材的系统性与讲授的重点突出。(2)讲授要“深入浅出”: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深度理论、深邃思想、深刻思路。

(3)善于应用启发式,吸引学生同步思维。

(4)指导学生听课、记笔记。(5)不断提高讲授的艺术性——备课,既要备内容,也要备方法。4.试论述世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趋势。(1)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从重教到重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

(3)加强实践性教学(4)运用高新科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 《科研方法论》

(一)二、简答 1 简述调查问卷研究方法运用的一般流程。从一次问卷调查开始到正式的测试,其基本步骤是:(1)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收集所需资料;(2)研究问卷形式,可以从研究者的时间、研究范围、对象、分析方法和解释方法等方面考虑;(3)列出标题和各部分项目;(4)征求意见,修订项目;(5)试测,以30—50人为试测样本,求出信度、效度;(6)进行项目分析,重新修订;(7)正式测试。2简述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时要考虑的因素。(1)个人职业(2)研究领域(3)专业方向(4)研究课题(5)研究问题明确说明了研究的内容。3简述科研团队的基本类型。(1)组建基层团队(2)跨学科团队(3)跨部门团队(4)跨行业团队(5)跨地区团队(6)跨国别团队 4简述课题选题创新的基本角度。(1)选题新颖或视角新,题目一看就有一种冲撞力,所谓能吸引评委的眼球。(2)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3)正确选题,投其所好:了解和掌握项目资助部门的规定,根据资助范围要求选准课题,根据需要选题,根据研究类型要求选题,有的放地申报课题,对号入座(4)选准学科,以求知音:根据课题内容,选准学科,具体到三级学科,以便在该学科中找到“知音”。(5)方向明确,优势互补:结合本单位、本学科研究基础,组织最有优势、具有特色项目;以学科发展为中心,突出重点,立意创新;开发与应用结合,基础为开发服务,战略上抓大促小,多学科联合研究。5以教育科研课题为例,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功能。答:教育科研课题是受委托在规定期限内要完成的研究任务,定时定量。课题研究的基本功能包括:

1、描述事实。通过教育科研课题使事实更为清楚,是政府决策的有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2、解释现象。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对一些现象进行有根据的解释;

3、形成理论。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掌握大量事实,从而概括出理论;

4、预测趋势;

5、改进工作

三、论述 1以教育科研课题为例,阐明课题申报题目应考虑包含的基本要素。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概括来说:(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3)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1)选题必须有价值;(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4)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5)选题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2试论基础研究的基本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基础研究,除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等基本特点外,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基础研究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更加密切。基础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合作,合作领域更加广泛,规模日益扩大。3试论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过程。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总结。下面主要介绍怎样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怎样实施课题研究。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4试论课题研究述评的论证应注意的问题。(1)开题论证是对课题申报的深化。表面上与申报时的内容差不多,实际是要求更深化、清晰化、具体化方。(2)申报时,着重在该课题的重要意义、价值和自已能够完成的条件上进行论述;而开题论证时,则着重在如何完成课题上进行构思和设计。(3)在课题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要研究的对象,范围村内容,把研究任务定得更加具体、准确,有时课题名称也可能有修改。(4)继续搜集最新资料,进一步提高对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力争该课题能站在研究的最前沿,根据原有的理论进一步提出理论创见,作为自己的理论假设。一个课题的理论假设的深度关系到课题成果达到的层次,在准备开题论证时应该特别重视。(5)确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法。例如开题论证时就不应该再笼统地说采取实验法,而是要说清楚在哪些教学班采取什么实验措施。(6)规划出课题的研究程序。开题论证时应该根据学校的整体计划和课题进展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规划出在本学校可行的研究程序,(7)提出更加具体的课题成果设计。

《科研方法论》

(二)一、简答题 1.你认为成功申请基金的关键点有哪些?

一、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二、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三、标新立异 务实创新

四、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

五、精心设计 清晰铺陈

六、放眼四海 广结善缘

七、精准构思 言简意赅

八、斟字酌句 画龙点睛

九、形式清新 夺人眼球

十、心态平和 百折不回 2.为什么基金申请书中摘要部分十分重要? 论文摘要如同人体中的心脏,起着核心的作用。由于读者是基于摘要来决定是否阅读论文全文的,因此,摘要的不完整可能会减少论文被阅读和被引用的机会。3.立项依据的要点是什么?(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3)由国家批准的资源报告,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和工业基地规划、对于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要有有关的江河流域规划与路网规划等;(4)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5)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6)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7)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8)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报告。4.基金申请书中研究内容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关键点是什么?

提出问题:要与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研究方向上的文献综述)

解决问题:别人是如何解决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如何解决:解决的初步理

由,对该研究领域的意义

如何解决:具体研究内容(紧密围绕上述存在的问题),要回答:做什么?注意有系统性 解决方法:要回答:怎么做?给出研究方案(注意先进性和可行性)

方法可行性:可行性分析(紧密围绕研究方案),可利用前人的研究方法或理论佐证,尤其也要结合申请人的研究。

5.什么是思维导图?如何在日常科研和基金申请中加以应用?

思维导图使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

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使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6.国家基金项目中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的不同点或要求有何不同?

基金委的面上项目是指与重大、重点项目不同,而面广、范围大的普通项目。现在只有三类,即A类为自由申请项目,C类为青年基金,D类为地区基金。九五期间,863拿出一部分钱让基金委支持“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称之为B类,现在已不再资助了。所谓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的区别,应该是自由申请与青年基金的区别。其实,唯一的区别是青年基金有年龄限制,当今大量出色的青年人涌现,从项目内容本身,没有什么区别了。

二、论述题

1.你认为申请基金如何着手?为什么?

准备工作包括:1.选题的酝酿,2.研

究思路的酝酿二个方面的准备。

在选题的酝酿方面,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及时总结,找出自己现有工作中的新苗头,发现的新学术问题或通过文献调研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新工作内容。通过工作总结或文献调研要注意做到从一般性工作中提炼学术问题,从文献中及工作中发现新的创新思路,争取使自己的学术思路提高一步,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基金申请中的获准率,在研究思路的酝酿方面,注意在选定课题之后,填报申请书之前,应考虑一下关于这个课题别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我再做此工作应从何处着手,以体现自己的工作特色。选定大体工作思路后,应进一步考虑,我这样去研究可能遇到那些重要学术、技术问题,对这些学术、技术问题,我准备如何去解决或如何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程度,为最终认识或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2.在申请基金以及日常科研工作中,写作要点是什么?

(1)是否是重大卫生与健康问题,是否是目前地方或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2)对国内外的动态是否有系统深入的了解(3)有否雷同的研究、相似的研究计划(4)提炼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准确(5)有否创新

(6)使用的实验体系和实验方法是否合适(7)工作基础是否扎实(8)研究梯队的状况和实力

(9)合作单位的工作及技术所占整个课题的分量

3.学科建设以及基金申请团队组成的重要性在哪里?

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是实现高校职能的内在要求; 是适应本科办学的发展需要; 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是搞好新建院校科研工作的关键;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需要; 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4.基金申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 分析原因:

首先是申报单位对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重大性、公益性、精品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重视不够、理解不清、把握不准,因而申报的项目选题往往层次不高、格局不大。

其次是没有突出学科重点。各学科

需要出版的项目很多,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的主要是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性、基础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项目,为此出版单位要在把握学科全局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出版基金的要求来设计论证申报选题。

最后是选题重复。出版单位在选题设计上虽然努力符合国家大局的要求,也注意突出学科重点,却被专家评委发现同类选题已经在其他较高水准的学术机构或出版单位启动运作,当然无法通过此类重复选题。

应该注意点:

(一)要坚持开拓创新。要自觉站在国

家大局和学科全局的高度来推选项目,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性思维。出版选题的价值通常分两类,即“提高和普及”,以我个人之见,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的项目还是以提高为主,要坚持“高举高打”,即便是普及性读物,也应当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读物。

(二)要建立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长效机制。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一项长期任务,出版单位既要高质量地做好每一的申报工作,又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为此,出版单位应当形成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忌临时抱佛脚。

(三)要建立重大项目查重机制。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选工作中,有些申报的重大项目因为被专家评委指认选题重复而落选。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出版单位在申报前不妨主动请求相关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高层次专家帮助查重。

5.如何凝练科学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

展, 科研人员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问题并非易事。前人留给后人研究的问题通常是历经几代人不懈研究尚未彻底解决的“经典问题”,此类问题的“悬而未决”多是由于实验条件或理论依据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对此类题即使是最有才华的研究人员,也只能揭开“冰山一角”。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科学问题的凝练过程可分为问项和

答域两个阶段。问项涉及提问的内容,而答域则是对求解范围的限定。根据答域的限定范围度,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全域、类域和特域。

对于解答范围不给予任何限制的科

学问题,其答域称为全域。例如“疟疾是由什么引起的”,这个问题肯定了疟疾病因的存在,却没有规定答案的范围。此类问题对科学探索的指导作用较差,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作为“潜问题”而植根于研究者的脑中,对其解答一旦获得突破,通常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当对一个科学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希望能进一步地深入时,问题的解答范围就相应地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定,此种问题的答域被称为类域,如“清除污水为何能减少疟疾的发生”。对此类问题的限定范围越具体,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性就越强,相应的研究也越深入。此类问题往往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的研究人员必须不断跟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改善自己的研究策略。

一旦科学问题的答域限定为某个具

体的答案时,此时的答域称为特域。特域通常是随着信息的逐渐积累,研究者根据科学推理给出的尝试性解答或假说。例如,“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解答或假说提出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判断其是非的可能。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二、简答题

1、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除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社会服务、为人师表外,还应遵守: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隐私;信守自己的承诺;抵制不良信息。

2、什么是修养?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原则是什么?

修养: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1)对待教育事业——爱国守法,敬业爱生

(2)对待教育对象——教书育人,严谨治学

(3)对待自己言行——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理论学习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党和政府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学习优秀教师的思想和事迹。

(2)实践锻炼的方法:通过实践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主动性;通过实践把道德认识变为道德行动;通过实践磨练道德意志。

(3)慎独的方法: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慎独是在道德修养中由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所形成的一种高度自觉地精神境界。一个教师一旦达到了慎独的境界,就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按照道德规范和要求去行事,时刻都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行。

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标准和方法,是教师道德的崇高境界。

4、教师为何要学习和成长? 为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我们从教师教育课程的角度出发来审视教师专业发展,可能会更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质和量两个维度。“教师专业发展有多种考察方式,如果从量和质两个维度来考察的话,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量的增加,即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学经验、教育理论素养等方面积累扩大;有意味着质的提高,即教师有新手型向胜任型、专业型和专家型的发展或由新手阶段向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连续的、层层递进的,不断完善的。” 5、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了一个好老师的“四有”标准。这“四有”标准是什么?(1)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2)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3)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4)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论述题

1、怎样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做一名“高素质充满活力的教师”,其核心特征是具有较高的热情、较强的教育理想和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1)教师即健康者——教师身心素养,职业的基础。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教师即道德家——教师道德素养,职业的灵魂a对待教育事业——爱国守法,敬业爱生b对待教育对象——教书育人,严谨治学c对待自己言行——服务社会,为人师表。(3)教师即教育家——有扎实的知识素养,职业的重心。教师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具体的辅助教育教学的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识。(4)教师即艺术家——教师能力素养,职业的体现。通用能力:学习、实践、人际沟通、解决问题、反思的能力等。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能力教案、教材、教学技术、实习、开设新课。相关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5)教师即美学家——教师美学素养,职业的展示。审美知识、审美内容、审美途径。教师职业素养的应然追求:体、德、识、才、美构成一体。关注生命、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能力较强、人际交往和谐,自我意识正确,仪表风度端庄。

2、结合对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学习,试论述高校应当从哪些方面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1)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将师德教育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必须开设师德教育专题。要将师德教育作为优秀教师团队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建立师德建设专家库,把高校师德重大典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他们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师德教育,鼓励广大高校教师参与调查研究、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师德教育效果。(2)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将师德宣传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宣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中有关师德的要求,宣传普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培育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挖掘和提炼名家名师为人为学为师的大爱师魂,生动展现当代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契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集中宣传高校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对于高校师德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应对并有效引导。(3)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将师德考核作为高校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师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结果应通知教师本人,考核优秀的应当予以公示表彰,确定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向教师说明理由,听取教师本人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高校结合实际制定师德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4)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将师德建设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估重要内容。高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评议、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措施。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学生评教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高校及主管部门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对师德问题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5)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在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研究生导师遴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选培,各类高层次人才及资深教授、荣誉教授等评选中优先考虑。(6)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高校教师不得有下列情形: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有上述情形的,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3、为什么说,讲台是展现师德的大舞台?

(1)讲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为上课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方式,四年中约有近一半时间他们处于听课状态,上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还有不可替代性和强制性,绝大部分大学生只有通过上课才能达到教学要求。在目前条件下,不论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是提高素质,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2)讲台对教师是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可多得的机会。

对教师而言,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只限于课堂,因此,应尽最大努力将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作风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现在课堂教学的功能已大大扩充,在课堂上除传授知识之外,能力、素质培养已成为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学生通过课堂,可以领略到优秀教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精神、方法、思路,而且会为他的世界观、思想品质、价值取向、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甚至连他的风度、行为举止也会为学生学习模仿。事实上我们在教一门业务课程的同时,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答疑、评分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把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彻底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的青年学子来说,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3)“站讲台”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生期望老师的讲课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授课有艺术 ;课堂的时间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教师应珍惜课堂的分分秒秒,高效益的完成课堂知识传授;只有站好讲台、讲好课,才能对得起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信任。这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是当教师的学习和落实“三个代表”的最好体现。

4、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怎样做到保持优良学风、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核心内容,学术的兴衰往往成为国家兴旺的象征之一,学术风气的邪正是社会风气的缩影。学术不端对学术界、对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有:首先,败坏社会风气,导致道德沦陷,诚实缺失;其次,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再次,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滋长了学术人的浮躁之风和功利之心;最后,损坏了国家声誉和形象。对此,我们应该 1.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尤其侧重师德教育。加强学习关于校风、校训、校情、校史的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爱校、荣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学校的学风建设。2.自觉传承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和品质,弘扬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精神,努力成为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3.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意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在于端正学术风气,弘扬学术正气,是研究者形成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戒躁戒躁、甘于寂寞、潜心科研的作风,自觉承担学术责任。一个学术研究者的高贵与内涵在于摆脱外界的虚名浮利的诱惑,修身正己,严守学术诚信,丰富自己的学术涵养,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人格尊严,不畏权贵,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名利前面,保持理性的态度,自觉抵制各类不良学术风气的侵蚀。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基于多媒体演示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基于多媒体演示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其实施环境是多媒体投影教室。在整合实施过程中,一般是利用教师事先准备的多媒体演示课件来进行教学。其突出特点有二:一是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形式,以实现对宏观或微观现象的直观再现,或者用来对情感类教学目标进行铺垫和情境的创设;二是学生主要通过聆听和观看的方式单向参与教学过程,往往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人机之间的双向交互活动。2.简述基于网络教室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基于网络教室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其实施环境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由于这类教学模式具备学生人手计算机或两人一台计算机的技术支撑环境,在实施过具有交互性,更能突出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因此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应具备网络环境下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合理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组织小组协作活动的能力。

3.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产品的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方法和已有的知识积累等在创新主体上的综合表现。

4.什么是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那些在社会实践中具有

一、两门专业知识,在广泛领域中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较高水平,并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认识、改造自然与社会方面做出某种贡献的人才。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知识的交融 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行程新的知识、思维方法、综合能力,行程较强的创新能力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 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行程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 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5.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课程

内容建设(3)资源共建共享

(4)开放课程平台(5)培养模式

改革(6)学习管理改革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网络课程建设的作用有哪些?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网络课程一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支持系统除能够支持教学内容的呈现外,还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习题、教学参考资源,甚至提供网络教学录像、在线测试、在线答疑、论坛、虚拟实验实施。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网络课程可以作为精品课程建设和推广。(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来表现的某门科学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包括:网络环境(平台、工具、数字化资源);教学内容(文本、视频、音频、PPT);教学活动(讨论、操练、考核、提交作品)

网络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强调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建设应该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与学习理论指导下建设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应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通过网络课程,整合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课程,展示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共建学习资源。)

2.论述“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用耳朵聆听教师的讲解、用眼睛观看教师的板书、用手记下教师讲授要点和内容——记笔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①强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② 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关注,但不够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

① 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

② 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

③ 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④ 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3.论述“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主导—主体相结合“。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A)当前探究性学习的主题要由教师确定B)进行探究之前的启发性问题要由教师提出C)进行探究过程中要由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D)探究过程完成后要由教师帮助总结与提高②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① 创设情境② 启发思考③ 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

④ 协作交流⑤ 总结提高

4.论述“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研究性学习是指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选择某个真实问题作为专题去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选定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学校正常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学生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教师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并且是这一学习过程的主体。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① 强调学习的研究性② 强调学习的实践性③ 强调学习的体验性④ 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⑤ 强调学习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① 提出问题② 分析问题③ 解决问题④ 实施解决问题方案

⑤ 总结提高

第三篇: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 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

一、名词解释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3、教师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4、教师职业作风

教师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5、教育人道主义:所谓教育人道主义,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6、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区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7、教师职业义务 :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应履行的职责。

8、教师职业良心 :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 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9、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教师职业荣誉,就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

10、教师职业幸福

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1、教师道德行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学生、学校、社会及他人的行为。

1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行为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自主地决定按照某一种方案行动,以实现自己的道德意图的道德活动。

13、教师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14、教师道德品质:是指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特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贯表现。

二、选择、填空及判断

1、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2、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是一种精神,它又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精神。

3、共同利益高于一切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原则。

4、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5、维护和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6、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9、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原则。

10、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11、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12、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13、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14、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15、平等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16、维护封建的宗教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17、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8、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道德无用论。

19、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20、在调节范围方面,职业道德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职业的人员。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2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22、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的一些首领、以及老人、能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23、春秋时期的孔丘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第一个办起了“私学”。

24、孔丘提出的最重要的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

25、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开始出现,教师职业随之产生。

26、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私学以孔子为最盛,墨家私学以墨子为首。

27、法国第一个建立了巴黎师范学校,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

28、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

2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30、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31、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32、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3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统摄教师职业道德全局和贯穿教师职业道德始终的准则,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指导和依据。

3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统领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35、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纲是教师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总方针。

36、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3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的社会职责。是对教师这一称谓的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最重要的标志。

38、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

39、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

4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4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

4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括为:(1)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2)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3)、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43、全面教育也称通识教育。

44、爱岗敬业、依法执教是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

45、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是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

46、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是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

47、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正确处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48、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

49、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要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

50、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一是目的性;二是广范性;三是科学性。

51、“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52、人们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相互促进;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53、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

54、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55、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协调性;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矛盾性。

56、在中国教育部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思想的人。他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7、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58、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1)教学能力;(2)思想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

59、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60、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它的社会的心理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内在性,二是综合性。三是稳定性四是广泛性。61、教师职业荣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尺度,也就是对教师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赞扬);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认识,也就是职业良心中包括的(自尊、自爱)。

62、对幸福范畴的解释,归结起来有两类:一类是禁欲主义,一类是纵欲主义。63、教师职业义务:(1)自然义务,(2)社会义务。

64、荣誉:包括两方面;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65、许多教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自己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和最大的人生幸福。

66、教师职业幸福范畴: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67、教师的职业幸福观,应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应强调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应强调创造与享乐的统一。

68、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主体自知的行为。

69、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的自我选择的行为。

70、道德行为是行为主体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经创优道德意识支配下自愿选择的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叫做恶行,也叫做不道德的行为。

71、道德容许行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行为,属道德行为。

72、道德行为的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为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为方案的过程。

73、社会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在可能性。

74、内心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原则、理想等所形成的真挚信仰。75、教师的意志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

76、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表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77、道德行为按性质分为:善行和恶行。78、教师道德的修养的特点:一是要有自觉性。二是具有持久性。三是具有实践性。

79、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80、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他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81、师德重在慎独,必须在“隐”“恒”“微”上下功夫。

82、教师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83、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基本的要素:是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

84、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的最终环节。

85、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86、非道德行为:是一个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不是不道德行为。87、社会越不发达,社会关系越落后,教师活动的限制就越多,选择的自由也就越小。

88、教师的意志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

89、道德选择的自由,不是毫无制约的绝对自由,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之后获得的一定条件下的自由。90、教师所获得的自由度与对必然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成正比。

91、教师道德评价依据其主体不同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三、简答及论述

1、道德规范的特殊性是什么?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第二,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第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第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第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是什么?第一,提高竞争意识。第二,开拓创新观念。第三,增强平等观念。

5、如何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第一,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首先要求我们加强集体主义,反对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第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效补充。第三,要引导人们超越个人权利,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6、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从自身来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的事,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例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还要求他领导的育才学校的师生,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要求大家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修筑人格长城”。

其次,从学生角度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心理上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

再次,从未来的角度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7、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劳动,作为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伟大工程,具有鲜明的特点。①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②教师职业的复杂性。③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道德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道德意识的自觉性。②道德行为的示范性。③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②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19、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第一,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第二,教师行为中的监督作用。第三,教师行为后的自我评价作用。总之教师职业道德良心是教师行为的隐蔽的却最有力量的调节器。20、简述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①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②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③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往往赋予其不同的义务,从而形成义务间的冲突。

21、简述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作用。①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中介作用。②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教育作用。③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裁决作用。④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维护作用。

18、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第一,履行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第二,教师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不企求相应的报酬。第三,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10、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

调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师的职业道德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其专长力量使学生敬佩自己、信赖自己;运用其吸引力量团结学生;运用其权威力量对学生施加特定的影响;运用其奖赏力量扶植学生良好的表现和正气;运用其强制力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二,调节教师与教师关系的作用。每个教师要做到:正确对待持不同教育观点的同事;正确对待优秀的教师;正确对待新老教师;所有教师要为教育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通力合作,求同存异相互配合,共同提高。

第三:调节教师与领导关系的作用。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具有一定领导职权的学校领导,有应遵循教师道德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为共同的教育目标服务。

11、简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12、为什么说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②教书育人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③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13、教师应如何贯彻全面发展原则?

(一)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a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说来,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的远期目标。而全体学生全面地得到基本发展,在此基础上各自得到不同的个性发展,就应该成为我们的现实理想和近期目标

b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C 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开展面向全体的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的内容是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来决定的,主要包括:体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智力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六个方面。

(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在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应注意:A,并非德、智、体、美、劳的面面俱到的发展。B,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C,发展学生的特长。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A、业务能力;B、思想品德;C、审美能力。

15、简述教师在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首先在腐蚀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其次,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第四,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第五,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

16、简述教师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次简答题)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多方面的,它主要包括:教学能力、思想工作与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17、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爱人民、爱祖国和人道主义的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的直接贯彻和具体要求。

要做到热爱学生,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一是了解每一个学生。二是全面地了解学生,三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热爱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平的,不是爱个别或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例如 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只爱学习上的“尖子”学生,爱听话守规矩的学生,还有的教师对亲朋好友的子女格外关心,不爱那些存在着各种缺点的后进生。

再次,要严格要求学生。一是要严而有爱,二是要严而有格,三是要严而有方,四是要严而有恒。

22、教师道德行为的特征:(1)是道德行为主体自知的行为。

(2)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的自我选择的行为。

(3)是行为主体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3、依据动机和效果辩证关系原理,试论如何进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考察与判断。(次论述题)

一个完整的道德行为,是从一定动机出发到一定效果的过程,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动机和效果在行为总体上是统一的。首先: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其次,动机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再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正是由于实践,才将动机和效果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从动机到效果的转化。

另一方面,动机和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充满了差异和矛盾。第一,善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恶的效果。第二,善的动机引出恶的效果,恶的动机引了善的效果。第三,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大于或小于预想的善或恶的效果。第四,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善恶相间的效果。

24、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25、述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1)理论学习的方法(2)实践锻炼的方法(3)慎独的方法

26、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次)

(一)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第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需要进行道德修养。第三、德品质的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 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

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

第三,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1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学生、教学相长;严谨治学、博学多才;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四篇: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_理论考试复习资料_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

一、名词解释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3、教师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4、教师职业作风

教师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5、教育人道主义:所谓教育人道主义,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6、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区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7、教师职业义务 :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应履行的职责。

8、教师职业良心 :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 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9、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教师职业荣誉,就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

10、教师职业幸福

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1、教师道德行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学生、学校、社会及他人的行为。

1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行为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自主地决定按照某一种方案行动,以实现自己的道德意图的道德活动。

13、教师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14、教师道德品质:是指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特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贯表现。

二、选择、填空及判断

1、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2、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是一种精神,它又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精神。

3、共同利益高于一切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原则。

4、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5、维护和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6、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9、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原则。

10、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11、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12、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13、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14、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15、平等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16、维护封建的宗教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17、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8、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道德无用论。

19、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20、在调节范围方面,职业道德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职业的人员。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2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22、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的一些首领、以及老人、能人和妇女。他们的从教活动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23、春秋时期的孔丘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第一个办起了“私学”。

24、孔丘提出的最重要的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

25、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开始出现,教师职业随之产生。

26、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私学以孔子为最盛,墨家私学以墨子为首。

27、法国第一个建立了巴黎师范学校,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

28、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

2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30、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31、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32、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3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统摄教师职业道德全局和贯穿教师职业道德始终的准则,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指导和依据。

3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统领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35、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纲是教师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总方针。

36、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3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的社会职责。是对教师这一称谓的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最重要的标志。

38、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

39、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4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4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

4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括为:(1)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2)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3)、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43、全面教育也称通识教育。

44、爱岗敬业、依法执教是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

45、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是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

46、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是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

47、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正确处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48、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

49、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要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50、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一是目的性;二是广范性;三是科学性。

51、“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52、人们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相互促进;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53、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

54、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55、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协调性;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矛盾性。

56、在中国教育部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思想的人。他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7、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58、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1)教学能力;(2)思想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

59、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60、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它的社会的心理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内在性,二是综合性。三是稳定性四是广泛性。

61、教师职业荣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尺度,也就是对教师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赞扬);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认识,也就是职业良心中包括的(自尊、自爱)。

62、对幸福范畴的解释,归结起来有两类:一类是禁欲主义,一类是纵欲主义。63、教师职业义务:(1)自然义务,(2)社会义务。64、荣誉:包括两方面;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

65、许多教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自己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和最大的人生幸福。

66、教师职业幸福范畴: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67、教师的职业幸福观,应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应强调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应强调创造与享乐的统一。

68、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主体自知的行为。

69、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的自我选择的行为。

70、道德行为是行为主体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经创优道德意识支配下自愿选择的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叫做恶行,也叫做不道德的行为。71、道德容许行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行为,属道德行为。

72、道德行为的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为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为方案的过程。73、社会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在可能性。

74、内心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原则、理想等所形成的真挚信仰。75、教师的意志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76、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表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77、道德行为按性质分为:善行和恶行。

78、教师道德的修养的特点:一是要有自觉性。二是具有持久性。三是具有实践性。79、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

80、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他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81、师德重在慎独,必须在“隐”“恒”“微”上下功夫。

82、教师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83、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基本的要素:是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84、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的最终环节。

85、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86、非道德行为:是一个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不是不道德行为。

87、社会越不发达,社会关系越落后,教师活动的限制就越多,选择的自由也就越小。88、教师的意志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

89、道德选择的自由,不是毫无制约的绝对自由,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之后获得的一定条件下的自由。

90、教师所获得的自由度与对必然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成正比。91、教师道德评价依据其主体不同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三、简答及论述

1、道德规范的特殊性是什么?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第二,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第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第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第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是什么?第一,提高竞争意识。第二,开拓创新观念。第三,增强平等观念。

5、如何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第一,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首先要求我们加强集体主义,反对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第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效补充。第三,要引导人们超越个人权利,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6、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从自身来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的事,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例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还要求他领导的育才学校的师生,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要求大家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修筑人格长城”。

其次,从学生角度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心理上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

再次,从未来的角度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7、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劳动,作为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伟大工程,具有鲜明的特点。①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②教师职业的复杂性。③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道德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道德意识的自觉性。②道德行为的示范性。③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②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19、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第一,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第二,教师行为中的监督作用。第三,教师行为后的自我评价作用。总之教师职业道德良心是教师行为的隐蔽的却最有力量的调节器。

20、简述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①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②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③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往往赋予其不同的义务,从而形成义务间的冲突。

21、简述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作用。①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中介作用。②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教育作用。③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裁决作用。④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维护作用。

18、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第一,履行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第二,教师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不企求相应的报酬。第三,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10、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

调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师的职业道德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其专长力量使学生敬佩自己、信赖自己;运用其吸引力量团结学生;运用其权威力量对学生施加特定的影响;运用其奖赏力量扶植学生良好的表现和正气;运用其强制力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二,调节教师与教师关系的作用。每个教师要做到:正确对待持不同教育观点的同事;正确对待优秀的教师;正确对待新老教师;所有教师要为教育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通力合作,求同存异相互配合,共同提高。

第三:调节教师与领导关系的作用。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具有一定领导职权的学校领导,有应遵循教师道德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为共同的教育目标服务。

11、简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12、为什么说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②教书育人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③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13、教师应如何贯彻全面发展原则?

(一)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a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说来,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的远期目标。而全体学生全面地得到基本发展,在此基础上各自得到不同的个性发展,就应该成为我们的现实理想和近期目标

b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C 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开展面向全体的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的内容是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来决定的,主要包括:体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智力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六个方面。(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在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应注意:A,并非德、智、体、美、劳的面面俱到的发展。B,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C,发展学生的特长。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A、业务能力;B、思想品德;C、审美能力。

15、简述教师在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首先在腐蚀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其次,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第四,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第五,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

16、简述教师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次简答题)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多方面的,它主要包括:教学能力、思想工作与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17、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爱人民、爱祖国和人道主义的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的直接贯彻和具体要求。

要做到热爱学生,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一是了解每一个学生。二是全面地了解学生,三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热爱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平的,不是爱个别或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例如 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只爱学习上的“尖子”学生,爱听话守规矩的学生,还有的教师对亲朋好友的子女格外关心,不爱那些存在着各种缺点的后进生。

再次,要严格要求学生。一是要严而有爱,二是要严而有格,三是要严而有方,四是要严而有恒。

22、教师道德行为的特征:(1)是道德行为主体自知的行为。

(2)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的自我选择的行为。

(3)是行为主体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3、依据动机和效果辩证关系原理,试论如何进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考察与判断。(次论述题)

一个完整的道德行为,是从一定动机出发到一定效果的过程,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动机和效果在行为总体上是统一的。首先: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其次,动机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再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正是由于实践,才将动机和效果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从动机到效果的转化。

另一方面,动机和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充满了差异和矛盾。第一,善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恶的效果。第二,善的动机引出恶的效果,恶的动机引了善的效果。第三,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大于或小于预想的善或恶的效果。第四,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善恶相间的效果。

24、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25、述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1)理论学习的方法(2)实践锻炼的方法(3)慎独的方法

26、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次)(一)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第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需要进行道德修养。第三、德品质的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

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第三,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1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学生、教学相长;严谨治学、博学多才;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一章

道德与职业道德

P2道德的本质: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P6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独特的多层次性;广泛的社会性;更大的稳定性。

P7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有助于巩固其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影响社会的生产发展;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P8道德的起源:神启论;本性论;感性欲望论。

道德的产生: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的主管条件;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原始社会的道德:P10 奴隶社会的道德:P11 P14道德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总趋势不断进步;在批判继承中发展。P15职业道德的特征:内容上有职业性;表达方式上有具体性;调节范围上有限性;功能上有适用性。P16职业道德形成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其形成的历史条件;职业活动的出现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P1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P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跟本上提高公民综合素质;促进各行各业发展;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P22教师职业的产生:1.人类教育活动出现是其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其经济基础 3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其历史前提。

P27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1 传承发展人类文化 2 维护推动社会发展 3 促进人类自我完善

P2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1 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需要 2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3 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4 是克服市场经济消极影响的需要。

P30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1 提高竞争意识 2增强创新观念 3高扬公正精神。

克服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指引自己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 3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P32如何确立和实现教师职业理想:1 对教育的意义和地位要有深刻的理解2 对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有正确把握 3 对教育的具体工作要有热爱之情和献身精神。

P32教师职业职责:1 对学生负责 2 对学生家长负责 3 对社会负责。

P33教师职业作风:1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2 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3平等待人,团结互助。

P34教师职业技能:1 钻研业务知识 2 掌握教育规律 3 具备管理能力 4 勇于实践创新。

P34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 示范性 2 复杂性 3 创造性 4 长周期性。

P37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 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2 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3 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P3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1 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2 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3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4 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P43教师职业道德确立的依据:1 一般的社会道德原则 2 一般的教育原则 3 “以人文本”的原则。P4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与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三个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定向/指导和评价作用。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1 尊重人 2 关心人爱护人。

P49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确立与要求:

含义与要求:1 尊重每一个学生 2 关爱每一个学生 3 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4 教师还要把教育人道主义贯彻到其他一切人际关系的处理中。

教师职业道德三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原则。P52

P54教书育人须反对三种错误倾向:1 “分家论” 2 “自发论” 3 “代替论”

P56教书育人原则的实施要求:1 良师兼益友 2 遵循教育规律,掌握教书育人艺术 3 把育人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4 把育人拓展到课外 5 把育人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 6 形成全员育人局面

全面发展的内涵:P59 全面发展的实现:1 人的解放是全面发展的起点 2 是一个历史过程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P61全面发展原则的实施要求:1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2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育 3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4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P66教师爱岗敬业的必要性:1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2 教师职业是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职业 3 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自我牺牲的职业。4 教师价值实现过程的长期性,要求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P67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首先,以敬业之心从业。其次,以责任之心从业。最后,以认真之心从业。

P68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 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保证。2 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3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P69依法执教的要求:1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2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3 教育学生懂法守法。

P70师生关系的特点:关系上的特殊性;人格上的平等性;情感上的相容性;教学上的相长性。

P72师生关系的教育意义:1 影响学生可塑性;2 影响信息的传递;3 影响学生的心理;4 影响学生的学习。

P74 师爱的特点:目的性;广泛性;科学性。

P76教学相长的教育意义:1 体现了教育的本质。2 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

P76教学相长的具体要求:1 科学的定位自己的角色。2 向学生学习3 换位思考。

热爱学生的具体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热爱所有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

P80智德:

严谨治学的意义:1 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2 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智德”。

严谨治学的要求:1 端正治学认识 2 树立优良学风 3 刻苦钻研业务 4 强化教育能力 5处理好教学和治学关系。

治学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P82博学多才的教育意义:1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2 是教师承担其职责的重要保障。

P83未来教师的职责:1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 未来的设计者。3 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P83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三个方面。

P84教师的能力包括:智力、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

P86关心集体:1热爱教师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2 遵守集体纪律 3 珍惜集体荣誉 4自觉维护教师集体的团结。

P88教师之间关系的特点:1协调性 2 矛盾性。

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P91

P9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1 思想道德方面 2 教学业务方面 3 时代风貌方面 4 风度仪表方面。

P92思想道德方面:1 要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崇高的人生理想。3高尚的道德品质。

P92教学业务方面的要求:1 认真备课,一丝不苟。2 科学施教,兢兢业业。3 积极组织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甘于奉献。

P93风度仪表的要求:1 服饰上,整洁高雅。2 神态上,愉快亲切。3 言谈上,谦逊文雅。4举止上,稳重端庄。5 接人待物上,真诚热情。

教师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P88 教师应表现出的时代风貌:开拓进取,做一个开拓型教师;艰苦奋斗,做一个事业型教师;勇于创新,做一个创造性教师。

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P99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1 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2 教师在动机上不企求相应的报酬;3 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P99教师职业义务的作用:教师职业劳动的巨大鞭策力量;调节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促使教师自觉培养高尚的教师道德。

P100教师职业义务感的培养:1 提高职业义务认知水平2 提高教育事业意识水平3 提高职业义务向职业良心的转化水平。

P102教师职业良心的内容: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P103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层次性高;教育性强。P105作用:选择;监督;评价。

P106教师职业良心的培育:1 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2 具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之情。3 有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

P106教师职业荣誉的表现:以培育人为己任;以“桃李满天下”而自豪;以人梯,红烛而自赏。P109教师职业荣誉的作用:推动;自我评价;激励。

P110教师职业荣誉观的确立:1 处理好义务与荣誉的关系,赢得社会尊重和个人的自尊。2 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在集体中感受尊严与自豪。3 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划清荣誉和虚荣的界限。P112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物质和精神统一;享受和劳动创造统一;自我实现和真诚奉献统一。P115教师职业幸福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P117教师职业幸福的作用:巩固自己的道德理想;形成高尚的情操;推动创造性的工作。P118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的条件:良好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教育能力;良好的审美素养。P119教师职业公正的特点:教育性;实施的实质性;主体的自觉性。教师公正的内容:对己性公正;同侪性公正;对象性公正。

P123教师职业公正的作用: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教师威信的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生的道德成长;社会公正的实现。

教师的公正修养:提高人生修养;提高教育素养;做到惩罚公正;公正与仁慈结合。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P129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1 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 2 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P13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自觉性;持久性;实践性。

P130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质:解决三个矛盾:道德必然性和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新道德与旧道德的矛盾;道德理性和情欲的矛盾。

P13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社会层面,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职业层面,为符合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个体层面,道德品质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的特点要求。

职业道德修养的可能性:每个教师都要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P134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慎独的方法。P137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意义:他律到自律的升华;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作用;实现对新一代教师的道德培养。

P138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在。P139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

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的原则: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功利主义;精神价值。

P143道德品质的含义:道德关系的体现;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

P146道德品质的构成:六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

P152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开拓进取;公道正派;廉洁自律。

第五篇:2015山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综合卷复习资料及答案

《大学教学论》

1.大学教学论探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一般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下列选项不属于其内容的是(C): C.德育原则 2.高等学校工作应当以(D.教学工作)为中心。3.教学质量的提高,决定于起主导作用的(A教师)4.下列有关学生的认识过程的论述,错误的是(A一般从接受直接经验开始)

5.下列选项不属于“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的是(D.设置合适的提问)

6.下列选项所列教学原则表述错误的是(A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7.“通过有招学无招”是对(B案例教学法)的形象说法。

8.最古老而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C讲授法)

9.以下选项不属于大学现场教学方法的是(D实验课)10.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学创新目的的是(D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1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教书育人

2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3教师的三种创造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法 4.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5.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

一、动机。即学习态度的树立,学习内动力的激发。

二、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压力与成功的动力。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在学习中,适当引入竞争是很有必要的。有竞争必然会产生压力,如果学生能够战胜困难,挑战压力并获得成功,则可以体会成功的快乐。2大学新教学模式特点:

(一)操作性:对于教学程序有比较清晰的呈现,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二)简约性: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主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便于教师理解、运用,也易于交流、传播。

(三)指向性:使用教学模式需要有鉴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的能力,以便选用与特殊的目标相适应的特定模式。

(四)整体性: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

(五)更新性: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3.大学课堂运用讲授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注意:

1、选择合适的讲授内容。

2、讲授要富于启发性。

3、注重讲授的趣味性。

4、注意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4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趋势:

一、在教学功能上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符合变化的时代特征,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到启发式 符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心理学、哲学理论

三、在教学方法结构上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 符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校教育教学规律

《科研方法论》

1.在确立选题的时候,需参考A 自身的研究专长 B 相关问题的学术积累 C 课题申报指南

2.科研成果条件A有创造性C有社会价值D得到社会公认 6.教育科研研究范式:B实验 C模型 D 思辨

7.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有A描述与解释 B规范 C批判 8科研成果指标A决策采纳B 同行引用 C 社会关注

10.研究内容论证注意A观点新颖B重点突出 C详略得当 1 调查问卷研究方法一般流程: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式>设计问卷>实施调查>调查结果分析

2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时要考虑:当代发展形势,硬软件条件,预期结果及成果

3科研团队的基本类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科研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三类。

4课题选题创新的基本角度:1.价值;2.创新;3.可行性;4.科学性

5以教育科研课题为例,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功能。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化;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创造力;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于纠正对人才观念的错误认识.“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发和实施,必将扩大校长创办特色学校的运作权限和时空环境,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1以教育科研课题为例,阐明课题申报题目应考虑包含的基本要素。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课题(2)学科建设中需要的问题(3)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4)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1)有价值(2)有科学的现实性(3)具体明确(4)要新颖,有独创性(5)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

2基础研究的基本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基础研究,除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等基本特点外,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基础研究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更加密切。基础研究越来越离不开国际合作,合作领域更加广泛,规模日益扩大。

3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总结。下面主要介绍怎样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怎样实施课题研究。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

4试论课题研究述评的论证应注意的问题。(1)开题论证是对课题申报的深化。表面上与申报时的内容差不多,实际是要求更深化、清晰化、具体化。(2)申报时,着重在该课题的重要意义、价值和自已能够完成的条件上进行论述;而开题论证时,则着重在如何完成课题上进行构思和设计。(3)在课题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要研究的对象、范围及内容,把研究任务定得更加具体、准确,有时课题名称也可能有修改。(4)继续搜集最新资料,进一步提高对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力争该课题能站在研究的最前沿,根据原有的理论进一步提出理论创见,作为自己的理论假设。一个课题的理论假设的深度关系到课题成果达到的层次,在准备开题论证时应该特别重视。(5)确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法。例如开题论证时就不应该再笼统地说采取实验法,而是要说清楚在哪些教学班采取什么实验措施。(6)规划出课题的研究程序。开题论证时应该根据学校的整体计划和课题进展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规划出在本学校可行的研究程序(7)提出更加具体的课题成果设计。

1.成功申请基金的关键点:

一、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二、通盘考虑 缜密选题

三、标新立异 务实创新

四、适当搭配 聚集队伍

五、精心设计 清晰铺陈

六、放眼四海 广结善缘

七、精准构思 言简意赅

八、斟字酌句 画龙点睛

九、形式清新 夺人眼球

十、心态平和 百折不回 2.基金申请书中摘要重要性:论文摘要如同人体中的心脏,起着核心的作用。由于读者是基于摘要来决定是否阅读论文全文的,因此,摘要的不完整可能会减少论文被阅读和被引用的机会。3.立项依据的要点: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2、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

3、由国家批准的资源报告,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和工业基地规划、对于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要有有关的江河流域规划与路网规划等;

4、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

5、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6、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7、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8、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报告。

4.基金申请书中研究内容及关键点提出问题:要与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研究方向上的文献综述)解决问题:别人是如何解决的,还存在哪些问题;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目如何解决:解决的初步理由,对该研究领域的意义 如何解决:具体研究内容(紧密围绕上述存在的问题),要回答:做什么?注意有系统性 解决方法:要回答:怎么做?给出研究方案(注意先进性和可行性)方法可行性:可行性分析(紧密围绕研究方案),可利用前人的研究方法或理论佐证,尤其也要结合申请人的研究。

5.什么是思维导图?如何在日常科研和基金申请中加以应用?思维导图使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使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6.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的不同点?基金委的面上项目是指与重大、重点项目不同,而面广、范围大的普通项目。现在只有三类,即A类为自由申请项目,C类为青年基金,D类为地区基金。九五期间,863拿出一部分钱让基金委支持“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称之为B类,现在已不再资助了。所谓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的区别,应该是

自由申请与青年基金的区别。其实,唯一的区别是青年基

金有年龄限制,当今大量出色的青年人涌现,从项目内容本身,没有什么区别了。

1.申请基金如何着手:(这些准备工作包括:1.选题的酝酿,2.研究思路的酝酿二个方面的准备。在选题的酝酿方面,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及时总结,找出自己现有工作中的新苗头,发现的新学术问题或通过文献调研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新工作内容。通过工作总结或文献调研要注意做到从一般性工作中提炼学术问题,从文献中及工作中发现新的创新思路,争取使自己的学术思路提高一步,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基金申请中的获准率,在研究思路的酝酿方面,注意在选定课题之后,填报申请书之前,应考虑一下关于这个课题别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我再做此工作应从何处着手,以体现自己的工作特色。选定大体工作思路后,应进一步考虑,我这样去研究可能遇到那些重要学术、技术问题,对这些学术、技术问题,我准备如何去解决或如何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程度,为最终认识或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条件。

2.在申请基金以及日常科研工作中,写作要点是什么?(1)是否是重大卫生与健康问题,是否是目前地方或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2)对国内外的动态是否有系统深入的了解(3)有否雷同的研究、相似的研究计划(4)提炼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准确(5)有否创新(6)使用的实验体系和实验方法是否合适(7)工作基础是否扎实(8)研究梯队的状况和实力(9)合作单位的工作及技术所占整个课题的分量

3.学科建设以及基金申请团队组成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是实现高校职能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本科办学的发展需要;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是搞好新建院校科研工作的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需要;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4.基金申报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原因:首先是申报单位对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重大性、公益性、精品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重视不够、理解不清、把握不准,因而申报的项目选题往往层次不高、格局不大。其次是没有突出学科重点。各学科需要出版的项目很多,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的主要是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性、基础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项目,为此出版单位要在把握学科全局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出版基金的要求来设计论证申报选题。最后是选题重复。出版单位在选题设计上虽然努力符合国家大局的要求,也注意突出学科重点,却被专家评委发现同类选题已经在其他较高水准的学术机构或出版单位启动运作,当然无法通过此类重复选题。注意点(一)要坚持开拓创新。要自觉站在国家大局和学科全局的高度来推选项目,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性思维。出版选题的价值通常分两类,即“提高和普及”,以我个人之见,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的项目还是以提高为主,要坚持“高举高打”,即便是普及性读物,也应当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读物。(二)要建立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长效机制。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一项长期任务,出版单位既要高质量地做好每一的申报工作,又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推进。为此,出版单位应当形成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忌临时抱佛脚。(三)要建立重大项目查重机制。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选工作中,有些申报的重大项目因为被专家评委指认选题重复而落选。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出版单位在申报前不妨主动请求相关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高层次专家帮助查重。

5.如何凝练科学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科研人员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问题并非易事。前人留给后人研究的问题通常是历经几代人不懈研究尚未彻底解决的“经典问题”, 此类问题的“悬而未决”多是由于实验条件或理论依据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对此类题即使是最有才华的研究人员, 也只能揭开“冰山一角”。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 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科学问题的凝练过程可分为问项和答域两个阶段。问项涉及提问的内容, 而答域则是对求解范围的限定。根据答域的限定范围度, 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全域、类域和特域。对于解答范围不给予任何限制的科学问题, 其答域称为全域。例如“疟疾是由什么引起的”, 这个问题肯定了疟疾病因的存在, 却没有规定答案的范围。此类问题对科学探索的指导作用较差, 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作为“潜问题”而植根于研究者的脑中, 对其解答一旦获得突破, 通常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当对一个科学问题有了初步认识, 希望能进一步地深入时, 问题的解答范围就相应地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定, 此种问题的答域被称为类域, 如“清除污水为何能减少疟疾的发生”。对此类问题的限定范围越具体, 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性就越强, 相应的研究也越深入。此类问题往往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的研究人员必须不断跟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 改善自己的研究策略。一旦科学问题的答域限定为某个具体的答案时, 此时的答域称为特域。特域通常是随着信息的逐渐积累, 研究者根据科学推理给出的尝试性解答或假说。例如,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 解答或假说提出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判断其是非的可能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B.社会基础)2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B教师的职业理想)

3教师道德水准最重要标志是(A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

4一个人民教师工作的原动力是(A.敬业)

5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 依法执教)

6关于 “治学”:A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B.治学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智德”C.治学是教师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活动

7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C条件性知识)

8道德内容的社会性和可变性决定了教师道德修养的D实践性)

10教师品质优劣、道德水平高低的客观标志(D教师道德行为)

二、简答题

1、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要求教师坚守职业信念,平等竞争、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多元价值,抵制不良习气,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终身学习,严谨治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等方面。随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正视自身面临的挑战,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2、什么是修养?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原则是什么?(1)修养是人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学术方面的勤奋学习和自觉锻炼,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能力、思想品质、学术见解,还包括一个人在待人处世过程中的风度、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原则:

一、应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在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勤奋学习2.认真实践3.自我完善

4、教师为何要学习和成长?(1)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的需要。(2)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是学校发展的需要。(3)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是教师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5、好老师的“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三、论述题

1、怎样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1)学识要渊博。学生向来会对学识渊博的老师肃然起敬。老师的知识面一定不要局限于所教学科。(2)谈吐要幽默。幽默的老师会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也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幽默的讲解还会使所授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3)会熟练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具体,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对学生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4)语言富有亲和力。与学生交流谈话,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仿给学生一种温暖的感觉。(5)对学生一律平等,一视同仁。(6)勇于站在时代前沿,做时代的弄潮儿。(7)掌握多种地方方言,并会自然切换。

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1)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2)加强师德宣传,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3)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4)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5)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6)严格师德惩处,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3、为什么说,讲台是展现师德的大舞台?(1)讲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课/实验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其中近一半的时间处于听课状态;上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替代性,上课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最重要教学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2)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为教师的道德规范,现实情况是,师生接触基本上限于课堂;学生通过课堂可以领略到优秀教师的学术造诣、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方法、思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质、价值取向、为人处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3)学生期望老师的讲课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授课有艺术。课堂的时间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教师应珍惜课堂的分分秒秒,站好讲台、讲好课,取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信任,进而体现了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

4、保持优良学风、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树立严谨的科学精神,静心读书,用心做事,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完善学术人格;第二,传承优良学风与品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第三,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1.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活动中选择、确定(A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2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确定问题与目标、提供(D资源和工具)、搜集/分析信息、协作探究、发布/评价学习成果

3.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点包括:学习的主体是(C学生)、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

4.信息化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学习资源网络化、学习任务真实性、学习活动情景化、学习活动(B自主化)。

5.信息化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活动的基本类型有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基于专题的学习活动、基于网络游戏的学习活动、基于网络探究的学习活动、基于(A虚拟情景交互)的学习活动。

6.影响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队伍、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D方法)、课程教学活动、课程教学评价。

7.信息时代的学习特征是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D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8.专题学习网站是以(B专题知识)为导向,以学习网站方式,把“专题知识”、“扩展知识”、“专题资源”、“学习互动”、“学习评价”进行整合,作为学生进行专题学习活动的平台。

9.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是基础宽厚、(C知识面广)、知识交融。

10复合型人才能力特征表现在能力的综合性和能力的(a创新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基于多媒体演示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三)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四)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五)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六)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七)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八)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简述基于网络教室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多媒体教室网络的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包含有这三个属性,其实质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及网络构筑新的教学结构。其特点如下:1.新型教学环境——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室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既具有CAI及网络的优点.又具有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征。2.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3.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4.能够符合各个学科自身教学特点。

3.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

4.什么是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俗称一专多能的人才。5.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表现在:

1、信息技术初步构建成的信息化环境,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改变了 教学环境,为教育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信息技术资源平台的建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平台;

3、信息技术培养出了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养。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网络课程建设的作用有哪些?网络课程是指在互联网上表现 的关于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目标体系及其网络教与学的各种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教育信息化工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课程建设、素材库建设、远程教学实验试点、教学支撑平台、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站建设、远程教育工作者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和法规建设等。

在此我们以网络课程建设的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合作化作为切入点,探析网络课程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数字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多媒化,网络课程建设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使课程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利用可视、可听的信息来代替只能阅读的信息,用简洁形象的图片信息来代替抽象冗长的文字信息,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三、网络课程建设的网络化、虚拟化,交互式多媒体网络课程的运用,给学习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互动学习机会,而通过媒介进行的互动与合作更为具体,从而使网上的学习者更易于对所学习的技能进行观察、建模和掌握。

四、网络课程建设的学习个性化、自主化、合作化,在网络教育平台上,学习者成了教学主体,学习者拥有对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进度等安排的自主选择权力,使自身天赋、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学习者自主化学习成为现实。

2.论述“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

实施步骤。所谓“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用耳朵聆听教师的讲解、用眼睛观看教师的板书、用手记下教师讲授要点和板书内容——记笔记;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耳听和 眼看)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特征就是“以教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关注,但有不足。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下面四个实施步骤:(1)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2)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3)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4)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3.论述“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基本特征:(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步骤:(1)妙创问题情境,巧立探究课题。(2)组织学生探究,提高综合素质。(3)展示探究成果,交流彼此思想。(4)归纳总结效果,进行教学反思。

4.论述“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研究性学习基本内涵是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特征:(一)开放性。(二)探究性。(三)自主性。(四)整合性。(五)实践性。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分为问题探讨模式和课题研究模式。“问题探讨模式”具体操作流程是:1.呈现问题和案例。2.设置情境。3.问题分析和评价。4.问题的解决。5.成果展示。“课题研究模式”分为以下六个环节:1.确立课题。2.文献综述。3.制定研究方案。4.研究学习。5.撰写科研报告、结题。6.课题后的延伸。

下载山东高校教师资格综合卷复习资料及答案(确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高校教师资格综合卷复习资料及答案(确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 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大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大学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大学教学论是由高等教育学与教学论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学科发展渊源来说,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在高等教育领......

    2011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_高等教育心理学[大全]

    第一章1.个人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

    2016事业单位综合卷答案

    2016 年事业单位综合岗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通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两岸领导人......

    综合卷(部分答案)

    各位学员: 以下内容是本次《2015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暨教师资格笔试》《综合》试卷的学习参考材料,《综合》试卷由《大学教学论》、《科研方法论》(一、二)、《教......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全真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一节美术......

    2013年高考山东卷语文答案

    2013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1.【答案】A【解析】B流水淙淙(cóng)C胴体(dòng)D一刹那(chà) 2.【答案】C【解析】A“佛教胜地”应为佛教圣地”;B“故有领土”应为“固......

    高考语文山东,广东卷答案

    2018年广东“中山狼卷”试题(部分试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郎,绍兴二......

    2014山东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试题评析

    2014山东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试题评析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生物组备课组长 张霞 今年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稳中有变,整体难度比往年略有降低,用孩子们的话说:“今年的生物题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