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度么站小学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2012年度么站小学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巩固“两基”成果和实验“普实”的验收,为努力加快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实际能力和水平,学校将以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提高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结上级文件精神,在总结我校在以往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和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原则,构建我校开放、高效、灵活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我校继教工程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以小学继续教育课程读本为主要内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以师德铸造为灵魂,以课堂改革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其中1956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男教师,1961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女教师,只要求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列为统一考试对象。
四、主要任务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
1、师德教育:师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培训内容,抓住理论培训、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制度管理等环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开展法律法规、师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培训。
2、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五
3、新课程:新课程培训将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新课程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有计划的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新课程沿着科学的轨迹深入推进。
3、新课程:新课程培训将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有计划的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新课程沿着科学的轨迹深入推进。
4、新技术:通过实施教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使学校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相应等次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
五、措施保障
(一)加强管理,分级负责。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学校小继教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学校将调整和充实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切实把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抓好落实。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负责人。统一部署和制定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个人参训档案和单位档案,确保校本培训的实效。
2、规范资料管理。建立学校资料管理体系,确保资料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各类资料的管理和滚动建设。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定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
2、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选拔使用,形成有利于骨干教师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骨干教师的不断成长和骨干作用的充分发挥。
3、建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我校培训登记制度,教师必须认真如实填写,登记册是上级组织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继教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三)加强校本研修,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校本研修是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基础和途径。我校将建立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行政加强对校本研修制度、措施的建设,研究和指导校本研修工作。
2012年3月
2012年度么站中心学校继续教育
实 施 方 案
第二篇:小学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孙城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实施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适应我校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程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根据县教育局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的原则,积极探索开放、高效、灵活的教育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全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不断的努力,全面完成孙城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各项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
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小学教师。
(一)非学历培训
(1)全员培训:组织实施全校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以“一德三新”(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校本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2)骨干培训:实施名师培训工程,组织优秀参加市、县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创建继续教育示范校及语言文字示范校,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二)学历教育
重视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鼓励和支持我校教师通过函授、成人考试、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等学习形式,提升学历层次。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要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三)新教师培训
新教师培训指对教龄在一年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及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集中培训
时间为80学时。
四、培训类别和内容
根据学区培训目标和任务,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我校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出发,我校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重点开展以下7项培训:
1、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为(1)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2)现代教育理论;(3)教育教学技能训练;(4)知识更新与扩展;(5)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6)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训教材是:《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二十一世纪谁来教综合课》、《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培训主要形式有:自主式学习;以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载体的在岗培训;利用教育电视台和电脑互联网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课程。
2、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为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等。
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重点是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培训内容为多媒体电脑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网络与教学,文字处理与教学,电子表格与教学,电脑幻灯片制作与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与教学,优秀教学软件应用。培训采用远程教学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相结合。
五、基础项目建设
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期间,关系到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基础项目需加强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省、市、县颁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要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周期。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课程和教材建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是开展培训的最主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小学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总体规定,结合我校教师培训的实际状况,高度重视网上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
依据国家和省、地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程度。努力实现继续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教师培训运作信息化,继续教育资源信息化。加快建设与全国和全省全地区继续教育信息网络互通互联的培训站点。形成优质高效、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放、资源共享的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构筑以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为特点,具有终身学习特征的继续教育的新平台,从而带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模式的改革。
4、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水平的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形成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广泛开放性,既熟悉学校教学又了解学科前沿,学术造诣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扩展和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深入中小学参与和指导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成为精于继续教育的培训者。
中小学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六、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明确各级职责,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各项工作。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负责人。学校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档案,搞好校本培训,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2、制度建设
参加继续教育是每个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课时。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
——建立完善骨干教师选拔、培训、管理、使用制度。使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带头作用。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一个继续教育周期结束,所有在职的教师都必须通过周期验证,否则该的考核为不合格。在继续教育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继续教育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的教师职务。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待遇。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职、评选、评模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我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状态。2014年06月05日
第三篇:白么小学五心教育实施方案
黑土河乡白么小学
关于开展“五心”教育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实施方案
“五心”教育是指: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教育。实施“五心”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师生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根据《威宁自治县教育局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五心”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威教发【2012】6号文件和《威宁自治县教育局深化中小学“五心”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威教发【2012】66号文件精神,以及黑土河乡中心校关于开展“五心”教育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会议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李开章 副 组 长:李朝彬 分管领导:颜永江
成员:康静
秦嵩
马彭仙
李开选
刘秀莲
陈昌银
李明虎
熊万云
朱玉全
余兴友
杨梅
黄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颜永江 业务人员: 颜永江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指导思想 “五心”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为宗旨,以“五个五”为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以力避空泛说教、重在德性养成为重点,以课堂有效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活动为保证,以“行政推动,手抓校长”为抓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落脚点,把“五心”教育实践育人有效纳入学校德育体系特色建设,强化德育工作措施,创新“五心”教育模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教育原则
在“五心”教育实践育人过程中,务必把“五心”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本系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提高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有机结合起来,与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入课程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党、团、班、队工作,融入学校管理,融入社会实践。遵循和运用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示范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切实有效地开展“五心”教育工作,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四、工作布局
1、把“五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第一学期以完成教材内容教学进行课堂育人为主,此后全校统一以学校为整体,分学期、分年级重点实施实践育人,并纳入目标考核。对不认真、不有效推进“五心”教育的教师,从严施行“问责制”并从年终考核分中扣除该项得分。
2、全校要认真开展“五心”教育教研课题研究,做到校校、处处(室)、班班都有“五心”教育教研课题。
3、把“五心”教育课程列入学校总课程表和班级课程表。
一、二年级由学校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教材内容安排班主任或少先队组织渗透到班队等活动中进行启蒙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学期每周在地方课程中安排一节课。务必全力确保开实课程,开足课时,开出成效。
4、从今年起把“五心”教育地方课程教材教学质量纳入考评内容。一至二年级将结合学校实际酌情考评或各校自行考评,三至六年级将全面纳入全乡学科教学内容统一考试评比(六年级纳入全县统一评比)。
5、学校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精心研究新课改大课间活动,把“五心”教育、文体娱乐等活动综合设计,统筹安排开展。
6、生均公用经费保证“五心”教育教师上岗培训,教务、思政、少先队等各种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目标要求
(一)中心献给祖国 用葆爱国爱家感情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重要情感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全乡各小学教师务必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立信心、行孝心”为基础,移孝心作诚心、作爱心、作忠心,养成“五心”行为习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为实现台湾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积极效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孝心献给父母 树立尊老养老美德
结合我校实际和有关文件精神,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以上的教师家长座谈会
1、本学期召开家长会时间:
2012年12月1日(农历10月18)
2、“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是把孝心献给父母,树立尊老养老美德的总体工作目标要求。
全校领导和教师要带头从心灵上领会亲恩,从行为上善待双亲,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争做“把孝心献给父母”的楷模,为孩子树立光辉榜样,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大孝、行大爱、创大业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1)“大孝尊亲”,就是要毕生为立德、立功、立言自强不息;做到为师有德、教书有法、育人有效,广备博施,德益百姓,典型四方,使父母受到尊敬,拥有尊严,得到尊称,感到光荣,幸福美满。(2)“其次不辱”,就是要为人正派,办事公道,遵规守纪,使父母不担心自己、不忧心自己、不伤心自己,能正常享受丰裕充足的精神物质生活。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务必做到“五个绝不”:
①绝不做低俗下贱的事;②绝不做有损师德师风的事;③绝不做违法犯罪的事;④绝不让父母蒙羞受辱、抬不起头来;⑤绝不让亲朋好友议我惭愧、见我回避、以我为耻。
(3)“其下能养”,就是对父母务必尽赡养之责,确保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得到较好满足,享受正常的晚年幸福生活。结合本乡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如下:,①全校每位教师务必于2012年11月10日前把10月份工资的1/10以上交该校规定的业务人员,用作父母的常规赡养金。若有教师在本月底未交者,视为迟交一次,教师会上公开点名通报。
②以后每位教师每月月底前交该月工资的1/10以上到业务人员,用作父母的常规赡养金。若有教师在本月底未交者,学校公开进行严厉的教育、批评、处理、上报等,做到“罚一儆百”。
③拒不交父母赡养金者,作本校“五心”教育反面教材,在本校内多次通报批评,若有抵触情绪,列为“不孝之子(女),上报中心校五心教育办公室。
④并有效利用父母和自己的生日、父母亲节、重阳节、中秋节等时机,偕同亲人做到“五个常回家”: 一常回家看看父母;二常回家敬奉父母;三常回家与父母摆摆龙门阵;四常回家帮助父母排忧解难;五常回家虔诚地纪念已故的父母,寄托儿女的哀思,把兄弟姐妹都团结起来,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
(三)爱心献给社会 崇尚助人为乐的风格
要培养关爱自身、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家乡、关爱学校、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良知良能,全校教师和学生务必对社会和他人充满爱心,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经常自愿、主动参加“献爱心”活动,用实际行动同情弱者、关爱贫者、赞助不幸者,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更加温暖和谐、阳光灿烂。
(四)诚心献给他人 确立诚信做人的意识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向前、互相帮助、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并特别强调、突出诚实守信教育,养成诚信做人,诚信待人,诚信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以诚实守信立身社会,走遍天下。
(五)信心留给自己 坚定能干能行的信念
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最佳的心理素质,是人格特征的核心,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动力。全校教师要坚定能干能行的信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谐处世和工作绩效走在社会前列;要把对学生的信心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以确立自信心主宰命运。为此,各学校务必创新德育思维,大力倡导信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课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利用课堂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使每个孩子都理想高远、心态阳光,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信心、对学业有信心,健康生活,幸福成长。各校各级各班都要特别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学困生、品差生和“跌过跤”的学生,让他们重拾自信,充满信心地生活和学习,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品质基础和知识基础。
六、教育途径
1.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五心”教育。各学科都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寓“五心”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2.通过社会实践推进“五心”教育。3.通过家庭环境推进教育。
4.通过班、队活动推进“五心”教育。5.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6.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7.重点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利用各种纪念节日有重点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又要有效引导学生爱护家庭、家乡、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国家和集体的财物,从小事做起,不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黑土河乡白么小学
2012年11月7日
第四篇: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一)为贯彻落实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逐步建立起符合我校实际的继续教育制度。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唐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坚持灵活性和多种模式的培训形式,坚持按需施教,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岗位提高,促进自主学习,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继续教育范围: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学习目标:
1、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在培训范围内,教师要按时完成培训学时,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选培校级骨干教师,并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分别参加市、省骨干教师培训,使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3、全体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大部分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能开展不同程度的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4、不断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5、建立一支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
四、培训类别和任务:
1、新教师或新调入教师培训
1)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新教师或新调入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熟悉班主任工作,尽快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培训内容:
主要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教学基本功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增加教育学、心理学内容。
4)培训要求:
所有新教师均需参加新教师培训。培训学时不少于16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调入教师培训期为一年,期满经考核不合格者延长一年培训期。
2、教师岗位培训
1)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格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级及晋升高一职级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3)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以及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程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突出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培训要求: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岗位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5年内累计参加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学校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规定,每年将教师岗位培训情况进行记载
3、骨干教师培训
1)培训对象:25名骨干教师,其中的部分教师将分别参加省、市级培训。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努力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在全区乃至全省和全国较有影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3)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科研专题、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等。
4)培训要求:骨干教师培训要求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从“模仿型”转向“创新型”;从“个案指导”转向“面上辐射”。要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业务指导与品格熏陶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阶段培养与长期跟踪相结合。
学校积极向市、省推荐优秀骨干教师人选,并保证骨干教师按时参加培训。
4、计算机全员培训
1)培训对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计算机上查询信息,了解教育教学和有关科研成果的最新动态,部分教师具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
培训内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使用和上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简单教学软件技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科研等。
3)培训要求:学校先全部轮训,培训结束后,接受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考核验收。
5、提高学历层次培训:
1)培训对象:已取得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
2)培训目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3)培训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教学计划》要求对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教育。
4)培训要求:20XX年,我校教师达到专科水平的比例提升到90%以上,提高学历培训必须将知识的系统传授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教育实践环节。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助学自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课程班以及教育硕士的学习。
五、继续教育的方式
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校本培训、集中培训和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开展培训。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集中培训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下达培训计划和组织实施的培训。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平均每年不少于48学时。本着统筹管理、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集中培训为主的方式进行。培训机构每年要组织不少于30学时的集中培训,学校每年组织不少于18学时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把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中,每年制定出校本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强化培训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培训工作,并对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学校每年将校本培训方案上报区继续教育办公室,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六、继续教育的管理
学校切实搞好校本培训计划,发挥师资培训重要阵地的作用,校长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使本校教师在本周期内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七、条件保障
1、依法治教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依法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2、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学校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仍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3、实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证书》是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凭证,是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依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使用与管理办法》,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实行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或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能参加职称评聘,不能续聘教师职务。
4、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
学校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和承担实验课题,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为县市开展继续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
5、保证继续教育经费
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学校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负担。
6、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开放高效的培训系统。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依法保障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
7、完善继续教育领导机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为成员的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教科室,办公室主任由教科室主任兼任。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二)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宗旨,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研究制定我县小学教师培训标准,分类培训,分层管理,抓住重点、创新模式、服务课堂、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和谐、有效地实施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实现教师培训工作的层次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新时期我县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促进教师加深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特点,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提升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巩固专业思想,建立良好的工作心态,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
——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标准。依法培训、分层培训、科学施训,促进教师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台阶和目标要求,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化,形成自觉学习、提高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我县小学骨干校长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在我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培训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建立城乡联动、研训一体、共建共享的教师培训平台,改善教师的学习环境,创建良好的研训氛围,城乡教师能公平享受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使教师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均衡发展。
——继续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
——继续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试工作。至20XX年底全县在职小学教师基本上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初级的考试论证,并逐步开展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和考试。
三、主要项目
我县新一轮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主要包括全员岗位培训、骨干提升培训、专项研修和教育干部培训等四大项。
(一)教师全员岗位培训
我县新一轮小学教师岗位全员培训,将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分学科、分层次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1、培训层次与对象
(1)新教师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准备上岗或上岗不足1年,以及尚未评聘职称的小学教师。
(2)初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小学二级职称的教师(含二级以下职称)教师。
(3)中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小学一级职称的教师。
(4)高级培训。培训对象为小学高级职称(含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
2、培训标准
我县新一轮小学教师岗位全员培训的标准,是不同岗位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学科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标准包括如下七个模块:(1)教师道德修养;(2)教育教学理论;(3)教育技术能力;(4)班主任工作理论与方法。各培训层次的内容模块选择,详见附表1《海南省2009—2013年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内容模块设置表》。
3、培训课程
我县新一轮小学教师岗位全员培训学科、岗位设置不同的内容模块和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
——必修课。各培训层次必修课,是相应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培训学习的课程,课程内容与培训要求按学科培训标准的规定。
——选修课。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培训层次对象的个性需求,由县培训机构或学校选定的培训内容。
各培训层次课程的设置,详见附表2《海南省2009—2013年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模块及课程设置表》。
4、基本形式
——基地脱产培训,指教师按照本方案新规定的培训课程及学时,参加由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脱产培训。
——远程络培训,指教师按照本方案新规定的培训课程及学时,参加由教师培训机构统一组织的以在岗学习为主的络培训。
——校本研训,包括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和个人自学、个人络研修等。
5、有关要求与措施
——我县小学教师岗位全员培训,必修课程实行全省统一教材,选修课程及教材由县或学校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的需求自主选定。
——建立稳定的县级培训专家资源库,加强培训者、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发优质课程资源,落实课程培训和专业引领工作,保证岗位全员培训的顺利实施和培训质量。
——县教师培训机构、学校要切实抓好校本研训的管理和专业引领工作,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家引领、骨干辅导、同伴研讨等活动,以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二)名师培养工程
实施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名师培养工程,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作用,切实抓好新一轮各级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通过高级研修(络研修)、课题研究(专题研究)、课堂教学展示、专业引领、建立工作络和业务联系点等形式,充分发挥其骨干引领作用,促进其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专项培训
1、实施我县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继续我县小学教师提高培训项目,每年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继续选拔我县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省级培训,培养当地学校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
——加强选派乡镇小学教师到县属学校跟班学习项目。县培训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选派乡镇小学有培养前途的年青教师到县城先进学校跟班学习。
——县培训机构加大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学校送训、送教活动的工作力度,支持乡镇学校教师完成全员培训学习任务,指导乡镇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校本培训的专业指导。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县内各学校之间长期签定的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县城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乡镇学校建立友好关系,通过“结对子”、“手拉手”,挂职锻炼、跟班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小学的幅射、带动作用,形成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与研究等教研的常规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为当地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2、启动小学教师同步课堂络研修项目。
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负责组织和实施,在海口、三亚、琼海、澄迈、儋州五个市县开展试点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广。
本项目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络平台,放大传统的集体备课功能,在优秀教师率先上研究课的基础上,组织城乡学校教师在线观课,共同开展课例评析和研究,并组织专家进行专业引领,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获得高水平的专家引领,改善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
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将依据省的实施方案。
3、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我县新一轮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继续实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从20XX年起,由教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如职称评聘的要求),申请 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试。全县每年继续组织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试。
4、小学班主任培训与考试
县教师培训机构将根据工作的需要,继续开展班主任培训与考试工作;对已经取得班主任培训合格证的班主任,继续开展提高培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培训活动,不断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从整体上提高我县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班主任工作水平。
5、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
针对我县部分小学学科(如: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师人数少、专业不对口、优质培训资源不足、培训效益低等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这些薄弱学科的教师培训工作。
——县教师培训机构将重视和加强研训资源的整合,通过学科教研、校本研训活动和发挥学科教研员的作用,促进这些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工作。
6、小学学科教研员培训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将小学学科教研员培训列入教师培训专项工作。小学学科教研员培训,将以乡镇中心学校学科教研员为主要对象,以加强我县小学教研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校本研训的专业引领工作,促进我县学校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
小学学科教研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8学时,其中脱产培训学习不少于24学时。
小学学科教研员培训方案另行制定。
(四)教育干部培训
小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主要包括小学校长培训和小学中层管理干部培训。其中,小学校长培训包括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骨干培训三个层次;小学中层管理干部培训、主要针对学校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
小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的具体方案另行制定。
四、培训管理与考核
(一)我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海南省20XX—20XX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实行全省统筹规划、分省、县、学校三级组织和管理。
(二)以培训学时依据,培训学分为杠杆,认真做好各类型培训项目的安排和管理工作。
全员岗位培训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鼓励教师在完成全员岗位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参加其他的专项培训。
按确定全员岗位培训各个层次的培训对象,保证培训对象的相对稳定,以便做好培训管理。新教师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并取得合格证后,应继续参加初级培训;教师岗位职称发生变化后,可由个人或学校申报下一调整全员岗位培训的层次。
校本研训活动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组织,不一定分培训层次进行。
(三)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考核,主要由承办培训项目的机构负责。
我县小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除省统一组织的远程络培训课程外,其他课程的考试或考核主要由县培训机构负责。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定期对岗位全员培训必修课程进行统一抽查和质量检测,以保证课程培训的质量。
各级教师专项培训的考试或考核,由本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项目培训方案自行组织。
校本研训活动的考核,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县培训机构审核。
(四)继续实施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以培训学分为管理机制,继续完善我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体系和学分年审制度。县每年对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年审,在职小学教师每年需参加不少于10学分的培训学习。
小学教师在本培训周期内至少参加240学时的培训学习,且每年年审合格,由省教育厅颁发20XX—20XX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五)切实加强对教师培训档案管理,试行教师继续教育上课程管理和学分登记、验证、审核制度,并逐步完成由纸质文本管理向电子文本远程管理的过渡。
——省教育厅统一建立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站。
——省教师继续教育站,建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个人信息库和专业成长络档案,由县培训机构、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逐步完善。
——实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基地培训学分(包括远程培训学分)上登记,由承办项目的培训机构负责。
——实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训学分上登记。登记方式按采取教师个人上申报或学校集中申报、校内络公示、县培训机构审核和认定的程序进行。
五、保障措施
(一)认真开展我县教师培训标准的研制工作,在选用省级培训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有特色的县级培训教材和校本培训教材,开展菜单式培训。
(二)加强培训者及培训管理者的培训。县培训机构将结合课程培训和管理的需求,举办专门的培训者或培训管理者培训班。要求教师培训专任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8学时(其中脱产学习不少于24学时),其中包括担任培训课程教学、校本研训专业指导等工作。同时重视兼职培训者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县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建优秀的兼职培训者队伍。
(三)重视研训整合。通过学科教研员培训,加强学科教研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学科教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发挥学科教研员的作用,为开展基地培训提供有实践经验的培训师资,为校本研训工作提供专业引领的力量。
(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络平台的作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教师远程络培训的实践和探索,以实现全面、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创建良好的研训氛围,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均衡发展。
(五)坚持基地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我县中小学校本研训的发展。
(六)实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年审制度和培训周期期满检查与评估制度。要求每一在职教师每年至少应取得继续教育学分10学分,并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称评聘、工资晋级、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发放的是必备条件。对于年审中有10℅以上的教师未能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学校(单位),学校(单位)及其负责人不能参加当年的先进评选,同时由县主管部门对学校负责人实行问责。本培训周期期满后,由省教育厅组织检查评估组,对全县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终结性检查和评估。
本方案中的“学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方案中的“教师”或“小学教师”指专任教师。对于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实验员分列的教辅人员,以及教育系统内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可参照本方案执行。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三)一、培训对象
全体中小学教师(含幼儿教师);截止到~年6月31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鼓励自愿参加。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拟定于:
1、~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3、持有新周期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者,在晋升职级、评先表优等方面各单位应给以优先照顾。
4、对组织工作不力,宣传不到位,给全区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的单位,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其单位各项考评,表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
第五篇: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城关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第二阶段(2005——2010)培训实施意见
根据《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黔西县“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镇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的原则,积极探索开放、高效、灵活的区域性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武装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全镇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倾斜农村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5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城关镇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各项任务,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包括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幼儿园教师)。其中1955年12月31日出生的男教师,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女教师,只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列为全省统一考试对象。
四、培训任务
(一)非学历培训
(1)全员培训:组织实施全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以“一德三新”(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校本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广大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0学时。
——师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黔教师发[2005]146号)和《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建立师德评价机制的意见》(毕地教师字[2004]08号)。深入开展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
——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
——新课程:根据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情况,结合教师实际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校本培训和研修为主,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或开展优秀教案、优秀案例、优秀课件及优质课评选或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新课程的改革。集中培训不低于80学时。
——新技术: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及《贵州省“十一五”(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意见》,使全镇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集中培训不少于70学时。
(2)骨干培训:实施名师培养培训工程,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省、地、县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创建继续教育示范校及语言文字示 范校,评选表彰优秀教师。
——实施镇名师培养培训工程,培养和评选地、县镇级名教师,认真抓“名、特、优”教师的培养工作。全镇中小学新选拔、培养骨干教师的比例达3.5%。城关镇名师要在思想道德、个人情操、教学业务上都是全镇教师的榜样,通过名师效应带动全镇教师立德、立业、立教。
——每年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或走出去、或请进来,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培训质量。
——五年完成2所教师教育发展示范校及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评估验收。为示范校的设立建立规范的评价制度,严格的评审要求。评上的示范校,镇在经费、业务上进行倾斜,通过示范带动全镇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五年完成250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工作。
——筹措一定的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地、县安排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接受地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 教师接受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形成骨干教师梯队。
(3片区学校教师培训:为片区学校教师选择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资源,采取措施,关注片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镇教师的素质。
——理、化、生实验教师培训。每年培训5名理、化、生实验教师,培训学时不少于30学时。
——实施镇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通过省、地、县三级培训,力争为全镇初中、小学主要学科各培训一名学科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
——城中学校教师与片区教师培训援助计划。按省教育厅要求开展城中教师支援片区学校工作,组织获奖教师、骨干教师分赴片区学校进行巡回讲学、送教下乡、指导校本培训,带动片区教师队伍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学历教育
重视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通过函授、成人考试、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在职研究生等学习形式,提升学 历层次。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要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毕节地区2005—2010年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规划》(毕地教师字[2005]03号)力争使小学、初中教师完成大专、本科学历提升任务;使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大专率达60%,初中教师本科(含双专科)率达40%,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一定比例。根据《规划》将学历提升目标定校、定人、定专业,把学历提升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新教师培训
新教师培训指对教龄在一年以内或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教师心理健康及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集中培训时间为80学时。
五、培训类别和内容 根据培训目标和任务,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我镇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出发,我镇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重点开展以下7项培训:
1、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根据《黔西县教师新课程岗位培训暨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黔县教字[2005]2号)组织实施。培训对象为1年以上教龄的全体教师。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突出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培训教材是:《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二十一世纪谁来教综合课》、《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培训主要形式有:菜单自选式课程进修;自主式学习;以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载体的在岗培训;利用教育电视台和电脑互联网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课程。
2、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为已评出的省、地、县、镇骨干教师及培训对象。培训 内容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等。
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将根据《毕节地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组织实施。
3、提高学历培训
培训对象主要是已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本专科教学计划和研究生课程、教育硕士的教学要求分别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做好组织、动员等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激励和制约政策。
4、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对象为全体中小学教师,重点是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培训内容为多媒体电脑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网络与教学,文字处理与教学,电子表格与教学,电脑幻灯片制作与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与教学,优秀教学软件应用。培训采用远程教学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相结合。
5、高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培训 培训对象为高级中学各科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教育教学理论的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的研究,科学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拓宽,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今后评选镇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必须通过相应层次的教师研修提高培训。
6、农村教师培训。开展农村理化生实验教师培训,英语教师等专项培训。
六、基础项目建设
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期间,关系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基础项目需加强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1、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省、地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加强和完善我县配套的政策法规,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中 小学教师都要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周期。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2、课程和教材建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是开展培训的最主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总体规定,结合我镇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状况,高度重视网上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要立足本地,同时引进外地优秀资源,建立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申报制度,加快课程教材建设和开发的力度。
3、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 依据国家和省、地、县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程度。努力实现继续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教师培训运作信息化,继续教育资源信息化。加快建设与全国和全省全地区继续教育信息网络互通互联的培训站点。形成优质高效、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放、资源共享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构筑以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为特点,具有终身学习特征的继续教育的新平台,从而带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模式的改革。
4、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要充分利用我镇现有的资源,充分调动师范学校及教科研、电教部门教师的积极性,吸纳中小学第一线的名教师、骨干教师,同时可聘请省、地、县乃至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师资库。形成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广泛开放性,既熟悉中小学教学又了解学科前沿,学术造诣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培训机构的教师必须首先接受继续教育。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扩展和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深入中小学参与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 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成为精于继续教育的培训者。
中小学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七、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具体负责同志组成,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明确各级职责,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各项工作。
——中心校负责制定本镇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措施;负责本级培训基地建设;负责培训本镇中小学骨干教师;落实培训经费。对各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
——中心校负责执行本镇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负责将计划和措施落实到校,负责本镇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落实。
——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档案,搞好校本培训,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2、制度建设
参加继续教育是每个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课时。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
——建立完善骨干教师选拔、培训、管理、使用制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骨干教师的不断成长和骨干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继续执行《毕节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实施意见》(毕地教师字[2005]11号),加强对继续教育证书的发证、登记和验证的管理。验证采取周期验证和晋升验 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个继续教育周期结束,所有在职的中小学教师都必须通过周期验证,否则该的考核为不合格。在继续教育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继续教育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待遇。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职、评优、评模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
按照省地县规定,继续教育工程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教师学完规定的课程,经省统一考试、县一级考核合格者,由教师任教学校登记考核成绩并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报地区教育局备案。
3、经费保障
为确保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要认真执行《贵州省教师条例》的有关规定,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由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承担成本的分担机制。用于教材建设、培训基地建设、县地级骨干教师、培训者、管理者培训等。中心校和学校按规定从国家安排的农村中小学公有经费总额中提取5%用于农村教师培训。
附件:
1、:黔西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2、2006—2010年主要培训任务
城关镇中心校
二○○六年八月六日城关镇中心校中小学教师
继 续 教 育 工 程 领 导 小 组 名 单
组 长:刘仁曦
副组长:周慧琴 叶福荣
成 员:万 能 施 翔 张荣杰 张 红
韩贵发 罗安顺 李光安 高 敏 镇属各中小学学校校长
办公室设城关镇中心校
城关镇中心校
2006年8月6日 城关镇中心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领 导 小 组 名 单
因人事变动及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对城关镇中心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调整名单如下:
组 长:刘仁曦
副组长:万 能 施 翔
成 员:张荣杰 王洪琴 高 敏 张 红 韩贵发 罗安顺 李光安 王玉平
叶福荣 周慧琴 镇属各中小学学校校长
办公室设城关镇中心校
城关镇中心校 2009年3月6日
2006——2010年主要培训任务
2006年:
1、《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2、《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5、《新课程学科培训》
6、骨干教师培训
7、专项培训 2007年:
1、《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2、《二十一世纪谁来教综合课》
3、《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
4、《校本研修面对面》
5、《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6、《新课程学科培训》
7、骨干教师培训
8、专项培训 2008年:
1、《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2、《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4、《教师培训精要》
5、《新课程学科培训》
6、骨干教师培训
7、专项培训 2009年:
1、《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2、《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3、学科培训
4、骨干教师培训
5、专项培训
2010年:以上培训内容除骨干教师培训、专项培训外,其余各科教材考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