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地理教育论文------梁军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论文-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 摘要:我国农村地理教学存在专业师资少、业务水平低、经费投入少、教学评价不合理等缺点,农村地理学科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农村地理学科教学事实上处于一种贫困状态。改变我国农村地理教育现状,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地理教育;农村;现状;措施
新课标规定地理教学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新《课标》对地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这改变了传统地理课程教学培养地理专家式的教学藩篱,转而开始用地理去育人,开始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地理教学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新课标创新精神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存在诸多障碍。要让农村地理教学走出禁锢,真正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应在全面分析农村地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农村地理教学的主要困境
(一)学科地位尴尬。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将地理科目纳入中考考试科目,这在当前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无疑把地理教育推向了学科教育的边缘,造成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忽视地理学科,导致地理学科教育地位尴尬,在农村地区更是举步维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初中一般都成立各科教研组。但地理学科一般都隶属于政史地教研组,而且由于考试地位的不同,在政史地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安排地理教研活动,专业地理老师的地位尴尬。
第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专业地理教师总量较少,学历偏低,不能满足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除了个别重点初中(一般都在城镇)有少量专业地理老师外,农村初中的地理老师一般都由其它学科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的地理专业基础都相对薄弱,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地理专业,这导致地理教学业务水平不高,而且挤占“挪用”地理课现象严重。
第三、地理课堂形式单一。在学校不重视、社会不关心、学生不主动的大背景下,地理老师自身也缺乏积极性,备课不充分,甚至不备课的现象广泛存在,简单读课本、填鸭式教学的现象广泛存在,很多教师自己都不懂地图,更不会使用地图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刻板,根本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第四、领导部门重视不足。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重视度依然不足,对农村地区的地理教学重视度更加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地理教育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初中基本没有地理教学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教学工具,其它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2)地理教师缺少交流平台。由于经费投入少,农村地区本就不多的业务进修、教学交流、观摩学习机会一般只能用于“主课”教师,而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往往都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农村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学习交流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理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
地理课是初中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对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地区的地
理教育工作,大力改变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现状,为培养具有环境观、资源观、全球意识的新时代公民努力。
(一)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投入,为农村地理教学增加投入,增添基本教学工具和设备,有条件的地区要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二是提高农村中学的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三是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制定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如放宽农村教师申报条件限制、给予农村教师申报优先待遇等。四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进行 “支教”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并在考研、考公务员上给予政策优惠。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支持地理教育教学。一是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各学科难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同等对待各科教学。国家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将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或者整合课程大纲,对学科教学进行切实可行改革措施,切实重视地理教学。三是改变针对学校和教师绩效评价方式。把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所谓名校(拥有过多优质生源)区别开来,“因材施评”。降低教学成绩比重,加大“育人”权重。四是要切实重视地理学科教学,提高地理教师地位和待遇。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在进修学习、业务培训、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地理教师同等待遇和机会,条件合适的地区要制定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向农村地区倾斜,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和培养力度。五是积极推动校园安全立法,不能因噎废食,要鼓励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地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学校要重视地理教育。农村学校要真正转变观念,切实重视地理学科的学科教学,尽力为地理学科教学配备专业教师,并为教师提供平等的学习培训、职称晋升机会,对地理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采取同等的绩效考核和业务奖惩制度,学校要努力克服困难,为地理教学配备必须的教学设备。学校应当支持教师开展地理教研和教学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四)地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农村地区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时间,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维护自身的教学权利。要争取学校支持,利用好,爱护好,管理好基本教学设备。地理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身体力行,善待地球,做学生的榜样,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学习,努力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五)加强地理教育科研。地理科学的特点之一是区域性,各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开展适合本区域实际的学科交流活动,可就近建立地理实践活动基地,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开展学科交流和教学实践活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组织编写区域性地理教材,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综上所述,改变我国农村地理教育现状需要靠国家,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者更要齐心协力,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创新性地搞好学科教学工作,努力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而做出地理教学工作者的应有贡献。
第二篇:初中地理论文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第三篇:农村初中教育装备论文
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的一点经验
如皋市高明镇中学校装备处
申智勇
因地制宜 , 因校制宜地开展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农村初中的设备经常处于看管空闲状态,人员不足或者兼职都是其主因。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都是大问题,当时作为农村,因地制宜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一、思想认识要到位。
我们老师不是帮学校管理设备和器材,而是农村中学教育技术装备提升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善于动手、肯动脑的习惯 , 中学的实验课就是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 如果学校图书室闲置 , 资料量不够, 语文教学的要求就不可能达到目的;现代社会要求每个成员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如果学校配备相应的设备不用 , 不学习相关的信息知识 , 同样达不到目的。所以,在维护和管理方面,用就是最好的维护方法。思想认识上,好的器材,不是摆放,而是用。时代在发展 , 教育也在发展。学校的领导层就是要在思想上让课程开全开足。学校要统筹,理科领导要带头做实验。
二、人文管理,明确职责。作为农村初中,分派专人管理是不切实际的,将兼职实验管理员即我们的科任老师指导好。职、权、利之间相互挂钩,职责明确:学期初始,对所做的实验明确,告知每位老师,将必须要读的图书印刷成册,让每个老师知道我要做什么。权,督促实验的开全开足,不足的实验列入考核。让每个学科的学科组长参与相应的仪器设备配备管理,各学科组长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因为他们不仅熟悉 本学科各类仪器设备的用途用法、操作使用,还对哪节课需要使用到的仪器设备心中有数,在实验或实践课的准备上就会做到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实验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实验器材进行了维护,不维护好是不好用的。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中重要的一块,优质优酬,实验课也当做是一线课堂,和正常的课务一起考核。
三、制度明确,制度管理。
制度是工作和行动的方针和策略,制度管理是长久的,也是必须的。制度明确,就不存在人情味的实验,不做的,写做了。让单位全体成员都认可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必要性要使这些制度深入人心。制度必需在征得大部人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执行,制度本身要合情合理。做好制度的宣传也必不可少,让每个成员知道制度,知道遵守制度的优点。最重要是严格执行制度,领导带头执行就行。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单位 宁县清华初中 作者 方忠忠
地理学课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而作为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地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对学生课堂参与习惯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很多局限性
一、农村师生素质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一、专职教师较少,农村大部分地理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地理素质教学的进行。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广大农村(包括县城)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获得地理学科毕业的教师不多,全县还达不到25%,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又缺少专业的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 下,叫学生下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还与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第四,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为我们很多的学生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很多学生的知识来源,从目前来说,往往是靠课本和老师的教学。
第五、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入,教师理念和技能的培训还有待加强。教师是新教材的实施者,教师观念的是否转变,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没有对新教材的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体会,那么新教材就仍然处于老教法之中。只有我们认真地对新教材的学习,深入地领会到教材的思想,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习的学上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再通过对自身的培训和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身的专业素质,然后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觉悟,付出行动,这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才有待于取得成功。可是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兼职的教师,他们本身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对于专业的通知培训和学习还不到位,在理念上很多的教师还没有转变,虽然新的课程改革都实施了几年,但我们农村还正处于实验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他人成功的经验自己没有得到鉴赏,因而同样处于实验的过程之中,现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一步。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探讨别人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和当地的实际,以学生为发展对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能力为目的。使教学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
二、推进地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1、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
课外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加强与各有关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如“我了解的南极”;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策略。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的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可能非常一般。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3、改革地理考试评价体系
现行的考试制度,某种程度上束缚着创新意识的培养,我想不管考试形式如何,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比如,能否在现有的单纯静态理论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的口试和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还可增设地理创新能力的附加分,以奖励在各项活动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因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
4、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老师的话不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才能在松弛、甚至是玩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会被老师接受,老师正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三、农村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备课虽能体现备问题进行教学,但教案太简略,实用性不强;大多有学案,但学案和教案不能结合使用,二者存在互相代替现象;教师备课的目标意识差,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少,以至教学的目标达成度低
2、课堂教学讲多练少,讲不出知识联系,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基础的教,教学缺少针对性,多媒体运用少,课 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有些新课改教师对教学要求把握不到位,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学生的知识仅仅限于教材;不能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引导,教师教学过分依赖教参及网上教案
3、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形式化,教师听本学科课较少,教师手中的教学资料少,学科刊物不足;教师的理论学习抄写大理论多,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少;地理学科不提倡课外作业,有的作业只为检查。
(二)几点建议
1、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多样化,地理学科因人数少,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听课化,上课前通过相互听课、修改达到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初中教师提倡以题代讲,以题代练,备课就是进行针对复习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新课改教师就是备知识点,针对知识备补充材料,备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学校检查人员也要改变只盖章,不检查教案质量的作法。
2、多开展地理学科类活动。地理教师少,在一所学校,专职地理教师一般一二个,20%的学校没有专职。研究氛围不浓。希望县、乡(镇)多关心地理教学,多关心地理教师,多组织相应活动,为地理教师提供研究交流平台。希望组织包括教学竞赛、教学研讨以及动手类的手抄报、自制教具、学具等竞技性活动。
3、多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地理教师科班出身的少,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基本被高中拔走了),学习的任务特别大,加之一个地理教师一般要任4----6班的教学(有的还兼有其它学科教学),教学的任务 也很重,特别希望能有学习机会。
4、加速农村学校地理教学资源配置。如教学挂图、地球仪、地理教学模型、多媒体等,应随着新课程的教材的逐步定型有计划地配置,以保证日常地理教学必需。
5、呼吁各级各方面重视地理教学。地理学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的今天,不重视地理教学,甚至歧视地理学科的现象在有的地方还是存在的。这也是地理教师不稳定,地理教学难于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总之,在新课改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理教学工作着应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和探索,在教学中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抓好教育常规工作。知识是金子,能力是点金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卜勇祯,2005,6 3《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张建华,2007,11,《甘肃日报》 4《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形成》,赵生珍。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宁县清华初中方 忠
忠
第五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
目录
一、摘要„„„„„„„„„„„„„„„„„„„„„„2
二、关键词„„„„„„„„„„„„„„„„„„„„„2
三、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2
1、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2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3
3、地理教学模式单调,学生缺乏学习活力„„„„„3
4、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3
5、部分学校重视不足,地理教师待遇不公„„„„„3
6、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4
四、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4
1、落实地理教育政策,完善目标管理制度„„„„„4
2、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落实教育教学制度„„„„„5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5
4、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6
五、参考文献„„„„„„„„„„„„„„„„„„„„7
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
摘要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在地理学科不参加中考的影响下,地理在整个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专业师资少、业务水平低、经费投入少、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针对目前现状,必须改变认识,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评价体系,引导和规范农村初中地理教育。
关键词
地理教育 农村初中 困境 对策
新课标提出“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地理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新课标创新精神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存在诸多障碍。要让农村地理教学走出禁锢,真正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应在全面分析农村地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就教育相关政府部门分析
1、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重视不够,致使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初中地理是不纳入中考学科的,这无疑把地理教育推向了学科教育的边缘,造成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对地理学科漠不关心,在农村地区更是举步维艰。地理课往往被学生当成了睡觉课,学校不闻不问,老师穷于应对,学生置之不理,场面尴尬异常。确实让地理老师心理失去平衡,纷纷改教其他学科,这进一步削弱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农村初中一般都成立了各科教研组,便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地理学科却 2 没有专门的教研组,而是隶属于政史教研组,而且在政史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安排地理教研活动。主管部门也极少搞地理教研活动,地理老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论文失去评选资格。教师敷衍塞责,课堂死气沉沉,专业地理老师的地位尴尬。
2、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教育投资不够,地理教师待遇不公。
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重视度依然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地理教育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初中基本没有地理教学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教学工具,其它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地理教师缺少交流平台;教师在岗期间进行业务进修、教学交流、观摩学习对于农村中学地理老师来说是一种奢侈。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往往仅局限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较高规格定点的业务学习因要花费数额不少的差旅费而被校方束之高阁。因此,原本很正常的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就成了农村地理教师难圆的梦,纷纷成了井底之蛙。这种状况使之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造成城乡地理教学质量差异悬殊。
地理近多年来不是中考科目,许多学校领导只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而开设地理课。地理课在学校课时量中比重较低,地理的1节课只能算0.8课时,同样要准备1节课,可是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报酬,大大的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领导们在排课时,总是把地理排到下午的第1节和第2节,地理老师每天可谓是倍受饥饿和困倦的煎熬。地理考试的结果也是无人过问。
(二)就师资力量分析
1、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现今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鱼目混珠、杂而不精。主要表现:一是专业地理教师总量不够,不能满足地理教育需求;据笔者统计,在我县七八年级共40个班级的学校,专业地理老师也就2人,乡镇学校基本没有专业地理老师。二是兼职地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甚至根本不懂地理专业;存在以下种种情况:(1)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事务的同志也来兼教两节地理课。(2)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这些老师根本就不懂地理知识,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直是强人所难。更何况大多学历偏低、年龄老化。三是挤占“挪用”地理课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学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2、地理教学模式单调,以灌输型为主。社会不关心,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积极,学生不主动,导致地理老师上课刻板单调。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甚至不备课的现象广泛存在。上课照本宣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不符合初中生年龄段学习的要求,湮灭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3、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
学校在地理学科投资较少,有的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挂图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地球仪,运行仪,地理园之类的了,曾出现了地理老师带着篮球走进教室的尴尬局面。这必将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和高中地理教育严重脱轨。在农村教育经费比较吃紧的情况下,为地理这样被严重边缘化了的学科争取点经费是相当困难的。地理教育经费的紧张已经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上课只能讲活动,而不是做活动,本来很有趣的地理活动课变得枯燥乏味,不要说学生,老师对自己的课都不满意,但苦于无奈,每年在订购教具的时候地理仍是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地理课只能在学生当中被视为副科,既然学校都不重视,学生又怎能重视起来呢?
(三)就学生方面分析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活力。
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学生也就不重视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麻木不仁。
2、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
地理在近年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这些在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成为定式,无论老师怎样强调,怎样引导,都很难改变,寄希望于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调查结果显示:85%的家长对学生地理科目从不过问,10%的偶尔过问,只有5%的家长对此还比较重视,无论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家长首先关心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然后就是政史。这种位置,就决定了他们对孩子学习地理将有怎样的引导,没有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地理老师又有多大的能耐去改变学生的认识,促使他们去认真的学习地理呢?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
地理课是初中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对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地区的地 4 理教育工作,大力改变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现状,为培养具有环境观、资源观、全球意识的新时代公民努力。
(一)对于相关政府部门
1、应该完善地理教育政策,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教育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提高地理教育的认识,重视农村地理教育的发展。在地理师资上要尽量向农村倾斜,不断的为农村地理教学倾注新的力量。加大对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真正实施基础素质教育;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各学科难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实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切实落实学科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同等对待各科教学。国家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将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或者整合课程大纲,对学科教学进行切实可行改革措施,切实重视地理教学。三是努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把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所谓名校区别开来,“因材施评”。降低教学成绩比重,加大“育人”权重。四是确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为农村地理教学增加投入,增添基本教学工具和设备,有条件的地区要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五是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六是大力重视地理学科教学;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在进修学习、业务培训、晋升职称、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地理教师同等待遇和机会,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条件合适的地区要制定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让教师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地理科学发展状况及成果,使教师接收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尤其向农村地区倾斜,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和培养力度。七是积极建立城镇交流机制;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制定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建立城镇中学教师定期到农村初中支教服务或农村教师到城市初中学习交流制度。八是继续鼓励农村支教计划;提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进行支教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并在考研、考公务员上给予政策优惠。九是积极推动校园安全立法;要鼓励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地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加大地理教育的投资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地理教师。
一是学校领导要改变意识,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平等对待地理教育,真正重视地理教学。二是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充分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三是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课,开足地理课程。四是学校教导处、教研处除不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代课、占课现象。五是鼓励地理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如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尤其是多媒 5 体教学,多鼓励地理教师做课件,这样做即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六是改进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能开展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大力鼓励地理教师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七是加大教育教研力度,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观摩课、评优课、说课、论文评比等活动,大力开展业务练兵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
3、提高地理教师的待遇,完善地理教具的配备工作。
4、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
要想地理学科在农村学校正常的发展,必须要合理公平地对待这门学科,给它应有的地位。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快地理学科与相关科目的整合,逐渐加大地理学科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力度,并在中考分数值上有所反映。二是干脆将地理纳入中考科目,但命制地理试题应遵循新课标精神,处理好三种关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初中地理教育和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是学校应消除学科歧视,消除主、副科之分,公平对待每一们学科。四是老师 “教”与学生“学”要并重考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五是处理好考试和评价的关系。地理学科也可像中考“政史”那样,“全开卷”式进行,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华山、海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二)就师资力量而言
1、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就得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可通过网络交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高素质的地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其它学科综合知识,注重地理学科和国内国外的形势发展,关注前缘科学。例如在讲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长江的开发,黄河的治 6 理时,光从地理角度去讲,显得苍白无力,必须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动态来讲。因此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要提倡、鼓励地理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而作为地理教师自身而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广泛涉猎网络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技能,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地理学科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和驾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转变育人观念,在平时教学中,要备教材、备教法、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更注重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设计教案。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脚踏实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切不可好高骛远,机械灌输和填鸭式喂学生,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在时间上向学生倾斜,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2、努力学习新课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3、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技能,丰富地理课堂。
(三)就学生方面分析
1、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2、不断培养自己的地理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家长应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学好地理。
综上所述,改变我国农村地理教育现状需要靠国家、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者更要齐心协力,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创新性地搞好学科教学工作,努力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而做出地理教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滕春惠 倪刚,《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5 【2】《地理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