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美术学科特点 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发挥美术学科特点 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从2003年开始,北戴河区第四中学教务处根据学校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中学学困生及诊断对策的研究”的课题,后经秦皇岛市教育局批准,被确定为市级立项科研课题。在学校领导和课题主研教师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大量工作。我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利用美术学科特点,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成效。此课题结束后,我又作为主研人申请了一个关于“运用美术手段转化学困生的研究”的市级课题,并在课题结题后仍坚持这项工作(后因工作调动终止)。现回顾如下,便于热爱或致力于此项研究的同仁加以借鉴,为我们的学困生提供帮助,尽一份教师之责。
一、学困生转化的意义和目的
初中阶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个极特殊的时期,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成绩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再加上学校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生的集体化、统一化、规格化和模式化,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扼杀学生的潜力,所以极易出现学习困难生。这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让其在美术学习中产生兴趣,尝试成功。进而培养其自信心,并逐渐提高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运用美术手段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二、学困生转化的研究过程
1.采取多种形式在我校各班进行学困生的现状摸底调查,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并取得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的支持。
2.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然后进行学习、研究和讨论,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
3.召开课题组成员开题会,请有关领导参加,并做好记录。
4.为完成课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美术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美术小组同学座谈会、美术小组活动等;并且组织课题研究对象参加各种美术比赛,让其尝试成功。
5.定期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写出相关的论文、总结、心得体会。
6.在学生中扩大美术特长生的影响,提高研究对象的声誉。
7.将有关课题的理念、方法论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加强宣传工作,争取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这项有意的工作中。
三、学困生转化的研究成果
1.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观念得到了转变,研究课题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教改能力进一步增强,专题论文、教案、研究课、作品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学生的观念得到了转变,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发展了形象思维和感知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3.通过培养学困生的美术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了成功欲,他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困生也提高了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很多研究对象都成了学习进步生。并且有了新志向,立志成为一个美术工作者。
4.研究对象成了其他学困生的榜样,他们不再敌视教师和学习好的同学,消除了很多教育隐患,班级气氛更和谐。
5.我们美术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效率都有了提高,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也看到了美术课程的价值,更加热爱本职工作。
6.家长、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对我们美术教师的工作表示肯定。
四、下面以一名叫石越的学困生的转化为例来具体谈一谈这项工作的开展
1.寻找目标,确定研究对象。在了解了中学学困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后,我便在我的美术课上留心观察学生。当时,我发现了石越同学,他少言寡语,一脸憨态,但十分喜欢画画。完成美术作业之后,还喜欢画一些简笔画。借巡回辅导学生作业之机,我主动与石越攀谈,获得了他的一些信息。课下我又向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询问关于石越同学的情况,还向我的美术课代表和其他一些学生作了了解。最后归纳出大家的共识,那就是:石越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差,不爱学习,上课爱开小差,木讷,不大捣乱,喜欢画画却很有个性的学生。他家在北戴河周边的农村,经济条件不好,父母身体也不好。但他比较懂事,经常帮父母做事情。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很同情石越,便把他确定为我的转化目标。
2.确定切入点,激活上进心。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到石越同学作了一次长谈。非常夸大地肯定了他在美术方面,尤其在简笔画方面的天赋,并建议他可以学画漫画。我给他分析了我国漫画画坛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还给他介绍了国际漫画概况,我已经感觉到他内心已燃起希望之火。我为他钉制了一个漫画本,写上了饱含激情的赠语。又为他借来漫画书,限定了主题给他留漫画作业,并讲解了漫画创作要领。就这样,每星期我都能收到石越创作的漫画,而且质量越来越高。我就把他的作品在学校的门厅作了一次展出,全校师生反应强烈,石越的脸上也有了兴奋的笑容。我便趁热打铁,增加了和石越沟通的频率。
3.抛砖引玉,适时转轨。看着石越强烈的创作欲望和脸上逐渐闪现的自信的表情,我一方面大力赞美其绘画才能,一方面抛出了:“唉!石越,你是个绘画天才,要是文化课能好些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的话语。石越开始低下头,并向我示意想学好文化课,可就是学不会。我一看石越“上套”了,便大加鼓励,认定其努力必有成效!石越的眼睛变得深沉了,一付暗下决心的样子。之后,我向课题主研人作了汇报,他请示了领导,校领导出面找石越同学谈话,当面肯定了石越的漫画作品,并且约见了石越的家长。我们分别与石越家长进行了长谈,商量了合作教育、帮助石越的方案。
4.尝试成功,树立坚强的自信心。除了漫画之外,我又尝试让石越接受国画作品。他非常认真,进步很快,国画作品颇有味道。这时,我又为石越举办了漫画和国画作品展。全校师生反响更大,尤其对其漫画作品大加赞赏。我又沟通了他的班主任及数、语、外任课教师,提出帮石越补习文化课的请求,他们爽快答应。一时间,石越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家长反馈来的信息也非常好。石越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期中、期末考试中都成了学习进步生,并且上了年级红榜。
5.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毕竟石越学习基础不好,所以文化课成绩进步到一定程度再提高就有困难,这时,石越有些急躁。我一方面进行安慰、鼓励,一方面让他在美术方面尝试更大的成功。我利用很多业余时间,和他一起画画,不厌其烦地为其讲解,态度十分中肯。而且带他参加了一些较大型的比赛和画展。总之,石越的作品得到了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好评。
6.发挥榜样效应,扩大影响。石越的事例很典型,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北戴河区电视台对他进行了专门报导,秦皇岛晚报也将其归入北四中学困生转化的一个亮点。随着石越的小有名气,好多学习困难、甚至厌学的学生都找到我,要求和我学画。看着这些让其他任课教师头痛的学生和我如此亲昵,对我寄予如此厚望,我一方面是惬意和感动,一方面深深体会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虽然,对石越的培养倾注了我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物质上的付出,但是,我却真真正正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伟大”乐趣。目送着石越踏入正规美术高中学习,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困生转化是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亲爱的同仁们,让我们发挥美术学科特点,在转化学困生的征途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吧!
(责编 田彩霞)
第二篇:学困生转化工作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二中学
梅冬冬
2011年7月
第三篇:浅议学困生转化工作
浅议学困生转化工作
一、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有着极其敏感的自尊心,俗称常说“病人心多”就是这一道理。他们往往在意别人的对他的评价,所以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要使用刺激性语言评价他们,如“你是个大笨蛋”、你根本是烂泥扶不上墙”,所有这些语言都会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怨恨,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转化反而有可能是他们走向极端。批评也要因人而异,讲究方法。保护学生自尊心不等于放纵学生。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厉、有度,抓住教育时机,但又不能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不敢指出学生的缺点,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建立不起教师的威信。
二、找准原因,挖掘“闪光点”
事实上,每一位学困生上都有闪光点,如热爱劳动、有吃苦精神、关心集体、热情助人、有胆量、热爱体育运动。在找准病根后,因人而异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适当的闪光机会。
三、耐心细致,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也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学困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他们原先的发展不平衡,思想不稳定,在走向前进的道路上,容易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教师明确了这一点,就应该在帮教学困生时做到耐心,要给于他们改进的时间,要坚持不懈的去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当他们出现反复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恒心,不能因他们的反复而放弃教育,任何对学生的武断的评价,如“朽木不可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想法及做法都是错误的。
四、用爱心去感化学困生
为师之严,须严中有爱。如果只有严没有爱,严就变成了压,爱不是严的对立面,对学生的爱,尤其是对学困生的爱,转化效果优劣至关重要。
五、运用合力做好帮教工作
教师在教育学困生的工作中,扮演着医生的角色。病人是学生,医生在了解病人的病因后给病人开的药方,只能给病人康复提供方法,病人的完全康复还需要靠家庭、社会这个“康复环境”病人恢复的程度的快慢与环境密不可分。因此把教师、家庭、同伴、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正确的加以疏导,这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有成效。
第四篇:美术学科特点
美术学科特点
美术学科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科目,主要特点是:全体性,美术学科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关注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为学生打下知识与技能基础,包括育人和美术内容两方面的基础;美术学科还是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其特质在于可视可感的形象性。没有可视可感形象的艺术作品,不成为美术。美术的形象性是物质的、具体的,无需通过中介和想象就能感知。美术的形象性使得美术学科教学不能离开形象性。美术学科教学在借助音乐或是语言等启迪学生,最终必须回归到具体形象,因此美术学科直观教学也就最为普遍和实际。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体验。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把美术学科视作人文学科而不只是技能课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学习是当今世界美术教育的主导潮流。多样性是美术学科显著的特点。美术对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包容,不苛求标准答案,赋予了美术学科多样性的特点。美术不再被理解为仅仅是单纯的技能和技巧的拼凑,但美术的技艺性这一显著特点却不容忽略。美术一词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为“美之术”,这“术”就是各种方法、手段和技能。美术是情感的、文化的、多样的,同时还是技艺的,所以我们的美术学科要兼顾多元,更好地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第五篇: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泰和县万合二中学困生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充分重视学生分化现象,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力争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取得了明显收效。
一、基 本 情 况
我校位于泰和县的边缘地区,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灵通,再加上家长对其子女的学习重视不够,这些都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二年级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一时期沦为“学困生”。我校学困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比较大,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他们将在学业上及品行上越滑越远。
二、形 成 原 因
要转化学困生,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力,首先必须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才能针对成因,采取措施,治病救人。心理学家经研究认为,正常人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的人不超过3%,可见,学困生并非其本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广泛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导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其中外因包括:
一、家庭教育的失误。由于我校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且父母或在外营点,或忙于生计。因此,家庭教育不容乐观。部分家长或隔代监护人(祖父祖母等)溺爱子孙,对其言听计从、放任自流;部分家长的管教方法简单粗暴,习惯于用怒吼和巴掌解决问题。还有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没有自己的事了,完全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
二、学校教育的偏差。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是有责任的,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但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标准。相应地,教师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沉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过程,严厉的老师批评,共同把学生推向厌学的深渊。很多学生由厌学进而把精力用在打架滋事上,走上违纪违法之路。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泛滥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许多青少年沉迷于吃穿娱乐活动中,不思进取,无心学习。特别是目前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影、杂志都有一些过于开放的镜头或画面,有些甚至宣扬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如黑社会江湖义气,个人英雄主义,这些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的中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和教唆力,部分学生就是模仿电视镜头,热衷于哥们义气,才成为学习成绩落后、道德品质不良的学困生。
当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困生的形成,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如学习不努力、懒惰、自控力差、心理脆弱等。总之学困生的产生是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外因的教育影响与学业的身心发展需要产生矛盾冲突而没有实现调和一致的结果。
三、解 决 办 法
通过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学困生并非是无药可救的,只要运用一定方法解决外因(特别是教师)的教育影响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使二者协调一致,那么就消除了学困生产生的条件,当然也就实现了学困生的转化。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学校教育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在此方面,我们学校在长期的教育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我校在对学困生的研究中发现,辖区学生家长在外营点的多,离异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以我校初三某班为例,全班10%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在外务工的学生占70%,家长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含初中)的学生占70%。他们大多忙于工作、生意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我校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为防止学困生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1、组织“家长学习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由“重智轻德”转变为“重德重才”,由“溺爱型”转变为“严爱相济型”,由“专制型”转变为“民主型”。
2、创办家长学校,定期请专家为家长讲课,帮助家长掌握基本教育规律和方法。
3、举办“家长座谈会”,为家长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使家长能了解到更多具体的方法。以上做法,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使我校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转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第二、努力做教师工作,加强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有教育界专家认为,学困生的产生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当所致。因此,我们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最重视发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转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使转化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加强了教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长期以来,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建议。但实际教育过程中,学困生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成效不明显。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对学困生只要管住不出事、不添乱、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达到了目的。这些观点上的偏差使得有些教师不可能真正从学困生本身的健康成长和身心特点出发,开展教育转化工作,而是简单地对学困生实行“高压政策”和强制手段,结果是管住了人,管不住心,甚至激起其逆反心理,大大弱化了转化工作的效力。针对上述错误倾向,我校多次在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例会、年组教师会上强调转化学困生工作的重要性,统一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所有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思想,并制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方案》,对学校教育转化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对教师的转化工作作了明确要求,并把转化学困生与培养优等生(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的奖励办法等同起来,从而大大激发了教师教育转化学困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考虑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我校特别注重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把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量化管理评分标准》的重要内容,要求班主任将其作为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加强指导,提高水平。无疑,学困生的形成非一日之事,学困生的转化也非易事。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转化工作水平,学校德育处牵头开办了“学困生转化工作培训班”,帮助教师从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确立新的工作思路,即变岐视为热爱,变“管、卡、压”为“教、启、导”。
3、加强管理,更新方法。为加大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力度,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还向教师提出了班级教育“七个一”的硬性要求,包括:每周班主任或责任教师必须找学生谈一次心,每科教师必须给学困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每周发现并表扬学困生的一个优点;每月必须与学困生家长联系一次(最好是家访),通报学困生进步的情况;每月教会学困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每班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其座位由教室角落调至前排,取消惩罚性作业,禁止侮辱性绰号等)。
第三、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作了有益的尝试:
1、加强引导,提高学困生分辨能力。学困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可能因此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我们只有想办法帮助他们认识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强其免疫能力。如:每学期,我们均请法制校长结合青少年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在学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经常利用班会、训导课举办社会公德知识讲座;不定期以班为单位举行“社会热点”讨论会等。
2、开展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不良社会风气、丑恶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我校还有计划、有组织地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
第四、利用学困生的心理矛盾,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困生真正转化。
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具有复杂矛盾的心理。我们注意到这一点,结合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内心矛盾,使他们真正从外表到内心得以转化。一方面,学困生既自尊又自卑。学困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部分学困生拉帮结派、打架闹事、称王称霸,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一种不正常的尊重、防止受人欺侮的心理表现。因此,我们做转化工作时,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挖苦、不训斥,不打驾、不体罚他们,以免把他们愈推愈远。其次要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自尊心能通过正当方式获得满足。
另一方面,学困生既有上进心,又有惰性。我们的老师在转化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经历:与学困生谈话后,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苦心,从而表示要痛改前非,可过不了几天又开始犯毛病了。因此,有的老师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对其丧失了信心。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学困生也渴望上进,做人人喜欢的好学生,可长期懒惰散漫的坏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困生转化中保持相当的耐心,常对他们加以鼓励,帮助他们发展上进心,弱化惰性心理,最终使其上进心战胜惰性,取得转化工作的成功。
四、注 意 事 项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学困生的心理脆弱而敏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以下值得注意的地方。
1、注重引导学困生自我教育,不要动辄请家长,向家长告状
2、注重对学困生的内心思想的转化,不要使转差工作停留在层面上(如要求学困生上课坐好,却不管其是否真正在听讲)。
3、注重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投入到学困生转化工作,不要光靠班主任孤军作战。
4、注重开发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不要指望多补课、多布置作业提高其学习成绩。
5、注意灵活处理学困生违纪事件,不要滥用“写检查”、“处分”等手段。教育转化学困生,任重而道远。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奉献精神,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以上所谈,只是一点粗略的想法,仅供参考。我们将在总结以往工作得失的基础上,向各兄弟学校学习,寻找新的切入点,使该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我们深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持之以恒,学困生也能变成“四有人才”。
泰和县万合二中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