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钟山乡中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实施方案
钟山乡中小学学困生辅导及转化工作
实 施 方 案 二○一二年三月
钟山乡中小学学困生辅导及转化工作
实 施 方 案
由于学校、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困生存在。这些学困生有因父母忙于经商和外出务工而放任自流的;有因家庭缺少健康的情感,失落学生信心的;也有的是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产生厌学情绪,不完成作业的等等。对这些学困生我们要求学校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帮助他们转化,这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中心校2012年度工作计划及教研工作要点的安排,为切实有效推进学校学困生的辅导及转化工作,促进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和学生全面、整体、协调发展,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课堂参与的热情,在不同的层面上学有所得,促进各校年级、班学生整体、协调发展。
二、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是指学校班级内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现学科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学校教师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及学困生自身方面的成因分析,要摸清情况,详细了解造成学困的原因,分类排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辅有成效。
2、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①要教学困生学会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应该有终生学习的观念,为自己的一生负责;应该有认真的品质,刻苦的意志和协作的精神;应该有主动认知的动力和科学的认知方法;应该有独立的见解及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永远走出“学习困难”的阴影。
②对学困生坚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缓解他们的考试焦虑症。要求学校任课教师经常对班上的学困生开展心理疏导,多谈心,多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③教给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障碍。部分学生在记忆,抽象思维,阅读和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在于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能力差带来的学习障碍。因此,学校教师要重视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不但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强化记忆,思维,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一笔人生财富。我们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有计划性,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困生落实每天的学习、复习工作,要求完成当天的作业,引导学生向主动,积极的良好习惯方面发展。
⑤建立因材施教的弹性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如果让他们总是达不到目标要求,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老师能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即弹性教学目标,允许在不同起跑线起步,也允许达到不同的终点,只要对学生本人来说,是进步了,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3、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备课心中要有学困生,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学困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做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采取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抓好学困生的帮辅工作。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⑥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4、学校教师对学困生适当偏爱
学校规定在偏爱学困生方面做到“三优”。一是课堂上优先提问,特别是复习性问题或巩固性问题。对他们的回答应多表扬,少批评,多耐心启发,少直接否定,对能积极举手发言的应先给予肯定,逐渐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此来带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二是课外优先辅导。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一个最大原因是旧知识掌握不牢,新知识无法理解接受,新旧知识缺乏有机的联系、衔接;另外,也存在着一个不懂怕问的思想障碍,因为怕老师的批评、粗暴的斥责。我们有学困生在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会听到有老师说:“这么容易的问题都不会!”如此类的话语久之便使他们形成了一种惧怕的心理,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形成了得过且过,不懂装装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课外,只有老师主动放下架子接近他们,同他们聊天,他们才敢问这问那,教师才能够同他们进行沟通,辅导;三是作业优先面批面改。学困生对课堂的知识往往是机械记忆比较多,理解记忆比较少,完成作业时,往往是生搬硬套,对错的题目进行面批面改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巩固、运用新知识。
5、家校结合,齐抓共管
学校教师要认真做好家访及家长来访工作,多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了解学困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及动向,为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提供可靠依据。
四、实施程序
1、名单确定
①全乡中小学考试科目的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上学年的考试成绩排列确定学困生名单,每位教师确定辅导的班级学困生人数如下:
60人及以上的班级确定8人,50~59人的班级确定7人,40~49人的班级确定6人,30~39人的班级确定5人,20~29人的班级确定4人,10~19人的班级确定3人,10人以下的确定2人。
学困生人数按一定比例确定后,可向前机动调整三个名次。一经确定的学困生有效期为一学年。
②填写“学困生登记表”(附表1),做到不漏报、不虚报。
2、制定辅导工作计划
根据填报的学困生名单,辅导教师需在认真分析学困生的特征及成因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学困生辅导计划,完成一份《学期学困生辅导计划表》(附表2)。
3、开展工作
为使学困生辅导工作具实效,辅导老师要认真参照学期学困生辅导计划,对学困生采取以课堂帮学为主,课外辅导为辅的帮学方法,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还可在班级内实行“一帮一”、“一对一”、“小组内合作帮教”等行之有效的帮学办法,注重每一次定时作业的成绩分析,随机调整辅导方法及内容,并及时填写《学困生辅导记录表》(附表3),留下学困生工作的过程痕迹。
4、过程考核
学校要对教师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全程监控,以达到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阶段性检查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中心校相应将学校对学困生辅导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考核方法主要有常规记录表考核和学困生作业本突击检查、单元定时作业验看等。
5、总结表彰
每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学校要及时统计各班学困生成绩,与上期进行对照,对辅导工作出色的教师予以表彰,并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学困生辅导奖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的学困生设学困生进步奖;对在学困生助学转化工作中,辅助同学效果显著、事迹突出的学生,设手拉手帮学奖;中心校通过年终专项检查,对辅导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学校予以表彰,各类评选结果及材料均收录于学校学困生转化工作档案。
五、成立学困生辅导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赵方毅
成 员:王 越 黄光亮 戴昌贵 孟 俊 李章平王志杰
张光青 张光永 张光照
钟山中心校
2012年3月20日
第二篇:学困生转化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学困生转化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实施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使我校各年级学困生良性发展,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1、要求各年级语、数、英任课教师,根据对本班学生实际情
况的了解,务必于10月13日前确定出学困生名单(3-5名),并制订出确实可行的学困生转化措施(一式两份)。转化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能准确反映出学困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确定出解决方案。
2、包班领导根据《转差措施》结合实际要求,定期(每月1-2
次)或不定期检查代课教师转差情况。(口头了解、询问学生或家长、检查学困生转化记录等)
3、包班领导根据检查情况和任课教师相互沟通,对转差过程
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商议,以便改进。
4、每次质量检测结束后,学困生的成绩除随班计算外,还要
单独分科计算,学校根据情况,对学困生转化效果显著地教师予以适当奖励,对于转化效果不明显或倒退的教师予以处罚。
5、加强教师与学困生家长的联系。要求教师和其家长保持经
常性联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困生校外学习情况,并给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对于工作力度大,群众影响较好的教师,学校核实后给予重奖。
6、认真填写家校联系卡,确保家校沟通平台畅通。在填写家
校联系卡过程中,如发现态度不端正、内容不具体、不利于沟通、不利于团结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学校经核实后,将对其进行批评和重罚。
7、对于不认真对待家校联系卡的学困生家长,代课教师应及
时和其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和不配合的原因。情况恶劣的要及时向学校汇报。
8、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根据特长生的具体优势,各代
课教师务必将学生搭配均匀,形成一帮一对子(要求语、数、英科任教师根据情况独立确定各科小组长)。要求小组长对学困生每日有明确的要求,使学困生很真实的学起来。对于在帮扶过程中作用较大、效果显著的小组长,在评定“三好学生”时优先考虑。
瓦刘小学
2011年9月25日
第三篇:学困生转化工作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二中学
梅冬冬
2011年7月
第四篇:浅议学困生转化工作
浅议学困生转化工作
一、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有着极其敏感的自尊心,俗称常说“病人心多”就是这一道理。他们往往在意别人的对他的评价,所以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要使用刺激性语言评价他们,如“你是个大笨蛋”、你根本是烂泥扶不上墙”,所有这些语言都会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怨恨,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转化反而有可能是他们走向极端。批评也要因人而异,讲究方法。保护学生自尊心不等于放纵学生。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厉、有度,抓住教育时机,但又不能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不敢指出学生的缺点,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建立不起教师的威信。
二、找准原因,挖掘“闪光点”
事实上,每一位学困生上都有闪光点,如热爱劳动、有吃苦精神、关心集体、热情助人、有胆量、热爱体育运动。在找准病根后,因人而异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适当的闪光机会。
三、耐心细致,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也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学困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他们原先的发展不平衡,思想不稳定,在走向前进的道路上,容易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教师明确了这一点,就应该在帮教学困生时做到耐心,要给于他们改进的时间,要坚持不懈的去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当他们出现反复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恒心,不能因他们的反复而放弃教育,任何对学生的武断的评价,如“朽木不可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想法及做法都是错误的。
四、用爱心去感化学困生
为师之严,须严中有爱。如果只有严没有爱,严就变成了压,爱不是严的对立面,对学生的爱,尤其是对学困生的爱,转化效果优劣至关重要。
五、运用合力做好帮教工作
教师在教育学困生的工作中,扮演着医生的角色。病人是学生,医生在了解病人的病因后给病人开的药方,只能给病人康复提供方法,病人的完全康复还需要靠家庭、社会这个“康复环境”病人恢复的程度的快慢与环境密不可分。因此把教师、家庭、同伴、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正确的加以疏导,这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会有成效。
第五篇: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泰和县万合二中学困生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充分重视学生分化现象,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力争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取得了明显收效。
一、基 本 情 况
我校位于泰和县的边缘地区,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灵通,再加上家长对其子女的学习重视不够,这些都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二年级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一时期沦为“学困生”。我校学困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比较大,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他们将在学业上及品行上越滑越远。
二、形 成 原 因
要转化学困生,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力,首先必须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才能针对成因,采取措施,治病救人。心理学家经研究认为,正常人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的人不超过3%,可见,学困生并非其本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广泛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导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其中外因包括:
一、家庭教育的失误。由于我校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且父母或在外营点,或忙于生计。因此,家庭教育不容乐观。部分家长或隔代监护人(祖父祖母等)溺爱子孙,对其言听计从、放任自流;部分家长的管教方法简单粗暴,习惯于用怒吼和巴掌解决问题。还有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没有自己的事了,完全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
二、学校教育的偏差。在学困生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也是有责任的,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但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标准。相应地,教师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沉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过程,严厉的老师批评,共同把学生推向厌学的深渊。很多学生由厌学进而把精力用在打架滋事上,走上违纪违法之路。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泛滥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许多青少年沉迷于吃穿娱乐活动中,不思进取,无心学习。特别是目前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影、杂志都有一些过于开放的镜头或画面,有些甚至宣扬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如黑社会江湖义气,个人英雄主义,这些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的中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和教唆力,部分学生就是模仿电视镜头,热衷于哥们义气,才成为学习成绩落后、道德品质不良的学困生。
当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困生的形成,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如学习不努力、懒惰、自控力差、心理脆弱等。总之学困生的产生是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外因的教育影响与学业的身心发展需要产生矛盾冲突而没有实现调和一致的结果。
三、解 决 办 法
通过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学困生并非是无药可救的,只要运用一定方法解决外因(特别是教师)的教育影响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使二者协调一致,那么就消除了学困生产生的条件,当然也就实现了学困生的转化。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学校教育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在此方面,我们学校在长期的教育转化学困生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我校在对学困生的研究中发现,辖区学生家长在外营点的多,离异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以我校初三某班为例,全班10%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在外务工的学生占70%,家长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含初中)的学生占70%。他们大多忙于工作、生意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我校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为防止学困生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1、组织“家长学习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由“重智轻德”转变为“重德重才”,由“溺爱型”转变为“严爱相济型”,由“专制型”转变为“民主型”。
2、创办家长学校,定期请专家为家长讲课,帮助家长掌握基本教育规律和方法。
3、举办“家长座谈会”,为家长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使家长能了解到更多具体的方法。以上做法,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使我校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转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第二、努力做教师工作,加强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有教育界专家认为,学困生的产生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当所致。因此,我们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最重视发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转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使转化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加强了教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长期以来,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建议。但实际教育过程中,学困生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成效不明显。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对学困生只要管住不出事、不添乱、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达到了目的。这些观点上的偏差使得有些教师不可能真正从学困生本身的健康成长和身心特点出发,开展教育转化工作,而是简单地对学困生实行“高压政策”和强制手段,结果是管住了人,管不住心,甚至激起其逆反心理,大大弱化了转化工作的效力。针对上述错误倾向,我校多次在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例会、年组教师会上强调转化学困生工作的重要性,统一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所有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思想,并制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方案》,对学校教育转化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对教师的转化工作作了明确要求,并把转化学困生与培养优等生(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的奖励办法等同起来,从而大大激发了教师教育转化学困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考虑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我校特别注重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把学困生转化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量化管理评分标准》的重要内容,要求班主任将其作为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加强指导,提高水平。无疑,学困生的形成非一日之事,学困生的转化也非易事。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转化工作水平,学校德育处牵头开办了“学困生转化工作培训班”,帮助教师从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确立新的工作思路,即变岐视为热爱,变“管、卡、压”为“教、启、导”。
3、加强管理,更新方法。为加大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力度,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还向教师提出了班级教育“七个一”的硬性要求,包括:每周班主任或责任教师必须找学生谈一次心,每科教师必须给学困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每周发现并表扬学困生的一个优点;每月必须与学困生家长联系一次(最好是家访),通报学困生进步的情况;每月教会学困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每班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其座位由教室角落调至前排,取消惩罚性作业,禁止侮辱性绰号等)。
第三、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作了有益的尝试:
1、加强引导,提高学困生分辨能力。学困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可能因此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我们只有想办法帮助他们认识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强其免疫能力。如:每学期,我们均请法制校长结合青少年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在学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经常利用班会、训导课举办社会公德知识讲座;不定期以班为单位举行“社会热点”讨论会等。
2、开展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不良社会风气、丑恶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我校还有计划、有组织地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
第四、利用学困生的心理矛盾,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困生真正转化。
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具有复杂矛盾的心理。我们注意到这一点,结合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内心矛盾,使他们真正从外表到内心得以转化。一方面,学困生既自尊又自卑。学困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部分学困生拉帮结派、打架闹事、称王称霸,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一种不正常的尊重、防止受人欺侮的心理表现。因此,我们做转化工作时,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挖苦、不训斥,不打驾、不体罚他们,以免把他们愈推愈远。其次要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自尊心能通过正当方式获得满足。
另一方面,学困生既有上进心,又有惰性。我们的老师在转化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经历:与学困生谈话后,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苦心,从而表示要痛改前非,可过不了几天又开始犯毛病了。因此,有的老师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对其丧失了信心。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学困生也渴望上进,做人人喜欢的好学生,可长期懒惰散漫的坏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困生转化中保持相当的耐心,常对他们加以鼓励,帮助他们发展上进心,弱化惰性心理,最终使其上进心战胜惰性,取得转化工作的成功。
四、注 意 事 项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学困生的心理脆弱而敏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以下值得注意的地方。
1、注重引导学困生自我教育,不要动辄请家长,向家长告状
2、注重对学困生的内心思想的转化,不要使转差工作停留在层面上(如要求学困生上课坐好,却不管其是否真正在听讲)。
3、注重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投入到学困生转化工作,不要光靠班主任孤军作战。
4、注重开发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不要指望多补课、多布置作业提高其学习成绩。
5、注意灵活处理学困生违纪事件,不要滥用“写检查”、“处分”等手段。教育转化学困生,任重而道远。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奉献精神,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以上所谈,只是一点粗略的想法,仅供参考。我们将在总结以往工作得失的基础上,向各兄弟学校学习,寻找新的切入点,使该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我们深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持之以恒,学困生也能变成“四有人才”。
泰和县万合二中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