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张琼多兰
浅谈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张琼多兰
贵州省思南县第六中学 贵州 思南 565100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推进高中生物课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笔者从老师要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让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和让学生学会总结生物知识这三个方面展开浅谈。
关键词:高中生物 身心发展 研究生物 总结知识
一、老师要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爱好。教学方式上,要因人而异地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平等的教育。
1、老师要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生物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可以从学习环境中得到体验,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加强实验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重要特色。教学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新课程还增加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教师要设计好这些活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身处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中锻炼操作技能、学习模仿、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情境交融,整个学习过程处于“乐中练、动中练、学中练”的氛围之中。
2、老师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方式,独立地进行练习。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是高中新课程的突破,体现了新课程的特色。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课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要依据学校选课制度,编写“生物课程选课指南”,并采取咨询、答疑、讲座等各种有效形式给学生进行切实的指导。选择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空,会使之产生新的兴趣和一种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3、老师要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新课程还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例如,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如思考与讨论、科学前沿、技能训练、模型构建、探究、想像空间、课外制作、活动及建议活动等栏目,其中有许多都是值得思考的,应该让学生动动脑筋、动动手,尝试去解决这些困难。
二、老师要让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
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想要学好高中生物就必须学会研究生物问题,这也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1、老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物问题。学会学习是高中学生要练就的基本功,预习是培养自己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预习呢?首先,通过看书我们要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点理解不了?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堂,那么你的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好。
2、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生物问题。听课听什么?要听老师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未能理解的内容;听老师对一类问题(或习题)是如何分析的;不仅要认真听,还要做好必要的笔记。笔记如何做也有一定的讲究,有些同学喜欢将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只要将老师补充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结论或习题做一些笔记,对于习题也只需记一些主要的分析过程,课后再进行必要的完善即可。万万不可顾此失彼,因为忙着做笔记而忽略了听课。
3、老师要让学生学会说出生物问题。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要老依靠于老师的讲。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积极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好吗?那种表达更为准确?不妨将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出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可以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解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害怕会出错,即使出错了或有些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也一定会帮你把问题纠正过来;还会帮你找到出错的原因,何乐而不为呢?
4、老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生物问题。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言提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反思。学习生物知识最关键的是学会其中的学科思想和答题方法,学会思维。因而,同学们在看书或做题时,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做?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或表述?此类习题有何规律?这种方法或表述好吗?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生物思维模式和答题能力。
三、老师要让学生学会总结生物知识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测试和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就应该让学生多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纠错能力和学会总结的能力。
1、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回顾生物知识。回顾即复习工作,即一堂课下来或一个章节下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系统地复习整理过程。此项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你成绩的好坏。通过复习,一方面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强化,另外也可以对前后知识的系统性和他们的联系有更深的理解,此即为古人所说“温故而知新”。
2、老师要让学生学会练习生物知识。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和答题技能相对不多,要想熟练地掌握它,就得进行一定的训练。同学们要在练习中融会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答题技能的掌握,同时这也是提高同学们解答生物试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学们万万不要陷入“题海”,掌握好训练的“度”。
3、老师要让学生学会讨论生物知识。高中生物中有许多重要的结论和规律,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由老师直接教给学生。那么现在,我们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相信同学们的探索能力一定会增强,也为有志于对生物学科作深入研究的同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4、老师要让学生学会纠正生物知识。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高考复习,测试总少不了,那么当老师批阅后的试卷发下来后,我们怎么办?有一些同学在看完自己的分数后就是等待,等待着老师的讲解。其实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试卷中许多问题自己是完全能解决的,不少题目之所以出错,完全是因为自己在审题、提炼或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的。这些问题你完全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之所在并予以更正,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思维;又能提高自己的纠错能力,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总之,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教育发展到今天,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学习和教学研究,顺应新的时代潮流,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 王小锋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本书分析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情形并提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这学年在教学中对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现就“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如何教的的有效”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认为,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
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二、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
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
(二)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第三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总结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结题报告
阿荣旗第一中学 喻俊强
一、选题背景
东京大学佐藤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现在一所学校要有发展,要有改进,教师要敞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环跟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中国教育报》也载文说:“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关键所在”。从上面这两种评论就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课堂教学都事关重大。课堂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它是达成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1.课程改革的需要。
近几年来国家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一个非常清晰地教学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跨过去的一个坎。否则,再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化为现实。因此,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2.事业的需要。
在第20个教师节,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著名生物教 育家,原北师大附中校长朱正威曾这样讲过:“高中生物学科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多学科中,虽只占一席之地,然而,它所承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却是全面的、艰巨的。”教育是有目的地有效地促进人发展的事业,所以说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事业的需要。3.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当今的中国,“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知识经济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主要依靠四大技术:即(1)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3)纳米技术(4)认知科学。其中有两大技术都和生物有关。大家知道,技术的突破,必将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血友病。全世界治疗血友病,传统用献血,那么就需要500万人提供血浆。而如果用转基因奶山羊来生产,那就只需1头这种转基因羊就可满足需要。一头转基因动物就是一座天然基因药物制造厂。因此世界上把生物制药产业称为钻石产业。如果没有我们今天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就不可能有明天经济的腾飞。为此,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4.现实的需要。
医生的成果在手术台上,袁隆平的成果在大地上,教师的成果就应在课堂上。基于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效教学”是我 们每一个教师不懈追求的东西,我们每一天的辛苦工作,就是要追求最“理想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力求高效的最大限度的收获(实施有效教学)。而作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讲,一生的辛勤劳作,就是要追求当最“理想的教师”。就是要做到付出有回报,不做无效劳动,避免微效劳动(做能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师)。然后通过我们有效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学校赢得更好的声誉。
我想,在一所学校里,如果教师人人争当有效教师,个个实施有效教学,这所学校必定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说研究高中生物学课堂有效教学也是现实的需要。
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创造者。”兴趣是最后的内部驱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教学结构,注重教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基于以上观点所产生的一种教学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把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换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和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建构学习知识的意义所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彻底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我们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有效教学的理论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和“全人”的概念,不能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效益的观点。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它强调教学策略。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也就是第一个方法,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任务。最优化教学的基本标准是尽可能大的成效和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以获取这些成效。本课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和主体性作用,选取单位时间效率最高的途径和方 法,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课题界定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是师生互动交往的活动。
从教学行为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教与学的方式。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就意味着教学过程就是平等对话、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不能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所谓“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有成效,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发展,能达成教学目标,保证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它至少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有效率,二是有效益。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应该是:
第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情感态度、能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的教学(全面发展)。第二,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教学(学会学习)。
第三,能有效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教学(教学相长)。能有机地实现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这样的生物教学就是有效的生物教学。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研究要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获取事实,发现规律,丰富理论,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和策略,形成典型的课例及教案,不断总结反思,积累一批学科教学结构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成为课堂结构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结构的水平,并通过课题实验使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带动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究性。具体分解为:
(1)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2)高中生物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3)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策略的研究(4)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5)高中生物模型建构策略的研究
(6)高中生物概念图建构和应用策略的研究(7)高中生物多媒体有效应用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与国内有效教学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和目的都相同,关注的焦点都是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其特色在于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本校教学实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对低效无效的教学进行诊断研究,力求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有效课堂教学理论校本化、个性化,给每位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创造空间,不仅在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更在于形成独立的思考,主动学习、尝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1.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建构 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学生心理学理论以及新课程理念,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坚实先进的理论基础之上。
2.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班级及教师作跟踪研究,凸显个性特色,形成个案研究报告。
3.行动研究法:根据问题——设计——行动——观察——反思的步骤,对一些材料进行整理,概括出行动与目标的关系,再通过课题组集体研讨、观摩,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策略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是群众性的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研究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同时又在研究中深化教学。
4.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与需求,以便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合理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按研究内容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选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申报课题,成立学校课题组。(2)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3)修改实验方案,开题论证,召开学校课题开题会。2.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1)培训实验教师,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和本课题的认识。通过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促进的实际案例,让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培训教师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如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如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2)细化管理流程,制定课题管理规定。每学期在学校制定研究计划的同时,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人研究计划,并及时总结。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课题讲座或课题研讨。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题汇报课,展示自己的研究进展。课题组成员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档案管理要科学、规范。
(3)探索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4)组织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3.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归类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撰写论文、外出比赛讲课、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教学案例,申请结题,参加验收答辩。
七、研究成果
(一)形成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即“五环”教学模式(1)课前先学环节(预学案)
预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和预习(自学)提纲(题目)、自主检测等。要把学习目标、教材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由简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要让多数学生在预学时能够找到切入点,然后层层递进,预学案的内容不宜过难过多,要根据具体的学情制定,不同层次的班级可以有所区别,课前先学必须做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预学案》要求,在课前完成预学。并限时独立完成预学案中自测题和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先学自行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预学案要在课前发放,由学科长督促本组成员按时完成预学案,并负责统计出预习后所呈现出的问题。
(2)反馈、梳理环节(15分钟)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严查学生的预学案的完成情况。学科长通过组内学生互查、互批互改、错误率统计等手段总结出暴露的问题,并在课前将本小组在预学中所呈现出的疑问统计出来,交给课代表,课代表再把问题进行梳理,在上课之前及时报送到任课教师处。然后,教师要通过反馈(批改反馈、检查反馈、汇报反馈、演示反馈等),获取学生存在问题的有效信息,掌握学情。以提问的方式把所反映出的问题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知识梳理重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建构知识树(结构),做到条理清晰,思维层次分明,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而不是根据老师自身的 经验和预设面面俱到。必要时,依据高考要求和学段学情做适当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课堂讲授应该首先考虑多数学生的利益,对于个别或少数学生的问题应该留在课后辅导解决)。
(3)训练巩固环节(10分钟)
当堂训练题要严格控制题量,保证质量,不得提前布置学生完成,要当堂发放,不得超过最高限量。
当堂训练一是评价。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巩固。引导学生强化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三是实践。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堂训练时学生要限时、独立完成,不看书、不讨论。教师必须巡视教室,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纠正学生的违规行为。
(4)互动研讨环节(15分钟)
解决问题,即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教师讲解归纳,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暴露和提出的问题。包括合作学习(兵教兵)、教师点拨指导。教师把当堂训练题的答案公布给学生,各小组核对完答案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互帮互教(好生教差生)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防止两极分化,而且要节约时间集中精力,教师重点讲授学生生成的问题,即:解决学生小组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生成的问 题,做到三不讲,即学生自己看书能学会的、学生自己不会但通过合作学习能学会的、基于现学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特点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问题(超出最近发展区),老师不讲。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讲该讲的内容,把该讲的内容讲好、讲透。坚持做到先学后教,学生先学、先思,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以学定教,以提高课堂效率。
(5)拓展提升环节(作业)
严格控制题量,内容可以是课后习题(可在试卷上直接显示页码题号),因班而异,分层次完成,保证质量,及时批改反馈。根据高中的特点,必须布置适量的课后拓展练习,既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潜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广泛采用了合理、有效的“五环”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通过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堂教学观念,使得教师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先进的课堂教学思想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们普遍认识到:教学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认知活动,又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获得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认识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在构建课堂教 学结构的实践中,要潜心研究教法、学法,使教与学有机结合,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共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命的张力。
(四)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听、互教、互学、观摩研究等活动,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期间喻俊强老师被评为2012旗级“优秀教师”,丁长丽老师被授予市级高中生物学科“骨干教师”称号。同时多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和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孙福山老师在市级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于丙臣老师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喻俊强老师获市级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张 丽老师获市级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近三年就有7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各级奖励。
喻俊强老师的论文《高中生物学法指导》在中国外语学习研究会主办的《课程教育研究》中发表。发表日期2013年10月,杂志刊号ISSN2095-3089,CN15-1362/G4,获一等奖。
张丽老师的论文《关于高中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在《新课程》杂志中发表。发表日期2013年11月,ISSN1673-2162,CN14-1324/G4,获一等奖。于丙臣老师的论文《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分组教学法的应用》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华章》中发表。发表日期2014年8月,杂志刊号ISSN1009-5489,CN22-1282/I,获一等奖。
刘杰老师的论文《在生物教学中对比法的应用》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主办的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丁长丽老师的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青年教师教案设计大赛中,获生物科一等奖。
丁长丽老师的论文《生物课教学中的素质培养》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主办的论文大赛中,获叁等奖。
于丙臣老师的论文《浅谈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若干认识》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主办的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八、研究的结论及思考 1.基本结论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是可行的,其效果是明显的,其教学流程和评价是较科学合理的,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理念。
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性教学中,创设了多元、动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通过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提升了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 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而实现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2.问题思考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仍需探讨的问题。如班内学生层次不齐,探究知识的能力差别很大,教学过程的控制难度较大;探究性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而且耗时多,这与教学计划的完成产生矛盾;与生物探究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尚未开始,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第四篇: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1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探讨
阿依努尔·努尔提也夫(新疆实验中学)
[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摘要] :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认识,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该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呢?笔者认为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性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工作者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措施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将在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要注意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干讲”理念。生物教材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涉及一些实验教学。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在实验设备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些实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实验的步骤等相关知识点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此外,也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在讲授“微生物的培养”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做大肠杆菌的实验,让学生培养微生物,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如今,随着社 会的发展,很多先进设备走入了学校,多媒体设备就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进入了课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它给教学带来的各种便利。生物教学会涉及一些很抽象的反应过程或者概念等知识点,如果单靠老师授课,很难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掌握。比如,在讲解“染色体”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DNA和遗传基因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印象。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3、把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
新课标明确要求生物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是为生活服务的。生物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发现生物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高浓度溶液中细胞会缩水”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在盐碱地上种庄稼,但是长不好,于是对它进行施肥,可是庄稼非但没有长好反而烧苗了”这个例子来进行讲解,这样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二、优化改进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提供保障
(一)发挥信息手段演示功能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属于抽象的微观范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演示,还有一些过程较长的生物现象,课堂之内也难以演示。这样制约了教学成效提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变微观现象为直观演示,变长期变化为节点展示,给予生物课堂更为生动形象的信息,提高学生理解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例如,DNA分子的结构以及复制等微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动画模拟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掌握其结构以及复制规律,让生物知识点的学习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二)发挥自主模式促进功能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与机会,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相互讨论提高重难点突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笔者在生物教学中,改进了教学模式,采取教师重点引导提示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如教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笔者结合生物群落演示图设计了一组探究题:①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②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③相同的种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④你所知道的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怎样?种间关系有什么积极的意义?⑤捕食、竞争和寄生是否会导致另一方完全消失?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吗?以这样的一组探究题引领学生深入开展学习,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发挥了自主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发挥当堂检测反馈功能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当堂检测的方式获取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笔者在教学最后环节留有一小段时间进行检测,以事先印制的难点要点测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及时、准确地对教学成效进行分析评价,并调整教学方向与措施,能够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1、善于设疑,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多个方向探索和发展的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导出不同的结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质疑,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探究的心理。如在讲顶端优势原理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从以往对生产实践已有认识去进行发散思维。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1)常见的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有哪些?如何加强其顶端优势?(2)生产实践中怎样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对顶端优势有关的各个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运用引导探索法,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发现法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讲“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时,教师并不先发现病因,而是先向学生提问:“治疗该病的根本措施是什么?”这时,学生不能仅仅看事情的表象,而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蛋白质到RNA再到DNA的逆向推导。学生自然会明白:“镰刀型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治疗的根本措施是改变综的遗传物质。”这样能训练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有效备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语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愿望和有效评价等方面的有机整体,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晓燕.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有效提升策略的研究 [J].教育界,2015(15).2.董斌.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6(2).作者通讯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延安路65号:新疆实验中学:阿依努尔·努尔提也夫 老师(收)
邮政编码:830001 4
第五篇: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的体会
上杭一中
傅海香
读了刘恩山、汪忠主编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使我感到高中生物新课程具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目标。要教好高中生物新课程,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使整个教学过程适应课改的要求,才能实现新的教学目标。学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本人体会到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的策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并强调课程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生物教学中,应当把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未能准确表达《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表达得不够具体明确。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在是参考其他版本教材的相关内容,或参考相关的教学资料,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或修改一些内容,把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讲得到位一些。一定要形成这样的观点: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是教《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高考也是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高中生物新课程规定的能力目标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忽视知识的运用。因此,生物新教材的教学中,在传授受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要认真组织好每一个观察活动,给学生讲清楚观察的目的、任务、方法、步骤,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观察能力。要充分准备好每一个实验,使学生在有序的实验中实验能力得到期发展。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生存与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教学中应当在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的能力是
一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的生成体验,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发展。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的策略
预设是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准备状态,对未来教学所做的整体设计和构想。生成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对教学设计作出及时的调整,引导学生进行更有价值的新的探究。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正常情况下可以按照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教学进入思维的高级激活状态时,学生可能会有许多超越预设的思路和行为,怎样处理,这是显现教师教育机智的良机,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引发学生这种良机的闪现,打破预设,促进更有价值的生成,这种生成是对预设的深化和超越,更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过分注重预设而很少关注生成,教师备课只考虑如何教,强调教学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进度把握准确以及完成任务不折不扣。这种课堂教学沉闷、封闭、机械、程式化,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创意。其实,真实的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预设不变的。其原因有三:首先,高中生物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就不可避免地在教学中产生大量生成性教学资源。其次,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在生物实验探究中也会出现与教师预设不相同的情况。第三,即使是传统生物教学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出现的新情况。既然课堂教学不是预设不变的,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本人在一年的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体验到,生物课堂教学的预设方案不宜太细,教师只需设计大致的探究活动框架,设计主要问题,为“自主、合作、探究”提供平台,给师生留有广阔的发挥余地。可以说,生物课堂教学的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事实上,生物课堂教学真正的精彩往往是其生成的部分,而并非其预设。
四、注重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
教学不应该轻视知识的有效传授,也不能使知识传授走向极端。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其实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发展。其实,在学习中学生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感,问题是教师要用自己积极的 2
情感去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不仅让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生物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智力教育。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新的秘密》一书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是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基础;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它既有一般思维的内涵属性,又有其自身的外延特征。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它的变通性和独创性,而这些特性的产生又与人的右脑以及左脑的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新个性品质发展的素材,促进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发展。例如,通过生物理论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左脑的发展;通过组识学生观察生物的标本模型,促进学右脑的发展;通过生物学实验,使学既动手又动脑,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协调使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的通畅性、灵活性不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五、让知识回归生活的策略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涵。《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都特别重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在现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对知识的认识只有回归到产生知识的源泉中,知识才会变得生动和鲜活,知识只有在应用中也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发挥它的力量。教学应当回归生活,教学更应该用知识指导人去丰富生活、提升生活。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本人非注重有效地利用教材,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周围的生活实例,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得有趣,同时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知识的价值,更让学生用知识去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生活。
六、注重学科之间有效整合的策略
社会生活中的知识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为了学习方便和教学,才人为地将 3
其分开,而这种分割一旦走向极端便带来危害。“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割裂了知识的来源。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注重学科内容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让知识显现出生命的活力。现代科学正向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这必然反映在学科的课程中。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语文、科学、体育、通用技术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必要的渗透,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例如,在生物新课程中,涉及到很多化学知识,对此,本人一方面引导生运用所学过的化学知去理解生物学内容,另一方面,主动请教化学科任老师,帮助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又如,在生物学中要用到概率等数学知识,同样请教数学科任老师。
七、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的策略。
高中生物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注重生物科史的学习。这是因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因此,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中,本人非常注意搜集与课文知识相关的生物科学史材料,用这些材料引导出课文的知识,让学生不仅懂得科学的结果,同时懂得科学的过程;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的重要史实,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生物科学方法、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其价值
八.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学生学习方式一般分为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优缺点,接受学习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短期内难以学到很多知识。从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看,有些内容宜采用接受性学习,有些内容应采用探究性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只注重让学生接受学习,不重视探究性学习,这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教材,选用适合采用探究教学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探究学习的方法、步骤,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