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所认识的高职说课
我所认识的高职说课(初稿)
林琨智
2014年5月5日
课程是学校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和授业是方式,解惑是目的。传道是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方向;授业是教授学业,让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本领,告诉学生应该从事的事业,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实现和走好人生的道路;解惑是解难答疑,是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本领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做人的道理和所要从事的事业有冲突有迷惑的时候为他们解答,消除他们的疑惑,使他们在成人成才成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说课是通过教师的理性思考再现课程教学设计与活动的手段,是展现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能体现出教师把握课程境界的高低,比教师讲一堂公开课要难得多。教师的公开课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所展示出来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虽然需要教育教学观念支撑,能够体现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也可能讲得很精彩,但由于一堂课的知识只是一门课程知识较少的部分,受到知识本身和知识量的限制,很难体现出教师对一门课程的宏观把握能力。说课则是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为基础,为实现专业培 养目标展现出对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的实施,主要是对课程教学工作总结的写实,突出一个“做”字,不足之处也是对课程教学的指导,体现出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素质为重、全面发展的落实程度。
教师要想把课说好,就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解决好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轻视人文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问题,以职业技术素质教育为主线,从整体上把一门课梳理好,把握好知识、学生、条件、方法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知识是载体,学生是中心,条件是保障,方法是手段,努力形成知识载体、学生中心、条件保障,方法手段相互结合的最优化,把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是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知晓课程地位与作用。课程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首先要从职业、技术、素质的三维角度掌握专业培养目标,知道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以及工作环境;知道职业规范、技术标准、素质要求;知道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其次要发挥课程育人的最大功能,知道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知道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技术技能,知道要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思考和人生领悟。
二是要进行学情调研分析,了解学生能力和基础。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形成主导与主体的有效相互作 用,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有机整体,产生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能否产生最佳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核心工作取决于教师对学生了解和把握的程度。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应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对学生进行综合研究,从研究学生的实际状态中获取信息,掌握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身心特征、思想状态和人生追求,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三是要熟悉领会教学大纲,把握课程目标和要求。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要求顶层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教师要认真了解、熟悉、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执行大纲。教学大纲只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着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师的教学一方面应符合大纲的要求,以保证课程的基本规格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在深入钻研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地掌握,补充学生以往知识上的缺漏,适当增加大纲尚未编入的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
四是要确定教学模式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组成部分。教学模式是教师围绕课程教学形成的比较稳定、简明、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方式与手段。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突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训,按照“学中做、做中学、学中练、练中熟、熟能巧、巧能干”的思路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心智健康水平。
五是要做好课程单元设计,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课程单元设计是指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环节等进行的设计,要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最能反映课程教学亮点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发挥科学技术课程的人文价值在培养学生成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文社科课程的人生导航作用,充分尊重学生,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疏导,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确保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是要注重教学效果评价,多角度分析学生所得。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落脚点,以职业技术素质为主线,通过考试考核、学生互评、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职业规范、技术技能、综合素质的评价,给出教学质量的可靠说明,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对课程的认识与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 学水平。
七是要有效整合利用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教师要知晓、熟悉、掌握、制作进行课程教学的基本素材,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和教具,熟练掌握实验实训设备,积极参与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有机整合和优化教学基本素材,科学合理的利用实验实训设备,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发挥出软硬件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
八是要坚持课程改革创新,提高课程的育人水平。课程改革创新主要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支撑改革创新的教学条件,使课程教学更合理更完善。教师要知道所教课程在国内的建设水平,知道学生就业岗位对课程的要求标准,知道课程改革的创新点,知道课程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为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一般情况下说课的时间都比较短,大约在15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度的凝练和概括能力,要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说课的ppt讲稿,最好采用简练易懂写实的字句、辅以简洁典型真实的画面、每分钟1.5个左右的帧幅设计,使用准确流畅得体的语言进行说课,往往能得到较好的效果。教师通过说课可以促进对课程整体把握的再认识和再提高,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实施职业技术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
第二篇:高职说课疑问解析
高职“说课”疑问解析
张德炎
一、什么是高职“说课”
(一)概念“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阐述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和改革的理念与做法。简而言之:是将“教(学、做)什么?怎样教(学、做)?为什么这样教(学、做)?
(二)主要特征:
1.功能性:检查性、示范性、研究性、评价性 2.理论性:职业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3.科究性: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因此,它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三)类型
根据其功能划分:检查性说课、示范性说课、研究性说课、评价性说课 根据其内容划分:课程说课、单元说课、课时说课
二、为什么要进行高职“说课”
说课是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教师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意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
“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14)
“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16)
说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职业教育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具备清晰的职业教育意识,对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功能、特色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更加自觉地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按照高职教师的要求提升自己,在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评价等诸多方面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方法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加强教学教研实践锻炼,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说课是反映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说课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而这些能力往往又来自于教学教研的实践锻炼。例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3、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课程改革建设能力
说课要向专家展示教学材料(说案、教案、教材、教参、实训指导、课程标准、PPT、授课计划等),这些都是重要教学资源,它可以反映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估中,通过说课活动可以了解教师以下情况。1.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其在教学实践的运用能力; 2.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能力;
3.教师的“双师”素质(工作阅历、专业特长、“双证”、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等);
4.教师的专业理论功底、知识结构、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 5.教师的教学建设(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参、精品课程、案例库、习题库等)情况;
6.教师的教改情况及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7.教师对该专业学生的学情分析;
8.教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定位的理解和认识。9.教师对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掌握; 10.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说课说些什么
(一)课程定位——为何教?为什么要开设该课程?(1)职业岗位定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16)“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16)
“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6)
“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工作岗位群——该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2)资格证书定位
岗位技能标准——相对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标准——该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课程性质定位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案例1:《成本核算实务》王利红
在专业核心课程链中,该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期课程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实务》等,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为成本核算与管理打好基础。后续课程包括《公司理财》、《财务报告分析》和《审计实务》等,要求学生运用成本核算等相关资料,进行有关预测、决策、计划与分析,以满足会计类岗位工作任务的需要。
案例2:《职场英语口笔译》程丽群
该课程对学生外语语言和专业领域各方面能力 综合运用起头承前启后的作。它以《综合英语》、《语法》、《商务文化交流》等课程打好语言基础的课程为先导;和《商务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同修,在形成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上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为后续课程《外贸函电》、《单证操作》、《谈判》等培养学生专门领域内的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了铺垫和支撑。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上看,本课程的前后续课程衔接恰当,同修课程设计合理,为口笔译实践进行了专业知识补充。
案例3:《医药商品实务》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专业 姚 虹 是在学习了药理学、药事管理、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程,本课程是对前期所学的药学、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也为后续的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资格的鉴定,以及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提供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课程设计——教什么?
1、课程目标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案例1:《建筑施工技术》刘长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施工的程序和施工工艺,熟悉质量检查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已动手参与实际操作,使学生具备组织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并解决简单施工工艺的能力、具备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检验的能力,并且能够从事建筑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具有耐劳的敬业精神。
案例2:《医药商品实务》课程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具备从事药品销售、药品储存养护、处方调配的能力,同时能掌握支撑这些核心技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在能力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和工作作风;树立“质量第一”,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案例3:《工程项目招投标》庞俊勇
有编制招标文件及标底的能力,能够应用报价策略调整确定投标报价,能够编制投标文件及参与合同的签订等工作,并且可以组织和参与整个招标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2)课程内容选取设计——针对性和适用性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6)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一般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素质分析——构成教学模块和学习情境(项目化)
案例1:《物业管理实务》王纪平
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和梳理,然后从中筛选出若干关键岗位,对这些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归纳,根据完成该项工作或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工作过程的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方案设计、学习情景设计等等。
案例1:《建筑施工技术》刘长海
在企业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编排,针对施工员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设计学习情境,认真选取了教学内容。
案例2:《民法原理与实务》徐唐炼
本课程针对法律事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企业法务人员、律师助理、人民调解员等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与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咸宁市司法局、湖北宁华律师事务所等合作开发课程,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案例3:《成本核算实务》王利红
根据“行业载体、岗位适应、结合考证、兼顾发展”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案例4:《工程项目招投标》庞俊勇
课程建设全过程在有行业企业组成的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参与和指导下,总体上分为:岗位分析、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设三大步骤。A岗位分析。在充分进行行业岗位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招投标人员岗位工作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并分解出完成各岗位职业的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项能力,以此作为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基础和目标;B教学分析。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条件分析。通过分析形成教学框架,组合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模块,通过学生分析摸清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通过教学条件分析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C教学建设。按照教学分析的要求组织落实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场所建设。
(3)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科学性
要点:学生的认知规律、逻辑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工作过程系统化等 案例1:《民法原理与实务》徐唐炼
整合的课程内容分为两篇:民法基本理念分析、民事案件处理实务。民法基本理论分析——四个模块——七个专题 民事案件处理实务——四个项目——二十二工作任务 案例2:《零件的数控加工技术》刘合群
以职业成长为主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由单项加工到综合加工,由学徒工到中级工的过程安排教学内容。以零件加加工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结合“工学交融、学训交替”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该课程的八个学习情境十五个工作任务,分两学期完成,第学期集中安排十周时间进行教学。
(4)教材的选用与建设
案例:某教师说到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材时说: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之一,但它不是教学中一陈不变的死蓝本,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使用的是根据职业教育理念,“实用、够用、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企业共同开发的校本教材。它是由原《经济学基础》、《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以及《物流管理概论》等四本教材整合而成,其内容主要涵盖仓储与配送两部分。
(5)教学内容的其它表现形式
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实训指导、电子教案、PPT、视频、案例、习题、教学软件、图表。
案例1:《零件的数控加工技术》刘合群
在课程负责人刘合群副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与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研制了工学结合的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数控加工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已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级制作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主要有多媒体课件、课程录像、讲义、情景设计表、技能实实训任务书、学生工作单、试题库,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且建立学习的平台,可在线答疑。
(5)课程标准设计
要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体现高职特色
内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条件、课程评价、教学资源等。
(三)课程实施——如何教?
1、教学模式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模式,依据“三性”改革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16)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16)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
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12)
“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12)
案例1 :《学前儿童卫生学》——儿童疾病的预防(朱焕芝)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专业老师儿童疾病的理论知识,实训老师就咸宁地区儿童常见传染疾病的防治对学生进行专题讲解,学生在医院参与了部分疾病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到市殘疾儿童学校进行儿童疾病的预防服务。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角色和真实的工作环境,课堂教学和社会服务要结合,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案例2:《建筑材料与检测》-李文川
教学模式:“一套图纸、两栋房子、三把尺子”
教学方法:比较鉴别法(主要针对几种不同类型、不同品种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现场教学法(对水泥、钢盘、混凝土试验进行现场示范、强化演示)
案例3:《民法原理与实务》徐唐炼
教学模式:“五步驱动法”:任务引入——任务解析——任务演练——案例处理——评价总结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方法”——设计问题——思考答案——交流讨论—答疑解惑
案例4:《零件数控加工技术》刘合群
教学模式:“六步法”:发放任务单、讨论决策、编写计划、任务实施、检查评估、意见反馈。
2、学情分析
从两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本门课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另一方面是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案例1:某教师说《天然药物化学》课的教学对象分析:
① 高职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② 学生对实践操作项目感兴趣,老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③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④ 学生学习课程的知识障碍。学生学习本课程时将会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有机化学知识掌握不牢,感性认识欠缺,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方法与手段
继承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运用目前先进的教学方法,创新本课程的特色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合,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12)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6)
案例1:某教师设计的《J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是以“五步教学法(项目展示——教师演示——课堂模仿——课堂实践——巩固提高)”为主,辅以“项目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学习法”。以一个工作任务(项目)为一个教学单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在实训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具体做法是:任务导入或案例引入(项目展示)——教师演示——课堂模仿——课堂实践(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团队完成)——巩固提高(利用多媒体、网络拓展)。这种模式的优点有三,一是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通过小组提问、讨论,以训练思维,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4、课程考核
它包括课程考核标准与内容、考核的方式、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及设计理念。案例1:《零件的数控加工技术》刘合群
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按照百分制进行。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各任务考核的平均值为阶段性考核成绩,且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通过“数控机床调整操作工”和“数控工艺员”中级工的职业资格考试,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阶段性考核以工作任务为单元实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素养、加工质量、工艺过程的合理性”三大方面,其中“加工质量”用“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质量标准来检验,考核方法以“过程考核(70%)与结果考核(30%)相结合”,以“自评(10%)、互评(30%)和师评(60%)”的考核方式进行。
期末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形式作为期考试,以取得“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或“数控工艺员”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成绩为课程总成绩的40%。
(四)课程实现条件
1、教学团队
对任课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学历、教学能力等要求;同时说明师资队伍现状。
主讲教师是否具备师德高尚、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等条件,是否由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16)
“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16)
“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案例1:《成本核算实务》王利红
课程组现有教师15名,其中专职教师8名,均为“双师”素质教师,师德高尚,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到企业兼职或挂岗锻炼,适应一体化教学能力强;7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在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专兼结构较为合理。
(12)
2、教学设施
课程对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条件要求的要求,同时说明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支持和保障教学模式改革的程度。
校内实训基地是否有行业企业参与共同建设,能否满足课程生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校外实习环境能否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16)
实验室-实训室-实训中心-工作室、模拟室、车间、部、厂、所(企业文化和企业元素)
案例1:《国际贸易实务》陈希望
目前国贸专业拥有1个独立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此外还与其它专业共享物流管理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英语语音室等校内实训室,为本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案例2:《民法原理与实务》徐唐炼
校内建立模拟法庭;与社区合作建立“法律教育服务站”;与企业、律师事务所、法院建立“法律服务站”和“实训基地”;与咸宁市司法局建立“法律教育发展中心——法律援助志愿者站”。
3、教学资源
对课程学习资源的要求(教材、参考资料、网络资源等)。同时,要说明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辅助教学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源情况。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16)
“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课堂和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远程开展专业(12)教学的改革。”案例1:《零件的数控加工技术》刘合群
学校建立了宽信息网络,教师与学生实现网上教学交流。学生和教师通过上网进行自主学习与提高。
学校建有数控仿真实训室,电台70台,汇聚交换机一部,数控模拟仿真软件2套,教学软件4套。
依托学院精品课程统一管理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制作了“零件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网站,在调和网站中设置了课程简介、课程信息、课程情境设计、情境参考教案、情境PPT、考核方案、习题库、职业技能鉴定自测题、实训指导书,并放置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加工案例等学习资源,为学生的拓展学习提供方便。
案例2:某教师说《J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时说到: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堂中,我们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如“深圳远志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进行辅助教学,运用这个系统教师可以进行示范编程、可以对指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可以指定学生进行演示,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控制各个教学环节,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我们还通过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借助于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拓展学生知识。
(五)课程评价与特色
1、课程评价
教学效果要说明评价体系的构成(如:校内督导、学生、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学习效果考核方式(如:笔试、口试与操作考核相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同行、督导评教等),重点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训、实习产品的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等主要指标说明教学效果。
“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 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16)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12)
案例1:《工程项目招投标》庞俊勇
实习生反馈:08造价2班张炳同学和吴芳同学现在在杭州做招投标工作,张做技术标编制,吴做商务标编制,在短短半年不到实习,他们参与了30多个项目的投票,虽然他们参与的项目都比较小,但中标项目超过了30%;08造价5班的丁明同学现在在广东环建建设领略能够独立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
2、课程特色与创新
案例1:《民法原理与实务》徐唐炼
“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过程工作化、学习服务一体化” 案例2:《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吴国利
“校与厂零距离”:实行“校中厂”、“厂中校”,教师到企业兼职,企业专家来学校兼教;
“工与学零距离”:为企业设计加工产品,学生实训过程就是生产过程; “教与做零距离”:现场教学、现场动手、现场评价。案例3:《职场英语口笔译》程丽群
“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步骤、多维实训”:即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把握商贸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工作情景与学习任务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从易到难,把翻译基础——技巧方法——实例演练三个步骤贯穿在课程目标实现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当中;课程团队针对课程实训主导型的特点,搭建 多层实践教学平台,选择多样化的实训地点„。
四、高职“说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高职“说课”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的前提:一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二是教法设计、教学手段运用符合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三是对教材处理、整合分析正确、透彻。四是对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的灵魂:将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3)实效性原则----说课的根本: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4)创新性原则----说课的生命线: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说课”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理念(理论):与时俱进,准确无误
要以职业教育理论观点作为个人理解教材,处理教法,安排程序设计的依据,使自己所说之课站得住脚。理论依据要从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教育心理学、教学论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有关观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认知特点进行分析。
要凸显主体教育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撰写说课材料时,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设计中各个教学环、链的展开等方面要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课程考核”——“课程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办学模式”、“办学定位”、“课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案”、“说案”
2、内容:理实融合、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善于创新、特色鲜明(在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方面体现特色)
3、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要有激情、美感和味道(重气、语速、语调)
“愉悦是美的形式”,“共鸣是美的内容”。说课是一门艺术,要使说课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其具有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的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为此,说课者可在语言表达、仪态展示、辅助课件制作三方面多下功夫。
说课所用语言应是介绍、陈述性的语言,而不是直接的教学操作性语言。要有领起语,注意语言过渡、承上启下,前后呼应。如“我对这节课教材作如下分析”,“基于这样的教学思路,我认为本课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我想,本课按以下几个环节(步骤)进行”等。
普通话准确,语言规范,生动流畅,富有情感,“说课”是说不是读,不要照本宣科,要口语化。
良好的语言表达形式,首先要求教师选择语言要通俗精练便于理解,又要有一定的文采修辞以增强吸引力。另外,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重要,如果说课者口齿不清、语言艰涩难懂,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在语言表达的节奏上,应当紧凑干练、富于变化,说课的时间通常只有30 分钟左右,要想在短时间内拨动听众心弦,有声有色、充满激情的语言是有力武器,那种照本宣科读讲稿的表达则是说课的大忌;再次,说课内容的各层次之间,应该衔接自然,尽量减少生硬的过渡。为此说课者就要精心构思,反复锤炼,将说课内容整理成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以便产生行云流水的不凡效果。
案例1:《语文教学法》代晓冬
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走上教师岗位要两块敲门砖,一是教师资格证,二是招教考试。
4、仪态(仪表和教态):轻松自然、充满自信、整洁得体、庄重大方 有信心,有礼貌;衣着整洁、形象动人,举止端庄,仪态自然; 说课者干净利落的发型、自然得体的着装会让人产生美好的视觉享受,再加上大方适宜、收放自如的教态,整体形象会在瞬间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在说课过程中,首先要目光坚定、精神饱满,给人以自信、热情,能够驾驭课程讲授的第一印象。其次,说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和听众进行眼神交流、环顾全场,而不是
拘谨僵硬、自说自话。再次,在使用通俗、幽默、风趣的语言时不妨适当巧妙地运用手势等肢体语言解释、强化所述内容,以调节现场气氛,5、课件:色彩构成要色调鲜明、层次分明、对比和谐;
构图布局要主次分明、布局均衡、疏密有致
媒体构成要运用恰当、优势互补、动静相宜
6、资料:完整齐备、统一协调(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说案、教案、助教媒体、授课计划、获奖成果、课表等)。
7、时间:合理分配、把握精准。
五、专家常提问题摘录(仅供参考)
1、说课和讲课有什么区别?
2、你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哪些?
3、作为多专业共有的专业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不同的专业标准是否相同?
4、基础课程(思政课程)的改革难点较大,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是什么?
6、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那些?
7、如何理解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内涵?
8、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什么?
9、本课程有些什么行业标准,学校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
10、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取舍依据是什么?
11、本学期你们教研室(专业教学团队)对本课程的建设做了哪些工作?
12、本课程校外实训基地是如何利用的,有哪些实训基地?
13、说说本课程在专业中的不可替代性?
14、说说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15、本课程的最重要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是什么?
16、本课程学生独立操作的时间有多少?
六、学习有关文件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号
3、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4、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1]14号
5、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 教职成[2011]11号
第三篇:高职院校教师如何说课
高职院校教师如何说课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学大纲、说教学对象、说板书设计、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还包括对教材的优缺点进行说明。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有创新、实用的教学方法更佳。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2,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3,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本人参加了我们学院教师的说课大赛决赛,我的说课稿如下: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好!我今天的说课课程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大纲、说教学对象、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程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由王涛、章明等主编的21世纪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系列规划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我选用的教材,2009年2月出版,其目标定位为培养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方面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本教材全面剖析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选购、组装与CMOS参数的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维护及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本教材可操作性强,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本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和上机实验,结合这两个环节,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提高操作能力。
另外,我使用的参考教材是由吉林大学张希玲教授、朱军博士教授和魏三强(我)三个人联合主编,2008年6月出版的“新概念”系列教材《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本书涉及38个电脑中经常使用的软件,以目前最新的软件版本为例,针对初学者的需求,以通俗的语言、详实生动的操作案例,全面讲解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相关知识以及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我把自编教材中“沸点网络电视”、“视频转换大师”、“VLC”等10个左右的常用工具软件作为补充知识讲解,目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 说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维护、影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共10章的内容,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课程计划总学时:88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32 校外实训:24(6天)授课重点:硬件部分和系统软件部分
授课难点:电脑故障的处理和系统调试部分。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课程任务:本门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理论与实际动手的技能。
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学习以微机系统的组成、微机的组装与维修为主,教师应采用教学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为1:1(不包括校外实训)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微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操作系统安装、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的详细讲解,以及在微机硬件实训房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微机组装与维修的实践技能。教学效果反馈方式:通过和学生的直接交流+匿名的收集意见稿
考核方式:考试课 [ 理论考试(30%)+实践考试(40%)+平时表现(30%)]
三, 说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班级学生。
一般来说,在开设本门课程以前学生应先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才可以学习本课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因材施教。
四, 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为了能体现我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演示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有激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法、探究法和市场调研法。
五, 说教学过程
做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成效的教学心得。我的教学过程是采取“精讲——多练——校外实训”三步曲教学法,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从抽象到具体、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开展教学三步曲做详细介绍。
1.“精讲”知识点精讲知识点主要围绕实践技能训练开展,要求够用就行,对于重点内容如:对CPU、主板、内存等重要部件的性能参数和流行品牌等要详细讲解。在讲课时,①是拿出具体实物对照讲解,例如:在讲解主板的时候,我会拿出主板教具来讲解主板的相关知识,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就更容易理解主板的相关知识。②是课堂上利用幽默语言把知识点趣味化精讲,用我激情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我和学生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提高我的教学质量和效果。③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比如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最新产品的优势,例如:在讲解内存条时,把DDR系列的DDR-1,DDR-2,DDR-3内存条做新旧对比,就可以看出内存条部件的发展趋势和产品特点,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2.多练
在课堂上做到了少讲、精讲以后,紧接着就是多练。俗话说“打铁要趁热”,要想真正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还要靠多练。
“练”可以从最简单的部件识别、拆装电脑这些基本的入门开始,学生只有见得多了、摸得多了,才对电脑不会陌生,才敢动手去拆、去装。还有一些理论原理很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一下子就会明白。因此“练”是解决学生由直接感觉到形象思维、知觉思维到抽象思维之间的过渡,也会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为了减小因静电、摔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把“练”分阶段、分场地进行。第一阶段是认知、拆装电脑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应在专门的组装实验室进行,因为学生刚刚认识各个部件,要一一操作练习,且物理损坏较大,所以初级阶段的实验室要求较低,只要满足部件齐全,型号较新,不要求能够使用就可以了。第二阶段是系统测试、维护、优化的高级阶段。进行到这个阶段,学生对电脑操作基本掌握,注意事项也比较清楚。在这里学生们就可以从容地练习各种系统测试、维护、优化的实验了,如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以及系统优化等。
3.校外实训(实习)
校外实训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实践性教学的一大亮点。为了让学生了解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就必须走出去。我们计算机系在我院实训部的大力支持下与宿州新武夷商城的东方视频公司、联众科技有限公司、联想电脑公司、奔腾科技公司等建立了实训基地合作计划,让我们的学生参与电脑公司的业务,如为客户列出“配机清单”、组装电脑、亲自动手检测维修电脑等一些基本工作。通过参与这些业务,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亲自动手实践,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了掌握“真正知识”的乐趣,充分发挥了学习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精讲——多练——校外实训”三步曲教学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校外实习训练,缩短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距离,符合了我们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宗旨。
六, 说板书设计
充分利用我们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化的电教资源,使用Authorware、Flash、3dsmax等软件合成自制一个排版合理、制作精美、观看清晰的电子教案,作为板书,替代传统的黑板上的粉笔板书。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大纲、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表格制作与处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职高《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第四章文字处理中第五节《表格制作与处理》,学习表格制作与处理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文字编排知识,同时为学习其他图表处理软件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表格制作与处理恰好是人们直观化、形象化地传递信息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信息量较大,涉及到操作点多,例如表格创建、编辑、修饰、计算和排序等操作,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师拘泥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表格制作和处理的所有操作点,就无法贯彻新课标精神,所以我把本节课分为两课时,两节课都以案例教学法逐步解决表格编辑、修饰和计算的问题,两节课安排的技能侧重点不一样,前节课侧重学生表格基本编辑能力,后节课侧重表格修饰、计算和排序问题。
如此处理教材的目的,避免误入只重专业技能而轻实用这样一种技能脱离实际的怪圈,可以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二、说学生
职高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一的学生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学生来源不同,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于是,我们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实用性,要考虑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本节课是一次校外公开课,面向的对象是自己不熟悉的其他学校高一学生,而对学生个性事先不大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和教材情况分析,根据新课程思想,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表格创建、编辑和修饰的意义; 能力目标:
(1)掌握表格的创建和编辑的方法。(2)培养学生信息加工能力。
(3)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由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表格设计与制作。
四、说教法、手段和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
(1)文化熏陶法:为学习表格制作与处理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氛围,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3)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有关水体污染的背景材料,指出面临的困境,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处理、分析,最后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于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4)任务驱动法:在案例中包含一个表格制作与处理的任务,学生以完成此任务为目标,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完成任务的实践。通过任务驱动法可以使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
2、教学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和演示。利用职高信息与计算机应用教学支持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采用教学支持网的优点有五:A、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资源可以共享,内容可以不断增加,可以逐步完善,不象其他一次性筷子一样的课件;B、开放的资源,开放的学习氛围,开放的教学理念,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C、交互的网络教育,无论是群体化的协作还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D、网络技术的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定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这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E、这不仅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也会促进教师备课方式和批改作业方式的全新变革,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3、教学模式:任务—>协作型
五、说学法:
信息技术学法指导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更新快、分之繁杂,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就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即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合作式地、研究性的学习。因此,我确定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提出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要求学生自学支持网站上的电子教材内容和操作演示或教材内容;
2、自主探究法。通过自学表格制作与处理的方法后,尝试运用于案例中表格制作的任务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再进行自学或摸索。
3、知识迁移法。在许多软件中,操作都是大同小异,学习表格编辑方法上要学会举一反三。
4、分工合作法。为了高效和扬长避短,组内既分工又合作,比如,一个组两位学生,分别承担把表格手工设计、数据填写、作业提交、表格制作和文字编排;
六、说教学设计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课前组织
1、组织学生预习、分组并推选组长;组织学生学习教学媒体(网页和教学软件)的操作。
2、认真预习教材、异质分组,推选组长。
3、熟悉教学媒体的操作;预习为自主探索准备,分组为组内高效地分工协作做准备。激发主体利用一组风景图片和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同屏播放,示意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指出我们面临的困境。学生课前观看演示情景激发创作欲。以此情景唤醒学生环保意识,酝酿制作报表的热情。课间引发主体引导学生设想为一位环保志愿者,并导出课题: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源采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写出一份以图表为主体的水体污染简报。开始只置身于环保志愿者行列,明确任务:进行以表格为主的简报制作。出于主体式教育要求,作为主体的学生,应明确本堂课要做什么。1分钟启发主体展示温州市2001的有关水体污染的环保简报范例。观摩演示的简报范例。价值引导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以范例为蓝本,投射教师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什么样简报才是完整而美观?4分钟
第四篇:认识空气说课
《认识空气》说课稿
说教材:《认识空气》一课,是认识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又是重点课,承接前面认识水的方法上,继续训练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来认识空气的存在和空气的物理性质,继而为后面学习空气占据空间和流动的空气产生力量做好铺垫。
说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己亲身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2、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3、通过合作探究实验,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存在,空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说教具准备:烧杯、粉笔、水槽、塑料袋、吸管、扇子、气球。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一堂课中,良好的导入能促进整堂课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认识空气”这个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活动一“找空气”
1、提出问题:引出找空气的话题。
2、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及引导,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根据已有知识做出判断的能力。
3、设计方案:进一步明确探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案,探究方法的合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探究实验:科学课堂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实验,将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总结归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实验,将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建议,尊重别人。
三、活动二“比较空气和水”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回忆,学习类比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探究方法——用感官认识事物,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知识运用
通过问题的回答,可以进一步掌握通过探究得出的知识,体会科学来自生活,又可用来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从而体会科学的价值。
五、知识拓展
通过拓展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认识图形 说课
《认识图形》说课稿 北师大版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理念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课件)它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最会听别人发言?敢和它们比一比吗?那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吧!
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现在想试试吗?那我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合作搭一件作品。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搭什么,可能用到哪些形状的盒子?(师可控制一下时间。)开始完成你们的作品吧!(小组合作。)
生交流汇报:你们的作品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找两个小组介绍,引导学生发言,你们商量了吗?(生说,师将其用到的形状贴在黑板上。)
二、组织活动,进行教学。
1.“画”面。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看老师做了什么?(师取盒子。)
这是老师最喜欢的盒子,你也拿一个你喜欢的盒子给老师看看(师边摸其中的一个面边说),请你也摸摸你拿的物体的一个面,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呢?你来想个好办法。
(学生回答:画的方法,在沙滩上盖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师可引导:想想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请你选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吧!
生操作,师收集作品。
(2)智力游戏。
师: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智力竞猜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作品,问:猜猜看,这个图形是从什么形状上画下来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3)出示三棱柱。
师简介三棱柱,并按照刚才的方法从三棱柱上画下一个图形(在展示台上画)展示。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4)小结。
师:这
(师拿图形,生说,师贴。)请你观察一下,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物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此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出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的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由体出面。】
2.“找”面。
师:其实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些图形。不信,咱们找找看。从你的桌子上拿一个长方体,看看能不能从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长方形。
(指名演示,边摸边说从什么形状上找到的什么图形。)
拓展:聪明的小朋友,看你还能不能从桌子上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上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又提出拓展性的问题,“那你们能不能从桌子上的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意在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先扶后放,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引导学生说),揭下长方体并同时板书长方形(边说边揭)„„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有„„(生回答,师板书。)
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也可以试试边想边用手指画一画。(给学生留出想的时间。)
三、练习。
1.“说”面
(1)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把它们搜集一下。你能从这些标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他们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制成课件,在道路上滚动出标志,引导学生发现,教师进行搜集,师在课前将标志中的数学问题分别做成可闪动状,当学生说到时,可方便大家辨认。)
(2)讨论、交流。
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此处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找名字(第36页:连一连)。
师: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帮忙找一找吧!
独立练习,同桌互查。
3.猜谜语。
师:我们今天请来的三个朋友看到了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了。他们出了几道谜语,你有信心猜出来吗?
(演示课件:出示三个朋友,可出声,出示谜语,点击谜语会变大。淘气:先看我的谜语。)
指名扮演“淘气”、“笑笑”、“机灵狗”,给大家读谜语。
指名说答案,老师画连线。
4.涂颜色。
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五、布置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的本领,找找看,你们家里有哪些今天认识的图形。
课后反思
1.这节课设计的“摸”面、“画”面、“找”面和“说”面几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面”由“体”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教师通过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平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本节课缺少让学生表述的机会。如: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上试找今天认识的四个图形,并且到讲台上展示摸给大家看,学生虽兴趣很高,但反思后发现此处只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摸,如果能够让学生边说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边摸着展示给大家看,效果会好一些,孩子既有了表述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