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河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精选)
2017.04.07 戏韵芬芳 传承经典 ——记河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优
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
2017年3月26日到3月31日,河南省实验中学的礼堂里来自全省18个地市、10个直管县以及河南省教育厅直属学校的音乐教研员、一线教师、文化馆的研究员等音乐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三月的绿城乍暖还寒,但礼堂里却是热火朝天,兴致盎然,几天来舞台上近40位来自全省20多个不同地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带来的京剧、豫剧、曲剧、越调、河南坠子、河洛大鼓、灶戏、高扬戏等课例竞相风流,舞台下听课教师目不转睛,时而记录,时而跟唱,时而会禁不住跟着叫好。这就是“河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如火如荼的现场。本次活动在河南省基础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张晓华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得到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在郑州市文化路一小、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师生的鼎力配合下圆满完成。
戏曲进校园,戏曲进课堂,对于国粹经典的继承,对于即将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挽救,使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与孩子的心灵,让民族之魂永存,祖国文化昌盛,中小学音乐教师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本次展示交流活动在全省起到了积极地推动和引领作用。
作为河南省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早在2016年春就沐浴到了“戏曲进校园、戏曲进课堂的”的春风,历时将近一年,每位参与的教师都感受颇深!
本次活动之前,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张晓华老师就“戏曲进校园”活动做了大量的宣传与推进工作,并下发[2016]651号文件《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之后,全省各个地市开始进入选课筹备阶段。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的精神要求,科学、系统做好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各项工作,重拾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的传承,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组织戏曲教学方面的专家,对2016年10月全省中小学参加评选的所有上百余节课例(教研会函2016【2016】3号)进行认真评选,选拔出近40节优秀课例,并于2017年3月26日---31日在河南省实验中学进行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
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活动进行的30号上午,省委宣传部领导亲临现场并给予鼓励,这对于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是一个莫大的精神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至此根植于中原大地这片沃土。
通知一下发,各地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就开始积极准备。音乐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戏曲,如何去上课呢?这可难坏了老师们。据悉,很多地市都是教研员亲自组织,亲自指导,借助青年教师培训,名师工作室大力推进,想尽一切办法调动音乐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其中济源市的教研员毕小利老师,洛阳市的教研员马莲花老师就传承河南戏和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积极动员宣传,组织全市音乐教师进行赛课,精心选拔。使得“戏曲进校园,戏曲进课堂”活动在各个学校遍地开花。同时也使济源的“王屋琴书”,洛阳的“河洛大鼓”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学生的视线。其他各地市的教师也都纷纷行动,有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更有精神矍铄年近半百的老教师。
音学唱,有的甚至是拜师学艺。从一无所知到初步了解,再到后来的有板有眼,从戏曲的四功唱、念、做、打,到戏曲的人物行当生、旦、净、丑等,再到戏曲的五法手、眼身、法、步,老师们都学得有模有样,甚至有的也是炉火纯青,不亚于专业的戏曲演员。讲台上,参与展示的老师们或唱、或演、或念,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节精彩的展示课无不应映射出教师的辛勤付出。
其中焦作市马村工小的邱媛媛老师带来的小学四年级的课《豫剧丑角儿》,既有不同行当唱腔的对比,又有滑稽诙谐的表演动作,既有流畅合理的教学设计,又有酣畅尽致的学生活动,老师学生都沉浸其中,学生已然对豫剧中的丑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戏曲“催眠”,相信至此戏曲一定会在这些孩子们的内心生根、发芽的!
济源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李由社老师,已经53岁,一个资深的戏曲爱好者,得知此次活动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讲课,讲示范课对于一位离开讲台多年而且年龄不小的老师来说,绝对是一种挑战,李老师从确定讲课主题,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到讲台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个道具,甚至服装都经过精心的反复的揣摩与推敲,前前后后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观摩课上,李老师带来的八年级的《唱念做打学豫剧》一课,简洁明快的语言,得体大方的教态,专业精准的表演博得了台上台下阵阵的掌声,从李老师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传承经典艺术的信心和希望。
洛阳偃师市职业教育中心刘政举老师带来的曲剧《悠扬中原曲子腔》,导入部分的一段精彩唱段立刻就吸引了高一的学生们。整节课老师打着板,引导学生们学唱曲剧的经典唱段《小仓娃儿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节课下来,高一的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河南省的地方戏曲剧,还能有模有样的边表演边唱上几句,这样的课哪有学生不喜欢,作为河南的孩子们一定会以唱上几句家乡戏为荣的。
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很多老师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据悉,信阳固始县实验中学霍玉梅老师针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灶戏”先后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灶戏的历史渊源,学唱灶戏的经典唱段,深入农村采风,探访老艺人并拜师学艺,和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老师们共同探索,带来了八年级的课《丁香长歌吟古今——学唱灶戏》,霍老师精心设计,准备充分,标准的范唱,质朴的语言,动情的表演,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和老师。
在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坠子”赫然在列,但河南省的中小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却全然不知。平顶山湛河区实验小学的郭淑菊老师带来了小学六年级的课河南坠子《双枪老太婆劫刑车》,先且不评论这节课怎么样,我们只看到在第二天所有活动结束时,离会的老师们边谈论边哼唱着这段河南坠子。郭老师的不愠不火的,淡定从容,娓娓道来的河南坠子显然已经深入人心,让一百多年来,经历诸多民间艺术家的代代传承,经久不衰的中州曲艺之首——河南坠子重新绽放,郭老师为这一地道的乡土之声生生不息的传唱下去做出一位音乐教师应有的职责。
从筹备到结束,此次展示交流活动现场课的老师个个都粉墨登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争相斗艳。
三、在引领中绽放 每次交流展示课,大家最最期待的应该是最后一个环节,专家点评。活动结束后,评委专家们分别就戏曲课堂上的教学目标的设臵,唱腔的把握,专业术语描述以及如何如何上好戏曲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和建议:
1.一节好课教学目标的设臵要合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2.教师讲解的所有戏曲理论知识要正确、精准,不能出现常识性错误。
3.戏曲课中的教师示范的戏曲唱腔是否到位,除了传统的口传心授,也要合理利用乐谱,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能够引导学生巧记歌词。
4.把握好教材,找到切入点,以点带线,一线带面。5.教师是导演不是演员,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热爱戏曲。6.关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关注戏曲艺术本身,而不是剧情,人物。文化怎么给?概念怎么给?课堂生成在哪里?值得深思,老师们要好好研究。给孩子充分的感受,体验之后再总结。课堂没有规定的台词,善于抓住学生的有效语言。
7.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非千人一面。评委专家的点评一方面精准的指出了我们戏曲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就戏曲进课堂的教法上给出了建议和方向,在场老师都受益匪浅!
几天来,展示交流活动在老师们的朋友圈里点击率达到最高,怀着对戏曲艺术的满腔热情,收获的不仅仅只是听课记录本上满满的文字,更多的是对中小学戏曲课堂教学的启悟和帮助,累并快乐着,累并充实着。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戏曲艺术这一文化传统却已然开始生根发芽,我省戏曲进校园这一历史性的活动即将在中原大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中,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戏曲不再步履蹒跚,终会大步流星,尽放光彩!
第二篇: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总结
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刚才各校的代表对省骨干教师本次课例展示、交流课—黄臻老师的课“生活中的负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于黄臻老师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业务领导、老师们都给以了高度的评价,让老师们觉得“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充分说明省骨干老师黄臻老师丰富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展示了他很好的专业素养和很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我们此次交流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
此次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优秀课例的展示活动,从10月27日开始至10月29日,经过三天的交流展示研讨,现已圆满结束。
这8节观摩课,展示了省骨干教师们近二十天对各种不同的课例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他们(她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课堂教学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一)这8节观摩交流课的主要特点,我认为有五大亮点。
1.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高
这8节观摩交流课,无论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还是教学的理念,观念的体现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成功的课,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这八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很好的专业素养和很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由于他们丰富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使我们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只是按教案教学,在课堂中遇到一些冲突和事件时,他们展示出了良好的深层次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学的设计成熟、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且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整体上每节课都比较扎实,我们看到了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努力,看到了这些教学环节落实在学生身上的发挥的作用,效果。
第三,教学注重实效。每节课在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思考、发现、练习,还是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交流的机会,都能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使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这8节观摩交流课,我认为可供老师们借鉴、参考,甚至模仿的地方有很多。
2、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多样性。
第一,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内容继续受到关注。在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新内容近些年来成为普通关注的热点,本次课例展示了对《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特别是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内容的教学研究。例如,今天上午黄臻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负数”,昨天谢艳敏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旋转”,前天吴树良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和周荣华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些内容需要很深层的理解,很不好把握,更不容易让学生掌握。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向,他们都处理的很好,较好地综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关注课堂的生成。例如:谢艳敏老师在执教“图形的旋转”
时,利用“千手观音”的舞蹈录像、吴树良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利用学生身边的学校的景物,周荣华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利用两张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梅州景点照片;黄臻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负数”,利用开办“数学超市”为主线,“对联”等多种教学资源,去关注课堂的生成。
第二,选择“传统”或“常规”的教学内容也有。如:苏咏老师与植伟霞老师执教的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陈汉媚老师执教的“比的意义”、林锡辉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虽然这些内容是大家多年来进行教学的,非常熟悉的内容,也有了比较成熟的做法,但这样一些内容也同样具有挑战性。通过这些观摩课可以看出,经过十年的课程改革,虽然是“传统”或“常规”的内容的课,却展示出了很多新意,如现实的情境,学生的参与、探索与合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概念、运算、技能和方法。
例如:苏咏老师和植伟霞老师同上一个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同课异构,一方面展现了两位老师对文本解读的个性和教学设计能力。另一方面是执教者在相互碰撞中激发灵感,收获启发,从而进入课堂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都上的很好。还有林锡辉老师执教的“倒数的认识”,看似很简单的一节课,他创设情景,利用课件进行拼字游戏(杏、呆、吴、吞),为揭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作铺垫。陈汉媚老师执教的“比的意义”,她的教学特色是善于利用很多激励性的语言,如:高高举起你自信的手,选择倾听、真棒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3、深入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这8节展示、交流课,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理念和所规定的目标有较深入的理解,并且落实在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
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的目的和理念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本次课例的展示活动中我们看到,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给学生活动讨论、合作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注重学生作为课堂资源在课堂中所生成的内容。每节课,学生参与的程度都很高,一方面表明在教学设计时有这样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表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2)多元目标的落实。
《课程标准》提倡多元目标,知识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次课例展示我们看到,他们对制定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关注的程度很高,很好的把握了有效教学的灵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的关注程度更高,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过程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苏咏老师和植伟霞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通过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活动:剪一剪,拼一拼——体验发现探索——转化——获取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又如: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落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里面。她们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设计,充实有效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基本技能。总之,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习不仅是结果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过程,在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抓住了有效教学的根本。
(3)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两位执教老师都突出了转化思想,通过精心的设计,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转化的过程。
(4)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如黄臻老师的“生活中的负数”比较好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去认识,去理解有关的内容。
4、教学设计呈现多样性和实效性。
八节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设计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有的设计比较严密,层层深入,有的设计比较开放,学生广泛参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性教学内容的教学注重既有新意,又扎扎实实。我们课改的目的不是追求几节有色彩的,有亮点的课,而是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每节课要关注一些常规的教学环节,课初有旧知识的复习,课中有学生看书,课后有家庭作业,这样的上课方式是我们平时教学常用的,使老师们觉得这样的课离他们近,中间又有一些环节的设计是有新意的,可以学习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2)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次课例展示,我们也看到有朴实无华、讲求实效的课,他们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且注重实效,注重把所学的内容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
(3)探索、合作与交流等方法运用合理。
在这些课中,合作与交流不再是形式的,热闹的合作与简单的表面的交流,而是更加注重实效,教师对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努力追求合作与交流的实际效果。如:周荣华老师执教的“图形放大或缩小”中老师的小提示,又如:苏咏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学生讨论时,出现一些前置问题。
5、注重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教科书、教具、学具、多媒体,包括黑板都是教学资源。这8节课恰当地、有效地,运用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首先,合理地运用教材这一资源。一方面,教师把握教材中的内容,并且关注教材的使用,例如:让学生看书,做书上的练习题。另一方面,教师不仅利用一种教材,而是以一种教材为主,再参考其他教材。因为骨干老师,来自不同的各市,他们使用的教材与我们不同,潮汕用的新人教版,惠州、韶关用的北师版,揭阳用的北师版,而我们五、六年级用的西师版。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教材资源,通过比较、研究,重新组合,是很难得的一种方式,这方面他们做了很好的探索。如:苏咏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用的就是新人教版的主题图。
其次,他们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非常精彩的课件。当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很难用简单的操作来实现的时候,教师就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吴树良老师执教的《观察问题》中的A点、B点;谢艳敏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旋转》绕O点旋转90℃的演示等等。以上这些是我对本次课例的认识。
(二)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1.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位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多。第一,个性品质。爱学生的心,好学精神,探究精神,宽容和鼓励学生的态度等等。这些心理品质是教师最重要的东西。第二,是基本功。普通话水平,板书的设计,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感染力等等。这些教学基本功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时非常重要的。第三,是学科素养。即要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深厚的教学底蕴,能把握教学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养成,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素养的提高,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这一点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2.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启发性,提高问题的思考性。
课堂提问的质量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和运用,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考验,一些课堂提问,如何有过细过小的倾向,也就是把问题分割的非常小,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学生回答起来就会很容易,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顺利,却没有深度。我们希望看到课堂中的冲突,看到真正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教师提出的富于思考的问题应该需要学生思考
一、两分钟才能回答,而且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需要的课是扎扎实实,富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课。
3重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
教师对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关注和处理是展示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的表现。在本次课例展示看到的一些冲突,虽然教师有关注,但还不够。
总之,课改需要激情,需要动力,更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课,需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和提高。只有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地研究每一个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还有许多需关注的地方,因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表述,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和思考。
我的发言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语文组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总结
语文组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总结
马奇中学
2010年1月,我校举行了 “复习课例展示活动”。我们语文教研组所有教师积极参与课例展示活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县教研室全员参与的听课精神,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和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强化课堂教学的探讨和交流,使这次活动落到实处。
这次课例展示活动实行学科教研组长负责制,在教研组长的组织统筹下,形成了“人人上课,个个评课”,“一人上课,全员听课、全员评课”的教研氛围。教研组长在上课前同作课教师沟通,督查每一位教师上课前是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听课教师一边听、一边思。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并重点从课程、教师、学生、课堂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好听课记录,为评课做好准备。同时,听课教师按照每一项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填好评语,并把课堂教学评价表交给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将听课教师的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计算出平均分,我们语文教研组评出张巧灵、李月华、曹玲玲三名优质课教师。在评课环节,评课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科所有教师参加评课,从课堂观察的“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各个纬度进行评课,挖掘课堂教学蕴含着众多的教学规律,评出了优点和缺点。并讨论、研究了以何种形式来组合,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会可能带来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们认真评议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受颇深,收获很大。彰显亮点:从听评活动来看,体现“学生主体,体现生活,培养能力”等课改新理念,突出课堂操作基本要领,在课程目标上追求科学性和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体现了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当然,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归纳为如下几点: 1.探讨还是浅层次的。今后还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有效性的面还要普及。有效性不仅只是面对优等生和中等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第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3.学生反馈体系有待完善。我们的活动还只体现在教师之间交流,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感受反馈上来,以期收到更实在的有效性。
活动有力验证了这次课例展示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活动。我们语文教研组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的磨练,真正的感受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所带来的课改春风,领略了由相关的学术理论所催生的教学景观,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纠正了错误的教学行为,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教研能力。我们深信有县教研室的正确领导,有学校领导班子的英明管理,有老师们的敬业奉献,我们马奇中学的语文教学必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曙光。
第四篇:中小学美术优秀课例研讨活动新闻稿
分享美课 共促美育 ——记中小学美术优秀课例研讨活动月 13 日,镇教育局在**小学承办了由区教育局主办的区中小学美术优秀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区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叶老师主持并邀请了市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陈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教授作现场指导,来自全一百多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由**小学余老师和中心小学邱老师作两节优质美术课的展示。接着,市教研室陈老师和华师大华教授对课例作了精彩点评。专家们指出余老师执教的《走向明天》和邱老师执教的《六面怪脸》课堂中体现了美术课堂的特点,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性、教学环节中师生的互动性、教师示范演示的科学性。同时肯定了两位青年教师经过自身的认真备课及各方的精心指导后,所呈现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明显提升;也诚恳的提出了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陈老师还就怎样的课才是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展开了话题,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他对全体的美术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一要加强专业技艺训练,二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三要增强创新意识。华年教授结合两节课例围绕美术课如何回归课堂教学从教师研究学生、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言简意精的讲话。
本次的研讨活动告诉了美术老师,在新课程下必须牢牢记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把
新课程理念用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努力去实践,尽快转变为自己的教学方式,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发挥美术教师的聪明才智。
第五篇:幼儿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评选活动总结
幼儿园
全员专业技术大比拼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我园教师运用一体机开展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共同交流的平台,我园于4月9日-15日举行“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和“保育员配班工作大比拼活动”,两个活动同时进行,各有亮点:
亮点一:专任教师都能积极尝试在各领域运用教学一体机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亮点二:教师的备课能力提高了。具体表现在一是课堂上的教学环节比较明晰,二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比较流畅而有新意。能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学情、已有知识经验去设计活动流程。
亮点三:青年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自然的教态、淡定的话语、耐心的等待、花样的游戏,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本次课例比赛活动,同时反映出以下问题:
1、从教案看:有些教师目标的定位性不强,笼统、空泛,达成率不高,没有设置活动的重难点。
2、从选材看:有些活动内容的选择偏向于说教(照本宣科),操作性不强,孩子兴趣不高。个别教师没有按照班级的发展目标来选择课题。
3、从过程方法看:有些老师只是顾着自己如何顺利的完成教学,只是形式上的引导,成了活动的组织者,没有能够面对全体幼儿。
4、从信息信息技术应用看:有些老师设置的PPT与幼儿互动很牵强,对目标达成无效,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操作不够熟练。
5、教师素质和活动效果还有待提高,比如:对幼儿的关注要满足其合理需要,又严格要求,善于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师生、生生互动频繁、有效,关系和谐。
在这次活动中突显出一批优秀的专任教师,如:等,这些老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真正动了脑筋,花了心思。又涌现出一批有进步的老师,如:等。她们在教学环节设计和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方面做出了努力!
在保育员配班工作大比拼中,我们的保育员也不甘示弱,三位老师做到了敢秀、敢出彩的榜样,课前协助任课教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孩子们入座、游戏安静下来,活动中及时、适时提醒幼儿不良姿势和行为,又做到不干扰课堂,协助任课教师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借用班级教师的一句话表扬她们:“有这样的好搭档,上课真的不累!”
希望大家以今天取得的成绩为起点,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合作提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