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畦中学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AAA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的各位来宾: 我汇报的题目是“情暖留守儿童、共建爱心之家”
武南镇中畦中学是一所农村三年制初级中学。学校服务半径6.8公里,辐射武南镇7个行政村。学校建筑面积2千多平方米,现有教师36人,学生386名,其中留守儿童161名,男61名,女100名。这161名“留守儿童”中有103名属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其余56名属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孤儿2名。特别有18位孩子是单亲家庭,还有3名残疾孩子。这些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照顾乏力。这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成为我校新的学生群体,如何教育、关爱留守儿童也成为学校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2009年5月,我校积极响应省、市、区妇联关于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会议精神,积极行动、周密策划、精心准备,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先后在2010年4月、2011年5月顺利通过市妇联、省妇联检查验收。现将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构。
为了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武南镇政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以镇党委分管领导为组长总抓,镇妇联牵头负责,学校及村委会具体配合实施的工作组织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全力抓好落实。学校也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其他领导各负其责,各班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知心爸爸、爱心妈妈、心理咨询教师共同为留守儿童开展学习、生活、心理及健康方面的帮助和关爱,切实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制定工作制度,狠抓工作落实。
为了能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目标:“住有所,食有饭,玩有伴,学有教,难有帮,心能平,气能和”。做到了留守儿童之家六有:即有场地、有机构、有制度、有活动、有队伍、有资料。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各项制度: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帮扶制度等。做到了“三个清楚”,即:清楚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清楚留守儿童的托管人,清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月月有活动安排、活动记录;人人有家访记录;建立具体的留守学生信息档案,包括:①学生基本情况:即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级、特长、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心理状况等项目;②家庭基本情况:即家庭成员、年龄、身体状况、工作单位或务工详细地址、月收入、联系电话等项目;③托管人基本情况:即托管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等项目。信息档案由“留守儿童之家”的班主任填写,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三、加大投资力度,落实硬件配套。
在省、市、区妇联、教育局、各有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校已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儿童活动室4个(其中留守儿童活动室 1 个、少年宫活动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心理咨询室一个)。设备有桌凳40套,架子鼓1套,卡拉OK点歌系统及音箱2套,大屏幕投影仪1台,电子钢琴1架,电脑5台(学校专门为留守儿童开通了亲情网站),能直接拨打全国各地的“亲情电话”一部;书橱12个,书架3组,图书 11698册;档案柜4个;保温桶1个,小型空调2台;各种球类和健身、武术器材若干。
四、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关爱方式,加大关爱力度。
(一)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学校积极联系市区级各单位领导、企业界成功人士、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当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在生活、学习、精神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目前,在市、区妇联的牵头带动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93人与我校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各级妇联也组织女干部、致富女能人46人成为了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二)师生协力,倾心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调动全校师资力量,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一是对留守儿童统一进行管理、统一进行编班、统一进行辅导、统一安排活动,并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建立“爱心爸妈”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爱心爸妈”。全校共有8名班主任承担了父母在外地打工的161名“留守学生”的代理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每个“留守儿童”的班主任都要兼任“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扮演好三个角色:老师、爸爸或妈妈,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家的温暖。同时,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班主任、教师考核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班主任、教师给子表彰、奖励。同时,对“留守孩子”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彰。三是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学校设立了应急食堂和应急宿舍,用于出现极端天气和有病时不能回家的孩子使用,处理突发情况。四是积极发现并矫正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五是为留守儿童办理“爱心借书卡”,开通为留守儿童提供图书阅览的“绿色通道”,并保证留守儿童优先阅读书籍,每学期为留守儿童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视文艺节目,如观看《让生命充满爱》演讲录像。
(三)坚持“三个优先”和“五个一”帮扶措施。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制定了“三个优先”的工作原则: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孩子成功时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失败时得不到及时的鼓励,产生了一些学习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班级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政府省心。留守儿童患病时,我们及时送诊,悉心照料。遇到大风、大雨、大雪天时,在征求孩子托管人的同意下,学校还专门指派一位生活老师照顾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帮孩子做饭、洗衣服、夜间盖被子、课余作业辅导等。想办法为其解决生活难题。平时,老师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特殊情况下,如孩子过节日、过生日等,学校让爱心爸妈与留守儿童共庆节日。元旦时,给他们赠送礼物;过中秋佳节时,学校让他们集体过中秋,一起吃月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生活在学校大家庭里的温暖,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校留守儿童廉荫虎同学,因父溺水而亡,母亲改嫁,成为孤儿,生活陷入困境,学校组织师生为其捐款两千多元,积极联系武南镇镇政府,将该孩子纳入低保,帮助他解决了学习、生活等问题,通过帮扶后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今年该生在高中会考中稳居凉州考区第四名,考入武威六中“宏志班”。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第二课堂”等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还能强身健体。在班内开展“手牵手”活动,结成友情对子;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会、植树劳动、各科竞赛等活动,在文娱表演、书画比赛等活动中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和鼓励。
“五个一”:即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促进家校沟通;要求学生每半月给家长写一封信;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电话,每周与家长通一次电话,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家校共教的目的;每月在网上与家长见一次面,给家长倾吐心声;每一月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帮助家里打扫卫生、保护环境、关爱老人、社会调查、郊游等)。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上学期,我们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一次“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举办了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朗诵大赛”;举办了一次留守儿童给家长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书信征文比赛;心理辅导员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本学期我们组织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以及留守儿童演讲大赛、留守儿童书画大赛等;把留守儿童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留守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五)拓宽教育留守儿童的途径和方式。我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①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我校广泛动员、积极组建了一支留守儿童心理咨询队伍,除由各班班主任兼任外,还有2名教师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咨询。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开展心理疏导,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②学校每天安排相关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真空时段”进行管理,如组织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籍等;③开展“快乐双休日”活动,组织参加课外兴趣活动;④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心理卫生教育;⑤清除校园周边摆摊设点与“小饭桌”,净化校园环境,保障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⑥开办家长学校、监护人、托管人培训班,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学生的家庭;⑦建立“亲情热线”,提高与务工家长沟通频率;⑧开通了宽带,让家长与孩子在网络上沟通。
五、思考与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且将是一个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正在壮大,问题正在凸显,虽然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现建立并已进入正常轨道,但条件还不够成熟,设备简陋,设施不齐全。如何发挥好“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社会各方面的援助,专家的悉心指导,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我们将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发挥好组织带头作用,把关爱“留守儿童”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行动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一是建议新闻宣传部门加大对这一问题的宣传报道力度,并且开辟给“留守儿童”电视和广播专题节目。使少年儿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领空”。二是“留守儿童”工作尽管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学校势单力薄,希望上级政府建立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的特殊经费筹措保障机制。能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用于在雨雪等恶劣气候、有疾病或特殊情况下,更好的方便“留守儿童”上学、就医或寄宿等。三是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关注,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爱心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我校自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有市、区、镇各级领导及致富女能人130多人与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他(她)们亲自将1000多元钱、20套校服、65个书包及25个温馨礼品等送到留守儿童手中;区司法局知心爸爸将300元现金捐助给3名残疾留守孩子,并将23本《汉语词典》、一套法制教育宣传光盘、160多本法制教育读本送到这些孩子手中;特别是区民政局结队帮扶留守儿童80名,捐助校服、书包价值达8000元;武威市海龙电脑科技有限公司陈海龙捐资3万多元的打印一体机。以上捐助折合人民币4万多元。所有这些举措都得到了留守儿童、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们先后收到感谢信38封、表扬信12封。这项活动既解除了留守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又促进了当地劳务经济的长足发展,更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留守儿童之家”为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积极争取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关爱活动,壮大爱心队伍,以培养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使留守儿童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离开父母有关爱,留守在家也幸福”,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武南镇中畦中学
2011年10月13日
情暖留守儿童
共建爱心之家
--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中畦中学
留 守 儿 童 之 家 汇 报 材 料
2010年4月24日
第二篇:中畦中学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讲解
中畦中学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留守儿童因隔代教养、亲朋搭帮教养等等,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家庭教育,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为留受儿童营造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活动主题
“为爱向导,为心安家”,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留守儿童。二、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真情 服务,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今年社会实践将针对武南镇“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困难和情感、心理问题,让他们得以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
四、活动时间: 2009年8月25日——2009年12月20日
五、活动地点: 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
六、具体活动内容: 1“建设校园”黑板报评比
项目:每周组织留守儿童出一次的高质量黑板报,然 后团总支评选。
成果: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思想教育理论水平2“点滴校园水,我们共节约”
项目:检查并修复校园内漏水的水龙头 成果:从源头节约校园用水情况 3“图书有序,方便阅览” 4“捡垃圾”之行
项目:全校进行白色垃圾清理 成果:保持环境优化
5收集废旧电池,减少校园污染
项目:号召留守儿童收集废旧电池,然后采取科学方式进行处理。成果:通过实践,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实实在在的一些 事情。
6拾起一片纸屑,还校园一个本色 项目:清理后墙内纸屑 成果:杜绝山火隐患 七 组织机构 组长:吴琦
副组长:李学祥 赵延智 张俊 成员: 各班班主任 帮扶教师
八 举行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汇报会:
以宣传的形式,面向社会、面向中学,汇报社会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对广大同学进思想道德教育,激发群众、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使其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三篇:中畦中学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中畦中学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理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历史使命;为了使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高标准地实施义务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的师德,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律、身心自强等整体素质,着力于抓好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文明学校奠定扎实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具体规划与措施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网络。
1.建立一支校领导为首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廉政勤政,以身作则。
组 长:王树栋
副组长:李学祥 王奇 刘仁杰
组 员:年刚 卜曾彦 周晓 李梅 赵芸 楚文虎
(1)领导小组的成员自身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严于律己,努力做到精神文明。
(2)领导小组的成员为学校创设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献策献力,努力工作。(3)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保证创建活动顺利进行。
2.围绕“校风、学风、教风”,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努力做到“行有所依,查有所据”。
3.领导小组深入各年级、班级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定期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注重正确导向交流信息。
4.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检查——评比——反馈”模式,设立“流动红旗”,让各班在竞争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团总支成立“学生礼仪岗”,监督师生的规范礼仪情况。
6.加强我校的“规范礼仪” 教育,力求推动我校规范礼仪教育的进程。
二、发挥德育功能,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德育合力。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继续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开展“护绿养绿,做文明小卫士”的宣传活动,继续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
文明礼貌习惯、良好的文明行为。
1.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结合重大活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2.拓展校内外德育网络,开辟新渠道,重点抓好德育活动基地的活动研究,定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
3.利用社区教育的影响,积极开展扶贫助残献爱心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继续办好形式多样的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力求家校相结合,共同探讨有关教育问题。
5.与武南镇派出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国防、消防和交通法规教育,制订系列教育方案。
6.建立心理咨询时,学校有专人负责,开展对学生的心理研究与教育方法的探究。
7.加强课程改革,在各学科中渗透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8.抓好载体,认真开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好学校的系列教育活动。坚持以系列思想道德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抓好各类活动的开展,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好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爱我家乡,爱我中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护环境,珍惜资源”、“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专题活动。一个月一个主题,每月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果。
(2)创新教育内容,强化养成教育。以“二十心”(“心和”工程)、“九自”为主要内容,强化师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二十心”
1、是对党、祖国、人民有忠心;
2、对父母有孝心:
3、对兄弟姐妹有爱心;
4、对妻子(丈夫)孩子有责任心;
5、对老人又敬心;
6、对少年儿童有爱心;
7、对朋友有真心;
8、对邻里街坊有和睦之心;
9、对弱者有同情心;
10、在学上有狠心;
11、做事有恒心;
12、待人又热心;
13、与人交往有诚心;
14、助人有善心;
15、面对贪欲有戒心;
16、克服困难有决心;
17、对失误又省心;
18、招收挫折和获得荣誉时有平常心;
19、受人帮助和得人惠时有感恩之心;20、自立社会和劳动创业时有进取之心。“九自”:自爱、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自纳、自控、自理、自觉。
(3)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统一行动日”活动和各类纪念节日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主题为“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活动。
(4)开展“五小”活动,争当“新三好”。即:在家做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祖国、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5)开展争做“诚实少年”等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和学生礼仪教育。诚信是现代人必备的品质,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是我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倡议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要认真学习和了解新的“守则”和“规范”内容,自觉用“规范”和“守则”从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倡议学生说老实话、行老实事、做老实人。做到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要有同情心,乐于帮助人;做到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倡议学生培养守信的品质。做到守时、守信,有责任心,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到;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同时加强学生礼仪教育,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礼仪开展训练。重点抓到校礼仪、排队集合礼仪、课前礼仪、课堂礼仪、课后礼仪、课间礼仪、放学礼仪、校外礼仪。要求学生做到“三管六不”,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粗不说话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攀折树木,不乱涂乱画;管住自己的脚,不追逐奔跑,不践踏花坛草木。
(6)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明确学法、守法的意义,自觉守法护法。
(7)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安全与卫生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懂得有关的安全常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8)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一种“生活关注”机制。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人、事、物中去关注社会,尤其是弱势人群;关注自然,尤其是人的生存环境;关注自身,尤其是人的发展问题。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开发其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9.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课堂教学。一是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渠道作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融思想道德教育于其他学科教学之中。思品课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语文课以文载道,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历史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等。总之,要紧紧抓住课堂这个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主义、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自尊自强等教育。
10.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空间,对青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地思想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宣传教育;二是利用报刊、板报、专刊、广播、播放录象、电影等宣传法律知识;三是举办歌咏会、文艺表演、知识竞赛、讨论、演讲等让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交际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五是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录象和禁毒图片展,听禁毒报告;六是建立对口帮助关爱制度,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主动关心,耐心教育,帮助他们纠正不良行为,增强自信心和自任感。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的教师群体。
加强师德培训,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认识到: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的有用人才,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自觉提高五个能力。即:①终身学习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学历层次,学习专业知识。②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接受新的信息、技术,会熟练操作、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④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理论,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水平。促使教师增强师德规范意识,提高执行师德规范的自觉性,激励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爱生敬业,廉洁从教,严谨治学,确立“对待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关心、爱护、培养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的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决制止“以教谋私”、抵制“有偿家教”,坚决杜绝任何体罚和变相体罚,严格禁止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行为,争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努力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团员参加各种
“社会尊重教师,教师回报社会”、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1.通过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有关教育的法规、条例等有效途径,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重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3.继续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爱的旋律”活动,要求每个教职工热爱每一个学生,热爱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行为,文明施教,真情善待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感情,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4.组织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特别要求全体教师努力达到本科学历水平,力求本科学历,以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
5.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四、优化育人环境,力求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力求使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和谐地统一,以增强环境的文化熏陶和育人的感染力。
1.加强校园的绿化建设,努力使校园内呈现出“春花,夏荫,秋果,冬绿”的优美环境。
2.在校园的环境布置中,渗透学校规范礼仪教育,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工整的文字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学校继续开展创建文明集体,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 活动,并将校园内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进行曝光,更好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5.坚持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丰富全校师生的精神生活。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利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合力,必须坚持不懈,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探索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开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2、开展了读书活动。我们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活动相衔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投入阅读,形成持久不衰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利用班会、晨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如知识竞赛、故事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及读书成果展等,多方引导和鼓励学生与书为友,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收获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教育与关心相结合,让他们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学校主要采用正面教育、侧面诱导的方式,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进管理。例如:以他们的生日为契机,结合家访活动,侧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班级开展 “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我是国家小主人”等活动。正面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留守孩子”通过这些活动,说出了心里话,道出了亲情,增添了自信心,增强了自制力。
(三)设立亲情电话,多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条件,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平时,要求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加强与孩子委托监护人的联系,从而形成一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1、建议家长加强与子女的沟通。抚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职责,教育管理孩子也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
育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议父母尽可能做到多多关心孩子,把自己的电话联系方式或通信地址告诉孩子,让孩子主动与自己进行交流,父母也经常打电话或以写信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一般来说,一星期至少通一次电话,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为他们排忧解惑,给予精神思想上的帮助。或让家长留下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如果有条件,最好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以真正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2、建议家长加强与孩子委托监护人的联系。
孩子有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思想表现如实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往往由于种种原因,隐瞒了事情的真相。因此家长不妨与委托监护人及时进行交流,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进行仔细询问,以便发现蛛丝马迹,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3、通过给“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建议家、校从以下几方面共同努力:(1)用您的坚强和辛劳以身示范,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
(2)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人”;(3)从现在开始我们加强持续性的沟通,共同用“爱”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独立成长的天空。
4、学校专门设置了“留守孩子亲情电话”。①“亲情办公室”:;②“亲情领导”:
5、教师家访、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关爱留守学生,从意识到行动,从管理到帮助,从开展活动到建立家园,为留守学生营造着成长的春
天。
(四)发出倡议书,共同助教,关爱“留守”。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下降,表现不好:有的孩子变得任性、自私、孤僻;有的经常逃学、打架,有的甚至开始小偷小摸,但他们也是极为容易教育的花朵。为了祖国的未来,学校倡议:
1、在校教师每人助教一个留守儿童,并确定结对进行帮教。
2、每期助教教师对受助学生至少谈心三次,要从学习上和生活上多方面关心他,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健康教育情况,准确把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
四、关爱行动成效显著。
一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作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留守学生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因而突出的表现为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普通欠佳,道德危机凸显等现象。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努力,各班留守学生的不良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是各班开展起了“”文艺晚会活动后,留守学生不再孤独,周末之夜不再漫长,班集体亲情味浓,同学间和谐相处。统计,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呈现出非常融洽的良好势头。留守学生的性格逐渐开朗,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
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令人十分欣喜的。
当然,留守学生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套发展,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关键是整合社会力量。我校的留守学生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县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努力践行学校“生活为源、生命为本、绿色引领、和谐发展””办学理念,按照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重常规、抓质量、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目标,谨遵“&&”的校训,进一步加大留守学生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学生”工作,让他们感受春风、沐浴雨露、和谐健康成长。这正如诗人孟郊在《慈母吟》中写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留守儿童不正像这娇嫩的小草,他们多么需要我们的呵护,多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爱心奏响爱曲,让留守之花在阳光下灿烂绽放。
我班留守生23人,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为20人,单亲在家的有3人。他们最大的17岁,最小的仅15岁。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叔叔、大伯生活,有的兄妹相依。由于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班因地制宜地
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
一、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摸清本班留守生的底数,建立留守生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生,我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三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三 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
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实处,我在教学的同时还成了孩子生活的贴心人、成长的守护着。如我班占祥文,夏丽丽,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走廊,时不时地关注他们,问寒问暖,使留守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持之以恒地稳步工作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育人问题上最怕三分钟热度,想起来就做一阵子。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认真落实“三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每日一问。每天要给每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关怀的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每周一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话一次以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月一通。每月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亲情电话,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反映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计入成长记录袋; 同时我与留守生家长建立双向互动机制,利用留守生的监护人把留守生在家的具体信息可能反馈到他们的父母,然后由父母反馈到我这里来,及时了解他们情况,如我班陈珍丽父母就打电话告知我,陈珍丽周六晚上
没有回家,周日急匆匆回家取钱,并且说还上了课,这个信息很及时,使我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校地处偏僻农村,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为了营造有利于留守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我经常进游戏室、网吧了解情况,另外,针对孩子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我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第五篇:留守儿童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XX中学留守儿童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地处XXXXXX,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孩子”。
在我校16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中,留守学生274人(男生130人、女生144人),占在校学生的34%,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为120人,他们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仅12岁。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叔叔、大伯生活,有的兄妹相依。由于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XX同志为组长、政教主任XXX同志为副组长、校团委书记辅导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组,具体工作由团总支牵头负责。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计划,确立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各级责任制。首先由各班主任走访调查,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集中报送到学校具体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贺瑞老师处。再由XX老师分类存档。对留守儿童,学校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三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三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实处,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一再强调,并把关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教师考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在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全校16名班主任,50多名任课教师人人都成了“代理家长”,共同承担了268名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成了孩子生活的贴心人、成长的守护着。
二、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稳步前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育人问题上最怕三分钟热度,想起来就做一阵子。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
每日一问。每天要给每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关怀的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每周一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话一次以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月一通。每月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书信或通一次亲情电话,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反映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计入成长记录袋;
每季一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季对留守儿童的委托家长(即代理监护人)培训一次,增强代理监护人责任意识及知识能力;
每期一评。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一次评价,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并评选先进工作者。
学校还在全校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有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帮扶等形式,并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爱心人士、留守孩子、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大家说体会,讲心得,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不断向前。
三、把“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孩子真正的温馨的“家”
2010年,我校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互联网、亲情电话,配置了音响、图书、爱心雨伞、常用药品等,还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象棋、跳棋等活动器材,具备了家的硬件。在“家”的经营维护上,我始终把“亲情”当做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在社会上,人就像一粒粒沙子,本来是互不依靠的,亲情就像粘合剂一样,把大家聚合在一起。为此,我们每逢节假日都会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亲情补偿:在班级内、团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跟踪,专门听取他们的倾诉,及时了解他们心理动态,通过课下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等形式,缓
解他们对亲情的心理饥渴,力争把父母缺少他们的亲情补偿回来。
节日关怀: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充分理解留守孩子在节假日对亲情的思念和渴望。因此每逢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我们总是想在孩子前面,老早地准备好节日礼品。一枝柳条、一个粽子、一只鸭蛋、一块月饼、一粒糖果都备含着关怀和情谊。
能力提升: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拔河、乒乓球,组织公益活动、联欢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校地处农村集市,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为了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和地方乡、村及派出所的联系,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比如,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校多次积极配合派出所铲除了学校周边的游戏室、录像厅,台球室,净化了周边环境。
另外,针对孩子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用活动增强“家”的吸引力,以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生命的热情,开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天地
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亲情为核心,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赋予别样的风采。
1、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团组织活动,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书法小组、足球队、篮球队、舞蹈小组、故事演讲赛等。每周都有活动,具体由学校团组织辅导员贺瑞负责,保证每一次活动的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凝聚作用,引导孩子乐学上进。开展 “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读好书、唱好歌”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孩子固守心灵净土,健康快乐地生活。
3、将读书竞赛活动常规化。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活动相衔接,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通过即兴回答、书面答题等形式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培养孩子主动阅读、健康阅读的兴趣,并能学有所用。
4、充分利用元旦、植树节、清明、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让留守儿童既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和美化,又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积极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我们始终把培养留守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放在重要位置。辅导老师会定期或不定
期地教给孩子们做饭、叠被、洗衣等一系列家务活动的能力。孩子们参与兴趣浓厚,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6、寻找契机,一切为了孩子。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机会或事例很多,只要注意寻找,就不难发现可用来因材施教的材料。例如:以某个人的生日为契机,大家一起送上祝福,让他心存感动;再如,在班级开展 “为留守学生献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等活动。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就是温暖的集体。
总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多次受到社会和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2011,我校被授予“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贺瑞老师被授予“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和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