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柳慧梅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让自主互助学习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富蕴县教育局 柳慧梅
实施新课程标准,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但由于传统教学 思想的影响,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一些 教师往往还是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一 些老师仍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 ,学生兴趣索然,大大伤害了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自主互助学习是改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 生潜能的最佳模式。它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依靠自主互助学习来 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一、自主互助学习的方法和原则
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 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自 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创新、乐于创新。
2、注重学生探究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理解和发现。让学生有 自己的理性思考,独立的探究、衡量、比较、鉴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不惟书,不惟上,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求新求异,敢于向权威挑战。
3、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个学生探究的 机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任务。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需要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与互助。
5、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师生关系应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 的互换,做学生学习语文的顾问和引导者、参与者,甚至将自己定位 为学生学习中的兄长、朋友或学生中的一员。
二、如何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是在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在自主互助 学习型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 养其科学态度及精神,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策略体系。笔者 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任务驱动,出示学习任务和目标。上课伊始,教师要告知学 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也可以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实在的任务驱动学习。目标宜少不宜多,宜小不宜 大。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课堂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设法引用实例、故事,运用图片、影片或表演等方式,呈 现出人际冲突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学生发现问题所 在。所呈现的情境,必须是“未解决”状态,并务求做到清楚、明确。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因此,学生是否自主地开展探讨合 作性学习,是衡量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语 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 活泼、有序的探讨合作活动中自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学习,乐于 学习。
3、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重视过程而不只 看重结论,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 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充分时间,充分自由,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 式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质疑问难。这可以 算是“脑力激荡”的活动,教师切勿代学生提出问题。
4、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 堂教学的原则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 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 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教师在这个步骤中,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顾问和参与者,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目的,把 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一个学生探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自主学习的权利 与任务,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和互助。
5、交流讨论,开拓求异空间。在交流讨论结果的过程中,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教师、学生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 的答案去打断发言者,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能畅所欲言。对 学生即使是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可不予置评,不宜匆忙打 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中独特的感受、体 验、理解和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 提出自已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6、总结反思,完善互助学习课堂。课堂反思不仅能能帮助教师 及时总结课堂的得失,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 成长,而且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课堂要反思课堂上我们有 没有抓住学生心理,给学生兴趣和幽默,有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有没有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没有达到预期教育教学效果,问题的根源 所在,良好效果的抓手是什么,等等。通过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改进 课堂教学。
三、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预期效果
1、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能促使语文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 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促进教师 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及时总结和积累教学经 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2、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 题,有效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第二篇:让诙谐幽默的语言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让诙谐幽默的语言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摘 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幽默 语文课堂 运用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我们现代的教学观念中,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能笼络学生,而严肃、传统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大潮,逐步走向落后或是淘汰的边缘。因此,教师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或是在教学管理中,都应运用含蓄、幽默、委婉、迂回等方式。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它除了“以知教人”、“以理服人”外,还必须“以情感人”。许多成功的教学实践表明: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点燃学生心中情感的火花,才是语文学习深层的不竭源泉,也是学好语文的内在动因。要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必须要有火种,这火种便是教师似火的幽默。语文教学须呼唤幽默。
当然幽默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日积月累,即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社会阅历是教师具备幽默感的前提。正是有此基础,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幽默是让课堂充满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没有幽默的讲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和征服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信任你、欢迎你、敬佩你。众所周知,热情、真情、幽默是演讲的生命,是朗诵能打动人心的法宝。同样,幽默也是语文教师讲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站稳讲台、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一环。
教师只有动真情,才能引导学生成才。老师讲课最忌平淡乏味,一定要投入巨大的热情,认真对待,决不可糊弄学生,敷衍塞责,而要把课讲得生气勃勃、引人入胜,不能像一杯白开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道。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教师缺少幽默,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须知,教师仅讲得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如果教师只会“念教案”或“背教案”,没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声音的机械传送,它绝不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闻一多的弟子、著名演讲学家伍大希曾经说过,没有感情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因为语文课不像数学课不带任何感情,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是极其丰富、复杂的。
二、幽默培养的基本方法 1.正视现实,调节情绪。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学生显露出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笑对人生。须知,再好的电视或节目看久了观众也会分心,一台晚会所有观众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长久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具备了这种审时度势、笑对人生的平常心态,教师自然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不至于因学生开小差而大发雷霆、影响情绪。
2.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
教师应站着讲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因为坐着讲课,教师巍然不动,四平八稳,幽默自然出不来。另外,站姿有利于交流,有利于反馈。大声讲课容易调动教师的情绪,学生也容易感受到教师魅力四射的幽默,一节课也就能在师生双方兴奋、收获、欢乐中结束。
3.掌握讲课艺术,放得开,不拘谨
灵活调控教学语言的节奏。假如一位老师的讲课,其音速像机器的运转一样,总是一个速度,总是一个节奏,那不仅不利于表情达意,而且还会令听者感到枯燥呆板、索然无味。当讲到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内容时,速度就需急骤,滔滔汩汩;在讲述情感平静的内容时,速度就需舒缓。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需要声音上的夸张,有时则需要动作上的夸张。有情的地方抓住不放,苍白的地方一带而过;有时几个字、几句话一块儿讲,有时一个字就要拖上好几个拍节;有时抑制住感情如同生活中的耳语,有时又需大声疾呼声撕力竭也在所不惜。有时,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课上,需穿插一点口技,比如鸟兽声、马跑声、风声、雨声、摔倒声、枪炮声等。
归根结底,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没有幽默,追寻诗意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对生活的感悟,对学生的热爱。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我们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幽默。
教学中,幽默能给人以亲切、轻松、平和等感觉。它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妙趣横生又鞭辟入理、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应注意它的含蓄性
含蓄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是教学语言艺术中的内涵,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离不开含蓄性的语言艺术。
1.言近旨远法
唐代史学家刘知己在《史通·叙事》中说道:“言近而旨远,词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不尽。”他告诉我们,叙事说理不要把话说尽,要给听者或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可见“言近旨远”也是教学的语言艺术。
2.说古论近法
就是在教学中,说话不照直说,而是采用说古论近的比喻。宋朝学者就说过“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语忌直”、“脉忌露”这就是要求教学语言要含蓄。适当地用积极的说古论今法,话里有话,或弦外有音,可以使教学语言意味深长,增加感染力,使学生回味无穷,乐意接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迂回设问法
这种语言艺术是指绕着弯子设问,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涛和理智思考的飞跃,让学生在情感与理智结合处得知识、明事理、受教益。迂回设问,一般设计三个层次,一是问,二是诱,三是归纳,层层深入,扣人心弦,启人心智,动人情怀。常常达到事半功倍之妙用。
4.亲切委婉法
就是指根据语言传递与转换的需要。教师要把讲授语言的内容和教学语言的组织说得委婉、曲折、亲切。使学生感到有一种快感、美感和亲切感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教与学双方关系融洽、情感相通、和谐自然,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教师应明确语言的幽默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成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起到重要作用。事实表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学生总是喜欢的,师生间的情感也必然融洽。但是教师幽默感与相声、戏剧、电影、电视重点幽默不一样。课堂上的幽默是一种庄重的幽默。庄重是指教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幽默是指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没有庄重,幽默就会失去基本内涵,没有诙谐,庄重就会缺乏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使学生喜欢接受呢?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1.说笑话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说些富有哲理性、知识性和情趣性的笑话。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说服人、开启人,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的育人过程,不一定非要在那么庄严、典雅的气氛中进行,也可以在双方谈笑风声中进行,以笑移情、生情、在笑声中说服人、开启人,给人以智慧和力量,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巧妙地穿插笑话,不仅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启人深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育人品德,沟通师生情感。
2.引典故
中国上有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事实上都是一种劝人方式,同样也都包含了诙谐的笑话和知识,要古为今用。引用这些典故,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传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向学生暗示事理、传递情感、创造愉快的情感。历史
3.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语
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之时,不能死搬硬套地向学生讲述其中的道理,应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名人趣事或歇后语,这种方式是可以引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又不失教学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学生开启心智,又能使学生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还能使学生终身难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脱离具体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搞笑逗乐,那就误入歧途了。因此,适时地运用幽默感在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我们还是把幽默请进课堂来吧,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给人以智慧、情感、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拜伦《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3]夏沔尊《夏沔尊文集·文心之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
第三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备民主性、开放性、参与性、多维互动性等特征。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一要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要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三要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关键词:自主
主动
民主
引导
日前,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满堂灌”仍然充斥课堂,高投入低产出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屡见不鲜的现象。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努力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将有利于促进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和意义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启发、指导下,以目标为依据,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自我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基础的,是与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相区别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演,学生是配角,甚至是观众,教师与学生“我讲你听”,“我呼你应”,“我考你答”,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学习。人本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潜能,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的效益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而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在于他们积极思维的程度,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地思考,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投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主实践,主动探索,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就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然而,“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普鲁塔戈语)”学生被动地听课,会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不愿主动地学习,教学质量就不会提高,其实,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耽误时间。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就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无须动脑筋就可以获得现成的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获得知识,自主思考的范围大,力度大,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点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自学,因此,能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
(3)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据国外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只占他一生应用知识的20%。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知识周期如何缩短,科学技术的洪流如何迅速奔腾,仍能运用自学能力迎头赶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二、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格式
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从实践中提炼了“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基本格式: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应用评价。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过程看作动态发展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
(1)明确目标。在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和技能水平,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出与学生的实际要求和谐一致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2)自学讨论。出示教学目标后,要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创设自学的情境,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自学讨论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3)启发诱导。在自学讨论后或自学讨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艺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启发式教学虽然历史悠久,是教育界始终推崇的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精髓理解不透,把握不好,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如把“问答法”当成“启发式”,所以一上课就连珠炮似的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呀?”、“对不对呀?”、“好不好?”等等,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小,思考的含量太少,学生有问必答,热热闹闹,这实际上还是注入式的变种。
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将孔子的“愤悱”原理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学生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的作用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扮演的角色是“促进者”。启发诱导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4)应用评价。在经过明确目标、自学讨论、启发诱导三个阶段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激发、指导下,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要把预先设置好的练习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练习结束后,接着便是达标测试,教师通过投影、小黑板或预先打印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做到当堂达标。
三、课堂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如果学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其学习活动的效益就会成倍增长,所以,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怎样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呢?
(1)创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学说,对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积极的意义。所谓“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有可能达到的较高的发展水平,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最有利于学生生成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是因为,处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学生具有能够掌握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想转化为现实性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心智活动必然高速运转,各种能力也因得到最有效地磨练而逐步形成与发展。同时,成功的喜悦又必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这就为学习奠定了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如果学习材料难度大,学生将其视若天书,不知教师所云为何物,或者教学速度过快,快得使学生没法跟上,学生就进不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反之,如果学习材料的难度过低,或者教学的速度过慢,学生也不能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还要使学生明晰地意识到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当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学习这一知识点,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的作用,意义,它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娴熟地掌握了它会有什么好处,如果不能娴熟地掌握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当利害关系非常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相信学生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3)通过有效地预习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预习是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的最佳策略之一,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预热”,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入自主学习的广阔海洋。
只要我们从上述的三个方面努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一定能培养起来。
参考书目:邰启扬/金盛华《语文教育新思维》2001年9月出版
第四篇:略论自主互助学习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略论自主互助学习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摘要:在自主互助学习中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对基础各异的学生的难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分层次教学的策略做了一定探讨。关键词:自主互助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评价考核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将一个班的学生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风格、个性特长等分为几个层次,老师给予具体的有效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自由、优化的发展。分层次教学具备重视差异,区别对待,真正直面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向全体学生提出的共性要求。随着免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造成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能力差异十分突出。面对基础各异的学生,如何使他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是存在的,特别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及环境、教育条件都有所不同,还有社会因素(即环境、教育条件、科学训练),这些原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学生所表现出的数学能力有明显差异也是正常的。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当前我国正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许多省市实施小学生就近免试入学、取消重点初中等措施,这样各校、各班内的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就更显著了。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如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让所有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了。
(二)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统一教材、统一课时、统一教参,在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产全“顾中间、丢两头”。如不因材施教,就使部分学生就成了陪读、陪考。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能力稍差的学生就可能变成了后进生。有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家庭、社会、学生、学校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是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其中有50%的原因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我们的基础教育既要注意确保学生的共性需求,又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进行分层教育确有必要。
(三)分层次教学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按照教育家达尼洛夫关于教学过程的动力理论之说,认为只有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与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才可能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从而加快学习成绩的提高,而这两者的统一关系若被破坏,就会造成学业的不良后果。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由他们生理和心理的一般发展水平与对某项学习的具体准备状态所决定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构成因素中既有相对稳定的因素,又有易变的因素。相对稳定的因素,决定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的范围,决定了学业不良学生要取得学业进步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易变的因素,使学生能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实际可能性水平,从而促进或阻碍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之间矛盾的转化,加快学习成绩提高或降低的速度。由此可见,分层次教学是着眼于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的一种极好的手段,使它们之间能相适应,从而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
三、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应用的策略分析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施教是对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一种发展,它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为前提而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上,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的流程,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转 t
(一)组织分层策略组织分层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按学生的数学能力及参考数学成绩,临时的、可变的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别组织。分层在于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和接受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做到好保优、差升优。科学分层、让学生明确分层目的,对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生分层可根据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为了减少显然分层的负面心理效应,老师可与每个学生个别联系,不予公布。学生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分层教学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心里明白:分层是相对的,也是短暂的,优会落伍、差可创优。只要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能力和水平可以提高,成绩可以优保持、差上升。
(二)教学分层策略首先要根据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基础以及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定位。根据教材、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制定出分层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目标,及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适用于低层学生;二是中层目标,包括教学大纲中所有的教学要求,适用于中层学生;三是高层目标,及超过大纲原教学要求,适用于高层次学生。目标分层要注意对于各层次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考虑其最近发展区。其次,教学过程和方法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分层原则。问题的提出是思维的开始,但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自卑甚至恐惧时,它将直接阻碍、削弱思维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注重激励因素的作用,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越来越爱学,越来越想学,提问时思维有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让C层学生回答,适中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这样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各类学生都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获得学习的愉悦和欢乐,从而在愉快中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向高一层次的转化。例如在介绍较复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时,让后进生做y2+2y-24。让中等生做(x2+3x)+2(x2+3x)-24,让优等生做(x2+3x-2)(x2+3x+4)-16,不仅使问题层层加深,便于理解还使每类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
(三)评价考核分层策略评价分层,就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不同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评价要着眼于过程、着眼于鼓励,更要着眼于发展,让各类学生在发展中感受成功的乐趣。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这里仅从常见的提问、练习、考核评价谈谈如何做到评价考核分层,让学生体验成功。
1、提问评价。这是即对评价各类学生认知活动展现思维的直接形式,能对分层问题正确解疑的学生,都应给予及时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励学生对成功的追求。
2、练习评价。这是当堂评价各类学生认知水平和表现数学能力的具体方式。能对分层练习上一个档次正确解答的学生,都应给予充分肯定,促进他们提高数学学习的水平,焕发学生对成功的进取。
3、考试评价。这是阶段评价各类学生认知结果检验数学水平的主要方式。如考试应试行基础卷和能力卷,或试卷分为A,B卷,让学生有多次成功的机会,能对分层考核上一个类型的学生,都应给予调动积极性的祝贺,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五篇:让“后进生”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绽放灿烂的笑脸-后进生转化
让“后进生”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绽放灿烂的笑脸
在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有成绩相对落后的学困生,人们私下里称之为“差生”或“后进生”。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老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很多人在这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理论剖析,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不强,效果也不很理想。
教师在面对学生群体时,往往会忽视学生间的差异性,期望用同样的内容、时间、方法教会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其实学生的差异首先表现为:每个人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用同样的速度,沿着惟一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终点。
但“小组互助学习”中,部分优秀生对学困生的态度---不够尊重。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责任在老师。我们有时对学困生的不够耐心,不经意间对学困生投去的一个眼神,随意对他们说的一句话,都直接影响优秀生对学困生的态度。作为老师,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我们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学生。
所以在追求五环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耐心细致做好关爱学困生的工作:
1.扬其长、避其短、激发其自尊心
学困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望,所以发挥小组这个家庭的作用,组员的宽容、微笑、体贴、以及会意的眼神,都能令他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并且利用学困生的长处,交给他们为全组乃至全班服务的任务,相信他,点燃他自信的火种,获得奋进的勇气,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得到满足,可释放出无限的能量,深藏的求知欲望就会熊熊燃烧起来。
2.发挥组长的领头人作用,带领学困生笨鸟先飞
正如俗话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困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只要我们老师有爱心、有耐心去发现、发掘,都能从中找出闪光点,继而进行及时地表扬、鼓励、因势利导,以此为促其进步、转化的诱因,与此同时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课堂提问时,可安排一些对于学困生来说属于“跳起来可摘到果子”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给他成功的机会,答对了及时给予鼓励。那么,他们劲头就会更足,对自己也充满信心。也可利用展示课向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数学课上,在组长的调控下进行讨论,然后让4号组员去展示A层题目,以其获取的成功消除他们的压抑感和自卑感,使他们“抬起头来走路”,这样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益。但是,在展示课上预习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困生在长时期内往往形成一种懒散、松懈的坏习惯,所以非常需要笨鸟先飞,以前他们都不愿笨鸟先飞,现在组长的带领、组员的帮助,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为了课前准备多加分,积极地投入到预习中。组长作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让他们经常尝试成功的喜悦,增添继续学习的动力;这种互帮互学,用同学友情和集体的力量,促其发展进步,逐步缩小与优生之间的距离。
3.调动组内所有成员生活上关心学困生,学习上辅导学困生,……
4.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5.完善评价制度,创建和谐班级,……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转变学困生的关键,是不仅在道理上,而更要在情感上爱学困生,看到其可爱之处,你是真爱他们,还是表面上做文章,学生都可以体验出来,只有真诚爱他们,教育他们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