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时间:2019-05-12 06:3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第一篇: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学困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作为跨世纪一代初中生却存在着严重的厌学心理,这是一个值得许多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同时,也值得社会和家长关注。这一心理的主要表现是讨厌学习,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对学校、教师心怀不满,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教师的课程,上课不注意听讲,走神、捣乱、睡觉……对一切学习活动如练习、作业、考试等漠然臵之,甚至由不学混学到辍学。如强迫其学习,则会有痛苦、紧张、焦躁的情绪出现或者言行的对抗及无所谓态度。是什么原因使之厌学呢?

1.缺少理想抱负,“混”字当头。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但有些初中生对目前升学乃至就业产生困惑和迷惘,看不到求学的出路,认为上学也无用,最大理想便是混三年,拿个初中毕业证。有的学生本身不愿意上学,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已来学校混日子。在校不学习,到家骗父母。还有的学生上学只是为了在学校有伴,能满足自己对伙伴友情的需要,同时又可躲避父母的唠叨,家中的劳动,把学校看作避难所,而不是求知的地方。学生张某如是说:“上大学?也考不上,考上啥用,还不如早挣点钱呢?要不是怕挨打,早不上学了。”

2.成绩差,失落了应有的自信心。中学生成人感很强,他们极要自尊,极要“面子”,却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而自信是自尊的前提。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跟不上课,随着老师授课内容的不断加深,他的负积累也越来越多,因此而苦恼,伤心落泪。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喜悦,只有失败后的烦恼和自卑,很要“面子”而不能找回“面子”的他们上学只能使自己“丢人现眼”,几次失败后,信心丧失了,于是开始厌学。女生万某,只因自己成绩不好,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错,无论是外表还是家庭,但学习哪科也不行,太丢“面子”

了,多次想不上学,老师家长几经补救,仍没留住,早早地结束了学业。她说:“不上学了,在心理上对自己是一种解脱”。

3.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初中生当初带着喜悦走入中学的大门,然而面对他们的是比小学紧张得多的学习,严格得多的纪律,五花八门的课程,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尤其是住校生,乍一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饮食起居很不适应。愁闷、紧张、失望、思乡百感交集,感到的是苦是累,是不如意,于是心理上不堪“重负”,只有用弃学回家来解决,即使不弃学,也总是在消沉中学习。如学生何某,入学只一周,就“打道回府”了,原因很简单——中学太苦,庄严,不如小学松闲,自在。

4.兴趣和好奇心没有集中在学业上。花季少年的好奇心最强烈。他们当中一部分家庭富有,拥有高科技现代化的游戏玩具及影视设备,这些学生将好奇心及兴趣放在了这些上面,有的虽家庭不具备,但他们去个人游戏厅、录像厅中寻求乐趣,以满足好奇心。与此对比,学校里似乎显得贫穷,没有或很少电化教学手段,加上学校注意抓教学,却缺乏丰富多彩的活动,致使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因此,学生的兴趣在学业上发生偏转。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程没了兴趣,对学业不感兴趣,怎能不厌学。学生吴某,家中有高档摩托车,家电一应俱全。若问其父年龄不知道,但问他摩托车的品牌及驾驶,游戏机的玩试,无一不懂,然而功课呢?作业不做,上课不听,任你苦口婆心教谢,开导,就是不开窍,关键是不感兴趣,名符其实的心不在焉。

5.逆反心理作怪。初中生比小学生更追求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不仅要求学生之间平等,也要求老师对他们平等相待,渴望受到老师的新生与理解,这是第一个青春期学生的共同愿望。然而有的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驿学习差或者犯错误的学生,轻则训之,重则罚之,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

理,有针对性对抗训他的老师。只要这位老师上课,消极的产生头痛、心烦、气不顺,甚至想离开教室的心理:“积极”的就故意捣乱,气老师或干脆不上课,以示反抗。试想,不能亲其师,安能信其道。这是老师教育方法的失误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产生的结果,学生走向了我们教育希望的反面。这种情况下厌学的学生因为有敌意,所以有时会酿成不良后果,如负气出走,离校返家等等。

6.抵挡不住诱惑。初中生模仿能力很强,从众心理普遍,渴望且现自己,而又难辩正误,抵挡不住社会中的各种诱惑。为了“显摆”自己,爱慕虚荣,攀比,穿金戴银讲时髦,崇尚服饰华丽讲派头,吸烟、酗酒、赌博、比“酷”、追星,唯独不讲学习,把对学习的精神都转称到了不正当情趣,缺乏高雅生活情趣,这样的学生又怎能有心思学习呢?女学生高某自入中学就表现出对“美”的追求,每天注重的是服饰打扮,为了一个“美”字,竟向商店赊账购物,平时出入照相馆,学习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在其父亲的怒骂下,辍学而归。

此外,造成厌学心理现象的还有家庭变故,家庭经济拮据,同学间的磨擦,早恋,以及心理偏差如自卑、自负、忌妒、孤僻、脆弱等等。

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了预防和“治疗”学生厌学心理,家庭和社会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同时学校应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重视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多进行理想教育,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实素质教育,让中学生一路走好,以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二十一世纪新人。

第二篇: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的家庭原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生厌学心理的危害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成增长之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全国20多个省市1万余名小学生的调研表明:我国四成小学生有厌学倾向;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天津市中小学生厌学情况调查”显示,27.7%的中小学生存在厌学问题;新华网报道北京中小学有三成学生厌学;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厌学人数呈增长趋势,显性和隐性辍学率平均超过30%。可见,“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之说不是空穴来风。如此高比例的学生厌学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由于计算机操作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有趣,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只是操作的能力有所差异。自2005年成为一名德育处工作人员之后,更多的接触的是问题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影响班级课堂纪律,有的是上花课或逃课,有的是向家长撒谎多要钱用于去网吧、买零食吃、甚至发展为吸烟、打架等行为。通过与班主任用家长的沟通了解,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虽然表现不同,但基本上都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

一、厌学的危害分析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厌学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与在校生逐渐脱离,厌学情续更加严重,对学校、老师越发心理排斥,造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下极容易与校外不良人员接触,以至于最后辍学,提早进入社会。而又由于这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能力差,极容易受到不良的引诱,或因一点点蝇头小利的诱惑,进而走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我所接触过的问题学生中,有一位王同学,单亲家庭,跟随母亲生活,而母亲由于到外地做生意,把他寄养在姥姥家,姥姥身体不好,姥爷又管不了他,从小学起这个孩子就是学校的有名的问题学生,学校老师拿他没有办法。进入中学后,在校行为习惯极其不好,不仅课堂上影响班级纪律,班主任和科任管不了,而且经常影响学校的秩序,更为严重的是在校内多次强抢强借、打架、吸烟,给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教学秩序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初二下学期,这名同学开始经常逃课与校外人员混在一起,打架斗殴成了常事。

因此厌学情绪是学生向问题学生转变的起始,又是问题学生越滑越深的加速剂。在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开始不及时消灭这种不良的情绪,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无法逆转的伤害。

二、中小学生厌学现象解析 个体行为仅仅是个体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现象;当某个体行为较为普遍存在时,该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样,个别学生厌学也仅仅属于一种个体行为,而不是一种社会现象。当厌学较为普遍存在时,厌学就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生承受极大学习压力。尽管国家一再“减负”,但实际上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中小学生难以承受,又不能公开反对。部分学生就采取消极学习方式,对成人所掌控、认可的世界以批判、逃避和抵抗。由于青年亚文化代表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其突出特点是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

三、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家庭原因及对策

要想避免学生的厌学心理的产生,我们要大致分析一下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造成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己的原因等等。我们主要从家庭原因进行分析及寻找对策,以期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对学生的厌学心理有所帮助。

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因此,孩子厌学是对家长某些不恰当行为的一种反应。

现在的初中生的家长大多是七零后,他们经历或感悟到知识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当自己的孩子刚刚学会学习的时候,就灌输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从他们呀呀学语开始就把他们困于方寸之室,学拼音颂古诗;入学以后,今天补英语,明天攻理化,节假日学钢琴,寒暑假练字;进入初中以后,因为要面临着考取重点高中的压力,孩子们每天都在学、学、学……,使孩子失去了玩的天性,当孩子到了逆反期,就开始与父母对抗,以不学习做为一种反抗方式,就像弹簧压的越狠反弹的就越高,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每个家庭的特定历史与文化对学生成长影响深远。作为孩子首任教师的父母应注重合理性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培育学生优良品德与良好的阅读、学习、作息等习惯。

首先,家长要正确处理“学而优则仕”传统文化观念和“读书无用论”现代思想观念的矛盾。受前者文化观念影响,家长对子女学习要求极为严格,易使子女对学习心生厌烦。后者则会影响子女学习积极性,使子女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家长应树立科学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合理性认识与定位,既不过分渴求,也不抵制。

其次,家长要着手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

第一,要创设良好家庭学习环境,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家长带头并鼓励子女多读书、读好书;给子女独立的学习空间,允许子女阅读个人偏好书籍、订阅自己喜欢的读物,以养成子女好读、乐读、随时随地读书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喜欢玩耍,自控能力较低,家长应帮助子女养成先学习后玩耍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构建进取家庭氛围。家长的口头说教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效果甚微,应注重言传身教,多给子女讲述励志奋斗的故事,同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事业、学习要积极进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如此子女尚能效仿,养成学习努力、积极进取的意识。

第三,撒播爱心,打造和谐家庭氛围。“家和万事兴”。否则身心疲惫影响工作与学习。和谐、理智家庭中的子女没有压力只有温馨,其精力将集中于学习。因此,家长应尽量克制个人情绪,不暴力训斥子女,注重温馨家庭氛围的营造。

第四,平等对话,筑造民主家庭氛围。父母在子女面前要相互尊重,与子女平等对话。在子女产生问题行为时,应循循善诱以化解,切忌打骂严惩。

第五,家长要注意子女良好品德和顽强意志力的培养。家长要从自身言行、生活点滴做起,培养子女尊老爱幼、诚实谦虚的可贵品质;家长在关爱子女同时,一定要关爱、孝敬自己父母;同时要注重子女的受挫教育,在人生风浪中磨炼子女的韧性、耐力。

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家长不要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给他们以更多的信心,这样才是一名优秀的“雕塑家”。

第三篇:厌学心理的成因

厌学心理的成因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往往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首先,有些老师的道德素质并不高不能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且也没有很好的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其次,有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不行,不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因而导致孩子不愿意学习;最后,学校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学校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2)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很多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都是和家庭教育的不合理有关的:其一,有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不希望孩子读书因而导致孩子厌学;其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而孩子达不到要求因而会产生厌学倾向;其三,有些家长因为家庭矛盾或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也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3)社会影响

社会现象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儿童产生厌学心理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是离不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网吧没有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很多儿童深受毒害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因而产生厌学心理;其次,很多人靠关系谋得好职位这让孩子对学习十分反感寄希望于靠关系以为将来寻求出路;很多人在学校不讲学习只讲吃穿,将社会上的一些攀比奢侈之风带到学校,这更使得孩子没有心思学习。

(4)失当教育的具体表现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也是失当教育的具体表现。从家庭原因来讲是因为孩子在家里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尊重,父母为了树立权威让孩子一切听从自己的安排这样就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避免去触及敏感的事;从学校教育来讲是教师没有对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进行正确的评价,因而使得这些学生缺乏自信自暴自弃所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对策

1.自卑心理的矫正策略

由于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必须要矫正这些儿童的自卑心理才能教育好他们。以下是几种比较有效实用的方法。

(1)小目标积累法

对于很多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来说学习成绩不好是他们产生自卑的重要原因。为了使这些孩子增强自信可以通过小目标积累法来增强的自信心。这样可以使孩子真正的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摆脱自卑倾向。做好这个工作需要老师为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鼓励孩子认真的去完成。

(2)量化评价和积极评价结合

老师在鼓励学生进取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学生做出自己的评价。为了矫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应该要将量化评价和积极评价结合起来。很多老师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和考试的结果等给孩子一定的量化积分,达到一定积分的孩子会获得奖励,这就算一项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孩子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除了量化评价外还应该要积极评价,因为很多孩子需要别人的鼓励才能有信心去努力而不会自卑。所以积极评价也是非常必要的。

(3)充分的尊重和关心

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比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更加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心。所以要矫正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自卑心理应该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学校的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定期关心和鼓励这些孩子。家长也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孩子足够的重视,不仅要尊重孩子还要用积极的行为去回应孩子给予他们关心。这样才能逐步矫正这些孩子的自卑心理。

2.厌学情绪的调控

除了要矫正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自卑心理外还应该要调控好这些儿童的厌学情绪。为了调控好学生的厌学情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解决:首先,学校应该要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的老师们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当然,老师们还要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培养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习兴趣;其次,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特别是要合理的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一方面是要把握好关注度,但不能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要适度的关心其学习状况;另一方面,不能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会使孩子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学习;最后,社会也应该要为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网吧和游戏厅等场所一定不能让未成年儿童进入,一些广告也不能宣扬一些误导孩子价值观的思想,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要调控好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不能仅靠这些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些学生应该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在内心激励自己,特别是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使自己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搞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学校教育中的策略

搞好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还需要学校制定好教育策略。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首先,学校应该更加关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习,要设立心理辅导课程安排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其次,学校的老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对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有歧视,要明确自身责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的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最后,学校应该积极倡导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样才能让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中从而摆脱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在自信乐观的状况下更好的学习和进步。以辽阳市白塔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为例,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条件不够好因而从内心存在着一些自卑倾向,特别是与城市儿童相比时会特别的自卑,此外,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教育他们因而不会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由此会产生厌学情绪。白塔小学根据这一状况对学校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不仅对老师的心理辅导能力进行培训还专门研究了改善这些学生学习状况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庭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心理问题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进行配合。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父母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工作之余要留下一些时间来陪孩子,特别是要定期的和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并对孩子的疑惑进行解答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供指导;其次,父母要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定,要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改变自己的学习生活态度逐渐增强信心;最后,父母要适度的关心孩子,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要进行奖励在孩子受挫折时要安慰和鼓励他们,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自己面对困难。因此,通过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可以很好的使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改变目前的状况从而更好的成长。

第四篇:《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研究》研究方案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研究》研究方案

根据《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的精神,我校申报了《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研究》课题,为高效有序地开展课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等有关精神,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研究中学生厌学的现象,分析原因,讨论方法,探求对策,为当前农村学校提供一套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教师提供帮助厌学学生走出厌学情绪,重新对待学习,投入学习,甚至热爱学习的途径和措施,同时也给农村学生一次对读书再认识的机会,重新审视读书在自己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厌学,就是对学习感到厌烦,不愿意学习,不喜欢学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者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在中学生中,轻微的厌学,表现在学习中感到疲倦,难以坚持,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发生懒惰的行为,但是,等到调整情绪,或者进入课堂气氛后,或经过老师的疏导,又能够重新投入学习之中,这种轻微的厌学现象比较正常,也比较普遍。严重的厌学,是指厌学者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投入,效率低,记忆难,成绩差。严重的厌学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阅读等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不难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虽经教育,但厌学心理难以改变,经常出现说谎、逃学、出走等行为。

国内许多省市就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心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不良影响的因素从不同层面进行总结陈述,有的概括为主客观因素,有的从文化程度、父母性格、教育方式等方面归纳。所谓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本地区的现状是否能借鉴已经形成成果的这些经验,有待商榷。只有进行深入调查,才能有的放矢。我校在合并后的几年,也深为学生厌学心理而苦恼,如果能解决学生厌学这一难题,学校发展将迎来新的局面。

三、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荀子、王充等,就教学包括学习心理方面,有不少精辟的阐述,他们强调后天学习重要性,他们强调教学方法,他们也强调学生的学习心理。《礼记·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安闲而效果双倍,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而效果只有工夫的一半,又从而埋怨老师。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

古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松弛的游戏活动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不可以体罚学生,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坐落在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提出要让学生和谐发展,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走向多样化。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喜学、乐学。

2、心理学理论依据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教师教学生主动地学习”。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人格感染,爱心传递,契机运用,心灵相融,发现潜能,凝聚集体,师生沟通等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动力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学习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可以运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有既“会学”,又“善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避免产生厌学的心理。

四、基本目标

1、通过对学生厌学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积极寻找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最佳融会处,寻找学生情绪兴趣与奋斗目标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

2、大力进行学校的教学研究,摸索一套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3、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与教育方法,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为建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提供有益的借鉴。

5、努力提高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论水平,以科研促教研,推进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五、实施原则

1、系统性

在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中树立系统观、整体现,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从而找出主导性的因素与线索,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2、教育性

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动态性

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力求通过动态考查,把握厌学情况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症结,不能静止地看待某些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应由果溯因,以动态的视野寻求其心理机制的运行和外部影响的发展脉络,防止用僵化的模式去分析研究。

4、综合性

在分析与研究中,既要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又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技术,以利于发现厌学的根源,采用有效的措施。

5、指导性

在找到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要组织力量对厌学者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

6、异同性

在研究中,既要注意掌握对象的一般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知识水平差异,理解接受能力差异、家庭环境差异等影响,努力做到共性、个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7、保密性

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8、主体性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和尊重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觉和积极性。

9、乐学性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

六、相关内容

本课题以研究本校厌学学生为主,以研究家长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为辅,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厌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

1、调查的主要内容

(1)有厌学症的学生,主要有什么表现或症状?(2)农村中学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认知实际的关系?

(4)中学的教学现状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的状况如何?存在那些主要问题?

2、实验的主要内容(1)课堂实验

教学结合学生实际,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a.过程突出主体的参与性。b.形式有趣味性和新颖性。c.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2)社会调查

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调查,了解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体会知识的价值。

a.选择调查专题。b.进行调查研究。

c.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3、总结分析

对所进行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解决了因教学脱离学生认知实际导致学生厌学的问题。

七、主要方法

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

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个案法

教师通过详尽搜集厌学学生的有关资料,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4、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5、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八、课题研究小组

1、组 长:贺明俊

2、副组长:赵成丽、董栋

3、组 员:胡春、王洪波、龚辉、刘红、高洁、段传贵、刘厚勇、袁海英、曹玲玲

九、具体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

1、进行课题申请立项工作。(4月)

2、研究讨论,编写课题实施方案。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师生清楚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进行学习培训,掌握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5—6月)

3、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成立课题组,加强对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具体组织课题的实施工作。(9—10月)

(二)第二阶段:(启动阶段)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3月

1、设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中学生学习压力状况调查问卷、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调查问卷等),开展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工作,并撰写相应的问卷调查报告,为具体实施操作做好准备。

2、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培训工作,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

3、修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实施方案更完善。

4、贯彻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5、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三)第三阶段:(提高阶段)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9月

1、举行课题阶段研究报告会、交流会。

2、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评选活动(论文、案例、研究记录)。

3、撰写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4、进行中期问卷调查研究工作。

5、利用区域校本教研组织,与其他实验校进行交流研讨。

(四)第四阶段:(总结阶段)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1月

1、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

2、撰写终结性研究报告。

3、召开学校课题研究总结会议。

4、申请课题结题验收。

第五篇: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内涵概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状况的改善,学校育人环境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然而,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未能有新的突破。相反,随着农村学生年级的升高,课业的加重,厌学的同学却是越来越多了,这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这一课题。

农村中学生:指在农村初中就读的学生,年龄大约在11-15岁,心理认知、情感及个性发展都处于发展阶段,学习动机还不够稳定,意志品质还不够成熟的学生群体。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初中生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严重的就形成了厌学症。厌学症是指患儿长期以来,在读书学习上不能专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朗读、写作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一般来说,厌学学生是有厌学行为的学生。厌学的主要特征:心智活动差、学习消极被动、动力不足、学习随意多变、学习成绩差、形成恶性循环、具有破坏性,爱寻找别的途径实现自我价值。

“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疏导研究”就是结合当前社会和我校实际情况提出的一个课题。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自身认知水平、家庭情况、受教育情况等),通过心理疏导和矫正,使厌学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圆满完成义务教育,为将来打好扎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使其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强调要有好心境,要爱好,要快乐。近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现在不少学生学习的情绪越来越低。学生厌学

是当今初中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小学中高年级就已有所显现,到初中阶段,表现尤其明显。厌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课题研究预期并已基本解决的问题:

1、利用网络途径查阅有关资料,加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通过到图书馆借阅《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书籍,为深入开展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做好准备。

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出厌学的阴影。设立心理辅导员即各班班主任.及时解决厌学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困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实施分层作业取得较好的效果。

3、针对厌学类型不同,成立互助互学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组织厌学学生与优秀学生结对帮扶。

4、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建立家长、老师、学生互动联系卡,定期由学生对自己近期表现自我评议,再由老师、家长评议,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当前农村学校提供一套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教师提供帮助厌学学生走出厌学情绪,重新对待学习,投入学习,甚至热爱学习的途径和措施,同时也给农村学生一次对读书再认识的机会,重新审视读书在自己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理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3、个人本位论。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它可以使知识信息的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更具吸引力,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五、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造成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来自社会的不良因素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因素影响,同时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而这种需要心智努力的事情,都伴随高度的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心理疲倦感。同时,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努力学习十几年,甚至更长。所以,学习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就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从而导致厌学。

(二)、学生内在动因

1、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

中学生动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极为严重,其原因有:(1)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社会不良风气也走进了学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2)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的影响,误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知识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3)学生本身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有书读就可以,而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缺乏兴趣

造成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学习时间长,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其次,教师教法陈旧、师生情感不良。学生长时间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学习,很难说不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

许多学生虽然主观上有学习的愿望,但学习毕竟是一项艰苦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及毅力,目前的中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很多学生坚持性差,意志薄弱。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害怕去学、去动脑,长期下去,便产生厌学情绪。

4、智力因素、心理特点。

一般地说,大多数的厌学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容易为情绪左右,兴趣容易发生转移;对难学和讨厌的功课,往往偷懒取巧。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当老师讲课乏味、作业负担过重,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成绩不佳或受老师冷嘲热讽、轻视,家长的打骂或受到外界的某些诱惑之后,就会兴趣转移,产生厌学的心理。同时,厌学的学生中有大部分的学生属于后进生,其中有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力、创造力等方面都不及其他学生。有一个初三的学生是这样写道:“我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10:30,可是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成绩总上不去,一次一次地挫败,又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父母的责骂,我已经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三)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初中生厌学情绪的外在原因。

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然而,目前不少中学将学生的早晚自修时间都用来辅导、上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让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人是有感情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带着情感性的,都是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并进行的。学习也是一种带着情感的活动。学生在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也需要情感的交流,他们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只有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优效果。初中

生除了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和信任。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也会促进学生厌学情感的发展。

3、考试焦虑、学习压力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当前,学校中频繁地进行测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学生在考试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之前,其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就更为严重。一种害怕考不好和名次下降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同时,初中过难的教材促进学生的厌学心理的发展,过难的教材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考试的忧虑感更加强烈。

4、课堂教学效率差是产生厌学心理的很大的原因。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方式。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厌学心理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但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素质和广泛的学习兴趣。

5、过少的激励和表扬,不合理的批评和怀疑是产生厌学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足够的激励和表扬对于厌学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及时、正确、科学的激励和表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产生不竭的内驱力。不合理的、过于粗暴的批评甚至怀疑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

6、“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厌学学生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认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反正考进重点高中和大学也无望。同时,由于受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有一部分学生贪图眼前实惠,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长此以往,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六、克服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初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要克服厌学心理,必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使用素质教育

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从根本上克服我市初中生的厌学心理。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绝对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学校可通过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学生成就动机。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成功教育,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提高民族素质、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的决心。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渐渐消除厌学情绪。

(三)加强学生心理能力特别是抗挫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生多为顺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抗挫能力低,但外界的刺激与压力却很大,教师要时常注意对他们进行对挫折的认识与抵抗的教育。比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遇到挫折时会找到适当的方法减轻心理紧张。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挫折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

(四)教师要在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是要爱学生,而爱学生首先体现在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上。特别是对待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教师应该用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足够的耐心对这些学生进行疏导,要详尽了解他们的过去、现在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学习方法、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分析出其厌学心理的具体原因和相关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克服教育。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根据教材

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且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教师特别要注意经常使用幻灯片、投影、实验、多媒体、录音、录象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鲜感和乐趣。

3、课内多关照,边学边鼓励;课后多辅导,作业评语要有激励性。课堂上对厌学的学生要多关照,多提高,巡视练习时多点拨,及时把他们错误的想法引导到正道上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即使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没有答好,教师也不能责备、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应在纠错的同时鼓励他们不要灰心。批改作业时要特别留意这些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帮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直到他们弄懂为止,要针对厌学学生作业的优缺点给以相应的评语,最大程度地激励他们作出有效的改进和努力。

(五)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校方,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并且要让家长明白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能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更不能打骂、体罚孩子。学校应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

七、课题研究中我们所做的工作

1、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根据各科特点,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形象,幽默,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力求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艺术性。

2、课题组的研究成员每人在自己的所带教学班关注那些厌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厌学原因,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在课堂上关爱他们,回答错误不斥责他们,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3、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一起研究了一份针对我们自己学校学生的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厌学原因,共同商讨应对措施。

4、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所关注的厌学对象,写出了自己的论文,并同时获得了山西省阳泉市论文二等奖。王秀红撰写了

七、课题研究的效果与结论:

1、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记得有人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有时能弥补智力发展的不足。我们也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他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善于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精心设计各种有创造性的作业,如折纸剪纸、手工制作、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游戏、竞赛、收集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积极鼓励,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满足、愉悦的感觉,而是枯燥、乏味和失落的感受。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采用了如下措施:

(1)改变对厌学生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

(2)提供给厌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应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手工制作比赛”,“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维护

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信心是施教成功的钥匙。

3、分层作业,为学生铺设进步的阶梯。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组:提高组(学困生组)、奋进组(中等生组)和宏志组(优等生组)。作业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A.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等次。按优,中,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别设计不同的题目。即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A、B、C习题套餐,按学生的层次,依次发放套餐。让学生领取符合自己的套餐,完成以后,分类上交。

B.根据题目和学习实际情况,作业量分段确定。如同量的作业,要求后进生完成60%,中等生完成80%,优等生完成100%;

C.作业超市,学生自选。如10道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D.对号选题。如总共10道题,规定奋进组学生做1、2、3题,提高组学生做4、5、6题,宏志组学生做7、8、9、10题。

然后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学困生,评价应注重鼓励,多使用爱心评语,拉近师生距离。可以改变以往的错了的打“×”,对的打“√”的评价方式,对于错题,可以不批或者画提示符,让学生改正后再打“√”。学生可以擦除错处,不留痕迹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再让老师打一个“√”,并跟他打上一百分,这样可以极大地保护潜能生的自尊,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家校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教育是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二者组建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因而教师还应主动与家长加强联系,通过家长会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双管齐下,协调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1)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调查问卷第4题中:产生厌学现象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可多选)A.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 B.家长忙于工作,难以教育孩子C.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D.家长放纵孩子的要求 E.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谐。全

选比例占了70%以上,可见学生厌学与家庭教育不当有着密切关系。(2)家长也应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决”。家长的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在孩子每一次作业、考试或是成长经历中表现有进步时,家长应该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家长还应该给子女降压、松绑,做到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鼓励子女只要花了力气,学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休息和心境。

(3)父母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孩子一块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合理作息,松弛有道,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嘱咐,让子女感到唠叨个没完。另外家长要注意克服自身不良嗜好,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气氛;家庭成员内部应和睦相处,相互配合,平时要多抽一些时间陪陪孩子,交流思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缺点。

5、心理辅导,搭建沟通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心理的疏通。厌学学生对学习往往存在抵触、烦躁甚至恐惧的情绪,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自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以及同学的鄙视,造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紧张,形成自闭甚至暴力等倾向,久而久之形成极大的心理问题。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鼓励班级学生到“心灵小屋”里去做客,敞开心扉,向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接受老师的心理干预,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由于老师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对策,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意志更加坚强,学习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有少数具有强烈厌学倾向的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得以缓解。厌学是普遍存在而且十分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等多个方面,比如说“新的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以及网吧、游戏等场所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应该进一步作深层次的探讨,同时也需要得到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

根据我们调查得到的结果,希望有关方面能采取下列对策!

一. 社会方面

(1)各级党和政府要加大力度,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影响极大的丑恶现象,从而改善广大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刺激和诱惑。(2)加大对电子游戏机室、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的管理,违者应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3)公司企业找工招干,要实行公开、公平竞争,既、不仅要重视文凭,更要重视水平,减少学生的侥幸心理。

(4)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有效地抵御和防止来自其他国家的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质品质。(5)在经济不断发达的今天,应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让他们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从而让学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重新激起对学习的兴趣。二. 家庭方面

(1)父母要及时培养、传授中国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让孩子养成自强、自力的品质,让孩子有竞争意识。

(2)父母要多给孩子心灵上的关怀教育,而不是多给物质上的关照。(3)父母平时要主动与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给孩子正确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增添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4)一些家长对孩子严宽不当,孩子领教惯了,于是变得固执或自卑,对学习就极其不利。三. 学校方面

(1)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让学生满怀需求入学,真真正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2)加强学校实验等设备设施的投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在学生管理上,要宽严结合,学习要求上严格标准,课余生活中自由灵活,让学生课堂上学得主动,课余活动玩得开心,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与人环境。

(4)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求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 学生个人

(1)学生自身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对待外界新奇事物的出现。(2)学生应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信心,努力学习。

(3)要有上进心,不懂就要问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在不久的将来,厌学这一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学生都会拿出百分之百的信心来学习!

“厌学”这一主题非常的贴近我们自身,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因此我认为这次研究性活动非常的有意义。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厌学所带来的影响是多么可怕啊······其实定下心来想想,学习是多么有趣的事,在学校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交到朋友,是很幸福的,这是很多不能读书的人都很向往的生活,可是真的很奇怪,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同学讨厌学习呢?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知道学习的快乐和它的重要性,让正在沉睡的人能赶快的苏醒过来,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激起对学习的兴趣,然后潜心钻入学习的领域里,在每次的检测中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这样就不会对学习再有厌恶感了!

五、课题组感想:

厌学是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走到了一起,而这个课题正是将我们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在搜索、调查、咨询、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虽然我们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更多的是快乐,拥有的是彼此相互之间的信任。在这期间,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许多有关厌学的知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只要有心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把事情做好。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信任,学会了执著,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协作。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堂哲理课,它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合作,什么叫团队精神,什么叫信任。导师评价:

“厌学”这一主题与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密切相关,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因此我认为这次研究性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各位组员都表现的很积极,也和团结,虽然中途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大家的努力协作下还是克服了。我想这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李家庄学校 2016.5.18

下载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课题研究报告 泗洪县临淮中学魏运梅 摘要:本文从学生心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采用文献......

    家庭对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家庭对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一、 背景 我校地区城乡结合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厌学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爱讲空话,课后......

    家庭对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家庭对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一、背景 我校地区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开发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爱......

    家庭对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家庭对学生厌学心理成因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目前,厌学现象是诸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里疾病之一。我校是农村九年制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各种各样......

    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矫正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当前的教育要求不断在提高,教学内容不断在变化,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以前高了几倍,这就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

    农村小学厌学学生的心理分析研究报告 安化中心小学 赵文革 在实施素质教育今天,如何营造农村小学生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

    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初中生厌学怎么办?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生厌学怎么办,初中生厌学,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的文章。孩子学差学好全靠学校;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

    初中生厌学心理特征

    初中生厌学心理特征 现在有厌学情绪的初中生学生越来越多,厌学即学习缺乏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很被动,感觉学习生活单调、没意思,把学习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都市学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