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卧龙源联小蓓蕾读书活动总结2012下
读书成习惯 书香飘校园
-----卧龙源联小2012年下半年蓓蕾读书活动总结
一、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1、成立蓓蕾读书领导小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条便捷、经济、有效的途径。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蓓蕾读书工作,成立了以张成东校长为组长的蓓蕾读书工程领导小组,孙春武老师具体负责,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制定并健全了详实可行的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方案,各个班级也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制定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读书计划、实施方案、评估细则等,形成从组织上重视,从方式上多样,从服务上全面的蓓蕾读书工程体系。
2、让学生有书读:
学校充分利用、开发学校现有的阅读资源,为各班建立起图书角,把学校的图书提供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积极购书捐书,达到了生均三本以上,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此外,每个班级还成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管理班级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并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现在正着手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帮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家里建起“个人小书库”。
3、让学生爱读书: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支撑读书活动深入开展的动力。平时,教师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用恰当方法,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1)、故事激趣法。
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的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到最精彩或极富有想象部分的内容时停止,引导学生去看书。
(2)、课文引趣法。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作家及其代表作及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相关知识。
(3)、榜样激励法。
树立学生中喜爱阅读、习作进步大的同学为典型,请他们谈读书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交流展示法。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长期坚持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用交流的方法来让他们获得阅读收获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展示中自豪,在自豪中获得持久的动力。我们主要做了:手抄报展览、诗配画展览、读书笔记展览、讲故事比赛、读书汇报演讲、课本剧表演、每周一诗、古诗文诵读大赛、赛诗会、阅读考级等。
(5)、评比激励法
在上面诸多交流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评比激励,给予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我们设的奖项有:故事大王、读书大王、阅读之星等。
4、让学生有时间读书 :
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认为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读书时间,我校把每天早晨的晨读定为读书时间,每周从语文课中拿出1-2节作为阅读课,并确保学生的读书时间与读书效果。充
分利用好节假日,特别是寒假和暑假,这是读书的黄金时间。其实,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会自己挤时间读书,就像挤时间玩游戏一样。
5、让学生会读书 :
为了让学生会读书,学校每周都开设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书中读出自己、读出情感、读出真善美。一本书的导读,学生们得到的不仅是一本书的滋润,更是阅读方法的习得,为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阅读配备了一把“金钥匙”。
学生学会了读书,掌握了阅读方法,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就会一生受用不尽。学生就会喜欢语文,不愁写作,语文成绩肯定会提高,我们教语文的就轻松了。
二、初见成效
现在,我校学生读书习惯已初步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提高,走进各班教室,你会看到墙壁上张贴着班内每一个同学的作品,一张张内容充实的手抄报,一幅幅稚嫩的诗配画,无不展现一个个孩子内心的世界;一篇篇读书笔记,精彩感悟、精品日记,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回顾过去,我们无怨无悔;瞻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今后,我们要继续秉承“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强化优势,克服弱点,把“蓓蕾读书工程”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蓓蕾读书工程”一定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结出更大更香甜的硕果。
附:卧龙源联小2012年下半年蓓蕾读书活动图片
学生翻看着一本本优秀的读书笔记
获奖作品展示
朱晓蕊同学正在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张洁同学讲的故事《丑小鸭》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篇:国画兴趣活动总结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国画班活动总结
经过一学年的教授,生对国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又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就我在国画兴趣班教学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一)欣赏优秀作品激趣
许多优秀的国画作品选材独特但很平实,色彩鲜艳但不复杂,技法高超但一目了然,是中国画的精华和典范。我通过作品的图片和彩图,让学员们通过观察对比及教师的讲解指导,逐步接触到中国画的奥妙之所在,产生激情,激发他们的绘画欲望。在讲解不同作者的作品特点的同时,进行一些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徐悲鸿以画救国的故事,古时王冕池边学画勤奋好学的故事,齐白石勤奋学画的故事等,让这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熏陶感染同学们的心灵。
(二)看同龄孩子的作品激趣
我经常带领孩子们去看一些小朋友的作品,让他们消除作画的畏惧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二、培养特长,挖掘潜力,重在实践
进行中国画教学重在提高学员们的素质。通过中国画的欣赏、临摹、简单创作等一系列的训练课程,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陶冶学员们的情操,让他们真正地体味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提高学员们的审美能力,从国画中领悟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开拓视野。中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和墨(色彩)在吸水性较强的宣纸上表现形象,以笔法、墨法为主而形成的有晕染效果的画。但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初学不易掌握,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实验操作。
(一)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在我所带的兴趣班是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差距很大,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作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就是同一年级的孩子因为个体差异,接受能力也不同。在教学时我一般不统一授课,我根据每个孩子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个别辅导,比如刚进班的孩子就教他们用笔用墨的方法,熟悉了以后就叫他们临摹一些简单的作品,有特别爱好的或学的时间长一点的孩子就让他们创作一些作品。这样根据年龄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准备工具、讲解方法、示范操作,让学生体味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由于我们的条件所限,加上中国画不少东西的用量较大,我们从节俭的角度出发,力求节约。宣纸用毛边纸代替,洗笔用罐头瓶,毡实在没有就用旧毛毯或毛巾片代替,效果也不错。
中国画的重点是方法,要让同学们了解掌握最好的办法是让同学们从直觉上了解,示范就是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观察操作,体味笔的顺锋、逆锋……的不同感觉,墨色的浓淡变化,颜色的协调对比,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三)循序渐进,总结经验,讲评作业,有效地组织教学。由于学员的水平限制,授课必须从基础入手,构图方法,形象的安排,组合的方法,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对比应用,这些都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本学期一开始我选择让生画山水,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我放慢了速度。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都认真组织备课,课后总结经验。这样逐渐使自己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学员们的绘画热情和水平也日益提高。作业讲评也是重要一环,让学员们各自发表意见,找原因,谈感想,各抒己见,活跃了气氛,增长了见识。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由于课时有限,在课堂上学生的特长未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希望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兴趣班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感受到国画的艺术魅力,愿我们学校的兴趣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篇:蓓蕾读书活动总结
蓓蕾读书活动总结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需要读书,“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能言善辩。”。一个民族需要读书,读书让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让弹丸小国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读书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学校作为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理应成为读书活动的主阵地。为推动我校教育工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活跃校园文化,树立正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校一直坚持开展蓓蕾读书活动。我们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现将近一年的活动收获体会做一个总结:
一、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1、“书香”习习的校园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环境可以改变人。一个“书香”气息十足的校园环境,会让人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投入阅读的行动。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弥漫习习的“书香”,我们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花了大力气。首先,加大了校园的绿化和美化。近年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一个个花香馥郁的花坛,一棵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花园。花坛旁、大树底成了大家读书的好去处。其次,加强了读书文化的建设。在每栋教学楼的走廊、过道的墙上挂上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的镜框,通过名人的激励作用,促使师生们自觉地去读书。在教学楼的外墙、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粘贴上读书格言,时刻提醒师生读书的重要,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读书的渴求。再者,为更好的创设读书氛围,我们还进行优秀教研组的布置评
比,等等。
2、“书味”浓浓的校园广播站
校园广播站以后,“红领巾”广播成了我们营造读书氛围的又一手段。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策划下,广播站推出了“感悟人生”、“文海拾贝”、“成长驿站”等栏目。“感悟人生”每次向大家介绍一些成功的经验。“文海拾贝”主要是选择名家名篇读给大家听,或者是小作者们自己的作品。“成长驿站”则是选择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进行广播。红领巾广播让读书真正走进了师生们的心坎里。
二、建立完善的读书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读书制度是有效开展读书活动的保证。为此,我们学校建立健全了读书制度。
教师读书制度:1.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一份教育杂志。当代教师身处课程改革的年代,有必要及时的了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态。教师有了一份比较权威的教育杂志,就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至于掉队。为此,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杂志,一份理念。通过自己的学习,提升自我进取的空间2.每学期至少做5000字的读书摘抄。学校鼓励老师每天都挤一点时间看书,为保证读书的有效,学校规定了一定量的读书摘抄。3
学生读书制度:为了促进孩子的课外阅读,每个班都制定了读书计划。各班的读书制度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阅读量的规定。每个班都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实际定下一个学期的阅读量。老师会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向孩子推荐一些好书供孩子们选择。2.读书笔记的要求。中高段的孩子在阅读课外书时会要求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名称多样,“摘抄本”、“快乐读书卡”„„,形式也多样,好词好句的摘抄,读后感的撰写等。3.经典诵读的实施。每学年,老师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背诵古诗,美文,近年学校推出的古诗词考级活动更是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果。
三、提供充足的读书保障
1.书籍的保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书籍的保证就很难开展阅读活动。为此,我们在如何为师生提供充足的阅读书籍上花了一番心思。在教师方面,学校阅览室还订阅了几十种的教育杂志供老师们借阅。在学生方面,学校每年都会订购最新的图书充实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学校图书馆每天向学生开放,以供孩子们借阅。各班利用学生捐书、班级购书、图书馆借书等多种途径建立起班级图书角,这样孩子们读书就更方便了。此外,每年我们都会动员孩子们,将自己家中已看过的旧书,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进行交易,这样同学们就能用自己已经读过的书来换取自己愿意读的书。这一做法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书籍资源。同时,向学生推荐优秀书、报、刊,鼓励学生积极购书读书,另外还会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2.时间的保障
老师们工作繁忙,一天到晚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学生们除了上课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如何保证师生们有充足的读书时间呢?我们再倡导老师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孩子们课业负担的同时,特地给师生留出读书时间。教师方面,学校图书室全天向老师开放,有空课的老师随时可到图书室借书。学生方面,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为孩子们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的时间。另外,每周有一节课的阅读导读课,由老师组织引导孩子有计划的读课外书。
四、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我们深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让读书变得更富有情趣。这些年来,我们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例如:班级文化评比,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读书之星”评选等,各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师的读书活动
1.非阅读课的讲课比赛
学校每个学年都会定期举办一次以推荐好书,交流读书心得为主要内容的非阅读课的讲课比赛。这个活动至今已举办几次,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传统。每次活动由各个学科的老师自由报名参加。这一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阅读交流,激发了老师们的阅读探讨非阅读课热情。
2.写字比赛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举办一次教师写字比赛,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读书和练字,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老师们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中获益匪浅。
(二)学生的读书活动
1、图书角建设
班级流动图书角的建立是具备本校特色的图书流通模式,为了进一步促进班级流动图书角的建设和发展。各班积极开展“爱心献书活动”,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至少达到了一人五书。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有科普知识,有小说评书,有历史故事,有文学评论,有人物传记,有杂志,也有趣味幽默大全等等,并汇编出了各班读书期间的书籍目录。学校对各班图书角进行初查,检查内容包括图书角布置;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流动图书角的建立既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自然地亲近书本,喜爱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课外阅读竞赛
为了解孩子们读书的效果,我们每个学年会组织一次旨在检测孩子们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竞赛。竞赛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班在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选拔赛,选出优秀的孩子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比赛。第二阶段,由学校教导处统一组织竞赛,比赛后分
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竞赛既是对孩子们读书活动的一个促进,也是老师们了解孩子阅读情况、掌握孩子们阅读基础的一个有效手段。
3、班级读书会。
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主阵地,由语文教师主导,每班上1节阅读汇报课或交流课。内容有讲故事比赛、古诗诵读、故事表演、名言名句赏析等。交流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活跃。他们谈到了开展活动以来阅读的收获,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并介绍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样带动父母阅读的实际行动。通过此些交流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4、读书征文活动
每一次教育局乃至更高层次的读书征文活动,我们都把它当成是推进孩子课外阅读的一个契机。我们精心组织孩子围绕征文主题广泛开展相关书目的阅读。踏踏实实的“读”又促进了“写”,由于孩子们读得深、读得透,写出的文章就饱含真情。因而在近年的征文比赛中,我们学校选送的文章无论是获奖档次还是获奖数量均列前茅。
5、古诗词等级考试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传承这些“宝贝”。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它们呢?我们在孩子们中开展了古诗词考试活动: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学习的要求和推荐篇目对古诗词名篇进行梳理、排列,按内容由易到难、数量由少到多分成几个等级。老师们可以根据本年级、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达标级数、优秀级数。各个年级均可用这个考级制度来评价孩子在古诗词积累方面的成绩。考级显著提升了孩子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三)活动效果
1、教师们在这样的读书环境中,心灵得到了舒放,身体得到了解放,而且也增强了同事之间的团结,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使教师的课余时间有事可做,又是愿意做。
2、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通过蓓蕾读书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不待人教,自能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这些就是我们读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3、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里,书声朗朗,歌声嘹亮。课堂纪律好转了,午间学生有事可做了,同学们能静心学习了,小主人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也规范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我们的老师更有“风度”,读书让我们的学生更有“深度”。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读书活动的开展,将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今后,我们要在全校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让我们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国家和人类的人;让我们的学校在书香的浸润中不断提升,成为一处真正培养人才的沃土!
第四篇:蓓蕾读书活动方案
青云镇小学生
“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实施方案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充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青云镇教委依据“临沭县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小学生阅读的情况,特制定“青云镇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实施方案。
一、落实县“蓓蕾读书工程”的目标、要求:
(一)活动主题:
“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
(二)活动目标:
让小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指导学生正确地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默读,浏览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室、网络,班级图书角等查阅资料,培养学生处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读书、诵经、阅报。
“读书”,以《课标》为准绳,结合小学生阅读情况,分学段规定阅读书目。
第一学段(1-2年级)《语文课程标准》P5-6的阅读内容。
第二学段(3-4年级)《语文课程标准》P7的阅读内容。
第三学段(5-6年级)《语文课程标准》P9的阅读内容。
(推荐阅读书目附后)
“诵经”,继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以《课程标准》推荐诗文为依据,结合《古诗文诵读手册》进行,六年每个小学生背诵古诗词不少于70篇。
:“阅报”,阅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报刊。建议各学校积极订阅一人一报(刊)。学生之间相互传阅,每天阅读10分钟。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外阅读领导小组;语文学科阅读研究小组。
(二)课时安排:每周设两课时阅读课,课时从地方课时或语文课时中调剂。
三、具体实施办法
(一)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各学校要严格按县教研室的要求,语文教师每周要上好2节阅读课(有教案),上阅览室阅读,教师跟班辅导,有记录。
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应保证在10分钟以上,充分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组织课外阅读。
阅读课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有益读物或向学生推荐的书、报、诗、词、文。引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摘记、批注、做卡片、写读书笔记、边读边思边写体会以及如何进行“泛读”、“速读”、“精读”等等,形式要灵活,要注重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实效。
各学校语文阅读研究小组,要认真组织教师研究课外阅读指导的规律和方法,以学生的阅
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重点。有内容,有材料,重实效。
加强读书笔记的检查,确保课外阅读落在实处。实行教研室不定期抽查,教师及时普查,学生互查等方式进行。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
1、各年级各班图书角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提倡报刊不少于人均1份。数量不足,或集体购书,或鼓励学生自己购书、捐书,或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个人图书,努力实现班级图书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电子阅览室,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2、图书质量上要有保证,所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其成长,书籍类别丰富。
3、图书要及时更换,除必备书籍外,一般一学期应更新内容。
4、对班级图书角的管理,须有健全的制度保证。
(三)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各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充实学生读物,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人均达20本。积极开发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读书中获得身心愉悦,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利用班级的“学习园地”、“实践活动专栏”,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阅报栏、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等,让校园内每一块墙壁会说话,时时有展示学生实践能力的舞台,处处有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阵地。要积极开展“阅读考级”、评选“读书小博士”、举办“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将成绩纳入学生素质考查档案。
(四)加强阅读指导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已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赏析片段,激发兴趣。教师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3、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四)、读物推荐,相得益彰。
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1、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除了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以外,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必须根据每一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
4、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5、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6、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要以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指导学生提高做笔记的能力。为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文学名著,各学段语文教研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名著专题讲座,纳入教研计划,有记录,有材料。
(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1、激趣引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儿童爱看电视的特点,让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风景民俗,并告诉他们,这些内容书里皆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从而引导孩子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2)、针对孩子偏爱听故事的特点,先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的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需求。
(3)、提出问题,设置疑团,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寻求知识的欲望。
2、例篇导读
在读书时,大量地看书目,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目录及题词,了解书的概况。对描写精彩、含蕴深刻的重点内容的分析、理解、欣赏、感悟。
(1)、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抓重点,使学生深入钻研,独立思考。
(2)、培养学生“读说结合”的习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有目的地举行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把所看到的内容,习得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提取精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可边读边画,把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摘记出来,还可以在句子间和书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要求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做到每读必写。
(4)、培养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凡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都要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
3、自主阅读
这种阅读是学生凭需要、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而不是在教师的外部干预强迫下的被动阅读。教师只是提供适宜学生潜心阅读的时空环境,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来到学生身边,成为指导者、帮助者。阅读的材料是学生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是经教师指导的。阅读动机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为中心。
4、评赏品读
引导学生品赏阅读,找出文中自己认为感兴趣的地方,精彩的语句,诵读、欣赏、相互交流,获得精神愉悦,提高赏析能力、审美能力和作文能力。
(六)、加强阅读交流
1、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故事)”,“我喜爱的一首诗”,“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诗人来到我们身边”,“我崇敬和喜爱的一个作家”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演讲会、朗诵会、作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自编自演课本剧和小品等。
2、充分利用黑板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各班黑板报每学期出2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反映阅读活动。
3、以学校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4、每年举行“读书”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名著欣赏讲座、演讲比赛、与作家对话、名著阅读交流、朗诵比赛和文艺演出等。
(七)、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抽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四、语文课外阅读的考查与评价。
采用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查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考查:
主要看图书角的创建和使用情况,图书的借阅以及阅读课的开设情况等。
年终考查:
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各学校要有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读书方案和开展活动的材料。推荐的书目学校图书室必须有一——五套供学生阅读。图书室要有借阅登记,教室有图书角,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图书。把读书工程的落实和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阅读水平纳入教师的量化评估中。
㈠、对教师的评价:重在评价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及活动开展情况,将这一块工作纳入教师量化评估之中。具体评价内容有:
1、每周两节阅读课(有教案,主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要求、阅读内容等),开展是否正常。
2、每位语文老师每学期上有关课外阅读的公开课一节或作名著阅读的专题讲座一次。
3、学生的成绩档案中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和材料。
4、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各学校每班每学期至少出一期有一定质量的课外阅读手抄报。
5、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读书做到至少每星期批阅一次。(纳入业务检查之中)。
6、教师要有指导学生阅读的简单教案或材料。
㈡、对学生的评价:
重在评价其课外阅读过程,读书笔记的质量,阅读的书目是否广泛,内容是否健康等等方面。学期结束时:
1.各班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学校集中进行展出。
2.举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活动。
3.以学校为单位举行读书竞赛。
青云镇教委
第五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下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时代的呼唤,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青少年学生“展现自我,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为指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把它作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有效途径,积极组织
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劳动的教育,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社会经验,进一步延伸了课堂,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尊老爱幼的教育,提高了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了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奠定了基础。
现将这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机制健全
措施得力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举措。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生奋发有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
为此,学校校长专门召开了有关人员会议,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做了活动方案部署,对相关活动做了周密安排和精心组织,制定了内容详实的方案。
二、内容丰富,形式各样。
1.通过到敬老院慰问、为社区街道清理卫生和清除白色污染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可喜了成绩,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受到了启发与教育,更以一片真情回报社会,带动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向全社会展示了新世纪青年学生的卓越风采。
2.在社区街道清理卫生和清除白色污染活动中,学生一边劳动一边和居民谈心了解社区情况,拉进了与居民的感情,改善和促进了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增强小区居民讲卫生爱整洁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培养了学生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好作风、好习惯。在到社区活动的同时,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
东西,并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通过这次社区实践活动,学生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教育了学生,培养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并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总之,我校的这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了主题突出,组织有力,特色鲜明,成绩显著,使学生接受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弘扬道德新风,展现了自我风采。我校今后将继续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不断丰富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机制,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学校:五虎庙小学班级:二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