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
书香校园,墨润童心
——劳山区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
古人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们同样认为,一个学校的素养和品位取决于学校师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蓓蕾读书工程”的开展,毫无疑问地应当成为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途径,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制度引领————“一花引来百花香”
我们对学生读书的重视和较为重大的改革,其初衷应该发轫于2004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2004年9月,我校实施《教师德勤绩能综合评估实施方案》和《学生学业评价实施方案》,对“教学质量”这一概念进行了更为广义更为科学的界定,明确提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一新的评价项目,其中语文学科把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分朗读、手抄报、三本、古诗文诵读和写作几部分,占到了教师教学质量的20%。引导教师站在“人本”高度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2005年3月,青岛市“蓓蕾读书工程”正式启动,我校作为劳山区小学首批试点学校,开始了这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
作为实验小学,提升办学品位,突出办学特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而提高师生文化内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多读书。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先后3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学习《青岛市“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意见》以及《劳山区“蓓蕾”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2005年4月9日,我们召开了全校动员大会,在全校广泛宣传和发动,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靠上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语文教师一手抓的管理局面,任务明确,责任具体。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并把这项活动确立为重要科研课题来研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校园文化————“东风夜放花千树”
我们的校园不很宽阔,却让人感到整洁舒适、精巧雅致,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挺拔的银杏树下是近百米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给人无声的教益;葱郁的竹林里是一群雕像,现代少年和古代圣哲在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婆娑的柳树下竖琴弹奏着和谐的旋律,学生在健身器材上尽情玩耍,“我们一起超越”的大幅宣传画更是给人一种昂扬振奋的力量。走进教学楼,楼道内、宣传栏、墙壁上处处悬挂书法绘画、习作、剪纸、手抄报和演出剧照。这些都出自学生之手。每个班级楼道内都有一块读书展示栏,学生的手抄报、古诗书法、诗配画、写字习作等,一块块展示栏连缀成一幅幅隽永的画面,成为校园一道别致的风景。这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正像教导处主任李玉峰说的那样:“我们的每一面墙壁都让人品味,每一个班级都书香浓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展示。”孩子们自豪的笑容让我们承认,学生是校园的小名人,是校园的小主人,他们是校园文化的积极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
王德君校长始终认为,提升办学品位,突出办学特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2005年3月 “蓓蕾读书工程” 在青岛市全面开展,他认识到这是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素养,提升办学品位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迅速成立了“建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课题组,在开题会上他说:“一个好读书的民族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让学生多读书,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王校长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口号:“让读书成为习惯”。“我们每天都要读书,就像每天要刷牙,每天要吃饭一样,应该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地育人。老师们深知这一点。一个老师在读书随感中写道:“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得有多少水?得到书籍里挖水,找到源源不断的活水。” 也有老师这样写道:“为什么名家上课,那些引导的话语渲染的话语那么贴切自然,那么睿智生动,那么信手拈来,这不是备课就备出来的,关键是老师要有文化底蕴。”况且,每周两节的阅读课,每月一次的阅读交流课,老师都要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交流一起辩论,老师们也乐意
利用这样的机会“逼”自己去多读书。
读书课、读书节、校园书市———“万紫千红总是春”
掌声雷鸣,群情激动。会议室主席台上六年级三班的学生围坐在老师身边正在进行一堂题为《畅游三国》的读书课。“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曹操是奸雄,我认为他是一个英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迅速控制住当时的乱局,他才能卓著而且识才善任,奠定了三国统一的基础。”“都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是智慧的化身,可他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不注意培养人才,以致造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任先锋的局面。”“我觉得当时要不是刘禅这样的无能之人做皇帝,蜀国不会灭亡那么早。”学生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无拘无束,从从容容。老师因势利导,随机点拨,一堂读书交流课上得行云流水,轻松自如。这是全区现场会上展示的一节读书交流课。
为了将读书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有滋有味,我们确立了四种课型。第一种是好书推介课。这需要你先把书读熟读透,要从各方面艺术地推荐给别人。第二种是读书指导课。这种课型是分层次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法自学。第三种是读书交流课,如主题阅读交流、专题阅读交流、古典名著的阅读汇报、美文诵读交流等。几年来我们进行过“感恩亲情”主题阅读交流、古今送别诗主题交流、《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专题交流、杨红樱小说、曹文轩小说的阅读交流等。每一次交流,又必将掀起新一轮的读书高潮。第四种是辩论课。首先确定辩题,结合社会、生活和班级实际,选择大家最感兴趣最有争议的话题。然后据学生的意向分正反两组,分头选择和整理材料。这段时间同组学生的分工协作和提前演练十分重要。最后是精彩的课堂辩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每次还要评出优秀小辩手。
为促进图书的交流,我们每年开展一次校园书市活动。两千多学生在操场上自由买卖图书,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场面十分壮观。校园书市的举办让学生“知识传接力,好书共分享”,“交换图书,交流思想,交往朋友”。青岛电视台为此做了专题报道。今年4月,我们又启动了“浸润书香,涵养人生”读书节,本届读
书节延续到11月份,将评选出“书香少年”、“书香名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引导师生参与、家校互动,在读书中感悟乐趣,涵养品性,真正实现从“阅读”到“悦读”。
课外的大语文读书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有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进行的活动,如故事会、发布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等;有以学校定学期组织的主题活动,如读书手抄报评选、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读后感写作竞赛等。各种活动有计划成序列,这样活动就成为“蓓蕾读书工程”的有效载体和展示平台,师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逐步得到体验、展现和提高。
日记、文集、校刊————“个个花开淡墨痕”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以“书香”为作文教学的底色,在“读”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以“墨韵”为根基,在“写”中让学生品悟生活,升华情感,释放才气。
我们的学生每周只写一篇日记,可他们对这篇日记的重视不同一般。他要从自己的日记中精选一篇,找老师同学或者家长认真辅导修改,然后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一个专本上。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小组四个学生的荣誉。这个小本就是“循环日记本”。老师根据学生写作水平,按每四人一小组,学生轮流在循环日记本上写一篇日记。家长或组员要对上一篇日记进行点评,教师每周对每组同学的日记进行或个别或整体的批阅点评。教师每周将小组积分情况汇总在“循环日记积分榜”内,进行优秀小组的评比。这样各班级在自由写作的基础上,利用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打造出“精品工程”,也通过互动点评,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学生分析、修改、鉴赏的能力。
此外,每个班级还有一个班级文集,什么“紫风铃”“风帆”“月亮湾”“太阳岛”个个富有诗意。这里面收集的都是学生平时的优秀习作。学生平时的课堂作文啦、个人作文啦、日记啦,感觉较好就可以由小组推荐给老师,就可能入选文集了。学生的作文基本是微机打印,再设计出精美的封面,这就是班级自己“出版”的书了!个别学生也依法炮制,自己整理出个人文集来。
在校园里活跃着一群孩子,常参加一些采风采访和写作专题辅导。他们是我校七彩梦文学社的小记者。七彩梦文学社成立三年来,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紧贴学生生活的校刊《七彩梦》已发行7期。每年的教师节、六一节、母亲节以及仲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我们都适时组织征文。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自发捐款13万多元,“情动而辞发”,我们又及时组织“爱的旋律——情系灾区”征文,邮寄到对口支援单位四川绵阳市游仙区教育局。游仙区剑南路小学十分感动,主动提出和我校组成手拉手友谊单位。我们还组织参加第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一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两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20名同学获省级一二等奖,是我省小学组成绩最好的单位。可以说,文学社引领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大面积提高,也成功营造出一片温馨的精神家园。
文艺创编————“小舟撑出柳阴来”
“我的美丽的实验小学,你的每一草,每一木,都记录着我的快乐我的成长,我的美丽的实验小学,你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承载着我的希望,我的梦想。我的美丽的实验小学,你永远是我心中最圣洁的地方!”
元旦联欢会上,毕业班学生深情的诗朗诵,引发了大家的离愁别绪。知道吗,这首诗歌的作者其实是王校长。
由于在区驻地,我们学校的节庆活动、文艺汇演特别多,许多节目必须依靠自己创编,这也激发了老师们的极大热情。教导处李玉峰主任创编的情景剧《心愿树下》在全区教师节表彰会上成为主打节目,诗朗诵《沂蒙颂》在全区读书现场会产生广泛影响,其改编的大型课本剧《晏子使楚》已演出了三场,每次都给人新的震撼。此外,老师们创编的小品《江南偶遇》、三句半《校园书香赞》等多种文艺形式都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文艺素养。
几年来,我校的读书工程一直沿着目标明确有序提高的轨道发展,读书成为老师和学生们的自觉习惯,师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精神面貌知识素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几年来,省、市、区各种媒体对我校的宣传报道有40多次。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小学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当代小学生》记者站”、“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少年》沂蒙教育基地”,获得“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青岛市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等荣誉称号。可以说,读书活动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品味,是一种境界。读书,可以为孩子构筑一个更理想的心灵生态;读书,可以为校园构筑一个更纯净的内涵空间;读书,可以构筑更为坚实的民族精神的基石。“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我们的口号,更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努力把“蓓蕾读书工程”不断推向深入!
第二篇:乐山县第二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
书 香·人 文·幸 福
——乐山县第二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汇报
自市县教育局号召开展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活动以来,我校积极把握活动契机,加强活动的软硬件建设,从激发广大师生的读书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有益的阅读,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以此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着力营造书香校园,打造书香文化环境,并将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努力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走上了一条洒满阳光的书香路。
一、我们的思考——书香飘飘,必将幸福悠悠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跨世纪的改革主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约摸算来,已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然而,她历久弥新,仍然是教育改革的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如何引领全校师生真正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围绕这一重要课题,我们同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和思考。
思考之一:奠基幸福人生——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有人说过:“世界上许多事情是可以等待,可以重来的;惟独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是不能等待,不可重来的。”教育是与生命紧密相连的,应该围绕孩子的将来、成功和幸福人生服务。素质教育就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要给学生以希望和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和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未来以及整个人类的自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学校,我们责无旁贷!
思考之二:施行人文教育——收获幸福的必要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 1
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两位大家的至理之言都道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人文教育能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收获成长、成功和成才的幸福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施行人文教育,作为学校,我们义不容辞!
思考之三:营造书香校园——人文教育的有效手段
知识就是力量。可是,人文精神比知识更重要。但是,前些年,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没引起足够重视,结果造成一大批学生发展后劲不足,甚至好多学生一跨入高等学府便不思进取。即使到了近几年,考研读博盛行,也是为了谋职之需。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是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说,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目前,中小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远离经典名著的状况非常严重。据调查,当前城市中有超过半数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少数学生能读点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涉猎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在应试教育魔棒下,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格发展不健全,已是今天的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在校园里大兴读书之风,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作为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我们义无反顾!
二、我们的探索——登高望远,险峰无限风光
应全市“蓓蕾读书工程”的精神要求,我们于2006年下学期正式启动“书香校园”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从精神构建、环境打造、活动创新和家校联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行动之一:精神引领,让书香凝聚心志
我们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培养读书习惯,就是让“书香”成为滋养教师心灵、养育教师精神的丰盛大餐,让“书香”成为融入学生灵魂、营养学生一生的精神食粮。
为此,围绕书香文化建设,我校将校训确立为“读书甚佳,为善最乐”,将教风确立为“享受教育的幸福”,将学风确立为“让读书成为习惯”,就是让书香文化成为凝聚师生心志的精神力量,让书香文化成为引领师生共同成长的灵魂之师。
行动之二:打造环境,让书香浸润校园
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化和外显。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时时提醒着我们如何选择人的成长环境。构建书香文化环境,就是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墙壁诉说心语,教育下自成蹊。为了让学生有一处放飞思想、展示才华、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在走廊、过道等地方设置了300多平方米的涂鸦壁,按年级划分,一楼四周是低年级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漫画,二楼四周是中年级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诗配画,三楼四周是高年级以“立志做人”为主题的故事画,允许学生自由涂抹,要求学生定期更新,力求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
“一厅一苑”书香,芬芳半亩方塘。为方便学生阅读,我们在充实图书馆、建立电子图书阅览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教学楼内建造开放式图书厅——“阳光读书大厅”,先后购进图书5000余册予以填充。该大厅全天向师生开放,阅读课也可以在里面进行,省去了学生去阅览室借书还书的麻烦,让他们时时有书读、处处可读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如今,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徜徉读书大厅的知识海洋,成了二小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教学楼西侧是“林荫书苑”,可以看作是对“阳光读书大厅”的补充,目的是方便学生课余时间在这里饱览群书。“一厅一苑”的独特设计和别有功效,引起了乐山电视台《民生》栏目记者的关注,特别拍成了专题片在电视上连续播放,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
设计独具匠心,校园尽显人文。我们的校园虽然不大,但无论是大到操场修建还是小到校门设计,无不向学生传递着一种“文化”的信息,营造着一种“书香”的氛围。校园东侧精心建造的一面文化墙,“读书最乐,为善最佳”的校训醒目镌刻其上,同时这八个字也引领着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两重内涵——书香文化和德育文 3
化。
探索行动之三:全员参与,让读写成为习惯
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以书激趣,以书启智,以书养性,以书育人,激励我们全员参与,感悟人生幸福。
一是让教师读书成为习惯。我校教职工百余人,年龄水平有差别,兴趣爱好不一样,不可能一开始都有激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阅读积极性,学校制定教师读书学习规定、教师读书学习计划,并把到“阳光读书大厅”和图书馆阅读时间、借阅数量、读书笔记作为期末考核教师工作的一个量化指标。学校要求教师每课一篇教后反思,每周一篇读书感悟,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或经典名著,每学期参加一次教师读书论坛,每年撰写两篇教学论文、设计四个精品教案,同时我们创办“书香校园”教育博客,倡导教师也开设网上读书博客……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做读书的榜样,学校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活动,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刊杂志,解世事风情。着力建设一支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教师队伍。
二是让学生读书成为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在读书成为教师习惯的同时,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平时经常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现场作文大赛等读写比赛。平时,学校下发专门印制的读书笔记本,低年级以摘记好词好句为主,高年级则以撰写读书感悟为主,读书笔记每月进行抽查汇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把需要改进的地方反馈给学生。为鼓励学生写作,学校编辑校报《蓓蕾报》、校刊《山谷彩虹》,成为学生练笔的好地方。现在,阅读已如一日三餐般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
时间最公正,实践出真知。在当前物欲横流、社会风气日益浮躁的现实中,二小的教师如今都成了读书的带头人,二小的学生也全部喜欢上了读书,这种读书学习风气的养成,逐渐沉淀成我们二小的人文文化。
探索行动之四:创新活动,让书香熏染心灵
素质教育是实事求是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求实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素质教育不在于多搞几个活动,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却是打造书香校园的有效载体,是让书香渗透师生心灵,步入素质教育崭新境界的阶梯。
一是成功组织了“首届书籍交易会”。为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充分发挥图书的效能,让学生互通有无,交换浏览,我们组织了首届图书交易会。学生把自己看过的图书带到学校,在操场的规划区域进行交易,同学们各显神通,采取各种方式招徕顾客,推销着自己的图书。有的自觉形成互助小组,整理的、推销的、收银的、登记的,各负其责。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头脑灵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是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节”。2008年5月26日至30日,我校举办了首届校园文化节。文化节内容丰富,既有读书成果展示、趣味体育、特长表演、歌星大赛,又有以童话剧、课本剧为主的文艺节目,处处洋溢着浓浓书香。尤其是校园门前的文化街,展出了80多块“小书迷”展版,许多优秀的读书笔记、书画、剪纸作品得到了展示,构成了一道七彩斑斓的风景线。学生参与率达100%,仅一等奖就评出450余名,几乎每个孩子都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是开展了“阅读晋级”活动。学校编印《阅读晋级手册》,制定“阅读晋级实施细则”,根据要求,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阅读晋级,开学第三周进行第一次晋级(假期集中阅读晋级);每学期结束前的第三周进行第二次晋级(考核学期中在阅读方面表现优秀的部分学生和学期第一次未晋级的学生)。具体晋级程序是:要求晋级者写出晋级申请,并写出自己所读书目及背诵古诗词的目录,同读书笔记一并交班级考核小组,以便进行晋级资格审查;晋级小组审查晋级者的阅读量、读书笔记、古诗词背诵的目录,认为合乎要求即下发晋级证书。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晋级活动中,学生不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四是开展了“培养卓越口才”活动。每堂课前设3分钟的演讲训练,让学生轮流 5
上台,交流课下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内容不定,范围不限,或背一古诗,或得一佳句,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明一道理,最后是学生互评。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胆识,训练了说话的语脉,增强了表达能力,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学生为了演讲,得提前准备,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健康有益的书籍,然后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理清思路,组织好语言,并写成文字,很多同学作摘抄、写随笔、诵美文的好习惯就是通过这一活动养成的。
五是开展了教师读书比赛活动。学校重视和培养教师的阅读兴趣。首先是师生共读,老师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读后感,共同交流心得体会,学校还通过比赛,评选出“最佳师生读书明星”。这样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以便给予孩子科学的指导,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其次,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教师演讲比赛、教师读书论坛、阅读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搭建了有效的平台,他们或感怀,或描写,或辩论,或谈心,形式多样,不一而足。
探索行动之五:家校联动,让书香弥漫家园
热爱读书的家长,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一个溢满书香的家庭往往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拓展阅读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因此,我校向家长倡议:少抽一颗烟,少喝一瓶酒,少买一件衣服,为孩子多买一本书,每天陪孩子看一小时书。同时要求家长每学期要陪孩子逛两次书店,购买5本以上课外读物,建立和充实家庭书架。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活动包括:父母为孩子讲一个自己小时候喜欢的故事;孩子为父母诵几首经典的诗文,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父母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同谈读后感。为及时了解亲子共读情况,学校设置了“家庭阅读足迹记录表”,要求学生将每天读书的时间、地点、书目、阅读内容详细记录,由家长签字,每月上交一次,教师督查。学校还专门制定了“第二实验小学书香家庭评比细则”,开展创建“书香家庭”特色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创建活动,由家庭向班主任提出申报,填写申请表,最后学校书香家庭创建评选小组对申报进行严格的资料审查和实地验收,最后确定当选家庭,并颁 6
发荣誉证书和一套书。
如今,我校的学生家长把书籍作为给孩子们的生日礼物已成了一种时尚;假日,陪着孩子逛书店,到书店淘宝也成了二小家长人所共识的首选。
三、我们的收获——幸福青鸟,沐浴书香成长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正是在这种亲近阅读、亲近文化的过程中,提高了我校师生的人文素养,那种久违的书卷气息正逐步回归成知书达理的儒雅风范。生活在二小这种厚重人文底蕴的校园里,阅读,滋润了我们的底气;阅读,给予了我们的灵气。在步入素质教育的快车道上,惟愿书香伴随永远,惟愿书香定格幸福人生。
收获之一:学生创作的激情在阅读中得到焕发
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了大量的阅读做基础,我们低年级同学大胆地进行童话故事的创作,中高年级进行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国小作家》专门为我校的学生作品结集出版两期,共198篇,另外在《小记者》、《沂蒙晚报》等报刊发表习作73篇,学校自己出版校刊《山谷彩虹》4期,汇编师生读书感悟50余本,这是他们最好的“成长记录袋”。特别是六年级学生编排和表演的《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本剧,不仅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更是成了多家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有细心的家长算过这样一笔帐:孩子在二小上六年学,毕业后按过阅读六级计算,那么他能背诵的优秀诗词就是180首(段),接触的优秀课外读物是110本,约1000万字,撰写读书感悟近300篇,大大超过课程标准要求,这样的阅读和写作量,何愁不会写作文?
收获之二:教研科研在阅读中得到促进
阅读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其中《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师生成长》的课题,已被中国教育学会立项为国家级课题,《小学生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实验与研究》、《小学生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和《小学生数学学习足迹式全程评价研究》三项省级课题均已顺利结题,1人出版专著《托起明天的太阳》,有50余篇论文在省市正规刊物发表。仅两年时间,学校涌现了省级特级教师1名,7
省骨干教师3名,市级教学能手6名,县级教学能手18名,县级教学明星15名;在各级讲课比赛中,1人获国家优秀录像课二等奖,4人获市级一等奖,12人次获县级一等奖,举行市级公开课3节,县级公开课9节。
收获之三:师生的人文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升华
无数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无数个英雄名人的故事,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全校师生,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升华了他们的情感。学生在家中比以前更懂事了,从读书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举止文明,言辞高雅。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和谐了,书籍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心门,互相尊重,心境开阔。心态平和,懂得感恩,踏踏实实做事,真真诚诚做人,成为全体教师的座右铭。
收获之四:学校的品牌在阅读中得到提升
阅读不仅带来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也带来了学校的良性发展,两年的时间,我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财会工作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等,并先后承办了临沂市电化教学现场会、临沂市学校管理现场会。
四、我们的工作——书香路远,吾将求索上下
我校实施“书香校园”工程,仅两年的时间,还处于探索阶段,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有限,特别是和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
活动的开展还不够深入,师生的读书意识虽已增强,但阅读仍停留在快餐阅读的浅层面上;阅读指导还不够科学,有些学生读书方式单一;与家长的合作和沟通还不够紧密;书香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上还受资金的制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开展“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开挖深度,拓展广度,从影响孩子、教师到影响家庭、社会,以加快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始终秉承科学的态度,以打造书香校园为抓手,弘扬人文精神,实践“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8
使学校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跑道上永远阔步前进!
第三篇:第一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散记
走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路上 ——第一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散记
引言
自“蓓蕾读书工程”启动以来,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学校深入开展小学生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使学生在阅读中鉴赏文学精品,充实精神营养,打好人生底色。我们一直行走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路上。
建设校园文化,让书香弥漫校园
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自由地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自“蓓蕾读书工程”启动以来,我校在营造氛围上做足了文章。
一、动静结合,书香满园。
环境是教育的隐性因素,意义却至关重要。我校“书香校园”的打造,正是体现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学品质。
(一)经典文化 —— 装点校园
漫步教学楼、办公楼,走廊的横槛、墙壁上到处是名人名言、唐诗宋词,漫游其中,仿佛置身于古典文化的乐园。校园南面墙壁上呈现的是经典故事,图文并茂,学生常常驻足观望,谈论不休,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文化的洗礼。原来,走廊、墙壁都会说话,它领着孩子们穿越千年历史,神游世界各地,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广阔而又神奇的世界。
(二)国旗下讲话——读书总动员
伴随着国旗冉冉升起,全校师生站在国旗下,聆听着校长“以书为友,享受读书”的号召,那庄严的情愫在心中慢慢升腾。
(三)古典诵读——相约每一天
早读时分,走进校园,你会听到朗朗诵读经典的声音。《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在孩子们眼里,不光是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是在丰富自己的生命。通过早读,学生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又养成了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
课间操后,以班级为单位,全校组织背诗活动,背诵经典的声音此起彼伏,回荡在操场上空。
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嘴里也不由得吟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甚至有些学生把它们编成游戏时的儿歌,更是另有一番情趣。更多 的小书虫坐在教室里、阅览室里静静地读书。目睹此情此景,老师们的欣慰之情,无须言表。
(四)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前沿风
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孩子们心中常新的花朵。每天早晨,透过小主持人甜美的声音,散发着动人的香气。每个栏目都是小广播员精心采撷的文学硕果,是同学们的营养早餐。试想,早晨,朝阳初升,孩子们走进校园,就徜徉在这种文学的美好之中,该是怎样自然的熏陶和感染呀!
(五)图书阅览室——我们的屯书基地
我们学校根据“蓓蕾读书工程”的要求,按照市县推荐书目,严格筛选,积极充实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先后投资25万元,购进了几万册书籍,学校存书量达到4万册。学校图书室对师生全面开放,制定了规范的借阅制度。
二、创意无限——打造书香班级
(一)让每块墙壁都说话——留下学生成长的痕迹
每块墙壁都是学生文化品味的竞技场,构成了孩子们的读书七巧板。在班级的前墙、后墙醒目的位置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等。北墙和南墙张贴的手抄报、读书心得等内容也都和读书有关,让人一走进班级就感到一种浓浓的书香气息。这些栏目设计新颖,内容详实,品位高雅,是学生心灵的敞开,思路的放飞,才情的绽放。
(二)黑板报——班级流动的风景
相信每个学校,每间教室都有一处叫“黑板报”的班级风景,重要的是不要让这“风景”成为摆设,成为附庸,成为形式。要想亮丽这一风景,重在管理。黑板报是班级管理的一部分,每月一个主题,每月一次检评。这样就保正了室内布置的常换常新,书香氛围就越来越浓厚。
(三)班级小书橱——我们的营养源泉 班级小书橱的建立,能让学生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让学生能在学校拥抱、亲近大量的书籍,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图书角的图书都是学生带来的,一月一换,常换常新的书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一下课,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在书柜前浏览、借阅、登记。班级图书角成了最能牵动孩子们的地方……于是,小书虫慢慢多了起来,他们书包里都多了几本自己买来的、喜欢的书。“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他们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读书的美好。这些看似无心插柳,可是读书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枝繁叶茂。
立体推进,让读书与快乐同行
一、探索阅读方式,让学生读之有据 拓展式阅读
善于做一个书海的导航人,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该引导学生读什么书呢?余秋雨先生有言在先:“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尽量找自己喜欢的第一流的书读。”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要帮助他们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能激发阅读兴趣的书籍。《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中的《三国演义》《格林童话》《昆虫记》等读物很适合学生阅读。老师经常利用晨会课、阅读课等时间,向学生讲讲法布尔、高尔基等著名作家孜孜求学,不畏艰难的动人事迹,或诵读一些精美散文、诗歌,或将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向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学生听得饶有兴味时,便戛然而止,让他们去找原书看。这样,他们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往往就被引发了。
阶梯式阅读
为了让学生多享受一些古典文化的浸染,根据县教研室的要求,1—6年级学生都必背适合自己年级特点的古诗和经典诗文,形成一个背诵序列。这些都是精心选取的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内容,让学生与经典名著肌肤相亲。诵读内容的检查是通过抽测来落实的。
二、加强指导,让学生读之有法
各班在领会教研组计划的基础上确立本班的班级读书计划,利用每周的读书交流课,引导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内容设计问题,带领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阅读的乐趣,领悟书中的人文内涵,感受情感的熏陶。读书汇报课也是学生的读书展示课,学生通过筛选、整理、内化,以图片剪贴、读书笔记、角色表演等许多形式展示他们的读书成果,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丰富了学生生活。
利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往往会使课外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和《飞夺泸定桥》后,学生对革命先烈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的崇高精神感到由衷敬佩,在此基础上指导读《长征故事》等书籍,学生会将课内阅读训练中学到的方法自觉运用到课外中,更深入地把握文章在刻画人物、提炼主题等方面的特点。
三、读书活动序列呈现,扎实有效
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序列是这样的:《读书调查活动反馈表》——《亲子读书卡》——《课外阅读记录卡》——《阅读反思评价》——《妙笔生花》。学生通过填写上面的表格记录下自己的阅读痕迹,足以说明孩子在读书中不断积累,不断感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此外,我们还根据不同的专题设置读书写作活动。如,《话端午》《我们在一起——莒南实验一小抗震救灾诗歌集》《冰心作文大赛》《建国六十年,祖国在我心中征文》《莒南文学》《全国魅力作文大赛》《中国小作家征文比赛》。我们学校的校报《小金星报》更是学生读书活动的园地。
四、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有心去读
1、背古诗大赛
以年级组为单位,全员参加,促进学生对本学期所读内容的整理、提炼,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这个暑假前我校12名同学参加县里的古诗背诵比赛,全部获一等奖,尤其是四年级四班梁作栋同学背诵古诗词400多首,令人惊叹。
2、演讲比赛
以“我读书,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读书的魅力。
3、读书征文比赛
学生把自己读书的体会记录下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你听,这是同学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书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道路;书就像一颗宝石,为我绽放智慧的光芒;书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
4、手抄报展评 在长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我校的手抄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版面设计精美,体现的良好的审美水平,我们结合读书活动,多次举办读书小报展评,评选办报小能手,丰富了校园文化,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四、家校联系,多管齐下
一直坚持每学期一次全体家长会,经常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深深的感受到学校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读书活动也在家长会上做了充分的宣传和指导,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买书、读书活动,并且要保证孩子在家的读书时间。与家长达成共识:每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能够给予孩子的决不仅仅是孩子所需要的衣食,而是给孩子一个丰富的世界。
五、以教科研促教师读书,实现读教相长
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引导老师做读书活动的践行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喜欢读书的老师自然会影响出热爱读书的学生,老师担当起“点灯”的责任,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氛围,一个成长的支点。为了引导教师教书之余能潜心读书,读书后能付诸实践,我们找到了以教科研促进教师读书的指挥棒。
1、推荐文章
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荐文章给老师阅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也促进了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
2、读名著,读专著
山东教育社陶继新老师说是 “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我们老师更多的是读课本、看教案、学教参,岂不知功夫在书外。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存必需。我们在以前向老师推荐文章的基础上引导老师们读适量的教学专著、文学名著,尤其要求学生读的书,老师必须先读。
3、立课题,搞科研
为了引导教师教书之余能潜心读书,读书后能付诸实践,我们找到了以教科研促进教师读书的指挥棒。比如,教师理论考试和教学反思评比。并且,我们学校的课题《诵读古典诗词,丰厚文化积累》已成为市科研所立项课题。明淑萍老师的《让书籍润泽学生的生命》成为县级立项课题。
结束语
我们开展小学生阅读活动,一直在努力解读“扎扎实实,润物无声”的理念。我们希望看到师生“坐拥藏书,静心阅读”,都能成为爱书人、读书人。
最后祈盼:蓓蕾读书使“一小无处不飞花”。
第四篇: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总结
营造书香校园 打造人文一小
——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活动总结
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前身街道中心小学,青岛经济开发区成立后于2008年3月更名为青岛经济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下辖8个联小,共有85个教学班,教职工200人,在校学生4000余人。近年来,学校坚持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05年春季,中心小学开始实施“蓓蕾读书工程”,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2006年春季,我们把这项活动推广到全街道各联小。整个活动围绕“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这一主题,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抓住两条主线: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发挥三方作用: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家庭(配合),从而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中心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学生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全校师生体会到“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趣乐无穷”的快乐。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活动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读书制度。
“蓓蕾读书工程”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多方力量的配合。为此,我们把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领导班子及联小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研员与教导主任为成员的专业指导小组。全体教干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密切合作,有力的保障这项工程抓紧、抓实。另外,为了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我们向所有学生家长发了“蓓蕾读书活动
倡议书”,赢得了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同时在这项活动的实施过程我们制定了《“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这项工程实现了全员化、全程化、制度化的管理,为全面实施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构建校园文化,努力营造书香氛围。
作为一项教育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产生的育人作用、激励作用正在日益深刻地现漏出来。我校立足教育教学实际,铸就自身特色,努力营造独特的书香文化氛围。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开发整合阅读资源
我校始终注重加大学生阅读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开放式的图书室,针对我校校舍紧张的现状,对功能室进行整合利用;班级配备读书橱。同时,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是图书室图书每学期不断递增,以补充书源。选购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参考《课程标准》的建议书目,同时征求各年级教师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使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纳,力求购进的图书适合低中高年级不同学生的阅读要求。
(二)、构建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加强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在校园内开辟阅读长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把学生浸润在书香中。
三、开展丰富多彩读书活动,促使阅读异彩纷呈
“读书”两字,关键在于“读”,书的价值也在“读”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上好阅读课
充分用好早读、午读和阅读课,在校本课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系的形式,形成大阅读氛围。
2、做好读书笔记
中、高年级学生读书笔记,语文老师予以检查、指导、评估,学校不定期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在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摘录式、提问式、心得体会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抓好经典诵读。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经典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这些古诗文经典,对于治学修身、陶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么估价也不过分的。
4、出好读书小报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各班将学生的这些资料集中整理,分类编辑,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出两期读手抄报,学校定期评比展示。
5、开展读书活动
我校于每年的13月份组织开展了“校园读书月”活动。在“读书月”活动中,学校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诗文朗诵会”、“我和书的故事”征文比赛、“读书之星”评选、“《水浒传》知识竞赛”等等。
6、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学校的读书活动进展情况,学校开展了评“书香班级”、“书香学生”等活动。激发了全体师生读书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校风。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读书中获益,我们欣慰!读书活动在我校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第五篇:蓓蕾读书工程汇报材料
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素养
——河东区郑旺小学“蓓蕾读书工程”汇报材料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根据临沂市开展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活动的要求,在河东区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和具体 指导下,我校提出了“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全面开展“蓓蕾”读书活动,在全校大力倡导读书风气,营造书香校园,打造读书品牌。我们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形成了鲜明的阅读特色,让每位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与书本为友,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使学生的读书、绘画、朗诵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努力营造读书氛围
1、建章立制,从组织上确保了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
随着“蓓蕾”读书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的启动,根据区教室的布署,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先是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学习市“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意见以及河东区“蓓蕾”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我们成立了以朱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我们召开了全校动员大会,在全校广泛宣传和发动,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靠上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语文教师一手抓的管理局面,任务明确,责任具体。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并把这项活动确立为重要科研课题来研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读书环境
读书需要环境,良好的读书环境能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加大读书氛围的创设,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文化品味。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学校现有一个图书室、一个教师阅览室和一个学生阅览室。图书室现存图书1.8万余册,学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全天开放,同时为了更加方便学生阅览,学校为各校各班级配备了图书橱,以班级借阅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建好、用好图书角。学校一方面不断充实图书,一方面发起“每人一本好书”活动,倡导“献一本看多本”,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现在班内图书角已达到生均5册,图书种类丰富。班内设图书管理员,由学生自主管理,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
二、逐步推进、有序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实施以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开展读书实践活动,组织和引导全校师生读书学习,促进了师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1、古诗文诵读活动
清晨,校园内书声琅琅,教室内黑板报古诗角图文俱佳;各班的赛诗会成为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这项活动我们在部分班级已经坚持做了两年了,而今我们在全校掀起了经典古诗文诵读的高潮。全区的古诗文背诵比赛中,我校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根据每学期考查的结果,全校90%的学生都能达到如下规定的背诵要求。
学生们对古诗文的丰富积累得益于我们对学生积累过程的关注。我们要求:(1)根据背诵篇数,一二年级每周背诵一首,三到六年级每周背诵一至二首。语文教师提前布置,将诗抄于黑板一角或后墙黑板报上,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背诵,可课下背、校园内背、家中背等。
(2)每周抽出一个晨读作为诵读古诗专用时间。背诵时,语文教师不要听之任之,要做好指导,可对诗意做简单提示、讲解,特别是要注意正音,并指导学生利用个人自由背、同桌合作背、组内比赛背、班内检查背等形式加以熟练巩固。
(3)每天早操后2分钟全班吟诵当周及以前所背古诗。
(4)背诵新诗时要注意复习以前所背古诗,做到“边温故边知新”。在过程管理上,我们利用古诗文背诵积累表,落实检查制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我们每学期都举行班级及全校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并且评选出班级的、学校的古诗文背诵之星。
2、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大量开展读书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恒久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对读书有一种向往,一种期盼,一种渴望。
(1)、每周开设2课时阅读课,对阅读课的开设情况纳入到教师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中。阅读课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集体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等。阅读指导课指导读书方法:进行略读、精读、浏览的指导,进行一本书的读法指导等。一切围绕“如何更有效地阅读”去为学生服务,让学生逐步灵活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交流课,可以是语言的交流,学生可以互荐自己已阅读的书目给伙伴,可以是笔记、日记的交流。阅读积累课,老师引导学生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利用读书记录卡逐渐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读书记录卡主要设计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阅读,读了什么书,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书中写什么,你喜欢书里的什么,并写上点滴感受。摘录内容包括词语贝壳、珍珠句段等。如今,阅读课已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阅读课上,学生或正襟危坐,或凝神深思,有的边读边画,有的频频点头,有的双眉紧蹙„„学生沉浸于书海之中,让人欣慰。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主题读书汇报活动。低年级主要开展童谣、儿歌的吟诵,拼音、识字游戏等;中年级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我最爱的一本书演讲比赛等;高年级学生开展读书沙龙,辩论会等。各班级老师结合本班的阅读情况,力求使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生动。通过主题阅读汇报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乐读书、读好书,开展学习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阅读的质量。
(3)、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我们在班级及校内举办各种竞赛评比活动,精美读书笔记展评,精美日记展评,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如读书手抄报评比展示活动,每位学生都必须办,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可以是好书推荐,可以是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是科学的读书方法介绍等。我们还通过评比阅读之星、背诵之星、藏书之星等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热情。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
3、坚持读写结合,走“开放式”创新作文之路
读书表达,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平台,展现学生的生活。两年来,我们以春蕾文学社为主创基地,贴近生活本质,贴近学生心灵,探寻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极力营造“大语文”的氛围中,走“开放式”作文教学之路,开展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以真实的生活来激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春蕾文学社以各种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创办校刊、举办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校内作文展评、校外投寄发表等,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一个成长和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写作,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的读写氛围,涌现出了一批小小作家,在《作文报》、《当代小学生》、《中华少年》、《我们爱科学》、《少年天地》等刊物发表习作30余篇。
4、积极落实写字活动
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我们把写字活动纳入到“营造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的系列活动之中,我们要求师生“认认真真练字,堂堂正正做人”,每天下午预备铃之后10分钟为全校学生的练字时间,语文教师要跟班辅导,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从坐姿、握笔姿势、一笔一画入手,让学生姿势规范,书写正确,写得美观。学校还专门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我们还建立写字专用本,让学生进行描红、临摹等,揣摩汉字的间架结构、书写艺术。我们还通过举办识字剪贴报,举办写字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书写质量。可以说,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师生同读共成长
我们倡导的是师生共同读书,共同成长。要求教师每学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不少于1本,并结合实际做好读书笔记,阅读摘抄。坚持读写结合,边阅读边练笔。另外,每学期让老师们坚持写教育教学日记
1.每学期由学校推荐必读书1本,每学期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1次。
2.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开放的读书港湾。每天晚办公时间开放教师阅览室。
3.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一份教育教学类杂志。
4.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期,静下心来,好好读点书,诵经典,品名著,充实自我。
5.在读书的基础上,要求养成随笔习惯,每月至少撰写一篇教育随笔或教学案例。(设专本)
6.开展读书成果交流展活动,如教育教学日记交流、教学随笔或案例的结集等活动。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整个读书工程要求的差距:读书活动需要进一步深化,评价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也需要不断提升,书香家庭、书香社会的建立也需进一步推进„„。我们将在区教研室的要求和指导下,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把“蓓蕾读书工程”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河东区郑旺中心小学 2007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