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困境及思考
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困境及思考
摘要:通用技术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已近5年。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认识不足、资源匮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何突破这些困境?作为一名通用技术课教师,我愿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关键词:困惑
资源
课时
科学素养
我在农村中学讲授教通用技术课近一年,在这一年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怎样才能上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相信有许多教师都有同样的困惑。国家为高中生设置通用技术课的本意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技术思维和应用能力,但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了高中生还是以应对高考为主,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学习通用技术课。
通用技术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已经将近5年,相比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较为成熟的课程,它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探索。特别是我们一线的通用技术教师,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的实践研究中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近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真的有太多的困惑,总结起来细说如下:
1、由于认识不足,领导不重视,任课教师不认真,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积极性不高。
当前,大多数学生、家长、教师只对考大学感兴趣,对课改不感兴趣,任何有可能影响学生高考的课改都会触动他们的神经,而家长、学生、老师的心理时刻影响着包括通用技术在内的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生进入到高中尤其是高二年级之后,来自家长、老师和学业上的压力越来越重,不少学生疲于应付高考科目那些铺天盖地的作业、测试,投入到技术课程上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
2、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效果受限。
与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这一问题所有的学校都存在,缺乏上课用的常规教具,教师平时要找教辅资料也很难。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对专用教室、仪器设备有一定要求。只靠老师的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授课,技术课就会成为理论课,老师感到困惑,学生无法接受。我们学校高二年级总共有十二个班,共三位老师又全是由兼职的,很难有充分的时间来认真研究通用技术教学。通用技术的教学决不是单一模式的,应该是丰富的、开放的、多元化的。由于是新实施的教材,配套的参考书、指导用书和网络资源很少,没有可借鉴的先前经验,培训的机会不多,教研活动、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交流、骨干教师讲课等平台更少,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引领。
3、课时相对不足。
以我们学校为例,在高二年级每周只开设1课时,一学期二十周算,学考前也只能上26节课左右,而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学时要求是72节。其实,技术课程与高考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更贴近动手实践,更贴近发明、创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有意义。
4、通用技术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需要提高。
通用技术课程内容宽泛,可扩展性极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遗憾的是大学并没有开设通用技术这门课。目前的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科目转过来的。也有偏远地区的通用技术老师,是从英语老师转来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先有一桶水。在我看来通用技术教师要不断“充电”、终身学习。要学习科技、人文等各种知识。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尽可能多地准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
5、教材技能要求高,学生能力不济。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的技能方面要求较高,有些内容甚至超过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章节内容跳跃性很大,加上现在的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没有很好地上过技术课。学生学起来没兴趣,老师教起来也非常吃力。面对这些困惑,我做了如下思考,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
1、向学生、家长、学校领导阐述通用技术新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通用技术课教育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大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中,美国的通用技术已经走进学生课堂69年;德国通用技术课的课时,超过了物理、文学等主课。而在香港,《通用技术》进入中学生毕业考已十几年;在日本和英国,相关的技术课程几乎贯穿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个过程。”介绍完以上内容,我又对学生说:“现在,你们是否已经明白,为什么德国工业产品因精良耐用而著称世界?为什么街上满街跑的都是本田、丰田车?为什么我们的人均工资是每小时0.8美元,而德国是30美元,美国是22美元?为什么我们出口100双袜子,只能赚回一美元,而人家卖给我们一部iphone4,要赚到360美元?从国家民族经济发展的高度着想,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我们通用技术科的老师,要不遗余力地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传达开设通用技术新课程的重要意义。只有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2、资源共享,集体备课。
可以联系当地的职业中学或技术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联系工厂,了解产品的加工过程,增长技术知识。为学生讲解九连环的原理,动员学生自带铁钳、铁丝一起动手制作。
教材以及配套材料既有缺陷又有不足,教学参考资料也存在问题。我们可以以广东版教材为主,地质版、江苏版教材为辅,三教材取长补短,综合备课。通用技术教师共集培训资料、教学参考书、网上资料等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微机实验室,与学校主管领导、管理员做好沟通,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
3、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必修课的内容是“技术与设计”,设计的本质是创新,课本中的许多实例都是科技创新的典范。我们还结合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活动周”,征集科技创新作品设计方案,开展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这是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良好配合。
在通用技术课教材中,科技创新的案例很多,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良好载体,有不少学生开始向老师提问题,这是良好的开端。
我校就曾联系到渭南科学技术局将一批科技创新作品在学校中展览一天,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学校内部每年也举行师生摄影、书法、剪纸、叠纸、手工制作大赛等,并在校园展示获奖作品。
4、发挥技术课程本身的优势,使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做到有机的整合。把多媒体教学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来,如一些虽然比较直观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建筑、服装甚至是汽车驾驶等等。
5、建设一支数量充够、专业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是成功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关键。
目前我国教育急需完善教师队伍机制。包括人事和评职称的制度、教师专业学习培训、教学研究的制度和教学管理、评价的措施。尤其是像通用技术这样的“副科”的各种制度。
6.加强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实验室建设。
我所执教的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也有所重视,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首先,学校准备在今年上半年对通用技术实验室作初步规划,暑期将装备两间通用技术实验室,购置30万元的教具设备,硬件配置会逐步提高。其次,在人员配备方面,学校现配有3名通用技术课教师,下学期还将引进1名教师,校长会亲自代课。
7.在进行了一个循环的必修教学以后,出版社应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并对必修课程和教材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规律。
生产力越是发展,经济越是开放,一个国家对技术的需求越是迫切和强烈,对国民技术素养的要求也越高。技术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通用技术课教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雷代斌.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21世界教育 [2]、罗福源.浅谈通用技术教学实施.21世纪教育
[3]、袁达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21世纪教育 [4]、雷代斌.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21世纪教育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组
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反思: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中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五十多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教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处处留心,时时注意,经常反思,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新课改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新课改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 今年秋季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这一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对信息技术课程有新的认识、新的定位。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设置、目标、内容都有了很大变化,这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是一次考验和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教师应该思考新课程的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并以积极的姿态对待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的根本性的变革,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探究式教学
2004年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市启动高中课程新课改,今年是我们省新课改实施的第一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应认真学习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不断地探索、研究,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今后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应该怎么开展呢?在此做以下几点思考:
一、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课标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到等五个模块。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们看到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设置的基点提升了,高中阶段统一学习必修模块,并至少选修一门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是对初中所学知识的整合、升华,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高中阶段较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感兴趣的某一领域。这样所有学生都会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获得提高。
二、了解分析学生情况,制订教学策略
新课程设置的基点提升了,假定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学生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在教学前我们要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等。即要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三、教师要在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转变观念 新课改是对我们每位教师的考验和挑战,同时也能促进我们的成长,加快我们专业知识技能和自身素养的提高。如必修部分的教学内容看起来浅了,但其涉及的知识面却广了,一节看似简单的课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去精心备课。以前很多老师甚至包括一些信息技术课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操作课,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真正从计算机课转变到信息技术课,不能把计算机课和信息技术课划等号。
在新课程理念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仅仅传授知识转变到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转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打破学科间的局限,注意整合,这点在新教材已有明显体现。古希腊生物学家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相信随着老师“教”的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也会逐步转变。
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逐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改的目标是从面向少数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片面发展转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多种教学形式来实现目标:
1、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操作能力较好的和操作能力相对弱一些的,目前状况是前者占大部分,对这两部分学生,要区别对待,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要安排出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形式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辅导,当然也要关注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如对编程,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任务驱动式教学。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比以前更多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而且是设计较巧妙较贴近实际生活的任务驱动方式。只有任务适当,学生才会去分析问题、去探究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才会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培养他们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等。
3、自主探究式教学。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已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升华,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不强,教学上我们要根据学情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是学生需要经过认真探索才能解决的,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我们要允许并接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但学生要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培养。
4、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强调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更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打破传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并吸取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参与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当前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转变观念,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养。在工作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索的氛围,引导学生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电脑教育报》
[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教学实践研究》 李冬梅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4]《谈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韩希文
湖北省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周静
***
第四篇:有关困境作文高中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是解决困境的一种方式;有的时候,搁置问题,对解决问题来说,也会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困境作文高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困境作文高中1
成长,需要鼓励;成长,需要支持;成长,需要亲情;成长,也需要困境。
人生,好比爬楼梯,一个台阶就是一个困境。过去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过不去,就只有原地踏步了。
也许,你见过蚕蛹吧。很多人不理解蚕为何要作茧自缚。殊不知,只有破茧而出的蚕才能化蝶。茧,就是上天对蚕所设下的困境,冲过去,脱胎换骨,化作美丽的蝴蝶;冲不过去,只有卡死在茧中,悲凉地结束一生。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几个快要被蚕冲破的茧挑破,使茧“不劳而获”。本以为,“破”茧而出的蝴蝶会翩翩起舞,谁知,那所谓的“蝴蝶”空有一对美丽的蝶翼,却只能拖着这对美丽的“包袱”缓缓爬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蝴蝶在破茧而出之时,蝶翼经茧的挤压而流血,唤醒了沉睡的神经细胞,蝴蝶才能翩翩起舞。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只有经受过困境对心灵的洗礼,才能将心志磨炼得更加坚韧,才能算真正成长起来了。
如果你去过大草原,也许会有幸见到雄鹰翱翔在蓝天之上。先不要忙着羡慕它们,正所谓“不经风雨,哪见彩虹”,你可知道,雄鹰翱翔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生死的考验。
当小鹰长到足够强壮,母鹰认为可以接受考验之时,它会叼起小鹰,飞到万米高空之上,一松口,小鹰便流星般坠落下来。也许是本能反应,小鹰会拼命地张开翅膀,令翅膀迅速硬化、充血,在与死亡的搏斗中学习飞翔。当它领悟了飞翔技巧以后,再双翼一挥,一飞冲天。这竟与蚕破茧而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困境,激发了小鹰内在的潜能;是困境,铸就了小鹰坚韧的品质;是困境,促使小鹰迅速成长,成长为真正的雄鹰。
也许,你现在的旅程一帆风顺;也许,你现在的道路宽阔平坦;也许,你现在的前途繁花似锦。但是,请别忘记:成长,也需要困境。
有关困境作文高中2
困境,不是困境,而是成就伟人的天堂
——题记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渊源文化,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等。单鞋出这些优美文集的作者却没有像他们写的文章那样精彩丰富。
李清照,中国史上少有的杰出女诗人,本来生活幸福,出身于官宦世家,又嫁了一个好丈夫,生活幸福美满,写出的词也无异常之处,但世事难料,国亡家破,丈夫病死,晚年独自一个人孤苦生活,情景十分悲惨,但所写出的词却十分有力,令人感叹,白居易早年为民请命,兼以“达则兼济天下”为官格,所写出的诗,浑劲有力,但后来官途衰败,以“穷则独善其身”所写的诗歌也失去了“战斗力”…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体现初的精神不同,倘若李清照一生幸福快乐,那中国第一女词人的称号应该换人了吧!
主席、周恩来等在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毅然立起,担负国家大任,最后流放于世,爱迪生从小被称呆痴,辛苦奋斗,最后成为一名发明家…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正应为他们在艰难的困境中不畏艰苦,勇往直前,才成就一世之才。古曰:“天降大任于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为别人取得荣誉和成功时,我们会去羡慕他,称赞他,而我们在用电灯给我们在黑暗中带来光明时,我们又没有想过这是爱迪生做了几千次试验才取得的一个成功结果。当我们在看电视呈现的彩色画面而津津有味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贝尔,发明了彩色电视机而未能看到其成就就与世长辞……,成功是用心血换来的。
如今,世界飞速发展,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变的懒惰了,变得只知道按图享受,碰到一点点困难就长天而泣。“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等等。不知道这些人在拿着自己父亲所辛苦赚来的钱在别人面前炫耀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很羞耻的事。
天降大任于人也,如果你畏惧艰难,那么困境永远通知和管辖你,苍天给你的大任也永远别想得到。困境出人才,人才也同样是出于困境、。
天才,如今天才众多,但未经困境后的天才以后还会是吗?历史会给出答案。
有关困境作文高中3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我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今天,在球场上我完全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同时也失去了去郑州比赛的机会。
下周双休日有几场比赛,因为很重要,所以必须要通过选拔来组织阵容,但由于我最近感冒,反应和动作都有些迟钝,能不能通过体能检测?我心里还真没有底。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哪怕没有通过测试,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历练。
体测分为两个部分:行进间传球和躲避障碍射门。虽然都很简单,但在平常发挥就一般的我,心脏仍在剧烈的跳个不停。
“行进间传球”的测试队伍变得越来越短了,过关的人却只占少数,一个个失败的场景不断在我脑中回放,脚底也开始发麻。教练的叮嘱,对我来说已经无用,我要做的就是平复心情,发挥出真实水平。轮到我了,我小跑至标志点,从容的将每个滚来的球传向对面。我也从一开始的紧张变为了自信,在准确无误地传完最后一个角球时,我的心也随着那一声“通过”而变得无比兴奋。
第二个是测试“躲避障碍射门”。这个对我来说相对简单,只不过是得注意重心转移和射门角度,而这些,对于平时的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每一个人拥有三次机会,只要进一次即可通过。因此,我信心满满。令我没想到的是,在第一次射门时,足球不偏不倚打在横梁上!反弹的球像箭一般扎在了我的心头,那一刻我慌了。所幸,在第二次射门时,一记抽射打破了我心中的恐慌,我成功完成了体测。
在最后的对抗赛中,我没有踢进球,也出现了几次失误。更可惜的是,我还罚丢了一个任意球。也正因为如此,我未能如愿进入大名单之内。不过,我已经十分满足了,因为我看到了差距,也看清了前进的路。
待我走出困境,给你一个奇迹!
有关困境作文高中4
两位经商失败的人,以身上仅有的一文钱制作出抢手的风车,并靠这不起眼的生意成为百万富翁。人在一生中难免会有陷入窘境的时候。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学会从智慧为矛,以勇气为盾,穿上以自信化成的盔甲,冲出眼前的困境。
智慧,永远是为走出困境而准备的最好的鞋。拥有智慧,宛如拥有了无可匹敌的终极武器,令人临危不乱。晏子面对楚国的百般刁难,却能保持沉默,理智应答,终搏得楚王之钦佩,考得不正是机智聪慧吗?三国孔明以草船借箭,使得吴国从原来武器不足的劣势局面转变为无忧后患的强势局面,靠的不正是诸葛亮的高深智慧吗……不难看出,拥有智慧,就拥有了走出困难的必要条件。倘若晏子,孔明没有这般耐能,那么他们终不能走出困境。唯有具备了智慧,我们才能不为困境所困。
勇气,永远是我们面对困境时引导我们前进的不灭的一盏灯。大凡能够冲破困境的人。都具备了相当的勇气。当欧主希频频失败时,他并没有彷徨,因为他心中具备了面对失败的勇气,这般勇气给予他莫大的支持,为他指引走出困境的方向。终于在第601次试验中,他研制出新药。倘若欧主希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那么他的试验也绝不继续下去。勇气使他拥有了无穷动力。即使困境再深再远,他也能抓住他的影。拥有勇气,冲出困境不再是问题。因为勇气,使我们敢于面对困境,更敢于挑战困境。
自信,永远是们面对困境时最闪亮的宝石。唯有拥有自信,才能将困境踩于脚下,才能化困难为平易。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样貌不“凡”,但凭借内心的自信,他冲破重重障碍,经历了许多人意想不到的辛苦历程,终成为了为人赞颂的伟大企业家。不正是自信令马云拥有了冲出困境的力量吗?自信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最闪亮的金子。
欲冲出困境,智慧,勇气与自信必不可少,拥有这些,才能将困境逐个击破。
有关困境作文高中5
我们先回忆一下,昨天班主任李老师播放了一个视频,在一条广阔的大路上,有许多人同行,并且每个人都在奋力前行,而他们每个人的肩上都拖着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十字架。走了许久,有一个人扛不住了,他感觉这个十字架好重,为什么不可以让它轻松一点呢?他想了一个自认为很棒的办法,于是,他砍掉了十字架的一部分。他又走了许久,发现虽然已经砍掉了一部分,但是还是很重,于是,他又砍掉了一部分。当别人都在负重前行时,他却是轻松地哼着歌快步前进,并且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而在这时,一条沟壑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其他人纷纷用自己扛的十字架搭好路走了过去。当他也效仿别人时,突然发现他的十字架短了一截,以致于无法越过。
“哪有什么大牛学霸,一切都只是厚积薄发。”当你在偷懒玩耍时,其他人都在努力地学习。所以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不公平、黑幕,那都是你自己不努力的表现。这个寒假,机遇与危险并存。而它也是李老师说的弯道,如果你在这个弯道上超车,那么它便是你的机遇。但你也有可能来不及转弯,就已经撞死在了这弯道上,这也是你的劫数。在上网课的期间,当你默默地打开公屏,刷抖音,看视频,玩游戏时,你或许想不到别人正在手机前电脑前专心致志、奋笔疾书。在你做作业时,偷奸耍滑,实施大抄时,你也看不见别人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凭什么获得那个机会?这是不公平,也是你在学习时得到的不公平对待的结果。等到开学时,你与别人的差距犹如鸿沟,遥不可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一切都只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读的这个清北班,看似多么的高大上,便以为自己就是个风云人物。醒醒吧,别梦了。你能在这个班上读书,那是因为你的父母,他们在为你负重前行。他们给了我们比别人更好的学习条件,让我们在起跑线上超过了别人一筹。别总想着自己多厉害,只要我学——马上就能全班第一。你比别人好,那是你赢在了起跑线,但在跑步中就不一定了,在寒假网课中你所有的优势都已经不见了。我们每个人上相同时间的课,相同的老师上课,靠的只有自己的努力。但在寒假的网课中,你有努力吗?你认真学了吗?现在,没人能为你负重了,重量始终都得自己扛。别再做那些春秋大梦了,好好想一想自己如何负重前行吧。
寒假是一块石头,他可能是让你更上一层楼的垫脚石,当然它也有可能是让你倒下的绊脚石,它究竟是垫脚石还是绊脚石?只有自己的脚踩上去才能知道。
第五篇:新课改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总结
新课改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思考
信息技术组徐静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我想就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抓好当前教学谈一些想法。
一、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对来自书本、老师、家长和学术权威的观点、意见、看法和学说等产生不同的见解,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这种理解。况且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任何一个人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状态都难以做到了如指掌、面面俱到,因此课堂上有时出现学生知老师不知、老师这么认为学生却那么认为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及清醒、冷静、正确、客观、理性和辨证的认识。
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1、教学过程充分遵守教学心理,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每新学年,对新生现有水平进行调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如对已学过windows基础的同学,在其它同学学习windows基础时他可以自学flash或其它他感兴趣的东西,上机时他必须完成要求的windows任务,再进行flash制作或其它制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得多花些精力,在顾及大都数同学的同时,留心引导先行一步的同学更上一层楼,这是在现在的分班体制中较好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2、对“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深刻领会与贯彻、注重培养学生有创造性
3、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把握基础兼顾广度与深度
教师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讲解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如病毒的讲解在上课时讲清其概念、特点、传授、防治,至于当前出现的一些病毒以及防病毒软件则可让学生搜集、用少
量时间供其发布,这样既拓宽了知识点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再如一些基本制作可精讲基本的,更多的让学生上机时发现,老师可以适时总结同学的发现,这样用利于学生对本知识点广度的掌握。
4、以学生为中心, 合理组织学习
有一位学者在一次报告中说了这样一种现象,学习相对紧张的高中学生只要某节课或某个晚自习,没有教师安排的作业或分发的试卷,马上就会无所事事不知该干什么了,得出如不进行改革,将会制造出一代怪胎。虽然该学者有点偏激,但也反映了一点实际情况。本课程纲要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教师给予恰当的组织引导,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5、在应用教学过程中,本着不求甚解,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信息课走在改革的前沿,使我们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在学科中的应用这种能力,这是完全可能的。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应用软件的80%的功能是为20%的人设计的,20%的功能是为80%的人设计的”,我们的大部分高中学生正是这80%的人,所以在讲解时就要不求甚解,能用就行,着重要他们学会如何触类旁通,快速了解一个软件的优势,对一项任务知道去选择工具,知道变通。
6、以兴趣小组为依托,营造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所带的平等班,有兴趣小组成员的几个班上课的气氛、学习的效果远比另几个班要好。于是从去年开始我就比较重视兴趣小组成员的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小老师,我在合适的场合会给他们进行各方面的展示,这对大家都是一种促进。
三、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起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其最大缺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已经由灌输转变为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难题,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一些新的学习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1.探索式学习
探索式学习的实施过程是:由教师设置一些适合由学生来解决的问题,通过校园网发布给学生并要求其回答。与此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资源信息(如参考文献、网址等)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和借鉴。教师还要负责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提供启发或提示式的帮助。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2.协作式学习
协作式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协作式学习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协作式学习的基本模式一般可分为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四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序设计与算法”的课程设计部分的教学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或综合使用其中的几种教学模式。
3、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是建立在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抛锚式教学
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抛锚,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索、上机实践、总结,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并逐渐缩小新知识范围,直到“心求通而未得”时再由老师讲授。
4、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支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