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所面临困境的探讨

时间:2019-05-13 01:4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当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所面临困境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当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所面临困境的探讨》。

第一篇:对当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所面临困境的探讨

对当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所面临困境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 硬件环境学校重视程度

【论文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课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将从通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就其存在的教师技术素养,办学硬件环境以及学校重视程度等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本人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自2009年9月我省开始开设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学校出于整体考虑,安排我兼任学校高中通用技术课的教学,典型的赶鸭子上架。经了解县内周边学校,像我这样的教师还不少。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通用技术课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不妥之处,恳请指正,本人一定虚心接受。

一、教师技术素养不够 如何理解高中通用技术课的开设?从国家层面的角度我认为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贯彻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基本的技术素养。从学生的发展、前途、未来的角度我认为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经过几年的现学现教发现该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现阶段大学的专业设置里没有哪个专业是专门用来对付这门课程的。《普通高中/

4技术课程(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要求通用技术教师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和文学、技术等人文知识。具备相当水平的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也是通用技术教师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看看这个新课标所指出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要求,自己实在是差强人意。现在很多通用技术的老师都是从其他的学科临时调过来的,大部分都是在学校担任化学、物理、生物、数学、信息技术、劳技教学工作的教师及近年从非师范类专业招进来工科类大学生等经过短期学科培训转型而来,很少从校外有一定的技术实践经历的人员中聘请的。这样任课教师本身对于通用技术课程里面的很多知识自己理解也不够,更不用说对技术课程中的教材教法深入掌握了。

举个简单的事实(我们用的教材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教材必修1第七章第二节工艺的教学中,本节涉及很多金属材料加工的工具及工艺,其中包括钢锯的认识及使用,钻孔工具(钻床)的认识及使用,锉刀的认识及使用等等,虽然之前我们经过仔细、认真地学习、查阅资料,也弄清了,看懂了,理解了,还准备了很多,似乎也可以进教室了,最终学生也认识了,记住了。但有谁知道我们教师在此之前也从来没干过这些,也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或许有人会说只要学生学到该学的就行了,教师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无所谓。假如让一个在金属加工车间干了多年的工人师傅来给学生上这节课的内容,效果肯定不同,因为他在这个行业工作了些年头,对这些工艺,/

4工具比起我们有很多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在他教学时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并感染学生,对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非常有用。而我们只是为教而教,为教而学,也没有多高的技术素养,顶多把学生教会,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情感无能为力,我们自己在这方面的情感都是一片空白。而教材里面还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比如小板凳的制作,小台灯的制作,生活中的各种自动控制等等,我们大多数老师都没亲手摆弄过,虽然可以看懂,理解原理,可是何来情感体验,教学中如何能感染学生在技术世界的情感,大家也只能是为了应付而教和学罢了。修车师傅教学生汽车维修保养肯定比我们强;裁缝师傅教学生裁缝也肯定比我梦强;厨师教学生烹饪也一定比我们强……所以通用技术教师的现状是普遍技术素养不高甚至某些领域根本就没有,培养出来的学生离预定目标也差距甚远。

二、教学硬件环境差

这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操作比较多,可是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通用技术实验室(至少我们县三所高中都没有配备通用技术实验室),很多实践操作只能理论讲解,虽然可以说清道明,可是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因少了实际动手的体验而导致培养技术情感的缺失。比如金属加工工具——钢锯的认识使用,如果有实验室,学生亲眼看看,摸摸钢锯,观察下就会知道锯片的锯齿如何,锯片断了如何换,如果再让他们动手锯一下,就更容易理解钢锯的使用要领等知识了,比起在普通教室对着书本学习效率高多了,同时还因实际动手操作而培养了学生在技术方面的情感,学生可能在以后的人生都不会忘/

4记在实验室的上课内容感受,在教学中学生也经常向我提起要是能去实践下多好,我只能无奈地向他们解释学校这方面的配备还没有。而这样的知识教材中比比皆是,如钻床,车床,焊接,铆接,榫卯结构,自行车系统,电饭煲控制系统,空调冰箱控制系统,自动门控制系统,厕所自动冲水水箱控制系统,小板凳的制作,小台灯的制作等等。

三、学校不够重视

在现阶段高考指挥棒的挥动下,学校都是以高考质量论成败。很多学校对高考科目以外的学科都采取按国家要求开齐课程,开了就行了,如果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话,要求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第在合格以上即可(A B C)。所以很多学校都不重视通用技术课,很少配备通用技术实验室,或者配备了也是简单应付,配置不全不完善。有的学校连课时量都不开足,按照省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本课程至少4学分才算高中阶段学业合格,所以就只学必修1、2两本教材。新课标建议必修1、2两本教材一共需要72学时,很多学校安排1节课每周,一学年结束就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比起新课标的建议少了一半的时间。有时学校为了方便,临时随便安排其他科目教师从事通用技术课教学,没有一个长远规划,教师变动大。以上种种情况说明很多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上三点就是我从事通用技术教学几年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有分析不妥的,请批评指正。/ 4

第二篇: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思考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思考

作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目 录

一、就业特点....................................................(一)就业能力较老一代农民工强..............................(二)对所从事职业期望高....................................(三)跳槽频繁..............................................(三)职业技能欠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一)户籍问题限制..........................................(二)就业渠道面小..........................................(三)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四)就业环境差、待遇低....................................(五)就业岗位少............................................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深化户籍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二)加强就业服务体系......................................(三)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四)加强对民工权益的保护措施..............................(五)改善就业环境,善待民工................................(六)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机会............................参考文献........................................................的却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不能从该职业工作中得到心理的满足感和他人的尊重,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更换职业、岗位,来进行探索,找到最符合自己想法的职业、岗位,能够让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将自己永远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圈子内。

(四)职业技能欠缺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文化程度方面显著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术相对薄弱,依然无法满足企业的日渐上升的要求。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其转移就业领域将受到很大限制。城市紧缺的是技术工人,许多岗位需要初级工或高级工,但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为初中毕业,少数是高中毕业,而且农村所提供的教育的质量相对较低,没有受过相应的职业教育,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做小工、杂工,而许多企业需要的是有相应职业技能的技工,他们并不愿意自己重新培养技工,这就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从事很多技术岗位。从根本上说,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依然不高,职业技能缺乏,是造成其收入低、保障差,职业选择和就业空间狭小,以及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从长期来说,限制农民工提高就业地位和进入更高层次职业的主要障碍将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

二、所面临困境

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面临着相当多,并且相当困难的问题,这就使得他们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找到更好发展自身的机会和平台。大多数人都只能在大潮流中飘荡、迷茫,再也无法找到自己最初的目标。

(一)户籍问题限制

户籍问题是一个限制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使得农民工成为介于农民和产业工人之间的特殊体系,游离于国家就业体系之外,无法获得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公共福利,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成本以及就业的不稳定性增加。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工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很多法律法规都会偏向于城镇市民,许多行业会对农民工做出一些歧视性的规定,规定他们不能进入某些行业和领域,而能够进入的领域也存在着福利保障上的缺失。一般来说,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劳动力市场大部分都是针对具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的高端劳动力市场;二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上只能从事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低端劳动力市场。二元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外来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格,城市居民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对于大部分农民工不是不可以干,而是因为没有城市户籍而被排斥在外,失去就业资格。大部分外来的新生代农民工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而低端劳动力市场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进城而使得劳动力供大于求,新生代农民工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命运,就业不稳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现象。

象;有70.6%的人曾经发生过因工受伤但是用工单位不补偿医药费用的情况。由于权益保护措施的缺失,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获得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用工单位甚至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还经常遭遇拖欠薪水的问题。这里面虽然有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强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则是维权机制建设不完善,维权周期长、成本高造成的。在维权过程中,地方政府通常会向用工方倾斜,偏袒资本方,导致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无法获得平等地位,农民工权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公会也并没有在农民工权益保护上发挥有效的作用,甚至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公会。

(四)就业环境差、待遇低

据调查显示,我国工资报酬最低的五个行业是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贸易服务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制造业,这些行业的工资都低于平均工资水平。而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都是从事这五个行业,他们由于职业技能的匮乏,只能够从事一些体力型和低技能的工作,工作层次相对较低,工作性质不稳定,发展前景小。这也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发展前景小,并且缺乏应有的权益保障。

(五)就业岗位少

就目前国内就业岗位来说,已经无法满足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的需求。从工作岗位竞争来说,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和老一代农民工竞争工作岗位,同时由于我国大学的扩招,导致大学生供过于求,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还要和大学生竞争就业岗位。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来看,在吃苦耐劳方面,他们无法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而在综合素质技能方面有比不上大学生群体,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从事低端服务行业和一些简单的制造行业并非偶然,甚至是必然。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户籍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首先就需要进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限制,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阻碍,改变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先城后乡”的不平等待遇,让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市场时能够获得一个相对公平的条件,不会处于劣势地位,同等条件下也只能无奈从事比较低端的行业或者岗位。

(二)加强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应该加强对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保证农民工可以获得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一是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管理机构,设立专门服务于农民工就业的机构,掌握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对劳动力的供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农民工有序合理的流动,降低农民工流动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二是加大对非法中介的打击力度,减小农民工对中介单位的戒备心和不信任感;三

(六)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机会

政府应该在农民工就业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大国内产业链的建设,积极扶持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税收和贷款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支持企业留用农民工。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实行专项贷款,进行小额信贷,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以资助的性质、贷款的形式给予新生代农民工一定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传江,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2.杨春华,2010年,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

3.沙占华,赵颖霞,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4.罗恩立,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研究。5.赵永乐,张新岭,俞宪忠,2007年,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

6.许建宇,2007年,“试论促进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中国劳动》。

7.何晶,“失业保险:要承重更要发力”,《中国报道》

8.丁煜,,2005年,“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评估与发展建议”,《中国软科学》。

9.黄平,1997,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10.赵树凯,1998,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

第三篇: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困境及思考

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困境及思考

摘要:通用技术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已近5年。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认识不足、资源匮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何突破这些困境?作为一名通用技术课教师,我愿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关键词:困惑

资源

课时

科学素养

我在农村中学讲授教通用技术课近一年,在这一年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那就是怎样才能上好通用技术这门课。相信有许多教师都有同样的困惑。国家为高中生设置通用技术课的本意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技术思维和应用能力,但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了高中生还是以应对高考为主,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学习通用技术课。

通用技术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已经将近5年,相比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较为成熟的课程,它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探索。特别是我们一线的通用技术教师,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的实践研究中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近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真的有太多的困惑,总结起来细说如下:

1、由于认识不足,领导不重视,任课教师不认真,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积极性不高。

当前,大多数学生、家长、教师只对考大学感兴趣,对课改不感兴趣,任何有可能影响学生高考的课改都会触动他们的神经,而家长、学生、老师的心理时刻影响着包括通用技术在内的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生进入到高中尤其是高二年级之后,来自家长、老师和学业上的压力越来越重,不少学生疲于应付高考科目那些铺天盖地的作业、测试,投入到技术课程上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

2、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效果受限。

与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这一问题所有的学校都存在,缺乏上课用的常规教具,教师平时要找教辅资料也很难。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对专用教室、仪器设备有一定要求。只靠老师的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授课,技术课就会成为理论课,老师感到困惑,学生无法接受。我们学校高二年级总共有十二个班,共三位老师又全是由兼职的,很难有充分的时间来认真研究通用技术教学。通用技术的教学决不是单一模式的,应该是丰富的、开放的、多元化的。由于是新实施的教材,配套的参考书、指导用书和网络资源很少,没有可借鉴的先前经验,培训的机会不多,教研活动、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师交流、骨干教师讲课等平台更少,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引领。

3、课时相对不足。

以我们学校为例,在高二年级每周只开设1课时,一学期二十周算,学考前也只能上26节课左右,而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学时要求是72节。其实,技术课程与高考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更贴近动手实践,更贴近发明、创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有意义。

4、通用技术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需要提高。

通用技术课程内容宽泛,可扩展性极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遗憾的是大学并没有开设通用技术这门课。目前的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科目转过来的。也有偏远地区的通用技术老师,是从英语老师转来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先有一桶水。在我看来通用技术教师要不断“充电”、终身学习。要学习科技、人文等各种知识。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尽可能多地准确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

5、教材技能要求高,学生能力不济。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的技能方面要求较高,有些内容甚至超过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章节内容跳跃性很大,加上现在的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没有很好地上过技术课。学生学起来没兴趣,老师教起来也非常吃力。面对这些困惑,我做了如下思考,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

1、向学生、家长、学校领导阐述通用技术新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通用技术课教育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大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中,美国的通用技术已经走进学生课堂69年;德国通用技术课的课时,超过了物理、文学等主课。而在香港,《通用技术》进入中学生毕业考已十几年;在日本和英国,相关的技术课程几乎贯穿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个过程。”介绍完以上内容,我又对学生说:“现在,你们是否已经明白,为什么德国工业产品因精良耐用而著称世界?为什么街上满街跑的都是本田、丰田车?为什么我们的人均工资是每小时0.8美元,而德国是30美元,美国是22美元?为什么我们出口100双袜子,只能赚回一美元,而人家卖给我们一部iphone4,要赚到360美元?从国家民族经济发展的高度着想,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我们通用技术科的老师,要不遗余力地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传达开设通用技术新课程的重要意义。只有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2、资源共享,集体备课。

可以联系当地的职业中学或技术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联系工厂,了解产品的加工过程,增长技术知识。为学生讲解九连环的原理,动员学生自带铁钳、铁丝一起动手制作。

教材以及配套材料既有缺陷又有不足,教学参考资料也存在问题。我们可以以广东版教材为主,地质版、江苏版教材为辅,三教材取长补短,综合备课。通用技术教师共集培训资料、教学参考书、网上资料等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微机实验室,与学校主管领导、管理员做好沟通,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

3、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必修课的内容是“技术与设计”,设计的本质是创新,课本中的许多实例都是科技创新的典范。我们还结合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活动周”,征集科技创新作品设计方案,开展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这是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良好配合。

在通用技术课教材中,科技创新的案例很多,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良好载体,有不少学生开始向老师提问题,这是良好的开端。

我校就曾联系到渭南科学技术局将一批科技创新作品在学校中展览一天,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学校内部每年也举行师生摄影、书法、剪纸、叠纸、手工制作大赛等,并在校园展示获奖作品。

4、发挥技术课程本身的优势,使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做到有机的整合。把多媒体教学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来,如一些虽然比较直观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建筑、服装甚至是汽车驾驶等等。

5、建设一支数量充够、专业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是成功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关键。

目前我国教育急需完善教师队伍机制。包括人事和评职称的制度、教师专业学习培训、教学研究的制度和教学管理、评价的措施。尤其是像通用技术这样的“副科”的各种制度。

6.加强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实验室建设。

我所执教的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也有所重视,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首先,学校准备在今年上半年对通用技术实验室作初步规划,暑期将装备两间通用技术实验室,购置30万元的教具设备,硬件配置会逐步提高。其次,在人员配备方面,学校现配有3名通用技术课教师,下学期还将引进1名教师,校长会亲自代课。

7.在进行了一个循环的必修教学以后,出版社应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并对必修课程和教材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规律。

生产力越是发展,经济越是开放,一个国家对技术的需求越是迫切和强烈,对国民技术素养的要求也越高。技术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通用技术课教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雷代斌.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21世界教育 [2]、罗福源.浅谈通用技术教学实施.21世纪教育

[3]、袁达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21世纪教育 [4]、雷代斌.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21世纪教育

第四篇: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数学是一门强调理性思维、重视逻辑推理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课本,而没有对学生、对学科本身以及学科的应用深入思考,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难懂,从而给教学带来种种困难。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

现阶段,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仍然以课本知识为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所学专业并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教师在教课时完全着眼于教材本身的内容,过分强调学科本身的重要性,而没有看到它与其他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专业技能的内在联系,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会导致学科越来越独立,并且容易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呈现出两极分化:喜欢数学学科当然是好事,但总有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由此而产生对相关学科诸如物理、电子等学科的反感。

2.教学方法过时

数学课堂现在的教学方法大多数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概念配例题”“公式配例题”,课堂上死记硬背,课后题海战术,期末一考了之,重讲解而轻自学。这种教学方式抹杀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限定在老师的思维框架中,碰到新的问题自然不能灵活、独立地解决。而讲、练、考的教学程序,重结果而轻过程,甚少揭示知识本身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功用,这使得学生不能发现数学的实际价值,并影响其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不可否认,数学这一学科本身比较抽象,很多人学起来感到难度很大,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心存畏惧。同时,在理论学习和具体应用之间,很少有自然融合的机会。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数学知识之后不知道如何具体运用,甚至怀疑学习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此外,中职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很多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基础文化课。很多学生也只有在课堂上才感到数学的存在,在考试时才不得不承认它的重要;而在课堂之外,学生认为学数学只要会基本运算即可,深入学习实在没有太大必要。

二、摆脱困境的几种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中职数学教学要想摆脱困境,首先就要把教学放在职业教育的大范畴中,在教学目标中突出职业性的特点。

中职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其一,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繁多,各个专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程度要求不一,即使相近专业,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其二,中职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各不相同,并且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别。其三,学生进入职校后的奋斗目标各不相同,有的是中考没发挥好,希望能通过对口升学进入高等学府,有的是为了学一门技术自立自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对于以上问题,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遵从两个大方向:就业和对口升学。具体做法可考虑三个方面改革。一是基础数学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内容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减轻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二是专业数学教学,这是在完成基础数学教学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学科的要求所选择的内容。如建筑专业内的工程造价一科,对于排列、组合、统计应用比较多;数控专业的AutoCAD对几何的侧重甚至胜过财会专业;而烹饪、美术、汽车维修等对数学要求较低的专业,学生只需完成基础性的数学学习即可。三是深层次数学教学,这一部分是针对有数学兴趣、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教学内容可以拓宽、加深,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好的方法层出不穷,但也出现过一些偏差。如有的学校看重师生互动,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的教师一味求新求奇,效果反而不尽如人意。其实,所用的方法仍是讲解加提问,不同的是有些教师过于煽情,动辄为学生加油鼓掌叫好。例如,有一个环节是让两个学生上讲台比赛回答问题,对于胜者,教师配着音乐,声情并茂地唱着《你最牛》,带领全班同学对胜者鼓掌高喊“你最牛”。而两名被叫上台的学生,好不容易等到教师唱完,在刻意营造的一片热烈气氛中低着头快步走下台。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连讲带唱、手舞足蹈,学生随声附和、任人摆弄,何谈教学效果?

教师的初衷是想寓教于乐,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信心。但仅仅是正确回答一个中职数学的问题,不可能真正让学生有“我最牛”的感觉。教师稍微赞扬一下即可。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就不要把课堂改造成个人表演的舞台。笔者认为,总的原则是要实事求是地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这种方法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3.注重数学与专业课的联系,突出应用性

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用数学方法服务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加减乘除。对于不同专业的中职生来讲,数学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对他们的专业技能有帮助,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所以,数学教师也应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与专业有关的数学知识点,应精讲、多练,将专业知识纳入习题解析,使数学知识能够与专业知识融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4.改革成绩评价方法

针对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原有的考试成绩评定方法应该做出适当调整,将日常教学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全方位、综合性评定。尤其是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更应该在考评中有所体现。最终的数学成绩可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期末的考试成绩,这部分的成绩在总成绩中可以占60%的分值。二是课堂成绩,这部分可以细化更多内容,比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堂测验、作业完成情况等。三是实践成绩,这部分是和专业教师联手,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些对数学要求不高的专业,则可以给学生布置调研任务,让学生调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报告来。

二、三部分分值共占总成绩的40%。

综上所述,若要解决数学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紧密联系相关专业课教学,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体味到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从而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实现自主学习。

(责编 王鹏飞)

第五篇: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

作者:der

提 要:传染病学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表现在病种、病例数逐年减少;年轻授课教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教材内容落后;传染病科向感染病科转型期的纷乱,等诸多方面。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是改革,而能否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观念的改变,既要勇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闯出一条新路,又要真正高度重视,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关键词:传染病学 感染病学 教学改革 对策

传染病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绝大多数医院的传染病科也处于病员不足、人才匮乏、学科萎缩、发展受限的尴尬局面。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路还将越走越窄。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传染病科及其配套的传染病学教研室更是困难重重。笔者任传染病科主任兼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时间不长,但在短短几年的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面临的困难,以及为抗衡这些压力和解决这些困难所付出的艰辛和劳动,时常让我产生一种无助的感觉。不改革,我们将无法生存!不改革,我们将误人子弟!不改革,我们将愧对后代!

困境之一:经典传染病的病例数急剧减少,并将逐年减少。教学医院的教研室,没有相应的病人,让学生看什么?让学生学什么?起码,在学员见习和实习期间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常见”病例。可是今天,除了每天和大量肝炎病人打交道外,我们能见到几个“常见”传染病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防疫、保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许多传染病的减少乃至绝迹,这本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是一件幸事,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追求目标。但是,传染病的发病有地区、季节、人种等差别,和受自然灾害、战乱以及生活条件等因素影响,传染病没有绝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可能绝迹,何况还在出现更多的新的传染病种。因此,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传染病专科医生,医科大学也就不可能不设传染病学课程。目前尴尬的处境表现在不是无病可教和无病可学,而是有病难寻,教、学脱节。我们教研室每年都安排学员去上海郊县椖匣阆啬匣静∫皆杭吧鲎酆险鞒鲅龋⒃诮萄奔涞陌才派峡桃獾乜拷⒉「叻寮窘诘?/FONT>10月份前后。今年我们从10月初开始等待,直到11月中旬,才被告之有5名出血热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而且大多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在1998年的9-11份之间,该院却曾收治过150余名出血热病人,两年的差别已如此明显,再过两年、五年、十年„„,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传染病教学将成为典型的“纸上谈兵”。

困境之二:新一代教员无传染病的实践经验。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实践经验性很强的科学,名医、名教员一定是在长期的医疗和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目前年龄在40岁左右、从事传染病临床的新一代教员(包括本人)真正诊治过的传染病病种大概不会超出20种,与已经明确病因的、和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散在流行的数百个传染病病种相比,显然谈不上“具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而年龄在30岁左右的教员更是无经验可谈。然而我们现在都是一线工作人员,或助教,或讲师,或教授,是承担大学本科学员教学的主要力量。今年我教研室承担着军、海医系两个班级250多名学员和50余名护理大专生的传染病学教学任务,其负担之重前所未有,我们不得不倾巢而出,老、中、青教员人人上阵。当然出此“下策”还不仅仅是因为教学任务重,让年轻教员上讲台也是培养后续师资队伍所作的必要举措。但是让这些既少有教学经验,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新一代年轻教员上讲台,难免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更严峻的是目前或今后已不可能通过实践来积累临床经验。困境之三: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员无所适从。编写医学教材难,编写传染病学教材更难,难还是难在“尴尬”二字。一方面经典传染病发病率急剧减少,政府投资不足,研究人员对这些疾病的研究兴趣减弱,病原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其他疾病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新现传染病在不断增加,但成熟的东西不多。如何在一本负责任的教科书中既简明扼要又面面俱到;既介绍定性定论的学术问题又要兼顾当前发展动态,这的确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我们军医大学传染病学教材的最新版本出自1994年,按照编写著作的一般规律,所介绍的内容大概不会晚于1993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霍乱一章中,这本教材对霍乱弧菌O139只字未提,这样一本教材用于2000年的教学显然已经很不合适。我们在备课时不得不基本脱离原教材,大量参阅一些新的大型专著和学术资料,并尽量吸收一些重要的已定论的内容。但是,学员意见很大,他们不反对接受新的东西,但他们需要有与教员授课内容基本一致的教材。在应试教学模式下的医科大学的学员不仅负担重,而且十分看重考分,基本无暇看更多的课本外书籍,尤其是传染病学参考书。对教研室而言,新编教材或发放补充教材,不仅有一个工作量的问题,还牵涉到一些“规章”、“规矩”的问题。可谓“难”!

困境之四:教员梯队不稳定,师资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文革造成了人才梯队断层,以及学科的萎缩使得传染病学学科缺乏吸引力,导致从事传染病教学和医疗的师资队伍趋于衰弱。教学医院的人员配备是一种双轨模式:医师兼教员。而求职者首先考虑的是做什么科的医生,真正乐于献身传染病医、教者为数不多。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扩大和师资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否认这一点是不实事求是的。不仅如此,部分学员也或多或少地对传染病学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人在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的求职方向。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学员大多把做外科医师、心血管内科医师、肿瘤科医师作为首选,问津传染科者几乎为零。这必然影响到教员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面对学而无欲的学员,再加上前面谈到的种种困难和实际情况,教员感到“没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困境之五:教学手段混乱,学员好恶不一,影响教学效果。近年来多媒体教学的冲击力和影响力都很大,其总体效果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不同教员、不同教研室、不同学校,在教学器材的配备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一堂课上,板书、挂图、实物、幻灯、普通投影仪、多媒体投影仪、录像,要么五花八门,什么都用,令学员眼花缭乱;要么形式单一,使人乏味。但这些年来,争议颇多的,或可称之为焦点话题的仍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与多媒体教学相关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作用,并提高它的使用效果,的确是一门艺术,对这个问题我们曾作过探讨。总体看来,多媒体手段使用不当是当前的主要问题,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教员。要么完全依赖,要么使用不熟练,要么干脆不用,这种现象已经在学员中产生很大反响。我们对去年传染病教学效果做过调查,其中针对教学手段的问题,学员反映的几点意见值得重视:第一、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不受欢迎;相反,Powerpoint下的多媒体幻灯却大受青睐;第二、个别教员用的手写薄膜视觉效果太差,令学员不满;第三、使用机械幻灯时明暗切换显得杂乱。

困境之六:医学院校所在地区的差别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别。第二军医大学地处上海市,本地区常见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伤寒、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等均不多见。我科在近三年内只收治过一例恶性疟;没有诊治过一例乙脑。而其他三所军医大学分别在广州、重庆、西安,传染病谱和病种比例各不相同,与上海比较差异更大。比如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经常诊治到疟疾、立克次体感染等;第四军医大学的教员经常接触到肾综合征出血热。同样是军医大学,由于地区差别,见到的病种不同,培养出来的学员所掌握的疾病知识肯定有差异或多寡之别。但对于部队医学院校的学员来说,为适应将来的工作,似应当在传染病学这门课程中见到更多病种。可是,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的学员怎么办? 困境之七:“感染”与“传染”的争论扩大到校园,教、学员均不知所措。迄今,国内没有感染病学教研室,但有感染病科,如我们科室就叫“感染科”,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也设感染科,而且都名副其实;也有大型著作名为“现代感染病学”、“感染病手册”。更有大型的、取名时采取折中方法的专著叫“现代感染病学和传染病学”。从事传染病专业的医、教人员,都明了“感染”与“传染”之争的原委,但绝大多数学员却不知争论的起因。问题是,“感染”与“传染”之争何时休止?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和何时干预这场争论?争论的结果将给教学产生什么影响?今后的课程设置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学术界能够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认为“感染病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那么,在当前转型期的“传染病学”或“感染病学”的教学计划如何制订和实施?可谓“惑”!

传染病学教学的确困难重重。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我校今年将吸取地方医科大学的经验和参照他们的一些成功做法,组建临床医学院。未雨绸缪,前两年为这一改革已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多次组织校内各教研室的教员座谈讨论。但是即将实施的这一重大改革措施还是在全校教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最强烈的不是反对改革,而是害怕失败。无论是校、院领导,还是教员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教学改革牵涉到一代人的问题,不可简单化和粗线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针对传染病教学改革的问题,在教员中也产生过不少疑虑和争论,对有些问题的争论甚至是尖锐和针锋相对的,焦点问题是课程设置:教“感染病学”还是“传染病学”?

走出困境,最关键的一步是改变观念,观念是问题的源头。第一,应该明确本专业的教学方向和授课目的是什么?要求学员在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学习后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标准?我们为什么要抱着“传染病”这个老框框不放?是不可为,还是不敢为?“感染病”不论是名称还是内涵,从来就不排斥“传染病”,“传染病”是小概念,是传播能力较强和具有流行特征的那一部分“感染性疾病”;第二,我们并不是试图通过有限的课时,培养从事感染病或传染病工作的专科医师,即使将来学员毕业后从事感染病专业,那么他必须在工作中逐步积累,没有必要在本科学习阶段全面掌握传染病所有病种的知识;第三,无论从事哪一个专业,“感染”这一问题都是十分棘手和常见的。包括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各种感染病,其共同特点就是有明确的病原体和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把握感染的某些共同特征和某些感染病的特殊问题,就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融会贯通,至于是否见过某一个具体传染病可能不成为理解和处理疾病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从学生今后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应当大胆地把“传染病学”改为“感染病学”,并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

走出困境的第二步就是教材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观念变了,改革的具体问题就容易解决。建设临床医学院有这样一个整体思路:学员尽早深入病房、接触病人,实现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医学教学策略。要大幅度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员自学和接触临床。但是,“放羊”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引路的过程。据此,我校给各教研室安排了临床前期的总论课程和进入医院后的有限的大班课程。课程内容由各教研室自行商定,但总体方针是少而精,并体现一个“引”字。

传染病学的课程内容如何设置?有人提出把绝大多数经典传染病按发病率高低和所谓重要性分别在总论、大班课、小班课依次排列。这给人“换汤不换药”的感觉,没有改革的实质性动作,不符合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经过激烈讨论和充分酝酿之后,最后形成的课程设计方案不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比较符合改革方向。具体思路是:①强调感染病但不排斥经典传染病,因此总论部分以“感染病总论”为题,内容包括经典传染病的共性问题。②以症状为主线讲解感染病学的临床问题,比如发热、出疹、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是许多病原体感染的共性问题,采取串联的方式讲授,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也更贴近临床。③用典型的病例和教员的实践经验去引导学员进入医生的角色,这是最需要的也肯定是最受欢迎的授课方式。④授课的侧重点放在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正确处理上;强调横向联系,启发学员的主动思考;不同的授课方式突出不同的侧重面,例如:临床综合课和大班课侧重于某些重要的系统性疾病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大组课侧重于一些常见的、危害较大的感染性疾病;小组课及床边教学则主要是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一些少见病则主要由学生自学,教员辅导。⑤对临床少见的症状和体征以多媒体课件来补偿。

我们在2000年本科传染病教学中,在课程设置上作了一次初步尝试,即增设了“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这一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学员极高的评价。本课程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课堂上教员讲解得如何出色,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模式更易被学生接受;更贴近学员们的需要。课后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今后多开类似的课程。他们表示这样的程课才真正是为培养临床医生而开设的,“听完课之后有一种马上就想做医生的冲动”。

我们要高度重视传染病教学,要认真地下一番功夫,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工作,才能使传染病学教学真正告别困境。其中,临床上改“传染”为“感染”是最艰难的工作,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取得上级医疗管理部门对传染科转型的正面干预;其他学科对感染病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原传染病科医师如何提高诊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疑难感染病的水平;怎样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感染病分病区管理;如何让老百姓和病员了解感染病科在医院中的职能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去感染病科就诊,等等。只有在完全理顺或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感染科的地位才能得以确立;感染病学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取代传染病学。我科更名为感染科已有10余年的历史,其间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实现了科名与内涵的真正统一,形成了目前的局面:除了有肝炎门诊和肠道感染门诊外,还有一个“感染与发热门诊”;病区划分为肝病病区和感染病病区(收治非传染性的感染病);承担院内和部分院外各种难治性感染和长期发热的会诊;主治医师以上者具有独立处理、住院医师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处理各种常见内科急、重症的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坚实的临床工作基础,我们对感染病学教学模式在今后教学中的顺利运行充满了信心。

某些经典传染病尽管已经少见或罕见,但由于传染病的特殊性,我们还不能不在教学中介绍,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我们仍然有可能做得更好。去年,我们教研室为配合教学改革,也为解决缺乏示范病例的困难,用了近一年时间,构建了“感染病症状体征多媒体资料库”。该库通过翻拍、网上下载、现症病人拍照,收集了近600幅各种病原体感染后的症状体征、部分病原体的形态、部分感染病的病理照片等。教员备课时可以根据需要调用库中的任何一幅照片,并做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员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料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还请具有丰富传染病学临床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串联地讲解资料库的内容,得到了学员的极高评价。该资料库还获得了学校的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代伟人毛泽东有这样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向全体传染病学界的同仁呼吁:大家一定要改变观念,从现在开始,不要等待,要行动!无论是改革传染病教学模式,还是改变或丰富传染病科的内涵,只要我们能够舍得付出并大胆地实践,必定能克服困难,拓宽道路。

下载对当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所面临困境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当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所面临困境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

    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 桃源九中 蒯同春 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通用技术成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说明高中课改的课程设置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应试教育向实用教育转变......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与突破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与突破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多媒......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五篇材料)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 学校:思南县大坝场中学姓名:袁庆 【摘要】 当今信息技术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信息技术的普及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正......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题目:通用技术教学初探 摘 要: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普通高中新开设的必修学科,对于该学科的理解和课程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不断的探索、尝试。在这......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_西医学

    关键词:传染病学感染病学教学改革对策传染病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绝大多数医院的传染病科也处于病员不足、人才匮乏、学科萎缩、发展受限的尴尬局面。更为严峻的问......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模糊不清。1.单元、单课教学目标模糊不清。语文课程标准有总的课程目标和内容,7—9年级这个学段也有五个方面的分项目标与内......

    09研究性学习课程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初探李志摩[本站推荐]

    教师论文究性学习课程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初探 研究性学习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李志摩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是事关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课程是育人的蓝图,是学校教......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高中语文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长久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经过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