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会期间对乡镇安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两会期间对乡镇安全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及建议
沂南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员、依汶镇统战委员刘元德反映:从去年开始,随着各级安监部门的共同努力,我镇也抽调精锐力量充实安监队伍,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持续好转,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为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在两会期间,正值我镇各企业开工和农业春耕开始耕作,一些年前发现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新开工、开垦安全意识还没有绷起一根弦,基础保障能力也较为薄弱,我镇为加强企业农业安全生产,开展了专题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提出了一些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警示大家时刻注意安全生产问题,不要心存侥幸盲目乐观,确保两会期间零事故发生。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存在监管盲区。安全监管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依然存在。
2.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足。安监人员配备不到位,监管队伍的稳定问题依然存在。
3.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我镇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脆弱。个别企业安全状况比较严峻,生产装置、设备老化,加之维修和更新改造不落实,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下。我镇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大棚管理混乱,未形成规模化经营。4.安全生产意识淡漠。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不规范,违规违章所造成的。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领导,镇政府进一步强化安全理念,细化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制定了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实施方案,拉清底子,以三横(镇、管理区、村)一纵(企业实名制)织密安全网格。全镇64个企业由24名责任领导和64名责任人进行实名制包扶,每天检查一次; 69个自然村由69名机关干部进行网格化包扶;确保网中有责,格中有人,进一步明确了责任。镇安委会成员21家单位联合行动,实行全方位、无缝隙、立体式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当场整改,对需限期整改的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确保隐患及时排除。对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企业坚决实施停产整顿。
2.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对镇内40个行政村139名护林员签订护林防火责任状,20家烟花爆竹销售点及1家烟花库、1处炸药库、5家鞋帽加工点、4家石英砂复工企业和21家安委会成员单位全部签订责任书,做到任务职责到位,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3.采取企业自查、日常检查与执法夜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职业危害企业、涉爆粉尘企业、工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及高速路周边200米范围内、两会代表可能涉足场所(包括旅游景区)周边200米范围内直管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执法检查。
4.加强对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严格落实兽药经营告知制度,强化养殖环节自配饲料监管,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
第二篇:乡镇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乡镇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乡
(镇)政府作为最低层次的基层政府,直接面向社会基层,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传输给上级政府,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捷径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乡镇工作存在六大问题
一是权责不对等的问题。
当前多数乡(镇)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芝麻大的官儿,巴掌大的权力,无限大的责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上级部门的行政命令、工作任务、考核指标最终都要层层下压落到乡(镇)头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招商等多项任务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之外,诸如计生、维稳、规划、土地、安全、信访等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制”和“第一责任书”更是让乡镇干部甚感难为,“属地管理”下的权责不对等成为影响乡(镇)工作的一大难题。二是工作任务杂的问题。
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从法律上已变成指导关系,而上级政府与镇政府是领导被领导关系,工作任务安排到镇政府后,镇政府既无下推的环节,更无向上交的可能,工作不上去,轻则挨板子、重则摘帽子、随时都可能刮胡子。镇政府虽是“五脏俱全",设定了许多和上级部门联系的对应机构,但一个机构多功能,一个干部多职务,干部往往存在哪项工作紧,就拉那根绳,需要多少干部,就抽调多少干部,真是无事不干,无所不能。三是舆论压力大的问题。
一方面,群众对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看在眼里,恨在心里,骂在嘴里,无可奈何之下,就把怨恨发泄在近在眼前的乡(镇)干部身上,把各种矛盾集中对准乡(镇)干部,乡(镇)干部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替罪羊”、“出气筒”。另一方面,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新形势下,农村生产经营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部分乡(镇)干部特别是新考录的公务员及大学生村官一时未能找准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定位,及时实现不了角色转变,致使服务走样,服务错位、服务变味、服务不实,办了一些群众不高兴、不满意的事,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使一些地方的农民对乡镇干部心存隔阂,感情疏远,行为抵触。再次,一些媒体记者不实宣传,无视乡(镇)干部的主流和工作上的困难,片面强调工作失误或不足,把乡(镇)干部工作中出现的一点小失误,做成大文章,丑化了乡镇干部形象,经常使镇村干部工作陷入被动。四是政府财力有限的问题。
乡(镇)一级财政大都是入不敷出,每年上级财政拨付的办公经费仅有十几万元,维持机关正常运转尚且困难,更别谈产业结构调整了。然而当前无论是推进实施的城镇化建设、民生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离开了资金都将是“虚谈”,甚至“空谈”,摆在乡镇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是想办法“化缘”,想办法筹措资金。五是干部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
当前乡(镇)一线踏踏实实工作且能独当一面的干部较少。70后干部有工作经验、有群众基础,但就是不愿多干工作,只要工资有保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80后的干部有干劲、有想法,但受家庭、同学和社会其它事情的影响,工作态度不端正,总想赶快提拔一下,不肯受苦受累;90后的干部热情有余,但耐心不足,享乐思想严重,缺乏担当意识和吃苦精神,工作经验不足、能力不强。同时,村干部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问题严重。就拿桥沟镇来说,一些城中村因为实行上班制、工资制还能留用一些年轻人,如:南寨砭、尹家沟、白坪等村。但大多拐沟村“三委会”干部平均年龄超过45岁,文化程度基本处于初中水平,而本村毕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几乎没有一人愿意留在村上的,如:朱家洼、张家河、小王庄等村连个会使用电脑的村干部都找不出来。
六是村组发展失衡的问题。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距城近的村组因城市化进程加快,村组土地的征迁和出让,征迁赔偿使部分村民迅速致富,“三产”返还使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多,村组贫困落后面貌被彻底改变了,但作为距城市较远的拐沟村,自然条件差,村内可耕地少,长期以来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维持生活,村内只留守一些老弱病残,村民致富、村组发展缓慢。就拿桥沟镇来说,“三产”专业村最高人均收入已达2万元以上,但多数拐沟村最高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三产村集体收益逐年增加,拐沟村集体积累大多为“零”,完全靠镇政府拨付和帮扶运转,两级分化严重。二、急需解决的“三大难题”
一是村民观念转变的难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延安城市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的迅速改变,大批农民开始向市民转变,新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开始影响农民,农村生活中的种种落后观念,与现代城市要求格格不入,有时还形成了一定的对立。有的失地村民虽然分的一定数额征地补偿款,但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因为除了种地什么也不会),整天坐吃山空;有的村民做个小生意、小买卖、打个短工,始终处于社会底层。技能的缺乏、观念的陈旧、素质的偏低成为失地村民迈向市民第一道门槛。二是基础设施落后的难题。虽然每年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道路、水路、环卫等基础设施也在逐步的改善,特别是近年来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今年美丽乡村的建设,部分村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变,但由于村民居住分散,且大多居住在山体上、沟道间,村民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挤乱占现象严重,道路狭窄、排污(水)不畅,加之,居住村(居)民的城市理念和市民意识不强,致使现实的村容村貌与城市标准相差甚远,直接影响圣地延安的形象和现代城市的建设。
三是发展三产粗放的难题。
全镇大部分三产村收入完全靠租赁经营,租赁收益看似稳定实则无奈,村集体缺乏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今年承包商赚了,村民收益就好收回,明年承包商赔了,要钱可能就要打官司,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这就好比把自己会下蛋的“金鸡”租给别人养,别人有“金蛋“,你才能有“金碗”,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无法追求村办三产利益的最大化。第三篇:乡镇机构改革面临问题及建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目 乡镇机构改革面临问题与建议
姓 名 吝盟 教育层次 _____ 本科__ __ _
学 号 14*** 省级电大_____河北电大_____
专 业 分 校 ___邯郸电大_____
指导教师 教学点 ___ 馆陶电大______
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 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 ,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 联系和紧密协作 ,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 ,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 ,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建议:
目 录
一、乡镇体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
二、对乡镇体制改革的建议--------------------6
一、目前我国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农村乡(镇)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的调整。由过去的“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体 制改变为“政社分设”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状况 ,自治权力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 农村基层政权 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但是 ,从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的运行情况看,乡(镇)村管理机构职责不清 ,关系未理顺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迈进 , 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 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 , 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 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据调查 ,县级有关部门设在乡镇的派出机构 , 一般的十多个,多的达二十多个。这些“七所八站”的人、财、物三权全都在县直部门 , 乡镇政府管不了 , 群众称它们为驻乡镇的“大使馆”。乡镇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 , 由县里直接向乡镇布置 ,任务、职责由乡镇承担 ,而乡镇却无权过问县属部门的业务工作 , 造成责、权、利管理脱接的无序状态。乡镇领导虽有职有责 ,却因缺乏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 , 无力组织协调他们为民服务 ,实现统一领导和管理。这一管理体制 ,使乡镇政府对条条下属单位的管理处于低效率运行中,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乡镇政府任务重、专门职能机构少与乡镇干部人员少、素质偏低的矛盾比较突出。乡镇政府处在联系村民的最前沿 , 是党的方针、政策 ,国家的法律、条规落实到广大群众行动中去的最后一道程序;又是将社会民众的意志与需求传输到政权组织中去的第 一道入口, 肩负着最为具体,繁重的工作。但目前乡镇作为一级基层政府仅有正式在编干部 30~ 40人 , 而且干部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有些人难以胜任工作。可见 ,乡镇政府的任务重与人员少的矛盾较突出 ,乡镇干部往往一身兼几职或“独担一面” ,势必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一些弊端。
(三)乡镇基层党政分设, 领导职数过多
在理论上乡镇党政职能可以泾渭分明, 但实际工作中却很难分开。因为乡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都与乡镇的具体实际情况密切联系, 我们不可能离开这些实际情况去空谈贯彻执行党和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 同样不可能脱离具体工作去宏观决策, 因此乡 镇党委和政府职能都同样具有执行性、具体性。党政分开, 很容易造成三种结局, 要么党政职能各自分割一些,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职能分开,要么党委职实政府职虚,要么党委职虚政府职实。
此外, 领导职数过多、岗位升格, 不利于工作协调。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一正两副, 镇长一正三副, 专职人大(主席团)主席、人武部长,组、纪、宣委员为副乡级, 除县以上部门下派的科技副乡(镇)长、乡(镇)长助理(副乡级)外, 乡镇正常设置的副乡级以上岗位就达成 11 个之多。要统一指挥, 一把手的协调工作量也大大增加。领导岗位多, 就相应减少、挤占了工作人员的岗位。岗位升格, 就容易增设具体办事人员岗位, 因此就产生自用编外人员相应增加。加之乡镇用人上的随意性,“ 全凭关系” , 导致乡镇人员过剩。
(四)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主要是指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 它主要有二种表现。一是一些乡镇政府的管理和政治职能失调, 某些基层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始终跳不出“ 左” 或者右的圈子, 在实际工作中还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力与行使政府政治职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职能转变滞后的第二种也是更为突出的表现, 是一些地区的乡镇政府没有根据农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转变职能。我们知道, 90 年代初期之前, 各级政府在农村的职能转变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转变为“ 以经济建没为中心”。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 , 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乃至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这种运行机制的弊端便日益显露。同时还应该看到, 由于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上, 其中有些原来潜在的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尖锐和越来越突出。如乡镇政府过分直接地介入农村经济的微观运作层次, 相对忽略了公共管理的职能;乡镇政府成为具有自身利益的一个经济行为主体, 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忽略、扭曲、或者放弃了公共管理方面的职能;地方政府的行为中带有过分明显和直接的地方利益动机, 从而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方面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所有这些问题, 已经开始对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五)乡镇行政机构缺少监督系统。行政监督是权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减少政府行政失误 ,确保政府管理畅达 , 高效运行的必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 , 目前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中 , 却缺少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一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中央、省、地(市)、县都设有政府的监察机关 , 负责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到乡镇基层政府,却没有设置监察机构。二是缺乏自下而上的 群众监督机制。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 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指令和任务。但贯彻执行的情况如何 , 必须接受 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是主人 ,干部是公仆 , 公仆必接受主人的监督。但由于目前乡镇 管理体制中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 , 使主人对公接受主人的监督。但由于目前乡镇管理体制中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 使主人对公仆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六)乡(镇)村组织内部关系不顺 ,职责不清。主要表现为: 一是乡(镇)村关系扭曲。《宪法》规定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 不是一级政权机构。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不存在行政上 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从乡(镇)村政治运行的实 践看 ,乡镇政府仍习惯于把村委员当作一个下属行政组织发号施令 , 继续控制村级机构的人、财、物权 , 对村委会自治范围内的村务活动横加干涉, 变指导关系为上下级的领导关系 ,村委会事实上成为乡镇政府的“附庸”。二是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责不明。根据现行的村委会组织法规定 ,村委会的主要职责是依照宪法的规定 ,行使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利 ,对本村的事务进行决策、管理、它代行村民的自治权力 ,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村党支部是上级党组织的下属基层组织 , 直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同时 ,它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村委会的重大事项均要报经支部决定。这样 ,在实际操作中 ,就容易造成党支部核心地位和村民自治原则的矛盾 ,一方以村民民主决策为据 ,一方以党的领导为 ,尤其当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发生矛盾时,工作很难协调和统一。由于村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责不清 ,村委会往往遇事上推 , 成了村支部的实质性执行机构 ,过多地对上级政府 , 对党支部负责 ,不能真正履行村民自治职能。党支部则往往陷入“事无巨细 , 包揽一切 , 党不管党”的事务堆中 ,不能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总之,,现行的农村乡(镇)村行政组织和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因此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乡村管理体制已成必然。
二、对乡(镇)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乡(镇)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 , 遵循“精简、协 调、服务、效能、法制”的原则, 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理顺乡村关系为重点 ,提高行政效能为宗旨 ,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 ,职能配置科学,机构设置合理 ,人员精干, 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 达到加强基层组织政权建设和完善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 ,积极探索乡(镇)村科学管理的新途 径。笔者认为 , 当前对乡村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改革条块分割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适当扩 大基层组织管理的权限。这一改革的思路是 ,在不损害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实行简政放权 , 加大乡镇政府的权力 , 使乡镇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 , 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 ,真正发挥基层 政权的作用 , 并逐步过渡为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对县级条条部门派驻乡镇的单位宜统则统 , 该放则放。凡是与乡镇集体经济和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单位 ,如财政、农、林、水、农机、畜牧水产、文化广播、教育、卫 生、计划生育等部门下伸到乡(镇)的单位 ,人、财、物 三权下放到乡镇 , 以块块管理为主 ,条条进行业务指导。凡是专业性强 ,如邮电、交通、银行、电管等少数 条条管理对业务更为有利的部门 ,财物二权由条条 管理 , 人权由条块共管,业务上主要由县主管部门领导,但组织关系、考勤考绩等则由所在乡(镇)管理和领导 , 人事调动,提级虽在条条, 但须征得所在乡镇的同意。
建立和完善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机构 , 保证乡镇管理的高效运行。目前 ,乡镇政府要尽快改变干部职责不明, 职能机构不健全的现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乡镇管理职能。建议在乡镇长与助理员之间建立一级股、室机构。股室领导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副乡长或党委委员兼任, 每股室除原专职助理员之外 , 至少要配备二名以上专职干部 , 负责收集反馈信息 ,协调处理本股室的事务等工作。根据目前乡镇政府的实际情况 ,对其股室机构的设想可分“五股二室”。即财政股、农林股、工商管 理股、科教文卫股、政法股;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办公室。这样设置机构 ,强化了乡级行政管理的整体系统化 ,克服了过去“乡镇长想管管不过来 ,助理员想管无权管”的现象 ,使乡镇职能机构之间及其内部人员的职责分明 , 权责统一, 从而保证政府职能的行 使 , 为实现乡镇政府的高效管理奠定基础。
明确职责, 理顺关系。完善乡(镇)村行政组织管理体制 , 必须改变目前乡村职责不明 , 关系不顺的关系。当前重点要理顺二种关系。一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方面 ,村委会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不是政府的派出机构 ,它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只能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 不存在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另一方面 ,乡镇政府是乡镇人民代表大 会的执行机关 , 是全乡镇人民的社会事务和生产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它有权代表全乡镇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管理全乡镇范围内的一切事务。村民委员会作为其一部分, 有义务服从全乡人民的整体利益, 接受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 ,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因此, 村委会应积极取得乡镇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 在履行村民自治职能的同时, 积极完成乡 镇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乡镇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改变管理方式 , 由过去直接微观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为主 , 把本属于村民自治的职权下放给村委会,充分发挥村委会的自治作用。二是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两个社会组织的关系 ,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的关键是明确各自职责。党支部要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独立行使自治职权 ,支持村主任大胆开 展工作。村委会必须把自己置于党 支部领导之下,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 ,做到党支部领导下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齐心协力 ,做好村级工作。
4大力发展乡村合作经济组织。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专业户的大量涌现 , 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迈进 ,客观上要求有多形式、多层次的经济协作和联合组织,以满足农民对 技术、资金、代销、贮藏、加工、运输、市场信息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的需要。因此 ,大力发展农村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 ,要尽快建立和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新型农村经济联合组织。要善于利用地域优势 , 发展县际、区际、省际间的经济联合组织。通过这些经济联合 ,形成农村社会主义新型的合作经济网 ,促进农村乃至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分工的发展 ,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三、结语
根本上看, 乡镇机构改革是重大的职能和组织变迁,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机构和人员的精简。迄今为止我国乡镇一级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基本还停留在机构与人员的精简层面。实际上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和发展方向应是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相应的行政权力的调整。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乡镇政府的权力分出去 , 而是强调要依据各地的发展状况, 包括人口素质、管理能力大小、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等来科学具体地分析乡镇政府、市场、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各自的功能边界, 以达到社会参与、市场主导、政府协调和监管的目的。
乡镇机构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改革主体与客体合一, 是自己为自己动手术, 这就直接导致了改革推行的阻力。因此, 对乡镇政府机构改革, 中央和上级政府要加强监控与引导, 特别是运用法律手段 , 防止机构改革旧病复发, 导致既没有达到既定目标, 又付出高昂代价的后果。同时要注意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 不要产生较大的社会震动。应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结合各乡镇的实际, 安排好分流人员, 调整好职能和机构, 破除积弊, 走出“ 简胀” 怪圈 参考文献:
[ 1] 赵宝煦.行政机构改革透析———中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研究[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1.[ 2] 傅小随.地区发展竞争背景下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世界, 2003(2).[ 3] 林平.农村出了一个权势阶层[ J].广角镜月刊(香港),1999 年(1).[ 4] 金太军.化解阻力 增强动力———推进地方机构改革的对策分析[ J].中国行政管理, 1999(11).[ 5] 项继权.改革“ 七站八所” , 实行“条块分离”[ J].决策咨询, 2003(5).[ 6] 江金骐.乡镇政府, 是去是留? [ J].北京人民网 9 月 26日
第四篇:浅析乡镇留守少年儿童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乡镇留守少年儿童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乡镇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一、目前在乡镇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如下:
(一)乡镇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四)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理想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乡镇留守兒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乡镇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从我们学校实际情况反映来看,有绝大部分的乡镇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五)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调查发现乡镇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乡镇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乡镇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二、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
(三)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乡镇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等方面。如何正确处理好乡镇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睦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为此,充分认识到乡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深思。
第五篇:针对目前全国拆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拆迁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改造已经提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加上群众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房屋征收工作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下面就结合本人多年从事房屋拆迁的经验和对目前城市改造建设拆迁面临的问题,谈一些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房屋征收的合法性问题。
房屋征收的合法性问题,简单地说是指各项手续齐全。主要分为两类。即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国有土地房屋征收。
集体土地征地拆迁适用土地法及其实施条例,其基本程序是制定征收土地方案、履行方案讨论程序,按土地征用程序逐级报批。由土地部门发布征地公告,与村民小组签订征地协议,与村民签订附属物补偿协议。
国有土地征收适用新的征收条例。按照新条例的规定,由市县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
收补偿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作出征收决定前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作出决定的同时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另外,评估机构的选定由被征收人协商
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具体的规定和程
序,都有相应的规定,在此不再多讲。
二、政府的支持、职能部门的配合力度是
拆迁是否顺利的关键。
在拆迁顺应城乡建设、改造新农村的前提下,政府应果断地加大力度进行拆迁,全力协调各职能部门积极全力配合,针对拆迁范围内乱搭乱建违章建筑必须严厉制止并严肃处理。对拆迁范围内的门店应限期停业。如若不然,愈演愈烈,给拆迁工作带来很多实际困难,也会加大拆迁成本,严重者投资商可能会取消投资,项目将难以落地。
三、地方政府及项目领导要面临多方压
力。
拆迁工作中所遇到的群众上访事件已屡见不鲜,有的提出的问题是政策中没有涉及到的现实问题,需要重新慎重审视,有的是不明事理、胡闹起哄,去谋取个人私利到处上访,对于这些则需要妥善化解。有时还会有些媒体不明真相做出一些对拆迁工作不利的报道,也会给地方政府和领导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来正确面对。
四、投资商资金链是关键所在。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改造建设的发展进度和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拆保建,政府对老百性的承诺才能兑现,方可保证拆迁工作的顺利完成。决不能再出现前期许多城市发生过的房已拆除却无钱赔付的现象,更不能出现后期无钱安置的现象,让老百姓对政府质疑和失望。
五、老百姓的安置政策是否与新的拆迁
条例接轨。
严格遵循和谐拆迁的原则,解决好4个问题。
1、安置方案合理化
根据不同拆迁区域的群众、尊重群众的生活习俗做出不同的实物安置和货币安置几种方案供百姓选择。还有农村有的群众家里放着寿材,如何处理?家里有年迈体弱多病老人,且不止一个的租不来房的该如何过
渡?有的家里有大量的杂物及农具又如何过渡?失地农民生活如何保障?怎样解决学生上学问题?残疾人的就业该如何解决?拆迁户在就业方面有没有优惠政策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到。
2、妥善运用和谐拆迁、人性化拆迁
拆迁工作中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进行,要树立政府的形象,跟群众多沟通、多交流,耐心细致讲明政策,做到公正、公平、透明坚持一个政策和标准。对于个性案例特殊问题特殊对待。不宜采取强压、殴
打、恐吓、断水断电的做法,有时会激化矛盾,阻碍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遇到共性问题需及时解决,不可拖延。
3、房屋的评估与市场价的问题房屋的评估价往往会引起群众的不满,政府可指定一家或几家群众信得过、且认可的评估机构,加强监督,也可让群众自己去找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去评估。严格执行国家新的拆迁条例,参照市场价格,让老百姓买得起房住。
4、政府及领导怎样处理突发性事件。在拆迁的工作过程中,可能有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常有发生,有些群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煽动闹事,严重有殴打工作人员,砸毁办公场所及工作车辆等事件。这些都则需要政府及领导要提前做出突发事件的既定方案。事后做好善后工作,协调执法部门追查责任,该追究法律责任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该赔偿的要赔偿,对人员的伤害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支付伤者的医疗、营养、误工费用。
六、动迁人员的选用。
拆迁工作中,动迁工作属于难度最大、最辛苦、最敬业一项工作,公司化专业动迁人员政策吃的透,有多年动迁工作实践经验、耐心细致、方法多样化且得当有效,他们态度认真负责,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决不可选用公职人员,一来他们自身的本职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二来常年的八小时工作制养成了懒惰、自由,又缺乏相关政策的专业知识,有的还和当地的被拆迁户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割不断的亲情友情,甚至有的还会产生贪念,难免给拆迁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利影响。
下面就以大家熟悉的渭南的拆迁项目略举几例为证。渭南市盈田有九户因道路拓宽需拆迁,公职人员组建的拆迁队伍几个年头都没拿下来,后采用公司运营模式,专业的拆迁队伍不到一个月就圆满完成了。还有渭南市民生路北段的30多户,渭南市老成改造二期的近200户,前期公职人员几年没拿下而且费用大,时间长,帮助老百姓增长期望值,后动用专业动迁人员都在短短的1—4个月全部完成。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个人的建议和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