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08国贸吴敏20082211121100
31进入新世纪,国企改革仍面临很多问题,下面列举以下六大问题,有待逐步解决。
一、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外的国有企业脱困问题突出,难度很大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实现,指的主要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一般不包括国有非工业企 业和国有小型工业企业。199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 的为6599户,占39.1%。当时说的要摆脱困境的就是这6599户。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只占 全部国有企业的一小部分。据财政部相关资料,1998年底,全国国有企业(不含国有金融企 业)共23.8万户。可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国有企业的比重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脱困 的范围有限,绝大部分国有企业脱困问题没有解决。
国有企业脱困和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经营陷于困境,亏损严重,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运 转,工资发不出去,人心涣散,企业改革肯定很难深入下去,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很难顺利进 行,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当然,企业可以围绕脱困搞一些改革,但是,大量陷于困境的 国有企业,企业负债率高(不少企业已超过100%)、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技术落后又缺乏技 改资金等,都是企业很难自己解决的。这需要政府的援助、政策的支持。有些脱困,比如该 破产关闭的企业按正常程序退出市场,职工得到妥善安置,本身就是改革的内容。可见,脱 困和改革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还很重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进展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识不统一,思想 障碍大。有些人经常挥舞“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失大帽子吓唬人,使一些地方不敢积极推 进国企改革,有些地方只敢偷偷摸摸地搞放开搞活转制。事实上,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 越慢,国有资产流失越厉害,财政的包袱就背得越重。因为在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开 放后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特别是其中大型企业)外,一般国有企 业由于其经营机制一下子难以适应,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容易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亏损,不 少国有企业在放权让利中出现“内部人控制”,蚕食国有资产,以致出现国有企业承包一轮、国有资产流失一轮的可怕局面。
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也不利于顺利推进改革,比如,国有小型企业“一卖了之” 是不对的。但是,有的批评文章竟提出只有扭亏无望的企业可以卖,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党 的政策一直明确,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出售也是其中一种形式,主要是要按 中央政策,卖得公平,市场定价,安排好职工。又如不能把国企改革笼统地说成“国退民进 ”。因为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是有进有退,国有资本要在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前述四 大行业和领域集中和发展,而不是只退不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尽管在前述四大行 业和领域国有经济要发展,要前进,但是,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是还会降低的,在 市场化程度高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而不是所有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国有经济逐步减少 或退出后,是要让民营经济替补和发展的。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说国退民进也是符合实际的。
要加快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这后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仍然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应是股权相对分散、均衡的,不应一股独大。按照这一要求,今后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时,要尽可能多吸收非国有资本入股,包 括积极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并占相当的比重,即使是属于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 四大行业和领域,多数也不一定由国有股绝对控股,而可以相对控股,有的甚至可以采取持 金边股的办法,以改善股权结构。少数需保留国有独资或国有股绝对控股的,也要象上海广 电集团那样,由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大体均衡地共同持股,避免一家说了算,以利于政企分开、持股者相互制约、形成较合理的治理结构等。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今年以来,上市 公司国有股减持碰到种种困难说明了这一点。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方面改革,是国有企 业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脱胎换骨的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真正攻坚战。如果能在 2010年前基本完成,可算是取得巨大的成绩,中国大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大大提高。到 那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能 确立起来了。
四、加紧探索和建立国有资产有效的管理体制
第一,改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为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我们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国有企业至今还有近20万个,国有企业的资产(实际上应为资本)实行统一所有,由国务院 代表国家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能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也做不到。特别在实行分税制以后,更显 得不合理。地方财政投资办企业,怎么其资产又变为国务院所有了呢?这是说不过去的。应 当承认由哪一级财政投资兴办企业,其资本即为该级政府所有。由中央财政投资兴办的为中 央政府所有,由省级财政投资兴办的为省政府所有,市、县、乡级也是如此。这不但有助于 清晰产权,也有利于形成发展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第二,国有资产管理应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统一。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体是计委管 立项,经贸委管日常运行,财政部管资产登记,大型企业工委和组织部门管人事任免。这些 部门都可以说自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对企业发号施令,但是企业一旦出了问题,各部 门又可以互相推诿,不承担责任。这样的体制显然是不顺的。政府应有专门的机构,专司国 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管资产和管事管人相统一,不再多头管理。
第三,完善三个层次的管理形式。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建立国 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形式。这几年各地在探索中涌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和深圳的做法,它们分别建立地方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机构如投资公司、控股公司等——企业或公司这 三层次的国有资本管理和营运体系。第一层次,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这对不同所 有制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同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的分离;第二层次,实现国有资本管理监 督职能同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离,地方政府将国有资本的经营权以授权方式交给控股公司 或投 资公司,专门从事国有资本的营运;第三层次,众多的企业或公司,国有投资公司或控股公 司通过出资对企业或公司参股或控股,取得所有者权益,实现了出资人最终控制企业同企业 作为独立法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离。
五、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仍然任重道远
这几年,国家采取一些重大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企分开。2000年,国家撤消了内 贸、煤炭、机械、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有色金属等九个国
家局,党政军机关与 所管理的企业脱钩工作已陆续展开,取消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级别等。但是,直到现 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任务远未完成,有几个重大问题还有待逐步解决。
第一,政府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象时有发生,国有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状况仍有待消 除。由于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体制尚未很好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政府多家部门分头管理 国有资产、营运和管理干部任免等现状很难有根本改观。国家往往运用权力照顾国有企业特 别是困难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外贸经营权、兼并破产等方面相当突出,甚至国家对国 有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使非国有企业感觉受到不公正待遇;不少地方政府还搞市场封锁,保护本地落后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国家又常常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进行 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还要求企业承担办社会的职能。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按照世贸组织 规则,对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国家不能再用行政权力对国有 企业予以特殊照顾。这就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企进一步分开。
第二,改革审批经济体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新世纪,各方面对原来的审批经济 体制反映强烈,要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呼声很高。一般认为,改革的目标是改审批经济 为企业自主投资决策。对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的项目,应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 承担风险”的原则,由企业依法自主投资,政府不再审批。
第三,打破行政和部门垄断。当前我国行政和部门垄断还相当严重,这很不利于公平竞争 的市场环境的形成。
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显重要,但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缺口大,亟待解决
改革的深入,要求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今后的目标是,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 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养老保障制度,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也 很重要。要依法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统筹层次。进入新世纪 后,我国面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年增大的严峻局面。有关部门预计,光是“十五”期 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为29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为325亿元。建立可行、稳 定 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机制和有效营运、严格管理的机制,日显重要。特别是扩展新的筹资 渠道,更为紧迫。政府已经决定,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以及将利息税等收入充实社会保险 基金。还可考虑通过发行国债、提高社会保险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办法,充实社保基金。在 社保基金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是防止挪用和被个人与部门侵吞。可以考虑吸收象智利等国成 立多家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有效管理的成功经验,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有,在逐 步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的同时,对目前城市出现的部分贫困群体,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费标准需要尽快普遍建立起来。
深化国企改革,除了要着重解决以上六大问题以外,还要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 改革,以便形成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分配能多能少的机制。还要加强企业管理。管理能出效益,科学管理是企业搞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一个重要特征。所以要把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和加强管理很好结合起来。
第二篇:内控部门所面临问题
SAP系统上线初期,系统内的权限管理往往并不引起重视。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系统能否顺畅运行、数据是否准确,财务帐是否能对得上等等。随着SAP应用的日趋深入,公司业务的不断重组、用户工作岗位的频繁变动、岗位职责的扩大与组合等内部权限管理问题就慢慢突显。比如:
■ 没有清晰的授权原则,不能确切的说明为何授权或授何种权
■ 随着系统使用,用户权限被逐渐放大甚至失控
■ 职责分离体系不能被有效建立和执行
■ 超级管理员权限管理不规范
■ 权限不经测试系统直接在生产系统中分配
■ 权限申请变更没有规范的流程
■ 对人员岗位调动或公司间调动没有及时的做权限变更
■ 临时用户权限使用后没有进行及时回收
■ 使用单用户单角色进行权限管理
…………
SAP权限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就产生了:
■ 哪些用户拥有关键事务或敏感权限(SAT)?
■ 哪些用户拥有的TCODE存在权责互斥(SOD)?
■ 哪些用户拥有超级权限?
■ 哪些用户拥有跨公司权限?
■ 用户本身有哪些权限,可以申请哪些权限,不应该拥有哪些权限?
■ 调岗或离职用户及时清理了吗?
■ 系统中用户信息和备案信息是否保持一致?
■ 能否及时出具审计所需权限报告?
…………
如此等等问题是权限管理人员难以判断的,盲目操作的结果将导致用户权限的混乱,进而产生管理困难甚至无法管理,管理成本不断增加,业务风险不断加大。
第三篇:国企改革问题
来自管理视角:国企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2005-10-9
文/佐佑顾问第十一期-[国企专题]
“国企”出身于全民所有制性质,历经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国资企业的身份演变,至今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姓社还是姓资”“计划还是市场”的争论已成历史,但围绕国企改革依然存在不少热点问题:改制问题、管理层收购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治理结构问题、三项制度改革问题、股权分置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看上去很多很大,但拨开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并不复杂。要有效解决问题,须从认识问题入手。如何认识国企改革的问题呢?
回顾国企改革的基本脉络
宏观层面上,国企改革是国家经济改革的核心。国家经济改革的理论不断突破,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指导着国企改革实践的持续深化。目前,国企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已不可逆转,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又加速了这一进程。
中观层面上,国企改革的逻辑主线,是如何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国企改革经历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市场主导三个阶段。目前,成立国资委、加快政府体制改革、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等举措,标志着市场正成为国企改革的主导力量。
微观层面上,国企改革始终围绕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权的委托与管理:先是政企分开,放权让利,实施承包制;后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制上市;再是国资委成立,监管国企的国有资产。目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是国企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审视国企改革的主体思路
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市场化是国企改革的中心目标。国企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而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东多样化是良好治理结构的前提,这就要求对国有独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简称为“国企改制”。国企改制的成果之一是“上市”,上市反过来有助于固化改制的成果,但上市并不是改制的唯一目标。
针对国企改制,国家以市场化为方向,结合具体实际,确定了分类管理、抓大放小的战略:对规模和影响不大的中小国企,国家全身退出,股权出售给个人或民企,实现私有化;对处于竞争性领域和行业的大中型国企,国家部分退出部分保留,经营者和职工各占一部分,还可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大型国企,在确保国家控制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入股,重点是引入战略投资者,1实现股权多元化。目前还存在国有独资企业,但今后也面临着改制。
总体来说,国企改革的重心首先放在企业外部,通过市场、客户、竞争、股东等引发的压力和动力,让国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内部改革不容忽视,国企既需要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也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好的治理让管理更有序,但不能替代管理。尚未实施改制的国企,沿着改制之路前行;在此期间,内部改革不能观望或止步,而要有所作为,特别是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已改制企业或上市公司,内部改革更要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观察国企改革的实践问题
顺着上述的主体思路,各行各业的中央和地方国企,有步骤地踏上改革之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多方面原因,在国企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几个比较集中的操作性问题。一是证券市场效率问题。将国企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这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境外证券市场有严密的法律和规则,运作经验也比较成熟。而基于承载国企改革与解困的历史使命,国内证券市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缺陷。再加上不法分子的推波助澜,以及各方经验的欠缺,证券市场逐渐失信于人,各类问题最终彻底暴露。目前,证监会制定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国资委制定相关文件,限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确保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控制。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准确评价国企市场价值和经营业绩,并采取期权等手段有效激励国企高管人员。
二是管理层收购问题。“郎顾之争”曾引发学界和企业界的热烈讨论,在讨论声中,伊利等上市公司高管频频出事。郎咸平对国内MBO案例的质疑,本来就没站在国企改革的角度,因而也就谈不上拥护或反对国企改革。管理层该不该持股?该持多少股?股价怎么计算?资金从哪里来?这是MBO的操作问题,而实质问题在于:管理层持股更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吗?更有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吗?未必。因为,管理层其实就是职业经理人,而职业经理人不一定要持股,不见得要成为有分量的股东。对于职业经理人,只要激励约束机制到位,照样能激发其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且,公司还可以通过期权手段,激励其关注公司的长期价值。对那些适合做MBO的国企,还要追问:交易过程合法合理吗?交易结果公平公允吗?有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的行为?国家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公开、透明的规则和程序,严惩违法违规者,以规避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三是高管人员选聘问题。在原有的干部管理体制下,遵循“党管人才”的原则,国企高管(包括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等)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考察、任免、调配。虽然国企取消了行政级别,但国企高管的级别仍有价值,卫留成和苗圩从国企到政界的移动,并非特例。党管人才与企业用人差异很大,四大电信运营商高管人员的对调,怎么看都不是企业行为。从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来讲,股东选派出资人代表,出资人代表组成董事会,董事会选聘总经理,总经理选聘班
2子成员。董事会还下设提名委员会,支持高管选聘工作。解决高管人员选聘问题,一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健全董事会的功能;二是建设出资人代表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形成市场供求关系、人才价格及流动机制;三是把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与法人治理结构衔接起来,可在董事会和经理层中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高管人员选聘上,各级国资委频频出招,乃至面向全球招聘人才,虽有越位之嫌,主流却值得称道。
四是职工身份转换问题。在国企改制之前,特别在《劳动法》出台之前,作为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企,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国企职工是国家主人,具有国家干部和工人身份;国家事实上承诺了职工的终身就业,职工与国企之间不存在契约关系,后演变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国企改制重新界定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职工的国家身份就此解除,职工与企业建立起基于劳动合同的雇用关系。这在理论上没问题,关键是实践中如何操作。在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阶段,主要以买断工龄来实现身份置换,但由于补偿标准总体水平不高,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又存在较大差距,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现象。新一届政府提出“和谐社会”的主张,更加关心国企职工的利益。在新一轮的改制改革中,一是健全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职工的后顾之忧;二要制定合理的职工经济补偿金标准,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支持度;三要把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交由职工代表大会表决。
五是管理机制和制度问题。国企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做好做强企业的基础,但绝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一些股份制企业或上市公司照样效益低下以至破产倒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激发企业组织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企业各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国家一直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目标是“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这在市场化企业看来的基本常识,在国企改制之前简直比登天都难;职工身份问题是个症结,根本谈不上人员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冗员多而人才少。改制无疑是个最好的契机,能有效解决职工身份问题,使得“三项制度改革”有了突破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起步点。国企要在改制的同时,顺势而为地开展人事改革,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由于国企传统机制制度的起点不高,这方面改革的空间就更大,改革的成绩也就更显著。
六是历史和社会包袱问题。国企一度扮演了多种角色,承担了多重责任,几十年来沉淀下许多历史性问题,背负起很多社会性包袱。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的政策,帮助国企实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解决冗员过多问题;帮助国企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对国企离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救助和扶持国企中的弱势群体。随着国企改制、改革与发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方向
回首过去,国企改革已磕磕绊绊地走了20多年。虽不乏改革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但总体上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来加以解决呢?国企改革究竟何去何从?我们既
3不能就事论事地解决个别的问题,也不能凭以往经验来解决今后的问题,而要从更宽阔更长远的视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答案。我们可以没有清晰的蓝图和具体的计划,但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整体的规划。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国企改革的目标方向是:市场化、国际化、人性化。
首先,市场经济作为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运行的主体形态,因而市场化必然是国企改革的目标状态。国企将遵循市场原则和规则,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凭借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市场价值,回报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市场已分不出国内和国际,国企的国际化已势不可挡。国企将遵循国际准则和游戏规则,在国际分工中谋求生存发展,直接与国际同行竞争,整合国际市场的资源。最近中海油等国企的并购举动,吹响了国企向国际化进军的号角。再次,自由、平等和民主,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已不再是政治上的空洞口号,而是各国政府执政的实际出发点。中国新一届政府也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健全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国家经济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这亦是各国各界的普遍共识。从多个角度来看,国企都将越来越具备人性化的特征。
寻找国企改革问题的对策
一是坚持国企改革的目标方向。所有的改革方案和举措,都要有利于国企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人性化。对大多数国企来说,改革的优先目标还是放在市场化上。不变革计划经济所养成的国企惯性,不树立市场化的价值导向,国企就难以适应市场环境及其变化,就很难获得生存和发展;而没有发展所创造的时空,国企就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国企的市场化变革和转型,首先是价值导向的转变:从“官本位”到“价值本位”,从向政府负责到对股东负责,从关注内部到关注外部,从上级满意到客户满意。再基于新的价值导向,搭建新的价值平台,并以此平台延展出新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国际化是个空间概念,国企的国际化意味着能适应更大范畴的竞争,能在更大领域生存和发展。若是缺乏市场化的观念和能力,国际化就如同空中楼阁。人性化目标引导国企尊重客户、股东和员工,尊重各个利益相关者,以实现利益共享和事业多赢。
二是树立全新的国企改革观。首先,改革理念应“以人为本”。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的主体,改革最终是解放人、发展人。改革只是一种手段,人则是改革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改革方案既要考虑企业效率和效益,还要考虑社会公平和和谐;否则,任何改革都无法成功,还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乃至动荡。其次,应实行参与分享式改革。要让绝大多数人参与改革,并分享改革成果;要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改革,享有知悉权、表达权和投票权。改革是各方妥协的过程,但仍会有受益者和受损者;成功的改革就是扩大受益面,减小受损面,并且让受损者得到合理的补偿。再次,改革要有规则和透明度。这样,改革的效率和公平性会更高。有了规则,人们就会对改革产生稳定清晰的预期,而且便于人们遵守规则,监
4督规则的执行。另外,在形成、制定、实施改革方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披露信息,使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产生清晰稳定的心理预期。
三是并行推动“三制”改革。“三制”指体制、机制和制度,三者三位一体。“三制”不断改革到位,就不断逼近国企改革的目标方向。国企改革,既要改革体制,核心任务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也要改革机制,中心任务是建设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还要改革制度,重点任务是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体制尚未改革的国企,优先考虑体制改革;正在实施体制改革的国企,最好同时推动机制改革和制度改革;已经改制或上市的国企,一方面要推进公司治理转型,一方面要通过机制和制度改革。而无论处于何种状态的国企,“三项制度改革”都势在必行,而且也完全具备改革成功的条件。市场环境越来越成熟,国家法规政策越来越健全,社会文化观念越来越理性,这为国企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国企自身的文化凝聚、人才积累和管理沉淀,使国企人事制度改革有不错的内部条件。因此,国企不要高估人事制度改革的难度,只要改革的方向正确,改革的观念到位,改革的方法得当,就一定会卓有成效。
四是以价值平台为改革杠杆。国企普遍存在着这些问题:战略不清晰或执行不到位,部门职责和业务流程不清晰,岗位定位和员工角色不明确,人与岗位不匹配,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冗员多而人才少,人才评价标准和业绩考核标准不清晰,工资分配不合理、不公平,员工晋升和职业发展通道单一,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向国企改革的目标方向,搭建新的系统性的价值平台,承载起市场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的价值导向;通过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传递和落实国企改革的价值导向。这个价值平台,以岗位族为基础;岗位族根据战略划分,战略和价值链不变,价值平台就相对不变。不搭建新的价值平台,总是在旧系统上修修补补,不仅效率和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会模糊变革的方向,削弱转型的力量。搭建新的价值平台,既是个管理技术问题,也是个人的观念问题。因此,一方面要从技术角度构建价值平台,另一方面要广泛组织内部讨论,让绝大多数人在价值标准上达成共识。这样,以价值平台为改革杠杆,再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突破口作为支点,采取恰当的角度、力度和节奏,撬动国企向目标方向移动。只要方向是对的,即使突破口很小,撬动的距离很近,那也是国企改革的希望所在。
第四篇:张维迎:国企改革面临的真问题
张维迎:国企改革面临的真问题
【2007.01.02 09: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岑科
这个问题最终指向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使国企利润或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也不是使国有资产最大化,而应该是使社会利益最大化。
从入不敷出的困难户,逐渐变成财大气粗的富翁,或许是过去十年间国有企业整体形象转变的最佳写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对国有企业最常用的描述是“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暗亏,三分之一持平”;与之紧密相随的口号是“搞活”、“挽救”、“脱困”。而到了今天,再谈到国有企业时,讨论最多的话题变成了“高薪”、“暴利”、“分红”。
2006年3月,“两会”期间,一场关于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成为财经媒体关注的焦点;2006年6月,一则声称电力公司抄表工年薪高达十万的报道把垄断国企的高工资问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并最终导致了限制部分国企行业工资政策的出台;2006年12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有企业将从2007年开始重新进行分红,也使对这一问题的种种猜测有了最终的定论。
为了对2006年国有企业的热点话题进行梳理,并通过这些话题探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新青年·权衡》(以下简称《权衡》)杂志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进行了采访。
《权衡》 :您过去的研究认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并且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无法生存的。但最近两年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国有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多,并且活得越来越“滋润”,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张维迎:举个例子,一个家里面有弟兄五个,如果全是懒汉——或者四个人是懒汉、一个人干活,那么这个家肯定撑不下去。如果这个家里有一个懒汉,其他四个都辛苦干活,这个家不会有问题;而且很可能四个勤快的兄弟在外边赚了钱,把钱交给父母,那么在家里呆着的懒汉比谁都过得好。中国经济的活力,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在竞争行业的发展。换句话说,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的下游产业,国有企业主要在上游。凡是在下游竞争产业的国企都活不下去,大部分民营企业也活得很辛苦。但是在下游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对上游的能源、原材料、电力、电信、运输等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这些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所以国有企业活得很好。
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垄断国企是一种全员寻租——寻租的人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头头脑脑”,普通的工人也在分享垄断租金。例如石油公司、电力公司、电信公司工人的工资比其他竞争性行业要高得多,就是垄断行业全员寻租的证明。当然这是体制问题,谁去做都一样。我们不应该把扳子打在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身上。
《权衡》 :对垄断国企的高工资,公众意见很大,所以政府部门已经发文件或采取措施进行限制,你对这种政策的前景怎么看?
张维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应该根据个人的生产率支付工资,对生产率越高的员工支付工资越高。垄断国企的平均工资水平过高是一个问题,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大锅饭”严重,内部差距过小。平均水平过高能留住一些能干的人,但不能干的人也搭了便车,就像报上说的一个抄电表的工人一年也能挣很多钱。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两方面都要考虑:既要降低平均工资,又要根据生产率拉开工资差距。否则就会出现另一种不好的结局:能干的人跑了,庸人和懒人越来越多。
《权衡》 :最近国资委已经表态,2007年国有企业将重新向国家上缴利润,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强化垄断企业的合法性?因为既然垄断企业向国家分红了,其垄断行为似乎就无可厚非了。
张维迎:就目前来说,垄断行业的留利是多了,也很难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问题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政府,利润上缴相当于增加了财政收入,政府是否应该考虑在其他方面相应地减免税收?如果不相应地减税,可否考虑把上缴的利润作为特别基金(如国民教育基金、医疗保障基金等)使用?如果不统筹考虑这些问题,上缴的利润可能又浪费掉了!
这个问题最终指向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使国企利润或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也不是使国有资产最大化,而应该是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如果要使国有资产最大化,政府可以在好多领域与民争利。与民争利的严重后果不是一块钱从私营企业的收入变成了政府的收入,而是政府为了增加这一块钱的收入,可能减少整个经济五块钱的产出,使社会福利的蛋糕变小。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效果。
说到底,在转轨经济中,如果政府一方面是企业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是社会的管理者,就会存在深刻的角色冲突。政府很容易利用它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垄断性的权力,来谋取它作为所有者的利益。这方面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前几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在一些基础性的产业进行投资,但这两年有很大的收缩。原因是某些政府部门以治理产能过剩的名义抬高了投资门槛,使民营企业有好多事情没法再做。
总之,解决垄断利润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入竞争,让消费者受益,而不是怎么分配利润。《权衡》 :您认为如何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
张维迎:这涉及到国有企业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政府职能不转变,国企垄断的问题不可能解决。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问题不解决,政府的职能也很难转变。
从企业改革方面看,中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可以参考英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国有企业改造的模式。简单地说,政府不是给你分股,而是确定一个合适的价格,把国有企业的股份按一定的比例卖给老百姓。也可以考虑把公用事业的用户变成股东,这是我几年前提出的一个建议。
十年、二十年前,中国不可能考虑这种办法。一是有市场环境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二是老百姓也没有这么多钱。现在不一样了,老百姓的储蓄那么高,并且很多大国企已经部分或全部上市了,政府要做的无非是把手里的股份不断释放出去:一部分卖给所谓战略投资者,另一部分卖给老百姓。
《权衡》 :按你的说法,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大型国企到海外上市是把垄断利润送给了外国人,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张维迎:中国的好多事情是“假戏真唱”,“歪打正着”。像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在海外上市,短期内不一定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是长期来讲,是往正确的方向走。
上市的国有企业,虽然董事会还是由政府主导,但政府决策的时候不能毫无名目地乱来,行政干预不会像原来那么理直气壮。另外,上市以后,国有企业会受到资本市场的约束。如果你表现不好,外部股东就卖股票,股票下跌会对你产生压力。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或多或少会因此得到改善。
至于垄断国企在海外上市的受益者,要作全面的分析。如果把上市看作一种资产交易,这个过程是双方得益的。假如上市前企业资产价值是1个亿,上市之后通过治理结构的改善,企业资产升值到2个亿;人家可能是花 1.5亿买走的,那么上市的过程是你赚了5000万,他也赚了5000万。
当然,我更主张应该给中国投资者更多的公平机会,即让垄断国企在国内也上市,同时允许中国老百姓到海外股票市场去投资。有了这样公平交易的环境,就不存在中国人和外国人谁占谁的便宜的问题了。有人敢投资,有人不敢投资;有人投资中国企业,有人投资美国企业;有人赚钱,有人赔钱......无论如何,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权衡》 :对于打破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而言,海外上市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人认为,政府出于维持股价的考虑,更倾向于保护海外上市国企的垄断地位。
张维迎:我觉得这两件事没有确切的因果关系。在推动改革的时候,有些事情不一定有严格的次序,也很难按照理想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往往是哪个容易先推哪个。如果说国有企业卖出股份就会阻碍开放市场,那么理论上应该先开放市场。但我没有觉得卖出股份就不能开放市场。一切都是事在人为!原载:新青年·权衡
第五篇: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浅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随着地球的演化,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人类的诞生使地表环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在人类参与和干预下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辩证发展的新阶段。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一方面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另一方面人类必须要在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从事生产和活动。当人类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时候,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总之一句话: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是在环境所能容忍,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必须要认识自然,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否则人类必将收到环境的惩罚。
二、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生活生产工艺迅速发展,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随着百年来的高速发展,世界如今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
9.海洋污染
10.城市垃圾污染。
(二)、中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人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如此高速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刚刚提到的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在中国无一不存在。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1)、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达。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工厂企业将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高高的烟囱连续不断的冒出各种颜色的废气;早晨起来晨练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味。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山西地区盛产煤矿采煤业发达,由于采煤业的发展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含量很高,将这些颗粒物质吸入到肺里可以想象其严重后果。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根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将我国地面水划为五类:在这五类水中第一类最好会珍贵第五类最差,只有前三类水可以与人体直接接触。而实际上后两类以及更加差的劣五类占我国所有水体的一半左右。据统计全国有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人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1/3城市空气严重污染。
(2)、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老问题还未解决,各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出现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大气SO2及颗粒物污染,水体有机污染等老问题想来人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些老问题还未解决新问题开始凸显。危险废物,微量有机污染物,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等。这些新老问题共同发生共同治理使得环境问题愈发的复杂,治理所需要的时间愈发的长,治理的难度愈发的大了。(3)、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
生态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断流,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衡,森林草地退化,生态系统失衡。长江中下游通江大湖有22个在20世纪50年代初面积有1.7万Km ,80年代只有6605 Km2。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水体生态鱼类也大量的死亡。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我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异常严重北京每年春天严重的沙尘暴就是证据。(4)、环境高风险期提前到来
传统生产模式未发生变化,粗放生产使得中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劳动生产率是发达国家的1/3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二成,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率不足30%。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长期累计效应,中国环境高风险期已经提前到来。(5)、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显示中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污染每年使5万多人夭折,40万人染病。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一半以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山西全省城市几乎全不达标。与此同时,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如果按现在的趋势,到2020年,中国国土面积一半都将被酸雨覆盖,八成人口将处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中。据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病死者中,七成跟环境污染有关。
(6)、全球和跨界环境污染问题压力不断加大 地球是一个循环的整体,环境问题不会是一国的问题,环境污染与破坏也不会只是影响一个国家。中国的酸雨沙尘暴问题对日本和韩国存在影响,野生动物越境保护涉及到了蒙古国,黄河污染涉及到韩国等等。另外中国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可以说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责任很大压力很大。
2三、引起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在这里我想将所有原因归为两类即思想原因和实践原因
(一)环境问题的理论根源
(1)、人们价值取向的偏离,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自身利益。一方面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认识狭隘,相当一部分人只看到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看不到它的其他价值。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大举的向自然进攻,高新科技的力量给人们与天斗、与地斗的砝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观念中存在很强的私有性,过分追求自我利益。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缺乏整体意识和长远意识“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2)、环境意识的缺失
我国人民环境意识缺失,很多人不知道“世界环境日”这回事,大多数人环保知识很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清楚。而且我国城乡居民环保行为消极,对有关环保的公益活动表现冷淡。在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大部分人将自己的食品袋,果皮垃圾等随手扔掉货仍在街角不显眼的地方。(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对于环境的研究有很多,环境科学也在迅速的发展,研究所产生的思想很先进、很成熟却曲高和寡难以成为大众的意识和习惯。
(二)、环境问题的实践原因(1)、人口增长及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对中国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 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十四亿。温家宝总理在访美期间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十四亿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很大的数目除以十四亿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这句话点明了中国各种问题的根本。(2)、经济高速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污染行业依然在发展,经济调整、技术改造和主要污染物的削减还需较长时间。(3)、城乡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城市化发展过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使得城市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事环境恶劣。垃圾如山无法处理,空气污染让人无法呼吸等。另一方面当环保意识逐渐开始觉醒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开始将工厂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边缘地带,郊区甚至落后地区,同时也将污染转移到了这些地区。这只能使得到最后再没有一方净土了
(4)、政府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没有起到其应当的作用
在环境问题上政府对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干部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政府对企业监管不力等都会影响环境质量。政府各部门为了多出政绩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下往往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思想上理论上着手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试想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如果人人都能够树立可持续的思想,人人都将关注生存环境放在第一位。那么怎么还会有这么都的环境问题。不过道理虽如此但要想实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如今可以做得只有积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不论城乡,不论文化层面。(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而且这种转变不仅仅要在大型的企业中实现,还应当在最广大的农民中实现。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3)、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环境保护。我们说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环境问题随之产生。但同时科技进步也会让人类保护环境,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的能力越来越强。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使用新能源,走低能耗物耗少排污的洁净发展道路都需要科技的支持。并且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是被限制在实验室中,大量的应用才是科技有意义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很是严重,但是政府对其相当关注,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宣传活动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科学业内人士也在不断的努力中。近几年来中国环境相较90年代还是有了明显的改善。我相信在将来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求自己从我做起关注生活中的小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将环境保护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志峰,刘静玲等.《环境科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聂火云,杨学龙.《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与理论根源探析》.2009.3 [3] 徐椿梁,闫勇.《“人类中心主意”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的角色》 [4]王锦.《中国环境破坏之特点及原因分析》
[5] 潘敏.《从全国人大会议的关注程度看当前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