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自8月18日区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后,团区委围绕会议中心议题,结合团委工作实际,就如何有效地抓工作落实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剖析自身,查摆问题,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将区委提出“发展提速年、工作落实年”的口号落到实处。
一、存在的问题:
1、客观方面表现在:
一是团工作的外部环境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上,持经济至上、实惠思想的人越来越多,关心政治,对思想政治工作认同的越来越少,共青团组织在一些人的意识中已变得可有可无,团工作的外部环境每况愈下。
二是基层党组织对团工作的重视不够。但随着经济和形势的发展,部分基层党组织追求经济效益,对团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足,关心程度不够,本着“能维持、不指望、无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在评价团干部工作时,只重视党政统一部署,忽视团的自身工作。从我区现在三个乡镇基层团干部全部是兼职的情况可以看出,基层党组织普遍认为团的工作是一种附带“产业”。
三是团的工作经费来源不多,筹措相当困难。目前我区基层团组织基本上都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平时的活动经费大都只能实报实销。由于受到目前经济形势的影响,能够被
团组织依靠的社会经济实体日渐减少,团的活动经费筹措相当困难。
四是团内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区团内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团内上下级之间的行政管理渠道不畅通快捷,团干部在工作中缺少约束力和动力。
2、主观方面表现在:
一是部分团干部的思想作风不过硬,工作作风不踏实。一些基层团干部工作热情不高,艰苦创业作风不过硬,存在畏难情绪,不少干部平时讲学习少,对团工作业务和理论缺少钻研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较少,工作表面式、形式化,存在短期行为,工作作风浮夸。部分团干部对共青团出路信心不足,认识不到位,存在悲观情绪。
二是团干部的工作思想滞后于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我区大多数团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思维缺乏求新求变精神,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模式和工作态势中,转换机制的工作做得不坚决、不彻底。
三是团活动形式单调,不受欢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人的需求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文体娱乐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主要的需求。但是,大部分团干部却仍抱住娱乐不放,一年下来就是瞅住几个节日办几次文体娱乐活动,缺乏新意,活动文化含量与经济含量不高。结果导致团办活动越来越不
受青年人欢迎。
二、对策和建议
面对上述矛盾和问题,建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团委工作落实效果:
1、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团的工作环境。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应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团建纳入议事日程,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将团干部的选拔、培训、使用以及待遇等问题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基层团组织要号召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此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
2、以适应发展为目标,创新组织设臵模式。创新团的组织设臵模式,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青年群体结构和社会分布变化相适应,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就有团的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社区、行政村、企业、学校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探索组织设臵科学化,工作载体职能化,阵地建设多样化,切实增强团组织的覆盖面。
3、进一步加强团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推进乡镇团组织按期换届。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为重点、以团员青年认可度为重要尺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要联合组织部门加大对基层团干部的协管力度,制定详细的协管制度,从而充分调动基层团干部从事团工作的积极性。各级党委要积极疏通团干部转岗渠道,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重视、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对政绩突出,素质高,群众公认的优秀团干部应大胆提拔使用。
4、创新团组织的工作活动内容和方式。要以服务青年需求为中心,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把工作做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真正赢得青年信赖。根据青年发展需求,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灵活考虑,依靠活动内在的吸引力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避免为活动而活动。就目前我区实际情况来看,广大青年的第一愿望是创业致富,为此,要重点做好青年创业致富工程的服务工作,加大青年科技培训力度,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政策和市场信息,从而为青年的增收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5、抓好团员队伍建设,加强流动团员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发展吸收新团员的工作力度,严把团组织的入口关,把真正先进的综合素质高的适龄青年吸收到团组织中来,永葆团员队伍的年轻化和先进性。
6、多渠道筹措团经费。团组织要把团经费分解成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两部分来解决。一是要大力争取党委的高度重视,把团的工作经费列入政府年度预算计划,按时划拨,以
保证团组织正常化办公;二是团干部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和发挥一切可依靠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多方筹措团的活动经费。
第二篇:浅谈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浅谈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对广大青年进行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教育的重担,是广大青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近年来,各级对党委、党支部的建设非常重视,但对抓团组织的各项建设有所淡化。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多元文化渗透、生活方式转变,价值观念碰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团员政治意识淡薄,功利思想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共青团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时期如何作好共青团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助手和生力军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人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我站实际,针对当前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对策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仔细分析当前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不够。近年来,各级在抓党建工作上都非常重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但在团建工作上,有的领导思想上不够重视,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对共青团工
作不是抓在手上,而是停留在一般的宣传上,缺乏有力措施,甚至存在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基层团组织不健全。《团章》规定,凡有团员三人以上的独立单位,都应设立共青团支部,但我们很多基层单位,都没有按照规定设立团支部,有的有青年无组织,有的有组织无活动,共青团的原有阵地没有很好地得到巩固和加强,部分单位的领域正在逐步丢失,功能也正在逐步丧失。团的会议制度和报告工作制度流于形式,团课制度走过场,“推优”工作形同虚设,团费收缴不及时等现象比较突出,这导致了团组织徒有虚名,难以发挥作用。
(三)团活动缺乏活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广大团员青年思想行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与此相反,团的活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与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团组织开展活动除了开会就是学习教育,仅仅停留于节假日打打球、开展一些简单文体活动、搞些义务劳动等层面上。活动内容形式单一老套,缺乏健康向上、广大青年喜闻乐见、陶冶情操的形式灵活、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四)团员意识淡化。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受
社会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共青团员是青年的先锋队的认识不足,加入团组织,成为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使命感逐渐丧失,团员意识不强现象比较普遍,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尽管不排斥但如同互不相干的两个群体,没有组织归属感。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团的工作不够重视,忽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有的基层领导误认为党领导团,党的工作可以替代团的一切工作,不是党建带动团建,而是党建“覆盖”团建,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淡化了青年工作,削弱了对共青团的领导。
二是团干部队伍素质不高。共青团工作涉及面广,要求团干部既要懂得团的基本知识、基本业务,又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团干部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开展活动缺乏吸引力;有的长期从事业务工作,缺少团的工作方面的经验,在围绕中心开展团的工作方面找不准位臵,思路不新,办法不多。
三是团员教育跟不上。由于对团员青年的基本状况了解不深不细,尤其对于青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关注点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缺乏深入的调研和挖掘,导致团组织在开展教育和活动中,主要集中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学习等政治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团员青年成长进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需要,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四是检查指导不力。有的单位领导对共青团工作不是抓在手上,而是停留在一般的宣传上。口头上强调多,实际关心少,重视关注业务多,思考团建工作少。在实际工作中,对团的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也不到位。有的把团组织安排的活动当作一种负担,消极被动应付;有的甚至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了事。
三、加强共青团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在解决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强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团的工作和党务工作、业务工作以及其它方面的工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消除团的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的误区,深刻认识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团的工作事关未来,必须抓好”的思想。
(二)坚持在党建带团建上下功夫。《中国人民解放军共青团条例》明确规定,旅、团级单位党的委员会、政治机关包括基层党委(支部)领导共青团工作,首要的一条就是认
真履行党委、政治机关职责,坚持党建带团建。这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团关系的特殊要求,同时也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历史经验。要将共青团工作纳入部队各级党的建设和全面建设规划,列入议事日程,结合部署总结和阶段性工作,分析团组织建设形势,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逐步形成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防止顾此失彼。
(三)坚持在落实团的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做好团的各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步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但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团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落实,就一定能使团的各项工作不断上新台阶。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要把共青团工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量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共青团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健全与团的工作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如学习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例会制度、工作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团员制度等,并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
(四)坚持在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要充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扎实抓好政治思想、形势任务、理想信念、爱国
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觉悟,增强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捐赠帮困、义务献血、支持驻地卫生城市创建等;第二,针对战士团员流动性比较大等特点,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岗位能手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青年学习成才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科学文化水平;第三,利用元旦、春节、“八一”、国庆等节假日经常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球类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等,通过各种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活动,陶冶广大团员青年的情操,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
(五)坚持在提高团干部队伍素质上下功夫。由于团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较强的针对性、深厚的群众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这就决定了必须大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这既是党的要求,也是团组织建设的需要,更是团的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团干部进行教育,及时组织团干部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二是配齐配强团组织领导班子。及时把政治坚定、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团员青年充实到团组织中,不断提高抓共青团工作的能力。三是注重典型引路,大
力宣传推广一批在共青团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扎实工作的优秀团干部,使广大团干部无愧于团组织,无愧于广大团员青年,使他们能够带领广大青年团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更加勤奋地学习,更加扎实地工作,把火红的青春奉献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边防辖区政治和社会治安稳定的伟大事业。
第三篇: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企业共青团工作也逐步发生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对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往能给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问题 对策 分析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企业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下的团员青年,是职工队伍中最具有活力的职工群体,是实现企业振兴发展的有生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进入
到了转型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条件中,相关的国情与青年人员的相关事务也有了新的问题与情况出现。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团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改革中不断改进与解决共青团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当前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共青团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领导通常都侧重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将企业重心放在经济效益的追求上,与经济指标关系不大的职能和环节就被弱化了,企业共青团工作也往往被忽略。不仅如此,部分企业领导对于团的工作理解过于片面化和表面化,直接导致了企业团组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团组织职能作用逐渐淡化,共青团组织也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无法有效融入企业经营中心,并且共青团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
(二)当前青年思想活跃缺乏良好的组织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入,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青年的成长正处于错综复杂社会环境中,其思想文化受到外界因素的强烈冲击,使得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各方面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当前来看,大部分青年思维活跃,重视个体的平等,追求自由与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缺乏良好的组织意识。不仅如此,当前青年对于共青团组织缺乏归属感,在组织活动时,往往需要下很大功夫来做宣传动员工作,相比之下,其更清理青睐对聚餐、卡拉OK、外出旅游等娱乐项目,导致企业团组织工作极为被动。
(三)团组织工作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不少企业在开展团组织工作过程中常常将把开展团的活动当成了团的工作的全部内涵,导致了团的工作方式单一化。在长久发展过程中,企业共青团工作产生了很多充满生机与活力,并极具创意的活动。但是成于活动,困于活动。不少共青团组织来开展活动时,往往会过于追求活动的效果,从而导致使团工作固定在活动的表面化的不正常现象,使得活动实质性的意义越来越少,导致企业团组织活动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大大降低。
二、当前共青团工作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企业共青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共青团是企业单位与基层员工间的沟通纽带与桥梁,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企业共青团的作用都应当被予以充分重视,而不应该被削弱。为此,企业领导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全面认识到企业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共青团能稳保活力。此外,企业应当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中心,要将共青团工作作为企业的生力军,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再者,应当加强企业团组织的建设工作,重视对基层团干部的培养,端正其工作作风、提高其办事能力以及正常执行能力,以确保企业共青团工作都得到有效落实。
(二)全面分析与掌握企业青年的思想动态
只有全面分析与掌握企业青年的思想动态才能够有效了解当前企业青年的思想变化,才能有针对性的采用科学理论来武装与引领企业青年。此外,还应加大对企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积极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工作。再者,可以通过建立起 “ 互联网+共青团”一站式服?仗逑担?充分利用微视频、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作为引导企业青年思想的新突破口,从而让企业青年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团工作的方式、方法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亮丽的色彩,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在信息科技高度普及的今天,企业团组织应当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方式来创新共青团工作。如,建立企业青年论坛,或是通过信息交流版块来将共青团思想以及相关工作进行传达与交流,以便于团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组织动态。此外,还应当。注意将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针对青年流向多元化,流量多变,兴趣多样的特点,利用闲散时间,开展不同特色的小型活动。再者,可以定期开展过青工文艺汇演活动,并适当进行物质激励,充分调动青年参与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共青团工作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共青团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不断促进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12):60-60.[2] 吴俊祥,武惠敏.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山东工会论坛,2010,16(5):160-160.
第四篇:金融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当前区域金融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对辖区2005年金融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区域金融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中长期贷款投放过多与银行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4.4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6.2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42.9%,比年初上升了7.5%。同期,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8.4%亿元,其中定期存款余额126.7亿元,占全部存款余额的47.2%,比年初降低了3.3%。这表明,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短期化而资产运用长期化的问题较为明显,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比较突出,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较大。从增量看,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更为突出,全年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余额18.8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的83.8%,在全省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而同期新增定期存款余额仅11.9亿元,占新增存款比重5.1%;与前二者相比,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分别相差10.8%和78.7%。再进一步看,金融机构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和新增定期存款的绝对额分别为18.8%和5.9亿元,两者之比为3.2:1。虽然中长期贷款的信贷风险短期内无法显现,但由于新增的中长期贷款主要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不仅使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降低,同时也极易导致新的不良贷款。
(二)银行生产性信贷投入与非生产性信贷投入结构不匹配。2005年,某市新增基本建设贷款9.4亿元,同比多增8.6亿元,所占份额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地方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达到了12.5%,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的信贷投放相对而言减少。2005年,全市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减少2.2亿元,技术改造贷款也减少0.3亿元,农业贷款尽管从总量上看新增4.7亿元,但在全市新增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由上年的27.9%下降到20.9%,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贷款投放反而相对减少,尤其是工业贷款增长的减少,不利于全市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
(三)银行资金流入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经济结构优化要求不匹配。近年来,某市在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建设过程中,大力组织开展招高引资工作,接纳了一大批外资和民营企业来投资办厂。与此同时,全市金融部门也配合加大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投入。据初步统计,仅2005年全市银行部门累计投入招高引资项目信贷配套资金约10亿元。但是由于在地方政府实施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引进”,而忽视对引进项目的整体规划和严格筛选,导致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银行投入的信贷资金有的已形成不良贷款。这不但影响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而且极不利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四)金融资源配置格局与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不匹配。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日趋缩减,农村金融服务缺失。2005年,各金融机构共撤并县域及农村地区营业网点57个,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撤并48个,信用社撤并9个。而现有的金融机构又由于其信贷嬗变,降低了金融支农效用。近几年,随着农发行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和粮棉加工企业等农业信贷职能的剥离和农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转移,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呈负增长趋势。2005年,某市农发行贷款余额8.3亿元,比上年减少1亿元,下降11.8%;农行农业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减少0.2亿元,下降18.2%。三是农村金融体供给相对不足,金融产品结构存在缺陷。从供给区域看,对县域广大农村地区信贷投放明显不足。2005年,全市11个县市中有8个县市的贷款比上年仅增长14%,增幅比全市贷款低2.1个百分点,其贷款在全市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从上年的38.4%下降到37.7%,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供给产品看,主要是重短期资金供给,忽视农村中长期资金需求;重小额资金供给,忽视大额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多元化、高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此外,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工具单一,效率低下,覆盖面窄等,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2005年,某市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4.22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财政总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26%;二者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765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720元,比上年增长4.8%;二者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发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由于该市地处内陆,长期以来国家投入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少,加上受经济结构调整及金融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当地金融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金融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一是存贷款总体规模偏小,增幅偏低。2005年末,全市存贷款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5.6%和3.9%,存贷款增长速度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地州市中分别排7位和5位。二是信贷资产质量不佳。近年来,虽然资产质量逐年好转,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在全省仍处于落后水平。2005年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44.6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8.91%,比年初下降7.2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由于资产质量不高,使得某市在当前金融资源统一配置的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制约了贷款增长。三是金融创新能力不强。当前,某市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某市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2005年末,全市贷款余额占全部资产运用的比例为98.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5个百分点,贷款在整个银行资产运用中仍占绝对地位,由此足见银行资产运用渠道的狭窄。从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看也是如此。2005年,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仅占营业收入的2.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个多百分点。
(五)近年来,某市切实加大了信用环境建设力度,但信用缺失、食用环境差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是企业逃废债行为未得到有效制止。2005年末,全市县域改制企业695户,共逃废银行债务14.5亿元。二是法律“白条”问题突出,银行有不少胜诉案件难以执行到位,银行赔本赚吆喝。三是政令不畅、乱收费现象较严重。重复收费的政策,但事实上这引起政策还未真正落实到位。目前,评估计、登记费仍过高,即加重了融资负担,又降低了融资效率。
二、进一步推进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区域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金融与经济的协调稳健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区域金融发展步伐,提高区域金融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切实扩大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规模。各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坚持“存款立行,贷款强行”的指导思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吸储效率。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切实找信贷投入,在确保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努力扩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二是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各级银行、信用社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降比工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作,确保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每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各级地方政府要继续抓辖区信用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依法打击各种欠贷和逃废债行为,以确保金融资产和债权的安全,为金融监管抓好降比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三是进一步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各级金融机构要在发展存贷款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适合区域金融需要的各种中间业务,努力扩大中间业务的规模,提高中间业务的经营效率,从而有效促进整个区域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切实调整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城乡金融与经济统筹发展。当前,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步提高贷款额度,拓宽贷款范围。同时,要积极探索发展大额农贷业务,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支持农民增收。二是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支农体系,形成金融运河农合力。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将金融政策向农村优先倾斜,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三是完善农村信贷体制,大力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创新信贷品种,加大对涉农贷款的期限、额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力度,以适应农村对金融的多样性、多层次需求。
(三)着力优化区域信贷投向,防止信贷资金流入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和过多地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二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不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率。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与期限管理,有效防止银行中长期贷款投放过多的现象发生。
第五篇:浅析乡镇留守少年儿童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乡镇留守少年儿童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乡镇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一、目前在乡镇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如下:
(一)乡镇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四)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理想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乡镇留守兒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乡镇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从我们学校实际情况反映来看,有绝大部分的乡镇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五)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调查发现乡镇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乡镇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乡镇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二、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
(三)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乡镇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等方面。如何正确处理好乡镇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睦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为此,充分认识到乡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