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洋地理》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海洋地理》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标准
1.海洋和海岸带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运用图表,分析海 — 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2.海洋开发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4.海洋权益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活动建议
●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带影响的小论文。●围绕“厄尔尼诺现象利与弊”的辩题,运用材料,开展辩论。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调查本地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
●收集资料,展示海洋空间开发的成果,并以诗歌、绘画、科幻小品等形式畅想未来的海洋空间开发。
●在广泛收集图片等资料的基础上,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海洋及海岛的自然风光、珍稀动物、风土人情等。
海洋地理
一、海洋和海岸带(1)海底地形 海底主要地貌类型。
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海水温度与盐度 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
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 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3)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4)海水运动
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5)海岸与海岸带 海岸类型及其特点
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6)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应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措施
二、海洋开发(1)海水资源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2)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3)海底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油气资源、锰结核(4)海洋能
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5)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海洋空间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7)海洋旅游
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三、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1)海洋自然灾害
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2)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海洋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四、海洋权益(1)海域的划分 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2)我国海洋国情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3)国际海洋秩序
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
“海洋地理”跨地理科学与海洋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海洋地理”模块包括“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和保护”“海洋权益”四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海洋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了解海洋是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海洋环境问题事关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从全球普遍关注的海洋维权问题入手,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深刻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学生的海洋权意识,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1.海洋和海岸带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观察海底地形图,了解海底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运用海底地形图,归纳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运用海底地形模型或计算机模拟、演示海底地形特征及分布规律。指导学生观看海底火山喷发的录像,帮助学生理解海底扩张学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了解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不同海区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了解海水盐度的定义。
了解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教学中可结合实例,如介绍热带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性、死海不“死”等现象,以增强学生对海水温度、盐度的感性认识。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间的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理解海—气的相互作用。以洋流为例,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教学时可将风海流作为案例,分析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同时结合必修模块中有关洋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运用图表,综合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过程与机制研究,有许多问题尚未有定论,因此,在教学时可侧重问题的探究,不强调答案和结果的确定性。
围绕“厄尔尼诺现象的利与弊”的辩题,运用材料,开展辩论。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说明波浪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潮汐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说明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动画软件模拟波浪、潮汐和洋流的运动。
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运用地图,了解主要海岸类型的分布状况。
请曾经赴海滨旅游的学生,结合亲身的体验,谈谈自己所观赏的海岸带的类型及其特点。
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了解海岸线和海岸带的定义。
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以结合当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实例,组织学生讨论海岸带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收集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就海岸带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并尝试寻找解决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阅读图表,说明世界海平面变化的总体趋势。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列举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措施,增强未来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收集有关资料,并充分发挥想像力,写一篇题为“海平面上升后„„”的科幻小故事。2.海洋开发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了解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运用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报刊杂志,收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发现和新技术,认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了解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
列举世界及我国著名的潮汐发电站,说明潮汐能、波浪能的开发前景。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某些较复杂的工程技术原理不作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列举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阅读地图,了解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当地渔民、参观水产养殖场,了解当地海洋渔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求解决对策。
开展“爱护海洋生物”的图片展览,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资源受到破坏的有关图片,唤起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珍爱海洋生物的情感。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
收集资料,展示海洋空间开发的成果,并以诗歌、绘画、科幻小说等形式畅想未来的海洋空间开发。
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了解海洋旅游开发的意义。
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海洋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沙滩、海水、海岛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海岛风情、海洋文物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
结合海洋旅游开发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海洋旅游开发应因地制宜,在进行开发的同时要兼顾海洋环境保护,这样才能实现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了解海洋灾害的不同类型。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
简述风暴潮、海啸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组织学生观看风暴潮、海啸等有关海洋灾害的影片,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海洋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或者结合当地的海洋开发实例,分析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海洋环境保护意识。4.海洋权益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了解海洋权益的定义。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概念。
教学时可以利用示意图帮助学生认识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概念。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树立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我国在海洋开发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钓鱼岛、南沙群岛所属权等问题,向学生阐明中国严正捍卫本国海洋权益的立场,以培养学生的海洋权益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了解《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制定对建立国际海洋秩序的意义。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开展“我们拥有同一个海洋”的主题会,以诗歌朗诵、演讲等形式抒发对海洋的热爱。
第二篇:浅谈地理课程标准
浅谈地理课程标准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编制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已经颁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于2004年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区进行实验,计划2007年秋季在全国高中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我们理解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标准中必须要搞明白的。
一、名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地理教学大纲及其存在的问题
地理教学大纲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形式具体规定了中学地理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课时以及地理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地理教科书、教师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自颁布之日起,就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力求对中学地理课程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但是,广大教师和教科书编者在教学大纲的使用过程中,感到存在一些问题。
⑴“教学大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专业人才,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大纲较多地从地理学科考虑,“学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因而,在内容选择及难易程度上较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教学大纲”刚性强,缺少弹性。多数情况下,只列出知识内容要点,没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这是和长期“一纲一本”的状况分不开的。“教学大纲”在一定意义上是教材的纲目,对各个内容要点的层次要求和解释实际上是由教材完成的。
⑶“教学大纲”的重点是规定地理教学工作,主要是规定怎么“教”,对学生怎么“学”重视不够。加之评价方式单一(以纸笔测验为主),导致纸笔考试的成绩成为对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唯一标准,由此产生重视“双基”的教学和评价,忽视其他方面以及教师、学生内在的自我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突出。
2.“地理课程标准”的涵义与功能
“课程标准”的涵义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的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它是编写教科书、教学及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
⑴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考虑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精英。内容更多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出发,所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⑵课程标准改变只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规定的状况,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这些行为描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和可评估的。
⑶课程标准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在教学,还有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对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要求,提出倡导探究学习,强调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提倡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从地理教学大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理课程标准的涵义看,不只是名称上变化,而是反映了地理课程在课程观、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想和课程目标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3.新的价值取向
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⑴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
新课程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就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因此,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如何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其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所以,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阐释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⑶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新课程认为,课程是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所以,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增加学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校生活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是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重要特色。
二、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在理念上的差异
1.课程观的差异
课程观是指人们对有关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内容及组织实施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课程观决定课程的编制,以不同的课程观为指导,编制出的课程是不一样的。
课程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课程观主要有3种:学科中心课程观、学生中心课程观、社会中心课程观。这3种课程观都有突出的优点,也存在显著的不足。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教学大纲是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为指导的,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地理课程标准力求融合3种课程观的优点,以其指导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说,地理课程标准所依据的课程观,是一种“融合”的课程观,具体可以表述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其中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地理课程不只是传授地理知识,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以社会需要为方向”,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不是背离社会的需要,而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未来国家建设的合格人才,推动社会前进。“以学科发展为基础”,要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地理知识是载体。地理知识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要满足社会未来的需要。
2.课程目标的差异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来支持和展开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课程目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地理素养全面培养的目的。
3.课程内容的差异
这主要表现在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要求上。
⑴“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不同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地理基础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课程标准中所指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从公民角度来说的科学基础知识,它要求“有用”、培养素质。
⑵选择知识的角度不同
基于上面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选择知识的角度不同。
地理课程标准更多是培养公民地理素养的角度来选择和组织知识的,它考虑的是哪些知识是合格公民必备的、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用的、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力求突出人地关系主线,从自然地理要素看不系统,从某一要素看也不系统,从具体内容看还不系统。
⑶“要求”的重心不同
课程标准除了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外,特别强调知识怎么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要求为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充分的学习背景和案例,倡导学生探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4.课程评价的差异
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力求有明显的改变,在重视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强调与过程评价结合;在评价的甄别功能之外,强调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建构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内容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在框架上的区别
1.两者结构上的差异
课程标准是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部分构成。
2.“课程标准”各个部分的作用
⑴前言
主要介绍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地理学的定义和特点,对地理课程的定位、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作了详细叙述。
⑵课程标准
对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⑶内容标准
规定高中阶段学生在地理方面应学习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要达到的标准。
⑷实施建议
主要从教学方法示例、如何评价、教科书的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对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具体、可行、实用,对教师和教科书编者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十分有益。
3.结构差异的分析
⑴课程从经验设计变为较为理性的设计
由于我国长期执行教科书的国定制,因此,以前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教学层面,而缺少对课程层面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地理课程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特别是此课程改革进行的大量前期研究,如地理课程的国际比较、地理学科最新进展研究、地理课程理论研究等,使课程设计从经验设计走向了较为理性的设计。还广泛地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对学生、教师、校长和学生家长等进行了大量实际调查研究,使得地理课程的编制有了较强的研究基础和实践依据。这种较为理性的课程设计不仅表现在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明确表述上,更反映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设计上。
⑵课程内容从学科本位变为学生发展本位
地理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表述课程内容,标准的要点不仅以行为的形式来表述,还列有“活动建议”,使知识与知识获得的背景和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实践、经历和体验提供了机会。
课程标准的内容从目标的3个方面提出,又从行为具体表述和活动建议的配合,使课程内容形成网络,知识是活的。
⑶课程实施从刚性“要求”变为弹性“建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常常是可选择的,是建议性的,属于弹性要求,语言表述常常是“应„„”、“可以„„”、“建议„„”等商量式的。较之大纲,除了教学建议、考试之外,还增加了“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选择的范围更广,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第三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7-9'GEO'1.3.2)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7-9'GEO'1.3.3)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7-9'GEO'1.3.4)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7-9'GEO'1.3.5)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7-9'GEO'1.3.6)
四、设计思路(7-9'GEO'1.4)
1.7~9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7-9'GEO'1.4.1)
2.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7-9'GEO'1.4.2)
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不再单独列出,而是放在地区和国家的学习中,减少内容的层次和难度。无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均大幅度减少部门地理的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7-9'GEO'1.4.3)
4.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例如,本《标准》规定,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也可选择其他大洲、地区、国家。(7-9'GEO'1.4.4)
5.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7-9'GEO'1.4.5)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7-9'GEO'2)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7-9'GEO'2.1)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7-9'GEO'2.1.1)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7-9'GEO'2.1.2)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7-9'GEO'2.1.3)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7-9'GEO'2.1.4)
二、过程与方法(7-9'GEO'2.2)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7-9'GEO'2.2.1)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7-9'GEO'2.2.2)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7-9'GEO'2.2.3)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7-9'GEO'2.2.4)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9'GEO'2.3)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7-9'GEO'2.3.1)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7-9'GEO'2.3.2)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7-9'GEO'2.3.3)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7-9'GEO'2.3.4)
第三部分 内容目标(7-9'GEO'3)
内容标准总体结构的说明如下:
(1)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2)“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
(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4)“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地理课程(7~9年级)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略)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7-9'GEO'4)
一、教学建议(7-9'GEO'4.1)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7-9'GEO'4.1.1)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案例 以“日本”为例学习区域地理
展示世界地图和日本地图,让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一张纸上。
阅读有关日本的工农业生产、贸易、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等资料,整理出若干条要点,记录在另一张纸上。
根据上述资料,想一想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为什么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将当地能买到或能看到的日本商品列个清单,再与日本主要进出口商品进行比较,说说日本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种联系和影响。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二)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7-9'GEO'4.1.2)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条件,选择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一 “角色扮演”及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可以综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首先把教材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容作为一个专题教学。全班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组。学生在阅读教材、查阅资料、采访之后,自由选择扮演“北方人”或“南方人”。
教师提出辩题:“生活在北方好还是生活在南方好”,两大组分别准备。每方有三种角色供学生选择:辩手,主要发言;策划,搜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辩手的材料;南(或北)方人,表演反映本方区域特点的生活小品或歌舞以支持本方辩手的观点。组内通过自荐和推选分配角色。
课前的准备由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查询、市场调查、人物访问、广告制作等。然后,写出访问札记、广告词,绘制图画,准备节目。教师做好引导和资料支持工作。
上课时,在教室中展示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特点的图片,轮流播放具有南、北方特色的音乐。各方轮流发言,用讲解、表演、展示资料等方法试图说服对方。
辩论结束后,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撰写小论文。
案例二 “问题解决”式学习
在学习经纬网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
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一个球体表面上标出假想遇难船只的位置。
理解“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议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提出确定某一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或者在电影院里找座位的方法。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确定“座位”的方法概括为利用“行”和“列”定点的方法。
把已找到的方法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境中。学生会联想到可在空白球面上通过“遇难船只”这一点划两条十字交叉的线。但怎样向别人描述这两条线的交点是一个新问题。教师由此引出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的知识。学生观察地球仪并阅读课本,理解经纬线、经纬度和经纬网等概念。
“问题”的解决。遇难船只报告它所处经纬度(船上配有显示经纬度的仪器),让别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
(三)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7-9'GEO'4.1.3)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一 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
在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教学中,可把景观图和地图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景观图片。例如,南方水田插秧和水稻收割、北方小麦播种和收割等图片,介绍照片拍摄的时间和反映的事物,但不注明地点。
学生分组观察图片,记录观察到的内容,讨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学生利用地图,讨论图片上的农业生产景观可能出现在哪个地区。
由学生利用相关图像向全班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讲评。
案例二 利用计算机搜集资料并展示学习成果
关于“世界人种”的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查询资料,整理并制作成展示作品。
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在网络上分别查找和整理三大人种资料。
将查找到的资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成计算机展示作品。
学生轮流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四)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9'GEO'4.1.4)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案例 地理野外考察方法
第一步,确定考察项目。
第二步,准备资料。在实地考察前,搜集并整理地图、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历史记录等资料,并制成分布图和图表,以形成对考察区域的初步印象。
第三步,野外观察与访问。根据考察目的,确定考察和访问的内容及路线。在野外考察中,对地图上标注的地形、聚落、铁路、公路、土地利用类型等予以确认;把地图上未标注的地理事物用适当的符号标注在地图上。
第四步,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及确定题目的理由;考察的目的及设想;考察方法和程序;考察的内容及已有资料;已有资料同野外考察的关系;主要结论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评价建议(7-9'GEO'4.2)
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7-9'GEO'4.2.1)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时,应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应了解学生:能否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保证地理信息资料的质量(如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针对性等);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绘制成地理图表以及简单的地图;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一 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南极洲煤炭分布图及煤炭储量;
(2)煤炭形成的重要条件--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
(3)南极洲景观图片;
(4)南极洲气候特点。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方面的水平与差异。“为什么南极洲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有过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案例二 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
检测“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的达标程度,可采用让学生撰写小短文的形式进行评价。撰写小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搜集、整理与表达资料的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写作小短文过程中的完整表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又如,在学习家乡的人口问题时,让学生搜集(或给出)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绘出人口数量变化图。教师检查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与能力。
(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7-9'GEO'4.2.2)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应着重了解他们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是否细致、全面、敏锐,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参与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评定量表法。
案例 用观察的方法评价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的领悟、运用状况
在认识区域的“联系与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检测“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说明区域内主要地区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根据材料归纳出主要地理差?quot;的学习水平,教师可先提出探究活动要求:请你根据地图选出几个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比较,说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具体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选择这几个地区的依据;
(2)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从比较中得出什么结论。
以上探究活动可以评价学生观察方法运用的水平、地理比较方法运用是否合理。为此应当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地图,是否有条理、有步骤、认真细致地观察地图;要及时判断学生所选择的比较地区和确定的比较项目是否合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判断,可以对学生地理观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领悟、运用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7-9'GEO'4.2.3)
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是地理知识教学的重点。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常用方式主要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概念;给出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让学生验证;能把一种表达方法变成另一种表达方法;会进行概念、区域之间的比较;会进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分析与综合;会运用地图、图表和简单模型表达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案例一 对地理图像资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考查学生对区域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评价学生对某个国家民俗文化特色的理解水平,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提供反映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图片、录像、光盘等,让学生口头说明(或文字说明)图像资料中所反映的相关内容。实现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学生需要观察、抽象概括等智力操作。口头表述内容的丰富与否,以及对该国民俗文化特色的抽象概括程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水平。
案例二 让学生以简略地图、图表、模式图等,反映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
在学习”认识大洲“时,如果所选择的内容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采用让学生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将课文中对北美洲地形空间格局的文字表述转绘为地理略图或模式图。如学生能画出北美洲地形呈三个南北纵列带的示意图,实现了图文间的转换,便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已经理解了。
(四)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7-9'GEO'4.2.4)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应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观察是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搜集评价信息,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案例 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环境的态度
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多少与深度,在表述这些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环境问题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漫画,并说出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对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7-9'GEO'4.2.5)
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等常见评价形式,也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观察、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建议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下表是对应”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建议。当然,检测每项内容标准的评价方式不是惟一的,在此只是提供一种评价思路,供教师评价时参考。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9'GEO'4.3)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7-9'GEO'4.3.1)
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并分门别类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包括除教材以外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必备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机、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东西两半球图、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与交通图、中国地形图、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本县(市)地图、世界地理景观图片、中国地理景观图片等。
注意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电教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7-9'GEO'4.3.2)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
提倡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三)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7-9'GEO'4.3.3)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第四篇:鲁教版《海洋地理》教学要求与建议
鲁教版《海洋地理》教学要求与建议
第一单元 探索海洋奥秘
第一节 海底地形及其成因
国标课程要求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省标学习要求 1.观察海底地形图,了解海底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2.运用海底地形图,归纳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3.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和“世界海陆面积与比例”示意图,说明海洋面积及其占地表面积的百分比,了解海陆面积纬度分布的特点。
2.阅读“世界大洋”地图和人教本“海、海峡、海湾”示意图,区分海与洋两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范围、基本特征,了解海的三种类型,掌握世界主要海、海峡和海湾的分布。
3.阅读“世界海底地形类型”示意图和“世界海底地形”分布图,识别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和海岭,并说明海底基本地形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态特点,掌握海底地形间的位置关系。
4.阅读人教本“海底扩张与海底地形”示意图和“太平洋底不同地质年龄大洋地壳的分布”示意图,了解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之间的关系,理解海底扩张学说中有关动力机制的观点。
5.阅读人教本“海底扩张与海底地形”示意图和“全球板块划分”示意图,解释海底地形的成因,并理解其分布规律。
重点扫描
1.四大洋与主要海域的分布 2.海底地形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世界大洋”框题 第二课时:“复杂的海底地形”框题 第三课时:“海底地形的成因”框题 教学建议
1.水半球与陆半球内容选学。2.太平洋西部两大岛链内容选学。
3.正文与知识窗中的“南大洋”内容选学。
4.删除“大陆隆”内容,将海沟内容调至大洋盆地之前。
5.用人教本“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海底地形的一般分布规律。6.将第10页活动题调至海底扩张学说标题下应用。
7.第7页活动题之后,可增加一项活动:阅读人教本“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示意图,对照“世界海底地形的分布”示意图,了解除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之外的其他典型海域的海底地形的种类及其组合差异,完善对海底地形分布的认识。
8.利用人教本“海底扩张与海底地形”示意图,鼓励学生想像与猜测,自主解释海底扩张的动力过程;利用“太平洋底不同地质年龄大洋地壳的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洋 壳年龄分布特点,尝试运用海底扩张学说解释现象;运用海底“有生有灭”的实例(如海沟、海岭)来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演变规律。
第二节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
国标课程要求 1.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3.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4.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省标学习要求 1-1 了解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1-2 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不同海区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
1-3 了解海水盐度的定义。
1-4 了解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1-5 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2-1 说明波浪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2 说明潮汐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3 说明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1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间的水分和热量交换过程,理解海-气的相互作用。3-2 以洋流为例,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4-1 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4-2 运用图表,综合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世界海洋表层水温与盐度的分布”地图,绘制180°经线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理解并掌握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2.阅读“世界海洋表层水温与盐度的分布”地图,分析同纬度、同季节不同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差异产生的原因;阅读人教本“2月和8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了解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并理解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3.阅读“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不同纬度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掌握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4.阅读“世界海洋表层水温与盐度的分布”地图,绘制180°经线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分析、理解并掌握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5.阅读人教本“红海与波罗的海”地图与统计资料,分析两个海区盐度特点的主要成因;结合其他典型海域的盐度分布特点,理解海水表层盐度的影响因素。
6.阅读人教本“波浪要素”示意图,了解波浪的描述方式;阅读“海浪的产生和传播”示意图,了解海浪的成因及其类型;结合图表与实例,讨论并说明海浪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7.阅读人教本“月球引潮力”和“大潮与小潮”示意图,初步了解潮汐的形成原因;结合知识窗“钱塘大潮”,分析、了解影响其形成的原因;通过讨论实例,说明潮汐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8.阅读第18页活动中的图像和“秘鲁寒流形成”示意图,理解密度流和补偿流的成因;阅读“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分布”地图,分析季风洋流的成因及其大洋环流特点;阅读“世界 洋流的分布”地图,掌握主要洋流的分布及其性质与成因;分析与洋流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理现象,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阅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示意图和相关实例,了解海洋、大气之间存在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意义。
10.阅读“厄尔尼诺现象与天气异常”和“拉尼娜现象与天气异常”地图,了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海域、海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下全球气候异常的表现;对比分析“正常年份、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赤道太平洋海域垂直剖面”示意图,猜测并尝试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形成过程,理解海-气之间的反馈作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重点扫描
1.世界海水温度和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世界洋流的分布、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框题 第二课时:“海水运动”框题中的海浪和潮汐 第三课时:“海水运动”框题中的洋流 第四课时:“海-气相互作用”框题 教学建议
1.补充“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海水热量来源与热量支出的主要方式,理解海水温度高低取决于其热量收支状况。
2.指导学生从“世界海洋表层水温与盐度的分布”地图中提取数据,转绘出相关的温度曲线和盐度曲线,结合所绘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概况变化特征与规律,探究可能的原因,并由此归纳、提炼结论。
3.对“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不同纬度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作探究式设计,去掉ABC三处的地点标注,让学生判断其可能的位置;选择海沟、大洋中脊处深海温度较高之现象,让学生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4.海浪部分要利用海蚀地貌、沙滩、海堤、拦波堤等景观图片,通过读图说明其影响。5.潮汐部分可将图1-2-6和图1-2-7换为人教本“潮汐与港口”图,或实地拍摄我市河流入海口处高潮与低潮时的景观。
6.潮汐成因是难点,但不是重点。用人教本插图能更清楚的示意,讲解时要注意简明扼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只要求学生能够简述其主要成因,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潮汐的影响上。对潮汐的影响,老师可从赶海、观潮、滩涂水产养殖、船舶进出港口和军事抢滩登陆等话题引导学生说明。
7.洋流部分的教学,要在复习回顾必修内容的基础上,补充讲解密度流和补偿流、季风洋流,世界各主要洋流的具体分布要一一落实在地图上,同时,要对洋流的地理意义作拓展与深化。
8.海-气相互作用部分的教学,可紧扣教材模式图,分层次、分步骤地作有序讲解与说明“海对气的影响”和“气对海的影响”,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程序:正常机制下,一是以物质交换为线索,通过水交换和二氧化碳交换来反映;二是以辐射过程为线索,强调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三是以洋流形成与影响为线索,说明海-气之间水热交换关系。从中要揭示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抓住海-气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变化了的海-气相互作用,进而导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9.知识窗“海-气相互作用异常——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应作为正文处理,教学中可采取案例教学方法。一是以知识窗中的两幅图为载体,结合知识窗中的材料和必修 3 IP65活动内容设计问题,读图了解两种现象的发生海域、海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下全球气候异常的表现。二是对比分析“正常年份、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赤道太平洋海域垂直剖面”示意图,鼓励学生猜测并尝试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形成过程,允许学生对其过程与机制产生争鸣,但老师要抓住海-气之间的反馈作用,以东南信风偏弱或偏强为切入口,理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说。
10.第21页的活动选学。
第三节 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
国标课程要求 1.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2.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3.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4.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5.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省标学习要求 1-1 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1-2 运用地图,了解主要海岸类型的分布状况。2-1 了解海岸线和海岸带的定义。2-2 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3-1 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3-2 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4-1 阅读图表,说明世界海平面变化的总体趋势。
4-2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4-3 列举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措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5-1 了解海洋旅游开发的意义。
5-2 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人教本“海岸带”示意图,区别海岸线和海岸带概念,掌握海岸带的含义。2.阅读人教本四种海岸景观图片,说出海岸类型、物质组成及其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方式。
3.阅读“中国主要海岸类型”分布示意图,判别各种海岸类型,了解四种海岸在我国的分布概况。
4.结合材料,讨论并说明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从滩涂养殖、港口建设、海洋旅游、围海造陆、滩涂农垦和临海产业几个方面,运用实例和图片,说明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5.模拟海岸带开发规划,阐释方案的规划理由,了解海岸带开发规划的意义与方法,树立“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观点。
6.阅读“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全球气温和海平面的变化”示意图,说明现代世界海平面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的直接原因;运用资料,讨论并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讨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可行对策,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扫描
1.海岸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与海岸带的开发规划 3.全球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海岸的基本类型”框题 第二课时:“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框题(滩涂养殖、港口建设)第三课时:“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框题(海洋旅游、围海造陆)
第四课时:第二单元的单元活动“模拟海岸带开发规划”和本节“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框题
教学建议
1.教材中有关四种海岸类型的内容略显单薄,可增加人教本“岬、湾”、海蚀地貌、“亚龙湾”、“苏北滩涂”、“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图片,结合图片配置适当的问题,丰富教学内容:海湾处可开发建设什么?造型各异的海蚀地貌有何作用?可作为什么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等。
2.海岸分类只要求学生掌握根据海岸物质组成差异而划分的四种类型,不必讲授根据塑造海岸的主导因素划分的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和生物海岸。
3.呈现江苏海岸和连云港海岸示意图,说明江苏滩涂资源的丰富和连云港所拥有的江苏惟一的一段基岩海岸,为后边讲连云港市建港的优越条件作知识铺垫。
4.本节第二框题名称“海岸带及其利用”应改为“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并将第24页正文和第25页第一句话移到第一课时的海岸线与海岸带部分讲授。另外,教学中对海岸带一词要统一使用广义的海岸带概念。
5.海岸带是当前海洋开发中人类开发利用活动强度最大、矛盾最多的地带,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点地带,其开发利用方式与问题治理是重点,建议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加以具体说明,尤其是乡土素材,例如我市东部城区开发就是海岸带开发规划与开发利用的鲜活材料。
6.将第30页活动前移到“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开始位置,通过为什么择海居住等问题认识海岸带的区位优势条件。
7.将人教本“滩涂养殖”内容补充到教学中,增加我市滩涂开发中的盐业生产与海水养殖业内容。
8.教材在港口建设部分所提及的诸多港口城市不要求学生一一掌握;教学中要紧扣连云港案例材料组织教学,通过港口发展史上的重大建设来体现空间利用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评价建港条件,分析港口区位的优势条件。
9.教材在海洋旅游部分所提及的诸多海洋旅游胜地不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窗“印度洋上的花环——马尔代夫”选学;对连云港市海滨旅游作案例分析,开展“家乡海滨旅游大家谈”活动,引导学生在了解我市海滨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认识我市海滨旅游优势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畅谈家乡海滨旅游的过程中,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及民俗风情等内容相整合。并通过西大堤建设对老海滨浴场的破坏及改造后的在海一方事例的分析,将海滨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等内容渗透其中,也可以结合我市东部城市规划中的旅游发展规划来承载教学任务。
10.第三课时在讲完海洋旅游、围海造陆之后,可结合我市东部城市开发规划方面的材料,设计并开展综合评价规划方案的活动,一方面了解海岸带的多种开发利用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掌握对港区、工业区、旅游区、行政区和居住区等功能区域合理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11.“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的影响”这一标题的着力点不是探究分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而是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的影响。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在联系必修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种影响进行梳理,编织起完整的知识网络,并充分运用相关事例,逐条对各种主要影响的作用 5 机理作理性探究,达到拓宽、深化的目的。
12.按教材第32页活动的要求,组织辩论活动,在开放性论述中让学生感悟到、体验到环境伦理方面的价值观。
13.本节海岸带开发利用中的港口建设、围海造陆等内容是课标中“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这一条目中的重要内容,但海岸带的空间资源开发不能等同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故此处可结合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中美之间的海底电缆等具体事例来加以补充,并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所畅想的未来海洋空间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思考,体会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难处所在。
14.本节海岸带开发利用中的海洋旅游是课标中“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这一条目中的内容之一,海岸带的旅游资源开发虽不能等同于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但却是海洋旅游业最重要的内容,故此处不必辅以资料加以全面讲述,以免冲淡主题。
单元活动 收集海洋资料
本课内容选学
第二单元 开发海洋资源
第一节 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
国标课程要求 1.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2.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省标学习要求 1-1 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1-2 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2-1 了解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
2-2 列举世界及我国著名的潮汐发电站,说明潮汐能、波浪能的开发前景。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示意图,认识海洋水资源总量丰富;阅读“太阳能蒸馏淡化海水原理”示意图,解释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结合以淡化水为主要淡水来源的国家或地区分布,认识这些国家与地区开发利用淡化水的意义;运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的材料,了解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并思考海水灌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增强科学利用海洋水资源的意识。
2.阅读“海水的主要化学元素所占百分比”示意图,认识海水化学资源具有蕴藏量大、种类多样和低浓度的特点;阅读人教本“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示意图,分析盐场分布的地域性特点和盐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3.阅读人教本“海洋能的构成”示意图,了解海洋能蕴藏量巨大的特点;通过与常规能源的比较,理解海洋能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作为新能源的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前景。
4.阅读“世界著名潮汐电站”数据比较表,分析法国朗斯潮汐电站的优势,并结合潮汐能的特点来理解潮汐电站区位选择特点;阅读“世界潮汐能富集的岸段及著名潮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找出世界和我国著名的潮汐发电站,并分析海洋潮汐能电站分布的特点以及我国适合建潮汐电站的岸段。
5.阅读“波浪能发电原理”,了解波浪能的特点,了解其利用难度与开发前景。重点扫描
1.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及其盐业生产条件分析 2.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 3.潮汐能富集岸段的特点及潮汐能电站选址要求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框题 第二课时:“海洋能的特点和开发前景”框题 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从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来组织材料的,开篇教学宜从海洋宝库一问切入,概述海洋资源的种类,而后再依次分述。
2.海水资源与海水化学资源两个概念在内容上有交叉,为使概念表述更为严谨,教学内容更为突出,应将海水资源改为海洋水资源一词。
3.补充“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示意图,一是强调海水水体总量巨大,二是强调海水化学资源蕴藏丰富。
4.将第43页活动置于“海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标题下,结合简易装置图解释海水淡化原理,了解淡化水的优势与开发前景。
5.配“淮北盐场盐业活动”示意图,结合我国主要盐场分布示意图分析淮北盐场发展盐业生产的有利条件;通过我市盐业生产史的回顾以及其地位的描述,了解淮北盐场在提供食盐以及发展纯碱制造等盐化工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6.第40页第二段中删除潮流能;因为后边所述的广义的海洋能与本段第一句话对海洋能的定义存在明显的矛盾,删除海洋能的广义说法。
7.板绘不同海岸特征的岸段形态示意图,分潮差相同与潮差不同两种情况来讨论、分析潮汐能富集岸段所具有的特点;通过对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潮汐能电站数量少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潮汐能开发利用条件高,难度大。
8.删除海水温差能内容。
第二节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国标课程要求 说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省标学习要求 1.了解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运用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海底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剖面”示意图,了解三大类矿产的分布特点。
2.阅读“滨海砂矿形成过程”示意图,了解滨海砂矿的成矿过程;运用材料,了解石英砂矿等主要矿产的利用价值。
3.阅读“世界海洋油气田分布和海上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掌握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油气资源富集的海域,分析、理解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发展较快的原因。
4.了解多金属结核和海底热液矿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价值。重点扫描
世界及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1.根据“海底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这一经典说法,可将第45页最后一句话删除。
2.海底油气资源一段应补充介绍我国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图,介绍我国海底油气资源 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节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国标课程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省标学习要求 1.列举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阅读地图,了解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
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相关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的作用与价值,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阅读“世界主要的海洋渔场”分布示意图,掌握世界主要海洋渔场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3.阅读“世界海洋鱼类可持续渔获量与实际渔获量、世界人口数量的关系”示意图,讨论、归纳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讨论“海洋休渔制度”、“拓展外海、远洋、极地捕捞渔业”等热点话题,分析选择禁渔期的理由,认识我国实行近海休鱼制度对于开发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意义。
5.结合对家乡滩涂养殖、浅海网箱养殖等提高海洋生产能力措施的讨论,认识“耕海牧鱼”是当今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重点扫描
1.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及其形成条件
2.世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所采取的对策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1.呈现体现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特点的图片以及说明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性的数据,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2.第二框题的内容与教学次序调整为先讲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再讲海洋渔业的问题,后讲解决海洋渔业问题的办法。
3.第52页“耕海牧渔”一词改为“耕海牧鱼”。4.“海洋药物和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框题下的内容选学。
5.知识窗“南极磷虾”中的材料可设计为基于案例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食物链角度理解过度捕捞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性,渗透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
单元活动 模拟海岸带开发规划
将其中的活动纳入第一单元第三节第三课时中,以活动为载体,将规划的步骤与方法通过任务解决的方式融入其中,老师教学中可加以归纳与提炼,不必单独讲意义、讲步骤、讲方法。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国标课程要求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省标学习要求 1.了解海洋灾害的不同类型。2.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
3.阐述风暴潮、海啸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2002年中国主要海洋灾害”统计表,通过辨析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概念;举例,并归纳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阅读“世界风暴潮多发地区”分布示意图,识记风暴潮频发地区;剖析风暴潮概念,分析其形成的气象条件,理解风暴潮多发地区诱灾的主要环境特征;分析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频发造成灾害的原因,掌握风暴潮成灾条件的分析方法,并讨论、归纳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
3.阅读人教本“海啸的传播”示意图,了解海啸对沿岸地区的破坏性更强;分析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案例材料,认识海啸的危害,了解地震海啸的成因,掌握地震海啸频发地区的分布,并讨论、归纳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
重点扫描
1.风暴潮、地震海啸灾害多发地区
2.能结合实例,分析风暴潮、地震海啸的具体成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1.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属于海洋自然灾害,课标与教材将其放入海洋环境问题中,在教学中仍应按自然灾害的教学要求加以处理,即基于自然灾害的探究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流程:呈现图片、录像等直观资料获取表象,感受危害→呈现地图与区域背景资料,寻求地域分布特点,探询致灾环境特征→遵循灾害形成机制,针对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2.本节所对应的课标要求在学习能力上是“分析”层次,是课标中最高要求的一条标准,故在教学中应着重突出对这两种灾害的分布与成因作一般性分析以及对典型案例的区域分析。
3.知识窗“东亚台风的主要路径”为选学内容。
4.可结合世界上风暴潮多发地区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热带夏秋多发、中高纬度春秋多发的原因。
5.海啸部分可提出“日本为什么是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一问,引导学生探究地震海啸的成灾与分布特点。
6.“巨浪”为选学内容。
7.第64页活动调至海啸标题内。
8.最后一标题在教学中不单独安排,可分散到风暴潮、海啸两部分内容中分别讲述。
第二节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国标课程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省标学习要求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2.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3.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示意图,了解海洋污染物的来源方式,了解海洋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2.阅读“世界海洋石油污染”分布示意图,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地区分布,分析石油污染严重海区的成因。
3.剖析“赤潮——海洋污染引起的生物灾害”案例材料,掌握赤潮的形成条件、产生原因及其成灾机制;阅读“世界赤潮多发海域”分布示意图,认识赤潮多发的海区,并归纳赤潮分布的一般特点。
4.结合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和外来物种入侵实例的分析,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被破坏后产生的危害。
5.通过讨论,理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和基本原则,并形成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扫描
1.海洋石油污染的分布及石油污染严重海区的成因 2.赤潮的分布、形成原因及其成灾机制 3.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4.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对策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海洋主要污染物”和“海洋污染的危害”两个框题 第二课时:“海洋生态破坏”和第三节“海洋环境保护对策”两个框题 教学建议
1.第67页活动内容选学。
2.知识窗“赤潮——海洋污染引起的生物灾害”提至“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标题下讲述,其中的图像应换为含有河流的示意图。
3.第71页活动前移到“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标题下开展。
4.知识窗“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海洋绿魔——外来物种入侵”应作为案例材料进行教学加工,设计配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与讨论,在对话交流中认识生态系统失衡带来的危害性。
5.“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标题下可以补充介绍因卡特里娜飓风而暴露出的密西西比河河口附近因湿地开发导致湿地功能退化而加剧海岸带灾害的事例。
6.本单元第三节不必单独成课,可将原则与对策两个标题内容放到本节第二课时一并讲授,其中,“
三、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可纳入到“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标题内。
7.第三节知识窗“我国沿海湿地”和“丹顶鹤与盐城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作为选学内容。
单元活动 调查海洋环境
本课内容选学
第四单元 维护海洋权益
第一节 国际海洋新秩序
国标课程要求 1.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2.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省标学习要求 1-1 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对建立国际海洋秩序的意义。1-2 举例说明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2-1 了解海洋权益的定义。
2-2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概念。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结合世界海洋开发史中有关的海洋权益争端、海洋危机事件等史实资料,了解海洋法规的演变进程,认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具有的进步意义以及对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阅读人教本“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示意图,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空间范围、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被赋予的海洋权益。
3.结合材料,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的主要内容,通过与传统海洋制度的比较,评价其意义与作用,并对《公约》生效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讨论,尝试提出解决办法,体现《公约》所追求的和平利用的理念。
重点扫描
1.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空间范围、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以及被赋予的海洋权益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具有的进步意义以及对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1.知识窗“领海基线的确定”、第84页活动和第87页活动为选学内容。
2.为避免受教材过多抽象阐述的影响,本节教学中要多补充历史上海洋权益斗争中有重大影响的史实,如欧洲一些国家为何最早提出“领海”概念?西方大国为何要将3海里领海制度强加于人?英阿马岛之战为何而战?美国希望台湾不独不统,从海洋权益角度看有何战略目的?等问题既为学生所感兴趣,又有利于学生从中分析进而认识到《公约》的重要性。
第二节 我国的海洋国情
国标课程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省标学习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树立对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阅读“中国近海海域和岛屿”地图,判别重要的海湾和海岛;结合资料,说明我国海域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的特点。
2.阅读 “中国近海鱼类资源和主要渔场分布”和“中国近海海域含油气盆地和油气田分布”示意图以及相关资料,说明我国海洋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
3.阅读有关中国海洋经济方面的统计资料,说明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 比重小。
4.阅读图1-1-6“太平洋西部岛链的分布”示意图和知识窗“台湾岛——祖国大陆通向远洋的门户”案例材料,说明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相对不利。
重点扫描
1.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2.中国所临边缘海、重要海湾、海岛、渔场与油气资源的分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1.第89页活动中,一些海湾并不完全位于一个省级行政区内,可说出其所临的省区。另外,此图可增加省级行政区分布图层。
2.适当补充反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成就方面的资料,也可以增加我国海洋环境问题方面的内容,以期让学生对我国海洋国情有更客观、更理性、更全面的认识。
3.第93页活动为选学。
4.教学目标中隐含着在国情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在教学中要加以自然体现。
第三节 我国的海洋权益
国标课程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省标学习要求 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要求与建议 目标导航
1.结合具体事例、有关法律文件等内容,说明我国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采取的措施与努力。
2.讨论南沙群岛、钓鱼岛、东海春晓油气田之争等事关国家海洋权益的事件,理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充分理解我国当前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重点扫描
我国对海洋权益的法理规定与重要主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1.对涉及我国海洋权益的领土和领海等争议,鼓励学生辩论,并注意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解决的办法,同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补充资料,说明我国在海洋开发上开展的国际合作。
单元活动 研究海洋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以活动课型组织教学,可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活动方案,也可自编活动方案,目的是通过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海洋航行与考察一类的事件,给学生创设一个多角度、多方位整合所学海 洋知识的平台,起融会贯通、巩固强化知识与技能的作用。
资源链接 1.节目
美国《探索与发现》(DISCOVERY CHANNEL)2.网站
中国海洋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lygjys/jys/top/index.asp
连云港市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基地网址:http://xhgzdffx.lyge.cn/geography/index.asp 3.报刊
《中国海洋报》、《中国海洋石油报》 4.杂志 《海洋》、《舰船知识》 5.法律、法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6.书籍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第五篇:五六年级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五六级学生的要求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3、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5、6年级完成二级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二级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语言技能二级目标
听: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语言知识二级目标
语音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词汇
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语法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情感态度二级目标: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