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教改教研制度
中学教改教研制度
教改教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反映教师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全体教师都应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参加教改教研,适应新课改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教改教研,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听课
听课是检查教学、交流经验、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听课要有听课记录,听课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所听课的主要内容、感受、优点和缺点。
1、听课按学校规定节次,每缺一节扣款10元,扣1分(每期必须听课15节)。
2、教务处统一组织的听课(含评课)要求必须服从,按时参加(请假者以请假条为准),每缺一节扣款10元。
3、鼓励任科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特别是同学科教师,青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学习。
二、教改教研
1、各教研组要按学校及教务处要求认真开展好教改教研,争当优秀教研组。
2、各任科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教务处、教研组布置的各项任务,凡安排的公开课要认真准备,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3、各任科教师每期开学一周内要写好教学计划,班主任要写好潜能生辅导计划,教研组长要写好教研计划,均交教务处存档备查,每缺一项扣款20元扣1分。
4、全年担任公开课或教学比武的教师,年终考评时另奖2分,未担任的该项不计分。
5、教研组要认真按教研组计划开展活动,全员参加,力求实效,并有记载(评课、出勤),听课卡要及时上交教务处存档备查(有缺席教师的须将名单记录在组长的听课卡上,教务处也将派人进行检查、考勤。
6、对全期完成教务处及教研组的各项任务且出勤率高的教研组奖励该组200元,每超过一次教研活动奖50元。
7、凡外派学习、听课的教师返校后均要上汇报课或书面体会。
8、对在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奖的教师所在的教研组分别给不等的奖励,国家级400元,省级200元,市级150元,县级100元,校级50元(此项奖励须在完成教务处、教研组的各项任务的前提下)。获奖个人奖励标准为国家级600元,省级400元,市级200元,县级150元,校级80元。
9、学校每学期设教改教研奖,每人100元,积极参与教改教研,交齐各项计划并完成了教务处及教研组的各项任务或活动的教师均可享受,未完成任务或教研活动有缺席的教师此项不计奖。
10、课题研究,凡申报并批准立项的课题,学校给课题组1000元左右课题研究经费,对课题主持人和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每人给予100元的奖励,若立项课题通过专家组验收结题并获奖,则另行奖励。
第二篇:教研教改制度
城山学校教研教改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学活动,确保我校教研教改活动沿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1、教研教改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动脉,推动着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教科研工作。
2、教师业务笔记每学期不少于一万字,每周须附一份学习心得及教学实践应用体会。
3、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要有听课记录和评课记录。
4、各教研组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教研组要组织评课,教案上交。
5、充分发挥基层教研组的作用,每周星期二的教研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带领大家听课、评课,并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与思考。
6、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每次学习后要做好记录并上交学习材料,上一堂示范课。
7、学校每学期召开三次教研组长会议,听取各教研组长对本教研组教改活动的工作汇报。
8、提高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大力开展群体性的教研活动,教师人人要有教研课题。
9、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两次教师各项教学工作一次,并评估打分,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第三篇:教研教改制度
教研教改制度
教学改革是各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强教学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参加教研活动。
一、每个教研组开学初必须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二、教研组长主持教研活动,必须做到每次活动要有主题,要有中心发言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让教师学有所获。同时还必须做到每次教研活动有记录。
三、教研组必须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并要求教师必须自选一、二个专题加以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并要融入自已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教师的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组织教师培训,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六、教研组长要及时总结教研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争取教研、教改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七、好的教研教改经验、总结、论文学校都应给与充分肯定并奖励。
第四篇:教研教改制度
机电科教研教改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机电科教学活动,确保教研教改活动沿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1、教师的业务笔记必须按照学校要求认真记录,不得随意缺席。
2、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要求认真完成,要有听课和评课记录。
3、教师每学期根据科研教改课题认真实验,保存实验记录,学期末完成一份学术论文。
4、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要有详细的活动记录,学期末要上交教研工作总结。
5、各教研组每学期教改观摩课不少两节,教研组要组织集体备课、集体评议并记录。
6、各教研组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讲一节公开课,教研组要组织评课,教案上交。
7、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每次学习后要做好记录并上交学习材料,上一堂汇报课。
8、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听取各教研组长对本教研组教改活动的工作汇报。
9、不定期检查教研组和教师各项教学工作并打分,纳入学期期末考评中。
10、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培训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教师量化考评中。
第五篇:中学教研教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和深化课程改革,认真做好教育科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增长点。
二、工作重点:
继续加大教育科研和素质教育的力度,以塑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先导性和高效率为宗旨,以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为中心,行之有效的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优化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的育人功能。在研究中谋发展,在研究中求创新。通过教育科研的指导,努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切实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实施要点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强教科研意识
⑴加大“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学习和考察等活动,宣传“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全校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良好舆论氛围。
⑵抓好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每周利用教职工例会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信息动态,课程改革有关信息以及教育教学形势分析,积极传播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信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增强全体教职工的科研兴校意识。
⑶切实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新教师,注重以实践任务为主线;对于5至10年的教师要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验的反思,旨在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对于中高级教师要以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实现“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他们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探索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科研兴校进程。
2、强化常规,夯实基础,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加强常规教育教学管理,确实做好年级组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科研水平的基础,我校将进一步规范常规管理。
⑴继续完善教师公开教学交流制度,及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全校每位教师都必须上一堂公开课,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有评价,切实把教研抓到实处。
⑵定期举行新教师指导课、骨干教师观摩课,做到有个案研究,有教学讨论与小结。每次活动由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由主讲教师在全校讲课,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⑶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备课组“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制度。
⑷加强与兄弟学校教研交流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⑸继续开展校级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课、优秀论文教学“三优”的评选工作,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常规展览、评选优秀备课组等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⑹积极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3、以老带新,注重培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⑴继续推行“新教师——指导教师制”,以老带新,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⑵鼓励教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学习或培训,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机会。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组织他们在本校开展举办讲座,上示范课等活动,并且不断培养校级学科带头人。
⑷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属师范专业与教师所教学科紧密相关的提高学历层次和第二学历教育的学习。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⑸组织优秀教师参加课题研究。
4、加强领导,建立制度,提高“科研兴校”成效
⑴定期召开“科研兴校”领导组会议,研究和探讨教科研阶段情况。
⑵建立激励机制,把是否参与教科研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⑶对课改、教改、教研有成效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⑷学期末做好教科研总结,做好课题小结,健全档案资料,实行规范管理。
四、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备注
九月份
1.制定教科研计划,布置工作,各学科组制订教研计划
2.健全教研机构,充实教研力量。
3.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新课程标准》。
4.做好教研常规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十
月
份
1.各教研组研究课课程教学公开课
2.组织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3.做好教研常规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4.开展部分学科“青年教师优质课”初评工作
5.组织中学教师研究学习各地中考试卷工作。
十一
月
份
1.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作。
2.配合教导处课堂教学验收,开展新教师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
3.做好教研常规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4.开展部分学科“青年教师优质课”初评工作
十二
一
月
份
1.邀请教科研专家或兄弟学校来校讲学与交流
2.做好教研常规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3.组织教师参加论文评比。
4.举办一次“请进来”教研研讨活动
5.做好教科研工作检查、评比、整理教科研档案。
6.对教师教科研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7.撰写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