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茂名市直属学校中小学教师人才资源库管理办法
茂名市直属学校中小学教师人才资源库管
理办法
一、总则
(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创新型教师人才队伍,决定建立茂名市直属中小学(含职业中学、幼儿园)教师人才资源库,并加强对人才资源库成员的管理,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骨干带头作用。
(二)茂名市直属中小学教师人才资源库由茂名市直属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含中小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组成。
二、资格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敢于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处事公道,公平待人。
(二)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本学科教学发展动态,精通业务,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在本学科同行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近五年来(青年骨干教师近三年来),有本专业教学论文获得茂名市二等奖以上(不含社团)或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不含报纸)发表;有本专
业教学课例(设计)获得茂名市一等奖以上;独立主持县级以上规划课题(或是市级以上规划课题主要合作者或独立主持国家级、省级规划课题子课题);有成果获得各级教育类奖项。
(四)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35周岁以上(含35周岁),中学教师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3年以上(含3年),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得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7年以上(含7年)。
(五)中小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34周岁以下(含34周岁),中学高级教师、小学副高级教师或取得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年以上(含2年)。
(六)曾荣获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和茂名市名师且符合条件者应优先推荐;曾荣获广东省名校长、茂名市名校长的教师,在省级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教师,课程改革以来应省教研室推荐到外省(市)承担培训(讲学)工作的教师以及广东省、茂名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符合条件者可优先推荐。
三、选拔程序
(一)教师个人申报并准备材料,学校验证相关材料,并根据条件向茂名市教育局推荐。
(二)由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初评,提出初选名单。
(三)初评结果出来后,由茂名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复审,提出复审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四)由茂名市教育局党政领导集体研究,批准复审结果并以文件形式予以认定。
四、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凡入库教师,由茂名市教育局颁发证书,并录入茂名市直属中小学教师人才资源库。
2、入库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年度考核、先进评选等方面,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推荐权。
3、入库教师所在单位和教育职能部门在同等条件下,可为入库教师优先安排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外出培训和考察等机会。
(二)义务:
1、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每学年认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2、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主持或参与完成一项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每学年撰写一篇(部)以上教育教学论文(论著)或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并在CN或I SSN刊号的专业期刊(或教育部门主办的内部刊物)上发表或在县级及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
3、积极参加各类教研、竞赛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4、关注学科教研组建设,精心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熟悉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改进教法、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积极参与各级教育教学、科研攻关和学术交流活动,主动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发挥参谋智囊作用,为本学科工作的开展出谋献策。
6、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7、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每学年开设一次校级及以上范围的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或在校级及以上范围作一次专题讲座。
8、承担上级教育部门交给的各种临时性工作任务。
五、管理
(一)入选人才资源库的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并能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的有关任务。
(二)人才资源库实行总量限制,动态管理,每年微调。
(三)骨干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业绩优异且符合有关条件者,经考核后可转入上一系列。
(四)对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或不能很好完成有关任务者,视为考核不合格,实行“出库”制度。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考核不合格:
1、反对和抵制党的基本路线,犯有政治立场错误,或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误导,造成不良影响;
2、严重违反社会公德或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犯有错误,造成不良影响;
3、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安排,纪律松弛,敷衍塞责,造成教育教学较大工作损失;
4、热衷搞有偿家教或其他第二职业,乱收费、滥发资料,损坏教师形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后果;
5、学年考核,教育教学质量在本年级中位于末位,并与其他教师有明显差距,学生满意率在60%以下的;
6、五年内没有主持或参与完成过校本课题或县(市)级及以上课题研究的;
7、三年内没有撰写过教育教学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县(市)级及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的;
8、三年内没有开设公开课或专题讲座的;
9、不担任本学科课程的。
六、附则
本办法由茂名市教育局制订并负责解释,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茂名市直属学校2013年招聘55名小学幼儿教师公告
茂名市直属学校2013年招聘55名小学幼儿教师公告
根据我市教育发展的需要,现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市直属小学教师48名,幼儿园教师7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和资格条件
详见附表《2013年茂名市直属学校和幼儿园公开招聘教师职位表》。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端庄,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教育教学应有的思想素质;
(二)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年龄30周岁以下(计算年龄时间为1983年7月1日后出生),具体岗位的年龄要求详见招聘职位表;
(四)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013年应届毕业生(含暂缓就业)。其中报考小学教师职位的非师范类毕业生需具有教师资格证;报考幼儿园职位的需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具体资格条件详见附件。
(五)身体健康(参照《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1年修订)》);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列入招聘范围:(1)正在接受司法机构立案侦查或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的;(2)正在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担任使用限制期内的;(3)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4)存在法律、法规规定其他不得招聘情形的人员。
三、报考办法
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应聘者请登录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查询,并按网上报名系统
(http://113.107.163.213:8484/)的提示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2013年8月10日至12日(若因系统繁忙,请考生错峰报名)。
四、报名要求
(一)应聘者只允许填报一个职位,且专业对口;
(二)网上填写《茂名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并按要求上传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
(三)交验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或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证、执业证及岗位要求的相关证书;所有的证件都要提交原件和复印件,在进入面试进行资格复审时提交;
(四)应聘者须认真如实填写并仔细检查所填报的资料,如因资料不全或有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均由应聘者承担,属弄虚作假的,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五、发放准考证
应聘者在网上报名,由茂名市教育局人事科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资格条件的,在指定时间内上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具体打印准考证时间,请应聘者留意网上公告)。
六、考试
根据各职位的要求,考试采取笔试+面试方式进行,笔试入围者才有资格进入面试。
(一)笔试
笔试采取闭卷方式,满分为100分。
笔试时间、地点详见网上公告或准考证。
笔试主要考查综合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笔试成绩在笔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
(二)面试
面试以说课形式进行(其中美术、音乐、体育职位面试考核为实操形式),满分为100分。主要考核面试者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教态、教学效果等。
(三)面试人选的确定
将笔试成绩按各职位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招考职位人数分段计算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具体计算函数为:
(1)y=3x(1≤x≤10)
(2)y=1.5x+15(10﹤x≤50)
其中,x代表招考职位拟录用人数,y代表面试对象人数;计算结果(y值)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取整数。
面试人选在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布,并由茂名市教育局人事科向面试者发出书面通知。面试人选在领取面试通知书时须提交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教师资格证和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水平测试证和相关的证明材料等资料原件、复印件进行资格复审。
(四)考试总成绩的计算
除美术、音乐和体育职位按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外,其它职位均按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比例计算合成考试总成绩,满分100分。根据考试总分由高到低等额确定拟聘用人选。
(五)成绩公布
笔试、面试成绩和入围人员名单等在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茂名市教育局网站上公布。
七、考核、体检
(一)考核人选的确定。各职位根据应聘者的考试总成绩,按招聘人数由高至低依次等额确定考核人选。
考核主要是对应聘者的工作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考核。
(二)体检。对确定为考核的人选,由茂名市教育局人事科按照《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1年修订)》,组织到指定医院体检。
考核、体检不合格的,不予聘用;其缺额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递补。
八、公示和聘用
经考核、体检合格的,确定为拟聘用人选,并在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保障局网站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按有关程序办理聘用手续。
九、注意事项
(一)应聘者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身份证、面试通知书等证件,证件不齐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
(二)本次考试人社部门或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不指定任何考试用书和资料。任何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命题组、专门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参考资料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
本公告由广东省茂名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详情查询:
茂名市教育局电话:0668-2278744;
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话:0668-2976950;
茂名市教育局咨询地址:茂名市官山二路官南一街18号。
茂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茂名市教育局
2013年7月29日
第三篇:2012茂名市茂南区中小学教师报考条件
2012茂名市茂南区中小学教师报考条件
茂名市茂南区2012年招聘32名中小学教师公告,8月7日-8月9日,每天报名时间为上午09:00-11:00;下午15:00-17:00,逾期不接受报名。
一、招聘对象和条件
(一)招聘对象
1、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指2012年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师范类(以及具有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本科及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含暂缓就业)。茂南籍放宽到2008年-2011年毕业。
2、专科毕业生:指2008年-2012年毕业未被录用的茂南籍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师范类(以及具有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专科毕业生。
3、在茂南区参加“三支一扶”支教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支教毕业生。
(只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结业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证,不能等同已经具有教师资格证,不能报考。茂南籍指入读高校前户籍或身份证签发机关为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参照教师资格认定体格检查标准)。
3、具有从事中小学一门学科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操作能力。
2012茂名市茂南区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 报名入口 职位表下载 历年真题 复习备考资料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
二、招聘类别和名额
经区编委批准,本次招聘中学、小学教师共32人。
1、中学类19人。其中语文1人、数学4人、英语3人、地理4人、化学1人、生物3人、物理1人、美术2人。
2、小学类13人。其中语文4人、数学2人、英语5人、音乐2人。
三、招聘学校和职位
填写报名表时,考生按以下招聘学校和职位确定报考志愿。
1、中学类19人,其中:
茂名市四中(8人):语文1人、数学1人、英语1人、地理2人、生物1人、化学1人、美术1人。
茂名市六中(2人):地理1人、生物1人。
茂名市七中(3人):数学1人、地理1人、生物1人。镇盛镇一中(3人):数学1人、物理1人、美术1人。鳌头镇一中(1人):英语1人。
鳌头镇三中(2人):数学1人、英语1人。
2、小学类13人,其中:
金塘镇民主小学(1人):语文1人。
金塘镇珠山小学(1人):音乐1人。
镇盛镇斜岭小学(1人):英语1人。
镇盛镇那田小学(2人):语文1人、英语1人。
镇盛镇元亨小学(1人):音乐1人。
镇盛镇茂山二小(1人):英语1人。
袂花镇文礼小学(2人):数学1人、英语1人。
袂花镇文六小学(1人):语文1人。
山阁镇那际小学(1人):英语1人。
山阁镇白花小学(2人):语文1人、数学1人。
(以上职位全部适用于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符合上岗退费基本条件且被录用的考生可以申请上岗退费。)
四、报名时间和办法
(一)报名时间
8月7日-8月9日,每天报名时间为上午09:00-11:00;下午15:00-17:00,逾期不接受报名。
(二)报名办法
符合招聘对象的毕业生请登录茂南教育人事网(网址:)下载报名登记表(点此下载)如实填写好,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点办理验证报名手续。考生需亲自到现场报名并进行照片采集,不接受委托他人报名。考试费110元。
考生报名时请带备本人身份证、毕业证、报到证、户口簿(入读高校前的户口)的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一份。非师范类毕业生另需带备教师资格证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一 份;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另带备暂缓就业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三支一扶”支教类毕业生另需带备支教期满考核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
报名地址:茂南区教育局办公大楼6楼会议室(地址:茂南开发区站南六街15号,即茂南区政府大楼南侧,市救助站后面),咨询电话:0668-2816820。
(三)其他要求
1、每位考生仅限报考一个职位。不能兼报中学、小学。
2、报考中学类学校的必须是本科(含)以上学历,所有学科要求专业对口(以毕业证的专业为准);报考小学类学校的英语、音乐学科要求专业对口(以毕业证的专业为准),报考小学类学校的语文、数学学科不限专业。
3、符合招聘对象条件的非师范类毕业生(要求具有相应级别的教师资格证),没有对口专业报考的,只能选择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学科报考。
4、在茂南区参加“三支一扶”支教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没有对口专业报考的,按照毕业证专业属性选择相应的文科或理科专业报考,不受学历限制,可自选报考中学类学校或小学类学校。
5、考生需如实填写报名登记表,并提供相关证书及证件验证,弄虚作假者取消报名及录用资格。
6、招聘人数为1人的职位,若实际报名人数未达到1:3比例(即少于3人),则该职位不予开考。
五、考试时间和内容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采用笔试和面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
(一)笔试
笔试时间:8月14日上午09:00-11:00。
笔试地点:茂南一中教学楼(市区光华南高架桥天桥路2号)。笔试考试内容为专业知识(以现行高中阶段教材内容为主,占80分)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现行大专教材为主,各占10分),综合为一份试题,满分为100分。主要考核应聘者担任中小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知识和基本教学理论。
第四篇:蕲春县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
蕲春县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教育系统劳动人事管理,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分布均衡、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活力充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促进蕲春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旨在优化教育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教育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教育系统公办中小学校(含普通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职工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教师基本素质和要求 第四条
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教学素质:具有独立承担至少一门学科的教学任务的能力,具有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能力;具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具有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承担优质课和创新课的能力。
3、科研素质:具有收集教育信息、善于总结和探索教育规律的能力;具有实施教育教学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具有针对教材和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能力。
4、管理素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胜任班主任工作,有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和沟通,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能力。
5、心理素质:具有在生存中的竞争能力、发展中的创新能力、变革中的应变能力、进取中的博学能力、挫折中的自控能力和合作中的宽容心态。
第五条
具有相应学段教师资格。普通话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达到与任职学段、学科相应的等级。
第六条
教师要通过脱产进修、函授、自修等途径获得对应专业的提高学历。到2015年,小学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学历人员要达到一定比例。
第七条
关爱学生成长,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和帮助后进生、学困生。
第八条
廉洁从教,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严禁以教谋私。禁止强制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和其它商品,禁止接受学生或家长的馈赠,禁止有偿家教。
第九条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科学制定并认真执行学年、学期教学教研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第十条
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备课、讲课、辅导和作业批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一条
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实行教师坐班制度、签到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第十二条
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十三条
服从领导,团结同志,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主人翁的精神向学校建言献策,注重与学校领导和同事的沟通交流。
第十四条
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凡有违反党纪政纪、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师德师风的行为,一律依法依规处理。
第三章
教师编制
第十五条
中小学编制标准,按鄂政办发[2001]112号文件执行,即:小学师生比为1:21.6,初中师生比为1:16.8,高中师生比为1:13.8。对承担示范、实验教学任务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可按1-4人增加专任教师编制。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编制标准,按相关文件执行。
第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两年核定一次。在县定编制范围内,每学年调整一次。
第十七条
严格定编定员,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和健全学校内部编制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第十八条
严格编制管理。严禁外系统无故占用或变相占用教师编制,清理在编自动离岗人员,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第十九条
控制和规范城区和乡镇办政府所在地学校的教师编制,鼓励并实施教师向农村学校、山区学校流动。
第二十条
严格控制学校领导职数。学校领导必须带课,并与任课教师同等考核。学校管理人员职责分明,精兵高效。
第四章
教师招录与聘任
第二十一条
建立教师选拔补充机制,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的办法招考公办教师。
第二十二条
实行全员聘任制度。要在核定的教师编制内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公办教师落聘后,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代课教师落聘的,一律予以辞退。
第五章 教师调配与交流
第二十三条
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每年交流比例不少于10%。
第二十四条
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进行合理交流,引导和鼓励教师向缺编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
第二十五条
新补充录用的教师必须到录用学校任教,任教满五年以上方可流动。招聘的农村新机制教师按省文件执行。
第二十六条
城镇教师应轮流到农村学校支教,支教时间不少于一学年。支教学校和受教学校要加强对支教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第二十七条
城镇学校要对口支援农村、山区学校,开展 “手拉手”、“结对子”、“送教下乡”等活动;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共同提高。
第二十八条
二级单位之间教职工调配,由教育局负责;乡镇办内教职工调配,由乡镇办中心学校负责。调配原则:控制城区、倾斜山区、人尽其才、顺向流动。
第二十九条
严格控制教师进城。各农村学校要做好教师队伍的稳定工作,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城区学校如有空编或结构性缺编,先向教育局报告,教育局研究同意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第三十条
教师调动一律在暑假期间办理。严禁教师私自异动。凡未办理调动手续,到其它学校任教的,一律按照自动离岗处理。
第六章
在职不在岗教师劳动管理 第三十一条
加强在职脱产进修人员管理
1、脱产进修人员是指经过学校和教育局审批同意,参加了成人高考,且考试成绩合格被高等师范院校正式录取的,进行高一层次学历教育的在职教师。
2、脱产进修要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运转的前提下进行。鼓励教师参加函授、自修等学历教育活动。未经批准脱产进修的,一律按自动离岗处理。
3、进修学校必须是省内高等师范院校,且进修专业与所任教专业一致。
4、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应积累基层教育工作经验,教龄五年以上方可申请脱产进修。
5、脱产进修人员在脱产进修期间发给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享受考核、调资晋级等待遇,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6、要加大对脱产进修人员的跟踪管理,加强与进修高校联系,建立脱产进修人员档案,每学期开学时向县教育局上报脱产进修人员情况。脱产进修人员在脱产进修期间在外从教经商打工,按自动离岗处理。
7、脱产进修人员,不得提前参加进修培训活动,严格执行录取通知书注明的时间。进修期满按时回原学校上班,否则按自动离岗处理。
第三十二条 加强在职病休人员管理
1、在职病休人员是指具有县级及以上医院病休证明,经学校或教育局审批同意治病的在职教职工。
2、要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学校工会要建立探望生病和住院教职工制度,了解他们的病情及康复情况。
3、病休人员要办理病休手续。病休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由学校和中心学校审批;三个月以内的,由教育局政工股审批;三个月以上的,由教育局领导审批。
4、送交教育局审批病休所需材料 ①病休人员个人申请,学校、中心学校签署的审查审批意见。②学校工会看望病休人员详细病情报告及意见。③病休人员县级及以上医院病休证明和病历等材料。④育龄女教职工病休的,同时提供近期妇检证明。
5、对没有办理病休手续的,或通过弄虚作假骗取病休手续的人员,一律按自动离岗处理。利用关系获得医院病休证明的,一经查实,同时通报县卫生局等部门追究相关医院和医生的责任。
6、病休人员在病休期间发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享受考核,调资晋级等待遇,原则上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因大病或家庭十分困难的由各学校集体研究确定。
7、建立病休人员档案,每学期开学后向教育局上报病休人员情况。
第三十三条
加强在职内休人员管理
1、内休人员是指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体弱多病,难以从事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经学校集体研究同意在家休息的在职教育工作人员。
2、内休人员必须由教职工本人书面申请,由县属学校或乡镇办中心学校集体研究审批。
3、内休人员在内休期间,可在家休养,学校如有工作需要,可随时安排上班。内休人员一经查实在外从教经商打工者,一律取消内休资格,责令回校继续工作,否则按自动离岗处理。
4、内休人员在内休期间发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享受考核、调资晋级等待遇,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5、严格控制内休人员数量,严格履行内休人员审批程序。未办理内休审批手续的,一律按自动离岗处理。
6、建立内休人员档案,每学期开学后向教育局上报内休人员情况。
第三十四条
严格控制在职人员外借。
1、外借人员是指被教育系统外的单位借用的在职教育工作人员。
2、严格履行外借人员审批手续。凡未经审批的,一律按自动离岗处理。
3、外借人员由教育局审批。
4、外借人员在外借期间享受调资晋级等待遇,原则上不连续计算教龄,停发所有工资和福利待遇,特殊情况须报教育局审批。
第三十五条
坚决杜绝在职人员私自异动
1、私自异动是指在职教职工未经教育局同意和未办理人事调动手续,私自到教育系统内其它单位上班的在职教育工作人员。
2、及时劝告私自异动人员回原单位上班。不听劝告的,上报教育局,并停发工资,作自动离岗处理。
3、严禁学校私招乱雇行为,严格追究接收学校和校长的责任。第三十六条
规范因事请假销假制度
1、事假是指在职教职工按政策规定应享受的假期或由于教职工因家庭和个人原因需要临时短期的请假。事假由学校或乡镇办中心学校负责审批。
2、事假必须是短期行为,理由要合理,事实要充分。
3、婚假和产假按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婚假为3天,晚婚可增加15天;产假为90天,晚育可增加30天。
4、严格控制教职工请事假。除国家规定应享受的假期外,一学年请事假累计不得超过30天,超过30天的按旷工处理。
5、除国家规定应享受的假期外,其它事假均要扣除教师请假期间的绩效工资。
6、对未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岗的按旷工处理,旷工超过15天的按自动离岗处理。
第三十七条
严禁在职人员自动离岗
1、自动离岗是一种严重违反教育劳动人事纪律行为,一经发现,一律给予解聘。
2、及时报告自动离岗人员情况。对自动离岗的要及时通知限期回校上班,并做好记载。对拒不回校上班者要及时上报教育局处理。对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一律追究学校及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整理自动离岗人员离岗有关材料,依据程序办理自动离岗人员解聘手续。
凡发现本校教职工自动离岗的,学校应迅速以书面形式向离岗人员下达限期返校上岗通知书。
对拒不返校上班的自动离岗人员,离岗15天后学校应及时向教育局打专题报告,报告中要写明:①离岗人员的基本情况;②说明离岗人员的离岗时间;③学校电话通知和书面通知离岗人员情况;④学校和中心学校对离岗人员的处理意见和建议;⑤并附其它辅佐性证明材料(如教务处、政教处有关记载)。
4、离岗人员在接到学校限期返岗通知后能按时回校上班的处理办法:①不予解聘,但要加强对离岗人员的批评教育,同时扣发离岗期间所有工资和福利待遇。②当年不得评优评先,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③工作安排。如学校工作需要,可安排在本校任教。如本校教学岗位无空缺,可换岗从事学校中后勤工作,或调离到急需教师的边远农村学校工作。乡镇办学校的调离由中心学校调配,县属学校的上报教育局,由政工股进行调配。对不服从安排人员一律作自动离岗处理。
第七章
教师职评与考核
第三十八条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
第三十九条
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原则,科学制定职评考核方案,鼓励优者从教,教者从优,克服论资排辈现象。
第四十条
城区教师必须要有两年以上农村任教经历,方可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十一条
根据教师的基本条件、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制定科学考核方案,做好教师技术职务的聘任。
第四十二条
做好教师考核工作。要把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重点考核教师德能勤绩廉。教师所教学科教学成绩在本校后三名的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教师的考核结果要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选优及职务晋升的依据。
第八章
教师人事档案
第四十三条
教师人事档案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档案材料主要包括教师进修培训、任免奖惩、入党入团、考核鉴定、资格认定、晋职晋级、退休退职等有关材料。
第四十四条
学校或教师本人要及时将教师档案材料送县教育局档案室归档,不得随意抽减、添加和涂改,甚至销毁。
第九章
教师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五条
对在教育教学、教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表彰可授予荣誉称号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表彰材料归入教师人事档案,作为日后考核、聘任、晋职和工资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六条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表彰奖励原则,坚持推荐、评议、审核、公示的表彰奖励程序。
第四十七条
教师若有违纪违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纪律处分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受到警告处分的,当年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考核不得评优。
受到记过和记大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限内,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不得晋职,不增薪级工资。
受到降级处分的,对其专业技术职务降低一级聘用,并执行降级后的工资标准,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
受到撤职处分的,解除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合同,工资待遇按职员执行,同时撤销行政职务,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
受到开除处分的,自处分之日起解除与所在学校的人事关系,并从受处分的次月起停发工资。
第四十八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记过、记大过直至开除等纪律处分:
1、不能履行岗位职责,教育教学水平差,无故不完成工作任务的;
2、违反组织纪律,拒不服从工作安排的;
3、擅自旷课或无故旷工的;
4、语言举止不文明,有损教师形象的;
5、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或未达到规定学时的;
6、搬弄是非,诬陷他人的;
7、迫使或变相迫使学生辍学的;
8、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的;
9、从教不廉,有乱收费行为或组织参与有偿家教、有偿招生、违规举办各类培训班活动的;
10、因工作失职,造成安全责任事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
11、玩忽职守,循私舞弊,违反考试规定的;
12、诋毁、歪曲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思想观念的;
13、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给单位造成极坏影响的;
14、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恐吓威胁他人,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15、有违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行为的;
16、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17、其它犯有严重错误,但不够刑事处罚的。第四十九条
受到刑事处罚的,一律予以开除。
第五十条
教师被解聘或开除后,其聘用合同及劳动人事关系随之解除,其人事档案转递到县人才交流中心托管。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十二五”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依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省人社厅《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条例》(粤人社发„2010‟89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加强“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粤教继函„2011‟22号)和《2011-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中小学教师,是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小学、幼儿园的专任教师及中小学实验教师(实验管理员)和图书管理员;市、区两级教研部门、科研部门、电教部门、少年宫和教师进修学校,以及其他事业机构中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在职人员(上述人员以下统称“中小学教师”,上述单位以下统一简称“中小学”)。
第三条 参加继续教育是提升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参加继续教育的结果作为中小学教师资格再注册、岗位聘任、验证考核、职称晋升、名优评选等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第四条 为加强继续教育信息管理,我市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市统一编排学号、统一学时管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必须真实准确地载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网”),并与“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统一对接。
第五条 我市中小学教师必须完成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的继续教育任务。其中,公需课不少于3天或18学时,专业课不少于7天或42学时。每天按6学时计算,每学时为45分钟,一天不足6学时的,按实际学时计算。
第六条 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验证以“继续教育网”)登记的继续教育公需课、专业课和其他培训记录为依据,按照须完成的继续教育内容及学时要求进行验证。
继续教育周期验证的周期为我市中小学教师从事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职称)工作的年限,超过5年的以最近5年计。周期验证的要求是: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周期内须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累计总学时要求,其中包括每年对公需课、专业必修课等的要求。
今后,继续教育验证将作为继续教育周期验证的依据。以5年为一个继续教育周期的验证为例,须提供5年内每年验证的结果。
第七条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及登记分为三大类:
(一)公需课 公需课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公需课目录中的课程为准。每年我市中小学教师可参加由市教育局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指定的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在 “继续教育网”上学习考核合格者,由“继续教育网”自动记录课程学时。参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基地组织的公需课学习,须由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并把学习结果证明(佐证材料)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后,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二)专业课
专业科目指南中规定的必修内容由省教育厅提供。专业科目指南必修以外的学习采用以下方式学习、登记: 1.面授培训:参加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培训机构实施的课程学习或其他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专业培训,通过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并把学习证明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后,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2.远程培训:通过“继续教育网”学习的网络课程,其培训学时由“继续教育网”自动记录。参加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网站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凭获取的成绩单,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上,经所在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3.专项培训: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施教机构组织的专项培训,其参训学员的学习成绩由施教机构在“继续教育网”上进行登记。
4.校长培训: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校长培训(含校长专项培训),其参训学员的学习成绩由委托实施的校长培训机构在“继续教育网”进行登记。参加国家级、省级组织的校长培训,由学员将参训成绩单或证明扫描(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上,进行培训学时申报,经学校核对原件、初审,所属校长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5.教研培训:由市、区两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培训,凭教研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每年登记10学时,由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并把学习证明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6.学历教育:在任职年限内参加各种在职学历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每年登记不超过28学时,凭其所读院校的考试合格成绩单,通过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把学习结果证明(佐证材料)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7.企业实践锻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每两年参加企业或生产服务第一线实践两个月,视为完成两年专业课学时,由学校或组织机构出具实践证明,个人将证明扫描或拍照并上传“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学时申报,经单位初审,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培训学时。
8.课题、论文、专著等成果:当年取获得专利、出版专著、完成省级以上专业课题或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等,成果的主创人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课28学时,成果的非主创人员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科目14学时;完成市级专业课题或在市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等,成果的主创人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课14学时,成果的非主创人员可计算完成当年专业课7学时。个人在“继续教育网”上申报,把学习结果证明(佐证材料)扫描或拍照上传,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后,由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学时。
凡作为培训者身份参与培训授课、开讲座、作报告、实践指导、技术操作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活动,按实际开展的学时数的双倍计算所获得培训学时,其中在“继续教育网”上推广新技术或学习成果,按浏览人次计算每100人次登记1个学时。由施教机构给予培训者任务证明书,个人将证明书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学时申报,经单位核对原件、初审同意,所属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审核确认学时。
(三)其他培训
1.校本培训:参加校本培训活动,由学校申报课程、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后,统一在“继续教育网”上为教师申报校本培训学时,再经所属教师培训机构审核确认其他培训学时(每年登记10学时-24学时),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区、县级市制定。市直属学校校本培训的实施由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制定。
2.相关活动:参加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活动,按实际学习天数每天6学时计算,不足1天按实际学时计算。由施教机构给予参训证明书,学员将证明书扫描或拍照上传至“继续教育网”上,进行申报,经单位审核同意后,所属教师培训机构确认学时。
第八条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竞争、择优机制。通过开展项目公布、实施方案征集、专家评审,遴选一批符合资质要求的培训机构(基地),委托组织实施。
第九条 运用多种手段开展培训绩效管理。
(一)面授培训。我市将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市、区两级专项培训项目,实行网上项目注册,统一在“继续教育网”进行登记,包括:培训机构名称、培训项目介绍、参训学员资料、培训方案及培训总结等。参加专项面授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或完成阶段性培训任务后,必须在“继续教育网”填写调查问卷,并作为其获得培训学时或项目培训结业的必需内容。市级重点培训项目将组织专家进行培训绩效评价。
(二)远程培训。参加网络远程培训的教师,需要按照学习流程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填报反馈意见。通过整理分析网络课程的培训满意度,作为已有课程保留或淘汰的重要依据,并为考核在线辅导教师工作情况作参考。
(三)校本培训。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业务管理,认真审核申报课程,加强指导,定期组织工作检查、督促,确保校本培训落到实处。
第十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档案管理,做好中小学教师申报学时证明材料的保存工作,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检查。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做好参训学员的培训情况档案管理,培训结束后给参训学员发放培训学时证明,给参加培训的培训者发完成任务证明(包括:记录参训时长、学时等)作为申报材料,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或擅自中断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要及时通报,所在学校和有关单位应督促其改正,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对在继续教育中弄虚作假、骗取成绩的个人和单位,要严肃处理;在试用期内的新教师不参加培训,不得转正上岗。
第十一条 按照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原则,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性培训者队伍。选聘高等院校、教科培单位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企业的管理者和专业技师,以及中小学名师参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第十二条 政府财政拨付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第十三条 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施教机构要严格按照市物价部门核定的继续教育培训费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第十四条 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进修,其学费由本人负责25%,任职单位负责75%;参加提高学历层次进修的,凭学业成绩证明或学历(学位)证书和学费发票向任职单位申请报销学费,其学费由本人负责30%,任职单位负责40%,市教育局负责30%。各区、县级市可参照市级的规定,制定本区、县级市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进修的学费报销比例。
参加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境外短期培训,市直属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费由本人负责20%,任职单位负责30%,市教育局负责50%。各区、县级市属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费由市教育局负责20%,其余80%由教师个人、任职单位和区、县级市教育局负责,具体分担比例由各区、县级市教育局确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教育局负责解释,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