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反思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教材,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要珍惜时间,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和怎样珍惜时间。《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对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争吵》围绕课文“我”和克莱帝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绝招》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此外,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教学本单元时,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在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营养。另一方面,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四、智慧
田忌赛马
教学目的: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齐国大将田忌喜欢赛马„„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问: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结果如何?
2.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积极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课文哪部分写“败”,哪部分写“胜”,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分段(学生合作交流)3.学生汇报
4.段落分得不一致,不统一,教师需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 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熟练 2.写熟生字词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 齐威王 败 第一次 胜 胜 第二次 败
第二课时
一、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二、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小组自学讨论。
2、读后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三、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 下-上 第二场:中-中 上-中 第三场:下-下 中-下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捞铁牛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3、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教学重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由“捞”字导入,设置悬念)
1.教师板书“捞”,指名认读
2.引导学生演示“捞”,体会字义 3.捞什么东西
4.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捞牛的困难
5.教师小结,设置悬念:谁去捞这么重的牛?
二、学习生字词
1.提出要求: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用符号把生字在文中标画出来,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初读课文,完成任务。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指名认读,纠正字音)4.分段读课文(教师指导字音及句间停顿)
三、理清层次
1.回答问题:谁捞铁牛?捞的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分段落
四、记忆字形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熟读课文,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2.熟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熟悉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指名反馈,训练学生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了解捞铁牛的困难,为体会怀丙的出色作铺垫
1.教师导读,为什么捞铁牛(学生读课文,找一找)2.指名反馈课文的相关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
3.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4.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每只铁牛四、五万斤,没有现代化设备)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5.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是怎么说的?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6.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小组讨论: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2.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1.学生讨论: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2.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考虑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指挥有方。)
出示“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四、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打捞铁牛的过程。
2.思考:泥沙铲到黄河里,对会阻塞河道,污染河水,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呢?
板书设计:
捞铁牛
大水冲牛 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铲沙拔牛 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怀丙 出色的工程家 考虑周到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一分为二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用冰取火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小组学习)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 谈本课收获。
五、作业布置
写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善于动脑,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
2、多音字组词、积累词语
3、仿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1、仿写句子,注意叙述的顺序
2、续写故事或者写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的事情自觉积累词语,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字、词”部分的学习
多音字的学习
1.学生进行组词
2.开火车反馈组词情况
出示课外练习,学生进行多音字组词
强 空 看
3.读一读所有的词语,抄写加点的词语
三、“句子”部分的学习
1、读一读文中句子
2、抄一抄,在横线格上抄写句子 3.强调写的注意点:要写清楚材料、工具和做的过程 4.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句子 5.体会过程,学生仿写
四、布置作业 1.仿写句子 2.练习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6、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7、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中爱迪生说的话。
二、初显身手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三、畅所欲言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四、金钥匙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模板 第四单元
年
级
三
学
科
语文
章(组)
四
学习内容
《启迪心智》
单元内容
分
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四组成。三篇课文分别是精读故事《罗丹的启示》《和时间赛跑》《粘蝉老人》和略读课文《零点五分》。
单元学情
分
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在上个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本学期可以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本单元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目标
1.会认28个字,会写3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归纳课文大意。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学习如何将玩游戏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说写结合,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5.背诵古诗《劝学》
6.注意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并学习其他同学介绍的学习方法。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生字、词的读写。
3.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习作
学习时数
11课时
课时分配
课
题
课时
13《罗丹的启示》、14、《和时间赛跑》
11、《粘蝉老人》
12、*《零点五分》
百花园四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xiàn mù duì wǔ m shuǐ dài tì
()()()()
bì yè jiè yán zhǔ xí wū yā
()()()()
二、比一比,再组词。(5分)
具()暮()捧()既()截()
俱()慕()棒()即()载()
三、填空。(10分)
博览()孜孜()()而()舍
()于勤()致志()精于(),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一年之计在于春。
不知勤学早,方悔读书迟
四、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4分)
哀痛的 声音 高兴地 跳起来
洪亮的 日子 情不自禁地 说
沉默的 检阅 刻苦地 练
隆重的 局面 温和地 鼓掌
五、选词填空。(4分)
持续 连续
1、那哀痛的日子()了很久。
2、小弟弟()五天没来上学。
爱惜 珍惜
3、学了《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生活。
4、每个少先队员都要()公共财物。
六、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地方换上成语。(5分)
1、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上人特别多,非常热闹。()
2、小明做事总是不细心,马马虎虎。()
3、我们班这次的跳绳比赛,虽然出了点差错,但马上想办法补救,还不算太晚。()
4、刚满月的小猫,跟妈妈紧紧相随,一步也不离开。()
5、开山炮的响声非常大,耳朵快要被震聋了。()
七、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
()终于挨到放学。
()他走近了我,我举起了戒尺。
()我手里拿着戒尺站住等他。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绝招》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奶奶要过竹板,说:“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还要调换花样,不往快里练,成吗?”
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三胖和二福的绝招也是练出来的吗?”
奶奶说:“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
小柱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练点什么呢?晚上小柱子躺在炕上还在想,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
(1)有的人,生来就特别。()
A:与众不同,不普通。B:格外 C:特地 D:尤其
(2)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
A:才识和品貌的高低。B: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C:一次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奶奶的话归纳了两种有绝招的办法,一种是,一种是。奶奶的绝招是,她是
出来的。奶奶的话说明了的道理。(5分)
3、文中的三胖的绝招是,二福的绝招是指。(2分)
4、你想练一种什么绝招?通过什么方法来练习?(5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斗鹅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就识字了。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馆的小读者啦!因为家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书了。
有一天,列宁正兴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家,快到门口了,遇到邻居养的一群大鹅。大鹅不知道他手里拿的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着他扑了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书扔掉,随便抓起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了。可是,不能!那样会把书弄坏的。于是,列宁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大鹅一步步和他走近了。这时,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扶起了他。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可看到手中的书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他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2分)
2、找出列宁抵挡鹅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3、列宁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微笑?(3分)
4、短文说明了什么?(画“√”选择)。(2分)
(1)列宁勇敢斗鹅。()
(2)列宁不怕弄脏衣服,也要保护书。()
(3)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
5、照样子,仿写词语。(3分)
兴冲冲
6、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原因。(2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你平时有什么爱好或本领?请把你的爱好或本领给大家介绍介绍。题目自拟。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要300字以上。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13.和时间赛跑》教学随感
本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的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学生通过对文中讲的几件事的分析、体会,很容易就感悟到了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但是,语文不单纯是传播知识,还担负着育人的任务。现在学生中存在着做事拖拉的现象,令老师和家长十分头疼。这一课正是解决这一现象的良好的载体。于是,我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先引导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使学生了解到时间流逝得飞快,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不等人,时间像金子一样珍贵等特性,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珍贵,引发学生惜时的情感。然后,我请学生就如何赛过时间展开讨论,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激起他们改掉陋习的决心。接着,我又让学生就自己对珍惜时间的感悟,编写出自己的惜时名言。此语一出,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很快学生自编的名言诞生啦!其中,刘灿、褚奇龙、刘春雷、刘瑞等同学的最受大家青睐。为了鼓励同学们敢于创新,我请这几位同学把自己的名言写在黑板上,并大声地宣读给大家听,宣读时要求要有鼓动性。我想,就这么算啦。这个启示,在学生的心中会淡化的,一部分学生会遗忘,旧病复发。于是,我请我们班学书法的两位同学把这几则学生自创的名言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时刻勉励着学生。同时,学书法的同学的学习成果也有一个展示的机会,会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真是一石二鸟!一直以来,我就想改变一下现在的课前起立问好的方式。现在机会来啦!我就把文中的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其中的“你”改为“我”,作为我们班的课前激励语,提醒、激励学生惜时,勤学。每节课前,当班长领呼:假若──,全班学生齐呼:我一直和时间赛跑,我就可以成功时,孩子们的眼中分明透露出自信和勤学的决心
《14.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是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队员们既希望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分析教材后,我又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交流,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让学生与课程资源对话
在设计教学时,我努力寻找、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课程资源。
如: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的录像。放完后,请学生说说感受。录像的播出,学生一方面理解了检阅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录像,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结束教学之前,我又播放了《千手观音》的表演片断,孩子们看得那么专注,那些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和力量又让他们深深地震撼了,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二、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在课文描写的第一个场景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朗读中,学生马上进入了创设的情景,表情、心理活动随着文本内容而变化,大家都在为遇到的难题苦恼、思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听边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文本中重点的词语;在师生进一步的交谈中,学生完全进入了儿童队员的角色,体会了他们矛盾的内心世界,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课文第六自然段是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老师随着学生的每一句朗读,引导他们以儿童队员的角色深入到文本中,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感情,体会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会他们善良的心地,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就这样,孩子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又得以提升。
三、让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
老师带领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让学生们“悟”得其神,“说”得其法,尽情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在课文描述的第二个场景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的采访,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兴致勃勃地选择当起了小记者,当起了博莱克,当起了现场的观众,设身处地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与文中的人物进行了一次次对话。这时,学生在感悟、体验、交流中,已经自然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情感也完全调动起来了,与文中的博莱克、观众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对博莱克油然而生敬仰、赞叹之情,同时,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对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此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他们的表现投入而到位,感悟也越加丰富而透彻,在动情的朗读中,学生的心灵得以飞扬,生命的活力得以焕发。
总之,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的《波兰国歌》不知为何无法正常播放,所以无法给学生的朗读营造那种隆重、热烈的气氛;另外,由于有些教学环节还不够紧凑,以至教学时间延长了两分钟。
《15.争吵》教学反思
讲课前一天我见到了学生,个个活泼好动,老师说一句他们接三句。面对这样的纪律我真感到头疼,生怕他们给我出乱子。谁知道第二天课堂上,他们人人积极,踊跃发言,那一张张充满好奇、探索、疑虑、喜悦的笑脸,顿时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明媚的阳光。
“太顺利拉,他们太会配合了。”这一点也不对。课后我沉思了很久,心里在想:学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我终于悟出:课堂教学中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设计好的路,老师怕出错,学生也劳累无趣。所以,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学势”而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价值。在课堂上,不是学生配合老师的教,而是老师服务于学生的学,老师的行为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
《16.绝招》教学后记
《绝招》是第六册语文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刻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一、重语文基础学习
《绝招》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曾听说过有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法是可上亦可不上。想然,这样的教学是过于简略了。虽说是略读课文,但有些方面,诸如生字、词的学习还是不能忽略的。生字、词语乃语文的根本之所在。
在本课中,有好几个见面字、词的笔画较多,学生不易读准,此时,不如我们把要求拎高一些,把这些生字、词语领出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读、念念。我教学时把12个较复杂的词语单独出示,先让学生自由读读,接着指名读,再请小老师领读,最后才是齐读。这样,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印象,并领略中国汉字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二、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转折点,是各种能力飞速发展的“腾越期”。尤其是语言概括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也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如:请学生分别说说两次比试绝招的过程中,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时,请学生用上“尴尬”和“羡慕”两个词语,把比绝招的内容串联起来,既精简了语言,又抓住了重点。又如:小柱子回家以后,在与奶奶的对话中又大受启发,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我就把6个自然段的内容精简成几句话的填空,让学生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大意。
三、我的思考
略读课文,更多的应是让学生自由去读,自由去学,自主体会。但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对学生扶的多、牵的多,放的太少。我们今天的课堂,不应该是以学会为目的的课堂,而是应以会学、掌握方式方法、获得人生体验为目的的课堂;是促使人人获得不同发展的课堂,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观;并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并经历语文知识的“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涵的道理。
本园地在口语交际时我让生说他们有什么拿手的本领,学生都纷纷举手,有的说自己会做饭,有的说自己会弹电子琴,还有的孩子说自己会吹笛子,有的学生说自己还会弹古筝呢,还有的……看来学生会的真多,我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并把自己的本领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到讲台前讲,结果我惊奇地发现,学生真的不能小看,居然很多同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做煎鸡蛋,如何做鸡蛋饼,这些是八岁多的孩子会的吗,我惊讶了,常听人说,现在的小孩子是家里的宝,爸爸妈妈把什么都给他们做好了,他们什么也不会做,其实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们班的孩子就会做饭,好多同学都说,父母忙,家里没人时学会做饭可以不至于挨饿,而且学生讲得做饭头头是道,使我不得不佩服我们班的孩子。在学我的发现时,我让生自己读,自己把发现说出来,不要小瞧学生,他们能把自己的发现说得很清楚,说出了这两个字是同音字,而且一个字比另一个字多一个偏旁,第二个字 是形声字。他们的的发现比教师参考书上介绍的还全面。在学日积月累时,学生对“的”、“地”、“得”的掌握不是太清楚,“的”基本掌握,另外两个有点儿模糊,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强化。成语部分,虽然大纲要求学生会读就行,但我发现现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已经能够理解这些词语。我们班的许多同学积极举手要求说成语的意思,我满足了这些同学要求,结果学生把那么多成语的意思都说了出来,我不得不承认现在孩子的聪明与见识广,在最后的趣味学习“看图说成语”中,学生举手积极,都等不得老师让谁说,就七嘴八舌地说出了正确的成语。看来学生对于这方面的 知识很感兴趣。以后应该给孩子扩展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题。让孩子在兴奋中学习更多的成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