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师德建设工作
2010年辉县市四中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建设工作,弘扬和培育新时期教师职业精神,塑造一支师德高尚、敬业乐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市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书育人为核心,以为人师表为准则,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措施,进一步更新教师师德现象,完善师德管理制度,规范教师师德行为,提升全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活动安排
本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至12月基本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4月1日—4月30日)
此阶段的目标任务是统一思想、强化认识、营造氛围。通过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让每一位教职工认识到开展此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动员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明确本次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修养,树立师德师风良好形象;是为了进一步以师德师风带动校风学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推动学校工作开创新局面。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阶段(5月1日—5月31日)
本阶段的目标任务是进行师德师风的重点学习。通过自学(即学校将相关学习资料翻印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让教师自学)、分组学习(即以各年级部、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的分级交流学习)、集中学习(即利用专题报告、多媒体授课等手段进行集中学习和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规定》、临泽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行为“十不准”》等与教师师德师风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等内容,并通过要求每位老师撰写学法笔记和心得体会等措施对此项工作予以落实。在学习过程中,每位教师与校风、教风现状相联系,与自身的从教实际、实例(经验、教训)相联系;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相联系,最终真正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要求。
第三阶段:自查自纠阶段(6月1日—8月31日)
本阶段的目标任务:一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照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认真自查个人师德表现情况,并写出书面自查材料。二是开展评议活动。主要包括问卷形式的学生评议、家长评议和教师座谈形式的民主评议;三是进行问题整改,对通过自查自纠以及评议活动发现的问题,要认清危害性和产生的不良影响,真正从思想上予以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使师德师风建设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本阶段的目标任务是做好回顾总结,开展推优评先,进行表彰宣传,以形成师德师风强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每学期末在学习、评议、整改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对每位教职工师德师风的学习情况做以归纳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和评议,从而更好地结合年度考核,开展推优评先工作,树立先进典型以号召全校教职工学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积极争做师德标兵,进而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把师德师风强化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形成长效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组织领导,为师德建设充实力量 通过召开专门行政会议,成立领导小组,认真部署和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组 长:张锁林
副组长:吴岩 梁玲中 陈永利 齐尚喜 李丽 赵宏堂 组 员:张素广
程辉
宋霖凤
宁海玲
何方
刘柳
赵希川
(二)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为师德师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即建立校长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为主要责任人,处室主任、教研组长为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政教处牵头,各年级部落实、工会、团委密切配合的师德师风建设网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责任追究制。在各办公室张贴《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用语“十不准”,以及“上课是真本事,成绩是硬道理”的标语和“无烟办公室”的警示语。
(三)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师执教行为
有值班领导每天对教师的上、下班及集体办公情况进行检查登记,狠抓教师工作作风;教务处、教研组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自习辅导,作业批改、听课和业务进修进行全面检查,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风;教务处组织学生认真评价教师,以规范教师用语、杜绝上课、自习课上接打手机等有损师德形象的不良行为;政体处通过组织德育活动课的工作落到实处,总务处在教学楼设立 “师德师风举报箱”,努力构建起学校、教师、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监督网络,进一步加大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力度,促进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四)突出重点,弘扬爱岗敬业,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即以“学英模、比奉献”为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1、集中开展师德师风规范学习研讨活动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传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对照胡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爱岗、敬业、奉献为主题,开展师德大讨论。组织教师聆听赵家瑞所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座,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教师的言行。
2、开展学习活动
政教处做出安排,组织全体教职工根据本学期学法安排表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劳动法》,做好学法笔记,写出心得体会,送交政教处检查,以此来提高广大教师守法律已,依法执教的素质。
3、开展先进性模范教师事迹宣传活动
在研讨、学习的基础上,评出师德师风先进标兵,利用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他们的道德风尚,宣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弘扬和培育新时期教师职业精神。
4、开展一次“师德形象”电脑设计大赛
政教处在引导教职工熟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的基础上,把部分教师结合本职工作特点进行的自我师德形象设计,张贴在学校宣传栏、教师办公室或其它显要位置,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时刻提醒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5、开展一次师爱形象塑造活动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核心,我校在爱学生、爱教育、爱国家、爱人民的基础上,突出爱学校这一内容,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倡导教师把个人利益与学校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人人心中有四中,个个贡献为四中”的理念,努力塑造教师的师爱新形象。
(五)建立长效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即把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工作用制度的形式加以强化,避免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巩固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使教师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的风气初步形成。
总之,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教育,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开展学习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实现优良师德强化师风,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为进一步强化信息
为进一步强化信息、调研工作,充分发挥发改委参谋服务职能,提升发改委整体形象与知名度,加强对全委人员编写信息、撰写调研报告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行全委信息调研责任制
全委所有科室人员都要积极参与信息编写和调查研究。综合科每月至少编发一期发展动态,每人每月至少编写上报(发表)2篇信息,其他科室每人每月至少编写上报(发表)1篇信息。各科室在发改委网站上的板块至少每周更新2条以上的信息。各科室每年至少完成1篇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所有信息必须经分管主任审阅后上报,对县以上部门报送的信息必须经主任审阅。
二、实行信息调研定期考核通报制度
办公室负责每季度对全委信息调研工作进行一次统计,每季度进行一次累计总评,并向主任办公会汇报后在全委通报。
三、实行信息调研积分奖励制度
全委人员(含各副主任)完成信息调研工作任务(其中,综合科为每人每年40分,其他科室每人每年20分)后的超额部分,实行积分奖励。
(一)积分办法
1、论文、调研报告、运行分析及广播、电视新闻(2000字以上),国家级(A1)40分,省级30分、市级15分、县级6分、委《发展动态》、委网站3分。
2、信息与通讯(500字以上),国家级20分、省级15分、市级8分、县级4分、委《发展动态》、网站2分。
3、简讯(500字以下),国家级10分、省级8分、市级4分、县级2分、委《发展动态》、网站1分。
4、各科室人员提报的信息和调研文章,被县领导批示的加计10分,被市领导批示的加计20分,被省领导批示的加计50分。
5、转载、编发的他人稿件,记相应等次稿件四分之一的分值。多人合作稿件,积分按署名作者人数平均分配。
(二)奖励办法
奖励标准为每分1元。完成责任目标任务的,每年按积分奖励一次;未按责任目标完成任务的,原则上取消其评先树优资格,并按其与任务目标的差额在年终精神文明奖中扣除相应奖励。
四、信息调研考核范围
1、国家级考核范围包括:《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求是》、《半月谈》;电视台、电台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级网站。
2、省级考核范围包括:《大众日报》、《山东经济纵横》、《农村大众》、《齐鲁晚报》、《党员干部之友》、《支部生活》;电视台、电台指山东省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省级网站。3、市级考核范围包括:《济南日报》、《济南时报》、《济南经济》(相应降低一个奖励等次);电视台、电台指济南电视台、济南人民广播电台、市级网站。
4、县级范围包括:《新平阴》、《通讯与调研》、《平阴信息》、《政务信息》、《信息与调研》、《玫瑰文苑》、《平阴文艺》、《发展动态》(相应降低一个奖励等次);电视台、电台指平阴县电视台、平阴人民广播电台、县级网站。
五、信息调研工作考核说明
1、发表信息和调研文章的载体,报纸、刊物以原件为准,电视台、电台用稿以用稿通知单为准,网站以下载页面为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兑付。
2、未经审阅擅自对外发表信息、言论并造成负面影响的,不予奖励且责任自负。
第三篇: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
序
教师职业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崇高的社会职业。教师是传授人类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直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幼苗的园丁”。教师的工作和劳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的兴衰、文明的建设、人民的贫富和国家的未来。人们感到,当前的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还远没有办到让人民满意的程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县教育局印发了《“师德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县组织开展以“珍爱学生,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建设行动。为配合“师德建设行动”的开展,本人将《师德养成读本》中的部分内容在QQ网上展示,一起学习共勉。在今后的师德建设中,一方面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希望教师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勉励,达到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师德养成目标。在新的时期,教师能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培养优秀人才,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贡献。
陶怡云
2011年10月3日
新时期师德要求
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的说法最早见《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业,以为人之师表。”师表就是榜样,表率,即在人品学问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这说明,做教师工作的,必须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修炼自己的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识”、“言”为学生之师,“德”、“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最终达到为人师表这一崇高目的,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对教师的要求,古往今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必须不断注意自我修养,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增强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正己,焉能正人?”教师应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
第一,要有宽厚仁爱的道德修养。万事德为先,育人尤重。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敦厚的品质,仁慈的爱心。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育人过程之先是师者道德情操、人格形象对学生的提前感召,其次才是师生学识、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品行学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信任、尊重,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之重,是师德之重。
第二,要有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每个人即是做不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至少也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为人师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学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第三,要有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知识是一片无边的海洋,任何人都不可能游到彼岸。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老师都要让学生在自己身上看到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尊重科学的勇气。
第四,要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接受新思想,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锐意进取也是为人师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必须不断进取,不断充实,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到像教师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深远的影响。全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教师处于巨大的压力中,现代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广博的科学知识、前瞻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育技巧,还需要高尚的情操、新锐的眼光、理性的思考和对生活满腔的热情。现代教师不仅需要具有真、善、美、爱的情怀,还要集使命感、幽默感、凝聚力、感召力、爱心、细心、活力、毅力等优秀品质于一身,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关爱学生
教育是一门传承的艺术,教师是一项神圣的职业,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灵魂在于师德,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在于关爱。教育的真谛在于一个“爱”字。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出发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的审美对象是鲜活的生命,教育者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读”学生的心灵,挖掘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使他们更优秀。“关爱学生,用心培养”作为一句口号很简单,但真要落在实处却考量着每位教育者。关爱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关心学生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
关爱学生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学生独特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只有对学生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才会真诚地对待学生,关爱学生,使师爱如阳光雨露般濨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关爱学生在于帮助和保护学生。学生群体多种多样,特别有一些弱势群体,包括孤儿、单亲家庭的孩子、特困家庭的孩子等,教师需要对他们倾注特别的关爱、保护和帮助,鼓起他们自信的风帆。关心保护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应该包括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体魄等。教师要关心鼓励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使他们健康活泼地成长。关爱学生在于严格要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详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一种纯粹的无目的的情感享受,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而,关爱学生必须包括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与温暖关怀共促学生健康发展。
关爱学生还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才是真正健康。从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更重要。学校教育片面发展,学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人格。少数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现代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教育和引导,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抬起头来做人”,使之拥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阳光”心境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赢得学习、生活和事业的成功。
教书育人
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人类历史绵延数年,教育的内涵随着生产和生产方式的变更而发生改变。但不管出现怎样的发展变化,教育培养人也就是教书育人的基本特征始终如一。
教书育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书,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发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二是育人,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简言之,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育过程的本质反映,实施者主体被称为“教师”,客体就是“学生”。《礼记》曾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使命,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教书与育人作为教育的一种实践及其作用,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统一体,从来就没有脱离育人而教书,或者只育人不教书的教育活动。教书和育人从来都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教书是育人的前提和基础,古人曰:“文以载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书教不好,育人就失去了载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育人是教书的灵魂和指导思想,如果把传授知识比作一条乘风前进的船,那么育人应该是船上的舵与帆,育人贯穿教书全程的一条线。
教书易,育人难。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塑造高级专门人才,又要向学生阐述做人、做事的道理,进行道德情操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益的公民。因此博览典籍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勤练技艺使自己成为专业高才,深研规律使自己成为教育行家,是每个教师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教书和育人是一门艺术。爱因斯坦说:“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按照美学尺度的要求执行教学法则,灵活运用语言等各种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既是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又使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
治学研究
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不仅要求德高为师、身正为师,而且还要求做到学高为师、技高为师。拥有深厚的学问功底,是教师“为人师”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是一个教师为人师的业务水平、素质方面的客观要求。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教师,尤其是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学问功底,必须是“术业有专攻”的“经师”。“学为人师”指的就是这个要求——或者说在“专”的方面的要求。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指治学研究方面教师的高深造诣对学生成才的直接影响。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才任务,因此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学问的储备。在给学生一瓢水之前,教师自己先要储备好一桶水、一池水乃至源源活水。另外,教师要把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引入教学实践中,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统一起来,将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形成高品位的艺术性教学。所以,教师为了学问的储备,就要在治学即做学问上下足功夫。
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越高,办学层次越高,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搞好人才培养这是为社会服务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具备优秀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则可致力于探索、攻克自然与社会的科学技术难题,关注并解决国计民生乃至全社会的重大需求。每一个教师都应当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只有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引导、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教师是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这是无比光荣的使命。这一神圣的使命同时要求教师在治学研究过程中,应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严谨治学、锐意进取、独立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引领科学文化进步;能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注重学术积累,创造出精品成果;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互相切磋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在学术诚信出现滑坡的当今,人们呼吁学者要恪守学术诚信,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防止科研教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以及学术腐败行为。教师在此方面的严格自律更是责无旁贷。
自警自励
在教师师德养成的过程中,教师的道德教育固然不可或缺,但教师的自我修养更不能被忽视。提高教师自我修养的自觉性——这是由“他律”向“自律”升华的关键,是师德要求内化为教师道德素质的必要条件。师德由“他律”向“自律”的升华,关键在于教师自我道德的养成。道德教育是教师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才是起根本作用的内因,它在师德内化、师德养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律就是强化自我内在约束,用勇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监督等方法和途径加强自身师德修养。自律包含两个非常重要的修养内容——自警、自励。自警,就是经常警示和告诫自己不要违背道德规范,以自己和别人过往的教训来警示自己保持头脑清醒,不要重蹈覆辙。对教师来说,就是要经常警示和告诫自己,如何具备为人师表的德行、为经师的学问。一是警示自己不要违背为人师的原则和师德规范,二是以自己或别人的教训来告诫自己,引以为鉴。自励就是自我勉励,以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努力进取。对教师来说,自励就是要经常激励和鞭策自己,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自励主要是从积极的方面鼓励自己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由于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加上社会媒体对金钱、享受、消费等不正确的导向,当前存在社会风气不纯甚至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有些教师表现出精神迷失,信念淡薄,责任与爱心淡薄,不求上进,急功近利。“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勉励,达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养成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古今中外名人的一些座右铭,都要自警、自励的含意。最常见的方式是为自己设立处世、修身、治学等方面的信条或者原则,作为座右铭,或置于案头座右,或悬挂于室内床头,或书于日记扉页等等,以便能时时给自己以勉励和激励。自警自励,对于教师的师德养成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个有效的养成途径。
教师高尚师德的养成,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人格发展的价值参照系,加强个人师德的养成与内化,从自律做起,从自身做起,逐步养成好的心性品德,达到高级的思想道德境界。另一方面,社会要创造一个健康的外部环境,为教师个人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特别是要逐步改善社会政治环境,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缓解其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同时加强舆论引导,用健康、正义、公平的社会环境来促进教师个体高尚师德的养成。
第四篇: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校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校管理,提升我校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规范的育人环境,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推动学校向着“质量高、特色强”的目标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 “以人为本、德育为首、质量发展、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工作要点的文件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创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现存差距
1、学校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工作主动性不高,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管理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意识还不高,没有科学、精细、规范的管理经验。
2、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还没有完全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应用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3、特岗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急须培训,教学实践还需要更多的锤炼。
4、教育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精细,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5、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改进目标: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
2、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做好“两基”工作迎接国检。
4、保证学校安全和正常秩序
四、改进重点
1、领导创新意识和工作作风
2、学生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3、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
4、校园文化建设。
5、安全工作
五、改进措施
(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开展文明办公室等一系列评比活动,树立正面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带动全校教师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乱收费等违纪事件的发生,努力塑造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增强责任感。引导教师阅读教育经典,研究教育案例,撰写教学心得,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3、注重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继续做好“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业务”的校本培训工作。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保证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做好一次学习摘记,每周写好一篇反思日记,每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学期阅读一本教学专著。
4、加强对特岗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组织理论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抓好教学基本功;继续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锻炼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有计划地安排青年老师走出校门听课,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寻找成长的灵感。
5、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为他们的成名搭建平台。积极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上观摩课、专题讲座、参加各类竞赛和课题研究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锻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知名度。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管理,提高集体备课效率。由教导处重新规范备课要求,确定好集体备课内容和操作步骤,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同时加大对备课过程的检查力度。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向课堂要质量。强化课堂组织教学,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利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导处要加强教学指导,每月要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和专题调研,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不断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学论教。
3、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倡导分层练习,作业设计要突出拓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及时批改和反馈。
4、加强听课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行“一听、二看、三查、四反馈”为内容的随堂听课制度,领导和教导处要安排每周一到两次的随堂听课制度,校领导和教导处人员要深入到各班听课,了解教学情况,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扎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加强质量监控,注重过程管理。教导处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各学科的质量进行调研,及时深入了解反馈情况,认真做好单元检测,有效控制质量过程。
6、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继续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管理,把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关。一方面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稳定情绪,提高信心;另一方面要注意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研究题型,注意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
7、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课改实验学校、课题研究的传统优势,提高教研实效。进一步完善年级组、力求“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四重视。学科教研组要经常性地开展学习有关理论,互相听课、评课,疑难问题探讨,集体备课等小型多样的活动,教导处要统筹安排好教研活动,要让教研成果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让教研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8、加强体艺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落实体艺课程;(2)切实开展体艺活动。
9、以学生为本,抓实基础,培养能力,张扬个性,努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三)、加强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1、加强养成教育,建设“文明校园”。开展卫生、文明礼貌、普通话等养成教育的专项训练,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2、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活动载体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开展《红色之旅》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读书明理。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开好主题班会观摩,增强班主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育人意识,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鼓励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
4、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致家长公开信、家校联系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共同参与教育孩子。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校园文化内涵,倡导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
6、办好“校园之声”广播站。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办好班级图书角,尽可能利用学校图书,丰富学生知识,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四)、做好“双基”迎检工作。
1、建立档案资料;
2、增添措施,做好控辍保学;
3、联系政府、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五)规范后勤管理
1、推进后勤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落实大宗物品实行公开透明制度。
2、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做好学校财务公开。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精打细算,做到账目清楚,日清月结,认真把好学校财务关。
3、对学校校舍、财物和用电安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加强校舍、财物的维修与检查。
(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打造平安卫生校园
1、组织师生学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文件及安全知识,提高学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救助能力,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放在首位,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3、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搞好食品卫生和校园环境。
常丰镇中心小学管理改进方案
一、学校现状分析
仔细分析学校的安全管理及社会状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差距:
(一)学校方面:
1、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破损情况比较严重;
2、安全设施配备还不太完善;
3、师生的安全意识还需要提高;
4、管理还不太科学,仍然存在安全管理死角;
5、生活老师、心理老师配备严重不足。
(二)家庭方面:
1、留守孩的亲情缺失,导致心理问题严重;
2、隔代抚养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3、家长法律意识淡薄。
二、改进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以及《幼儿园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精神,结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教育方针和农村寄宿制中学实际,在本次远程培训学习的基础上,特提出我校安全管理改进方案。
三、指导思想
随着中国中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更好的促进农村教育能够全面、和谐、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已成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问题,因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确保寄宿制中学学生的人身安全尤其重要。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班子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工作主动性不高,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管理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意识还不高,没有科学、精细、规范的管理经验。
2、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还没有完全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应用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3、特岗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急须培训,教学实践还需要更多的锤炼。
4、教育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精细,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五、改进目标
总体目标是:加强对教师、家长、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让大家从根本上增强安全意识,通晓安全防范的策略,明确安全事故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争创农村寄宿制文明安全示范校园。这个目标力争在2016年实现目标。
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是继续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所有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和事故后的科学处理,避免纠纷。处理方法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借助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饮食、交通、教学管理等系列安全讲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安全知识测评、演出等形式,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2)借助不同类型的火灾、地震、集会踩踏、食物中毒等突发安全事故演练,加强师生紧急避险以及实施救援的能力;(3)借助家长会、开学、家长接待日等时间,对家长进行生命安全意识、安全防范知识、紧急避险策略、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救援和相关法律法规、事故责任划分知识的培训,并确保每一位在校生都有一份安全保险并由家长签订一份安全责任协议。该项内容预计在2009年完成深化,并形成可操作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让需要寄宿的舒适地学生住宿,快乐地生活。全方位进行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校舍设施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用水用电安全等作为排查重点,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由负责安全管理的副校长督促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确保安全。在还没有配备心理老师、生活老师的状况下,学校将积极组织班主任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将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和校长信箱,对问题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帮助,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学困生制度,进行帮扶,预防不良事件发生。这项目标争取在2015年实现。
第三阶段目标是彻底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责任明确、操作性强、反应敏捷的安全防护系统,让全体师生都能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让安全知识和制度深入人心,让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实施的过程中将重奖有功之臣,严厉惩罚渎职之人,确保安全防护网络不会因为极少数人的渎职和人情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这样才可以真正地说:“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天。”这项目标争取在2016年实现目标。
六、改进措施
1、多一份准备,就少一份危险,维护安全的重点应该在预防。因此,预防工作是全部安全的出发点。预防优先原则首先要求农村寄宿制学校重视安全投入,以避免风险。在校舍、设备设施设计、购买、安装和建设时,就应充分体现其安全性。校园内应设置充分有效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照明、常用医疗急救药品和器材、报警通讯、安全引导和警告标志。从经济的角度看,安全预防的投入常常使人觉得看不到回报,但管理者应清醒的意识到,一旦发生意外,将需要更多的投入用来补救和补偿甚至无法补偿。其次寄宿制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危险一旦发生,则有处置的预案,比如预警,报告制度,人力物力的准备,职责的安排,化解风险的措施和补救办法,以达到有条不紊的处理问题,减少损害的目的。第三,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知道如何识别危险,预防危险的发生,知道如何应对危险。通过交通安全、实验和体育活动安全、课外活动和游戏安全、火灾及自然灾害防范的教育和训练,减少和防止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奠定孩子幸福安全的信心。
2、学校安全保护应把学生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谈到学校安全保护,主要着眼于学生人身安全,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心理安全的忽视。人的生理和心理安全是密不可分的,心理的问题常常引出人身安全的问题。目前发达地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已深入开展,而农村寄宿制学校也应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训和引进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小组辅导和团体辅导的办法,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师资有限情况下,应特别重视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通过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对全校教师和班主任的校本培训,形成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维护校园安全很重要的基础是学校良好的风气和秩序,而师生的心理健康是形成学校良好风气和秩序的前提之一。学校的心理辅导与咨询,能够使学生的心理伤害减到最低,心理疾病得到帮助和治疗。从而有效化解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减少暴力行为,有利于学校良好风气和秩序的形成。实质上也保护了未成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安全防卫能力特别是自我保护能力有显著的差异。一方面,从安全保护的角度上来讲,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安全保护和相关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安全保护训练也应有不同的内容。另一方面,从保障安全主体的角度看,在维护学校安全方面,学生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但这些义务和责任因年龄不同而有重要的差异。学校不应鼓励学生超出能力参加所谓的抢险救灾行动。当他人陷于危难时,未成年人只能做一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救助事项,如呼救、报警等协助救助的行为。可能使自己同时陷入困境的直接救助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4、寄宿制学校对在校的未成年学生实行特殊的保护,并不意味着时时处处都要对他们加以限制和禁止。过多的禁止性规定,可能使学生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相反,学校应创设十分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在学校能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和玩耍。有些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了避免学生伤害事故,取消了体育课中的鞍马、跳栏、可能存在风险的实验也被取消。有的教育行政部门根本禁止学校的校外教育活动,其实质是过度的安全化,其危害是相当明显的。这些过度的安全性规定,一方面剥夺了儿童发展的权利,压抑了儿童的天性,扼杀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广。只要学校和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尽到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按照事前检查、提醒、示范,事中指导、监督,事后处理的程序进行活动,就能有效的降低活动的风险,减少学校事故的发生。事实上,学校制定的安全保护制度和措施,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便,但这种不便应被减小到最低限度,而不是剥夺学生活动和发展的权利。所以,必须警惕过度的安全化,帮助学生安全的跨越可能的危险。
第五篇:为进一步强化部队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部队管理,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加强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防止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7月2日下午,略阳大队组织全体官兵召开当前部队管理安全工作形势分析会,共同对当前部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就下阶段队伍管理,安全防事故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通报了大队近段时间部队管理情况,认真分析了在部队管理和执勤备战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队伍管理,就如何抓好部队管理教育、执勤备战、安全防事故等经常性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会上,大队长刘智胜对近期队伍的管理与安全防事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当前部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随后,全体干部就目前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共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导员蒋大城就下一步队伍管理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把部队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二是要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管人管事;三是抓好“两个经常性”工作,提高官兵安全思想教育和部队管理教育。
教导员蒋大城针对当前队伍管理和部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结合即将来临的“十八大”安保工作,全力抓好部队安全管理,确保部队高度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认真分析研究当前队伍管理和安全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三是加强官兵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增进战友情谊,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严格执行请销假、值班站岗、查铺查哨制度,确保人员在岗在位;五是要进一步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官兵执行部队的规章制度和条令条例的意识,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按照“有什么问题就整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进行整顿整改,切实剖析问题根源,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部队管理。最后,何倩教导员就提高部队队伍管理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查找当前部队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苗头,解决违反“五条禁令”行为、驾驶员不按操作规程、战士使用手机现象、合同制消防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二是抓住重点,强化措施进行整改。要重点解决班子不团结问题,坚决整改官兵生活作风问题,解决执行力差、消防监督执法不规范等问题,要严格落实集体理财等制度;三是讲政治、讲团结、讲正气,增强凝聚力,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民意,集体决策,要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讲退讲,团结一心,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不甘人后的精神,确保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任务、“安全建设年”创建等中心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