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吴胜才

时间:2019-05-12 08:3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吴胜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吴胜才》。

第一篇: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吴胜才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吴胜才

一、市情:邵武市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户籍总人口30万,其中城区人口14万,全城镇化水平54%。由于人口城市化、农民工进城打工和追求优质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市在城区就读的学生已经达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这给我市提高平均分、及格率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09年中考报考人数2858人,其中明鸿中学894人、六中473、四中275,这三所中学合计1642人,占全市报考人数57.5%,这三所学校的平均分分别是:131.8、109.4、110.7,当年邵武市平均分109.3,名列南平市第一。2010年中考报考人数2617人,其中明鸿中学918人、六中502人、四中220人,三所中学合计1640人,人数与2009年相当,但占全市报考人数上升至63%,这三所学校的平均分分别是:124.2、103.2、101.1,今年邵武市平均分102.7,再次名列南平市第一,二、转变观念,上下齐心

1、提高平均分,首先是领导观念,办学理念的转变。教育局在提高邵武教育质量大小会议,以及每年的初中毕业班工作会议上,首先强调的是如何提高平均分、及格率,特别要求进修学校教研员下乡指导教学、教研工作时,把如何提高平均分、及格率做为工作的重点。

2、对校长的考核、学校的评比,不再以优秀率即考上几个一中学生数为考核评比依据,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各年级期末考试和中考平均分,并加大其权重。

3、对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的确定,中考奖励等平均分、及格率是其中权重最大的分值,平均分、及格率和每位老师的利益挂勾,强化了教师观念转变。不过,即使这样还是有老师转不过来,如:我们有所中学这两年平均分连续两年都在到数三内,就其原因是什么呢?在下校调研座谈时了解到,老师们埋怨:小学基础太差,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重视,一大堆客观原 因,也有的认为差生提高十几二十分,对他们今后没有任何用处,不如抓好生,让好生多考十几分可能会进入好的高中学习,这说明老师的观念决定了他的行动,可他(们)却忘了 “水涨船高”的道里,试想,好生如能在良好的氛围中这习,不是有助于他们的进步吗,再说好生要再进一步提高,其空间并不大。我们在六中进行了 “对数学学困生实施因材实教”这一课题研究,老师们总结出很多学困生转化的经验和做法,如:尊重关爱宽容善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困生、和学困生交朋友等等,效果显著。对待差生是对老师耐心、爱心的极大考验,所以说,要提高平均分,关键在于老师树立起平均分的观念。

由于有了办学理念的转变,评价观念的转变,使得提高平均分、及格率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

1、全面质量监控,七至九年级每学期的期末试卷,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命题,全市统一目标检测,分片区统一评改,教研室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基层学校提供的试卷分析,教研员重新综合的写出质量分析,捋出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为教研提供一手的材料和数据。平时的单元目标测试,由进修学校统一命题和印制,提供给学校使用或参考,这样即避免了一线老师花费大量时间找资料命题,也避免了学校为此花费大量的经费去征订一些不切实际的测试卷。

另外我们进修学校网站还及时地提供九年级复习资料,特别是第二轮复习资料。第二轮复习与第一轮复习同样重要,但多年的下校听课和教研,发现有的老师经过第二轮复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包括好生),反而下降了,就其原因是什么呢?经分析,首先一轮复习我们较系统,有复习用书,而第二轮复习,有的老师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象踩西瓜皮一样讲到那里算那里,所选用的资料没有经过认真筛选,要不与第一轮复习的重复,要不就是太难太偏;其次上 课前不认真备课,不能围绕数学核心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而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课堂效率极低,学生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没信心;再次就是只有练习没有反思,成天埋在题海中,专题复习设计不合理,综合测试和专项训练不协调。所以我们进修学校网站在这一阶段为各基层学校提供的复习资料,为全市第二轮数学复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也是我们提高平均成绩的法宝之一。

2、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有效指导

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调研摸底、听课评课、研讨座谈、讲座培训等,要求教研员手把手的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定期出版《培训与教研》刊物,把基层学校好的做法、典型经验、总结介绍给大家,把基层学校老师们精选的优质资源放在进修学校网站上,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每年的南平市质检测试完后,教研员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写出质量分析,提出今后复习的建议,捋出平均分在倒数五名之内的学校,制定帮扶计划,然后下校进行调研、听课、指导、座谈,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一次不行就多次,甚至蹲点到校。

3、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目前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九年级学生分化大,班级成绩悬殊大,学习态度和学习毅力相差也非常大,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方法。但我们在下校听课中也发现,有的老师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如,有的老师还是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尤其在上课时放任中下学生,一次在听九年级一位老师上课时,发现有一半人在睡觉,剩余的一半中还有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的(这还是有老师听课时的状况)。而老师好象没事一样的照样上课,这节课老师还补充了两三张复习提纲和练习,当我 翻看学生手中的南平市教研究组织编写的复习指导时,里面有得还像是新书一样,就连填空和选择题这样的基本练习也没有做。复习方法陈旧、复习手段单一,学生了无兴趣,加上不能根据目标抓落实,可想而知如何提高平均分及格率呢?

四、加强交流,城乡互动

1、送教下乡,跟班学习

我市每年都有组织市里的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把他的好的理念,好的教学方法手段带到农村中学去,在农村中学借班上示范课,传经送宝,对口交流,言传身教。农村中学也派出老师进城跟班学习一年到三年,这种送教下乡,跟班学习给中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双向交流平台。

2、成立市级备课组,引领复习

08年以来我市成立由教研员和毕业班骨干教师组成的毕业班数学集体备课组。每年都要多次召开集备组会议和参加中考命题教师会议,诊断我市毕业班师生状况,研讨命题方向,制定指导计划,规划活动方案,安排教研活动。引领初中毕业班复习。

3、研讨互动、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充分发挥明鸿中学、六中、四中示范性和领头羊作用,每年都在这三所中学中的一所,举办全市教学教研开放周活动,在活动周其间,除组织全市老师到这所学校集中听课、研讨外,其他学校老师在这一周里还可以随时随堂听课、个别交流,这三所学校的老师也与农村学校老师结对子,强帮弱,互帮互学,通过这些交流互动,得以实现抓“大”助“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提出“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我市数学教学大面积提高平均成绩的做法,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积极贯彻与实践。

上面漫无边际的讲了许多,希望我所讲的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大家!

第二篇: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分享的机会,心里感到既自豪,又惭愧。自豪的是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惭愧的是我有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实际上,我们学校优秀的老师有很多,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学生六年的学习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扎扎实实的走过来,才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的付出才有了学生今天的成绩,可以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教学的。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下面我就自己的几点做法和老师们交流一下。

第一、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小学生实际上还是一些孩子,他们对于学习重要性认识的并不透彻,而促使他们上好、学好这门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发儿童的兴趣,精心保护和培育儿童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以及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学促进发展的起点”。所以,我每一次接班后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我常常给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小学生爱表扬,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只是有的进步大些,有的进步小些,作为老师,我所要做的就是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些很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或表扬,可能是口头的,可能是作业本上的文字交流,也可能是一颗小标志,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增进他们前进的信心。

其次,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身份还是数学老师的身份,我都为学生付出真心的爱,学生生病了,我总是及时给予关心,并及时联系家长;学生犯了错误,我并不责骂,而是站在大朋友的角度,给他们讲道理,并提出殷切的希望。在一次次的付出后,终于有了回报,有个学生在自己制作的贺卡中写道:数学老师,虽然我们接触时间并不长,但我感觉你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心中。读了之后,我真的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和学生们成了交心的朋友。在我的不断努力下,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增强。

第二、努力创造35分钟的精彩。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3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容易了,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平时备课时,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参,我更是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的预设。对于重点问题,我要反复的想,学生有可能出现几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怎样的引导才能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也总是辅以多样化的手段,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快的让学生掌握。例如,在讲“圆的周长”时,我就让学生进行独立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它们的比值,从中推导出周长计算公式。学生总是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得清楚,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很快的记住了公式,同时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画图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抽象的比率关系往往难倒一大部分学生,所以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进行理解,数形结合,使抽象的知识有了形象的外衣,学生就很快的掌握了解题方法。另外,在课堂中我常常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旧知识点,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更系统化。数学中很多的问题并不只是考察单一的知识点,综合性的题目更多一些,尤其是六年级,所涉及内容涵盖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把同类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教学。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我先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再介绍新的“扇形统计图”。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也为学生解决综合性的题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虚心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和平行班老师交流、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点拨和指导,避免走弯路。

(3)充电也很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自己的某些教材观点和教育理念难免会有些滞后。平时一定抽时间多读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书籍,来武装自己,与时俱进。

其次,把力量用在课内。

1、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寻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2、注重课堂学生管理,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一个好老师,一个重视课堂管理的老师,课堂上是不会出现混乱状况的,否则就是老师的管理问题。老师要应用多种形式、手段、调节课堂氛围,要时刻关注课堂动向,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始终保持精力充沛、兴趣盎然,这样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就会很好。

最后,把补困加在课后。优先差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个别学生对于课上的知识可能无法及时消化,所以,我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单独辅导,设计一些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细致讲解,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我在教学中最重点培养的是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以及善于思考和善于发问的习惯。因为我认为这几种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品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以各种方式不断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平时多提醒,多强调要求,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标志,在日积月累中,学生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在学生的学习中也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班的家长,家长们对于我的工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不仅坚持检查学生作业,辅导学生,还有部分家长给学生额外报了辅导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所以,学生的进步离不开家校的通力配合。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每一次好的成绩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常抓不懈,为学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第三篇: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进行成功的教学,不仅要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理解其内涵和意义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还是要在情感上认同,大胆去除传统模式化教学的束缚,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理念将其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地摸索、反思、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法。优质课比赛总结会发言。

一、删繁就简,标新立异

新的课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进,而教师因受传统教材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摆脱不了束缚,该少说的不少说,该精讲的不精讲,顾此失彼,所教内容既无重点,也无重心,让学生无所适从,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其实,只要加以分析,新的课改教材无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的重新编排和取舍,使之更趋科学合理,很多内容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并把教材内容读懂吃透。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节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该合并的合并,该分解的分解,该讲的地方精讲,不该讲的地方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

二、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首先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从而实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常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并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参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数学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四个步骤来进行。例题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虽然学生获得上述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做这样一题的价值要比做五题强,同时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因此,花点时间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将学生规定在某种思路里,即没有真正给予学生参与权和自主权,也会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不宽阔。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习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场所。在课堂上应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酷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使他们把数学学习成为自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三、利用设问,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衡量问题情境设计的标准有两个,即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

2.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怎样保持这种积极性,使其持续下去而不中断呢?

(1)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地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2)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合适的数学问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 问题要有方向性。这是指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使学生的思维趋向于教学目标。②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是指问题不宜太难和太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③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用一块打破成三块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问:“若带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I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Ⅲ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用“角边角公理”奠定了基础。

3.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上《平行四边形》一节时,整节课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气氛热烈,学生回答也不错。但课后笔者发现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这样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于是笔者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逐渐把问题习惯于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与引导学生思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四、平时教学中应善于与中考和竞赛内容接轨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善于把学习内容与中考或竞赛内容接轨。讲课过程中,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不自觉中接受中考试题或竞赛试题的熏陶。在平时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做题,特别是各种中考题或竞赛题,做完后善于总结,并把各种题型分解在每一节内容中,让类似题型贯穿于学生的训练中。

参加中考或竞赛,要想获得好成绩,不是靠一个月两个月的辅导就能见效的。首先教师要多做题,头脑里要有东西,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次是在课堂上要多渗透。平时为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每堂课都会留下一道或两道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数学题写在黑板上,或竞赛题或中考题,让不同层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讨论,从而在讨论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走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学生多做题就能提高学习成绩,于是题海战术成了很多教师的法宝。殊不知,这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谈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了。

我们都有这么一种体会,许多学习数学的人,在20年甚至30年不接触数学题后,却仍能解出一些很复杂的数学题。为什么?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他们掌握了数学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中学数学中处处渗透着基本数学思想,如果能落实到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思维活动上,就能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方面发挥出一种方法论的功能。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才会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其实,对中考或竞赛试题,只要少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每一道题,都包含着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那种考试过程中靠碰熟悉题提高成绩的做法说到底就是碰运气,是不可取的。教师的精力应该用在平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上。

六、讲课的同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授是传统的教学观点,也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应该做的是善于“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更突出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做作业的习惯,都加以引导,使之更趋科学合理。要求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要讲究艺术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还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更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这样,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八、善于与学生交流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只有实现心灵的零距离,学生才会打开心灵的窗口,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要有宽松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其聪明才智;二是要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才会在学生头脑里畅通无阻,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要有期待,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就会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实践证明,学生喜欢热情和蔼、敬重学生、耐心指导、诲人不倦的教师。有的教师虽然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的分析、讲授能力强,但是由于不善于和学生建立真诚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存在感情隔阂,教与学不能协调配合,结果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

总的来说,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基础,正确的学生观是前提,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爱好是关键,优良的教学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第四篇:衡水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启示

衡水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启示

衡水是河北南部的一个欠发达的、年轻的地级市。衡水中学就是原衡水县办的一所中学,招生范围只有30多万人口。2001年,衡水中学的高考主要标志性指标,在全河北省拔得头筹,开始位居第一,2001年之后,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有三、四十名。自2002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大批地涌入衡水中学参观考察,被一些民间机构评为“全国十大名牌中学”。

为什么衡水中学能创造“一个教育的神话”?

一、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

1、学校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学校应该是一个精神的领地。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单元,她和工厂、农村这些社会单元不一样,她的功能是育人,因此,学校应该是一块净土,应该是一块精神的领地、圣洁的殿堂。在这里面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职员,都应该思想纯、境界高,有理想,有追求,都应该抖掉身上的俗气,脱离开低级趣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否则,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校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办好一所学校,必须优化内部小环境,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学校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任何一所学校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都必须首先纯洁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思想,提升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精神境界,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氛围,使每一位老师都奋发向上,一门心思干事业。只有在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推动、互相竞争、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千帆竞发的态势。学校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进步,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效能和教育质量。

3、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养育全体教职工的精神追求。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老人家始终相信,精神会变物质,而且他认为,精神一旦转化为物质,其能量是巨大的。中国革命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一个人如果有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他就会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整个生命体的全部免疫力都会为他工作。

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而奉献的事业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异乎常人的精神追求。因此,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就必须让全校的教职员工向往高尚的东西,就必须净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心灵,就必须养育广大干部、教师的精神追求,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使每一个教师的整个生活都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充满活力。

4、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也是升学率。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的一句话:“教师除了丰富的学识、引人入胜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他要有正直刚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力量。没有好的品质、觉悟、作风,是不能保证教育效果的。”事实上,每天教师一走上讲台,都会立刻处在学生眼光的交叉火力点之下,你这个教师外表、谈吐如何,气质、境界怎样,你这个教师是不是称职,有没有水平,教书对你来说是职业还是事业,是责任还是兴趣,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他感觉你这个老师正直、高尚,热爱自己的事业,责任感强,他就佩服你、崇拜你。同样的话,你说出来,他愿意听,同样的课,你来讲,他就愿意学,从而产生很强的教育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老师这种人格的魅力、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就是教育质量,本身就是升学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人品、情操是处在教学过程最前沿的,在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最本质的恐怕还是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为。一个教师的职业态度、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精神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也就是说,教师的人格即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能对教师教书的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通过各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途径渗透、融会到教学活动中,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和品位。

5、建设精神特区,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很多的童真、还保留很多原始的自然情感:比如怜悯、同情,天真无邪,愤世嫉俗,善良诚实的一面,非功利的一面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原生命形态里的美好品质,都是出于生物人的一种本能,很多还没有受到污染。而这些东西在我们很多成年人身上已经很淡了,在这一点上,成年人应该向孩子学习。孩子们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现在已经是稀有资源了,弥足珍贵啊!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里工作的每一个人,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还是工人,还是职员,思想境界要高,要有事业心,正直,向上,向善,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们这些稀有的资源、美好的品质保护下来。

事实上,现在许多中学生心境不好,他们时常感到孤独、苦闷、压抑、烦躁,对社会看不惯,对周围的一切看不惯,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灰色调,好像这个世界都是错的,只有他自己是对的,你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在哪些地方伤害了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心中的灰色到底是来自什么地方?你也根本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去割腕、跳楼?即使是那些在表面上看来很安分的孩子,只要你一翻开他们的日记本,肯定也会大吃一惊。

中学生怎么是这个样子?我们很多成年人不懂。实际上,孩子们有着天真、纯洁的品质,他们对人生、社会有着美好的向往、美好的憧憬。每个孩子都跳动着一颗正直的、善良的心,都向往高尚的生活。但是他们毕竟涉世未深,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腐败污浊的风气,他们充满了困惑和疑问,这人都怎么了?怎么都成这个样子呢?自己无法理解,又找不到答案。于是对整个人生、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看法,理解不了,解脱不了,所以压抑、苦闷、烦躁。“太没意思了”,“不想活下去了”。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应该了解这些情况,把学生从这种状态里解脱出来。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心境呢?只有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让他们看到身边的人都是高尚的人、品行高洁的人,才能改变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6、建设精神特区要达到的四个初级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激情的工作学习状态。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教师的精神追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为师生着想,对未来负责。必须做到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严以律己,埋头苦干,胸怀坦荡、五湖四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拒绝利的诱惑,让教职工远离铜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先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然后才是参与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当前面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自然就会追求后面的一种需要。奖金这种东西最多只是满足教师的较低层次的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而这些低层次的需要对于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的优质高中校的老师来讲,已基本满足了。之后,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要靠的应是精神奖励,如赏识、肯定、荣誉、事业等等。因此在创建精神特区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工作上做出成绩的老师主要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而物质上的奖励尽量淡化,不在奖金上做文章。久而久之,老师就不再关注奖金,而是一门心思搞业务了。

拒绝庸俗,抖掉身上的俗气。学校规定,学校领导之间、校领导和一般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一般情况下,都不得相互请客吃酒,不搞拉拉扯扯。所有教职员工都不许搓麻打牌。远离庸俗之风,追求高尚生活。

让教师远离社会不正之风,坚守道德底线。第一、不准教师集体接受家长宴请(三人一起即为集体吃请),一经发现,必定要有个说法。第二、不准利用自己掌握的教学资源讨好权势家长,以教谋私,在学生座位安排、课堂提问等方面,对强势家庭的孩子做出倾斜,学校是不允许的。第三、不准接受学生的贺礼,以防师生关系变味(新年、教师节,学生送点礼物,不允许。第四、不准接受家长贵重物品的馈赠,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形象。

净化校内人际关系。提倡“同事之交淡如水”,努力使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人际关系简单化、纯洁化。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困扰,才能在业务上专心,工作上用心,事业上尽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

大力培育教师的教育情怀。持续不断地向老师们介绍一些教育人物的生平和感人事迹。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其一生不求功名利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通过这些感人事迹,去影响学校的广大教师,培育他们的教育情怀。让他们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时期,守住心灵的宁静,抵御外界的诱惑,一门心思做好本职工作。

在全校上下大力提倡的四种精神:奉献的精神,进取的精神,求实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要求教师做到:忠诚、奉献,正直、向上,事业为先,爱生如子。强调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团队意识、标杆意识。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

二、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1、1995年,1996年,衡水中学取得的成绩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得来的,大题量、满堂灌,拼学生、拼老师,干了很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甚至是体罚学生,棍棒教育的影子随处可见,总之是通过压抑学生、束缚学生、逼迫学生的办法去追求升学率,以致造成很多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学生累得发昏,老师累得吐血。这种教学方式的低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四、五遍了,你还是记不住”,就是最好的说明,因为他已经厌学了,失去了兴趣,知识信号已经输不进去了。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不同在于:应试教育是“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灵性,”使学生处于被束缚、被压抑的状态。而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解放学生,就是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被束缚、被压抑、被禁锢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探究,生动活泼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

有人说应试教育是“时间加汗水”,错了,时间加汗水怎么能等于应试教育呢?时间加汗水等于勤奋。虽然我们反对用“时间加汗水”的办法来提高升学率,但是“时间加汗水”绝不等于应试教育。科学家要搞一项发明创造,没有时间和汗水行吗?我们各行各业要赶超世界水平,没有时间和汗水的付出也是不行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都说过:天才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嘛!时间加汗水是应试教育的表象,不是本质。马克思讲,如果现象和本质完全一致的话,那么哲学就成为多余的了。应试教育的坏根,在于它对学生的压抑、对学生的控制、对学生的束缚,其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的强行灌输,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外加棍棒式教育。其结果,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生态,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摧残了学生的创造力,摧残了学生探索的心。问题出在这里。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勤奋努力。

2、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完成四大任务:

一、学生知识的学习,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三、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四、学生的品德教育;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发展。在一个学校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在课堂教学。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3、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不矛盾。素质教育搞好了,不仅不会影响升学率,反而会大幅度的提升升学率。虽然当前高考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难以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即使是采取加重学生负担、强行灌输、加大考试密度等应试教育的做法,也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应试教育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提高升学率。但是上述这些做法都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压迫之上的,学生处于被动、屈从的地位,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切地讲,应试教育这一套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靠应试教育提高升学率是极其有限的,它只能把升学率提高到一个有限的高度,再提高上不去了,那么后边的任务要靠素质教育去完成,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4、马克思主义靠灌输,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的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靠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从外部灌输进去啊。同样,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不可能自然地生长于教师的头脑之中,也必须靠灌输。为了改变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衡水中学专门制订了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每学完一章就考一章,考核不及格的大会点名,还得补考。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首先肯定,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里头也有许多闪光的智慧,比如说: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庄子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颜元注重实践的教育思想,还有《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知”的论述等等。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之中,这些声音很微弱,常常被淹没。相反,强行灌输、棍棒教育、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则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旋律。这些东西,是长期以来封建专制主义在教育上的一个反映。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在思想上依附于老师,唯师是从,唯书是从,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同时学生在人身上还要依附于老师,你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在老师面前学生俨然就是个奴才。老师把学生的大脑禁锢了,把学生的独立性剥夺了。蔡元培在上个世纪早期写的《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这篇文章中,就讲了中国传统教育中有大量坏的东西。

5、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衡水中学明确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明确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落实“五个要让”,优化十个环节。所谓“三个转变”,①就是把原来强行灌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启发诱导(这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②把教师单向的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课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③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能、德并重(这是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落实“五个要让”非常直白,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学校提出推进课改的“三全”要求,全员发动,全面推进,全力以赴。目的就是一个,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为推进改革学校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首先是率先成立教科处,由一名副校长兼任主任,专门推进教学改革,对全校的教学改革负责,它要培训教学改革的尖刀班。其次是“逼上梁山”。比如说,听评课,教科处每周都要安排一定量的听评课,而且我们对评课提出了三条具体要求:①、所有听参加听课的人都必须参加评课,所有参加评课的人都必须发言。②、所有发言评课者,都必须先给授课老师提三条缺点,再讲一条优点。③、要求所有评课的人,只要前面的人讲过的缺点也好,优点也好,后边的人就不要再讲了,必须有新东西,讲新的三条缺点和一条优点。这三条要求促使老师们踊跃发言,简直是争先恐后,谁落在后边谁就被动了。三是“唤起民众”。召开学生大会,到学生中去,宣传教学改革的内容、目的、意义和要求,把改革的方案告诉学生,让学生们知道改革会给他们带来好处,也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比如,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各个科任老师打分,把他们落实学校提出的“三个转变”、“五个要让”的情况排出队来,送教务处等等。通过这样一些非常的措施,造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群众压力,逼迫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6、引入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借钟馗打鬼

为了进一步巩固阵地,扩大战果,学校认为有必要借助外力、借助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进一步驱赶教师头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的教学观念。1999年,学校把“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引入了校园。这一理论是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积几十年的心血而创立的,其主要精神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七动”即动手做、动耳听、动嘴说、动眼看、动口议、动脑思、动情读。总之,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究,全身心投入。张熊飞教学思想把钱梦龙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张熊飞教授进一步提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实现学生学习的发展性。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引入校园后,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气氛热烈,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7、倡教育民主新风,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明确要求:在作业和自习领域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自觉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让学生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成为当时校园的一句流行语。为落实上述的指导思想学校提出了三条措施:

①削减学科授课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②放开自习,实行自习双轨制。不再把自习分配到学科老师名下,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自由支配自习的权利。

③实行作业限时制和作业自助制,改变过去整齐划

一、强制完成的霸王餐式的作业形式,实行老师精心制作、学生自主选择的“自助餐”式的作业形式。对于“自助餐”作业形式,要求教师做到:精心加工,精心制作,不断花样翻新;还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科技发展前沿;老师不能强买强卖。要求学生做到:自主选择,各取所需;尽其所能,独立完成。这样做得好处是把学生从浩瀚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学会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做题速度的做法。

2001年,衡水中学重点大学上线人数达到了678人。在招生范围只有38万人口的情况下,衡水中学的升学成绩却超过了招生范围100多万人口、甚至几百万人口的省内老牌的重点中学。

由此可见:①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②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解放学生。③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④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不是一两种具体的做法。

三、公平也是教育力

1、这句话是借用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翻造的。或者讲得更直接一些:公平也是升学率。

简单的说,公平可以优化教师的情绪状态,可以引发竞争,从而会极大地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学校教育内部的教育公平是终端的教育公平,在某些意义上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一个学校办学品位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养育也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公平往往是和民主、公正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校内部没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而且将会影响学校育人的质量。在学校里,每一个教师都希望领导能够公平的处理问题,一碗水端平,如果教师感觉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公平的,他就会有公平感,有了公平感,也就有了安全感,那末,他就会踏下心来工作。所以,公平也是教育力,公平也是升学率。有了公平,就会心齐气顺、政通人和,有了公平,就会积极向上,热情高涨。

同时,公平还会引发竞争。争强好胜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不怎么关注,但非常关注人本身。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就是要争高下,决雌雄,就是“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死要面子活受罪”。在学校里,老师也一样,他们特别关注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特别关注自己在教师群体中的位置,只要有一个公平的平台,他自然就会有一种赶超别人的欲望,只要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他们就会你追我赶,根本不用领导去管。所以,作为学校的领导,只要搭建起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让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去尽情地表演发挥,一显身手,自己在旁边公正裁判,就能够激发起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调动起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2、教育公平首先体现在用人上。用人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提拔干部唯才是举,公开岗位,平等竞争,群众评议,择优聘任,任人唯贤。用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

其次体现在政策的制订上。学校每一次出台大的政策,都要经过民主讨论,长时间反复酝酿,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利益,力求公平公正。

创造公平的环境还体现在评模选优、评定职称等问题上。学校领导坚持做到公开指标,群众评议,公开打分,当场排队。决不暗箱操作,决不感情用事,决不照顾关系。

创造公平的育人环境还体现在学生管理上。班主任在座位调整、任课教师在课堂提问等问题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家庭背景怎样、知识基础如何、也不论长相好看难看,让小草和鲜花都享有同样的阳光,让学生在平等、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3、衡水中学的另一个管理理念是:决不强迫任何一个教职工干他不愿干的工作。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要解放老师。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决不采用控制人身,限制自由等带有封建时代烙印的老办法。从1999年开始,衡水中学实行志愿填报竞争上岗。每年暑假前,学校要公布下一个学年的岗位设置聘任方案,然后由教师根据方案的要求,填报1到n个岗位志愿,公平竞争,最后由科室主任和年级主任根据教师填报工作志愿,分批次择优聘任。其中有一条,就是在聘任一个人的时候,决不聘他没有选择填报的岗位。这样,就把原来强调的个人服从组织安排,变成了组织安排服从个人志愿,这样,就使每一个教职工能够在一种公平、宽松的环境些自由的选择自己所愿意从事的工作岗位。

4、竞争管理上的优化设计

为了便于师生之间的竞争,学校在管理的很多环节上进行了优化设计:比如,新生入学,按均衡的原则进行微机编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随机抽班上任,不论是领导干部的子女还是教师子女一律不允许选班就读,以免造成班与班之间、生源人数和生源质量上的不平衡。再有,在平行班任课教师的配置方面,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教学风格,努力做到均衡搭配、优化组合,以利于竞争。如甲班教数学的是个年轻女教师,那么乙班也配个年轻的女教师。还有,从2001年开始,衡水中学开始尝试将一个年级的20个教学班分甲乙两部,每部10个班。在师资、生源均衡的情况下,让他们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展开竞争。

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工作考核的公平。严密的组织每一个考试,平时组考的严格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比如,考前对试题的来源、内容是绝对保密的;发卷以后,正式答卷铃响之前答卷的学生,要扣30%的分数,决不含糊;考场上的纪律也十分严格;考完之后,要密封卷头,整个阅卷过程也是在严密的监控之下,要在大的房间里面集体进行,而且是年级之间交叉阅卷、流水阅卷,以确保考试成绩的准确。另外就是教学时间上公平。对各学科课时进行科学的分配,然后严格要求老师不拖堂、不提前上课、不得挤占自习,不得多留作业,教师以任何形式变相挤占自习、多占时间都要予以爆光,受到警告,以确保公平的享有时间。

总之,在衡水中学,公平竞争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凡是可以竞争的地方都给搭建一个公平的舞台。

5、一个材料上说,衡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早晨起床后15分钟之内完成穿衣、收拾床铺、洗漱、整理内务,然后到操场列队出操。学校开始检查宿舍卫生和早操情况。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包含了七个争。争起床速度(不许提前)、争宿舍卫生质量、争列队早晚、争队列整齐、争步伐矫健、争口号嘹亮、争精神状态。在这里既有速度的竞争,也有质量的竞争。一天之计在于晨,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竞争之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早操完了之后,又是一系列的竞争。同学们跑着进教室,先是争每日一歌,然后争提前进入自习状态,自习开始之后,又争学习效率。学生和学生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凡是学校提倡的,事事、处处、时时充满竞争,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真实地讲,衡水中学的师生每天都生活在竞争之中,每天都是步履匆匆、紧紧张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快节奏、高效率。但由于衡水中学各方面的竞争是公平的、和谐的,所以大家每天感受到的不是竞争的压力,他们每天体验到的是竞争的亢奋和公平的享受,所以工作积极性极为高涨。

公平竞争给学校带来的变化还表现在干群关系的融洽。对教师来讲,由“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努力工作变成了一种自发的行为。对领导干部来讲,角色变了,由“督战员”变成了“裁判员”“服务员”,原来费力不讨好,背后挨人骂。现在只要袖手旁观、公正地举牌就可以了。

总之,公平竞争优化了师生的精神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人的潜力近乎无限,潜力的迸发靠竞争,竞争产生靠公平。有了公平的竞争,就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让校园激情燃烧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人们,激情是一种昂扬的、积极的心态,激情可以排遣郁闷,提升自信,激情可以激发灵感,调动身心的潜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情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张力。

中学生正处在烂漫的花季,风华正茂,在他们的生活里本应该充满着朝气,充满着幻想,充满着激情。然而,现在多数中学生,长期处在升学考试的恶性竞争之中,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不堪重负。很多中学生孤独、压抑、焦虑、烦躁、自卑,缺乏自信,怀疑一切,愤世厌学,个别学生甚至还有自杀倾向。这些不良的心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不但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要建设名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改善学生的心态,必须养育学生的激情,要让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充满激情,要打造一支富于激情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大批富于激情的学子,要创建一种激情文化。要为学校的教育注入生命的激情,要让校园生活激扬飞越。

1、通过课堂教学养育激情

建设激情校园,从招聘教师开始。激情对一个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从1999年开始,衡水中学到人才市场招聘大学生,从面试、试讲到考察,我都全程参与,亲自把守“入口关”。首先要看应聘者有没有激情,如果没有激情素质,其他条件再好也不要。对一个教师来讲,激情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创建激情文化,首先从课堂教学开始。衡水中学提出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不是好的课堂教学,并把师生激情互动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要求。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叫梁启超,曾在北京大学教书,梁启超先生上课,讲到精彩之处,往往顿足捶胸,狂笑、叹息,有时甚至痛苦流涕不能自已。每当讲过一课,梁先生常常大汗淋漓,极度兴奋。衡水中学要求教师学习梁启超,要带着激情走进课堂,以情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激情,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学生对权威的崇拜心理。为此,衡水中学提出四个敢于怀疑,即: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名家,敢于怀疑定论,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要求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一时的错误,勇敢地去欣赏学生的真知灼见,及时鼓励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激情。

事实上,激情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当学生有了激情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会兴趣盎然,当学生有了激情的时候,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激情状态下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2、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点燃激情

在衡水中学的校园宣传橱窗和场馆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条幅和警示牌。每天学生跑完早操,进教室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情绪激昂地颂读爱国诗篇,很多班级的课前一支歌也都是《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之类的爱国歌曲。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报告会、演讲会。每次活动都要经过认真的准备,报告演讲人或学生、或教师、或校领导、或社会名流,但都必须经校长办公会认真挑选。大礼堂报告会的场景布置、灯光音响都要经过精心设计,讲稿撰写要专人把关,要求角度新、信息量大。每次报告会下来学生热血沸腾,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不能自已。

心理学上讲:“欲除烦恼先忘我。”当学生每天想的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时候,必然会净化自己的心灵,必然会淡化对身边琐事的烦恼,而把主要精力聚焦于学习,而且,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很自然的会把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能比爱国的情怀更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当中学生为了理想而学,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学,有了强烈责任感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是强烈的、持久的。

3、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和组织集体活动调动激情

马克思讲,“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马克思选集第一卷第82页)”。

衡水中学这些年坚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感觉到:一个学生如果离开了班集体,学习毅力就会减退,学习效率就会降低;一个学生离开了班集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怯懦、退缩。而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的时候,就会立马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激情。

从1997年开始,每年高一新生入学后,学校都要组织他们进行远足活动。徒步急行80华里。组织这样的活动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能吃苦、有毅力,但是,更主要地考虑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永不服输,永不言败,靠集体的力量战胜自我,挑战极限。调动起一种生命的激情。

为了准备这项活动,少不了战前动员。讲清目的、意义、要求,学生们象过节日一样,头一天晚上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了。第二天清晨在红旗引领下,他们精神抖擞地上路了。10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三华里,人人打着背包,背负5公斤的食物和水,军容严整,歌声嘹亮,口号震天,宣传车的喇叭里喊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开始的时候,同学们轻松欢快,有说有笑。后来便双腿灌铅,小同学们互相激励着,互相推动着,甚至是互相搀扶着,依靠集体的力量,不顾双腿酸痛,脚上起泡,咬着牙走完全程(后边有救护车,走不动的可以上车,可是没有一个人上车)。当他们一跛一拐地列队返回学校时,高年级的同学和老师们在校门口夹道欢迎,有的高年级同学还推开教学楼高层教室的窗户,为他们鼓掌欢呼。我们的小同学唱着班歌、校歌,挥动着军帽,就象从战场上凯旋归来,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场面十分感人。

到过衡水中学的人几乎都对衡水中学的课间操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严整的队列、昂扬的状态、激越的口号、感人的气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一位记者到学校采访,记下了很多东西。这位记者说,“来到这里的几天,我始终被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所包围,被一种快节奏所包围着、感染着。你们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工作激情,你们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激情太感人了。这几天,让我感到,你们这里的人们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建国初期,那战天斗地的火红的年代。不是有一部电视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吗?我采访衡中的文章,就叫‘激情燃烧的校园’吧。”

我们现在的确是一个需要激情和必须养育激情的时代,因为没有激情就没有我们的教育事业啊!

第五篇:职业学校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职业技术学校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机电系

王雪萍

摘要: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对于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率以及创新性教学三方面加以论述。首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从提高授课过程质量出发,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把握好一个“度”,做到既“严”又“活”;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精细结合;教学过程突出启发式教学的特点。优化学生的作业设置和改善课堂语言更进一步丰富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其次,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率方面,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心理激励和赏识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巨大影响。最后,创新性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更高要求,本文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心理激励 赏识教育 创新性教学

学校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它关系到整个在校学生将来是否成才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笔者认为,要想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可以从提高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质量和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受效率以及实施创新性教学这三方面入手。

一、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提高课堂授课过程的质量(1)课堂气氛应既“严”又“活”

这样的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方面应该严肃呢?一是课堂纪律要严肃。严肃的课堂纪律是搞好课堂教学的保证,教师不能放任学生随便讲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和看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书刊。二是教师对一些基本概念、公式、原理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时,态度要严肃认真,不可随随便便,乱说一通。三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回答要予以纠正,不可讽刺挖苦,更不能讥笑。严肃的课堂纪律是必要的,但是课堂气氛不能严而过度,一严到底。否则会使学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出现“思维疲劳”现象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活跃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这是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热爱,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也容易接受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其次,教师应该准备一些与课堂有关的“调料”,如幽默、故事等。在讲授内容需要的地方,适当洒一点“调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讨论、咨询及挂图、模型试教板、电化教学等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2)教学内容应既“精”又“粗”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少而精”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但“少”以“精”为前提。课堂教学既要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赅,有针对性,又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粗”与“精”的关系,教师必须做到“厚积而薄发”。所谓“厚积”,就是教师要多深钻教材,多读书,多看有关杂志,多吸取营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当今社会,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出现,好多新名词不学习根本就不知道。所谓“薄发”,就是讲得精彩凝练。“厚积”的目的在于“薄发”。

(3)教学过程应既“疑”又“释”

教学过程中的“疑”与“释”,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要求。启发式教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但要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着重培养他们掌握、探求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哪些重点、难点、疑点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讨论,而不要把教材内容条条不漏,面面俱到地满堂灌。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善于设置疑问,又要注意引导学生解决疑问,不能包办代替。“疑”与“释”的过程,应是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设置疑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深题浅问,即对一些深而复杂的问题,采取化整为零,由浅入深的方法进行提问。否则,提问的问题太深奥,学生就会望而生畏,达不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二是要浅题深问,即对一些看似浅显,但很重要,而常常被学生所忽略的问题,必须深入探究。三是要直题曲问,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当然直题曲问不能太隐晦,更不能故弄玄虚。四是要曲题直问,即对一些简单而直露,相关而零碎的问题,提问时需聚零为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的习惯和精神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理解知识的钥匙,是探索和创新的开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不易发现的疑问,鼓励学生发现疑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又能避免照本宣科,使课讲得生动有趣。通过正确的方法设“疑”,使学生进入了探求未知的主动思维状态,但是,“疑”的目的在于“释”,只有通过“释疑”才能使学生解开疑团,切实掌握理论知识。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一是教师讲授释疑。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对那些理论性较强,学生又比较陌生,无法解决的疑问,大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组织学生讨论,辩论释疑。这种方法主要适于难度不大,学生能自行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三是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咨询释疑,即向教师咨询,也可向同学咨询。四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法释疑,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实践性较强,只靠课堂教学还不足以解决的问题。如专业课可到车间上,边参观,边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制图课可用橡皮泥自制各种模型等,让学生体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并自我欣赏,相互鉴赏彼此的作品。、改革作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作业的设置,大多数教师是直接从教材与资料上选取,这种被动、单

一、封闭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特别是现阶段学生层次不齐,基础不同,改革作业设置使其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非常重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我们进行作业设置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承认,尊重并处理好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设计作业,绝不能“一刀切”。

(1)作业分层

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强作业的层次性,以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较难解决的问题,可让成绩好的学生来处理、解答,容易解决的问题,可让成绩差的学生解答。要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健康发展,使有差异的学生都有所得,让全体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喜悦。

(2)设计题目

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精选出不同层次的题目,有易到难,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每一组集中体现某些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思考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使每一位学生每做一组题,都能亲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达到练一题通一类的效果,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3)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好奇心是创造力开发的一个重要对象,好奇心可以使人产生兴趣并驱动创造。实践证明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可设置题型新颖,趣味色彩浓厚,并且能在其他学科中应用的作业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3、改善课堂语言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当前,学生获得书本知识的主要场所仍然是课堂。上课开始时通过复习提问,讲评作业以达到巩固上次课所学习内容,导入新课的目的。导入新课要干净利落,并把这次课的重点、难点引入,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听课,自然地导入新课。讲新课时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讲课内容中,使学生对所授内容加深印象;其次课堂语言要诙谐有趣,使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处于愉悦的心境之中。在此心境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精辟阐述,语言表达清晰,富于感情,扬抑有致,面部表情自然丰富,手势表达适度。有条不紊的讲述既有利于学生的信息输入,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把握学生心理,积极引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巧用心理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抓住心理激励的最佳契机,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情绪,态度随着课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心理学角度看,好奇心得到满足或达到一个目标时,兴趣开始减弱,对学习活动开始感到疲倦,出现注意力涣散、心猿意马的现象。还有些学生因为知识深化遇到困难,学生信心由强而弱。此时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心理激励的方法,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情绪在认识中形成跃进状态,随着学习进程而发展巩固。当然,运用心理激励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突发性与灵活性。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机智,抓住机会,有的放矢,使学生有效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探求知识,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应该是善于了解学生,熟练运用心理激励的原则,抓住机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适时运用赏识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任何人都需要获得别人的赞美,这是因为只有获得别人赞美的人,才意味着被别人认可,被别人尊重,被别人称誉,并意味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被别人发现了。反之,如果一个人终日得不到别人的注意,或者经常得到别人的贬词,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适时给予适量的,恰如其分的赞美,使学生建立必要的自信心,有信心去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实施创新性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为创新教育过程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不仅要对创新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而且要运用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艺术。以下是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

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明确学生主体的前提下,结合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活动性质的特点,放弃权威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深沉而持久的师爱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支持学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责任和主体力量,从而形成自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自身的潜在的创造才能。

2、推迟判断,允许学生有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

一个创新性教学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方式,它定向于某个问题的解决,然后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发散思维,广泛地自由联想,思路流畅开阔,获得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常常有其局限性和不完整性,然而他们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因此,要允许学生有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教师不要过早下结论、作判断,以鼓励创意,使方案在学生的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到完善,思维在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以进一步的拓展,创新能力在自我判断和评价过程中得到不断增强。

3、善于通过创造性的教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是一种在观念上突破常规,不断提出新观点、新原理并获得前所未有的成果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体现在教师的教授要有创造性,学生学习要有创造性。所谓教师的创造性教授,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以新奇、独特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求异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主要表现为他们的创造性想象非常丰富,智力与情感活动方向独特、罕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新颖。这样,师生双方的求异性思维大大拓展了思维活动的领域,允许思维活动的自由跳跃或中止思维进程的连续性,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捷的判断力,使学生以突发、飞跃的方式对问题做出创造性解答。

4、善于提问。

创新性教学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性教学过程进行的前提。然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司空见惯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去分析,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是需要有对问题的感知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英国著名的思维教学专家德波诺(Edwardde Bomo)曾经指出:“学校课本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型的,也就是说,都有一个确定的已知方案,而且给出了所有必需的已知信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却往往的开放型的,没有确定的答案,还缺少很多有关的信息。”因此,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仅限于让学生复述、再现知识点,而是要引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不能只满足于学生知识量的积累和一般技能的熟练化,而应注重于学生全面创新素质的提高。

本文试图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质量和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受效率以及实施创新性教学这三方面探讨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主编:李伯黍、燕国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下载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吴胜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吴胜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反思材料 在大荔县教育系统大反思大讨论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县教育局有关教师大反思大讨论工作的文件精神,学习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学习中一边......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1 xx区教育局英语教研室开展了全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意在提高全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8篇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1 一 、明确教学目标,把握课堂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简介

    申丽敏,女,生于1971年1月,毕业于绥化地区教育学院,现任初二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工作任劳任怨,勤奋敬业,教学成绩突出,在学校组织的年度九次考试中九次名列第一名,荣获市级优秀教师、......

    教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参考学校教职员工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上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及质量考核办法,我认为要抓教学质量......

    浅谈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之我见

    浅谈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之我见 ——以小学教师为例 毛渡完小 田 芳 摘要:教学成效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变......

    衡水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

    衡水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 李金池 衡水是河北南部的一个欠发达的、年轻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只有一个区,叫桃城区,它的前身是衡水县----衡水地区行署所在地,衡水中学......

    教师个人提高教学质量计划.doc

    教师质量提升计划 碑岭小学 胡志成 一、现状分析: 虽然本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贞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教育学生,对同事坦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