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

时间:2019-05-12 08:3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管理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管理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

第一篇:加强管理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

加强管理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

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于1982年11月开始筹建,1984年6月经原吉安市行署批准成立。学校现归属吉州区人民政府领导、区教育局主管,是一所教学设施较齐全、师资力量较雄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

学校占地总面积280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23平方米。专任教师10人,其中校级领导3人(党支部书记1人、副校长2人),大学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4人;兼职教师25人,他们都是省、市学科带头人,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20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坚持“服务中小学”的思想,以“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办学原则,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学校指导工作,真心实意地转变工作职能帮助教师成长,从培训、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同步推进,并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大胆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探索,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坚持培训与培养、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多层面,多渠道办学,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模式。现就我校建设和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理的组织机构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并将教师进修学校建 设与发展纳入全市教育总体规划之中。为了加快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步伐,区教育局作为进修学校的主管部门对我校倍加关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吉州区中小学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区教育局每年都召开会议,对进修学校建设、教师培训等工作进行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指导学校全面开展工作。区教育局将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纳入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评估之中,促进了学校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齐全的服务功能

学校形成了上挂井冈山大学,下联全区中小学校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承担着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成了“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办学模式,层次办学多(学历提升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小学校长培训等)、形式灵活多样(独立办学、联合办学、长短结合),为全区各中小学开展教师校本研修提供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将培训结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帮助中小学教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和服务工作。

三、科学规范的管理

1、建章立制,规范培训。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目标责任明确。学校制订了《吉州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考勤与(考试)制度》《吉州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员守则》等制度,在书记和校长的领导下,由办公室、教导处、培训处、总务处具体落实,并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重大事项如:教师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等进行公示。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全体教师都制定有个人发展规划。同时,学校建立了吉州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兼职教师库,形成了专兼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培训者队伍,为我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

2、科学规划,谋求发展。学校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关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培训任务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各种培训计划,充分体现出教育活动规划的时代性,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

3、健全档案,科学管理。学校切实把管理工作纳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证培训工作规范有序的运行。建立健全了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档案,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各类档案资料齐全,分类合理,管理规范。

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证书和学时卡登记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继续教育证书》的填写,统一审核验印操作,召开了全区校长继续教育工作会,使各单位对继续教育工作重视起来,每年举办了各单位继续教育专干培训会,使 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更规范,翻印了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发给各中小学,并制订了《继续教育证书》审核办法,使一年一度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审核验印工作及时、规范、有序进行,保证无差错。在《继续教育证书》管理中,做到“两个100%”即中小学教师持证率100%,《继续教育证书》审核验印率100%。同时,依据《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审核情况,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学时卡”进行一年一度登记、验卡工作,保证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首聘或续聘顺利进行。

吉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12月1日

第二篇:教师进修学校发展构想

一、前言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2001年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学校管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培养专家型管理干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管理风格,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培训质量目标: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80%,满意率达90%。

第三篇:教师进修学校发展构想

一、前言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

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2001年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

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

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

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

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

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

学校管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

第四篇: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齐贤学校王静

教研组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最基层的组织和团队,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个教研组的成长,可以带动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整体教研组建设得到了提升,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出现整体上升的良好局面。

我们组现共有组员6人。王静,生物组教研组长,现担任高一和初二的生命科学教学,尤其在毕业班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徐美群,学校的科技辅导员,教龄较长,现担任初中的科学教学,曾经任教过初高中生物,在教学中也有丰富的经验。邢桂娥,现担任高二生命科学的教学,她的论文在市相关刊物上发表,有较强的教学研究经验。王小云,现担任高三生物的教学。朱婷,担任初中的科学的教学工作,她们虽年轻,但刻苦上进,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特长。吴福堂老师,是实验员,工作认真,踏踏实实。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舞台。作为学校,要为推进教研组课堂教学改革搭建多种平台,通过研讨课、展示课和专题研讨课,使全体教研组成员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新课程内涵的认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实践和改革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要积极组织各教研组教师外出参加各种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评优课展示课活动,使组内教师感受到课程改革浓烈氛围的同时,增强自身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积极参加校、区里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一个教师,只有始终处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活跃状态,整个教研组才有生机勃勃的活力。团队协作精神是教研组建设与成长的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具其现实的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从备课到上课准备,从资源整合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从试题选择到综合实践活动,从教学反思到研讨共享,都是群体性活动,都必须在全组人员共同参与、能力协作下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

1、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本学期,我们组两位教师评为镇青年骨干教师,两位评为校青年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等的示范作用,上示范课,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整体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促使更多的教师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2、在上学期的几项重大教学活动(如单科视导、教学常态检查、督导、市教研室关于新教材的视导)中,我们组竭尽全力配合学校,上好课,组织好各项工作。通过上探究课、说课、教材分析等形式,让每个教师都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从而让年轻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使我校的生物教学新人辈出,充满蓬勃生机。

3、师徒结对。在我们组有两对师徒。从备课、听课、评课、命题、改作业、科研等方面传、帮、带,周密设计,分步落实,尤其是第一次任教高三的王小云老师,常向王静老师、邢桂娥老师请教,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

同时,教研组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还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自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不关注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具有终身学习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师群体。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终身受用”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能使自己终身受益。

1、重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

我们学校的新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新任教师培训。我们组里的新教师也参加过。每位教师都参加了教材培训。

2、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我们组的王静与徐美群是区级骨干教师的后备人选。她们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她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在骨干教师培训中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让她们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创造良好条件。

3、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内容

我们组的全体组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关注学生,真正了解学生并善于与学生交流。既能引导学生,又能与学生共同前进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与时代同行的教育工作者。

4、把校本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我们组的全体组员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中,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使我们教研组成为一个学习化的组织,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开发教师的潜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的保障。

总之,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增强学校校本研究实施的最基础性工作,只有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充满了改革的活力,全校的教学管理措施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全校总体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力保证。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辱使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齐贤学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和平教育再创辉煌,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建设书香校园,促进教师发展

建设书香校园,促进教师发展

——利辛高级中学“读书”工作汇报

2014年5月20日

利辛高级中学办学宗旨是“办人民满意学校,育优秀素质学生”,发展战略为“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中期发展目标为“环境美,品质优,理念新,特色明”,建设“书香校园”,是我校着力打造的特色之一。

一、基础建设

2013年,学校在教学区以东、深秀园对面建成了淝水书院,藏书10万册。书院有三个图书室、三个阅览室,一个学术报告厅,并专设《四库全书》馆。书院既是师生安静阅读的场所,同时也向社会开放。教科研中心还建立了专门图书室,心理教育中心、美术中心也将建立自己的专门图书室。

二、环境烘托

1、校风校训。

我校校风校训具有书香味儿和文化底蕴,能够起到烘托读书氛围的作用。校风为“和而不同”,且不说它对师生差别化多样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的影响,单就它对阅读《论语》的暗示意义来说,都是明显的。

校训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行”,它既是我校师生进德修业之法的倡导,同时又是阅读国学经典的无声号召;师生看到了,弄不太明白,就要去查一查,读一读。

2、道路标识。如“元培路”,师生看到这个名称,恐怕就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称为“元培路”呢?可能就会查一查有关资料,甚至读一读蔡元培的著作。

再如“行健大道”,这个路名对于教师阅读《易经》等经典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楼道标牌。

博雅楼二楼楼道标牌“博学审问,慎思笃行” ——语出《中庸》,三楼“诚心正意,格物致知”——语出《大学》,四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语出《周易》,等等,都以浓郁的书香引导着师生爱书读书。

4、海报、电子显示屏。

海报、电子显示屏等文化宣传,如“培养人文精神,营造书香校园”等,召唤着师生好好读书。

5、校报、校刊、学校网站。

我校办有一报两刊——《利辛高级中学报》《利中教研》和《朝花》,并努力办好学校网站,也推动了师生读书写文章。

6、读书节。

我校设立读书节,每年开展读书节活动,今年4月1日——5月30日是第四届读书节活动,口号是“读高雅书,做高尚人”,“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7、状元文化。

我校前面的这条河我们叫它“状元河”,河边的亭子名之曰“状元亭”,深秀园中的一座桥命名为“状元桥”,校园东南方位的一个建筑是“状元阁”,是为纪念亳阜中仅有之状元李黼的。我校重要建筑都有记文。

“状元文化”对于读书有强大的号召力。

三、领导带头 巩校长号召并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读书,写读书文章;寒暑假布置读书及写读书笔记的作业成规定动作;要求建设学习型处室,当研究型教师。

从巩校长的《学而集》可以看出他带头读书学习。

四、制度推动

1、每学期给老师发一本书。

最近三个学期发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读一点教育史》,属于“今日如何做教师Ⅱ”系列,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凭什么让学生服你》,属于“常青藤”系列,文学艺术出版社的《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著。

给教师发书,配发通知,要求教研组适时组织读书座谈交流活动、读书心得撰写活动等,学校层面也开展相关活动,包括征集有关文章,校报、校刊、简报编发较好稿件、举办读书报告、统计通报等。

2、每学期安排专项经费报销教师买书费用。我们现在每学期给每位老师报销100元购书费用。它既有报销费用本身的意义,更有增强读书意识和推动读书行为的意义。

3、给教研组长订阅两报一刊。

学校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每年订购近200种报刊,各处室也都有多种报刊;并为每个教研组订购了《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

4、奖励老师编书出书。

我校以奖励的办法鼓励老师编辑校本教材,近几年,编印了《国学基本读本》《利辛地理》《利辛人说普通话》《中学生演讲入门》《五禽戏》《儿时的游戏》《乒乓球学习指南》《汽车模拟驾驶技术》等20多种校本教材,还出版了一本由在校学生编写的研究性学习专著《CPU发展简史》;其中《利辛地理》《利辛人说普通话》《高考语文知识速查手册》分别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活动促进

这里向各位介绍一下我校今年读书节系列活动情况。其中有“读书”主题班会,广播站“每日推荐一本书、一位作家”,“我的教育理想”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我的教育理想”读书演讲比赛,师生推荐好书100种,高一经典诵读比赛,“走进经典”文学讲座,朝花文学报、现代诗报读书节专题版编印等。

读书推动了绿色课堂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校高考成绩逐步提高,2011年本科达线600人,2012年890人,2013年1018人;2012年应届学生张梦磊录取中国科技大学,秦财华考分是全市应届文科第一名,2013年应届文科学生李壮录取南京大学。

读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3教师教研成果省市级获奖71篇,报刊发表22篇。

近两年来,省级课题《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题,《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关于合作写作与自我评析——高中英语写作模式的课堂探索》获得省级课题成果二等奖,一项成果由省级选送参加国家级评选。

近三年来,我校有25人次在市级以上优质课类大赛获奖,31人次被评为市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2人成为省、市级特级教师。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读书从今天开始,快乐就从今天开始。

下载加强管理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管理 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进修学校证书管理实施办法

    区教师进修学校证书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校证书管理,严格控制证书发放数量,结合学校近几年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严禁借竞赛、评比搞以权谋私、厚亲近......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_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育智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重至......

    创新精细化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创新精细化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时间:2012-1-10 来源:本站 文:于洪区东湖学校 浏览:1176次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一、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于洪区东......

    关于原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原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1. 调查目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师范教......

    关于原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原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生存与发展状况 的调查报告前言 1. 调查目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我国教 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师范教......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律师、医生一样,有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万隆初中 1994年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尽管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