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写作——语文教师新的生命的活力
浅析教学写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摘要:教师承担者传递人类知识和社会文明的重任,在教学生活中有快乐的生命体验,有丰富的灵感来源。这样的他们需要一种有生命的书面表达和交流。于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写作成了当前教师一种基本的专业需求。边行边思,述而又作,是当前教师成长、提升生活品质和专业化成长的生命通道。
关键字:教师,写作,教学写作
一、教学写作的必要性
第一,教学写作的内涵
写作是人类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通过书面表达传播的行为,本质上是言语生命的一种自我实现途径。对于现代人来说,写作不是技巧而是代表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让写作成为生活习惯中的一种也是时代的召唤。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又处于一个人人争相成为“作家”的大社会背景下,自然应当也是一个边思边行的智者,同时,让教学写作也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常态,一条专业成长的通道。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播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学”是指师生双方的协同活动,也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人类文化知识,进而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是教学实践的工作者非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教师的主要劳动是从事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
为此,提倡教师教学写作更为合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把教学写作定义为教师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体验,并为教学工作所需的所有书面活动的统称。
第二,教学写作的分类
教师的教学写作涵盖面很广,大到一般的教育理论应用感悟、教
学研究,小到一节课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后感想。依据不同的性质大体分为三类。
其一、教学中的应用型写作。
应用型写作指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常见的一些写作活动,例如教案的编写、制定教学计划、撰写工作总结及各类评语等,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一定的好处,教师在计划中推进教学工作,如教师利用富有激情、富有爱心的评语,会深深地触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其二、教学中的研究型写作。
教学研究写作也是与教师教学实践研究相关的写作活动,有教学日记、教学札记、教学随笔、听课笔记、读书笔记、教学案例、教学研究等文章,还有教学论文,出版专著。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表现之一。
其三、教学生活中的日常写作。
在日常生活中,教学写作也必不可少,如书信、便条等。教师的日常写作,其实是对教学的一种记录,一些思考,记录与思考之后我们把这些东西连贯起来,成为我们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点,一条线。通过日常的记录与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反思,剖析自己的不足与问题,这样,能使教学的面变得更宽,更实,更有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总之,教学写作就是以多元性话语展示教学生活实录的写作。在这里,教师以不同的话语方式:感性的、理性的、专业的、生活的、议论的、叙事的等等来展现自己的教学生活实践。
第三,正确理解教学写作的实质
教学写作与生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教学写作非文学创作,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生活的记录,教学也就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会给我们带来成功和欢快,有时也会有失望和烦恼,这些都是生活的“调味品”。如果我们把这些发生在教学生活之中熟悉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了有意义的教学事件。这种记录教学日常生活的写作活动也就是教学写作。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 的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丰富的实践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做出理论上的概括,终其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四十一部专著,还写了近一千二百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短篇小说,尤其他书写的教育日记为我们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指导,33年的教学生活记录整理了脍炙人口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
教学写作与观察。写作,不是从文字组合开始的,而是从观察开始的。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兰所说“写作即观察”。“观察”应当是指人们有计划的认识某个对象的知觉过程和认识过程。教师的写作,要从观察教育开始,观察教育活动中的人和事,观察教育场景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行为方式、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尤其是要观察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行为方式,教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则要求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还必须要敏锐一些、细微一些、持久一些,也要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教学写作与思考。写作是文字的表达,也是思考的结果,思考产生创造,现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一是思考创造的结果。教师的写作,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作品便是思考的文字呈现。只看不想,只是观察而不思考,如同视而不见。在观察教育事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批判性思维、反思性思维,都是必要的,这种有目的、理智的教学思考,用书面语言予以记录,就是教学写作了。
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传统定义“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但当今的认识应当是“教师,教学生学”,说明教师是为“学生学”服务的。则教学写作中的教师的生活体验要体现在:深刻准确地把握学生,理解学生,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全部的感觉器官,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象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体会一切。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观察、有思考,就应该有观点想表达,有东西可写。反过来,经常写作又能促进我们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写作就是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
二、教学写作的意义
第一,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要行动,要思考,更要教学写作。通过教学写作,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在教师职业成长中教育的智慧和教育幸福的体验。一个教师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就不能轻视写。“要写得精彩,就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教学写作是人生从此岸向彼岸的泅渡,是生活晶体的析出。
正如论语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想要成长,需要深刻地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教师亦是如此,在写作中通过对教学生活,对职业生涯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创造出一个个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文章,这些都是对生命的诠释,也是教师成长的感悟。
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必经之路。
教师是人类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递者。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他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有的教师抱怨自己太忙,没时间。也有的教师在忙碌中思考,在教学困惑、意外的遭遇中不断地去追寻,不断地思考和阅读,不断地记录和梳理自己的心得体会,快乐地前行在自己的专业成长的路上。
教学写作就是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梳理教学中成败得失的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的自我提升。在当代人人都可以做写手的背景下,教师写作成了当前教师一种基本的专业需求,边行边思,述而又作,应当是当前教师的一种生存状态。从最简单的教学记录到教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教学写作正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通道。
第三,提升教学生活品质。
教学写作是教师优化审美情操,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可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总之,教学写作是当前教师的一种生活常态,也是教师提升生活品质和专业化成长的生命通道。一个有成就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持思考并把这种思考连结起来的“思想者”,还应该是坚持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的“记录者”,更应该是把想法整理成文的“撰写者”,如果
能把这些想法与写出来的材料经验与人交流,那就还是一个“交流者”。
参考文献:
第二篇:语文教学的新生命
语文教学的新生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教师:蒙芬
在科学文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语文教学需要信息化、网络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根本变化,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中,语文教学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语文教学注入了这种新型的教学形态,从而使得现今的语文教学展现了新的生命和活力。首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工具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让学生自行去探索解决问题,突出教学的启发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依据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是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把学生带入丰富的知识世界,还可以将难以直观表达的语言文字,抽象的道理,复杂的现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文章重点难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之中,给予他们理解文章重点、难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课程资源中畅游,自由选择,吸收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存,为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挑战,不断得到超越。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己有的知识,并逐渐培养成技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得以提高!
其次,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运用,学生将拥有新颖的语文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和语文课堂以外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工具,学习手段去学习语文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方法,获取课堂上没有形成的技能、技巧,使语文学习逐步实现自主化、自动化、个性化,使语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内在过程。教师的主观努力仅仅是个外因,这个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追求的只要目标之一。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离不开一些教学媒体手段的帮助。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现代教育技术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它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直接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中,可以是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如教学《太阳》一课时,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知识性强,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它的特点,而多媒体却具有极丰富的表现手法,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和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我播放动画视频,传说故事《后羿射日》并配上讲解,引起学生疑问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播放太阳分别从大海、草原、山村、森林升起来,光彩夺目的画面和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更突出了太阳的大。直观、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边看边不时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地印下。在理解太阳这些特点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什么关系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有太阳时万物生机勃勃。大地变得一片光明,充满生机、活力,到处都很美丽。没有太阳时地球上就没有光明和温暖,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甚至没有人类。从而让学生理解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整堂课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去尽情学习,获取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挑战,不断得到超越。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己有的知识,并逐渐培养成技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得以提高!
第三篇:语文写作教学
抓住时机,诱发文思
---作文教学心得 黄金扬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都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花费相同的时间和精力。相较而言,学生的听说基础厚实于读写基础,听说能力发展先于读写能力,这是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一定基础的听说能力;而就读写来说,学习作文难度大于学习阅读难度,虽然二者都需要高度的综合能力,但阅读是学习别人现成的知识和经验,而作文则相反,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生活。因此,作文难写,写作文难成了师生们共同的苦恼。不论是成绩好或差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患有“写作恐惧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在作文教学研究中引进了“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科研新成果,试图改变作文教学少慢差的尴尬现状。这些探索在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勿庸置疑,作文教学并未因此而全面扭转低效的被动局面。写作赢得大面积丰收的时刻尚未到来,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障碍心理依然存在。在写作中出现的畏惧、自卑、怠惰等消极心理是学生“写作恐惧症”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十分有害,“不仅会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会因此妨碍他们探索知识的主动性,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甚至会扼杀了他们体味和追求丰富人生的乐趣,远离真善美的熏陶,使学生以后的发展呈现出断层。”因此,有必要探寻“症因”,寻找矫治不良写作心理的“药方”。
“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大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和更坚强。一言以蔽之,就会成为更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对于学生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之所以怕写作,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比别人差,更多的原因是他们身上缺乏写作所需要的动机、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当然,学生写作外部环境不佳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消除学生写作中的障碍心理,需要社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而这其中我觉得对语文老师的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课堂效果。
抓住时机,诱发文思。课堂上的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常有些令人动情却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的情境,一般学生往往不留意这动情的瞬间,失去作文感知的最佳时机,待事后再提起笔来,就会觉得感情“冷却”了,心境随着情境的变化,也许不再如当初那么令人激动万分了,也就难以再写出当时自己在那特定情境中的“心境”了。作为语文老师,就要善于捕捉这种作文训练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境界,及时点破文思的“泉眼”,并将这种情感的涓涓细流导入文思的渠道,使学生产生一种“胸有所积,不言不快”的心理状态。我在平时上课时就尽可能注意捕捉适合作文的情境。如有天上课,由于前一节课的老师板书的东西学生还没有消化,而个别学生又积极擦黑板。这时,班上有些人开始在底下议论开了,有赞赏的,有嘲笑的,有埋怨的„„这时,我马上改变计划,决定上一节作文课,让大家以“擦黑板”为话题,写一篇周记。由于是刚刚亲眼所见和所闻,有些还是亲身经历的,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就有话可说了。这样的话题,都与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息息相关,学生动起笔来自然也就较为容易了。更值得一提的是,让学生学会对现实事件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能使学生明辩是非,从善远恶。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或生活中的特定情境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引导到作文中来,指导学生写出情真意切、有血有肉的文章来。
第四篇:一个山村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
一个山村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真经"
-----保亭思源实验学校 黄恒宝
"耶!我的习作发表了",那自信的笑容,那开心的叫声,绽放在三(7)班的教室里。在这浩瀚的书海里,在这漫漫的求学路上,一盏航灯,一群乡村孩子,我们一路搀扶,一路鼓励,彼此信任,演绎着一段山村教师的写作教学故事。
我校地处保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阅读氛围不浓,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差,受黎、苗族语言的影响,让孩子们写一篇优美的文章,是相当困难的。有时他们连一句话都说不通顺,语法颠三倒四,交上来的作文本就短短的几行字。此时,我焦虑万分,满脑子想着孩子们以后的习作如何教?看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一双双求知的眼,不停地安慰自己:他们还小,随他们成长吧!可我越安慰自己,交上来的作文越糟糕。是不是,我要为此做点什么?我思考、学习,大量收集孩子们习作的第一手材料,自己编辑成班级作文集,进一步分析、总结,从中反复琢磨山区孩子的表达方式。最终,我选择了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说、写,以2014年9月,向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巜我手写我心,习作生活化》。从此,为这乡村孩子们竖起一盏习作的航灯。
一、我演你说,你说我写
刚接手三(7)班时,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乐于接近老师,好表现,课后的口头表达,叽叽呱呱地说个不停,可课上像腼腆的小姑娘,沉默不语。此时,我眼前一亮,有方法了,从"说"开始,抓好课前5分钟,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小组为单位,个人展示或同学合作展示,从讲故事到创造情境编故事,每节语文课一练,从课文中挑选优美的段、篇,进行模仿训练。一天一练,一天一个鼓励,从自然段开始。例如:人教版第5课《灰雀》,我与列宁的对话,我们可以引渡到自己生活的对话,从说到写,做对话片段的训练。还有巜翠鸟》一课,描写翠鸟外貌这一自然段,也可以做描写动物、人物外貌的训练。我们还经常开展活动,如:吹气球、丢手绢、梅花朵朵开等,以活动让孩子乐学、乐说、乐写。
二、同读一本书,同写一首诗
乡村的孩子基础差,阅读习惯没有养成,没有感受到读课外书的快乐,孩子们如果一直不读、不看,语文知识的积累从哪来?视野如何开阔?如何学习与借鉴到别人的表述方法?我想啊,孩子们不是喜欢听故事吗?那我就抓好周末,在全级微信群里分享自己听、看到的故事。从此以后,我常做这样的事,共读一本书,分享故事精彩片段。慢慢的我们同读很多书:巜蜗牛屋》巜好脏的哈利》《莎莎的月光》《安徒生童话全集》等等,一个学期分享几千个故事,慢慢孩子口说顺了,胆子大了,乐于分享了,写自然也生动、具体了!我们不但分享故事,我们还分享儿童诗。如雪野老师巜爱读书的树叶》《有礼貌的百足虫》,聪善老师《一只毛毛虫》、巜小蚂蚁的船》等等,还听海口滨海九小三年的学生张可佳同学的朗读,孩子朗读得有声有色,声音一播放,山村的孩子静了,以后更喜欢看书,更喜欢写作。他们也动手写写儿童诗喔,我校刘方楊、何开勇写的巜公交车》《抓山鸡》《老师,你辛苦了》《外婆的歌谣》儿童诗刊登于2017年12月5日的巜南国都市报》习作栏目。孩子看到自己写的诗刊登了,笑得更甜了。
三、抓好"点"的训练,以点带面
孩子们说开了,乐于分享。接着我又孩子换"药"了,让精彩继续,畅游书海。这"药"呢,就是"点"的训练。例如:人物外貌的描写。先让孩子们自己看书找找,别人是什么描写的,分享给大家。然后,我让班长站在站台上,我们来写写他的外貌,我在黑板上写道:今天的习作"点"的训练:人物的外貌。同学们的话题: xx,长得-------,他的头----,眼睛,还有-------,同学们都喜欢他的原因。以后我们常做"点"的训练,如:人物的对话、场面描写、连续动词的运用描写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內容可写,一切训练点,从孩子们的生活取材,孩子熟悉,乐于分享,让小组激励,精彩连连。
四、精彩呈现,抓"细节"的训练。
我一直以"先说后写、先写后教"模式去训练孩子们习作能力。让故事精彩纷呈,引导孩子们抓细节描写,做好每周的小练笔。如:我们玩了吹气球的游戏,我一边吹,一边走到孩子面前,但孩子们不能说、不能动,可心里感觉一浪高过一浪,谁都怕老师在自己面前吹爆气球,心中有感了,下笔自然有神。就这样,我们一点点地交流、一点点地分享故事,尝试小练笔。同时做好读写迁移,从课文中取出可以做小练笔的片段,让孩子们去品读、仿写,渐渐地过渡到写写自己生活的景、事,一年,两年,乡村的孩子的作文有起色了!从2013年至今,孩子们在巜南国都市报》《海南特区报》巜椰城.青少年写作》,吉林省《写作与考试》南京的《七彩语文》、甘肃的《故事作文》等报纸、刊物上发表280多篇习作,收到《南国都市报》68份稿费!孩子们笑了,孩子成长了。这盏航灯一直点亮......(黄恒宝老師电话:***)
第五篇:如何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范文)
如何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赞可夫曾经指出:“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教学激情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体现。唯有真知、真理方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唯有真情、真意才能让学生动心、入神。”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们的接收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生命力。每次,遇到语文教材中的好文章,教师应该把自己作为一块煤,投入炉火,燃烧得通红,率先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再将放射出来的火光与热量传递给学生。如是,我才会觉得上课本身即为一种享受,而学生在这种感染力下,自然也会学得兴趣盎然。综观当前的语文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念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尤其是某些教师唯书至上,不管学生的实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降低了语文课的实效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从新理念的语文教学着手,构建适应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