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5篇)

时间:2019-05-12 08:3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

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憋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2.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BC两种型

13.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1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6.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8.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

C.在复式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9.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 B.瓦根舍因 C.赫尔巴特 D.韦特海默

20.“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个人活动 D.小组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0分)

21.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____课程。

22.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____。

23.主题班会应以____为主,教师不能包办。

2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____。

25.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____、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6.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____的发展。

27.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果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统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

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____的关系。

29.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制度叫____。

30.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法国教育家是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5分.共15分)

3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3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33.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4.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35.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4

36.教师无需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要掌握专业内的知识就可以了。()

37.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8.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重点关注的对象应是先进生和后进生。()

39.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

40.国外有人统计调查了某家族的八代l36名成员,发现其中50名都是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中,教师从哪些方面着手?

42、简述中学德育的意义。

43、简述制定中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44、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五、论述题(6分)

45、试述因材施教原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六、案例分析题(9分)

46.王老师是一位青年班主任,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然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的学生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现象,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B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B 【解析】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4.D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D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7.D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 6 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

8.A 【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D 【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教书与育人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10.D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它要求教师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不能打击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和独创性。

11.C 【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使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2.A 【解析】权威型的教师有很强的教学责任心,但教育方法简单,不讲求教学方式,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对教师只能是听取和服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表面畏服,背后抗拒,处于被动地位。

13.C 【解析】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14.C 【解析】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5.B 【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鱼”指直接给他现成的鱼,而“渔”则指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让他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标,效果会更好。

16.A 【解析】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是个体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就人的发展而言,其认知发展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

17.A 【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8.C 【解析】所谓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时空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相对单式教学,复式教学情景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强。目前复式教学主要用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等地。

19.B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提出了“范例教学法”。

20.D 【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是在教师或辅导员的指导下,以自愿结合原则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小组,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 8 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和培养专门人才。

二、填空题

21.实践性 22.四书五经 23.学生 24.培养创新能力 25.修辞 26.心理 27.班主任工作总结 28.促进 29.学校教育制度 30.卢梭

三、判断题

31.× 【解析】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32.×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与艺术教育并不是等同的。

33.√ 【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34.× 【解析】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35.√ 【解析】

(1)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36.× 【解析】现代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主要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科学技术呈现出综合发展的趋势;当代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质疑意识增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37.√ 【解析】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

(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38.× 【解析】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多数,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互相争斗的焦点。因此,对中等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中等生自己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进步,班主任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既要抓两头,又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性循环。

39.× 【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 10 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0.×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决定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应本着信任、理解与尊重的态度,认真调研,了解班级成员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在班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能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班干部。

(2)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鼓励积极分子独立开展工作,因为独立开展工作是发挥其最大积极性和最大潜力的前提,这样可以加强其与同学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因为他们的经验毕竟还非常有限,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创造机会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42.【答案要点】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3.【答案要点】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历史背 11 景的不同,中学教育目的的内涵也不尽相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中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的身心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中学教育要适应并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中学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每个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都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可能是明确的,可以用文字或语言明晰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较为模糊的、笼统的,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指导着具体工作。

44.【答案要点】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分的、足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的知识、人物或事件,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与指导。

(3)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也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组织的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五、论述题

45.【答案要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2)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与才能相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46.【答案要点】王老师的班级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王老师并没有以身作则,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求教师的思想进步、品德高尚、遵纪守法、工作认真,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境界。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 13 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的品行应该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学生时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教师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

强化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page] 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憋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page] 12.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D.兼有BC两种型

13.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1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6.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8.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page] 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

C.在复式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9.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

B.瓦根舍因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C.赫尔巴特

D.韦特海默

20.“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个人活动

D.小组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0分)

21.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____课程。

22.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____。

23.主题班会应以____为主,教师不能包办。

2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____。

25.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____、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6.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____的发展。

27.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果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统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

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____的关系。

29.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制度叫____。

30.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法国教育家是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5分.共15分)

3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page] 3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33.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4.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35.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36.教师无需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要掌握专业内的知识就可以了。()

37.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8.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重点关注的对象应是先进生和后进生。()

39.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

40.国外有人统计调查了某家族的八代l36名成员,发现其中50名都是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41、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中,教师从哪些方面着手?

42、简述中学德育的意义。

43、简述制定中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44、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五、论述题(6分)

45、试述因材施教原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六、案例分析题(9分)

46.王老师是一位青年班主任,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然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的学生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现象,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请你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page] 1.D 【解析】古代埃及在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子弟。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很受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于是“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B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B 【解析】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4.D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D 【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7.D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

8.A 【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D 【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教书与育人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10.D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它要求教师正确对待个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不能打击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和独创性。

11.C 【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使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2.A 【解析】权威型的教师有很强的教学责任心,但教育方法简单,不讲求教学方式,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对教师只能是听取和服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表面畏服,背后抗拒,处于被动地位。

13.C 【解析】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page] 14.C 【解析】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5.B 【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鱼”指直接给他现成的鱼,而“渔”则指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让他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标,效果会更好。

16.A 【解析】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是个体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就人的发展而言,其认知发展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

17.A 【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8.C 【解析】所谓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时空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相对单式教学,复式教学情景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强。目前复式教学主要用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等地。

19.B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提出了“范例教学法”。

20.D 【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是在教师或辅导员的指导下,以自愿结合原则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小组,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和培养专门人才。

二、填空题

21.实践性

22.四书五经

23.学生

24.培养创新能力

25.修辞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26.心理

27.班主任工作总结

28.促进

29.学校教育制度

30.卢梭[page]

三、判断题

31.× 【解析】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32.×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与艺术教育并不是等同的。

33.√ 【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34.× 【解析】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35.√ 【解析】

(1)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36.× 【解析】现代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主要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科学技术呈现出综合发展的趋势;当代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质疑意识增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37.√ 【解析】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

(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38.× 【解析】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多数,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互相争斗的焦点。因此,对中等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中等生自己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进步,班主任一定要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给予足够的重视。既要抓两头,又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性循环。

39.× 【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0.×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决定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page]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应本着信任、理解与尊重的态度,认真调研,了解班级成员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在班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能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班干部。

(2)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鼓励积极分子独立开展工作,因为独立开展工作是发挥其最大积极性和最大潜力的前提,这样可以加强其与同学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因为他们的经验毕竟还非常有限,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创造机会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42.【答案要点】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3.【答案要点】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学教育目的的内涵也不尽相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制定中学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青少年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的身心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中学教育要适应并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此,中学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每个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都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可能是明确的,可以用文字或语言明晰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较为模糊的、笼统的,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指导着具体工作。

44.【答案要点】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充分的、足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的知识、人物或事件,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与指导。[page](3)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也可以参考其他教师组织的活动,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五、论述题

45.【答案要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2)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与才能相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46.【答案要点】王老师的班级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王老师并没有以身作则,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求教师的思想进步、品德高尚、遵纪守法、工作认真,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境界。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的品行应该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page] 教育学生时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教师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文章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第三篇: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倾向提出来的。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2.所谓(),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3.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4.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 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 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5.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6.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7.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A.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学前儿童的需求

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9.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1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儿童观 2.幼儿教育学 3.综合性原则 4.现代儿童观 5.幼小衔接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1.教育是指学校教育。()2.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3.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89年正式颁布施行的。()4.“教师讲、幼儿听”是灌输式的机械教育。()5.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弓}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供教育幼儿使用。()6.教师指导的频率越高,越有助于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7.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排教育活动。()8.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就是要求教师多用言语的形式表扬、指导幼儿,学会倾听。()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2.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师应如何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 2.如何认识幼小衔接工作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

六、案例分析题(共12分)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是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2.B【解析】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3.C【解析】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4.D【解析】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5.C【解析】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6.C【解析】幼儿园月、周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7.D【解析】成人往往不能从幼儿角度出发思考幼儿教育,忽视幼儿特定年龄阶段的需求。8.C【解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个性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9.D【解析】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与游戏等活动是融为一体的。

10.D【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二、名词解释

1.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2.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3.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4.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5.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三、判断题

1.×【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才是指学校教育。2.√【解析】略。

3.×【解析】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96年正式颁布施行的。4.×【解析】教师讲、幼儿听不完全是机械教育。

5.×【解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指幼儿园与社区实现资源互享、互通。6.×【解析】教师的指导过多与效率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7.×【解析】尊重幼儿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发展需求。

8.×【解析】教师与幼儿的沟通除了言语沟通外,还有非言语的形式,如身体接触等。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教师必备的能力:

(1)观察力。因为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弱,对其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很弱,这就决定了观察对理解幼儿的特殊重要性。

(2)沟通能力。沟通与观察不同,它需要一种相互性,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在双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协调的默契。其中包括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2.【答案要点】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在心理方面,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降低;在社会性方面,人际交往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学生甚至还出现怕学、厌学的情绪。3.【答案要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其原因是: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幼儿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2)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为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就不佳。(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增。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幼儿园教育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幼儿园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要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最根本的是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并真正地面向幼儿,在此基础上,具体的技能是必要的,例如:(1)引发交谈的技能。善于敏锐地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地引入交谈之中,或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2)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昕我说”、“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是自己随时可以交谈的对象。

(3)扩展谈话的技能。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适宜的信息、词汇或问题,引导幼儿把谈话延续、深入下去。

(4)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例如,注意激发那些沉默寡言或说话不清的幼儿的说话积极性,耐心倾听,尽量多鼓励;根据幼儿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话题、方式、词汇、语速等有效地刺激幼儿交谈。

(5)结束交谈的技能。适时地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即使由于时间或别的原因必须要结束谈话,也要让幼儿感到,老师很想听他讲,可惜没时间了,回头还有机会的。2.【答案要点】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整体的工作,其表现在: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不应当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应当看到,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近期目标,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来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一谈到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研究表明: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充足的自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入学后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所需的身体、心理素质、独立自理能力等准备不足。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不仅仅是在“智”的方面,更多的是由于身体、态度、习惯、意志、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独立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不足而造成的。要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须的各种基本素质。在衔接中仅偏重某一方面是错误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某些因素则更片面了。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更多资料查看:http://jsks.offcn.com/html/jszg/zgbkzd/

第四篇: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儿童从出生到3岁的社会化主要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的。()A.社区 B.托儿所 C.家庭 D.社会化活动

2.幼儿教育目标的入手点是()。A.思维 B.想象 C.任务 D.情感

3.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遗传、成熟、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社会性经验、学校学习的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儿童出现逻辑思维萌芽的年龄是()。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5.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遵循着__________的发展规律。()A.由中间到四周发展 B.从外部到内部 C.从动作到语言 D.从语言到动作

6.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幼儿教育形态是()。A.以老教小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B.母亲教孩子 C.模仿游戏 D.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7.__________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A.蒙台梭利 B.皮亚杰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8.__________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A.思物 B.恩物 C.念物 D.宠物

9.“情商”这个概念是___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研究结论,一个孩子将来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A.加德纳 B.加德曼 C.戈尔纳 D.戈尔曼

10.陈鹤琴对幼儿园惩罚所持的观点是()。A.坚决反对 B.表示理解并支持 C.可以偶尔使用 D.在规定的原则下使用

11.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三个方面。()A.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观察和评估游戏 B.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参与儿童游戏、观察和评估游戏 C.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D.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观察和评估游戏

12.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主要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__________原则。()A.独立自主性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3.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A.直观形象法 B.实践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14.大(2)班的小朋友们都在各自的兴趣小组玩游戏,唯独小强一个人懊丧地坐在一边,原来小强太霸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与他一起玩。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师这种教育方法属于()。A.自然后果法 B.冷处理法 C.权利剥夺法 D.平行教育法

15.在下列家庭教育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太妥当的?()A.凡是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家长务必身体力行 B.尽量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C.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 D.一切家庭事务都向儿童公开

16.在家庭中,下列哪一项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影响最大?()A.父母的年龄差 B.家庭经济收入 C.家庭生活氛围 D.家庭结构”

17.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和后天关系问题的是()。A.孟子 B.荀子 C.孔子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D.老子

18.“要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9.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20.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下列哪一种语言描述最合适?()A.“请注意不要错拿别人的毛巾” B.“请拿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 C.“乱拿别人的毛巾老师会批评的” D.“拿别人的毛巾小朋友会不高兴的”

21.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2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A.教育的主辅 B.商业 C.伙伴 D.服务与被服务

23.下列哪种方式是幼儿教师与家长谈话交往时较好的方式?()A.谈话时不涉及别的孩子,以平等的身份采用日常用语与家长交谈 B.只是向家长报告孩子的优点,让家长高兴

C.对存在问题的孩子,向家长指出他们的教育观有问题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D.只是向家长谈幼儿的问题,要家长注意或配合教育孩子

24.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5.上课时遇到幼儿尿裤子这种情况,幼儿教师采取以下哪种做法最为恰当?()A.一边组织教学一边给孩子换裤子 B.责备孩子该上厕所时不去上

C.把孩子领到寝室或卫生间帮他换好裤子并叮嘱他以后想尿尿要告诉老师 D.如果天气比较热就让其自然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环境的转换性 29.托儿所 30.学前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31.简述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

32.简述陶行知所批评的20世纪初幼儿教育三大弊病。33.简述在幼儿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34.简述幼儿说谎的几种主要情形。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35.试论家庭的社会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托儿所是对O~3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2.D【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入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3.B【解析】皮亚杰认为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4.C【解析】5~6岁儿童的逻辑思维开始萌芽。5.C【解析】从动作到语言是个体发展遵循的一般规律。6.D【解析】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是人类最早的幼儿教育形态。7.D【解析】福禄贝尔在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8.B【解析】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9.D 【M析】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10.D【解析】略。

11.A【解析】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主要是为儿童游戏创设环境、指导和促进游戏开展、观察和评估游戏。

12.A【解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要体现了独立自主性原则。

13.A【解析】直观形象法是指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的方法。

14.A【解析】自然后果法是指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15.D【解析】家庭教育中要遵守幼儿适当回避的原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儿童公开。16.C【解析】家庭生活氛围对儿童的性格影响最大。17.C【解析】孔子最早提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18.C【解析】认识国旗、国徽属于近期教育目标。

19.C【解析】幼儿园的环境由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构成。

20.B【解析】让幼儿自己拿绣有自己名字的毛巾是最适合对小班幼儿进行的常规教育,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

21.B【解析】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小学化”教学。在学前班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也违反了发展适宜性原则。22.C【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

23.A【解析】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尽量不要拿别的孩子来作比较,应以平等的身份,采用日常用语与家长交谈。

24.A【解析】爱是幼小儿童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爱学生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25.C【解析】幼儿尿裤子时,教师不能责备,也不能置之不理,而是暂停教育活动,及时处理,并叮嘱他以后想上厕所一定要告诉老师,消除幼儿的心理负担。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二、名词解释

26.环境的转换性:指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27.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结构游戏可使幼儿获得动手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早期训练,并使他们认识各种建造材料的性能,获得一些空间方位的概念,促进思维、想象力的发展。

28.教育活动游戏化:教育活动游戏化就是利用游戏活泼的形式开展教育的方法,寓教于乐。29.托儿所:托儿所是对0~3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30.学前班:学前班也叫幼儿班,是指6~7岁的幼儿在上小学前最后一年的幼儿班。一般都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校生活,是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

三、简答题

31.【答案要点】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全面教育儿童;寓教于活动之中;教育要儿童化;多种教育形式结合;因儿童而施教;争取家庭配合。32.【答案要点】陶行知批评20世纪初幼儿教育的“三大弊”病为:(1)花钱病;(2)外国病;(3)富贵病。

33.【答案要点】在幼儿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软弱可欺混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而且还要让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责任。(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34.【答案要点】幼儿说谎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想象与事实混同。学前心理学认为,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萌芽。所以,幼儿会把现实的与非现实的混淆,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

(2)为了某种目的或欲望。有些幼儿在不良心理和环境影响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欲望,如逃避惩罚、取得父母或老师的欢心、获得某些奖励、引起别人的注意等而不惜说谎。

教师招聘考试网:jsks.offcn.com

(3)由于幼儿认识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弱,不能抵御物质的诱惑,也会出现不诚实的言行。

四、论述题

35.【答案要点】家庭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繁衍后代功能。文明社会的人口再生产是由家庭来承担的、家庭中生育子女是合法的。家庭通过繁衍后代,在延续家庭的同时,也使社会得到延续和发展。

(2)经济功能。自给自足的经济时代,为了自身生存,需要加强家庭的生产功能,方可保持其消费功能;在社会性大生产发展中,家庭的生产功能受到削弱,并逐渐为社会性大生产所取代。

(3)教育功能。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虽然随着集体教育机构的出现使得家庭的教育功能被部分转移了,但是家庭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机构永远无法替代的。

(4)休息娱乐功能。家庭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温暖的象征和休憩的港湾。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娱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资料查看:http://jsks.offcn.com/html/jszg/zgbkzd/

第五篇: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1.古代教育的特征是(C)。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C.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D.教育的终身化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A)。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6.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7.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跨时空教育’

D.可观感强

8.教育改革的核心是()。C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9.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B

B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10.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A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1.下列属于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的是()。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12.下列不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D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14.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A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 D.管理模式

15.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B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松散管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形成性评价 3.传授一接受教学,问题一发现教学

4.道尔顿制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

2.简述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

3.简述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4.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2.(1)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2)某老师在讲《量变和质变》一课时,为了揶揄某些轻视量变,平时不注意练基本功,只想一鸣惊人的人,也为了反证量变的重要性,引用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 子:“爸爸,您看了我写的悲剧剧本竟掉下了眼泪,这下我要出名了。”

父:“我能不掉眼泪吗?剧本里1/2是错别字!”学生轰然发笑。

问题:请比较以上两例中学生发笑的效果,并对两位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A和B两项是近代教育的特征,而D项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2.A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

3.A [解析]内发论的定义是: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4.B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5.B [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6.C [解析]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继续教育,以便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7.D [解析]“网络教育”的特点有:“平等的”开放式教育;兴趣选择;跨年龄段教育和跨时空教育。

8.C [解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9.B [解析]“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10.A[解析]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论。后来他的学生席勒又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11.B[解析]试题编写基本流程如下:明确测验目标一设计测验双向明细表一确定题型和试题难度一命题。命题是试题编写过程的核心环节。

12.D[解析]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13.C[解析]德育内容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注重外部环境的调节。

14.A[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15.B[解析]所谓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3.传授一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4.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时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志,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才能引导学生按教学目标来改进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促进他达到和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成为合格或优质人才。

2.[参考答案] 电化教学的基本功能有两个:

(1)它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

(2)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由于电化教学具有上述的优异功能,因此,它能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参考答案]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防治疾病,改变对身体有害的外部环境因素,才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不仅可以为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创造条件,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教育计划的完成。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如何,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其体质。

4.[参考答案]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这一转化活动的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例如使受教育者从感知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东西,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教育自身的许多规律,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认识的结果,随着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丰富,逐渐深化。这种带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如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以身作则等许多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都不会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如果不了解教育自身的特点,就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的规律,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如尊师爱生,大、中、小学分段,语言、文字、文法、修辞的教学内容,讲述、谈话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是在以前的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的“教育性”。

2.[参考答案] 适当的教学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提高教学的形象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应注意有效教学。案例(1)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不太善意的提问,的确很机智。但是这显然是一个无效的教学案例。首先,学生们对教师的回答不过一笑了之,没有增强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随口而出的话语也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学规范。案例(2)中的老师很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教学预设。所举的例子不但有助于教学,而且使学生在笑过之后有所思考。做到了教育与教学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后反思,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下载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2012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2012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2012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强化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封......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全文5篇]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

    福建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精选合集]

    福建省2005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01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

    2015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2.孔子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

    2015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