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B)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D)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C)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D)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C)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C)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D)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D)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D)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A)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A)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A)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1.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3.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4.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6.“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9.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10.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11.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C)12.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A)13.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14.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15.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D)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B)4
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C)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B)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A)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B)1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C)1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B)1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C)1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D)14.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C)15.“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D)1.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B)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C)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3.1)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B)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C)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C)6.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D)7.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B)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D)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B)1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D)1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A)12.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B)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B)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C)15.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C)7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B)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A)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D)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C)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D)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A)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D)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D)9.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5.1)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D)10.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C)11.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 基础(A)12.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D)13.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B)14.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C)15.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D)1.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C. 隐私权决定的D. 名誉权决定的(B)2.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B. 隐私权决定的 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D. 荣誉权决定的(C)9
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系统化
B. 多样化
C. 复杂化
D. 专门化(B)4.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学科专业素养
B. 教育专业素养
C. 品德专业素养
D. 职业道德素养(A)5.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 管理能力
B. 控制能力
C. 教育能力
D. 研究能力(C)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A. 必然要求
B. 必然结果
C. 心理前提
D. 必要保证(D)7.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条件
B. 任务
C. 途径
D. 结果(A)8.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 自由发展
B. 自主发展
C. 自愿发展
D. 自动发展(B)9.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 权利
B. 威严
C. 权威
D. 人格力量(D)1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 内容改革 B. 方法改革
C. 课程改革 D. 途径改革(C)1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 教师
B. 学生
C. 班级
D. 课程(D)1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 洛克
B. 斯宾塞
C. 赫尔巴特
D. 杜威(B)13.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 课程类型 B. 教学计划
C. 教学大纲 D. 教科书(A)1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 读、写、画
B. 读、画、算
C. 画、写、算
D. 读、写、算(D)15.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 实践型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知识型课程(B)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 地方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知识性课程
D. 社会中心课程(A)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
A. 学校课程
B. 技能性课程
C. 学生中心课程
D. 基础型课程(D)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 国家课程
B. 工具性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社会中心课程(B)4.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A. 社会中心课程
B. 技能性课程
C. 研究型课程
D. 学校课程(A)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 教育目的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C)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 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 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 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 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C)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 开设哪些科目
B.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A)8.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 课程目标
B. 教学目标
C. 教学计划
D. 教学大纲(D)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 教学计划
B. 教学大纲
C. 教育目的D. 教学目标(B)10.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 讲授提纲和讲义
B. 教科书和参考书 C. 教科书和讲义
D. 讲义和参考书(C)1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A. 基本要求
B. 基本原则
C. 基本手段
D. 基本途径(D)12.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 安排课程表
B. 分析教学任务
C.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 组织教学活动(D)1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7.1)
A. 课外活动
B. 实践活动
C. 教学活动
D. 班主任工作(C)
14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 基础地位
B. 中心地位
C. 主要地位
D. 重要地位(B)
15.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 注意力
B. 观察力
C. 思维力
D. 想象力(C)
1.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A)
2.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凯洛夫
D. 夸美纽斯(D)
3.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凯洛夫(B)
4.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 重要力量
B. 主要力量
C. 内部动力
D. 外部动力(C)
5.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A. 基本部分
B. 基本内容
C. 基本途径
D. 基本阶段(D)
6.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 引起学习动机
B. 领会知识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B)
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 熟悉教材
B. 分析教材
C. 概括教材
D. 理解教材(D)
8.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 教学目的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 教学方法(C)
9.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A. 启发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A)
1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D)
11.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 温故而知新
B. 不陵节而施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学而时习之(B)
12.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8.1)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 课外辅导(B)
13.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 教学任务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规律
D. 教学原则(A)
14.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A. 布置作业
B. 检查作业
C. 课外辅导
D. 课后练习(C)
15.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A. 信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效度(D)
第二篇: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1-5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1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B)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D)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C)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D)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C)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C)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D)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D)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D)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A)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A)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A)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2
1.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3.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4.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6.“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
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
9.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10.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11.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C)12.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A)
13.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
14.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
15.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3
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D)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
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B)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C)
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D)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B)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A)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B)1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C)1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B)1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C)
13.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D)
14.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皮亚杰(C)
15.“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D)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4 1.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B)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C)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3.1)
A. 系统性
B. 能动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B)
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墨子(C)
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弗洛伊德
B. 威尔逊
C. 格塞尔
D. 皮亚杰(C)
6.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D)
7.提出“白板说”的是
A. 华生
B. 洛克
C. 卢梭
D.格塞尔(B)
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D)
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B)1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D)
1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A)
12.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B)
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B)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C)15.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C)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5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B)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A)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D)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C)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D)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A)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D)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D)
9.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5.1)
A. 潜在性
B. 现实性
C. 特殊性
D. 可塑性(D)10.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 实践的属性
B. 社会的属性
C. 自然的属性
D. 现实的属性(C)11.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
会人转变的A. 动力
B. 动机
C. 条件
D. 基础(A)12.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
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A. 认识
B. 设计
C. 设想
D. 安排(D)13.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 隐私权
B. 人身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B)14.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C)15.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A. 正常的保护
B. 热心的保护
C. 一般的保护
D. 特别的保护(D)
第三篇: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2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2 1.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3.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4.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6.“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A)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A)9.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A)10.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B)11.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C)12.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A)13.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C)14.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D)15.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A)
第四篇:山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四
山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选择练习题及答案四
1.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B)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C)A.制度化 B.系统化 C.体制化 D.全面化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C)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6.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D)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7.提出“白板说”的是(B)中公教育阳泉分校官网:http://yangquan.offcn.com/ 中公网校:http://eduoffcn.com/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D)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成熟期 D.循序渐进
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D)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成熟期 D.循序渐进
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A.顺序性
中公教育阳泉分校官网:http://yangquan.offcn.com/
中公网校:http://eduoffcn.com/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1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A.差异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2.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B)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B)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15.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C)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中公教育阳泉分校官网:http://yangquan.offcn.com/
中公网校:http://eduoffcn.com/
第五篇: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是出现在()。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昆体良
B.杜威
C.赞科夫
D.赫尔巴特
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7.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8.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是()。A.城市学校
B.堂区学校
C.主教学校
D.教会学校
9.西周的官学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A.府学
B.内学
C.乡学
D.藩学 10.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育代表作是()。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人的教育》 D.《教育过程》 1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A.教育是一种阶级现象
B.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 C.教育是人才培养活动
D.教育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12.教育的最根本职能是()。A.传播文化
B.生产功能
C.培养人才
D.社会服务 13.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5.从教育有史以来,除()之外教育都是具有阶级性的特征。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A.六艺
B.六学
C.六识
D.六经
17.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里特 1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9.以下最符合“有教无类”主张的是()。A.高中、大学招生考试制度 B.重点班和普通班分设
C.农民工孩子不能就近在城市上学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的积极活动。A.学生本身
B.教师本身
C.校长本身
D.师生本身 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的关系。A.教育与政治 B.教育与文化 C.教育与科技 D.教育与经济 2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A.决定教育目的与教育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权与教育目的 C.决定教育领导权
D.决定教育目的、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23.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24.遗传素质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必要性
D.可能性
25.决定教育目的的是()。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 26.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军事
27.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A.遗传素质
B.教师水平
C.父母培养
D.后天学习2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知然也。”这句话反应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9.教育无目的论是()提出来的。A.赫尔巴特
B.涂尔干
C.杜威
D.卢梭 30.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的是()。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31.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属于()。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32.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就是()。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33.在人类思想史上,科学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马卡连柯
D.苏霍姆林斯基
34.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它最早出现在()。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德国
35.“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体现的是()的理想。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36.我国现阶段的学制类型属于()。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多轨制 37.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A.促进公平
B.普及中等教育 C.改革创新
D.提高质量 3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普及()开始。A.学前教育
B.小学教育
C.初中教育
D.高中教育 39.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A.智育等于教学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40.当代中国所提出的教育导向思想是()。A.应试教育
B.科举考试
C.英才教育
D.素质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1.赫尔巴特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其中包括()。A.明了
B.联想
C.系统
D.方法
2.西方近代对世界教育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教育漫话》
B.《爱弥尔》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我国实行学校教育制度包含()。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4.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教学过程四个阶段论
B.实验教学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实用主义教学思想 5.杜威实用主义主要教育观点()。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儿童为中心 D.从做中学
6.学校文化的形式可以划分为()。A.学校教师文化
B.学校精神文化 C.学校物质文化
D.学校制度文化 7.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有()。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思想教育 8.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9.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B.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C.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D.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E.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10.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B.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C.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D.培养学生的个性 E.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
11.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A.建立规范教育学
B.三中心 C.“做中学”
D.教学的教育性质 12.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包括()。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13.以下对培养目标理解正确的是()。A.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标的制定,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B.培养目标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 C.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可以互相替代
D.培养目标受到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三、判断题
1.封建社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2.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3.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赫尔巴特教育家撰写的《普通教育学》。()
5.社会性是教育的本质。()6.教育就是智育。()
7.墨子的教学观念比孔子和老子的更加实用。()8.教育学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
9.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我们的教育工作应因材施教。()
10.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表明遗传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12.过度重视教育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3.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
14.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的。()15.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应试教育。()16.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层是社会素质。()17.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1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他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所以不可替代。()
19.各级学校系统与各类学校系统是独立分开的。()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内容 2.校园文化 3.培养目标
五、案例分析题
1.下面是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的论述: 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长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说法中的不尽科学之处。(2)教育的功能是什么。
2.季羡林在山东大学附属高中读书的时候,曾获校长王寿彭嘉奖。王校长赠了他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对联是“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扇面上王校长录了一首励志的诗,关键是落款,写的是“羡林老弟正”——王寿彭。季羡林说,“我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要追究动机,那并不堂皇。无非是想保持自己的面子,决不能从甲等第一名落到第二名,如此而已。”
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学校与个人在个体成长中的关系。
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B。6.【答案】D。7.【答案】D。8.【答案】D。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C。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2.【答案】C。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因此教育的最根本职能是培养人才。
13.【答案】D。解析: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指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或快或慢,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这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4.【答案】A。
15.【答案】A。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16.【答案】A。解析: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为“六艺”。17.【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或问答法。
18.【答案】B。19.【答案】D。20.【答案】A。21.【答案】A。22.【答案】D。23.【答案】A。24.【答案】D。25.【答案】C。26.【答案】B。27.【答案】A。28.【答案】C。解析:原文出自于《荀子•劝学》。原文的大意为干国、越国、夷族和貉族的孩子,生下来时而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他们长大后却习俗不同,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使他们这样的。
29.【答案】C。
3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理论。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故选B。3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狭义的教育制度的定义。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根据国家教育目的确定下来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3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素质教育的涵义。
33.【答案】A。34.【答案】C。35.【答案】C。36.【答案】C。37.【答案】A。38.【答案】B。39.【答案】D。40.【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了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2.【答案】ABCD。
3.【答案】ABCD。解析:我国当前的学制纵向划分为:学期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横向划分为: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4.【答案】AC。解析:实用主义教学思想是杜威提出,实验教学思想是培根提出。5.【答案】ABCD。6.【答案】BCD。
7.【答案】ABC。解析: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8.【答案】ABC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9.【答案】ABCDE。10.【答案】ABC。11.【答案】ABD。解析:“做中学”是杜威的观点。12.【答案】ABCD。13.【答案】ABD。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封建社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2.【答案】×。解析: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3.【答案】×。解析: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我国的孔子。4.【答案】√。
5.【答案】×。解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6.【答案】×。
7.【答案】×。解析: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孟子、墨子等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题干的描述过于绝对且并不客观。墨子的思想内容更重实用性,但不能因此判断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就不实用。教学观念会受到历史、阶级以及受教育者的影响,不能单方面考虑和论断。8.【答案】√。9.【答案】√。
10.【答案】×。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11.【答案】√。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12.【答案】×。
13.【答案】√。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成产力也有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因此教育具有生产性。14.【答案】√。
15.【答案】×。解析:要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16.【答案】×。解析:心理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层。
17.【答案】×。解析: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癸卯学制是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
18.【答案】×。解析:德智体美劳之间是相互影响,并非完全独立的,所以说法错误。19.【答案】×。解析: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各级学校系统与各类学校系统不是独立分开的。
四、名词解释
1.【答案】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最有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2.【答案】广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个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校园精神文化。3.【答案】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担负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而提出来的。
五、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以上几种说法均存在片面的问题。荀子和洛克的观点均属于外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这种观点虽然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却完全否定了遗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而是片面的。卢梭的观点将人的教育类同于植物的形成,将教育简单化,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片面的。康德的观点过分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样没有认识到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是片面的。
(2)①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主导作用的实现也要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前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