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3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2003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一、学科建设
1.数量经济学博士点申报成功
2.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申报成功
3.西方经济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
4.增设世界经济硕士点和金融工程本科专业
5.“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
科重点研究基地
6.制订了《经济学院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
(2003-2005年)
二、教学工作
1.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和课
程体系,通过招聘增补了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
2.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1)本学期25门本科教学评分全部在75分以上,其中80分以上16门。
(2)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丁际刚,导师:夏振 坤、张建华)和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王浩,导师:方齐云)。
3.本科生四级英语通过率:00级%、01级92%,均居全校第三;六级英语通过率亦为全校第三;毕业班考研率达72%,录取率达32%。
4.积极推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 成功召开第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历时二个月)
● 成功主办武汉高校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历时二个月),我院获一等奖、三等奖、最佳表现奖。
● 由卫平教授指导,我院研究生参加的作品《北 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
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 组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经济调查基地。
● 卫平教授主持了毕业生模拟招聘活动,卫迎春老师的《商务英语听说》受到学生高度好评。
● 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5名优秀学生获首届奖。
三、科研工作
1.院内学术交流
(1)各系所的双周学术研讨会
(2)校庆学术报告会
(3)优秀博士论文报告会
(4)导师与研究生的双周研讨
2.对外学术交流
(1)10多位校外学者来访
(2)我院教师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多人次
3.对2002年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共117,280元;
4.2003年科研成果:
● 实到科研经费858,500元,其中简志宏老师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基金课题3项,市级基金课题1项。
● 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权威杂志论文20多篇
● 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和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学术带头人王少平教授
2.5位教师获博士学位,2名教师读博士学位。
3.2名教师参加WSK考试,3名教师参加出国
语培训。
4.2名教师出国进修,2名教师访问进修归来。
五、党政和学生工作
1.院党总支书记顺利换届。
2.举办十六大精神学习报告会等。
3.学生工作成绩突出:胡志伟班被评为全国优秀班集体标兵,有2个班
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6个班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三个团支部被评为校优秀团支部,优良学风班比例全校第一,2名学生被评为校三好生标兵。本科生工作和研究生工作被评为优秀。
六、2004年工作任务
1.办好10周年院庆
2.做好学科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3.狠抓科研,把2004年定为科研年;
4.认真落实国际化发展规划及措施,练好内功;
5.抓好创收工作。
第二篇: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学团联合会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工
作
总
结
共青团xxxxxx委员会xxxxxx学团联合会2011年12月12日
xxxxxx学团联合会学期工作总结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国家都发生了很多大事,也是我们经济学院发展的关键一年。学团在学院领导的关注和指导下,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围绕学院建设和发展的中心工作,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素质为突破口,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在以往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力求取得工作的实效。
一.做好基础工作,规范落实学团建设工作
(一)学团工作规范有序
1.学团工作稳扎稳打,严谨认真。例如,按时召开例会,对前 阶段工作及时做出总结,对后阶段工作进行布置,各部固定召开小会,使学团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认真把好学生档案整理工作质量关,做好团员证管理、团 组织关系接转和统计、收缴团费等工作。
(二)学团建设不断创新
1.安排部分学团人员到办公室协助老师工作,使得师生联系 加强,解决问题及传达问题及时快捷。
2.学团联合会与“绿色行动”志愿者协会、社团联合会等学 生组织联系密切,关系友好,在开展工作中友好互助,产生了良好影响。
(三)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工作
1.通过相关培训,进一步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提高自身素质。要求学团学生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努力落实学院方针、决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积极策划、筹备招新工作,把学院的优势、优良学风和精神面貌展示在新同学面前,吸引更多有志、有才的同学参与到这支强劲优秀的队伍中来,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3.通过开展学生培训,在提升学生干部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骨干队伍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培养了一批有思想,有能力,高素质的学生干部。
二、把握时代主题,加强经济学院特色文化建设
(一)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硕果累累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院活动,以各种主题教育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崇高理想,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锻炼,以期避免千人一面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某一方面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组织参加可口可乐公司,长春市创业(就业)博览会志愿者征集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业,就业的竞争力之大,让每一位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未来可以有一个充分的计划。
3.成功举办了艺术节文艺汇报演出,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积极性与能力得到了大幅度锻炼。
(二)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学团紧密配合院团委开展的一系列的主题团日活动,组织经济学院大
一、大二全体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并在评优表彰中取得可喜成绩,获得了领导的一致肯定。
三.获取的主要经验
(一)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规范了学团的工作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组织的作用,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工作 的重要手段。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以项目或专项工作的形 式,培养和吸收学生骨干参与学团的建设,能使学团干部从琐碎的事 务工作中解脱出来,进而提高工作水平.四、存在主要问题
(一)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各部的工作中双方配合的默契还有待于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进行提高.(二)对干部的培训不足,这也是制约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新老干部的交替,很难保证已经取得的工作经验能够被继承和发展,一切都从新开始,这就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沉淀,难以确保工作水平长期持续提升.总而言之,这学期,在院党委和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以人为本、为全院同学服务的理念,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经济学院学团联合会各部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新的学期,学团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努力,继续探索,为经济学院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光华学院的发展增光添彩!
妥否,以上为本学期学团的工作总结,望领导和上级给予批评斧正。
共青团xxxxxxxx委员会
xxxxx学团联合会
2011年12月12日
第三篇:经济学院2011党建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2010党建工作总结
2011,在校党委和上级组织的领导下,经济学院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做好党员培养、发展、教育、考核工作。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要求,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南京审计学院党委组织部关于学生党员发展精神,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院党员队伍规模适度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不断增强。
一、基本情况
经济学院党总支下设支部12个,其中教工支部3个,本科生支部9个。现有教职工党员5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2.7%;学生党员507人,占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总数的30%。2011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财政学、税务四个本科专业共发展党员296人,212人转正。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支部健全、相得益彰
经济学院党总支现有9个学生党支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由优秀学生党员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统一规划筹办各项党员活动,在健全的支部建设之下,师生共建的党组织工作更加健全完善。不断加强学生党建制度建设,共制定通过近20个学生党团建设制度,加强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党员进行培养、教育、考核。
1、2011经济学院党总支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动员全部学生党员进行自纠自查,加强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从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的严格检查,到学生课堂纪律、课堂文明礼仪等方面,要求党员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同时带动身边同学从自身做起。
2、2011经济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一日文明行为监督岗的党日活动,为了积极落实学校《关于开展第十一个“文明建设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在经济学院党政领导和图书馆的支持下,经济学院第五学生党支部设立启动了“图书馆文明监督岗”,旨在监督、检查、纠正图书馆内的各类不文明行为,维护同学们的学习场所和学习氛围,积极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学生党支部,教师支部工作也卓有成效。党员队伍在科研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人争取到了国家级、省级课题,在申硕工作中我院党员教师承担了大量工作,承担了8个方向的建设
工作。
(二)加强教职工党建工作
1、经济学院现有教职工党员56人,积极鼓励其他教职工加入党组织。经济学院党总支按照学院党委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结合学院高速发展的形势,结合经济学院的建设需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探索党员发展建设,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学习,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党的决议决定,围绕新时期“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统一教职工的思想,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全院教职工保持了良好的敬岗爱岗,关心学院建设、关心院系发展的思想境界,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学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注意发挥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基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党员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一年来经济学院党员教职工用良好的党性观念、自律自愿的党性修养,积极主动承担了院系的大量工作,在教学管理各方面都走在前列,在院系的日常工作及各项重大活动中都很好地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用自身实际行动推进了院系工作的开展,用群众看得见、也很信服的党员的先进性和勇挑重担的良好风气为院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党总支班子思想认识、工作协调、相互支持等各方面均达到了很好的默契和配合。团结就能产生合力,工作上相互配合就能产生效益。由于党政班子团结合作,有效地促进了系部的稳定,有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由于班子自身的努力勤奋,工作中有号召力、凝聚力,有效的保持了人员的思想稳定,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4、本加强了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员的纪律观念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了学习教育、制度建设、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尤其加大了党员后继教育。本多次专项组织党员学习座谈,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强化作风建设,加大理想信念教育,使全院师生党员真正做到了从思想上与中央、院党委保持一致。
5、加强党组织的党风廉政教育,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这方面工作能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我院党员党组织与广大同学、与学生家长保持正常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同学,深受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6、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及政策,关心党外知识成长,努力做好统战工作。每位中级以上的知识分子都有党员专人负责联系,让他们感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使院党总支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7、认真做好团学的教育指导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使全院师生融为有效的整体。我院师生工作平稳、有序、团结、风气好、社团工作充满生机活力,开展得有声有色,具备了
相当的质量和影响,多次在各种场合、形式中获得表彰,尤其在学院及社会稳定的工作中,我院学生虽然规模大,但从无任何重大违规违纪现象。同时我们注意了对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做好适度的心理调适工作,处理问题及时,在萌芽状态予以解决,表现了经济学院学生应具有的良好学风。
(三)加强学生党建,强化学生工作
1、以制度建设为主线,逐步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结合学生工作特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完善和补充了相关学生管理制度,如《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学籍异动生教育管理办法》、《经济学院心理咨询室暂行管理办法》、《经济学院本科生学术班主任工作职责》、《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奖学金评定工作细则》、《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党校学员审批细则(试行)》、《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条例》、《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党员发展公示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青年共产主义学校选拔条例》、《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入党积极分子撰写成长日记管理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党员考核管理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管理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预备党员发展与审批细则》、《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预备党员转正管理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高中入党积极分子认定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条例》。
2、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学风建设
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学风建设重点,认真贯彻《校园一日行为规范》、《大一学生晨读和晚自习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组织各班召开学风建设主体班会,利用“院长面对面”、“书记面对面”、“教授面对面”等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努力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在全院各年级各班推广了“学术班主任”制度,利用学院师资力量强的优势更好的开展学风、班风的塑造与凝聚。通过狠抓学生科研立项、组织学术型社团、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竞赛、指导学生公开发表论文、扩大奖励范围等措施,建立引领学风的激励机制、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经统计,2011年经济学院优良学风班共24个,优秀班级7个。一方面狠抓学风建设,另一方面强调考风考纪。每次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期末考试之前,均统一召开班会,严格考试纪律,开展考前教育和典型案例宣讲,大力营造“诚信考试、作弊可耻“的舆论氛围。学院考生违纪数量大幅下降。学风建设扩展工作就是异动生管理帮扶。2011年,自建立《经济学院异动生管理办法及要求》以来,严格施行异动生工作计划,开创“小老师”帮扶制、异动生家长定期沟通机制、异动生与相关专业老师的联系。
(四)制度完善、不断进取
经济学院党总支制度不断完善。表现在更加重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重大事项都经由党政联席会、理财小组会、总支会等讨论通过,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经济学院党政班子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问题由院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决定的办法,会前广泛征求意见,会上班子成员各抒己见,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决议后,分头按照决议去贯彻执行。党政一把手,不搞一言堂,既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精神,又调动了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了整体合力。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与政绩观。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使来自各个不同单位的成员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一个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团结务实、具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经济学院党总支2012年3月30日
第四篇:经济学院工作总结
本文由好范文小编辑收集整理,这是一篇关于经济学院工作总结的文章,欢迎浏览借鉴!
一、学科建设
1.数量经济学博士点申报成功
2.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申报成功
3.西方经济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
4.增设世界经济硕士点和金融工程本科专业
5.“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人文社
科重点研究基地
6.制订了《经济学院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
(20XX-20XX年)
二、教学工作
1.修订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通过招聘增补了部分课程的任课教师。
2.本科教学质量和研究生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1)本学期25门本科教学评分全部在75分以上,其中80分以上16门。
(2)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丁际刚,导师:夏振 坤、张建华)和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王浩,导师:方齐云)。
3.本科生四级英语通过率:00级97.4%、01级92%,均居全校第三;六级英语通过率亦为全校第三;毕业班考研率达72%,录取率达32%。
4.积极推进学生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
● 成功召开第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历时二个月)
● 成功主办武汉高校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历时二个月),我院获一等奖、三等奖、最佳表现奖。
● 由卫平教授指导,我院研究生参加的作品《北 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素质状况调查报告》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 组建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社会经济调查基地。
● 卫平教授主持了毕业生模拟招聘活动,卫迎春老师的《商务英语听说》受到学生高度好评。
● 设立“麦克法登——林少宫经济学奖学金”,5名优秀学生获首届奖。
三、科研工作
1.院内学术交流
(1)各系所的双周学术研讨会
第五篇:经济学院2017年工作总结
经济学院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学校在今年上半年打胜了本科教学评估的重大战役,下半年又面临“大学更名”的艰难挑战,二级学院也成为此次战役的排头兵。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济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为引领,以本科教学评估和大学更名为重心,以双一流建设为重点,依托四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建设,打造教学科研团队。通过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科教协同和产学融合,使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快速发展,在党建工作、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和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十九大和“三项机制”精神。
经济学院党委以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一体化为前提,始终坚守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党委班子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努力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及时高效地完成上级和学校党委交办的工作任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三公一明”原则,全面落实“三项机制”改革精神,积极带领全院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在全院开创了新党员述责答辩和支部书记述职演讲的新模式,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2017年学院党建工作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目标以及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干边改,立学立改,让全院师生切实感受到十八大以来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带来的新面貌和新变化,为经济学院营造出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一)持续有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本,根据学校党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关部署和安排,经济学院分党委制定了经济学院“两学一做”工作实施细则,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学院中心组、学院各党支部书记、全体党员参加的专题学习研讨,通过深学细照、广泛讨论、躬身实践,每一位师生党员都能按照“两学一做”活动的要求,感召和带动身边广大群众共同扬正气、树新风,形成上级带下级、领导带干部、党员带群众的生动局面,凝聚科学发展正能量,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经济学院有11人获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受学院表彰的教职工20人。
(二)基层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2017年发展大学生党员249人,举办了两期党课培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00余人。邀请校内外专家向学生做了两场“学院大讲堂”专题报告,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发挥网络优势和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经济学院新增“党建工作”、“就业方舟”、“特色人才培养”和经济学院新媒体中心等平台,使之不断满足经济学院宣传工作的需要,真实反映学校和经济学院建设发展动态。2017年,经济学院师生在本院和校园网站上发表各类通信稿件达60多篇。《晨风》杂志、《财经纵横》等刊物质量持续向好,在全校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
(四)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两学一做”的整个活动中。今年五月份和十月份,分党委组织党员分别赴洛川会议旧址和杨 2
虎城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为学院多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精神食粮。
二、以本科审核评估和大学更名为契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统一认识,全员动员,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迎评涉及到每位教职工和学生,学院先后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党员干部大会、学生干部大会和各班学生班会,就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意义、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并专门印制宣传册,在学院门庭、走廊、楼前以多种形式营造重视本科教学和迎接评估的氛围。在迎评工作进展的各个阶段,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推动迎评工作顺利开展。在试卷和论文复查中,全院教师积极行动,随叫随到,认真检查自己所批改的试卷和指导的论文,及时解决在试卷和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试卷和论文复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责权明晰,合理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工 为了细致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学院先后三次根据迎评准备工作的不同时期分解任务,使任务落实到人。第一次是在开始准备阶段。学院根据学校所发评估指标体系和学院迎评材料目录,按照撰写性材料、整理性材料、提供性材料分类,每类又细分多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细分到组,落实到人,并且明确完成的时间节点,要求各项目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细致地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对遇到问题及时向迎评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对于向学校提供的材料,做到材料翔实,数据准确,按期完成。第二次是在目标强化阶段,成立学院迎评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组。各组指定具体负责人并明确任务时 3
间表,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者,学院将进行严厉处罚。第三次为迎评冲刺阶段,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学院对本单位的宣传材料、自评报告、试卷论文归档、宣传展板横幅等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责任明确到人,冲刺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三)系统整理教学文件,细致复查学院教学档案
为了保证试卷批改的准确性,学院先后组织教师对保存的试卷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自查、互查、抽查,制订了复查试卷的规范化要求,从批改试卷使用的笔到每个小题的打分形式都做了具体的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试卷复查,确保批改试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组织院内专家对试卷分析表和学年论文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立即通知教师进行整改。对复查的论文,要求评语用词恰当准确,范式合规,保证质量。截止专家进校前,共检查试卷九千余份、归档整理论文一万余册。
借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东风,2017年上半年,教学成果不断涌现,于璐瑶、杨馥、孙研分获陕西省第二届高校教师微课比赛一、二、三等奖;岳永和公磊分获校2017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和优胜奖。李蓓蓓、王小霞、王静、郑毅敏等7人、陈俊亚等2人分获西安财经学院2017年优秀教案评比一、二、三等奖;周宇等2人、郑毅敏、苏珊珊分获西安财经学院2017年优秀课件评比一等、三等和优秀奖;曹咏、王宗鱼、于璐瑶、武俞辰、彭莉戈、刘朝晖获西安财经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
实践教学成果捷报频传,胡克刚、冯力沛指导的参赛队获第一届“燕园杯”“百校百题”应用型创新课题(财税领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西部赛区一等奖,胡克刚、冯力沛同时荣获“优秀指导教 4
师”称号;李莉、胡克刚指导参赛队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三等奖和陕西赛区一等奖;杨松茂等9人指导的调研作品分获第十一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张海涛指导的参赛队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杨馥等11人指导的调研作品分获校第十届“博学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5项;张蓉、宋敏,李伟指导的参赛队分获校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和铜奖各1项;刘志指导参赛队获2017全国大学生“智汇杯”多组织企业供应链虚拟仿真经营决策大赛三等奖,刘志获优秀教师奖;李伟等3人指导的学生团队获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李莉等4人指导的学生团队获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
学科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我校应用经济学省级优势学科今年被批为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培育学科,受到学校和学院上下的高度重视。应用经济学在“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特色与非特色之间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相得益彰”的学科建设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2017年,学院组织了2次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出台了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撰写了应用经济学硕士授予点学科评估的自评报告,经过努力,该学科已经拥有了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一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 5
力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4篇,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省级奖励2项。2017年经济学院举办了18次学术报告会,有效提升了学院的学术氛围。
坚持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部、面向行业的办学传统,依据《西安财经学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方案》和《西安财经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推进省级财政学“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和金融学、经济学“一流专业”培育项目,通过“一流专业”建设带动经济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十三五期间,为落实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内容、课程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科研建设,丰富科研成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打造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良好口碑。经济学院结合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服务定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一)盯准人才培养目标,修正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下足了功夫,针对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三个“一流专业”项目,每个学部从各自的专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措施、预期成效、建设进度等五个方面出台“一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对照方案内容,逐项逐级落实。
学院分别在9月份和11月份邀请校外专家对经济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方案进行讨论和评审。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6
为“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的落地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以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为根本任务,以“更新教学观念,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学院为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和机会,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优秀教案共享,先进教学经验交流。
2017年,组织本学院新入职的教师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和开展省际院校的交流等共计120余人次,引进财政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马蔡琛教授(三秦学者)引领科研团队建设,引进博士4人,硕士3人,推动了学院学科、专业及课程团队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培育专业特色,促进特色人才培养
学院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地合作等多样化合作渠道,不断培育专业特色,培养适应地方行业需求的特色人才。
2017年,经济学院第二期CFA方向教改班成功开班,目前CFA国际班已有近百名学生。12月13日,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培养备忘录,打通CFA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向上发展的通道,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初显,学院金融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
2017年,学院与中国融资租赁联盟和陕西融资租赁联盟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订单式”培养符合融资租赁行业需求的特色人才,这也成为我校与国家级行业协会的首度合作。2017年12月,学院与天津商业大学租赁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协同创新共同打造融资租赁人才培养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探索校校合作新渠道,提高特色人 7
才培养能力。
2017年,学院与陕西省税务师协会、西安山林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源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西安国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新模式,促进产学融合、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特色人才。
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打造教学科研特色亮点
(一)优化学科团队,突出学科特色
根据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思路和要求,以外聘“三秦学者”、“百人计划”专家、特级教授为核心,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整合利用应用经济学各二级学科团队成员的研究特色和优势,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的科研创新团队,推动应用经济学科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
(二)推进科教协同,提升综合实力
经济学院各学部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团队合作,推进科教协同创新,促进教学、科研相互转化,发挥团队综合优势。
1.利用教学实践活动周和假期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赴基层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大量一手调研资料,为老师和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准备了素材,此项活动既为丰富老师上课内容提供了鲜活案例,同时还为学生认识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口,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2.经济学院鼓励教师积极指导申报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促进师生科教协同,加速了教学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2017年上半年,经济学院共有60余项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查项目结项,产生高水平调研报告10余项;2017年下半年,共立项基层学术组织社会调 8
查项目70余项。
3.建立科研成果共享机制,安排获取科研项目立项的教师分享项目申请经验,并与团队成员交流自己的前期研究成果;要求团队成员将完成的学术报告、著作、待完善或已发表的科研论文等成果在教研活动中与大家分享;各学部在教研活动中鼓励老师分享专业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想法。这些活动既有利于拓展团队成员的研究视野,增强研究灵感,也为团队成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了便利。把传统的科研、教学单一优势转化成科教综合优势,把传统的个人优势转化成团队的普遍优势。
(三)创新管理理念,激发创新活力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学术管理资源的重心下移,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在人财物方面的配置优势,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1.创新科研激励制度,实施科研成果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对高层次科研基金项目、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激励和支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由偏重数量向质量优先转变,科研方式由个体式向团队式转变,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创新和集成能力,带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
2.加大教学投入力度,狠抓教学质量工程。对优秀论文指导、优秀教案、课件制作、教学大纲编制、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实习等过去由于量化困难给予资助较少的方面加大奖补力度,让大家愿意在本应重视但不起眼的教学方面投入精力,激发大家的活力。
3.探索建立学院对个人和团队的双重考核机制。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对个人和团队的双重考核制度,逐步提高团队考核比重,做好考核过程中的“加法”和“减法”,有奖有惩,刚柔相济,力争尽快形成 9
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考核为辅、激励约束相容的教师业绩考核评价机制,更好地发挥学科团队协作优势,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五、打造新型智库,服务社会需求
根据学科评估要求,明确智库标准,发挥科研基地的智库作用,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的制订、政府规划制订、行业标准制订三个方面。因此,围绕这三个目标凝练科研基地科研方向,选择科研目标,开展科研活动。
各学部依托科研基地,以团队为单位通过研究解读政府相关规划及政府部门调研,发现政府需求,拟定科研题目,凝练科研方向,开展精准科研,推进联合研发,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推进科研基地向新型智库发展。2017年,学院金融科研团队、经贸科研团队为行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完成四项委托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辅导员职业技能学习交流,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学校召开的学生管理工作研讨会、辅导员论坛和辅导员技能大赛,对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提升辅导员的整体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学院辅导员张晨代表学校参加陕西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优秀奖;王一雷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加强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继续深入开展学风教育和督导,加大校规校纪的教育力度,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推动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积极开展大学生合作精神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全面推开经济学院大学生诚信评级制度,努力形成经济学院学生管理的新特色;加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新亮点; 10
做好就业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思想行为的有效干预和日常管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诚信励志”教育是经济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经济学院举办了第11届“诚信励志诗歌美文朗诵大赛”和四、六级与期末考试诚信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
(二)做好学院建档立卡学生摸排和资料保送工作,经济学院现有建档立卡学生217人,其中,2017届毕业生中的67名建档立卡学生实现就业100%;
(三)做好2017届毕业生就业及毕业派遣工作,截止6月底,经济学院初次就业率87.56%,其中有30余名学生考取研究生,5名毕业生被选派到新疆和田地区;
(四)顺利完成2016级639名学生搬迁工作;
(五)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事务工作,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目前经济学院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58人,其中维族学生50人,哈萨克族学生7人。按照学校要求实行“一人一组”,平时注意了解维族学生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严格按校纪校规处理问题,积极配合学校处理维族事务;
(六)院辩论队代表学校参加第八届中国辩论公开赛获得团体17名,西北地区第3名的优异成绩。
七、按照学校部署,做好学院的常规工作。
今年学校大事不断,攻坚战役一个接着一个。在做好学院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遵照学校“平安校园”创建领导小组的安排,学院成立了 11
经济学院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配合保卫部门在暑假前开始筹划迎评工作,加班加点收集整理支撑材料,认真拆分方案责任,细化工作流程,为迎评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收到学校专家组的好评。
(二)与创建办、图书馆、国资处等职能部门配合,完成了学院在大学更名中所需各类材料的汇总和提交工作,认真完成职能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在2017年完成了三万四千余册的图书采购、信息输入和存放任务,为大学更名提供有效支撑。
(三)认真做好学院工会工作,按照校工会的安排,积极组织本院教职工参加各类活动。对我校定点扶贫单位商南县,学院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与统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为商南县提供智力支持,对学院困难教职工适时帮扶和慰问,合理安排使用工会经费,为教职工送温暖、送关怀,提升广大教师的凝聚力,努力创建和谐学院。
八、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1.学科队伍结构不稳定,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在学科发展中,支撑团队的领军人物在同级同类学院中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不强,在全省同级领域个人学术能力彰显不够,未能给学院乃至学校带来较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整体的学术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升。
2.标志性成果总体数量偏少。个别学科在高层次的科研项目、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高等级的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但是成果的数量总体偏少,对学科的发展支撑力提升还有待加强。
(二)努力方向
1.优化学科团队,突出学科特色
以学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抓手,结合应用经济学各二级学科团队成员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关联机理,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学科团队。
2.继续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理顺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一流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使专业建设与就业挂钩与行业联动与职业对接。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抓手,继续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教学及科研合作等形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3.以社会调查为牵引,促进科教协同创新。
继续设立西安财经学院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社会调查研究项目,激发各学部组织骨干教师利用节假日和实践周时间,带领学生到企业和社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问题,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分析问题提出对策,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丰富教师教学科研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科教协同创新目的。
经济学院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