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2 08:1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海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调研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海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第一篇:青海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青海民族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省教工委:

按照教工委的要求,校宣传部于6月7-8日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课程改革的准备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我校从2005年9月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试点。(1)、2005年9月前的在校学生,继续开设原来的七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哲学(54课时)、政治经济学(54课时)、毛泽东思想概论(54课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6课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6课时)、《民族理论与政策》(28课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36课时)

(2)、2005年9 月新生进校后,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新四门课程进行教学安排,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6课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2课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4课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4课时)、《民族理论与政策》(28课时)。

2、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几年来,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申请思想政治理论课硕士点和省级重点课程《民族理论与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已获批准)。

3、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和符合与时俱进的品格,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并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学校从2005年开始整合课程内容,将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合并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更加集中、精练、重点更加突出,教学效果良好。几年来,学校始终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6课时、3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2课时、4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72课时、4学分)、《中国近代史纲要》(54课时、3学分)、《民族理论与政策》(28课时、1.5学分)、五门课作为必修课,并规定学时和学分,使“三进”工作进展顺利、收效显著。针对民族高校多民族学生的特点,在所有本、专科各专业中专门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必修课。帮助了青年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了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引导了青年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诚信意识,进一步巩固了职业道德观念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进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团结,维护了校园稳定。

4、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理论课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

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调研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相结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领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到社会、到农村,寻找体验“学和用”的结合点,培育大学生观察、分析、鉴别书本与实际、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差别的能力。

(1)、推行学生“选教师”制度。在确定任课教师时,采取教师竟讲、学生试听,选择任课教师。

(2)、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参与、讨论的方法;改变单一课堂教学向互动和双向交流教学转变,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加以解决,提高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

(3)、强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 课件,结合讲授内容,利用图文并茂、形声并用的方法,选择典型(代表性)图片、动漫等加以配合,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填加有效数据、增强说服力。

(4)、改变考试方法。采用口试、笔试、撰写论文和调研报告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培育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5)、多媒体课件使用情况。

凡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全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个别教室无多媒体设备除外)。在教学中,都能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图文并茂、声形并用的课件。在讲授中,能够把课件教学与黑板教学并用,增强了讲课的感染力、吸引力,提高讲课质量和效果。

5、教材选定工作

为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实用性,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教务处牵头,统一征订教育部统编、新编教材。同时也鼓励教师参与编写统编教材,并制作“精品课”、“精彩一课”、“教学热点难点评析”“精品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材料。

6、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学校采取脱产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外出学习与校内集中学习相结合,校内师 资为主、兄弟单位师资为辅相结合的办法,满足教学需要并提高学历层次,同时设立各种奖励基金。

7、制度建设和组织保障。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密切配合的运行体制。多年来,学校党委行政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青海民族学院大学生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给与积极支持。

二、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和出版滞后。今年上半年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新教材至今没有出版,目前仍然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而政经部分只能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办法加以解决。教材本身的内容更新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使教师与学生感到内容陈旧并缺乏实用性和说服力。

2、教师自身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个别教师确实存在照本宣科、实践体验少、没有完全吃透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单

一、古板的现象,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学生自身学习动力弱化。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我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根源、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追求现实的意识比较强,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直接影响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4、教师队伍培训不足。由于受教师编制和培训经费的限制,教师进修、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对教学内容的凝炼、运用,离要求还存在差距。希望省内举办各类培训,应该紧紧围绕课改的内容进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受训教师真正得到提高、受到启发。

5、“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课程改革中,将相关课程进行合并,使课时压缩幅度较大,而基本内容并没有减少。如:原来六门课308个课时,课改后,只有236个课时。针对课时少、内容多的现状,只能采取专题讲座的办法加以解决。

6、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少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受经费不足的制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少,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因此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强化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用能力和教学效果。

7、投入明显不足。由于学校受经费不足的制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中,对设施和社会实践的投入明显不足。真诚希望省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注。

2006年6月12日

第二篇:青海民族学院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青海民族学院

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省委宣传部、省教工委:

大学生形势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和全国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省上要求,校宣传部于4月底对全校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组织校内的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组织专家学者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辅导讲座。自2004年10月以来组织学校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50多场,其中形势政策教育28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对台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就业政策、国际形势等;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20多场,其中形势政策教育专题8场,内容涉及法治建设、科技发展、经济改革、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其中一些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马培德(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博士)、谢晖(山东大学教授、博士)、马戎(北京大学教授)来院举办形势政策专题讲座。同时邀请我省各厅局党政领导举办专题讲座,如省统战部调研员马万群做《统一战线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省委党校彭有峰教授做《反分裂国家法与对台政策》,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陈昌正做《当前青海经济形势》等主题讲座。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二、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自2005年春季开学后,修改完善了各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把形势政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规定了相应学分,配备师资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讲座,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撰写论文100多篇。当然形势政策课程的开设还有一些困难,主要是教材和相关资料缺乏,很难保证系统学习教育。

三、积极拓展新的教育渠道。

2005年8月建立了大学生思政网站,开辟了形势政策教育主栏,将许多形势政策教育讲座和资料挂在网上,如《国际环境与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对台政策策略》、《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人民大会堂的演讲》、《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正确的荣辱观》、《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中华文明五千年》、《为了太阳下最美好的事业》等等。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日点击率逐渐上升,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二OO六年五月八日

第三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课外活动锻炼调查

作者 裴永辉

摘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水平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本次的社会实践我们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为研究样本,对现在的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的人员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到四年级的学生都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一阶段的人群都进行了不等的人员抽查。结果表明:发现存在诸如女大学生习惯被动参与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等问题,大一和大二的男女生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人数明显高于其它年级;满足体育人口的统计要求的学生仅占21.5%,一年级的课余时间首选项是上网消遣,其体育活动用时最长的人数排在学习、上网消遣和人际交往之后;休闲娱乐、丰富业余生活和喜欢这项运动是促使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没兴趣和没精力是学生不愿意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没有锻炼意思、场地器材和学习任务繁重是阻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调查结果中显示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项目,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知和态度、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及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一定的描述分析;并且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与组织、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调查研究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体育素质教育;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 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 以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关键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以后国家的发展状态。大学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对大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受到了很新事物的吸引和冲击,他们面临着各种压力。他们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应对计算机网络、勤工俭学、人际关系、大学社团、创业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知道大学生课外锻炼的情况如何。可以肯定地是从大学生国家体质测试成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有必要对当今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参加课外体育的频率、时间、方式、动机、认知以及影响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出一定的对策。因此我认为这个研究题目是很有意义的。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的各种体育活动,既包括学生在校内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又包括学生自发参与的一切校内外体育活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措施,探索出新形式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高层次建设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正文: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情况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认知和了解,我们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调查问卷,其中问卷信息包括了大一到大四的各个年级,对他们课余时间的时间长短、运动项目、活动场地、活动动机、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以及影响他们体育运动的因素等,我们在不同的地点经过对不同的年级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反馈回的信息我们进行了整理整合,对如今山东理工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有了数据上的明显直观的显示。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的数据显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在3到4次的居多,大三的学生在5次以上的多一些 大四的学生大部分是1到2次的锻炼,而锻炼的时间段大部分集中在了0.5到1个小时的时间,其中男生的主要体育项目是以篮球为主然后是跑步,而女生大部分是散步和羽毛球。通过在不同场地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喜欢晚上在第二体育场进行散步或者跑步的运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动,篮球喜欢在第一和第三体育场的篮球场地打球。大学生活动锻炼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大学生有着积极、明确的体育动机,并与自己的身心发展密切联系。经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为增强体质、休闲娱乐、调整情绪、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运动水平等,其中男女生的动机并不一致,女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了休闲娱乐、调整情绪,而男生的首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另外,由于自身条件和身体素质的差异,为数不少的学生把通过体育考试作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尤以女生居多(占1/3),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体育课的应试教育痕迹。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在动机支配下进行体育活动,在满足需求与欲望的同时,主、客观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场地器材不足、没有时间、缺少经济支撑等影响因素处于主导地位。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普遍反映场地器材不足,与其他学者在类似研究中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这种场地设施建设滞后于高校扩招规模的现状不能及时改变将影响高校办学质量。没养成锻炼习惯是另一个应引起足够重视的因素(占43.1%),48.1%的女生认为自己没有养成健身习惯。可见,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尤其是女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养成健身习惯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网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消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学生的参与,造成预期愿望与实际行动间的差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大学生课外体育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体现出来,一般有单独参加、自由组织、班级或学校统一组织、体育俱乐部组织等形式。通过调查、走访,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或学校统一组织、自由组织。经过调查表明60%的男生更喜欢以自由组织的方式参加体育活动,而女生(占605%)倾向于被动参加统一组织的体育活动,主要由于女生在健身习惯养成、锻炼方法掌握等 方面与男生间存在较大差异。调查中还发现,25%的学生不满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状况,认为学校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中发挥的功能不够充分,所组织的比赛竞技性太强,没能面向全体学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还不成熟,日常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大学生仅占10%,实际上大学生们比较热衷于加入体育俱乐部、体育锻炼小组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希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专门指导。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中参与的项目 运动项目是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行为表现。在调查问卷备选的13项体育活动项目中,男、女生的选择性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经调查,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项目列于 前5位的依次为: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跑步。男女生的选项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更喜欢竞争激烈、运动强度大的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倾向于参加趣味性强、身体接触少、易于参与的项目,如羽毛球、跑步、散步等。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希望参加攀岩、定向运动、越野 等惊险、刺激、具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是衡量学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次调查结果距离全民健身计划、学校体育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从调查中可见, 经常和 有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的学生达84.4%,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学生仅占34.9%,更有15.6%的学生根本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女生居多(21.9%),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缺少健身意识;二是学校的体育设施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需求。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次锻炼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男生占61.7%、女生只占35.7%,在比例上男生远远大于女生。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大学 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短,每次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的占51.8%,这不足以引起身体机能的变化和体质的增强。

2、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不论是怎样的课外活动,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各种因素使其难以去进行运动锻炼,主要的原因是学业的繁多、场地的不足、设施的不完善、费用的高昂和没有正确的人员指导。因为除了体育系的学生来说,其他各类学生都只是吧体育运动当做一项可有可无的活动,而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专业及理论知识,所以大部分的人只能在很少的时间去锻炼,这样导致了活动时间的减少。场地不足和器材的缺乏,有些喜欢一些比如网球手球等,但是由于场地和没有技术人员的指导,从而放弃这些运动,而请人指导训练的话 又因高昂的费用使自己望而却步,还有些同学是收到了电子竞技的吸引从而不去进行锻炼。这些影响的因素一部分是来源于外界的条件,但大部分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电玩的吸引及懒惰的心理使之成为最大的阻碍活动的因素。

结束语

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为: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着积极、明确的动机,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希望通过课余锻炼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并以此为途径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他们倾向于参加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女生更习惯于被动参与。一些体育俱乐部等业余组织规模小、不规范,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场地器材不足,学习时间紧、没养成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希望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有专门指导;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的项目基本以传统的球类或简单易行的跑步等项目为主,男女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差异性较大;大学生体育人口距离全民健身计划、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女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尤为突出。综上所述,应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体育动机、体育需求,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等特点积极予以引导,尤其要调动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校通过组织定期、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唤起大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组建体育俱乐部、体育锻炼小组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养成健身习惯。学校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仿照后勤社会化模式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每周安排固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和专门辅导。改变传统的竞技化比赛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多开展即使没有体育特长也可参与的大众化、趣味性比赛。总体上来说我校大部分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球类等有较强趣味性项目以及跑步是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首选内容,不过对于项目选择男女生有着一定的性别差异。课外体育锻炼抱有强身健体、健美体形以及增加生活趣味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取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场地器材短缺、无人指导等外在因素以及没时间等内在因素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要素。当然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还有一些积极因素,比如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比较好。针对于上面的调查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辅导等日常工作中, 有意识地加强体育对学生个人生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教育, 鼓励所有学生, 特别是女生参加日常的体育活动, 并使他们明白体育不但是一门课程, 更是他们日常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学生提供积极的、激励性的正面评价;帮助学生制订现实的、与个人特点相符合的体育锻炼目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群众性体育活动, 如体育知识竞赛、辩论演讲比赛、各种体育项目比赛等等,并要求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参与;继续加大体育场地器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材建设的力度, 动员并建议社会组织、公共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应该动员学校教职工关心或参与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 可指定有热心或有特长的教职工作为学生体育社团的固定指导员;可要求所有学生, 特别是女大学生都必须根据个人特点参与到某一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中去, 并在制度上给予鼓励。

第四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段庄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张浩*

摘要:

关键词:

*张浩,男,1992年生,山西晋中寿阳县人,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给水排水专业11—3班,电话:***、电子邮件:619604454@qq,com

一、关于段庄村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由来

1.段庄村的由来

2.农村文化建设的缘由

二、段庄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

1.农村文化建设之前的现象

在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之前,段庄村村民依旧沉浸在建国初期的娱乐项目,……

2.农村文化建设之后的改变

农村文化建设开始后,……

3.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

然而,农村文化建设并非十全十美……

三、段庄村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思考

第五篇: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

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

陈占安

[摘要」在实施新方案、开设新课程的工作中, 必须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 其中包括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方法, 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理念,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的管理体制等。[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改革

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 我国高校从级本科生开始实施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在编写了高水平的教材之后, 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来对待, 那就是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我想结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年以来所进行的长达十年的实践探索, 谈一谈关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管理体制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努力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方法

中宣部、教育部号文件提出, “ 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其中谈到的一个方向性问题是,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积极改革教学管理方法。新的方案、新的课程、新的教材, 要求在教学管理上有新的举措、新的设计。以老办法去对付新课程,是消极的做法, 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需要新的管理方法, 新的管理办法能出新的生产力。在新形势下, 排课方式、选课方式、考试方式、组织方式等都不能完全套用老的办法, 而应该适应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北京大学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教学中普遍实行以下八个基本做法:

1、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

这种方式是从年秋季试点开设邓小平理论课开始的, 在年以后得到全面推广。以往按照“ 方案” 开设的几门课程都采取了教学组的方式, 其中“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课教学组由位教师组成, “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组由位教师组成, “ 思想道德修养” 课教学组由位教师组成⋯ ⋯这几个教学组都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为主, 又从好几个院系以至超出北大的范围选聘了多位专家、学者。由于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同时教学经验又相当丰富, 讲课富有艺术性, 再加上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人品、人格力量, 使这几门课的教学对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我们体会到, 这种教师组合方式的好处在于:一是适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学科交叉的课程特点;二是满足了学生希望得到知名教授的指导的强烈愿望;三是提高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科研要求实际上也维护了教师的良好形象;四是找到了培训青年教师的便捷途径;五是形成了老中青教师相互学习的人际关系。如今, 我们在新开设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中, 组成了人的教学组其中专职教师人, 兼职和外聘教师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组由人构成其中专职教师人, 兼职和外聘教师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课教学组由人构成其中专职教师人, 兼职和外聘教师巧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的教学组也将由近位教师构成。

2、专题讲座式的授课办法

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讲授全都采取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其中,“ 邓小平理论课” 开设个讲座, “ 毛泽东思想概论” 课开设个讲座,“ 思想道德修养” 课开设个讲座几年来, 这种格局坚持下来了, 只是讲授内容有所调整。这些讲座的设计, 既涵盖了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又突出了当时的教学重点既尽可能避免与中学政治历史课的重复, 又力求体现大学生学习的更高层次。如今新开设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设计了个专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设计了个专题,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课设计了个专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也设计了多个专题。这种专题设计和授课方式的立意在于, 使教师的讲授内容与学生自学的教材形成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的课堂教授与教材在基本观点上应保持一致, 但在入题的方式以及讨论问题的重点上又有所不同, 特别是不能照本宣科。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弄懂的地方就不要讲了, 尤其是不要再系统去讲了。教师讲授的着力点应是对学生的看书和思考提出要求, 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指导, 对教材作必要的补充以及学术层面的讨论等。教学组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 分别承担若干个专题, 要讲就讲出水平来, 要讲就讲好它。

3、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讲授无疑是主导性的教学环节。精心备课, 认真讲授,这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渠道, 讲好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但是也要承认, 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光有课堂讲授不行, 还需要有其他的辅助性教学环节, 并使它们与课堂讲授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主要安排了这样一些辅助性教学环节播放电视专题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给学生播放的专题片有《孙中山》、《抗战》、《国庆纪事》等组织参观展览举办专题讲座举办课堂讨论安排心得体会写作,等等。安排这些环节的好处在于, 实现了理论教育、课堂教学与示范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的有机结合, 促成了学生的参与, 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 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 任课的所有中青年教师都已经掌握了制作和使用课件的能力, 绝大多数课堂都使用课件来进行教学。新的教学手段比起传统的教学手段来有诸多好处一是可以使学生听讲更有条理, 思路更加清晰二是可以扩大信息量, 用课件的形式展现资料是以往板书无法比拟的三是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用课件的方式展现图片和音像资料有它特殊的便利四是可以减轻主讲教师记忆方面的压力。教师还将课件上网, 为学生自学提供方便, 而且使更多的读者受益。从年上半年至今, 我们挂在网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件点击率, 每个学年大体上保持在万人次左右。

5、灵活宽松的考核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法是一个需要探索的事情。经过了几种方法的试验, 我们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学生的成绩四六开, 即平时含考勤、课堂讨论、心得体会或期中测验占分, 期末考试占分期末考试基本上取开卷考试的方式有的课程采取一小部分闭卷大部分开卷的办法。这种考核方法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 扭转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因而对学生的考核应该着重检查其理解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事实上, 由于开卷考试对考题有更高的要求, 学生不可能从所允许带进考场的教材和笔记中直接抄出答案来, 这样无形中考试的难度倒加大了, 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是既有标准答案又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说有标淮答案, 主要是指不能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没有标谁答案, 是指在接受马克思主义至少是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允许自由发挥, 提倡独立思考。因而, 我在多种场合下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 与其说是考学生, 不如说是考教师, 或者说重在教师, 因为怎样出考题, 怎样判卷子, 是一个很大的学问。教师尤其是教学水平本来不高的教师没有权力轻易地给学生不及格的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在平时的工作, 要千方百计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排斥、不对立,争取能够吸引学生来听课, 来参加讨论, 而不要期望用期末考试给学生不及格的成绩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困难, 同时也是一种特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__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宽松的考核方法。

6、全年滚动的排课方式

从年秋季开始, 我们改变了以往学期排课, 即一门课只在一个学期中开设的传统做法, 代之以全年滚动排课, 即每个学期都开设所有课程的新办法。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 将两门学分一样的课程形成一种此多彼少的关系, 即是说, 在两门成对子的课程中, 这一门课这个学期多排几个班, 另一门课少排几个班, 下个学期相反设计。这样排课的好处在于一是为学生选课提供了方便, 二是为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供了条件, 三是减轻了基层教师编制上的压力。

7、学生自由选课的办法

我们从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学生自由选课办法的试验, 到年下半年已经在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全面实行。这里说的自由选课具体化为学生有“ 三个自由” 一是可以在个学期里自由选择上课时间, 二是可以自由选择课堂, 三是可以自由选择任课教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给学生一定的选课自由, 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二是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和动力, 有利于提高教学水毛三是为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给课程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这种新的选课方式, 比较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大环境, 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选择的契约关系,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考虑到学生自由选课的需要, 北京大学在新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中采取成对开出的做法从年月开始, 同时开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两门课从年月开始, 同时开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两门课。

8、“ 四位一体” 的教学管理模式

与教学组的教师组合方式和专题讲座授课办法相配套, 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上实行了课程主持人、课堂主管教师、主讲教师和助教“ 四位一体” 的管理方式, 做到了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主持人是由校长聘任的, 一聘两年。课程主持人要对一门课负全责。在课程主持人之下, 设若干个课堂主管教师的岗位,由中青年教师担任。通常一位主管教师管理一个班, 要对这几个班学生的学习负责。再就是专题主讲教师, 每个专题最少有两位主讲讲师, 形成一种既互相学习又互相竞争的关系。最后是助教, 原则上一个班配一位助教, 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要对学生的听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助教由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兼任。

二、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理念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体会到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的重要性。要变做法, 首先要变理念理念不变, 寸步难行。北京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之所以要坚持实行上述做法, 它的背后源于以下四个理念:

1、考虑问题必须以服务学生为中心

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方式等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 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往, 我们长时期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来思考问题, 认为教师执行着国家的指令, 讲的内容又是马克思主义真理, 学生必须学,不学或者学不好那是学生的问题。以往, 教学效果不好一般是上埋怨社会大环境不好, 下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懂事, 较少从教师方面找原因。考虑教学管理问题, 以往也比较多地从教师安排课程方便不方便去考虑。

其实, 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 至少说是不全面的。尽管当代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特别是受到来自社会各种思潮的干扰, 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这样那样的模糊的和错误的认识, 但是平心而论, 当代大学生不存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天然隔阂, 他们中的很多人自身就具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指导他们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 怎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能够真正进到学生的头脑中, 变成他们理解、接受和喜欢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为了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为保证学生健康成才服务,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素质为根本,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学生的头脑为目的。

几年来, 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贯彻改革的精神, 打破常规, 超常运作, 组织教学组,采取专题讲座方式、实行多种教学环节, 更新教学手段, 以及进行考核方法、排课和选课方法的试验等, 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自考虑问题。采取这些新的做法, 在开始阶段增加了教学管理上的难度和任课教师的负担, 但是它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思想, 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我们就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再麻烦、再辛苦, 也是值得的。

2、课堂讲授必须以科学研究为支撑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 一个不容忽视的工作就是必须努力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科研含量。有的同志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国家行为, 照着有关文件讲就可以了, 用不着搞什么科研。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不搞教学是不行的, 教学无疑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不搞科研, 没有科研做支撑, 教学不可能达到一种高的水平、高的层次、高的质量。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阐述, 必须在研究的层面上去讲解, 才能说服学生、打动学生, 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恰恰在于要对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有自己的研究, 有自己的理解, 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 而且也实现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只有拿自己真正理解了的、自己真正有了深刻体会的东西, 去对学生进行讲授, 才能自信、自如, 学生也会从任课教师的研究成果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虽然也有告诉学生“ 是什么”的内容, 但主要是在与学生的讨论中使他们懂得“ 为什么”。而且, 大学生对于“ 为什么” 的回答,应该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概括。在这方面, 大学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为学生作出样子, 给予指导。我们的职责不仅在于“ 教” ,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 学”。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在于“ 学会” , 更重要的在于“ 会学”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 很重要的一点是启发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讲授应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 同教材形成一种既统一又区别的关系, 教师把讲授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更好地读书、更深刻地思考问题上。为了做到这一点, 我们应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有明确的要求, 而且要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一定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单纯的教学型教师向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转变。我们之所以实行教学组的教师组合方式和专题讲座式的授课方式,其中一个目的在于减轻教师在课时上的压力, 而提高科研方面的要求。有的同志向我提过一个问题, 那就是, 你们北大这样做, 是不是老师讲不了整个一门课, 只会那几个专题呢我的回答是, 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教师能不能讲一门课, 而是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一门课的学习, 得到最好的教育, 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提教学质量问题的。如果就一般水平的教学, 我们用不着担心, 哪位教师, 特别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 他们讲不了一门课我们也不用担心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按一般要求讲不了一门课。但是我们提出建设精品课程, 特别是每堂课都要具有精品的水平, 那就不好说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实际上, 我们的任课教师是在对整个课程有全局了解的基础上, 加上又有集体备课环节的情况下而承担专题讲座。我们还有一个约定, 那就是到了教师对某些专题的研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转岗, 让另外的教师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再研究, 而自己去研究别的专题。这样也促成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促进。

3、推进改革必须以管理改革为先行

搞活教学管理, 管理方法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实际, 这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 也应该成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突破口。我们的脑筋不能教条, 工作不能死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于一所高校有几位教师教学水平高,有几个班次教学效果好, 而对其他教师和其他班次放任自流, 我们要对所有的学生负责, 要想办法把所有班次的教学都搞好, 这就需要积极推进教学管理的改革, 通过新的管理方式, 争取新的教学效果。毛泽东曾经指出“ 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 革命的组织形式应该服从于革命斗争的需要, 如果组织形式已经与斗争的需要不相适合时, 则应取消这个组织形式。”在当前, 应该跳出教师个体考虑问题, 应该有分工、有协作。我们应打破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承包式的教学管理办法, 积极创造条件, 更多地实行教学组的教师组合方式, 以扭转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 我们不大赞成实行那种简单的“ 末位淘汰”的办法, 而应该创造一种激励教师提高的机制。我们实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 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所有的教师都把自己最好的最有研究的一面亮给学生。这样, 既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而且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北京市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中提出, 要“ 在全市范围内试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联聘制度, 建立优秀教师巡讲和示范系统, 推动教师的校际协作” ,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要实行新方案, 管理体制必须要调整。为了适应新课程开设和新学科建设的需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内部管理体制调整为“ 四所一室” 的建制。其中, “ 四所” 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一室” 即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其中, 从教学管理的分工来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负责全校本科生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硕士生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博士生的“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负责全校本科生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课” , 同时负责全校本科生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负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继续负责全校硕士生的“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这四个研究所都取二级学科的名称, 为的是强化教师的学科意识, 提高科研要求, 使每一位教师都要下决心走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路子。

4、全部工作必须以队伍建设为基础

这里说的队伍, 指的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重要是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教师队伍。特别要看到,近年来由于一大批老教师离退休,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更加凸显, 必须抓紧抓实。我们的青年教师学位高岁以下几乎都具有博士学位、外语好、科研能力强、视野开阔, 掌握了现代科研和教育技术手段, 他们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带来新的希望。近年来, 我们把人事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上来, 既严格要求他们, 又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他们,在他们当中涌现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与此同时, 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用人机制, 打破人员单位所有制的局限和教师个体劳动的惯性, 以学院现有的教师特别是知名教授为主, 同时从学院之外聘请一些知名专家为学生授课, 引进必要的竞争机制, 促使教学效果的好转。在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下, 我们正在探索一条支持教师的专业培训、课题申报、学术会议、社会调查、出国访问等方面的新路子。

三、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事关重大。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更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和长远性, 应努力创造条件,适应落实新方案的需要, 从制度上和政策上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主管单位, 具有自主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由于种种原因, 世纪年代以来, 很多高校原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单位被降格、肢解,有的被划归到某个学院成为二级部门, 有的则被分散到以专业课为主的不同单位。因而, 就出现了诸如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下不到主管单位,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得不到兑现等问题。如果不尽快遏制和扭转这种情况, 新方案的实施将失去体制上的保障, 我们所设定的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的目标将会落空。北京大学等一批院校走着另一条路子, 陆续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它的优越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现出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年月, 到如今已经是第巧个年头。在一段时间里, 一些人对我们使用这个名字有很多的议论, 有人怀疑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能打多久, 有人担心使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名字不便同国际接轨, 有人嘲笑我们不识时务, “ 都什么年代了, 还叫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们的内部也有人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但是, 我们没有动摇, 而是用改革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去争取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的成就。巧年过来了, 我们从实践中尝到了甜头, 也坚定了信心。我们体会, 相比来说, 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一是树立一面旗帜, 一面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它贯彻的是党的指导思想,体现的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二是稳定一支队伍, 一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为主业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不能乱、不能散、不能垮。三是建设一个学科, 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专业内容的学科。这个学科现在明确下来了, 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相关的二级学科, 这个学科的建设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了宽广而坚实的学科基础, 使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形成了更加合理而完善的学科布局, 给理论建设和理论工作队伍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平台,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四是开设一类课程, 一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 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五是培养一批人才, 一批以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职业的人才。这批人才的培养和壮大, 对于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 对于加强和改进各行各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 这里讲的“ 一批” 是个大概念, 严格说来, 应该是“ 一批又一批”。从管理体制上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里的一级学院, 不仅学校给予其他各个学院的政策都能享受到, 而且由于这个学院受党政双重关心, 还能得到某些特殊的政策。特别是, 在北京大学, 学校领导把管理权下放到学院, 领导干领导的事, 主要是政治方向领导、大政方针领导。学校领导把为基层服务作为主要内容, 并责成学校教务等部门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管理, 而对于教师的课时应该怎样定、讲课费应该定多少、类似这样一类具体问题, 学校支持学院自己提出方案, 自己解决问题。, 这种把领导和管理有机统一又相互区别开来的做法, 合乎马克思主义领导学的基本原理。这样做, 既使领导从日常的管理中脱出来,又极大地调动了学院基层的积极性。我们高兴地看到, 年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月南开大学也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之后,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不那么孤单了。特别是年以来, 贯彻中央《关于繁荣__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相关二级学科的设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整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相联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很多高校成立起来, 到目前为止, 已经接近家, 而且还有进一步壮大的趋势。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一个新的气象。在有条件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应了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标志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我们的学院敢于并愿意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名字, 既反映了我们的自觉, 也说明了我们的自信。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不应该藏起来, 而应该高高举起。我们不要去责怪世界上不少人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认识,而应该像邓小平那样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2]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选自 《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0期

下载青海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调研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海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调研的说明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调研的说明(2012年)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凡是在2012春学期末选修了2012-2013学年秋学期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和调研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和调研论文排版模式 一、页面设置1.纸型:B5(JIS)2.页边距:上2.5,下2.0,左2.3,右2.0cm,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研报告和调研论文。3.页眉:页眉居中设置于......

    8 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论文 格式(五篇范文)

    附件8: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打印格式社会实践调研论文 模板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副标题(宋体 小四号 居中 有则写,可以空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宋体 小四号 居中)摘要:200-3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工作职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工作职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的主要职责是在学校及科室领导下,完成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任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与调研》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与调研课程手册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电子商务 姓 名 陈龙 学 号 391120021......

    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研报告[5篇材料]

    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研报告 2 2 篇 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研报告 1 1、调查目的: 大学,众所周知,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很可能成为影响人们一生的重要时期。广大莘莘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申请书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附件1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申请书 申 请 人 李** 班级 2014交运一班 申请题目 重庆市**县礼让镇社区文化设施配套及服......

    (必看)“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调研论文参考选题

    (必看)2010年集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调研论文参考选题1、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调研。2、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3、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