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经验谈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经验谈:理科综合与高三
化学教学
土左一中
安玉贤
一、增强改革意识,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对自己来说是相对新颖的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转变观念,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落实到高三化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能否实现取决于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讲代教,以讲代学显然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人片面认为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是由满堂讲转变为满堂问、满堂练。其实问答式教学,判断是非式的提问,场面上看上去很热闹,学生的活动量也较大,但实际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有时还容易使少数学生形成不动脑筋、乱猜答案的不良习惯。
主体性发挥得如何不在于问的多,也并非取决于所谓的“课堂气氛”。从本质上讲,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投入程度;从形式上讲主体性的表现不仅是师生互动,而且还包括生生互动及学生独立活动。课堂上提问,学生答错了,或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学习,教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
2.正确处理容量与效果的关系
由于受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我们的化学教学中仍存在重教轻学;重死记硬背轻消化理解;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部分课堂教学节奏偏快,容量偏大,学生的思维由于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因而只能被动听讲,学生成为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心甘情愿地坐在“旁听席”上,结果不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学生真正接爱的信息很少,教学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是看课堂上信息的发布量,而是取决于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更重要的取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状况。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理论追根寻源,了解知识形成的背景,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其次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处于研究问题的状态,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其中的思想方法;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能力在知识的应用中得到发展。
3.正确处理训练速度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熟能生巧”的本意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但一般只适合于机械性的操作活动。“熟能”只是一种技能特征,并不反映思维能力较高。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主要是动脑思维的过程,思维的重复可以加深记忆,解题的重复可以提高解决相似问题的速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确有必要进行解题训练,但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题训练中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的思维能真正展开,充分活动。为此,必须适当控制练习量,为学生切实减负,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欲望、寻求理论解释的意念才能真正确立起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会得到培养。
4.正确处理综合教学与单科教学的关系
综合科目考试首先考查的是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罗列各学科之间交叉的知识点,拼凑跨学科综合题,上综合课,甚至搞猜题、押题,这实际上又是往应试教育的老路上走。如果我们在本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学科能力还不够强的情况下,去研究那些本身就比较粗糙的综合题,实在是没有必要。
跨学科综合题重点不在于考查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而在于考查学生在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事实上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可以在学习、应用综合知识时才可以培养。现如今在缺乏能熟练讲授综合知识的教师,而比较规范的综合题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上综合课将会冲击单科教学,造成本末倒置。因此,虽然我们面对的是“综合科目”考试,但我们还是要立足本学科,要以本学科知识为载体,注意有机渗透学科间的知识,拓宽视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增强信息意识,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由于“综合科目”的考试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对路,提高教学效率,有必要继续强化信息意识。
1.注意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无疑对中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试卷是一条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试题只有自己亲自做一做,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以致理性的升华,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自觉矫正思路。
2.关注新大纲、新教材的导向
新大纲、新教材是教育改革的载体,高考命题也会受其影响。新大纲、新教材有了一些明显变化:第一增加实验比重;第二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更重视知识传播过程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三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要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注意调整高三化学教学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间,加强方法论指导,强化和优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意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充分发挥各种信息的引导作用
除高考试卷、新大纲和新教材之外,其他的信息渠道还有名师讲座、专业杂志、名校试卷、互联网等,此外从大会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中都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尽快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发挥信息的指导作用,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研究,主动思考,提高在各种信息面前的判断能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切实使教学对路。
三、增强研究意识,落实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探索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这一目标,切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夯实基础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化学知识首先通过结构、方法、技能,使学习活动变得有序,在有序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达到变通和迁移,有序、变通和迁移则使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这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
高考命题不拘泥于大纲,不追求知识的覆盖率。可是谁也无法肯定大纲中哪些知识点不考。因此,高三化学的复习必须依据大纲,知识点不留盲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改变传统的教师罗列知识点的方法,要相信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内容,疏理知识结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建构起来的知识结构才是最牢靠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结构中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复习不是重复学习,每次复习都应有新的目标,复习课要做到常上常新,一步一个脚印。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备课相当重要,尤其是对基础内容的复习,要落实“变”和“准”的策略,“变”就是要加强变化,改变形式,变换角度;“准”就是要熟悉学生,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心中有数,采取有针对性的检查、补救措施,做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2.注意研究解题教学
高三化学教学有较多时间是花在讲解例题、完成作业、参加考试上,解题教学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要改善解题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把好选题关,并以便于学生阅读分析的形式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优化例题分析、习题评讲的教学方法。
(1)筛选题目。选择题目一定要防止片面追求新、奇、深,要注意到选择题目的目的性,及题目本身的基础性、层次性和阶梯性。
①目的性:选择题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例题的选择目的一般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化学规律,学习典型的解题方法,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选择的目的是例题目的的延伸、强化。
②基础性:选择的题目应着重体现对基本概念的辨析,基本知识的应用,基本方法的巩固,做到小而活,能够面对大多数学生,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夯实基础,这一点对第一轮复习过程中的题目选择特别重要。
③层次性:选择题目要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上例题的选择也要兼顾中下层次的学生。
④梯度性:要本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选择题目,既要切合学生实际、又要有适当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摸得到。
(2)精心编排。尽量减少解题教学中的人为障碍,比如题目错误、题意不明、f丁印不清等,题目要便于学生阅读,分析思考,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题要尽可能打印成讲义,尽可能做到教案、学案一体化。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自行命题,扩大学生视野,高中化学课本的“阅读材料”,与科技、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典型实例均是命题的好素材。
(3)优化教法。在例题的讲解上要注意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示性例题重点介绍如何读题、审题,寻找隐含信息,正确分析变化过程,准确调用知识解题,指导学生如何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等,要教育学生养成标识关键字、词,画变化过程框图等良好习惯。巩固性例题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学生做,要让学生有展示自己思路的机会,形成动脑分析、动口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师要适时、适度加以点拨,启发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要转变过去只重视巧解或特殊解法的教学思路,强化通法、通解的教学。
3.强化、优化实验教学
中学化学实验是通过一些典型实验的原理分析、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结果的处理,达到国家实验教学的目的。对这些演示实验能懂、学生实验会做是一个基本要求,提高实验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学生不是真正经历过这些实验,没有亲自进行操作,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是难以得到提高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收获。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是实验能力中的较高层次,但是离开基本的实验能力盲目去追求迁移、创新是企图建造空中楼阁,所以想通过猜题、押题、多讲、多练来对付设计实验是徒劳的。
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必须改变纸上谈兵、黑板上做实验的应试模式,遵循实验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各种实验为载体,落实培养能力的具体目标。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不仅要做,而且要尽量让人人动手,不仅要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要强化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操作方法?换用另外一些仪器可否做同样的实验?用本实验的器材还可以做其他哪些实验?要改变传统的课本上怎样说,我就怎么做的习惯,尽可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要加强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强化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实验验证-一总结结论的科学方法的实践。事实证明,只有在实际的操作、反复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感才会得以激发。应该说学生的实验基础扎实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X下的高三化学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还较多,只要我们能够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加强学习、深化研究、开拓创新,就一定会有所建树,有所收获。
第二篇: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高考大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
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
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澳秘等,从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综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但知识覆盖面大。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即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
(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
(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
(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
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第三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18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8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16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 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
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每周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
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每周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陈天云负责做题,目的是看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再由我进行修改定稿。
第四篇:2009年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2017-2018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是教师提升自己的必要阶段,经常反思的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总结出不同阶段学生的不足和自己教学的侧重点,是一项很好的教学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
通过反思,发现高三教学中的问题有:
一、复习中赶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教学节奏快,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或者将本该需要好几节课完成的教学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势必是蜻蜓点水,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根本谈不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再就是课堂教学中对部分知识无限制的予以拓展,造成偏与难;所选的例题,往往起点高,综合性强,这种高难度的教学,完全背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作业量较大,且大多留给学生的作业没有经过精心挑选,有些题难度很大,综合性强,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二、课堂互动少,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以接受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做得不够。课堂本应是互动的、生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而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课却是单向的、静态的、缺乏生机和乐趣。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不管学生是否真的懂了,不管你有无兴趣,硬将学生往事先预设的“轨道”上驱赶,只要把教案设定的内容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就算达成了。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似乎比较顺利,但恰恰相反,这将严重束缚师生的灵感、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三、练习多探究少,在一部分复习课中,其课的基本模式就是知识的梳理+练习。而知识的梳理往往又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罗列,对其内在的联系又缺乏深层的探究,给出的练习通常又多,以解题训练来替代对知识的探究。没有促进学生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更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从多个维度实现对知识的重构,领悟其中的规律与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学生能力没有真正意义上提高。
在高三的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认真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平时测验要让学生认真总结答题中的问题,作出详细的数据统计,然后总结出错题的共性之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专题独自攻破,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再通过强化练习加以掌握。
二、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解决实验题大难关。
化学实验在高考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但每次考试中学生实验题的平均分很低,从答题的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混乱不清,不规范,没有使用化学术语。换句话说,就是心里明白,表达不出来。所以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三、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动手。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没有自己动手的过程。这几天,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训练,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四、掌握做题技巧,节省解题时间。
做题首要审题,据统计做错题的同学,错的原因大多都是没有审清题就进行解题,费了时间也没有做对,很是冤枉。那怎么办?专家指出审三遍题才能动笔答题是很有道理的,第一遍快审,主要是审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第二遍是提出有用信息;第三遍是综合分析有用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题。这样才能把题分析透,解答才准,且不用反功,还节约了时间,但现代高中生为了节约时间,第一遍审题就开始解答题,结果解到一半解不下去,还得回去审题,甚至还得重来,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正确。
五、切实搞好第二轮复习,着重把握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
如:1.阿伏加德罗常数。2.离子方程式。3.离子共存。4.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辨析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5.离子浓度比较。6.化学平衡的移动。7.原电池工作原理。8.电解原理、电解规律、电解计算。9.常见离子的检验。10.典型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官能团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种类的确定。11.有机信息与合成的选择。12.基本计算技巧。13.重点实验操作和设计: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第一道实验题一般考查的都是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第二道将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实验题。探究性实验题能有效地考查我们思维的开拓性,故此种题型将是命题者的首选。14.无机信息的加工处理与综合:信息迁移题是高考中出现的稳定的题型,其分值稳定在全卷的30%左右。
六、克服惯性思维,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注重解题习惯的养成。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不要求书法,但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2017-2018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化学组
张伟
2018年6月1日
第五篇:2009年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复习,通过反思,发现高三教学中的问题有:
一、复习中赶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教学节奏快,片面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或者将本该需要好几节课完成的教学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势必是蜻蜓点水,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也根本谈不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再就是课堂教学中对部分知识无限制的予以拓展,造成偏与难;所选的例题,往往起点高,综合性强,这种高难度的教学,完全背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作业量较大,且大多留给学生的作业没有经过精心挑选,有些题难度很大,综合性强,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二、课堂互动少,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以接受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做得不够。课堂本应是互动的、生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而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课却是单向的、静态的、缺乏生机和乐趣。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不管学生是否真的懂了,不管你有无兴趣,硬将学生往事先预设的“轨道”上驱赶,只要把教案设定的内容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就算达成了。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似乎比较顺利,但恰恰相反,这将严重束缚师生的灵感、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三、练习多探究少,在一部分复习课中,其课的基本模式就是知识的梳理+练习。而知识的梳理往往又停留在知识的简单罗列,对其内在的联系又缺乏深层的探究,给出的练习通常又多,以解题训练来替代对知识的探究。没有促进学生自主的、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更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从多个维度实现对知识的重构,领悟其中的规律与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学生能力没有真正意义上提高。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