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海市2006年教育工作总结
临海市2006年教育工作总结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务实创新,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教育事业在规范、平稳、有序中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各级各类教育继续得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1、幼儿教育继续朝着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市共撤并幼儿园20所,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了93.04%,较去年增1.04个百分点,机关幼儿园和中心幼儿园建立了0-2周岁的早教中心,河头、沿江、尤溪和括苍四镇中心幼儿园通过了台州市示范性幼儿园的评估验收。
2、义务教育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市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85%,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100%和99.89%,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17%,较去年增0.17个百分点,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8.82%,较去年增0.12个百分点,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普九”的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在全省中上水平,台州市前列。
3、高中教育稳步发展。重点普通高中招生4680人,占普高招生总数92.5%,较去年增3.5个百分点,初升高率达96.7%,较去年增3.05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职高招生人数达到了5015人,普、职高招生比百度文库
例基本保持了1∶1。职业高中的骨干专业和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市高级职业中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被定为台州市骨干专业,市中等职技校在获得1个国家级专业和3个省示范专业的基础上,今年被定为省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
4、成人、高等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共完成了854名学员“双证制”培训和农民非学历培训9万余人次的任务,启动了第三期622名学员的“双证制”培训工作和“万名特色技工”培训工程。成校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古城街道、杜桥镇两所成校通过了省示范性成校的评估验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6.8%,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二、迎接省教育强市复查工作有序开展
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召开了迎接省教育强市复查工作会议,较好地落实了强市复查的各项整改措施,在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58项指标中,我市已有37项指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强市、强镇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强市复查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三、省“四项工程”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建设成效明显
1、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和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年度目标如期完成。全市共投入441.38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8万人次,为8859人次学生免费提供了营养餐。
2、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快速推进。全市共投入3700百度文库
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宿舍、食堂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省定食宿改造2.88万平方米的年度任务。
3、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二两轮3194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任务,并在全省统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4、中小学校舍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市共投入4750余万元,新建校舍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投资2000余万元的巾山实验小学和投资近1000万元的河头实验小学均在8月底前竣工并投入了使用,大田中学图书艺术楼、外国语学校食堂、桃渚中学图书馆、大洋小学学生宿舍等一批大中型基建项目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四、对农村学校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
1、初升高重点中学分配生比例继续增加。台州中学、回浦中学、大田中学分别拿出了200名、150名、100名招生名额重点向农村初中倾斜,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初中毕业生享受优质高中资源的比例。
2、教育对口支援制度继续得到较好的实施。市教育局组织了150位名师分赴全市各镇中小学开展“名师活动周”支教活动,落实了与农村青年骨干教师的签约培养任务,选派了12位城区中小学教师下乡支教和10位农村教师到市区中小学挂职锻炼,进一步组织好各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与1所以上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教学结对、科研结对和帮困结对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名师名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百度文库
五、学校的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
1、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现代化学校及标准化学校的创建工作成绩显著。我市高度重视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建设,积极开展创品牌活动。大田中学通过了省一级重点中学的验收,回浦实验小学、大田中心校、白水洋中心校、河头中心幼儿园、沿江中心幼儿园、尤溪中心幼儿园和括苍中心幼儿园等7所学校通过了台州市示范学校(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市中职校等18所学校被评为台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河头中心校等11所学校通过了省标准化学校初验。
2、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学校品位不断提高。临海小学被推荐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回浦中学、大田中学、杜桥中学、大洋小学、市中心幼儿园、括苍中心校等6所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回浦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幼儿园)被评为台州市绿色学校,另有5所学校被评为临海市绿色学校。
六、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1、教育装备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我市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工作,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共投入教育装备经费3000余万元,新增多媒体设备594多套,简易多媒体设备214套,计算机1297台,图书15万余册,各类电教、实验仪器1.1万余件,基本保证了新课程改革所需教育装备的全部到位。
2、教师运用教育装备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积极举办了多媒体设备基本技能、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英特尔未来百度文库
教育及网络管理员业务等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托阳小学教师获全国基础教育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评比一等奖(全国仅为10人),大洋小学、杜桥中学教师在第六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比活动中分别获一、三等奖。大洋小学、台州初级中学、市教育局被评为台州市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教育装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3、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临海教育网新增市各级名师课堂教学实录57课时,各类录像节目171个,各类资料总量已达200G。各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得到了加强,台州中学、大洋小学和白水洋小学的校园网站分别获省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一、二、三等奖,电大临海学院网站被评为浙江省五星级网站,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七、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收效明显
1、坚持德育首位不动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感恩教育、尊廉崇洁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为主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中学德育导师制”全面实施,形成了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尊廉崇洁”教育扎实推进,市教育局荣获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人防教育”深入开展,建立了市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基地,市教育局被评为台州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得到较好开展,全市7000余名初中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生产实践百度文库
教育活动,收效明显。青少年“红色之旅”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再创佳绩,市教育局、哲商小学获全国组织特等奖,另有10所学校获全国优秀组织奖。
2、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加强。今年,我市全面启动实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六个配套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了“中学学洋思、小学学长坑”活动,进一步在全市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的理念。建立健全了教研区组织机构,组建了高考指导小组,较好地发挥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指导作用。市教育局分别在各片初中和5所重点普通高中召开局长现场办公会议,专题研讨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有效措施,继续狠抓教学“六认真”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切实加强了对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施情况的督查,总结并推广了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一个不漏”地完成了新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工作。高中新课程改革如期启动,各校的进展都比较顺利。
4、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稳步提高。中考成绩继续处于台州市领先地位,中考及格率达到了82.42%,比去年提高了9.07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4年大幅上升的良好势头。高考上线达到了7156人,高考上线率名列台州市第一。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台州初级中学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居台州市第一。在全国初中数学浙江赛区竞赛和省初中自然科学竞赛中,我市学生获一等奖21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4人,其中台州初级中学、市外国语学校被百度文库
评为省自然科学竞赛“优秀团体”。在省职高学生建筑测量技能比赛中,市高级职业中学获一、三等奖各1人。在台州市职业学校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中,市中职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中,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竞赛继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教育科研成绩斐然。我市高度重视科研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全市共有35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694项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培育了一批精品科研项目。今年,我市共有18项课题通过了省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评审,其中重点课题4项,在省第五届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我市共有4项课题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全省共10项),二等奖2项(全省共47项),课题研究在量的扩展基础上实现了质的提升,走在了全省同级县(市、区)的前列。
八、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1、师德建设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了以“知荣辱、明职责、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召开了做“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现场推进会,进一步完善了师德承诺制、师德评估制和师德帮教制。
2、校长队伍建设取得了新成效。积极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校长负责制,全面实行中小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校长履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调整和充实了校级领导干部55名,公开选拔第百度文库
二批局管后备干部84名,初步建立了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校长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选送了3位校长分别到教育部、北师大实验中学和上海崇文中学挂职锻炼,选派了5位校长参加台州市骨干校长研修班学习,举办了临海市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进一步完善了校长定期提高培训、新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局管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等制度,校长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初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71.24%、71.49%,分别比去年提高了3.57%、5.84%,职业高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3.4%,较去年提高了31.2%,公开招聘了大专以上学历教师185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新增省特级教师4名,省教坛新秀6名,另有14名教师被推荐为台州市名师,3位校长被推荐为台州市名校长。
九、学校安全工作得到了切实加强
1、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教育局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宣传月和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2、校园综治活动深入开展。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开展以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接送车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各项治理活动,基本上避免了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全市非正常死亡人数明显减少,促进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百度文库
3、“平安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市教育局从制度建设入手,先后印发了《临海市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10余个安全方面的文件,进一步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一年来,全市共有21所学校被评为台州市平安校园,43所学校被评为临海市平安校园,另有156所学校达到了“平安校园”的标准。
十、学校党建工作、信访工作和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新进展
1、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学校和理论学习示范点活动。深入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深化学校“先锋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制度,对局直属的13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换届选举。在市直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深入开展创建“业余党校示范点”活动,有2所学校被评为台州市优秀基层党校。深化了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活动取得新成效。
2、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市教育局继续与各学校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状,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了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预防教育腐败取得了明显成效。
3、行风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诚信学校”建设活动,健全了政务(校务)公开和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纪检监察员队伍建设,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百度文库
校务公开工作大检查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大检查,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收杂费政策,教育行风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4、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有效。市教育局深入开展了创建以“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为主要内容的人民满意机关活动,建立了机关干部工作业绩记实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岗位目标考核制度,促进了办事程序和办事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在台州市、临海市效能办的多次暗访或检查中受到了好评。
5、信访工作得到全面落实。信访工作网络建设和局领导信访接待日、恳谈日制度进一步完善,信访责任制全面建立并得到较好落实。全年共接到信访件73起,受理上级转下信访21起,报结率达100%,促进了我市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投入与需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办学行为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三是教育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尚没有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普高热”、“择校热”难以在短期内降温,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四是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低、小、散”问题仍然突出,影响到各类教育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五是各类安全隐患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所有这些问题和困难,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百度文库
第二篇:临海市起重机械整治工作总结
临海市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台州市局特设处:
按照台质特发〔2008〕167号文要求,2008年我局主要开展船舶修造企业使用起重机械、简易升降机及冶金起重机械三大块整治,通过整治:船舶修造企业使用起重机械、简易升降机使用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冶金起重机械有4 台设备还未符合要求,但也在积极整改中。现分别把三大类设备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船舶修造企业整治情况
根据《关于印发台州市深化船舶制(修)造业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台质特发〔2008〕42号)要求,我局从4月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船舶修造行业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了整治。通过整治,全市15家船舶修造企业都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责任人员,设备经过检验合格并办理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一)、整治部署
船舶修造行业作为安全生产的高危和事故多发行业,一直作为安全生产重点关注行业。今年以来,我局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向市政府和市安委会汇报特种设备安全在船舶行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08年3月27日,临海市安委办印发了《临海市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临安办〔2008〕15号),其中对特种设备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08年4月16日,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临海市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临政办〔2008〕61号)专门有一章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出规定。针对船舶修造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的现状,我局印发了《临海市船舶修造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的通知》(临质监〔2008〕3号),详细地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要求,便于企业操作落实。08年4月9日,在我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船舶修造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会议,全市15家造船企业的负责人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有关镇(街道)特种设备协管员出席了会议,在会上对相关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进行了通报,并对临海市船舶修造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了讲解,下发了《临海市船舶修造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表》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汇总表》要求各企业逐条进行对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在4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纠上报我局。
(二)、开展专项检查
从4月16日开始,我局安全监察人员会同镇(街道)特种设备协管员对每家造船厂逐一进行全面检查,从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状况三方面进行检查,共抽查135台设备,有50台设备存在不同的问题,下发监察指令书10份责令限期整改,立案查处1家。存在问题的设备,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简易升降机整治情况
(一)、整治历史情况
我市的简易升降机自2004年以来开始整治,在2006年达到顶峰,这一年简易升降机作为省局布置的5类设备整治重点,我们下了很大力气,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整治方案(《临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海市固定式简易升降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2006〕10号文件)),由各乡镇对辖区内的升降机进行全面普查,我局会同乡镇进行逐台确认是否纳入监管,列入监管的明确整改时间和要求。通过整治,全市在用升降机注册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事故隐患整治率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07以来我市未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简易升降机安全事故。
(二)、在用升降机情况
据统计,全市在用简易升降机224台,额定起重量小于500kg不纳入特种设备监察范围140台,经检验合格办理注册登记84台。
(三)、08年深化整治开展情况
1、整治总体思路和方法。经与部分乡镇特种设备协管员探讨,我市目前简易升降机安全状况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一是总量保持相对稳定(总量也不多),新上无证制造土制简易升降机基本杜绝,标准厂房新上的基本是正规厂的货梯或有证单位制造的升降机,二是从事故角度来看,近2年来也未发生升降机伤人事故。基于上述情况,考虑到人力、物力等因素,并且实际上对土制简易升降机打击已日常化,因此今年我局对升降机整治未单独出台整治方案,但要求乡镇对简易升降机使用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另外日常工作监察和今年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都把简易升降机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2、开展专项检查。我局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简易升降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各乡镇对辖区内升降机使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全面落实升降机用户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升降机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简易升降机安全管理。不管载重量是0.5吨以上的还是以下的,严禁载人、载重量标志等警示标志必须齐全,0.5以上的必须由有证单位制造,经验收检验合格办理注册登记。
对市局特设处发函要求我局调查处理我市2家企业使用土制简易升降机一事,我局高度重视,其中浙江龙士达塑业有限公司使用2台土制升降机于4月29日予以查封强制停用并由稽查大队处理,现已台州神力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改造验收合格,另外凯利达工艺品厂查无此厂。
三、冶金起重机械整治情况
2007年8月25日,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冶金起重机械整治工作的通知》到各镇(街道),对2007年4月18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钢水包倾覆重大事故,造成现场32名工人死亡进行了通报,以期引起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明确了整治对象、整治目标和工作安排,先由镇(街道)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后报我局,再由我局汇同镇(街道)逐台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后要经台州市特检中心验收合格。
经调查和特检中心反馈,我市现有2家使用冶金起重机械单位,台州华迪实业有限公司有2台已经验收合格,临海市大田铸件厂有4台起重量小于10吨在用,在07年我局责令限整改一直未整改到位,我局予以立案处罚并责令停用,企业承诺在08年9月份整改完毕,企业也在积极整改但有一些技术上困难,整改后故障率很高,现在正与中心联系检验和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四、积极开展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上岗培训
2008年共举办5期起重机械操作、指挥人员培训班,有500左右人员经培训取得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临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8-12-20
第三篇:临海市供电局
临海市供电局
局长(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文荣:主持并负责局行政工作。主管局办公室、财务科、计统科、安保科、行政科。
党委书记郑吕高:主持党委工作,负责全局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分管局办公室(党委办)、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离退休管理工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俊:协助党委书记、局长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主管党的纪律检查和共青团工作,协助局长分管监审科。
党委委员、副局长汤丹青:协助局长负责全局安全生产工作,协助局长分管生技科、调度室、综合产业办公室,协助管理安保科和供销科,联系线路工区、修试工区、变电工区、配电工区和路灯队,联系全局所有多经企业。
党委委员、副局长冯江伟:协助局长分管用电科、农电科、联系电费帐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
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杰:协助局长分管基建科、企管科、车队,联系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临海分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潘章俊:分管临海市供电局工会工作,分管职工队伍稳定和职工生活方面的工作,联系新闻宣传、离退休工作。
办公室 主任:徐常青 电话:85111624、85309395
调度室主任:周天雷 副主任:王骧 电话:85315165
用电科 科长:邹彤 电话:85111719
生技科 科长:周世杰 电话:85111307
安保科 科长:蔡青喜电话:85118646
财务科张春光电话:85112282 赫章供电局生技部副主任李建
舟山电力局定海供电分局生技科科长 沈佩琦
.都江堰供电局生技科科长杨光
南宁供电局生技部副主任刘剑峰
宜宾江南供电局生技科科长陈春生
河南鲁山电业局生技部副主任雷亚钊
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皇甫学真主任
西北网公司生技部副主任吴国伟,副组长、陕西省公司生技部副主任陈为众
福建东山供电公司生技部主任助理何文成铅山县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罗麟
珠海供电局生技部主任李有铖
江门供电局生技部主任彭炽刚
北京市电力公司生技部主任牛进苍
浙江省电力公司生技部李宝兴处长
珠海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领导汪平
地址:珠海市高新区科技创新海岸科技六路11号
邮编:519085
总机:0756-3838888
传真:0756-3630000
技术支持:800-830-3900
温岭市供电局生技科副科长王海清温岭市供电局副局长林土方
台州电业局孙林副局长台州电业局局长朱维政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 温岭市供电局基建科副科长泮巨明
周伟青 男,汉族,浙江磐安人,1956年5月出生,1976年10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学历。1983年12月-1985年4月省送变电公司副经理、党委委员;1985年4月-1989年12月省送变电公司党委书记;1989年12月-1993年2月省送变电公司第一副经理、党委委员;1993年2月-1996年6月省送变电公司经理;1996年7月-1999年6月省电力局基建处处长;1999年7月-2006年1月省电力公司安监部主任;2006年1月-至今任温州电力局局长兼党委副书记负责局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干部管理,主管局办公室、安监处、发展策划处、人力资源处、思想政治工作处、人事董事处。
杨卫民 男,汉族,浙江建德人,1955年3月出生,1973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副教授,大学学历。1982年2-1998年8月浙西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教师、校长、主任;1998年8月-2007年5月浙江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校长、主任;2007年5月-至今任温州电力局党委书记。
主持局党委工作,负责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人武(民兵)、老干部和维稳工作,主管思想政治工作处(含团委)、局办公室(党务)、老干部工作处、新闻中心。
刘时锋 男,汉族,浙江温州人,1952年2月出生,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普学历。1978年8月-1992年12月温州东屿电厂厂长助理;1992年12月1997年7月浙江昌泰电力开关厂厂长;1997年7月-1999年12月昌泰电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12月-至今任温州电力局副局长、局党委委员。
协助局长负责多种经营、生活后勤工作,分管局综合产业办公室、生产基地筹建办公室。
周华 男,汉族,浙江义乌人,1963年6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学历。1998年-2003年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系部所长助理;2003年-2004年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经营副所长、党委委员;2004年-2007年5月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所部生产副所长、党委委员;2007年5月-至今任温州电力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协助局长负责安全生产、电网运行(含市区配网运行)管理、科技进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及内保、电力设施保护、消防、交通、综治创安等方面工作,分管局生产处、保卫处、人力资源处(教育培训)、局办公室(档案)、调通中心。协助局长分管安监处。
王峰 男,汉族,山东邹城人,1956年6月出生,1976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大学学历。1997年5月-2001年3月浙江省电力工业局
纪检监察室主管;2001年4月-2006年12月浙江省电力公司纪检监察部副处级纪检员;2006年12月-至今任温州电力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主持局纪委工作,协助局长分管局机关党委、监察处、审计处、办公室(信访、保密、法制)工作。
吴哲 男,汉族,浙江平阳人,1970年3月出生,199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学历。2001年5月-2004年3月温州电业局设计室主任;1998年12月-2002年3月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研修班学习;2004年3月-2004年10月温州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任;2004年10月-2006年8月温州电业局副总工程师、温州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任;2006年8月2007年5月温州电业局副总工程师;2007年5月-2008年5月任温州电业局总工程师,2008年5月任温州电力局副局长。
协助局长负责经营管理、电力营销(含农电)及优质服务工作,分管局营销处、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电费管理中心、计量中心。
潘巍巍 男,汉族,浙江永嘉人,1970年1月出生,1991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9月-1991年7月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2001.03-2005.04高压修试工区副主任;2005.04—2006.08高压修试工区主任、党总支委员;2006年8月-2008年5月温州电力局副总工程师;2008年5月-2008年9月任瑞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2008年9月-至今任温州电力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协助局长负责基建、大型技措项目实施,围绕基建总体目标,对电力设计、物资供应及基建施工的任务、时间、进度、安全及质量进行管理,分管局基建处、招投标管理中心、物资处。
张仁敏 男,汉族,浙江瑞安人,1964年8月出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工程师,大学学历。1988年3月-1994年12月瑞安市供电局生技科副科长、科长;1994年12月-1999年11月鹿城供电分局副局长、党委委员;1999年11月-2006年9月鹿城供电分局局长、党委委员;2006年9月-至今任温州电力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主管工会工作,分管局系统职工队伍稳定、厂务公开、计划生育工作,分管局工会。
刘伟军 男,汉族,浙江瑞安人,1967年8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学历,硕士学位。1989年7月-1997年3月瑞安市供电局35kV丽岙变电所运行值班工、生产技术科专职、副科长、科长;1997年3月-2004年1月任平阳县供电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4年1月-2006年12月温州电业局供电处副处长、处长;2006年12月-2008年5月鹿城供电分局局长、党委委员;2008年5月任温州电力局总工程师。
协助局长和副局长管理电网规划运营、电力生产及计划,负责科技进步及安全生产、电力调度、基建、环保、节能、信息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协助局长分管局科技信息处、发展策划处(规划)和信息技术中心。
周迪伍 男,汉族,浙江苍南人,1970年3月出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会计师,大学学历。1994年8月-2000年10月任温州电业局财务处专职、浙江丰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局财务处专职,2000年10月-2006年12月浙江昌泰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主持)、经理等职,2006年12月-2008年5月任温州电业局财务处处长,2008年5月任温州电力局总会计师。
第四篇:临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年1月15日在临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临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梅式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临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全面小康标杆市,再创千年古城新辉煌,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改革创新,开放兴市;
转型升级,产业强市;
全域共建,品质立市”三大战略,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财政总收入接近百亿元,临海发展进入了“百强百亿”的崭新时代。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8亿元以上,增长8%以上;
财政总收入97.7亿元,增长27.9%,增速居全省第一,地方财政收入54.3亿元,增长19.1%,增速居台州第一;
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200亿元,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增长14%;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4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6元,分别增长9.5%和9%。
(一)三次产业在协调发展中不断壮大。深入开展“百大项目、百团攻坚”行动,组织9批11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增长16.3%,省重点项目完成率台州第一,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更加明显。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86.5亿元,增长27.6%,规上工业增加值181.8亿元,增长13.8%,总量和增速均居台州第一。大力实施“2513”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列入龙头企业培育名单的38家企业实现产值531.4亿元,增长48.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9.9%;
吉利豪情年产值突破200亿元,新增产值十亿元以上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完成个转企598家、小升规63家,2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启动建设。大力推进股改上市工作,奥翔药业主板上市,新增股份制企业76家。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6亿元,增长3.9%。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22万亩,新增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知名农业品牌5个,建成省级美丽生态牧场5个,永丰镇成为中国特色休闲小水果之乡。“一打三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伏休监管实现“零违规”。“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临海作为唯一一个县级代表在全国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7%。我市入选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创国家5a级景区项目基本建成,桃渚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湖景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桃渚城景区、灵湖景区、羊岩山景区均通过国家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估。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60.4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764.7亿元,分别增长12%和13.5%,增速居台州前列;
不良贷款率0.8%,处于全省较低水平。成功举办了第6届中国(临海)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展览会。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出台黄金十条优惠政策,引进市外资金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38万美元。
(二)发展质量在创新转型中显著提高。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7.1亿元,增长2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9%;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12%。狠抓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成技改投资145.1亿元,增长5.8%,整治“低小散”企业351家、“四无”企业1398家;
临海国际医药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投资100亿元的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动工建设;
我市列入国家级眼镜(太阳镜)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名单,成为省振兴实体经济十八个试点县(市、区)之一。启动科技新长征,新增省级研发机构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9家、上云企业1000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创中心投入使用,预计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2%以上,居全省第三,我市被评为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出台了人才新政三十三条,政策奖励力度走在全省前列,成功承办中美(台州)国际生物医药发展论坛,引进“国千”人才2人、台州市“500精英”人才23人,我市被评为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5家企业成为“2017中国企业创新能力1000强”,数量居台州第一,永太科技荣获台州首个中国专利金奖,伟星新材荣获临海首个省专利优秀奖,正特集团2个产品通过“浙江制造”认定。企业效益不断提高,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20亿元,利润总额80亿元,分别增长54%和56%。
(三)沿海开发在平台跃升中全面提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国地税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50%以上增长。2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通用码头及后方堆场围填海、首座通用码头滚装功能改造、台州海事溢油应急设备库、海事监管基地码头等工程动工建设。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351国道杜桥至白沙段基本建成,沿海高速临海段、金台铁路临海段加快建设。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提前三个月实现20万辆产能阶段性目标,永太手心医药、万盛环保阻燃剂、伟星电镀搬迁项目动工建设。医化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经验成为全国样板,园区资源产出率较2012年实现翻番。完成白沙湾海岸带整治二期、北洋大道以西12条道路建设,白沙湾标准海塘大坝合龙,哲商小学头门港分校建成投用,农贸商住综合体、永太紫金港人才公寓主体完工,白沙湾蓝色海湾工程动工建设。
(四)城乡面貌在统筹融合中加快改善文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64个,完成投资68.2亿元。博物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开馆,客运中心综合体、河阳路道路桥梁、大洋路跨洛河大桥建成投用,总部经济商务区6幢大厦基本建成,双林南路、大洋路东段、柏叶路东段动工建设。“多城联创”深入开展,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6个镇成为省级卫生镇。“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出台城中村改造建设实施意见、新增违法建筑责任追究办法,14个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拆除各类违法建筑461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治理2298户。交通“治堵”力度加大,新改建城市道路4.8公里,新增专用停车位2015个。统筹推进城镇建设,225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精品村4个、传统村落15个、3a级景区村庄2个,建成投用镇级“三化”处理中心7个。强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处置和历史违法用地清查处置,处置率分别达到99.4%、94.1%和86%。104国道江南至尤溪段、台金高速东延台州市区连接线临海段动工建设,首个ppp项目余姚至温岭公路汇溪至沿江段完成社会投资人招标,建成美丽公路212公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问题整改,通过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技术评估。“五水共治” 深入开展,建成8个镇级污水处理厂,135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动工建设,1056处劣五类小微水体全面消除,成为省“清三河”达标县;
建成大田港闸、溪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田平原排涝一期排涝隧洞全线贯通,大田平原排涝二期、东部平原排涝、洪池区块排涝应急工程动工建设,灵江扩排挡潮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和关键技术论证,方溪水库移民动迁工作实现签约、腾空、安置三个“百分百”,创造了攻坚破难的“方溪精神”。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3.7%。完成平原绿化3400亩、珍贵彩色树种造林5200亩,成功创建浙江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侯卫东官场笔记
(五)社会民生在共建共享中明显进步。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全年用于民生支出68.2亿元,增长20.1%。出台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政策文件,召开全市教育发展大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新增省等级幼儿园21所,特殊教育中心扩建、大田小学北校区、涌泉中心校迁建、永丰中学迁建等工程动工建设;
高考一段线上线人数居台州第一,回浦中学首获全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总冠军。推进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责任医生签约惠及28万城乡居民,在台州率先实现公共医疗机构“健康一卡通”,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投用。推动文化体育繁荣发展,《台州府城墙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0家,新增省级文保单位1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临湖邀月区块”成为省文化创意街区,举办了首届中国(临海)国际青年微电影艺术节,安基山国际滑翔伞基地成为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两会专题。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持续发展,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完成台州市为民办实事涉及我市项目和我市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82.5%和99.3%,实现医保“一卡通”异地联网结算,完成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0533人,帮助6753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331个全面实现行政村客车“村村通”。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4家,老年乐园一期后续工程动工建设,覆盖城乡社区的“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基本形成。“平安临海”建设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平安护航十九大任务,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基本建成,信访积案化解、流动人口管理、“七五”普法、社区矫正等工作扎实开展,消防、交通、渔业等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我市成功夺得省首批“平安金鼎”,成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打私海防等工作有力推进,统计、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得到加强。
(六)政府建设在深化改革中得到加强。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学习活动,政府作风进一步改进。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186件人大代表建议、332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大惠企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8.8亿元,兑现各类奖补资金8.2亿元。“最多跑一次”改革领跑台州,市镇两级“最多跑一次”实现率分别达96.1%和92.1%,群众跑腿次数平均减少78%,办理时限平均压缩26%,在全国首创不动产抵押贷款、抵押登记“一站式”办结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地税业务“一窗统办、集成服务、同城通办”,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荣登全国行政服务大厅“百优”榜。我市成为全国一百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城市之一,梳理公开事项372项,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务公开全流程信息推送标准。推动国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组建交投集团,整合提升水务集团、城投集团、旅发公司。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行政复议局、新闻传媒集团,优化了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1.5%。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灵江扩排挡潮项目前期、方溪水库移民动迁、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创国家5a级景区等一批群众关注、事关长远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展示了临海力度;
过去一年,我们争分夺秒,虎口夺食,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新天和科技产业园、万盛环保阻燃剂等一批催化裂变发展的好项目落户我市,体现了临海速度;
过去一年,我们敢为人先,善作善成,获得了一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创造了临海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临部队官兵和各级在临单位,向关心支持临海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仍然突出;
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台州副中心城市地位不够凸显,功能布局亟需完善;
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民生工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风险和隐患还不少;
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庸政、懒政、怠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目标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是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落实新要求,开启新征程,抢抓发展机遇,放大竞争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把握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把握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推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奋力谱写“两个高水平”崭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市十四届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统筹兼顾、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善谋实干,全面抓好增长转型、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各项工作,为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而不懈奋斗!
建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8.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
外贸自营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9.5%以上;
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主攻提质增效,增强民营经济活力。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推动质量变革。一是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核心任务。推动汽车机械、现代医药、时尚休闲、眼镜、彩灯、合成革等重点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临海国际医药小镇,筹建时尚休闲用品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眼镜(太阳镜)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县(市、区)第一方阵文章。加快落后低效产能淘汰,整改提升“低小散乱污”企业120家以上,努力在台州率先彻底告别“三合一”。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步伐,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发展。二是以平台提升为重要支撑。临海经济开发区要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目标,加快大洋核心区、铁路站场经济区、江南新区、南工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科创园。深入实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沿江塑模、东塍彩灯等9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园建设,努力在台州率先实现小微企业进园区、职工住进宿舍里。三是以企业梯度培育为关键抓手。大力实施“2513”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增产值五十亿元以上企业、十亿元以上企业各1家;
深化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提升,完成个转企200家、小升规60家,新增股份制企业90家、小微企业2400家。实施以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为核心的“凤凰行动”,新增上市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
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领军型企业家、新时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新增“浙江制造”品牌论证企业2家以上。四是以提升现代服务业为突破方向。坚持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打造台州北部服务业中心。提升发展现代商贸业,编制城市商业业态专项规划,培育信息消费、时尚消费、文化消费等新热点,动工建设建材市场迁建、浙江国际眼镜城、杜桥城市商业综合体等工程,筹建生活资料综合市场,办好第7届中国(临海)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展览会。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优化旅游开发管理体制,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灵湖景区创成国家4a级景区,桃渚城景区、羊岩山景区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完成项目建设,创建国家3a级景区2个以上;
加快牛头山旅游度假区、括苍山、安基山旅游开发,推进桃渚、尤溪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做好东矶岛、头门岛等海岛旅游开发前期工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建成中通物流台州分拨中心,动工建设东部物流中心,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两会专题。
推动效率变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实施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形成“亩产论英雄”机制,加强工业、服务业企业综合效益分类管理,建立新增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旅游用地项目“标准地”制度,设置能耗、环境、建设、亩产等标准进行“招拍挂”,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8.5%以上。合理供应开发用地,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推动信保基金扩面提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两链”风险化解,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行为。加大企业减负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生产经营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
推动动力变革。大力实施科技新长征行动计划,设立20亿元产业科技发展基金,联动推进“互联网+”、“机器人+”、“两化”融合,加快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广应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新增企业“两化”融合示范项目5个、工业机器人200台以上。积极发展新经济、数字经济,主动对接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9%。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5家、各类众创空间5000平方米,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25%,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9.3%。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建成临海科技大市场,建设复旦张江临海科技创新园。落实人才新政,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团队,引进“国千”、“省千”人才2人以上,台州市“500精英”人才20人以上。
(二)坚持项目带动,厚积裂变发展动能。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化“百大项目、百团攻坚”行动,努力扩大投资总量,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狠抓项目推进。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破竹之势,以超常规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推进360个五千万元以上非工业项目、150个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超前谋划项目,围绕产业发展项目“补链”、基础设施项目“成网”、社会民生项目“补短”,精心包装,科学论证,确保项目早成熟、早落地。攻克征迁难题,大力发扬“方溪精神”,实行大兵团作战、挂图式推进,深化项目保障清障护航行动,进一步优化建设环境。
加强要素保障。启动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完成供地2000亩以上、垦造耕地3000亩以上、“旱改水”1700亩以上,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各1000亩以上。创新投融资方式,深化政银企合作,稳妥推进ppp模式,充分激发民资活力。提高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国资平台公司向实体运营公司转变,争取建成信用等级aa+级企业1家文章。
强化招商引资。持续保持招商强攻态势,实施市长项目工程、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调优配强招商力量,提升招商精准度和专业度。突出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国企及大型民企,加大“盯争拼”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牵动经济发展的“大好高”项目,引进市外资金8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强化“留住本地企业也是招商引资”的理念,让优质企业、优质项目扎根临海。
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实施综合交通“343”战略,对外融入“大动脉”,动工建设杭绍台铁路临海段、余姚至温岭公路汇溪至沿江段,加快建设杭绍台高速临海段、104国道江南至尤溪段、台金高速东延台州市区连接线临海段等工程,动工建设351国道邵家渡至白水洋段,做好沿海铁路临海段、临海至台州市区快速路、104国道河头至江南段、市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
对内畅通“微循环”,打通双林南路、柏叶路东段、大洋路东段等10条断头路,动工建设洛河东路,完成东方大道、临海大道等道路改造。加快建设“水上临海”,基本建成大田平原排涝一期、洪池区块排涝应急工程,实现方溪水库大坝截流,推进大田平原排涝二期、东部平原排涝工程建设和永安溪、始丰溪、双港溪、百里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动工建设70个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和“一高四小”工程。提升电力运行保障能力,建成110千伏西岑变、110千伏洋渡变,动工建设220千伏临海变整体改造工程。
(三)突出湾区发展,打造沿海开发高地。认真实施全省“大湾区”、“大通道”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全力建设“浙江湾区经济示范区”两会专题
建设通达开放湾区。修编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整合提升海洋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完成首座通用码头滚装功能改造,建成台州海事溢油应急设备库,加快建设2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通用码头及后方堆场围填海工程,逐步形成港口规模效应。积极融入全省海港一体化,争取完成水陆域开放报批,建成海事监管基地码头,启动建设查验机构办公场所,做好综合保税区申报前期工作。完善集疏运体系,建成沿海高速临海段、台金高速东延二期,加快建设金台铁路临海段,动工建设金台铁路头门港支线二期、351国道疏港公路复线、351国道邵家渡至白沙段提速工程。
建设创新活力湾区。建成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30万辆扩建项目,积极推动60万辆扩建项目,加快建设18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车产业城。巩固提升医化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果,建成“智慧园区”,持续推进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发展大宗货物交易平台,引进五星金属交易市场,做好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坚持招大选强,动工建设投资50亿元的新天和科技产业园,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园、lng、远大住工装配式住宅等重大项目跟踪对接,加速打造千亿级产业发展平台。推进红脚岩区块综合开发,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渔港配套设施。
建设融合发展湾区。坚持依港兴市、港城一体,加快新城出形象、强功能、聚人气,打造山海宜居现代港城。完善新城功能,设立头门港办事大厅,建成城市启动区主干道路、康居小区一期工程、新城客运中心公交首末站,动工建设五星级酒店、港城医院、台州学院附中头门港分校、企业公寓、汽车文化广场、城市森林公园等工程。打造蓝色海湾,建成白沙湾标准海塘、北洋河河道公园、美丽海塘工程,加快建设白沙湾海滨公园、穿礁山海景公园。
(四)立足区域统筹,推动城镇品质提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打造高品质、高效率、高颜值的台州副中心城市。
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是精心谋划城市布局。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深化城市设计研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地下管廊管线专项规划、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着力构建多规合一、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加大出让地块规划审查力度,加强建筑风貌管控。二是着力推进沿江开发。完成灵江两岸城市设计,优化伏龙区块控制性详规,做好钓鱼亭区块开发前期研究,动工建设灵江扩排挡潮、伏龙大桥工程,启动伏龙、两水城中村改造,着力建设伏龙滨江新城,打造临海的“陆家嘴”,以灵江为纽带的城市走廊、经济长廊、生态画廊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三是加强古城保护利用。推进台州府城墙“申遗”,加快府城功能疏解和风貌修复,丰富府城业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制定老城区综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分区块逐年推进。改造提升北固山、巾山景区,动工建设北固山北侧旅游集散中心、紫阳街历史文化展示区改造二期、人民影剧院停车场,启动十伞巷改造,做好紫阳道观复建项目前期工作。四是加快新城建设步伐。理顺城市建设机制,突出重点区块开发,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着力突破洛河区块,实施“退二进三”,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推进下洋岩、桑园、塘里、西林、五家殿、丁家洋等城中村改造,动工建设总部经济商务区二期9幢大厦,积极引进旗舰式商贸综合体,打造洛河中央商务区。启动开发汇港湖区块,动工建设华强“熊出没”动漫小镇,构建浙东南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提升发展靖江区块,力争完成花街、谢里王城中村改造,大力发展购物、体验、娱乐一体化的都市型经济,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做美做精灵湖区块,动工建设西入口广场,完成东入口工程建设,做好曹家肆商业街项目前期工作,打造城市生态休闲旅游区。
加强精细化管理。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职能,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打造体制合理、机制顺畅、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深入开展厕所、垃圾、物业、燃气、交管“五大革命”,建设便民利民的公厕设施体系,完成城区范围公厕改造;
实施城镇垃圾强制分类,农村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50%以上,动工建设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理顺物业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社区共治善管;
实施管道燃气普及、“瓶改气”治理工程,新增天然气管道用户2万户,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管道燃气城区居民小区全覆盖、“镇镇通”;
加大交通“治堵”力度,加强斑马线礼让行人管理,严管重罚交通违法行为,新改建城市道路20公里以上,新增专用停车位1000个以上,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实行城乡公交“一票制”,城乡居民公交出行成本降低一半以上,我市将彻底告别“市内短途客运”时代。铁腕推进“三改一拆”、治危拆违,加大历史违法用地拆除力度,保持拆违控新高压态势,完成城中村拆迁改造2700户以上,争创“基本无违建市”。实施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完成南、西、北入城口改造。
加快小城市和集镇建设。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省级样板镇1个以上、台州市级样板镇2个以上。杜桥镇要加快重点区块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建设时尚眼镜特色小镇,打造台州小城市发展典范。白水洋镇要推进小微企业集聚区扩容提质,不断完善镇区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东塍镇要丰满集镇形象,做强特色产业,建设承载城市拓展的卫星镇。桃渚镇要加强特色风貌打造,建设旅游经济强镇。各镇都要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规划水平,完善集镇功能,推动特色发展。大力支持西部发展,加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倾斜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共进文章。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一是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巩固提升剿灭劣五类水成果,认真落实“河长制”,创建“美丽河道”10条,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迁建以及涌泉、杜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污水管线50公里,全面建成投用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现主城区和集镇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争创省“美丽河湖县”。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pm2.5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强化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医化、合成革等重点行业装备提升改造,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坚持铁腕执法、铁面问责,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构筑安全生态屏障。实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完成治理26个,到2020年实现治理全覆盖。深化“两路两侧”“四边三化”行动,加快建设沿路百里景观林、沿海千亩防护林、沿山万亩公益林,完成平原绿化3000亩、珍贵彩色树种造林5000亩,加快浙江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保护牛头山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源地,确保水质安全。加强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利用。
(五)聚焦乡村振兴,夯实强农富农基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三农”全面转型发展。
推进农业“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4.4万亩,建成粮食储备中心,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积极创建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加强渔场修复振兴和“一打三整治”工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巩固提升柑橘、茶叶、杨梅、西兰花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草莓、葡萄、油茶、对虾、桃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白水洋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启动创建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建成稻香湾生态养殖示范项目,新增美丽生态牧场5家、农牧对接示范园1家。培育发展田园综合体,动工建设沧海田园小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两会专题。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实施省级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工程。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升级和农民合作经济壮大,全面建成镇(街道)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点。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确权登记工作。
推进农村“美”。全面完成村庄布点规划,精心开展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推动村庄景区化,新增省级3a级景区村庄、美丽宜居示范村各2个和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示范村3个、精品村35个以上,建成美丽公路250公里、精品线路4条,争创省美丽乡村示范市。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加快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建设,确保岭根村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深化“千名乡贤帮百村”活动,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
推进农民“富”。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民宿经济、农村电商等美丽经济,新培育农家乐民宿特色村4个,发展淘宝镇1个、淘宝村3个以上。发展农民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股份合作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三农”领军人才、“农创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完成17个精准扶贫项目,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
(六)致力民生改善,共享美好幸福生活。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发展优质均衡社会事业。一是加快教育现代化。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成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重塑“学在临海”品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教育管办评分离、招生制度、教师员额编制改革,完善教师考核奖励机制。优化中小学校、幼儿园校网布局,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百校达标”工程,完成6所薄弱学校改造,建成投用大洋中学迁建、鹿城小学二期工程,实现大田小学北校区、灵江中学(高中部)迁建工程主体结顶,动工建设市委党校、大洋三小、杜桥中学扩建工程和古城、大洋中心幼儿园分园,做好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迁建、现代职业教育园区、临海中学迁建、临海小学东校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支持台州学院在临海发展。重视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二是推进健康临海建设。坚持医保、医疗、医药、医院、医生、中医“六医”统筹,加快健康中国示范区建设,实施智慧医疗行动计划,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分级诊疗和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成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动工建设中医院新院区,扩建第二人民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完成白水洋、永丰、小芝中心卫生院迁建,动工迁建括苍、河头中心卫生院,加快江南、杜桥、东塍、汛桥、汇溪中心卫生院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支持台州医院在临海发展,加快建设台州医院新院区。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三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文化广场,动工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新增农村文化礼堂40家。大力发展新兴文体业态,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建设灵湖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强非物质文物遗产保护传承,启动建设非遗展示中心。挖掘传承海洋文化。办好古城文化节、第二届中国(临海)国际青年微电影艺术节。大力发展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加快体育场、游泳馆前期工作。做好广电、档案、地方志、科普等工作,加强统计、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
提供坚实有力社会保障。加强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创业就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积极创建省“无欠薪”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完善工伤、生育、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要求,创新帮扶救助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动工建设西湖水厂二期工程,实施农村饮用水巩固提升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让全市人民都喝上“放心水”。稳步推进城乡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改革,全面完成民办养老机构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市老年乐园一期后续工程。争取动工建设市残疾人康复庇护托养中心。做好老干部、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作用。
构建安全和谐社会环境。深化“平安临海”建设,确保成为省平安县(市、区)文章。升级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完善网格责任体系,推行流动人口新型居住证制度,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在台州率先实现民房群租旅馆化。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排查化解集中攻坚行动,切实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渔业安全、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源头监管和生产全过程监管,争创省食品安全市。完成看守所迁建主体工程。启动创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双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打私海防、社区矫正等工作。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经过公开征集、筛选对接和反复征求意见,提出了基础教育、公共文化、基本医疗、敬老爱老、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12个候选项目,提请会议票决。
三、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从严治政强本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拥护核心,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全面增强施政履职本领,坚持“原则不死板、灵活不违法”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群众工作、狠抓落实等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科学理政重法治。始终把诚信守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坚持依法行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和推动改革发展,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大力支持监委工作两会专题。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高质量完成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动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努力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提供“临海样本”。
高效施政优服务。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认真履行发展责任,冲锋在前、主动作为,全力扫除阻碍发展的“硬钉子”和“绊脚石”,打造敢打必胜的临海铁军。树立群众和企业的小事就是政府大事的理念,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破“信息孤岛”,推行“受办”分离、投资项目审批和商事登记承诺制改革,实施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力争“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100%的民生事项和审批事项,打造创业营商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的状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建立健全工作清单制度,加强效能评价和行政问责,大力整治“慵懒散”、“中梗阻”、“推绕拖”等不良风气,干出临海力度,跑出临海速度。
廉洁为政守底线。严格落实市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拓展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的“四风”专项整治,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约束。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努力实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跨进新时代,我们信心满怀;
开启新征程,我们重任在肩。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立潮头,赶超跨越,奋力谱写“两个高水平”崭新篇章,为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而不懈奋斗!
第五篇: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文件 临海市监察局
临建规〔2009〕181号
关于印发《临海市开展房地产开发中
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临海市开展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 临海市监察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规划 整治 通知
抄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监察厅,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台州市监察局,临海市政府办公室。
临海市建设规划局办公室 2009年6月25日印发
并设立专项治理举报电话,市建设规划局举报电话为85382031,市监察局举报电话为85111471。
三、清理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认真清理市人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制定的涉及容积率管理的地方制度、规范性文件等,凡发现与国家及省相关法律法规不符的,及时向台州市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报告,并提请或督促原发布机构予以纠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
四、健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程序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严禁擅自变更规划,有利于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提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对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各相关科室、分局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要做好各层次城乡规划之间的衔接。要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各层次城乡规划必须上下对接、时空对接,下一层次规划必须服从上一层次规划。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市域总体规划的衔接,凡不符合总体规划的,立即予以纠正。
二是要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城乡规划法》赋予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地位,建设项目规划许可
关系人的,在公告时应当告知其听证权利;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要求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四)规范成果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成果一般包括修改方案、修改规划图纸(制图范围应是包括修改项目在内的图则单元)、各地块控制指标修改前后一览表、规划修改的公告意见或听证情况等。修改内容较多的,应当将修改后的完整规划文本作为附件一并上报。规划修改成果须符合《台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和《台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电子报件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
(五)及时备案和归档。规划修改成果经批准后应当公布,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和台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组织编制机关要在规划修改批准后15日内、最长不得超过25日将规划修改成果归档。
五、严格容积率指标规划管理和调整程序
容积率作为规划条件中重要的开发强度指标,必须经法定程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并在规划实施管理中严格遵守。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对建设项目实施规划管理中,应当将容积率管理贯穿规划管理全过程。对同一建设项目,在确定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规划建筑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核实过程中,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给定的容积率指标均应当符合法定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并将各环节的审批结果公布,直至该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对于分期
5、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方可办理后续的规划审批,并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抄告土地主管部门备案;
6、变更后的规划条件应当及时公布;
7、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根据变更后的容积率向土地主管部门办理相关土地出让收入补交等手续。
(三)涉及容积率调整的相关批准文件、调整理由、调整依据、规划方案以及论证意见、公告(听证)材料等均应当按照国家城建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备查。
六、继续推行“阳光规划”
所有涉及规划变更、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的建设项目,其规划管理的有关内容必须依法公开。建设项目确定规划条件、规划建筑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划分期认可过程中,要做到批前公告和批后公布。公示期间要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认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一)工作内容
按照省、台州市专项治理行动计划,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要认真清理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领取规划许可的所有房地产项目;对2007年以前领取规划许可的房地产项目的违法违规问题,也要本着发现一起查处
1、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监察厅要求,把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规划依法行政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升我市城乡建设总体水平,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专门抽调精干力量开展这项工作,明确人员职责,认真组织。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监察机关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情况互通、联动查处、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确保按进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广泛宣传发动。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宣传教育贯穿专项治理的全过程。要通过宣传,为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全社会对查处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重要性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监督检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核查,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
3、务求工作实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监察机关要紧密配合,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现场踏勘、听取汇报、核对档案等形式,提高专项治理工作的整体效应。要正确分析评价本市容积率管理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建章立制,整改问题,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4、准确把握政策。房地产开发领域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
附件1
临海市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丁美华 市建设规划局局长 副组长:
王贤取 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 张群声 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纪委书记 张 新 市建设规划局副局长 杨美仙 市建设规划局总规划师 成员:
王巍伟 市监察局执法监察室主任 许修建 市建设规划局纪检监察室主任 李华国 市建设规划局稽查办公室主任 汤华梅 市建设规划局行政审批科科长 邵敏彪 市建设规划局住宅与房地产业科科长 陈文贤 市镇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规划局规划科,联系电话:85382031,85382017(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