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纳思书院
中考捷报频传
纳思书院交出满意答卷
2011年暑假,是你人生的第几个暑假?这个暑假,你打算干点什么?对于那些迫切想要进更好学校的孩子来说,花两个月的时间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暑假作战的核心任务。
学什么?怎么学?是放在这部分孩子面前的问题。
纳思书院为了解决想要快速提分的孩子的困惑,特组织校区骨干教师召开教学研讨会,论题:“学生个性化辅导的切入点”
个性规划 对症下药
谭同学
星海中学
辅导课目:英语
辅导老师:陈伟
辅导前
辅导后
谭同学在进纳思之前成绩中等偏上,分数80左右,不稳定,时有起伏,这是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一件事,是高考中老师最担心的一类学生,谁也不知道高考那个起伏点在哪。
针对她的情况首先摸准病症,花了几个星期的试卷分析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发现主要两个问题导致这种成绩上的波动。一个是基础不扎实,一个是遗忘快。其次锁定目标,一夯实基础,稳定成绩,二使成绩在原有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拔高。之后的教学都是在这两个原则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摸准了病症后,开始对症下药,对症下药,首先要找药方。
针对基础知识的情况,根据题型,逐个专项训练。从听力,单选,完型,阅读,有步骤有技巧有规划地安排复习计划,然后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一分一分刨根问底的追究失分的原因。其次,讲记忆的方法,有技巧的记单词,记语法。谭同学因此喜欢上了英语,对英语开始感兴趣,对英语更加有信心了。从此也几乎丢开了我这个拐杖,渐渐开始自己自主学习,探究英语的奥秘。
心理辅导 授之以渔
华同学平江中学
辅导课目:数学
辅导老师:苏静雷
辅导前:105
辅导后:125
华同学数学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在平时的作业与考试中总是发挥不出最好的成绩。尤其是在最后压轴题这一块,总是会有丢分现象,导致成绩总是徘徊在105分左右。四月份开始接手这个学生,在师生相互适应时期,成绩略有波动;五月份之后,经过全面的了解(包括与家长沟通)和系统的分析之后,我知道这个孩子在生活中缺少鼓励,学习中综合应用学的不系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当学生取得小小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一方面针对数学综合能力进行耐心的讲解,让学生总结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展开之后,成绩逐渐稳定并趋于上升,在这次中考考试中数学考了125分,看着孩子自信的笑容,作为他的数学老师,我也感到由衷的骄傲。
科学分析薄弱点 考试考出好成绩
刘同学
立达中学
辅导课目:语文
辅导老师: 丁光华 辅导前 78 辅导后:116 刘同学,女,立达中学,初三,性格活泼开朗。学习比较偏科,尤其对理科感兴趣,语文是最薄弱的科目,平时语文考试成绩只停留在及格的水平线上。来纳思学习后,语文老师针对其最薄弱项——散文阅读展开综合讲解。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她不仅能够掌握各种题
型的解答方法,而且还能轻松抓住散文的“神”。今年中考,刘同学语文取得了116分的好成绩,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苏州市第一中学。
耐心专业 终成正果
张同学
迎春中学
辅导课目:物理
辅导老师: 高斌 辅导前 69 辅导后:90 张同学迎春中学初三学生,元旦时期进入纳思学习,当时物理成绩只有69分,父母很是着急,说成绩一项很稳定,名列前茅,但一到初三成绩就开始下滑,通过我对他的两次课的学习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张弦很聪明,反应快,做题速度快,记忆力很好,但毛病也一箩筐,首先字体潦草,基本上属于狂草型的,于是我就要求他先把字体练好,并制定了练字计划,由我和学管老师共同监督,最终字体初见成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语文成绩也提高了不少第二极易放弃,遇到不会的题目根本不去多想,马上放弃,没有一点势在必得的勇气,我就给他讲道理,总分就是靠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鼓励他要一分一分的争取,三,表述能力差,物理考试中有探究题目,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语文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更别说从物理角度来阐述问题了。我就给他看别人是怎么总结归纳的,从中总结出规律来,大致规律是,从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的角度,(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物理专有术语)来总结的。在这次中考中物理成绩90分。
纳思主题班会之责任篇
肩膀的力量
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挑担,父亲用厚实的肩膀担着扁担的这一头,而我却用双手托着那一头,没走几步我便停下来歇歇,趁机甩甩酸疼的手臂。看着气喘吁吁的我,父亲笑着问:“你干嘛不用肩膀担着,手臂的力量哪有肩膀的大?”我苦笑着说:“肩膀太疼,担不起来。”父亲摇摇头说:“等你能用肩膀扛时,什么苦都不怕了。”
其实,等我们能用肩膀扛时,我们就能懂得什么是责任了。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翻开词典,我们知道责任是“分内该做的事”和“没有做好份内的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所以,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去做,二是要做好。
对自己负责。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责任便是好好学、学习好。也许是因为父母每日的耳提面命,让我们错觉学习是父母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也许我们还没长大,所以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正因为不懂得,所以才会忘掉自己的责任。拿起扔在一旁的书,捡起丢在一
边的笔,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责任。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我们和同学口角争执,乃至于大打出手;当我们和伙伴玩,不小心弄伤了对方,我们就会躲进家的港湾,让父母去扛起属于我们的过错。请不要这样,不要害怕做错事情,更不要逃避所要面对的结果。走到同学面前,回到伙伴身旁,向他们表示你的歉意,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责任。
对家庭负责。看着父母起早贪黑忙碌的身影时,我们是否还在一旁冷眼旁观呢?看见父母疲劳的身躯、憔悴的脸色,我们是否想过需要做些什么?拾起墙角的扫帚,拿起桌上的抹布,还自己一个整洁的家,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责任。
„„
不要害怕自己稚嫩的肩膀撑不起一片天空,也许肩膀会疼,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属于自己的责任。
纳思书院:丁光华
第二篇:纳思书院感恩故事一则
感恩的故事
有一个五岁便得了怪病的孩童,一只脚比另一只脚长得长,走路时脚跛得像只小鸭子,面对周围小朋友的嘲笑与众人异样的眼光,懵懂的孩子将乞求的讯号发向了父母,父母忍着泪水骗他说:
“孩子,这不是病,只要经常走走,锻炼就会好的。”
孩子相信父母的话,一直走着。多年的辗转奔波,父母为他寻访名医,给她用尽奇药,可孩子的病却不见佳,而父母在伤心欲绝的悲情痛楚下,依旧没有放弃为孩子治病的念头。孩子就这么在父母善意的谎言中,在父母慈爱的滋润下,在父母的祈求里漫漫成长起来。
后来,孩子懂事了,明白了一切事实的真相。可她一点儿伤心的理由都没找到,因为她知道父母多年来的泪水,已将她的伤口愈合;她明白父母多年来的无悔,早把她的痛楚麻木;她更了解父母多年来承受的压力远盖过她的不幸。
她毫无失落之感,怨悔之意,因为父母的爱为她搭起了成长之桥,那桥是起于地而腾于空的桥,她比任何人都站得要高;那桥是凌驾于生命与前途边沿的桥,她心中的感恩足以消除一切的不如意。
躺在病床上的一个小女孩,面对病魔,面对死神,她有无可数落的痛与苦,可她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然而,面对父母那滴血的心,吞泪的眼,撕裂的肺,空白的脑,游离的魂,却坚强的信念支撑的脸,她翕动了干渴得发白的嘴唇,因为她已无言感恩,只好在脑海中不断搜寻过去与父母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忽而串联,忽而闪断的画面,她要在离去之前把它们串成一段感动的让自己流泪的回忆故事。
父母闪过的一幕幕的瞬间,命运之神的不幸之箭被她那受伤但激动的心熔化,病魔折磨下的苦痛被驱赶到了宇宙的边缘。可没过多久,无情的死神还是把她带到了另一边天空,而且走得那样悄然无息,那么短暂。
一滴泪水在她最后一次心跳的时候,沿着留有余温的脸庞划落而下。那滴泪,蕴藏着女孩的一个梦——
清晨的阳光,穿过窗落在她的身上,她醒了,双手拭拭朦胧的双眼,自己躺在那温馨的家中,眼前的父母红肿着双眼,不言而喻,是他们颤悸的心灵,感天动地的呼喊,将她从死神的掌中抢回,她心中充满了感恩。
第三篇:思进小学《苏州民办教育》投稿
春风化雨润新苗
---------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张军
【内容摘要】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学校的软实力,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它代表一种校园风气,体现一种校园和谐,孕育着一种校园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显性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隐性环境的建设,使其成为学生诗意栖居的教育乐园。
【关键词】学校文化 建设
“文化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理念。一个美丽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增长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校园建设,我们既重视显性环境的建设,更重视隐性环境的建设,使其成为学生诗意栖居的教育乐园。我们力求让每位学生在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的浸润下,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我们努力营造学校优雅、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力求做到“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景点启智”,让每墙每角、一草一木都发挥着教育的作用,全力打造 “四园”,即团结向上、设施完善的“家园”;教学严谨、学风扎实的“学园”;身心健康,活泼和谐的“乐园”;环境优美、精神文明的“花园”。
一、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主要的是要建设有内涵丰富、品位高尚、富有前瞻的精神文化,通过这种精神文化把全体师生员工凝聚在一起。这种精神文化,包括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一个学校如果校风不正、学风不浓、教风不严,很难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也不会认可。但如果通过三风的引领,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齐心协力,校园一定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学校自建校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寻找一个支点,欲利用这个支点来改变学生的成长空间,赋予教师群体智慧,决定学校发展的定位。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支点,那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亦即学校精神。我们学校的精神:“学而思进”的校训,“乐学善思”的学风,“乐教善导”的教风,“武术强身、书法怡情、阅读养心、劳动达人”的办学特色,“练好身体写好字,做好家务读好书”的培养目标和《放飞梦想》的校歌。
我们的校训“学而思进”,引申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把它定为校训,有两层含义:
首先,我们把“学而思进”定为办学思想和行动指南。是让师生时刻铭记自己是学习生活在思进这个大家庭里,要以此为荣,大家要齐心协力构建和谐校园,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同步,真正达到“学生快乐的学,教师幸福的教”。
另一方面,是要告诉师生,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学习和思考是一对好朋友,永远都是结伴而行的。在学习过程中,要兼顾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也要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出其无穷无尽的力量。同时,我们是要让师生明白,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的老师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一代。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用勤劳的汗水铺就未来的成功之路。
我们把学风定为“乐学善思”也有其深刻的内涵。乐学,快乐学习。我们是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女随着父母东迁西移,生活不易,我们希望他们在学校能快乐地学习,做个快乐使者。善,善良也。善良是人的美德,也是人性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希望师生能怀着善良感恩之心,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做个善良之人。善思,善于思考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善思,两者不可偏废。
我们的教风:“乐教善导 ”。教师只有“乐教”,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源泉,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全面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只有“乐教”,才能“勤教”、才能“善教”,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在不断进取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善导,寓意教师不仅要有宽实的知识基础和开明的教学艺术,而且应树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价值。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培育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直以来,我们注重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以办学理念为指导,努力站在更高处认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全面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方法,确定实施策略。
二、制度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
学校制度文化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具有巨大的潜在保障功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补充、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凸显学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制度无情人有情,体现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规范师生行为的自觉规范,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三、环境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之神
环境如同学校文化建设之神,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外衣。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面旗帜,一项品牌,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营造一个清幽雅致的校园环境,提供一方赏心悦目的读书乐土,是近年来思进优化教育环境的重要举措。我们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有意义,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徜徉于美丽的校园,每一道风景都浸染着学生的心灵:主道路,绿树掩映的橱窗和警语牌默默地讲述着做人的道理;操场边,“厚德笃学,崇文尚武”展示着办学的风采。校园走廊、墙壁上名人画象、名人名言,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物化中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楼梯上“轻声慢步靠右行”的标语,提醒学生按规则要求上下楼梯,相互礼让,保持楼梯通畅;草地绿树上有关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警示引导学生“珍爱校园一草一木”;餐厅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警示引导学生勤俭节约,不能随意浪费粮食。文化长廊,书画板报,名人,渲染校园文化氛围,给师生美的熏陶和享受。迈入教室,你会惊叹于师生的智慧,让教室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园,一段华彩的乐章,一道亮丽的风景。
循着宽阔整洁的道路前行,你会感受到思进校园里每一个角落流淌出来的自然、和谐而诗意的美。无论是农垦园、还是塑胶操场,每到一处,或草木葱郁,花影摇曳,或整洁开阔,图文并茂,每一处景致,都把文化的要素和谐地纳入其中,每一个角落,都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
四、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立校的根基。所以,课程文化建设无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文化的自觉,审视、改革和实施课程,并赋予课程以文化品质和意义,使课程以文化的形态渗入教育过程。近年来,我们以课程文化建设为中心,全面拓展思进学校文化内涵,初步形成思进小学课程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学校在打造“武术强身、书法怡情、阅读养心、劳动达人”的办学特色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校本文化,另一方面注重综合实践。
崇文尚武,既是中华精神,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追求。一直以来,我们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既要求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又把武术强身打造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把武术操、跆拳道、太极和阳光体育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体育特色课程。开展武术活动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创造力、斗志、情感、美感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还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现在你走进思进校园,不管置身何处,总能闻到浓浓的武术味道。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她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养生之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练习书法,能陶冶人的情操,赋予生命更多活力。学生练习书法,并且能持之以恒,不但能修身养性,还能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我们成立书法社团,聘请书法协会的专业老师来校任教。老师们,同学们在课余之际挥毫泼墨,性情得到陶冶,身心得以愉悦。
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一是生命,二是心灵。阅读能滋养心灵、润泽生命,是一条抵达幸福的捷径。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为此,我校把阅读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每年举办读书节,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以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让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大家在读书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快乐。读书节期间,我们会开展校园主持人选拔、读书征文比赛、美文诵读、手抄报评比、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培养起师生的阅读习惯,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氛围。现在,我们每周安排两节课专门用于读书,开展低年级背儿歌,中年级背古诗,高年级背三字经、论语活动,力争让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真正能满腹诗书,出口成章。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劳动中成长。我们是民工子弟,家长工作繁忙,在家里,我们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更多的家务技能,落实好我们学校:“练好身体写好字,做好家务读好书”的培养目标。我们学校开辟有农垦园,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种植,明白粮食来之不易,提高节约意识;平时我们还开展扫地比赛、弯弯腰清洁校园活动、叠被子比赛、叠衣服比赛、家务劳动达人评选等;我们开展的剪纸、做风筝、糊灯笼,这些几乎失传的手工艺术培训,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而组织参加的烧烤活动、包饺子活动,丝博园的参观等,无不让学生求知而去、载知而归。
五、活动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
活动,是思进的另一张“课程表”;文化,则是这张“课程表”中蕴含的“课程标准”的内核。学生活动只有建立在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根深叶茂。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地发展,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注意在活动中锻炼人、培养人、造就人,不断增加学校活动文化的内涵。目前,我们学校已形成了包括定期举办“升旗仪式”、“每天晨会”、“校园广播”、“主题节”、“主题班队”、“紧急疏散演练”、“文艺联欢”等多项文化活动在内的全方位、多阵地、广渠道的综合校园文化体系。我们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开播1--2次;校刊《浅草》每月一期;我校江村娃多次和吴江电台连线播报新闻,多次走进电台参与节目录制;我校吴江日报小记者工作有声有色,至今已有几十名学生成为吴江日报小记者。通过开展活动,小记者们的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我校积极参加盛泽绸都宝宝评选、吴江新吴江人形象大使海选,搭建展示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成果的平台。除此以外,我们的蒲公英社团、鼓号队、鲜花队、“环保小志愿者”、“四好少年”、“岗位能手”、少先队干部竞选等大量的活动,使学校的活动课程内容不断充实,品位与效果不断提高。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我们不仅培养了许多有特长的学生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在全体思进人的血液里融入了思进精神,打上了思进文化的烙印。
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靠简单的发动和提倡就能形成的。文化其实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文化不是少数几个人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她需要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试图花点钱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宣传而创建校园文化,那只是一种肤浅而幼稚的想法,那只会助长一种浮躁的、功利的文化滋生和蔓延,达不到我们文化建设的初衷。总之,一个学校,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学校才有了精神支柱,就有了校魂。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人格,必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张军,男,1976年11月出生,大专学历。2003年2月到苏州市吴江区盛泽思进小学工作,现担任副校长。(电话:***)思进小学简介: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思进小学位于“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中国绸都盛泽。创办于2000年8月。办学以来,就以“学而思进”为校训,以“练好身体写好字,做好家务读好书”为培养目标,以“武术强身、书法怡情、阅读养心、劳动达人”为办学特色,在“乐学善思”的学风,“乐教善导”的教风为指引下,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谐同步,真正达到“学生快乐的学,教师幸福的教”。
十余年创业、筚路蓝缕。思进小学占地面积14亩,建筑面积5000㎡,书香浓郁、设施一流、环境优美、装备齐全。现有二十三个班级,在校生一千多名。10多年的孜孜追求,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成就:学校在区、镇教育部门工作考核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学校在区、镇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学校是“苏州市首批合格外来工子弟学校”、“吴江市绿色学校”、“吴江市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实验基地”。
我们将以“办好这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追求,怀着办一所令人向往的学校的美好愿景,为了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父母享受成功的喜悦,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吴江区一所具有示范性的学校。
第四篇:纳思教育研究院-身边的感动
身边的感动
纳思宁波学习中心
英语教师杨小燕
C同学是一个身高近1.8米的大男孩,但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他的所想所做和小学生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每次来上课,他总要说:“老师,你的口香糖呢?我要吃!” “老师,你的餐巾纸呢?我用一点儿” ……有时甚至不打招呼直接去拿,并且脸上还掩饰不住捡了点儿小便宜似的得意感。于是乎,我在想:“这孩子,真爱占便宜!”
好几个礼拜过去了。一次C同学来上课时,带了一小瓶车厘子。
“老师,你尝尝,很好吃的!”瓶子递到我手边。
“老师,你吃吧!”他的语气很真诚,没有半点客套。于是我伸手拿了一个。
“怎么样?好吃吧?“
”恩,不错!”C像受到表扬一样脸上洋溢着兴奋,手又伸向了瓶口。突然他停住了,迟疑了一会儿,说道:“这个很贵的。”然后盖上了瓶盖。于是乎,我在想:“这孩子,真小气!”
不知不觉间,几个礼拜又过去了。一次,C突然说:“老师,中午我请你吃饭吧!”我很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调侃道:“为什么请我吃饭?发财了?”“不是!反正我就是想请你吃饭!”C有些急。想着平时他那小气样儿,不知道他有什么阴谋,再说,让学生请吃饭,影响不好。于是,我拒绝了:“我今天自己带饭了,谢谢啊!”
后来一连好几次来上课他都说请我吃饭,都被我拒绝了。有一次实在没借口了,就答应下来。C带我进了一家中式快餐店,他指着鱼说:“老师,你点鱼嘛!”不知为什么,我对他的这次请客一直怀着警惕感,只点了两个素菜。但到最后,他端来了一条鱼和一盘红烧肉,还把一整条鱼都放到我碗里:“老师,你吃鱼!”
怀着疑问和警惕吃完了饭。C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我更觉得有“吃别人的嘴软”的无奈感。
“老师,你每月工资多少?”C终于开口了。我没说话,看着他。
“你家境不好吧?”C接着问。
“怎么了?”我有点懵。
“我上次在办公室看见你在吃别人剩下的鱼头。我觉得你好可怜哦,所以我想请你吃饭,吃点好的。”
我这次是真的懵了。想起来了,一次同事王买了一条鱼准备分两顿吃,但后来学生临时不来,她就打算提前下班回去,但又觉得鱼扔掉可惜,见我在吃饭,就拿给我了,刚好被C看见了。
想辩解点儿什么,但我忍住了,因为我被他感动了。多善良的孩子啊,而平时我还用有色眼光去看他!那一刻,我感到羞愧。
取下有色眼镜,感动就在身边!
第五篇:宋代书院
南宋书院文化
如果能回到古代,你最想去哪,前段时间热播的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让我了解到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书院。现在咱们学校寝室管理实行“书院制”,我想,这一制度大概就是来自南宋的书院吧。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始于唐代。至南宋时期,由于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官设学校大都有名无实,于是,以私人为主体的讲学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使书院的发展达到空前的程度,堪称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邓洪波在《中国书院史》一书中统计称:两宋书院总数515所,其中,北宋73所,南宋442所。尤其以宋理宗期间最多,这一时期,书院不仅数量多,而且各项管理体制趋于完备,形成了以藏书、讲学、祭祀和学田为主要标志的四大规制。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所呈现出的鲜明特色,对于当今高等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历史上最有名的四大书院是岳麓、白鹿洞、石鼓、嵩阳书院。
造成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五代及宋初的书院也大多建于山林名胜之中。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具体说来,南宋书院教育特色主要有四点,即将道与德融为一体;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术自由,无门户之见;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一,南宋书院在教育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将道与德融为一体。理学大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明友有信”是人类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的天理即道,并把它作为五教之目,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五伦”教育即穷理,换句话说,就是要弄清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固有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做人的道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二,南宋书院不囿于科举制的窠臼,其教学方法相当自由灵活。在书院教学中,通常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书院每天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来自学。
三,书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讲学甚至包括不同学派的学者,但在治学态度上不排斥异己,书院的门户开放风格,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讲会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书院教学还强调学生要善于提出疑问。朱熹说:“读书需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全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就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辩。“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四,南宋书院师生通常共处一堂,相与讲习,共同探讨学理,质疑问难,学习氛围特别浓厚。书院与传统官学大为不同,士人们选择教师是以对其学问、人格的仰慕和尊敬为依归的,一般是倾慕在先,择师在后,其结合相当自由。书院师生之间是以道义为重,教师无须借助外在手段对学生施压、强制,只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感召学生,而学生则将老师看作是求道之路的引导者甚至是圣人之道的体现者。师生之间以诚相待,相与讲习,民主和谐,如同挚友般在一起讲学辩论,形成一种“对话精神”。
宋代书院教学管理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宋代书院的最高首脑称为山长、洞主或洞长。相当于我们的书院主任,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南宋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书院内部设施的日益增多,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设置也相应增加。以金陵的明道书院为例,除设山长一员总负教养之责外,斋舍六堂各设堂长一员,分司其职。穿越节目中还普及到,管理学生日常学习和内务的为斋长,相当于书院主席。
综概全文,南宋书院融中国古代教育之精华,以人为本,以培养救世济民之才为目标,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特色。这些教育特色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闪耀着人本主义光辉。故国学大师钱穆在谈到书院的培养目标时说:“中国宋代书院制度是人物中心的,现代大学是课程中心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希望现在学校实行的书院制能学习南宋书院的精髓,结合现在的教育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医学影像技术131
余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