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疑难解读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疑难解读
1、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①三省中各省都有长官负责有严密的下级机构,三省的长官,与中下级官员在工作上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②三省中各省是单纯的政权机关,而不是皇帝的个人附属机构。
③在政务处理上,三省有明确的分工和紧密的联系,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2)作用
①三省六部之间,职权既相互牵制和监督,又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央政令的失误。
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2、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①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加严密。②地方制度经历了从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管理日渐完善。
(2)作用:①有利于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稳定。②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3、理解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积极影响:
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行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消极影响:
①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文人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②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皇权的维护。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重点例题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关键是看到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的限制允许更多的人来参与朝政,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是通过分化相权的方式达到集权的目的,故选B 【变式训练1】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科举制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取士的关键是看考试的成绩,但缺乏对选拔官吏品行的考察。这正是当时科举制的一个弊端,唐太宗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强调选官也要注重品行,故选D。
【重点例题2】该体制自秦朝创立,纵贯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单线垂直的独立管理体系,与政府行政机构分离,从而确保了体制下各级机构权力的独立运作,上下一体,机构官员高效行权。”该体制是
A.宗法分封体制 B.“丞相”体制 C.监察体制 D.科举选官体制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本题关键是看到两点,一是“自秦创立”二是“与政府机构相分离”,由此可得出C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变式训练2】《新唐书·柳冲传》称:“隋承其弊,不知其所以弊,乃反古道,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乎,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士族制度的衰落 B.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C.科举制度的推行 D.士庶等级差别消失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由“士族乱而庶人僭矣”可知士族制已经被废除,唐朝时庶人能够提高自己地位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制。
【重点例题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这一措施
A.加强了汉初的中央集权 B.确立了汉初思想大一统 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D.体现了汉承秦制的原则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看题中“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是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故选C 【变式训练3】在中国古代语辞中非常重视颜色的恰当使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诗句,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等等„„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色彩审美 B.贵贱等级 C.社会分工 D.君主专制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朱门”“黄袍”在古代社会都非一般人所共有,特别是黄袍,在唐之后就为皇室所专用,故这些古代语词所反映的应是贵贱等级的社会。
更多山西教师考试信息请关注:中公山西教师招聘网
http://sx.zgjsks.com/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第二篇: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点拨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备考资料“从汉至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历史点拨
【历史点拨】
1、君主专制政体下皇帝要求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力,皇权与相权之争日益尖锐。皇帝不断以分割事权,增加宰相名额等方式来分化宰相权力。伴随着相权的削弱,专制皇权日益加强向专制主义的顶峰不断迈进。
2、行省制度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它以其自身的特点比较好的调节了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既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又为地方留有一定的权力便于地方的发展,其对现在仍有重大影响。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选官制度也朝着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成熟,成为隋唐以后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文官政治的建立。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经典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128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三: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辰、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 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一者对作者对此看法如何?(6分)(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2分)(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4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答案:(1)措施: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由中央掌握(3分)(答足三点即可)作者看法:认为宋初的各种措施①虽然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②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的目的,③但是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的后患。④他还认为宋亡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封建政府的腐败以及严重的社会危机。(3分)(答出二点即可)(2)体现在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元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提高办事效率所以实行一省制。(2分)(3)职能: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2分)作用: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2分)2.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唐代法律明文规定:“食禄之家,不得与天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仕伍。” ——《旧唐书》卷48 材料二(唐人吕志向)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玄宗开元十年,召入翰林。——《新唐书》卷202 材料三 蒋深,精熟二经,常教授于乡里。——(唐)薛用弱《集异记》
材料四(宋代方惟深)乡贡第一,试礼部不第,即弃去,有田一廛,与其弟躬耕,闲则读书。——清光绪《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代对于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身份有什么限制?(2分)实际情况又如何?(2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宋间的读书人是如何解决自身经济问题的。(3分)(3)假如你是生活在唐宋时期的读书人,你还有哪些途径解决经济问题?(3分)答案:(1)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2分)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一边读书,一边做生意,最后为政府所录用。(2分)(2)做生意(经商);办私学;从事农业生产。(3分)(3)卖字画代书、行医、占卜(测字、算命)等。(3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3.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连续不断的文明,这其中有地理、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的是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有助于中国文明连续性的),还有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二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制度演变的趋势及其对中华文明连续性所起的作用。(6分)(2)材料二中“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4分)答案:(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2分)趋势:皇权不断强化(2分),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2分)作用:有效维护、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2分,答材料一中“有助于„„,又有助于„„,是„„ 政治基础”同样给2分。)(2)制度:科举制(2分)作用:A、把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2分,答任一句话即给2分)B、科举取士,把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C、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有助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2分)(答ABC中任两点即给4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4.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实行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它要解决哪些矛盾?(4分)(2)试以唐、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6分)(3)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是政权机构的三个原则,以三省六部制为例加以说明。(4分)答案:(1)巩固封建统治,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解决两种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地方权力扩大,持续了一百多年,削弱了中央统治力量,唐朝衰落。北宋时,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三省六部的职权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监督,形成严密的官僚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担为外朝。——《汉书·刘辅传》
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政治制度?(1分)汉朝皇帝实行这种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材料二中唐朝的这种制度有何作用?(2分)唐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在职能上有可区别?(2分)(3)材料三中的言论最早应出自哪一皇帝之口?(1分)(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何种趋势?(2分)答案:(1)中外朝(1分)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2)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或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政令的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元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2分);(3)明太祖朱元璋。(1分)(4)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更多山西教师考试信息请关注:中公山西教师招聘网
http://sx.zgjsks.com/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第三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备课资料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此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这三条线索来演变的。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1、汉代:
背景:
(1)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国两制:郡县制、封国制)
秦:郡县制,完全中央集权
汉: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
(2)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出现“七国之乱”
措施:
(1)暴力方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削藩引起剧变,三月平定。
(2)非暴力方式:汉武帝对王国的打压
①颁布“推恩令”
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目的:分割王国领地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②颁布“附益之法”:
内容:a、不许诸侯王招待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b、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收回治权,王国的税收不归朝廷,由诸侯王享用。
目的:限制藩王,收回治权
影响:a、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支脉疏远的王侯,与一般富室无异
至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
2、唐代:
前期强化:(1)完善三省六部制,地方权力归六部
(2)完善科举制,官吏任免权在中央
(3)地方实行州县制
后期削弱:(1)节度使权重
(2)安史之乱
(3)藩镇割据
3、北宋初期:
背景:
(1)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君主多为藩镇节度使)
(2)禁军首领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
措施:
军事上,(1)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只领俸禄而不赴任)
(2)各地方军(“厢军”)的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行政上,(1)派文臣做知州,知州“三年一易”,经常调动
(2)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财政上,地方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地方赋税,一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
影响:
(1)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4、元朝:
背景:疆域空前广大
元朝的疆域是指元朝皇帝直接统治的版图,一般不包括西征中建立的四个独立发展的汗国。尽管如此,仍超出汉、唐。
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西藏高原、台湾岛。
措施:
(1)实行行省制度
a、邻近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b、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
c、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0~11个行省。
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一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这是一种权力控制,历代的通例;一在于行省划界主要原则“犬牙相入”。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是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的意思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但容易借之割据。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犬牙交错,人为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造成行政区域的犬牙交错的局面。
到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见《元朝行省图》,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障秦岭业已撤去,难以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代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而元代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分划。所以唐初的十道,大都是横长竖短。元代分省的趋向与唐代分道相反,一方面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破除山川之险,因而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二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元代这样分省只服从中央集权统治这个唯一的目的,这就必然要伴生许多弊病。一则地方无险可守,于长治久安颇为有碍;二则将不同气候土壤的地理区域合而为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三则行省地域过大,于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很不方便,省与路之间不得不再设道一级监察区域,增加了管理层次。
(2)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吐蕃
(3)设立宣慰司等土司
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内容:土司(宣慰司、土知府、土知县、土把总,土巡检等)土官(少数民族首领)治土民,上属省管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P210。
特点:因俗而治,官其首领、世袭其官、交纳贡赋
(土司制度,从官职角度看,包括两类官职,一类是土官,其名称与内地官职同,一般加一“土”字以示区别,如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一类是土司,称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且统属也有所不同,土官为文职,土司为武职。)《中国古代羁麼政策的演变》P183~184。
从唐代的羁麼府州制到元朝的土司制度,反映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唐代羁縻府州户籍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税。仅部分临时向唐天子有所贡献,与正州交纳赋税不同。元朝对所任用的土司都规定必须向中央王朝尽一定的义务,贡赋包括朝贡和纳赋两项内容。
小结:中央集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纵向收权:将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如郡县制、州县制、行省制的长官由中央任免;收回王国的治权;将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等。
(2)横向分权:将地方的权力或者封地尽量分散,如西汉的“推恩令”,北宋地方设立知州、通判,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
(3)行政区划体现“犬牙相入”原则
(4)监察制度: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等。
二、专制君主制的演进
1、西汉:
汉代的政治制度是以武帝为转折点的。汉武帝是铁腕人物,统治时间长达53年,断然不容强有力的丞相。
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丞相多由功臣勋旧担任,位高权重,对皇帝直言不讳)
措施:
(1)起用平民、儒生为相
(2)形成内朝决策机构
设立内朝,利用内朝与外朝对峙,并分夺外朝权力,这是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方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组成“内朝”(又称“中朝”),形成宫中决策机构。原来宫外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沦为一般执行机构,变为为“外朝”。决策实权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内朝官制约外朝官,以内朝宫官排斥外朝府官。
汉朝官吏自武帝时起分为外朝官与中朝(内朝)官,外朝官是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等,中朝官是大司马、近臣(侍中、散骑、常侍、给事中、左右曹等)、尚书等。“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意为: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处罚,不应不一样。
2、隋唐:
背景:东汉以来权臣篡位: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
措施: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决策权
门下省:审核———————审核权
尚书省:执行———————执行权—→
(三省:最高政府机构)
特点:
(1)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独相→群相
(2)职权有分工、有合作(流程式分工,权力制约;不是西方职能式分工)
影响:
(1)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国家行政职能由丞相总揽到三省分工;三省变为外朝官;九卿名义上是皇室的家务官,而六部是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和政务官,体制和观念都是进步)
(2)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一是相权一分三;一是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
3、北宋:
到了唐朝中叶,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名存实亡,宋朝秉承了隋唐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一直就没真正使用过,处于完全的名存实亡,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誉机构。元朝、明朝已经改三省六部为一省六部了。北宋在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
背景:
宋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除辽代以外,“宰相”不是正式官名,祝总斌认为,宰相两个条件,一是拥有议政权,一是拥有监督百官执行权。唐代宰相朝见,有座位,有茶喝,宋代宰相上朝,站着不坐,盖宰相拥立新君赵匡胤,自谦不坐,遂为传统)
措施:
(1)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其行政权
(2)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其军权
(3)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其财政
4、元朝:
(1)中书省单独行使宰相职权,统领六部
忽必烈即位第七天,即设立中书省,推行汉法,效仿宋代一省制,打破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从三省制过渡到一省制。
(2)后期宰相左右皇位的继承,相权的回光返照。
小结:
1、从汉至元,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秦汉:丞相总揽——三公九卿制
(2)隋唐:三省分工——三省六部制
(3)宋元:一省总揽——宋之中书门下省制,元之中书省制
2、君主削弱相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由品级较低的人充任:如汉武帝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唐代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等
(2)内朝决策、外朝执行:汉武帝建立内朝决策机构
(3)内朝的不断外朝化,外朝的不断边缘化:三省在隋唐成为外朝官,在唐朝中叶、北宋初期已经是名存实亡
(4)分割相权:隋唐三省,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5)废除丞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三、官僚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古代选官制度大致有: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军功、事功选拔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等。
1、汉代的察举制: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举:推荐、推举
含义:由丞相、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王国之相)等推荐,由中央任以官职。
科目: 孝廉:孝子、廉吏,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贤良文学:
茂才:
对象: 吏:现任官员
民:
特点:
a、由下而上推荐
b、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c、重视品德(孝廉)
d、政权相对开放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设置中正官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条:(1)被品评人物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初期定品,原则上依据行状,家世只作为参考,晋代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九品中正制的初期,确实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标准逐步转向由家世(门第高下)来决定,豪门大族把持了人才选拔的大权,渐渐形成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
特点:
(1)按照门第高低享受政治权力(重视出身)
(2)具有贵族政治色彩
(3)政权相对封闭(士族垄断政权)
衰落原因:
(1)隋唐商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商人地主)的兴起,要求政治上掌权
(2)士族地主势力的没落
3、隋唐宋元的科举制:
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形成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隋文帝开始,有秀才、明经两科。进士:进入士流。进士科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特点:(1)报考的相对开放性:士人可以自由投考,不需要官员察举,不需要中正官评定,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体现政权的开放性,社会下层可向上层流动。但有科举资格限制,如初期商人、犯人子不得报考。
(2)录取的相对公平性:以考试成绩确定入仕资格。但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
(3)重视才学
意义:
(1)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的作用
(2)扩大了官吏来源,庶族地主可参与政权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书法、唐诗)
a、鼓励了向学、读书的社会风尚,读书人、文化人、识字人增多(把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如唐诗、唐赋、传奇等。诗,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牧《阿房宫赋》等。
第四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备课资料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此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这三条线索来演变的。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1、汉代:
背景:
(1)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国两制:郡县制、封国制)
秦:郡县制,完全中央集权
汉: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
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
(2)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出现“七国之乱”
措施:
(1)暴力方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削藩引起剧变,三月平定。
(2)非暴力方式:汉武帝对王国的打压
①颁布“推恩令”
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目的:分割王国领地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②颁布“附益之法”:
内容:a、不许诸侯王招待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b、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收回治权,王国的税收不归朝廷,由诸侯
王享用。
目的:限制藩王,收回治权
影响:a、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支脉疏远的王侯,与一般富室无异
至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
2、唐代:
前期强化:(1)完善三省六部制,地方权力归六部
(2)完善科举制,官吏任免权在中央
(3)地方实行州县制
后期削弱:(1)节度使权重
(2)安史之乱
(3)藩镇割据
3、北宋初期:
背景:
(1)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君主多为藩镇节度使)
(2)禁军首领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
措施:
军事上,(1)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只领俸禄而不赴任)
(2)各地方军(“厢军”)的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行政上,(1)派文臣做知州,知州“三年一易”,经常调动
(2)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财政上,地方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地方赋税,一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转运使全部运
送中央
影响:
(1)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
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4、元朝:
背景:疆域空前广大
元朝的疆域是指元朝皇帝直接统治的版图,一般不包括西征中建立的四个独立发展的汗
国。尽管如此,仍超出汉、唐。
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西藏高原、台湾岛。
措施:
(1)实行行省制度
a、邻近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b、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
c、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0~11个行省。
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一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这是一种权力控制,历代的通例;
一在于行省划界主要原则“犬牙相入”。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是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的意思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但容易借之割据。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犬牙交错,人为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造成行政区域的犬牙交错的局面。
到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见《元朝行省图》,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
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障秦岭业已撤去,难以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
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代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而元代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分划。所以唐初的十道,大都
是横长竖短。元代分省的趋向与唐代分道相反,一方面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破除山川之险,因而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二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元代这样分省只服从中央集权统治这个唯一的目的,这就必然要伴生许多弊病。一则地方
无险可守,于长治久安颇为有碍;二则将不同气候土壤的地理区域合而为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三则行省地域过大,于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很不方便,省与路之间不得不再设道一级监察区域,增加了管理层次。
(2)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吐蕃
(3)设立宣慰司等土司
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内容:土司(宣慰司、土知府、土知县、土把总,土巡检等)土官(少数民族首领)治土
民,上属省管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P210。
特点:因俗而治,官其首领、世袭其官、交纳贡赋
(土司制度,从官职角度看,包括两类官职,一类是土官,其名称与内地官职同,一
般加一“土”字以示区别,如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一类是土司,称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且统属也有所不同,土官为文职,土司为武职。)《中国古代
羁麼政策的演变》P183~184。
从唐代的羁麼府州制到元朝的土司制度,反映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唐代羁縻府州户籍
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税。仅部分临时向唐天子有所贡献,与正州交纳赋税不同。
元朝对所任用的土司都规定必须向中央王朝尽一定的义务,贡赋包括朝贡和纳赋两项内容。
小结:中央集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纵向收权:将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如郡县制、州县制、行省制的长官由中央任免;收回王国的治权;将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等。
(2)横向分权:将地方的权力或者封地尽量分散,如西汉的“推恩令”,北宋地方设立知州、通判,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
(3)行政区划体现“犬牙相入”原则
(4)监察制度: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等。
二、专制君主制的演进
1、西汉:
汉代的政治制度是以武帝为转折点的。汉武帝是铁腕人物,统治时间长达53年,断然不容强有力的丞相。
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丞相多由功臣勋旧担任,位高权重,对皇帝直言不讳)
措施:
(1)起用平民、儒生为相
(2)形成内朝决策机构
设立内朝,利用内朝与外朝对峙,并分夺外朝权力,这是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方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组成“内朝”(又称“中朝”),形成宫中决策机构。原来宫外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沦为一般执行机构,变为为“外朝”。决策实权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内朝官制约外朝官,以内朝宫官排斥外朝府官。
汉朝官吏自武帝时起分为外朝官与中朝(内朝)官,外朝官是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等,中朝官是大司马、近臣(侍中、散骑、常侍、给事中、左右曹等)、尚书等。“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意为: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处罚,不应不一样。
2、隋唐:
背景:东汉以来权臣篡位: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
措施: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决策权
吏:官吏的考核与任免皇帝—三省门下省:审核———————审核权 户:户口、赋税
礼:国家礼仪制度 尚书省:执行———————执行权—→
兵:军政(三省:最高政府机构)
刑:刑法
特点:
(1)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独相→群相
(2)职权有分工、有合作(流程式分工,权力制约;不是西方职能式分工)
影响:
(1)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国家行政职能由丞相总揽到三省分工;三省变
为外朝官;九卿名义上是皇室的家务官,而六部是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和政务官,体制和
观念都是进步)
(2)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一是相权一分三;一是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
3、北宋:
到了唐朝中叶,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名存实亡,宋朝秉承了隋唐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一直就没真正使用过,处于完全的名存实亡,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誉机构。元朝、明朝已经改三省六部为一省六部了。北宋在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
背景:
宋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除辽代以外,“宰相”不是正式官名,祝总斌认为,宰相两个条件,一是拥有议政权,一是拥有监督百官执行权。唐代宰相朝见,有座位,有茶喝,宋代宰相上朝,站着不坐,盖宰相拥立新君赵匡胤,自谦不坐,遂为传统)
措施:
(1)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其行政权
(2)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其军权
(3)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其财政
4、元朝:
(1)中书省单独行使宰相职权,统领六部
忽必烈即位第七天,即设立中书省,推行汉法,效仿宋代一省制,打破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
国政务的惯例。从三省制过渡到一省制。
(2)后期宰相左右皇位的继承,相权的回光返照。
小结:
1、从汉至元,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秦汉:丞相总揽——三公九卿制
(2)隋唐:三省分工——三省六部制
(3)宋元:一省总揽——宋之中书门下省制,元之中书省制
2、君主削弱相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由品级较低的人充任:如汉武帝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唐代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等
(2)内朝决策、外朝执行:汉武帝建立内朝决策机构
(3)内朝的不断外朝化,外朝的不断边缘化:三省在隋唐成为外朝官,在唐朝中叶、北宋初期已经
是名存实亡
(4)分割相权:隋唐三省,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5)废除丞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三、官僚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古代选官制度大致有: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军功、事功选拔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等。
1、汉代的察举制: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举:推荐、推举
含义:
由丞相、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王国之相)等推荐,由中央任以官职。科目:
贤良文学:
茂才:
对象: 吏:现任官员
民:
特点:
a、由下而上推荐
b、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c、重视品德(孝廉)
d、政权相对开放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设置中正官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条:(1)被品评人物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初期定品,原则上依据行状,家世只作为参考,晋代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九品中正制的初期,确实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标准逐步转向由家世(门第高下)来决定,豪门大族把持了人才选拔的大权,渐渐形成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
特点:
(1)按照门第高低享受政治权力(重视出身)
(2)具有贵族政治色彩
(3)政权相对封闭(士族垄断政权)
衰落原因:
(1)隋唐商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商人地主)的兴起,要求政治上掌权
(2)士族地主势力的没落
3、隋唐宋元的科举制:
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形成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隋文帝开始,有秀才、明经两科。进士:进入士流。进士科是
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特点:
(1)报考的相对开放性:士人可以自由投考,不需要官员察举,不需要中正官评定,扩大了人
才选拔的范围,体现政权的开放性,社会下层可向上层流动。但有科
举资格限制,如初期商人、犯人子不得报考。
(2)录取的相对公平性:以考试成绩确定入仕资格。但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
(3)重视才学
意义:
(1)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的作用
(2)扩大了官吏来源,庶族地主可参与政权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书法、唐诗)
a、鼓励了向学、读书的社会风尚,读书人、文化人、识字人增多(把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
起来)
b、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如唐诗、唐赋、传奇等。诗,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
别》,杜牧《阿房宫赋》等。
第五篇:2018最新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3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2.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
C.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D.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3.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由发展 B.自我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4.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论语》B.《理想国》
C.《学记》D.《大教学论》
5.贝尔-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A.巡回教学制
B.导生制
C.学年制
D.班级授课制
6.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8.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
9.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10.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华生
C.桑代克D.巴甫洛夫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2.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主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3.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1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
C.修辞D.辩证法
15.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A.重视个别差异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
16.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17.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A.肤觉B.平衡觉
C.嗅觉D.运动觉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8.教师教育就是师范教育。()
19.道家的教育主张“行不言之教”。()
20.教育评价依据其评价主体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21.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22.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问题。()
23.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4.图式 25.教学原则 26.注意 27.态度 28.认知结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9.什么是素质教育?
30.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31.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32.举例说明“感觉适应”。
3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34.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5.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论述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什么。
36.试述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7.张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学校工作有时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张老师就抓着不放。张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在学校里很有影响力。学校交给他的工作他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人难以接受。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张老师。张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讲到了自己对实习的设计,听得王校长一个劲地点头。最后张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最后,王校长考虑再三,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他为实习小组副组长。他果然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问题: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张老师向校长提出给予权力的要求是否正当?
38.一位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必须完成一篇关于某一特定题目的学术报告。这篇报告必须有10页纸,打印出来,双倍行距,而且报告中必须包含至少10篇参考文献;必须在三周内单独完成,并且只能在图书馆或者家中完成。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本案例中外部控制是否很强?如果是,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等。
2.C [解析] 略
3.B [解析]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4.C [解析]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5.B [解析] 贝尔-兰卡斯特制的组织形式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
6.D [解析] 道德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最终应落实到行动上。
7.A [解析]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弟子达三千之众。
8.D [解析] 略
9.B [解析] 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发掘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
10.A [解析] 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发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11.C [解析] 模象直观是指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应,各种图片、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即为模象。
12.A [解析]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
13.ACD [解析]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14.BCD [解析] 略
15.ABCD [解析] 略
16.BCD [解析] 这三项均属于我国学校教育层次的分类。
17.BD [解析] 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肤觉和嗅觉属于外部感觉。
三、判断题
18.× [解析] 教师教育是对师范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还包括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
19.√ [解析] 道家主张消极教育,行不言之教。
20.× [解析] 教育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依据评价目标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21.× [解析] 道德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环节开始。
22.× [解析] 亚里士多德首次论述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23.× [解析]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其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表征方式的根本不同。
四、名词解释
24.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2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订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27.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人或事物的认知系统、情绪反应以及行为倾向。
28.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1.我国幼教界普遍使用幼儿园课程一词是在()。A.19世纪上半叶 B.19世纪下半叶 C.20世纪上半叶 D.20世纪下半叶
2.学前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学前教育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师幼关系的类型有亲密型、紧张型和()。A.淡漠型 B.冷落型 C.排斥型 D.厌恶型
4.幼儿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是在()。
A.2~3岁 B.3~4岁 C.5~7岁 D.7~8岁
5.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幼年健忘
6.()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A.遗传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7.幼儿园常设活动区中,积木区的区域设置目标不包括()。A.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B.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C.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D.发展审美能力
8.对幼儿园游戏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A.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B.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紧张的心理氛围 C.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D.游戏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
9.制定幼儿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A.政府
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教育机构 D.家庭
10.()是指把被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各个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把一个对象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自身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把0~8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幼儿教育的国家是()。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2.社会本位的课程思想改革,最早比较系统化地反映在柏拉图的()。A.《理想国》 B.《爱弥尔》 C.《教育论》 D.《明日之学校》
3.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4.()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惊悚 D.应激
5.婴儿极少对母亲不在身边表现不安,当母亲回到身边时,他们也避免与母亲的相互作用,不理睬母亲与他们交往的表示。这类婴儿的依恋类型是()。A.安全型 B.回避型 C.矛盾型 D.混乱型
6.以下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论述错误的一项是()。A.健康的身体是人的素质结构的要素,是婴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 B.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已经发育完善 C.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发育的保证
D.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制定了《三岁前教养大纲》、《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对托幼机构开展早期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7.不属于健康领域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内容的一项是()。A.有关身体生长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B.有关师生关系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C.有关安全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D.有关日常健康行为的教学活动的环境创设
8.不属于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对幼儿园游戏种类进行划分的一项是()。A.联合游戏 B.规则游戏 C.旁观游戏 D.独立游戏
9.下列哪种教育方法适合艺术教育活动?()A.口语法 B.操作法 C.感觉教育法
D.描述法
10.应答评价模式最初是由()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A.斯塔克 B.泰勒 C.斯克里文 D.斯特弗尔比姆
1.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2.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是()。A.维果茨基的理论 B.皮亚杰的理论 C.华生的理论 D.卢梭的理论
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4.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5.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6.对定期儿童体格检查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体重增长正常的儿童,使用生长监测图进行管理 B.1~3岁每年检查一次,3岁时作一次总的健康评价 C.1岁以内每半年检查一次,1周岁时作一次总的健康评价 D.对体弱儿建立专案,加强管理
7.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分类中,从活动形式来分,幼儿园环境应当包括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A.游戏环境 B.保育环境 C.文化环境 D.心理环境。)
8.以下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论述错误的是()。A.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发展幼儿的美感 C.促进幼儿纪律性的发展 D.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9.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特有的一项原则是()。A.保教结合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独立自主性原则
10.在外观评价模式中,评价活动主要由描述和()构成。描述主要指考察教育计划打算实现的内容和实际观察到的事实之间一致或差异的状况,它包括意图和观察两个部分。A.想象 B.判断 C.论述 D.操作
.在社会学研究中,第一次用“社区”一词的是()。A.托马斯 B.珍妮特 C.滕尼斯 D.米尼
2.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A.幼儿的活动 B.教师的活动 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 D.个别活动
3.成熟学说是强调基因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A.阿诺德•格塞尔 B.弗洛伊德 C.华生 D.皮亚杰
4.属于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的是()。A.活泼好动 B.思维具体形象 C.好学、好问 D.认知依靠行动
5.()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发觉物体的形状或体积最小差别的能力。A.视觉集中 B.视觉敏度 C.颜色视觉
D.视觉缺陷
6.以下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描述错误的是()。A.减少体育锻炼,保证儿童的人身安全
B.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加强生活护理及教养,促进入托(园)儿童的身心健康 C.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园舍、场地、设施等应符合安全、卫生和教育的要求 D.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并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医学矫治 7.语言领域教学活动环境创设的要求不包括()。A.提供使幼儿“想说、爱说”的活动材料
B.利用语言区角环境,使教学活动同步拥有丰富的语言环境 C.提供促使幼儿“多说”的示范 D.创设使幼儿“敢说”的环境气氛
8.CIPP评价模式是()以决策为中心提出的评价模式。A.泰勒 B.斯塔克 C.斯克里文 D.斯特弗尔比姆
9.帮助儿童学习新词,理解词语的意义,教师应采取()教育活动方法。A.描述法 B.故事法 C.表演法 D.直观对应法
10.()又称为“泰勒模式”,是由被称为“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的。A.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B.CIPP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外观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