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产业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代产业的指导意见(试行)
(送审稿)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发展方针,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加速开发区向外向型、科技型、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实际,就开发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超越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优势资源加工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现代产业发展思路;以全力打造八大产业、五大基地为主要抓手;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速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群效应、建立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推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区域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按照把开发区打造成“中国21世纪向西开放、面向中亚的新经济平台”发展目标,积极发展资源能源转换产业,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具有开发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计划从2010年-2012年三年时间,开发区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业、资源能源转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分别达到75%、30%和20%以上;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占第二产业比重达到60%,占三次产业比重为40%;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占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0%,现代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计划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业、资源能源转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分别达到85%、60%和40%以上;先进制造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达到80%,占三次产业比重为50%;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超过80%,在三次产业比重为40%。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分别成为第二、三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业、资源能源转化产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
(一)大力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加速推进风电装备研发、制造、配套以及技术服务等关联产业的集聚;加快与达坂城区合作建设风电示范基地;积极申请协调风电上网、电价、风机运输等瓶颈问题;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周边国家市场,进一步提高“中国风谷”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全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二)大力打造食品饮料加工制造基地。充分发挥可口可乐、康师傅、乌苏啤酒、统一、伊利、天康食品等知名品牌的集聚效应,加速食品饮料产业集聚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全力打造成全疆最大的食品饮料加工制造基地。
(三)大力打造机械设备制造基地。全面夯实机械设备制造基地,在支持天山汽车、山东鸿达等骨干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培育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配套及机械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重大成套项目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把开发区打造成全疆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基地。
(四)大力打造出口加工基地。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在出口加工区、“两仓”、二类口岸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与空港、铁路的联动发展,抓紧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构建外向型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做好重点企业协调服务工作;完善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大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力解决“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问题;鼓励风电产品及其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承接出口加工业梯度转移,大力引进出口加工企业和对进出口贸易有拉动作用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加速建设中国西部面向中亚的最大的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
(五)大力打造总部基地。按照打造高端商务区的目标,出台相关促进政策;按照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大力促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大中型企业设立的科技研发中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研基地和孵化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开发区建 立产学研基地;研究出台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实施办法,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动态管理系统,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把开发区打造成全疆最大的上市公司总部基地。
(六)大力发展、着力巩固提升“八大产业”。大力发展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化工塑料、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大力支持金风科技、中国电信、西部石油钻探、西北石油销售、美克、广汇、宏景、光正钢构、维药、新雅泰等企业加快发展,加速产业聚集,提升传统产业,做强支柱产业。
(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精细化工及其它符合开发区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八)大力发展优势资源转化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新疆资源能源优势,以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钻探公司为基点,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优势资源转换产业;积极开发利用、引导和培育新材料、生物能源、风能、光伏电、太阳能、地热能、替代材料等,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九)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水平,积极引进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和结算中心,引进国际组织、地区组织的办事机构,大力引进、培育金融、物流、信息、环保、商务 4 会展、科技、外包、文化创意、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企业。
四、加快现代产业体系载体建设
(一)一期生活配套区。不断完善一期生活配套区,把一期生活配套区发展成集商务、餐饮、交通、住宿、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房产、信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为开发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二)二期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八大产业”、“四大基地”的产业发展导向,重点发展机电、食品饮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合作区新型工业集聚区。重点巩固提升“八大产业”,夯实“四大基地”,加速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合作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能源设备产业、绿色加工产业和现代制造产业四大功能产业。
(四)北新区临港国际物流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商品集散、采购、仓储、物流配送、结算及贸易市场发展,为加工企业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和延伸细化物流服务。
(五)二期延伸区高端商务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打造亚心高端商务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
(六)甘泉堡优势资源转化生产基地。甘泉堡工业区以发展资源深加工业及能源转化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煤炭煤化工产业、现代制造业、新材料加工业、现代物流业五大产业。
(七)完善出口加工区功能。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 “两仓”优势,加快提升集出口加工、保税物流、口岸操作为辅的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促使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资源的集约化发展。
五、健全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保障措施
(一)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抓紧科技研发基地规划建设,切实发挥北大科技园、西电大科技园的平台作用,健全行业、区域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战略;加快制定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政策措施;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支撑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二)推进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完善节能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全面落实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产业准入、退出机制,严格实行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引导企业与有资质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等中介机构加强合作,引导企业开展新的能源管理方式;推行节能节地减排工作排名制度,确保把“软约束”变为“硬约束”;加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步伐。
(三)制定落实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编制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编制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规划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形成优势 6 产业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产业招商水平,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产品和项目落户我区。
(四)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现代产业发展导向资金,2010-2012年,开发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引导投向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重点支持关系产业全局的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头项目;用好节能减排以及现有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各项专项资金;设立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支持募集建立若干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和优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应现代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大力实施引进创新和科研团队计划、留学人员来开发区创业计划、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计划;加快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和主导产业领军人才;建设支柱产业企业技师工作站和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加快培养和造就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开发区发展现代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注重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加强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推动形成发展合力;尽快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实施反馈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各有关部门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抓紧制定出台具体配套政 策措施和实施方案。
第二篇:辽宁畜牧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辽宁省畜牧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41号)精神,扎实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和新型业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要任务,依靠科技引领,加强创新驱动,拓展产业功能,优化畜牧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提高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通过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省现代畜牧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生产结构更加合理,畜产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畜牧业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90万吨、300万吨、160万吨,年均增长分别为2.5%、1.2%、3.1%。全省饲料总产量达到1465.7万吨,年均增长5%,兽药产值达到7.7亿元,年均增长5%。实现种畜禽大省向种畜禽强省的转变,畜禽良种利用率达到99%以上,种畜禽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18%。
——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畜产品加工率达到85%,精深加工率达到50%。畜产品品牌化发展取得明显突破,中高档畜产品消费明显增加。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养殖业保险年保费总额达到3.5亿元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基本草原面积不低于1000万亩,已治理的沙化草原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可利用量的50%以上。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二、大力提升优质特色畜产品供给能力
(一)优化畜牧产业布局。制定畜禽养殖规划,确保限养区内现有畜禽养殖场个数和规模只减不增,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依法按期完成关闭或搬迁工作。引导畜禽生产向玉米主产区、环境承载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转移。以县(市、区)为单位,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和区域布局,科学规划畜牧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精品产业示范区,将现有政策向示范区倾斜,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通过实施国家及省相关标准化养殖项目,增加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场的数量,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畜禽所占的比例。
(三)引导养殖、加工企业发展优质特色畜产品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科学引导消费,通过消费拉动畜牧业生产发展。培育一批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力。调整优化屠宰行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以现代屠宰加工企业跨区域流通和本地屠宰企业供给并重、流通有序的产业布局。
三、积极推进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积极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加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资源,加强技术输出与转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联盟,研发绿色环保、特色优质新产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大型加工企业重组形成集团上市融资,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按照市场需求构建有梯度的消费新格局。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养殖基地,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畜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供给体系。
(二)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以家庭猪场为重点的家庭牧场,引导和促进以蛋鸡合作社为重点的畜牧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积极推进奶牛养殖小区向托牛所、股份制公司、养殖场方向发展,进一步规范生猪、鸡蛋、肉鸡购销经纪人的经营活动。继续开展省级畜牧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评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更多的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推进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畜产品调入调出统计分析,掌握省内畜禽产品流向,科学引导生产销售。加快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畜产品产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多种交易方式并存发展,形成线上与线下、现货与期货、订单与拍卖良性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引导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养殖场、合作社等签订畜产品购销合同,发展订单畜牧业。全面加强畜牧系统与供销系统的合作,省本级每年召开两次畜产品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示范会议,全面推进省内外畜产品产销对接,在加强内销的同时积极推动辽宁畜产品“走出去”。
(四)依托畜牧业资源发展旅游畜牧业。培育一批以畜禽生态养殖、居民动物认领、生产流程感知等为主要特点的畜牧旅游点,使旅游畜牧业成为畜牧业新的增长点,充分挖掘畜牧业的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验感知等方面功能。
(五)实施“互联网+”现代畜牧业行动。全面推进“互联网+”畜牧业生产管理,组织实施《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畜牧业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畜牧业生产监测,建设种畜禽监管平台,大力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畜禽体征智能监测、饲料精准饲喂疾病诊断、废弃物处理等系统。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建设,组织开展辽宁动监2.0项目研究与建设。升级改造兽药饲料行政审批平台,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及新型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以大型现代畜牧企业为依托建立畜牧业生产资料、畜产品购销平台。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率,构建畜牧业新型业态。
(六)推进外向型畜牧业发展。巩固禽肉、禽蛋、蜂蜜等传统出口优势,挖掘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推进畜产品出口,加强畜产品出口示范区建设,加大对出口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增加出口量,推进出口基地建设,提升出口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竞争力。
(七)依靠建设大项目推进畜牧业三次产业融合。总结推广辉山乳业、禾丰牧业等大型畜牧业集团在推进畜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鼓励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建设养殖基地、发展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雄厚实力、带动能力较强的行业领军企业,紧紧依靠建设大项目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积极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一)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将发展标准化生产作为应对进口低价畜产品冲击、提升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修订标准,完善畜牧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强化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发展无公害畜产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认证。加强无公害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公共品牌培育。严把获证审查准入关,加强获证产品监管。突出地域特色和品质特性,推进以县域为基础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二)切实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卫生服务和监管,简化动物产地检疫流程,为规模养殖场出栏动物提供快捷服务;优化屠宰检疫程序,依法依规实施动物屠宰检疫,保证动物产品卫生安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监管、政策扶持、保险联动”的原则,全面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推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建设覆盖各市、生猪调出大县和年饲养量5000万羽以上家禽养殖大县的公益性无害化处理中心及其配套的收集系统,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村级无害化处理点和病死畜禽残留物再处理中心。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落实现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政策,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重大动物疫情扑杀财政补贴政策;持续保持打击贩卖、加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落实属地化监管职责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管护责任,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落实本地区开展动物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监管、收集等运行经费,建立有效的运行模式。
(三)推进畜禽粪便污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推进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设施改造升级,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与养殖业主主动自行治理相结合、以业主为主体、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有效治理机制。推进粪便污水治理技术模式研究应用。实施畜禽粪便污水治理示范项目。针对不同畜禽品种、饲养规模,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有针对性地开展畜禽粪便污水治理效果技术评估,探索研究规模养殖场(小区)粪便污水“防渗漏、防外溢、防雨淋”治理技术模式并加以推广,通过强化典型示范引导,推动标准化生态养殖。落实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三同时”制度。从2016年开始,凡是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全部实现环境评价和粪污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并需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实现雨污分流,粪便污水减量化产出、无害化处理、资源化还田利用。对未建粪便污水处理设施或设施经环保部门验收不合格投入生产使用的场(小区),有关部门要依法处罚。
(四)依靠创新管理推动兽药饲料行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资源,加速转型升级,实现供需平衡。鼓励企业研发绿色、环保、低排放、低残留的新型产品,大力发展中兽药、生物兽药、动物保健药、特色兽药、新型饲料添加剂等,拓展兽药饲料行业发展空间。创新管理模式,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做好“放管服”工作。结合监管工作,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逐步建立兽药饲料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引导企业以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品质和服务竞争为主。
(五)积极推进种养结合。推进粮改饲试点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在法库县、义县、西丰县、彰武县、康平县、阜新县、建平县、沈北新区等县(市、区)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在沈北新区等县(区)发展苜蓿种植。以规模化奶牛、肉牛、肉羊等养殖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引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种植和加工利用,以奶牛养殖场等为重点积极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青(半干)贮、微贮、氨化、粉碎等加工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六)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到2020年,在彰武县、阜蒙县、北票市、喀左县、建平县五个国家级半农半牧县,实施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有计划地开展草原灾害防控建设工程,强化草原生态监测,建立草原灾害预警体系。巩固和提升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成果,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强草原监督执法,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发展种草养畜,推进草牧业发展。
五、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系统建设
(一)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范保种场和核心育种场的建设与管理。采取引进和自主选育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批种畜禽核心育种场(站),到2020年,畜禽核心育种场达到27个,其中:生猪核心育种场10个,肉(奶)牛核心育种场2个,蛋鸡核心育种场4个,肉鸡核心育种场2个,豁眼鹅核心育种场1个,绒山羊核心育种场5个,肉羊核心育种场2个,中蜂核心育种场1个。提高荷包猪等11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成效,持续实施荷包猪、辽宁黑猪、辽育白牛、沿江牛、复州牛、辽宁绒山羊、东北细毛羊、东北半细毛羊、豁眼鹅、大骨鸡、中华蜜蜂等11个现有地方畜禽品种及新培育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工程,力争实现保种群体数量稳定增加、质量有所提升。强化种畜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种源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育引繁推”一体化,建设育种产业化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辽宁绒山羊、辽育白牛选育和开发利用力度,巩固和扩大应用成果,建成全国种源供给基地。力争到2018年,辽丹黑猪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到2020年,利复牛、辽宁绒山羊(常年长绒型、肉绒兼用型)新品系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及奶牛生产性能、羊绒毛质量检测平台,到2019年建成辽宁省种猪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省奶牛DHI平台、省羊绒毛质量检验测试平台,提高第三方检测评估能力,全面提升种畜禽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支持肉用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落实好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助政策,提升基础母牛占牛群比重及生产水平,实现基础母牛存栏量持续增长。
(二)加大科技对畜牧业的支撑。加强畜牧兽医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并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解决畜牧业科技推广进场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果,不断加大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力度。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强制免疫应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科学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布动物疫情预警信息。强化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善质量与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开展实验室盲样检测比对考核。做好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水平,完善监管机制和体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奶业监管成效宣传,重塑民族奶业形象,提振消费信心。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专项整治,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五)大力发展畜禽保险。在稳步增加奶牛和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养殖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由地方财政支持的地方特色品种梅花鹿政策性养殖保险,力争到2020年养殖业保险年保费总额达到3.5亿元以上。鼓励饲养蛋鸡场、合作社参加蛋鸡养殖保险、鸡蛋(期货)价格保险。积极探索开展应用保单质押贷款。在提高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基础上,推动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畜牧局成立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省畜牧局主要领导担任,班子其他领导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局机关各处室及局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畜牧产业处,负责协调、指导、推进、考核等日常工作。市、县(市、区)畜牧局要切实加强领导,将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重要日程,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工作。
(二)落实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落实好相关政策,支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加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加快转变观念,围绕产业抓服务,围绕服务抓创新,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努力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政商关系。
(四)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创造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合力。
(五)强化督查落实。各地区要抓住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研究探索有针对性的举措,着力抓落实,务求取得实效。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将建立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定期通报制度,适时开展督导检查,督促责任落实。
第三篇: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现代产
业聚集区的指导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的指导意见
(大政发[2010]67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我市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作为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全市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为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目标
争取用6-8年的时间,打造8个产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8个产值规模在2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到2012 年,15个产业集群(不含软件与服务外包,下同)总产值规模达到8800亿元,占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规模达到 13000亿元,占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二、发展产业集群的重点任务
(一)石化产业集群。依托长兴岛石化工业区、松木岛化工区、大孤山石化工业区、中石油大连石化基地,加快引进和推进重大项目,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和精细化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积极争取大乙烯项目,并发展乙烯下游产业。2012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400亿元。
(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厂为依托,加快旅顺机车产业园建设,达到年制造各类机车1000台、城市地铁车辆1000辆、中高速柴油机1000台的产能,打造世界级的机车产业基地;以大连机床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研制基地;加快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建设国内重要的石化、冶金矿山、港口机械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2012年实现产值17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金州新区和高新园区,重点发展数字视听、信息通信、计算机终端及外部设备、工业电子等产品;以金州新区、瓦房店、花园口、庄河为产业集聚区,以高新园区为研发和培训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太阳能光伏、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2012年实现产值9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四)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依托大连湾、长兴岛和旅顺3个造船基地和相应的配套园区,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设计上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船(lng)、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原油船、大型重载滚装船、游轮和游艇、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等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进一步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提高配套能力和水平。2012年造船能力达到14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800亿元;2015年达到15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1000亿元。
(五)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大力拓展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坚持自主创新和信息服务外包并举,重点发展软件技术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软件产品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互联网络增值服务、动漫游戏、系统集成等。巩固和扩大以日本为主的外包业务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外包市场,扩大软件服务总体规模。2012 年实现产值7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全力支持奇瑞汽车、一汽大客新能源汽车、曙光汽车、易威电动车、鹏迪电动车等整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二十里堡汽车物流城、金州新区汽车及零部件、海湾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强研发、销售、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引进力度,推动整车和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争取到2012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整车及零部件实现产值500亿元;2015年达到30万辆,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围绕水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蔬菜产品加工、水果产品加工等优势领域,加快庄河、普兰店、金州新区、甘井子、旅顺和长海农(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发展;以庄河为主要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区域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在继续保持实木家具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办公家具和板式家具,满足国内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对家具多样化需求。2012年实现产值8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
(八)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加快红沿河核电站和横山、长海、东岗、驼山等风电场建设,以一重大连和重工·起重为依托,打造世界级核电和风电装备研制基地,提升大连在国家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地位。加快发展固体燃料、燃气、柴油等生物质能源。2012年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实现产值 3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700亿元,争取到2017年达到1000亿元。
(九)服装纺织产业集群。以普兰店、金州新区、甘井子为主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高档西服、女装以及职业装、童装等,走品牌发展道路,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快规划建设瓦房店纺织工业园,重点发展棉纺织、印染、针织、化纺、无纺布等产品,提升面料档次,占领国内纺织工业的制高点。2012年实现产值4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600亿元。
(十)新材料产业集群。以花园口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光电子、微电子、新型显示材料,鼓励和支持碳纤维、稀土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纳米材料、钛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等产品。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十一)轴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速机车、风电、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配套轴承,努力将瓦房店建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产业制造基地。2012年实现产值3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十二)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依托登沙河精品钢材产业园区,继续引进冶金及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以不锈钢、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为代表的特殊钢产品和汽车、家电用板材。加快建设东北特钢大连基地和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三期项目,形成120万吨特殊钢、110万吨特殊钢材和30万吨汽车及家电用钢板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十三)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产业集群。依托重点节能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治理,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和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飞灰资源化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废黑色金属、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木材、电子产品等资源再生利用。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十四)电力设备器材产业集群。以普兰店为重点,围绕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建设,发展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发展智能电网。2012年实现产值13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十五)生物和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金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美罗药业营城子海洋生物医药科研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技术(抗体、疫苗)、生物芯片(蛋白质芯片、基因芯片)、诊断试剂新剂型生物制剂、海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医疗检测设备等。2012年实现产值11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 200亿元。
(十六)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依托庄河临港工业区等区域,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卫生洁具等产品。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30亿元。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支持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1.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市、县(区)两级政府通过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基地(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科研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等。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产业集群上市企业给予奖励。地方商业银行在总贷款规模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产业集群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基地内企业的贷款优先提供担保。建立我市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建设。
3.培育适宜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吸引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支持引进研发、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等相关配套及服务企业,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脉,形成物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等功能齐全、生产要素配置合理、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细化和支撑体系健全成熟的产业集群。
4.加强产业集群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立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培养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向重点产业倾斜,重点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机制
1.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机制。各区市县、先导区要高度重视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工作,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将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市经信委负责总体协调,要加强工作调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统一规划。产业集群规划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制定,纳入大连“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作为全域城市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建立统一的招商和工作机制,避免无序竞争。各区市县、先导区要以集群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现有基础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创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进一步突出园区产业定位,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打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协调制度,努力构筑服务高地、项目洼地和资金洼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注重发挥专业化园区的载体作用,促进各类资源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聚集区。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进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在参与政策制定、信息交流、价格协调、技术环保标准、认证制度、行业准入、行业自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行业资源,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5.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节能减排工作。在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注重节约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利用集群式发展实现资源高效使用及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综合治理,努力降低经济与环境成本,以形成宜居环境与集群产业的和谐互动发展。
6.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产业集群的统计工作,建立准确反映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全方位、科学统计全市产业集群的有关数据,为完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7.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和先导区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各区市县、先导区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考核。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九日
第四篇:河北省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
河北省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我省药品现代物流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促进高效快捷、专业化药品现代物流体系的形成,确保药品供应保障和流通环节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SP)及《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河北省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
第二条
药品现代物流即依托专业化现代化物流设备、技术和信息管理,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优化药品供销配送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降低药品物流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药品物流管理和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
第三条
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应当承担起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其整个经营活动如实记录,保证经营过程中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可追溯。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
企业应建立以企业负责人为首,包括采购、销售、物流(储存、运输)、信息管理、设备管理等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企业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在内的质量领导组织。第五条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六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药品质量负责人无违反《药品管理法》第75条、82条规定的情形。
第七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药品质量负责人及其他从事药品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应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所要求的相关学历、职称;企业药品质量管理人员、业务人员要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应熟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GSP等法律法规规范要求,熟悉药品知识,掌握相应专业技术,符合岗位技能要求。
第八条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负责物流中心的运营管理。应分别配备2名以上专业计算机管理人员和物流管理人员,计算机管理人员应具备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物流管理人员应具备物流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国家认可的物流专业技术职称。
第三章 设施与设备
第九条
企业应具有符合GSP规定和本指导意见要求的与预期配送能力、经营范围和药品物流规模相适应的常温库、阴凉库、冷库等仓储设施。
第十条
物流中心仓储用地与仓储设施应为自有,仓储区域(包括储存区、拣选作业区、集货配送区等)应能满足物流作— 2 —
业流程和物流规模的需要,仓储作业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其中阴凉库的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配备两个以上独立冷库,冷库的总容积不少于500立方米。
第十一条
仓库应按质量状态划分待验、合格品、发货、不合格品、退货等场所或分库(区),实行GSP规定的统一色标管理。采用高位货架或自动立体货架的应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货位状态进行动态标识管理。不合格药品、退货药品设定专用相对隔离的存放场所。
第十二条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存放保存应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仓库中药品储存、温湿度要求及相应设施设备应符合GSP规定。
第十四条
物流中心应设置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或高架仓库存储系统,配备零货及整箱拣选、自动输送、在线扫描复核、自动分拣等设施设备。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不少于3台,仓库高度不低于15米;高架仓库应采用重型组合式货架,总高不低于8米,货架不少于4层,每层层高不低于1.5米。储存区托盘货位不少于5000个(以1200*1000标准托盘计),并配备与储存配送规模相适应的电动叉车。
(二)拆零拣选应选用数码拣选系统(电子标签DPS不少于300枚)或无线射频技术(手持终端RF至少20台)等。
(三)药品出库复核应采用条形码扫描或RFID(读写器)等识别技术完成。出库分拣机滑道不少于10条。
第十五条
企业应配备与药品配送规模相适应的密闭式自有运输车辆不少于5辆,配备自动调控和显示温度状况的自有冷藏车不少于2辆及车载冷藏、冷冻设备,冷藏车总容积不少于20立方米。
运输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应编号管理,并统一外观标识。第十六条
仓库供电应采用双电路,或配备相匹配的备用发电机组。
第四章 信息管理系统
第十七条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设备应当与药品物流规模相适应,符合GSP及相关附录要求,满足药品现代物流运营需要。开展药品委托业务的企业还应配置电子数据交换平台。
(一)企业应配置仓储管理系统(WMS)和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委托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ERP)的数据进行有效对接,支持物流作业数据在委托方、受托方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支撑物流作业活动的开展。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应支持委托方药品采购(收货)、销售指令的有效传达,具备对委托方药品收货、验收、入库、出库、退回等指令的处理功能,实现药品委托储存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并具备全程货物查询、追溯功能,确保实现药品信息的有效追溯。受托方的储存、配送行为须遵从委托方— 4 — 的信息系统作业指令。
(二)企业应配置仓储作业控制系统(WCS),系统采用条码扫描或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各作业环节自动、连续的物流传送。仓储作业系统所属子系统、设施设备必须与仓储管理系统实时数据对接。
(三)企业应配置运输管理系统(TMS),具备对药品运输计划、品种、数量、批号、工具、人员、过程、发货时间、到货时间、签收,以及冷链药品温度等,进行跟踪、记录、调度的功能,并符合GSP等规定。
(四)企业应配置符合GSP规定的仓库温湿度监测、库区视频监控等系统,对药品所有仓库温湿度实时监测及记录,对各库区药品进行视频监控,跟踪、追溯库区内药品质量管理行为过程。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配置与药品物流规模相互适应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网络环境,满足GSP等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企业应当至少配备两套互备的服务器系统,共同执行同一服务。当一套服务器出现故障,可由其他服务器承担服务,实现无人工干预持续提供服务。
(二)数据库、信息安全管理、操作系统、业务软件等计算机软件系统与物流运营规模相适应,满足业务安全运行的要求。
(三)计算机管理系统应当有固定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企业网络出口带宽应当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网络交换机有防入侵网
— 5 — 关,服务器和计算机应安装防病毒软件。
第五章 制度与管理
第十九条
药品现代物流企业药品经营应符合GSP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除按GSP要求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质量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及质量管理档案外,还应制定符合药品物流管理要求,能够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包括:
(一)药品物流配送管理制度;
(二)药品委托储存配送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
企业应按委托配送管理要求建立药品质量管理记录。包括:
(一)委托方的收货指令记录;
(二)药品收货和验收记录;
(三)委托方的发货指令记录;
(四)药品出库复核记录;
(五)药品送货记录;
(六)仓库温湿度记录;
(七)不合格药品控制记录;
(八)药品退出记录;
(九)退回药品验收记录;
(十)药品养护检查记录;
(十一)问题药品的处理记录。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意见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原《河北省医药现代物流企业验收标准(试行)及河北省药品批发企业从事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务有关要求(试行)》(冀食药监市〔2010〕324号)同时作废,国家对药品现代物流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本意见由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附件: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开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有关要求
附件:
— 7 — 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开展药品 委托储存配送有关要求
一、鼓励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开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委托方”)可根据《河北省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对拟委托的企业进行审计,选择符合要求的药品现代物流企业作为“受托方”进行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
二、药品现代物流企业资格与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一致。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换发后,其药品现代物流企业资格需重新认定。已获准开展药品现代物流业务的企业可以在《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内继续开展药品现代物流业务。
三、受托方开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时应符合GSP及其附录等规定(以下简称“GSP等规定”)要求,并接受委托方定期审计及监管部门的检查。
(一)受托方开展药品委托服务,应严格审核委托方的合法性。委托、受托企业双方应签订包含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范围、地址、委托期限、数据信息管理及维护等内容的合同及质量保证协议,明确药品的质量责任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委托储存、配送不得超出委托方的经营范围,委托期限不得超出药品经营许可证及GSP认证证书有效期。
(二)省内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委托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储存、配送药品的,委托方应将经营范围内所有药品的储存、— 8 —
配送业务全部委托给受托方,不得多头委托,不得单项或选项委托。特殊药品不得委托储存、配送。零售连锁企业委托药品储存、配送的,配送服务仅限于向零售连锁企业所属门店配送。药品生产、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委托储存、配送的申请,由受托企业将委托双方资料申报省局,符合条件的,由省局挂网公示,委托方将委托情况报所在地市局。经批准委托的省内药品批发企业要及时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仓库地址的变更,除自设特殊药品仓库外,不得另设仓库。
(三)受托方部分运输业务需委托第三方承运商的,应经委托方同意并委托具备运输资质的物流运输企业,委托前受托方应对第三方承运商进行质量体系审计,符合GSP规定条件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四)委托方应加强对受托方执行GSP等规定及履行合同约定的管理,至少每年对受托方进行一次药品委托质量审计,审计记录应留档备查。对审计中发现受托方存在严重违反GSP等有关规定或其他违法违规情况的,应终止委托储存、配送协议,并及时报省局及所在地市局。
(五)省内药品批发企业终止委托储存、配送协议的,应按照仓库地址变更程序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变更后,方可从受托方仓库将委托储存、配送的药品转出。委托方终止委托储存、配送协议或变更受托方的,应将新委托协议和取消原委托业务的协议一并报省局,并抄报所在地市局,由省局挂网公示。
(六)委托方不得以单纯租赁受托方仓库的形式委托储存药
— 9 — 品。
四、日常监管
(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开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的,由委托方、受托方所在地级以上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其日常监管,必要时,委托方、受托方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对受托方、委托方的行为进行延伸监管,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委托方,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在监管部门准许以外的场所储存药品、超范围经营、挂靠、走票等行为;对受托方,重点检查计算机系统是否无缝对接,是否按照GSP要求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运输、退货等。
(二)各地应加强对辖区内从事药品现代物流、开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企业的监管。一旦发现委托方在未经监管部门准许以外的场所储存或现货销售药品的,应当依法严肃查处。对于受托方存在的储运管理质量风险,改变或降低储运条件,与委托合同、质量保证协议内容不相符,严重违反GSP要求等严重问题的,应当依法严肃查处,责令停止配送业务并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不得开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并报省局予以公示。省局将每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飞行检查,对跨辖区开展委托储存、配送业务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三)开展药品委托业务的企业应每年向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企业委托业务、经营情况报告。
第五篇: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以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标志,精细化的预报是指准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涵盖不同天气现象、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预报。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精细化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多种资料和预报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支撑,以建设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预报员队伍为关键因素。
现代天气业务包括数值预报、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综合分析预报平台以及合理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其突出特征体现在天气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适应“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根本保证。为指导我国各级气象台站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结合现代天气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分析
以自主研发的GRAPES模式投入业务试用为标志,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发展形成了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并重的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包括全球和区域模式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及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数值预报能力逐步提高,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T639L60)可用预报时效达到了6.5天。在天气预报方面,开展了精细化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初步建立了台风、暴雨、强对流、寒潮、高温、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开展了中期旬降水量、平均温度距平和天气过程预报,开展了11~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工作平台,预报员综合应用各种观测资料、技术和方法制作各种时效天气预报产品的技术路线。近10年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台风24、48小时路径预报和沙尘暴数值预报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天气业务的发展,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业务内涵不断丰富,为重大社会活动、重大工程、重大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但是,相对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而言,我国天气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数值预报的变分同化技术、模式物理过程的优化改进以及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3)卫星、雷达、风廓线等多种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4)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5)科学合理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尚未形成;6)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遥感遥测资料的有效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多种资料的同化应用和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将有效改进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拟和预报质量,强天气集合概率预报和超级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强天气预报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将对延伸期预报业务形成有效支撑;随着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和解释应用技术的发展,天气分析将更注重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定量化、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伴随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建设,天气业务体制将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多种专业模式(模块)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效推进天气业务向满足行业用户需求方向拓展;国外数值预报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发展经验也将对我国数值预报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借鉴和指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时效性和专业化程度将显著提高。
(二)需求分析
首先,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不仅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通俗性和指导性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三,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为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对天气预报的专业性、准确率、长时效和不同时效预报间的无缝隙衔接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围绕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依靠改革创新,完善业务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预报员队伍,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现代天气业务。实现以GRAPES为主体的全球/区域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及GRAPES和T639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稳定运行;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得以完善,预报的提前量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技术,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集合预报技术在中期和延伸期预报及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中普及应用;预报员应用中尺度模式产品诊断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多种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实现天气业务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以及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具体指标见附表1)。
三、主要任务
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重点围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专业化监测预报业务和技术系统研发、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与完善以及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建设。其业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
(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按照《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计划(2008—2011年)》及其滚动修订的计划,推进GRAPES模式发展。在进一步改进和深化T639业务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以GRAPES模式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及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
1.数值预报模式
发展完善三维/四维变分同化分析系统并业务运行。提高全球模式卫星遥感资料同化应用水平,在全球变分同化分析系统中卫星遥感资料能够占到所同化资料总量的80%以上。建立区域变分同化系统,有效同化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的稠密资料,实现逐小时快速资料同化分析,显著改善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模拟与短时短期预报能力。有效融合洋面上可获得的卫星、雷达等各种观测资料,完善台风涡旋初始化技术。研发陆表参数的资料同化方法,建立全球实时下垫面资料自动生成系统。开展中国区域资料再分析,利用成熟的区域同化与模式,建立10年长度的试验性再分析资料集。
建立全球25公里分辨率和中国区域3~5公里分辨率的分析与预报系统。优化全球模式动力框架和垂直坐标,改进极区和大地形区的处理方案。考虑平流层物理过程,提升模式顶高。重点改进影响东亚区域预报技巧的降水过程、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优化辐射过程中云的处理和预报方案,实现物理过程的合理精细化,发展能反映中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发模式动力诊断与物理诊断的技术和软件,建立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综合诊断平台,为模式预报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国家级发展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发展基于奇异向量的初值扰动方法和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有效增加集合预报样本、模式空间分辨率和预报时效,全球集合预报的预报时效达到2周。完善中国TIGGE中心建设,发展多业务中心多模式集合预报集成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度、定量降水等要素的概率预报能力;发展概率预报降尺度技术,进一步提高精细概率预报水平。区域级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并针对本区域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
2.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
发展基于T639模式及业务化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解释应用工作,完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和订正平台。在国家级建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的集合预报释用业务,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的指导能力建设,增加指导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指导产品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国家级制作7天全国县市和5公里格点的气象要素客观释用产品并下发,省级结合本地经验制作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
(二)天气分析业务
以多种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为基础,以MICAPS系统为平台,逐步从以天气尺度分析为主的业务向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相结合的业务转换。
1.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
开展并完善基于多种资料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主观分析业务。完善基于高空和地面资料的常规天气尺度分析业务,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的各种特征线、特殊区域、特征系统和物理量的分析。开展基于中尺度观测资料和快速更新同化系统输出的精细数值分析预报产品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绘制反映中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特征及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图。加强对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要素配置和物理过程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判断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和落区。完善天气图分析规范。国家级重点加强天气尺度分析,并将分析的地面和高空图下发给各级气象台站,同时开展中尺度分析,为强天气潜势预报奠定基础。省级重点加强中尺度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期落区预报提供支持。地、县级气象部门利用上级的分析产品,做好本地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补充订正工作。
完善和发展基于多种资料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热力特征物理参数客观诊断分析技术。国家级向全国提供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输出的物理量客观诊断产品,各级气象台站做好客观诊断产品的应用,建立适应本地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
2.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
在国家级和省级研发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的特征识别技术。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针对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冻雨、雾凇、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干旱、地质灾害、山洪、城市洪水、道路结冰、积雪、电线结冰、森林和草原火险等气象灾害不同特征,通过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在MICAPS平台下实现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人机交互识别和报警功能,建立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业务。通过完善区域联防制度,实现上下游台站间的信息通报。加强气象灾害的现场调查和地区间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完善预警软件系统的协同功能,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率。
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及订正业务
各级气象台要以各种实时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结果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据,开展数值预报形势场、要素场以及主要天气系统的动态检验,分析误差规律;比较不同数值模式产品误差,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相关特征线和特征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订正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强度等信息,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能力。在国家级开展地面预报图订正业务,并将订正后的地面图下发各级气象台站。
(三)天气预报业务
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提高灾害性天气快速诊断和短时临近预报水平。以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托,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短期预报业务,特别是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利用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技术,完善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预报业务。以集合数值预报为依托,提高降水、灾害性天气和其他极端天气的概率预报水平。依托超级集合预报改进完善中期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预报业务,逐步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体系。
1.临近预报业务(0~2小时)
大力发展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技术,加快建设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PE)业务。发展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雷雨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分析技术,增强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发展强对流天气和台风等的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外推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相结合的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时效。在省级和地市级应用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增强预报员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
2.短时预报业务(0~12小时)
发展气象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融合技术。加强预报员对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产品的分析和应用,增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
在国家级和省级建立1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小于3小时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基于集合预报的短时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建立全国上下联动的短时预报业务技术流程。
3.短期预报业务(1~3天)
改进基于稠密气象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的气象要素预报释用技术,发展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相结合的站点、格点两种方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建立全国5公里格点和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24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继续提高温度、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发展主观等级降水预报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预报(QPF)技术,定时制作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的降水预报产品。开展预报时效达72小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潜势预报业务,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24-7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12小时。建立全国统一的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向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化产品。
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12小时;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接近100公里,台风强度预报误差降至4.5米/秒左右。
国家级和省级要大力发展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的概念模型和预报指标体系。在国家级建立区域集合预报产品分析和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省级建立并加强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加强各级预报员对气候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发生发展演变特征、数值预报形势场和特征物理量场的分析工作,提高预报员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识别和分析能力,发挥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和分析订正作用,做好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
4.中期预报业务(4~10天)
大力研发灾害性天气的中期客观预报方法,国家级要大力发展针对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技术,发展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以及高温、强降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方法,开发相应的概率预报产品。
发展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中期预报方法,尤其大力发展基于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基础上的集成预报、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延长台风预报时效至120小时,发布台风强度和路径概率预报产品。
在国家级和省级发展数值预报可用时效内逐日滚动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业务。提高国家和省级预报员对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分析与解释应用能力,采用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方法,重点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水平。
5.延伸期预报业务(11~30天)
在国家级发展海陆气耦合模式及其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积极研发延伸期降水和温度距平概率预报产品。研究引发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大气环流前兆信号,建立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基于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结合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等方法,建立重大天气过程和降水、温度要素的延伸期客观预报系统,结合现代气候业务发展,开展延伸期预报业务。
(四)预报技术总结和产品检验业务
在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和深度发展。加强天气业务产品的检验。
1.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
在各级气象台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及时记录各类重要天气的预报过程和预报思路、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性能、各种新资料的应用情况以及各地特色预报方法使用效果等,为总结预报经验与教训、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研究改进预报方法提供一手信息。要将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建立列入业务考核内容。
2.建立预报技术总结交流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发生的重大天气过程,积累预报经验,凝练相关科学问题。发挥电视天气会商系统、气象网站、技术总结专刊和专业期刊作用,为预报技术总结提供交流平台,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编制分省和分天气类型的预报员手册。
3.建立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
系统开展预报产品检验和评估业务。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趋势预报的检验业务,加强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性能的实时检验评估业务。分别建立基于统一检验方法的全国及分省的检验评估业务和省级台站相对中央气象台的检验评估业务。
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方法研究,改进完善各类预报产品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检验评分系统。通过预报产品的检验达到客观评价预报质量、分析误差来源的目的。
(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
按照“统一设计,有序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集约化的基本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发展全国通用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发展全国标准化与地方化结合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建立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1.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进一步确立MICAPS在全国天气预报综合业务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由国家级牵头,集约化、专业化地发展全国适用的MICAPS平台系统,实现软件设计通用化、数据共享标准化、系统结构网络化、交互工具人性化。加快MICAPS系统的天气分析、精细化预报交互订正、中期预报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等通用功能模块的开发和应用,实现MICAPS的数值预报产品时空一致性、要素协调性计算的格点化订正功能,强化MICAPS在各级气象台天气分析预报业务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开发台风、海洋、水文、交通等专业化模块,为全国现代天气业务提供专业化平台支持。
2.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
继续开展全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对雷达、卫星、地面自动气象站和中尺度快速同化资料的使用水平;实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龙卷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自动识别;建立定量降水估测和临近预报、强对流短时和临近预报、闪电临近预报等方法,并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实现产品的综合显示和分析。各级气象台在该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功能体系下结合地方灾害性天气特点建立本地化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3.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发展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保证对外预报服务产品的一致性。国家级重点提供县级以上城市的要素预报产品,省级提供本省内更加精细化的城镇预报产品。开展基于格点化气象要素预报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实现要素预报结果实时提供、网上直接调用、结论实时评定等功能。
4.业务技术系统二次开发
国家级加强MICAPS,SWAN,NWFD等业务技术系统研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框架设计的开放程度,提供二次开发工作便利条件。省级单位根据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在总体框架下开发本地应用模块,力争使基本天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关键技术
为有效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建设,需重点加强以下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力求取得有效突破。
(一)观测资料分析与应用技术
1.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
开展各种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特别是雷达、卫星、自动站、AMDAR、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为预报业务提供可靠的观测信息。
2.观测资料的分析与融合技术
大力发展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技术,为中尺度诊断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关键技术包括:各种观测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可用性研究;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多种观测资料的三维云分析技术;雷达、卫星、地面和探空等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技术和更新循环中的“热启动”技术;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快速循环同化分析预报系统(RUC)研发。
(二)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
1.中尺度天气客观诊断技术
发展中尺度系统动力、热力物理诊断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观测和数值模式输出的中尺度系统诊断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统计分析技术;以“配料法”(或叠套法)为重点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客观预报技术。
2.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
建立包括天气图分析、探空资料分析和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分析在内的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规范。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卫星、自动站、闪电定位仪等观测资料的中尺度系统识别及特征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
(三)短时临近预报和检验技术
1.短时临近预报技术
重点改进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发展短时预报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观测的强风暴和卫星观测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及外推预报技术;强风暴自动识别追踪、非线性自动外推以及强风暴质心追踪外推等多种外推预报的融合技术;多种资料分析及临近预报算法的综合集成技术;基于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融合的短时预报技术;基于观测资料与数值预报订正产品融合的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技术。
2.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研发短时临近预报的检验技术,为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提供依据。关键技术包括:应用于定量降水预报检验的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订正技术;基于综合决策树或模糊逻辑集成的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四)定量降水估测(QPE)与预报(QPF)技术
1.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利用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发展全国范围的高分辨率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2.定量降水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定量降水客观预报技术和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交互订正技术,制作高分辨率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定量降水等级预报方法和模型研究;定量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的定量降水集成预报技术;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和预报技术。
(五)台风预报技术
1.登陆台风精细结构分析技术
加强登陆台风内部精细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分析。关键技术包括:各类台风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台风各级风圈半径、台风尺度与暖心及变性过程等的分析技术;台风三维精细结构分析技术;基于多种资料的台风客观定位定强技术。
2.台风客观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登陆台风预报技术,提高台风路径、强度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关键技术包括:台风资料同化融合和台风初始涡旋形成技术;台风集合预报技术;基于台风模式的台风风雨客观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台风风雨突然增幅的物理概念模型及客观预测技术;台风强度变化和登陆后路径预报技术。
(六)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1.常规气象要素精细化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温度、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预报方法适用性研究;动力、热力及综合预报因子的处理技术;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结合的格点/站点精细化预报技术;复杂地形的MOS预报效果改进技术;预报产品客观分析与插值技术;多种气象要素预报的综合集成处理技术;多模式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2.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台风、暴雨(雪)、强对流、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技术;中尺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针对小概率事件的区域建模技术。
(七)基于集合预报的概率预报技术
发展基于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的概率预报技术,实现短期、中期和延伸期的概率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中尺度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集合的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集合预报的气象要素概率预报技术。
五、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以国家级专业化业务中心为引领,通过指导产品的上下反馈和预报意见的会商交流,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发挥上级台站的技术优势和下级台站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附表2)。
(一)现代天气业务布局
建立以专业化为主体的业务体系,完善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和省级专业化预报岗位设置,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预报业务和指导能力,形成集约化的业务布局。
1.国家级
按照现代天气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原则,加强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建设,制作发布有针对性的指导产品。
开展全球、区域及专业数值预报业务,开展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和订正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县级以上城市气象要素客观指导预报业务,开展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开展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业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开展短期、中期和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全国天气会商。
2.区域级
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发工作,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发挥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的技术优势,牵头区域内的技术指导、科研组织、技术交流等。
3.省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和模式性能诊断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乡镇以上和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开展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责任区内的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
4.地市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指导预报的检验业务,开展基于上级气象要素指导预报的订正预报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开展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开展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业务。
5.县级
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根据情况开展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重点订正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做好服务。
(二)预报指导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报指导业务流程,加强上下级台站间的预报指导与订正反馈,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加强不同时效预报的协调,促进预报的无缝隙有效衔接。
1.天气会商和预报指导预报流程
各级气象台站应完善天气会商流程,加强会商的组织与管理。中央气象台在会商中要注重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和使用,关注全国范围内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和高影响性天气;省级气象台要注意对本地预报方法、预报指标的应用和不同预报意见的讨论,通过会商加强上下级台站预报意见的研讨与交流。
各级气象台应注重加强指导预报流程建设,上级气象台要按时下发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指导产品,下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订正并将修正意见反馈给上级气象台。通过顺畅的指导预报流程保证预报结论的一致性,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2.不同预报时效预报产品的业务协调
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延伸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等不同时效预报产品之间的协调,长时效预报产品必须考虑短时效预报产品的结论,短时效预报要考虑相邻长时效的预报背景,增强预报产品连续性和一致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1.提高现代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研发和预报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要求,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毕业生,并通过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引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气象业务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级预报业务岗位设置,发展壮大国家级数值预报研发队伍,稳步增加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2.完善相关机制,提高预报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组建若干由国家级、省级预报专家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专家型预报团队,引领和推进预报业务建设和预报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化;加快“双百”计划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预报员岗位培训和交流制度,选派骨干预报员到先进国家学习进修,开展每五年一次的预报员轮训,促进预报员理论基础、预报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定期更新预报员手册,为预报员培训提供基础教材;加强对预报员的爱岗敬业教育;逐步开展地(市)级以上气象台长的业务与管理培训;建立完善预报员选拔、考评、奖惩、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突出对预报能力与预报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实行预报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预报员定级制度,完善首席预报员评审与激励制度。具体措施:
(1)修改完善百名首席预报员的评审办法;
(2)制定百名首席预报员动态管理办法;
(3)组建由国家级、省级首席预报员组成的台风、暴雨、强对流专家团队,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
(二)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关键技术的科研开发
加快实施《天气研究计划》,重点围绕资料同化技术、数值模式技术、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和集合概率预报技术等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制定目标明确的科研计划,采取集约化和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吸纳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业务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1)制定实施未来3年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专项业务研发计划并逐年滚动更新;
(2)推动RUC、SWAN、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
2.加强科研与业务的合作
强化科研与业务单位围绕天气业务关键技术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保证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业务和科研单位应加强预报技术总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凝练预报业务中的科学问题。科研单位应重视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中试、准业务化试验和应用培训;业务单位应加强科研成果业务测试平台建设,为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业务检验、业务准入机制,保证成果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快关键技术的业务化进程。
3.完善科研开发和业务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考核评价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地、深入地解决天气业务中的技术难点和实际问题,并保持研发队伍的相对稳定。完善和扩大预报员专项,让更多的预报员在研究天气业务的难题中提高自身的水平。
(三)加强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对现代天气业务的保障
1.提高气象观测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强气象观测支撑能力
建立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机制,加强各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健全新资料的业务准入制度,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同时,针对预报业务需求,结合观测技术的发展,发展水汽、气溶胶等专项观测系统,提高观测的针对性。
2.完善气象通信系统,保证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
合理设计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和全国卫星气象广播系统信息传输方案。根据各级气象台站对气象资料和产品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设计传输方式、通信路由和优先级别,保证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及质量。
3.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与合理分配,增强保障能力
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和有效利用,加强对计算机资源的科学管理。成立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管理组织,统一进行高性能计算机等基础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定期开展资源使用情况定量评估。合理分配科研与业务的计算机资源,保障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对现代天气业务的投入
1.建立稳定的业务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天气业务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天气业务经费,做到统筹设计、合理分配、集约高效,促进现代天气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针对业务中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多渠道争取项目支持。积极通过行业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项目以及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加大对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多种资料的应用、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预报关键技术和预报系统的投入力度,并稳定增加预报员专项经费。
(五)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管理
1.制定和完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
各省要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天气业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天气业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订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
2.推进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业务规定、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逐步建立科研成果和新资料业务化评价方案,制定中尺度天气分析、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延伸期预报等业务技术规范,完善预报质量检验评价方案,修订各级气象台站天气业务的任务和职责,促进相关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完善上下有机结合的现代天气业务体制。
3.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业务技术发展
成立数值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领域的专家组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相关业务的发展、管理以及科研开发提供咨询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