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共5篇)

时间:2019-05-12 08:3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

第一篇: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学术专题会议主题报告

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

中国教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

尊敬的邵局长,各位新老朋友:

我们大家可能感觉到参加中小学整改委的会议是很不容易的,太累了,纪律太严,要求太高,所以,我在这里讲座,压力也是非常大。今天,根据吴国通同志的要求,我想就《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这样一个题目,讲一点学习的体会。

教育的时代使命,为什么称“教育的使命为时代使命”呢?因为每一个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时代都应该用教育家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今天讲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崇高的使命和无奈的现实。第二,让战略主题成为教育之魂。第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位。第四,教师主导和教育家成长。

一、崇高的使命和无奈的现实

(一)崇高的使命

《规划纲要》大家都学过,我想《规划纲要》里面有很多的内容,是需要我们深刻地去理解和评价的,但是今天没有时间讲规划纲要。因为我有幸参与了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前期调研和一部分的前期起草。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有一点要特别记住:今后十年,我们的教育要发展到一个什么目标?这个目标中的三句话,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两个基本”、“一个进入”。具体说就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三句话三个大目标,都直接地指导着我们今天的教育行为。

什么叫“教育现代化”?我们今天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吗?教育现代化包含什么内容?在国际上有评估的指标,包括软件、包括硬件,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投入、教育发展水平、普及程度,包括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现代化的手段、教育公平、教育体制等等一系列的内容。

什么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中,人人学习、人人时时能学、处处能学,人人坚持终身学习。那样的社会不再是一个学历的社会,而是一个学习型、终身学习的社会。

什么叫做“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不是说“一个人”就是“一份人力资源”。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才叫“人力资源”。当前,我们国家已经是人力资源大国。十年以后,中国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将达1亿9千5百万,居全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国家是强国吗?能不能成为人力资源的强国,有没有一批创新的人才?这里面就涉及到教育方针和我们的工作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我曾经在很多场合,问过很多的校长和老师,我说:“你的文章里写过教育方针吗?”“你知道教育方针是什么吗?”绝大多数的回答都表述不准。在此,简单解释一下,我们《教育规划纲要》里面表述的教育方针,和“十六大”确定的最新的方针表述是一样的,这个方针和《教育法》中用法律形式确定的教育方针是不一样的。《教育法》确定的方针修改以后,有几个变化:第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没有变。第二句是新加的,“为人民服务”。第三句话,“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加了五个字,“和社会实践”。第四句话,“培养德智体等方面”,把“等方面”去掉,加了“美”,就是“三个全面发展”变成了“四个全面发展”。这是最新的教育方针的表述。

这个纲要里面规划了20个字的工作方针,就是今后我们教育怎么办?这里20个字,有5句话,其中包括“一个根本要求——育人为本”,“两大重点——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和“两大保障——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刚才江西省南昌市罗副市长介绍了他们推进教育公平以及提高质量的经验,我觉得非常符合《教育法》的要求。

为什么要强调“教育公平”?这是世界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又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就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在“均衡发展”方面又加了两句话:开好每一门课程,造就每一位老师。我想变成这四句话,“义教均衡,办好每一所学校,无择校热,提高质量。”这样教育的公平就比较全面。“提高质量”,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把“公平”和“质量”作为今后两项最大的任务呢?在制定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世界各国的教育规划,每五年各个国家都出台规划,发现各国的教育规划中的第一个中心词是“教育质量”,第二个中心词是“教育公平”。所以,我们也要把这两项作为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问题在于“什么是我们的质量?是不是高分数就是质量?是不是高升学率就是质量?”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教育的质量标准和素质要求是互为表里的。分数再高没有质量也是不行的。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前几天,我们在顺义开一个会议。顺义区的教委主任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办教育的人,有几个人知道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什么是教育?可以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我觉得教育就是促进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方针提出来,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怎么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老实说,我认为多数学校没有贯彻教育方针,就是说我们的办学实际上违背了教育方针的要求。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英国的教育家说过,首先是要身心健康。第二要学习做父母。孩子们将来都要做成人,做父母,因此要学习“做父母要成为怎样的人”。第三是为社会服务做准备,要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第四是公民的素养。第五是要懂得生活休闲,这是全面的要求。引用我们吴教授的讲话,我们的中小学是为什么打基础?是为高一级教育打基础吗?不,是为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基础。所以,教育的真谛我们一定要非常深刻地理解。

今天,我们大家都在追求高学历,实际上职场才是真正的考场,孩子们都要走向社会,什么最重要?在职场上的表现最重要。据台湾学者严长寿说,我们的教育不是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栋梁,社会不需要太多的栋梁,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的脚踏实地、坚守岗位、热爱工作的“螺丝钉”。所以他认为考试是最不公平的评鉴方式。我们没有办法,因为考试考不出热忱、考不出责任心、考不出使命感、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也考不出有远见、有决策能力的未来的领袖,更考不出人的品格和品位,考不出艺术、文化和教育的内涵。

(二)无奈的现实

我们今天把分数看得太重要了。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当学生时是优等生,但是到社会上却有问题。所以,我由此想到很多无奈的现实。

第一是过早启蒙。最近几年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影响了多少家长。人生不是百米赛跑,百米跑输在起跑线上就完了,但是人生是马拉松,起跑最早一定当不了冠军。所以,《北京晚报》写了一篇文章《人生一定不要赢在起跑线上》。现在有很多无奈的现实。比如说有的家长教孩子钢琴,家长为孩子买了三架,自己家放一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都各放一架,就是到哪儿都能学,结果导致孩子讨厌钢琴。有一个小学生考了40张证明,一个6岁的孩子外语考了四星。昨天南昌示范附属实验小学的校长陪我转了一天,说南昌市有一些家长说:一岁就要开始上学,上早教班。司机跟我说,他孩子三岁了,已经上了两年学。有一些早教班,每一节课家长交400块钱,我们社会是浮躁还是真的疯了?我们再看幼升小的考试,上海的学校要求至少认200个汉字。上海最近披露的幼升小的考试,上海的学校要求至少认200个汉字。上海最近披露的幼升小的考题难倒了研究生。面试什么问题呢?“北极熊为什么不吃企鹅”“菱形如何剪一刀变成三角形,再剪一刀变成正方形”“有两杯果汁,宝宝先喝了半杯,倒满,宝宝又喝了半杯,又倒满,最后宝宝都喝完了。问宝宝共喝了几杯?”这是幼儿园的孩子呀!这是最近上海披露的。再看南京幼小衔接班,12节课交11000块钱。北京报纸也有披露:某重点小学的入学考试题:小兔加小兔等于12,小兔加蜗牛等于9,问“小兔等于几?蜗牛等于几?”。再比如,1、3、5、7、9;2、4、6、8,这样两组数是按奇偶数分的。现在问1、3、7、8;

5、9;2、4、6,是按什么把它们分成三类的?还有一个题目,是湖北考中学生的题,结果拿来考幼儿园的孩子,我估计所有正常的人全部回答不出来。题目是“一人有三个,二人有四个,三人有五个,四人有七个,五人却只有六个”请问这是什么东西?”,我问我们著名的数学教授怎么答,他想了半天,说回答不出来。我说你都答不出来,他们却拿来考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正确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是“笔画数”,你们看,“一人”两个字,一共三画;“二人”两个字加起来是四画,如此而已。我真不知道我们学校要干什么。第二是过度教育。学时太长,考题太难;负担太重,压力太大;学得太死,效率太低;学生厌学,老师倦怠;扼杀灵性,屠宰思维。前几天,全国人大代表王洪军说,周六周日早晨8点半前在马路上走的孩子,80%以上是上辅导班的;工作日的晚上8点半以后,还在路上走的,80%以上是下了辅导班回家的。可悲呀,最苦的是索马里的孩子,最累的是我们中国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心理压力真的太大了。北师大有人专门做了一个统计,统计的主题是“有心理问题倾向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占孩子总数的比例”,小学生的比例竟然最高,小学生占16.4%和4.2%,初中生和高中生也很高。孩子在小学生的年纪就开始感觉到孤独、考试焦虑、敌对,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

第三是违天。我们的教育违背了天性,希望大家回去读一读柳宗元的一篇文章《种树郭橐驼传》。文章中别人种的树都要死,郭橐驼种的树却都好。这里不是讲种树的学问,是讲育人的学问,进而讲从政的学问。郭橐驼说:“我的树之所以种得好,是顺着这个天意来发展。如果你种树的时候,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非常小心翼翼,早上去看看,晚上去摸一摸,走过然后又回来,看是绿的还是什么颜色。这样过度地关怀,树木的本性早已没有了。你虽然说是爱护这个树木,其实你是害它。虽然你忧虑它,为它着想,实际上仇恨它。”郭橐驼的话跟今天家长教育的思想是不是有某种相似的地方呢?大家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不是学习就应该苦?这种苦又是什么样的一种苦呢?孔夫子有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所以,我们这一次在北京开中小学校长论坛的时候,委员长讲了几句话,“好学校的特点就是学校特别喜欢老师、学生特别喜欢老师、学生特别喜欢同学”。如果学生一考完,就再也不想去学校,他考上清华北大又怎么样呢?所以,怀特海这位非常了不起的哲学家,给我们提供了“过程哲学”的思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享受的和艺术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享受,那就是一个纯客体的标志。享受是什么呢?它是多种存在中的一种存在的自我享受,以及一种基于多种成分而产生的存在的自我享受。我把这句话简单翻译一下,学习是人生最值得享受的过程,学习是最快乐的,长了知识、开了眼界,学会解决问题。学习为什么是痛苦的呢?真的不可理解。

第四是反教育的行为。2005年3月份,我们顾明远会长拿了一张照片给大家看。我的印象很深,这个照片是什么?题目就是《差生伺候优生吃饭》。优生和差生吃饭,怎么伺候呢?就是根据表现打分,把70名学生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上士:三菜一汤,鸡腿红酒,由下士伺候就餐。中士:等上士酒足饭饱后,把上士的餐具洗刷干净再坐下吃相对差一些的饭。下士只能吃非常差的饭。这是教育行为吗?这是反教育的行为!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少学校的教室里挂一个草鞋、一个皮鞋,目的是告诉学生“学习好就穿皮鞋,学习不好就穿草鞋”。我们搞教育的人,真的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弄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冷暴力也很可怕,广州有一个小学生上课流鼻涕,老师就出了一个题目,《某某某很害羞》,让这个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杭州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成绩差,老师就把他放最后一排,他就没心听课,在后面的墙上挖了一个46厘米的洞,这是我们学校该有的教育吗?

第五是反效、低效。今年寒假期间,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吃饭,有一个人带一个孩子来,孩子是北京某特别有名的小学的一个五年级学生。我问:“你有没有不喜欢的老师?”他说:“有啊!”我问:“为什么不喜欢?”他说:“老师从来没有笑脸,作业也很多。”我又问:“寒假的作业多吗?”他说:“多!”我问:“寒假作业对你成绩提高有用吗?”这个孩子挺成熟,想了两分钟,最后他说:“没有用”。他认为寒假作业对提高水平是没有用的。所以,我想起了卢梭的话:“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第六是竞争。我们现在的学校,普遍实行的是丛林法则——学习竞争。这是动物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我对此一直不理解,我建议取消评“三好”,因为评“三好”是违背孩子的天性和发展规律的。在小学就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这样对孩子一生都没有任何好处。有人跟我讲过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北京某同志的孩子,在学校老师很看不起,有人就建议:“你给老师表示一下”。他也很聪明,就买了800元的项链送给班主任,从此以后,班主任对这个孩子非常好感,评为“三好”,最后还保送到好的重点初中。800元省了好几万的择校费,但这种评出来的“三好”将导致社会不正之风的蔓延。另外,让学生评价老师,学生评价同学,也是非常糟糕的。这会搞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非常紧张。前几天我们开论坛的时候,有一个同志讲,日本是不鼓励竞争的,对学生一视同仁,从来不评“三好”,体育比赛甚至不设个人的奖励。我觉得对学生应该采用“蜡笔 法则”,各种不同颜色的蜡笔应该放在同一个盒子里,和而不同,和谐共处,互补互助。所以,在学校就提倡竞争,是一个反德育的提法。这个话,首先是我们中国教育学会的副会长张绪培同志讲的。后来我想:如果不用“竞争”,该用什么?我想到一个词,换成“认真”,在知识面前,鼓励孩子“认真”,而不要去“竞争”。成人以后再搞商业,再搞竞争,何尝不可呢?学校里面千万不要提倡竞争,要包容性地增长,大家都来进步。

我们真的有很多可悲的行为。日本一个文艺春秋杂志有这样一篇报道,说是他们在云南搞了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他们发现中国的学校以成绩划分等级,甚至以成绩判断人品。一旦成绩落后,就会被讥笑为笨蛋。有一个小学生每天写作业三个小时,有的家长每十分钟来检查一次。所以,中国的学生,60%感觉到有压力。那一次报道以后,我们搞了大规模的素质教育调研,我们得到一个数据,10%的中国中小学生想到过自杀,孩子们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呢?”“学校里面冷漠的情感环境”“扭曲的价值观”“老师们比职称、工资、奖金,功利心强,能不闻不闻,能不问不问”等等,这一切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只比吃穿,比谁父母官大、钱多,比谁考分高,因此迷失了人生方向,或因高分忘乎所以,或因成绩差意志消沉。孩子们有的甚至走上绝路,有的沦为犯罪机器。我们不能漠视这一些情况而不理睬。

上海有个13岁的孩子在小学毕业典礼后写了遗书《我是一个差生》:我死了以后,可以为你们节省10万块钱。为什么要自杀?因为老师经常骂他:“烂泥扶不上墙,滚到外面去!你怎么那么笨,不要再让我看见你好不好?你不要跟我顶嘴,考得烂差还有资格顶嘴?给我闭嘴!你以为你是谁?人长得丑,蠢得非人类!”这虽是极个别的事情,但确确实实是真的事情。

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我们今天教育无可奈何的现实”。

面对无奈的现实,我常思考我们的《规划纲要》,我建议中小学的校长一定要记住几个中心词,第一是“主题”,第二是“主体”,第三是“主导”。、二、让战略主题成为教育智慧

什么叫主题呢?《规划纲要》里面“素质教育”就是主题,最早是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胡锦涛同志说“素质教育是什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主要就是中心思想,是灵魂。《规划纲要》又把这句话变了一下——战略的主题。战略主题包含什么内容?我从三个角度讲一下。第一是德育为先。第二是能力为重。第三是全面发展。什么是三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还包括六个学会,这是最新的中国式的表述:学会知识、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六个学会,是温总理提出来的。这里面请大家注意,总理也讲到生存和生活,《规划纲要》还有一个词,叫“生命”,要重视生命教育。我们云南省就搞了“三生”教育:生命、生存和生活。有专家认为,“三生”教育是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提法。为什么要重视生命教育?因为今天我们有一些孩子,不懂得敬畏生命,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每一天全国中小学,非正常死亡达到一个班,其中有生病、有车祸、有溺水,有自杀还有杀人,每天都有。所以,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没有生命还有什么教育?首先要学会生存。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里,我们怎么样才能学会生存?

我说一下俞敏洪先生讲的一个例子。他到北大,想锻炼一下自己的生存能力,身上带了一些钱,到全国各地搞调研,搞社会服务,看自己能不能独立生存下来。有一天到了一个新地方,身上只有二十几块钱,他就求助到一个农民家里,说:“今天晚上住一个晚上,明天把钱都留下。”这个农民非常好,一看北大的学生证就同意让他住下了。第二天,俞敏洪说我今天帮你插一天秧。农民说你北大的学生还会插秧,你走吧。俞敏洪说试试吧,那一天俞敏洪干了三分之二,农民只干了三分之一。后来,那个农民说:“你也不要留钱,我给你一点钱,你明天帮我再插一天再上路吧,我还真想不到北大的学生能插秧。”这就是生存能力。我不知道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真的碰到艰难,还能不能生存。今天很多报道说,研究生不会煮鸡蛋,没有一点生活、生存的能力,还要和别人共同生活。我也举过多次这样的例子,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我们西北有一个学生,家里父母对他特别娇惯,你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要管。这个孩子学习非常好,但是不会和别人共同生活。化学竞赛获奖被保送到北大以后,别的同学都有朋友,他没有朋友,他不会跟别人交朋友。别人讽刺他,说没有 朋友,他就跟同事寝室同学说:“我跟你交朋友吧!”但是他不会交朋友,他认为交朋友就是无论走到哪都要在一起。那个朋友对此很生气,认为交朋友不是这样的:“你别老跟着我。”后来他说:“我跟你交朋友都不同意,我就报复你”。我们知道,学化学的同学有一种本事,会造毒药。于是,这位同学就造了一杯毒药,在牛奶里倒了半杯,这个同学一喝,全身瘫痪,留下终身残疾。最后,这位同学以故意伤害罪判处11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所以,德育为先,人品比人才更重要:没有人干不成事,没有人才干不成大事,没有人品,干大事小事都会坏事。

我们教育学生要为职场做准备。你将来要到社会上有一个职业,职场欢迎的素质中,排名第一是“诚信”,第二是“沟通能力”,第三是“合作能力”,第四是“谦虚”,接下来分别是“务实”“勤快”“注重细节”“责任心”“谨慎言行”和“大智若愚”。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力戒说谎,避免自私,要让学生经历挫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会学生善处团队,把握感情,同时注重塑造个性,谨防恶行。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做的。

最近,网上评论几个人:一个是上海留日的学生,因为父母亲没有给足够的学费,到机场送行就捅母亲九刀,真的不可思议;另外,就是上海两个学生,一个25岁的女留学生,被同样留学的男学生刺死。两个人共同就读同一所中学和大学,2009年以优秀学业推荐为交换生赴瑞典留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仅仅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我们老师、家长不应该反思吗?心理健康重要,身体健康也应排在第一。现在,我们孩子的身高、胸围都没有问题,但是近视眼问题很严重。我们有全国很有名的重点试验中学,我参加了他们的校庆。我问接我的校医:“你们校近视率是多少?”“97%。”他说,“孩子动作笨、晕车。”为什么会晕车?中小学不教倒立。我们的学生比日本、韩国学生的体质要差得多,我们有很多的数据证明,如:高中生80%出现头疼、眩晕、失眠。所以,20年以前写的一本书《中日的较量》至今引人深思。如果今天再来较量,我相信中国学生的体质与日本的差距又大了。最近,有一篇流传很广的、震撼中国人的演讲,在座很多人看过,我讲讲这个事情:一个企业家一直认为,在中国,上中学考历史,问到中日甲午战争,我们考的题目一般是中日甲午战争哪一年?签订了什么和约?赔偿了多少钱?他到日本以后发现日本人学历史,完全不出这一类题目。日本给学生出的题目是“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世纪以来,每一百年打一战。假如二十一世纪,日本和中国再打一战,你估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大概在什么时候?”日本学生是研究这样很尖锐、很可怕的问题。日本现在研究19世纪这一战怎么打起来,20世纪这一战怎么打起来。最后研究的结论是:二十一世纪打一战,必定是台湾回归以后。现在台湾是公海,日本可以自由从台湾过来。如果台湾海峡成为中国的内海,日本的船只就必须绕到东面航行,那么成本将大大提高。假如日本的海轮一定要从台湾通过,与中国的军舰免不了发生冲突。什么时候会发生呢?经过日本的学生反复研究,他们认为很可能是2015年到2020年这个周期。这就是日本学生学的历史。我认为,中日两国的领导人,在今天这个时代,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避免这场战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场战争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中国学生的体质能不能打赢这场战争?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身体问题千万不要忽视,日本的孩子从生下来,母亲就让他坐在冰水里面锻炼,大冬天就穿背心在外面打橄榄球这样锻炼身体。而我们谁敢这样锻炼孩子?

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除了前面讲的以外,还有三个重点: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1999年中央决定提出来的,那个时候明确了素质教育这两个重点。这一次又再次提出第三个重点。温家宝总理完善了第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国家民族社会责任感。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也在思考。我特别找了一些资料,英国教育家认为:“责任感是所有品德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基本、必备的品质。”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像水泥使建筑物坚固一样,责任感使我们的道德坚固,能够抵抗诱惑和考验。我们今天的孩子有没有责任感?应该说90后的孩子总体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都会舍己救国,但是也有很多缺乏责任感。90后的孩子们说:“责任感是我们上一辈人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不用负责任。”可能网上也看到,台湾中信职业高中的高校长,是我们青岛人。他在台湾办了职业高中,招的是15至18岁的学生。这个学校的学生共有3千多名,每一次集合不会超过三分钟,纪律非常严格,每年要开除两三百人,剩下的学生全部考上大学。所以,台湾很多企业做广告“本企业只招中信的毕业生”。这个学校怎么 教育孩子?校长说:“我就让学生培养责任,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国家人民服务。学校秩序不好、校园不干净、教育办得不好、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学校灯泡、玻璃坏了,自己花钱买了换上,眼前的务不服,未来责任能负吗?有一些学生拧水龙头没有水,就开着不管。来水以后水就哗啦流,这样的学生要开除。任何小事皆大事,乱丢纸屑就是不爱国,捡起脚下的纸屑就是爱国的开始。”他还举了福特的例子:某次福特参加面试,前面有几个人谈话、面试出来以后,福特进去。他看见地上有一张纸立马捡起来,看看是一张废纸,就放到纸篓里,然后坐下面试。福特刚一坐下,就被面试官告知录取了。福特先生问到:“前面几个都很优秀,学历也比较高,为什么我们没有谈就录用了?”面试官回答道:“前面的人眼里只看大事,将来有很多的事情会被他们忽略,你是看到小事的人,将来就是会看到大事的人。”眼睛能看到小事的人将来能看到大事,只能看到大事的人会忽略很多小事,不会成功的。所以,日本广岛亚运会,六万人离开会场后没有一张废纸。世界媒体惊呼: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包括这一次地震,日本国民的秩序、纪律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中国人学英文是我们的可耻,是中国最可悲的行为。但是我们不得不学,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敌人”枪炮、科学压迫过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打倒他们!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非把英文学好不可。所以,我们必须咬牙切齿学好英文。他说:“我们学英文的目的,不是去美国洗盘子刷马桶,去伺候外国人,去做丢尽祖宗八代的事情。我们是要雪耻图强,打败列强。读书如果只是为了我的前途,用国家的奶水,拿民脂民膏,培养自私自利的小孩。没有爱国主义,这个国家没有希望。

台湾中信职业中学高校长的这种教育思想真的值得我们重视。什么叫素质教育?我们在河北教育部开座谈会时,邯郸市教育局将素质教育归纳为“十个一”:一流好品德,一股好精神,一种好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才艺,一生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身好习惯。一流好品德,即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六爱塑魂”。一个中国的有责任心、有爱国心的孩子,必须由衷地热爱我们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昨天,我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游览了“小平小道”,感触非常深。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心灵上受到震撼,热爱我们的国家,就需要一股好精神,即创新精神;一种好能力,即实践、动手、自理;还要有副好口才。为什么呢?因为将来我们的孩子要进入职场,才思敏捷,口才流利,这是第一个要求。口才还包括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提问,以及学会讨论。中国的孩子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但是不善于讨论,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平等地去思考问题。所以,家人要鼓励孩子在众人面前露脸。当然,同时要很真诚,很得体。刚才南师附小的孩子向我提问。他们的口齿都很伶俐,将来一定要好未来。我认为,掌握一门好才艺,拥有一生好体魄是缺一不可的。此外,中国的孩子还要学会写字。作为中国人,要不会讲中国话,不会写中国字,就非常遗憾。“一个鼠标”取代了“一笔好字”。***同志非常重视书法,看了老师、孩子们写的字,非常兴奋。一到学校,他就要接触文房四宝。学校副院长跟我说:“我们培养的孩子里面,将来有人要成为接班人。如果成了接班人,写不出一笔好字,给人家签名、题字的时候,就会非常难看,就会让外国人看不起。”另外,我还注意到我们所住的宾馆“江西饭店”四个大字是当时的省长提的,我看了半天。“江西饭店”这几个字我认为是大书法家的水平。无论是当年我们共产党的那一代领导人,还是国民党的那一代领导人,都是书法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今天只有少量的孩子学得非常好。所以,我非常希望我们小学,都重视书法教育。练字就是练人,让你的心静下来,让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比较,锻炼你的创新。但是有一条,写字千万不要创新,写毛笔字一定不要创新,你老老实实穿古人的“鞋子”走一走。过了小学这个阶段,就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再练字了。

想有一方好人气就要有沟通、交际、分享和写作能力,要能够融入群体、融入社会。要想有一个好成绩,就要有一身好习惯。我认为好习惯就是从学习、生活、行为、思维四个方面培养出来的。我们曾经开过一次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会议,非常好!叶圣陶曾说:“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们从小学什么?第一是兴趣,第二是习惯。如果一个孩子有了好习惯,一生就有成就。评价一个孩子评价什么?就是看他习惯好不好。一个人将来能不能成功,决定的因素就是有几个好习惯。一个人没有几个好习惯,一辈子都不会成功。什么是习惯呢?“习惯是一个粗暴而阴险的教师。它悄悄地再我们身上建立起权威,起初温和而谦恭,时间一久,便深深扎根,最终露出凶悍而专制的面目,我们再也没有自由„„”蒙田曾说过:“习惯力的最主要效果是攫住和蚕食我们,一旦进入我们身上,就把我们紧紧抓住,并且深深扎根。” 霍勒斯·曼也曾说过:“习惯就仿佛一条缆绳,我们每天为它添上一股新索,很快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还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思维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说到好习惯,其一首先是讲礼貌。我们教育部刚刚公布了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纲要。为什么要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是因为不久前李长春同志到重庆去,在一个县看到文明礼仪方面的教材,听了讲解非常高兴。他把这个教材带回来给袁部长,袁部长非常高兴,就送给高洪司长,起草一个文明礼仪教育的大纲。因为我们和国际交往,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文明礼仪,所以我们拿这个大纲,在北京市的朝阳区开过一次会议,就是双手递交东西、讲公德、守时间,我觉得我们专业委员会是最守时间的专业委员会,这是好习惯的一个杰出典范。

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一)确定主题,明确以学生为主体

素质教育是主题,是我们的中心思想,也是我们教育的灵魂。我们时时刻刻做任何事情,不要背离这样一个中心。《教育规划纲要》中,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指出“学生是主体”。什么是“主体”?主体是一个哲学概念,它的对立面是客体。人是主体,主体是改造客体的。主体的地位包含首先是自立,自己站立,自力更生,自主的,不受他人支配,自尊、自信、自强的,特别是独立的、独特的。独立要以真理为依托,独特性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台湾有一个教育家说,欧洲的教育家评价美国的教育是挖矿石,就是把每一块矿石切割、打磨,变成一块宝石。你原来什么形状,根据你的形状来切割,最后就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杰出的人才。欧洲的教育是种花,教育人员浇水、施肥,就是让种子变成原来的样子,是玫瑰就开玫瑰花,无论什么花,都要悉心呵护。台湾的教育,跟大陆有非常多的相似。台湾的教育不是挖矿,也不是种花,是塑料工厂里面的模型,要求每一个人都一模一样。所以,我们没有独特性,我们普遍成绩都很高,但是我们培养不了钱学森要求的那种拔尖创新的人才。

(二)鼓励创新,实现学生自我创造

奈施比特的《中国大趋势》认为教育是最保守的领域,中国的教育体制相当严,太少鼓励个人自信,太少鼓励创新,以致学生非常熟悉自己的学习资料,但是未必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精华。中国的学生跟国外的学生相比,只能学以致用,缺少学以自知、探索无穷未知的能力,这是老师和家长过度重视升学率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把家长跟老师从分数解脱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才可以创新。

1.摒弃标准答案思路

大前年,北大自主招生出过一个考题:请你把一首无言绝句改为七言绝句。我请老师们来做,老师们不知道怎么做。北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学生,稍微想了一下,就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改为“生当何必作人杰,死亦何故为鬼雄。至今纳闷思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其实非常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学校没有给学生学古诗词、写古诗词的机会,以致中国传统文化丢失太多。古诗词是数学中的微积分,极其精炼的语言,表达特别丰富的思想。我们的标准答案太多了,所以孩子一上学,就不愿意学习了。

去年我在郑州解读《规划纲要》时了解到这样一个例子,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题目:小兔子请客,一共6个苹果,可以请几个人?孩子说:“请5个。”老师的标准答案是6个,每一个人一个,不是6个吗?小孩说:“主人难道不吃吗?所以只能请5个客人。”孩子随后还补充说,“这个其实没有答案,如果小兔子请了小狗,狗是不吃苹果的。”这是孩子非常准确的答案。为什么一定要用标准答案来限制孩子们的思维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床前明月光”这首诗是谁写的?学生写李白,标准答案是“唐李白”,必须加一个“唐”字。对于这样的题目,王蒙写了一篇文章说:“亲爱的语文老师们,你们为什么要出这一类题目来折磨我们的孩子,我们语文教学怎么走到如此可悲的地步?”

2.重视课堂教学,发挥主动性 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很开朗,他不要求我们上语文课,让我们自己到图书馆看书。他自己也去看书,并且读了大量的书,写了很多的文章,写作水平很高。师范大学毕业以后,他到省委宣传部当了副处长,之后调北京中宣部当副部长、局长,现在在中央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刊物当总编辑。我就想,为什么他的语言水平那么高?想来想去,就是因为他没有上语文课。我不是说我们语文教学不重要,但方法一定要改,要进行教学革命。中育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验工作,教学革命有两个重要的环节:

一要重视课堂教学,要把知识灌输变成体验探索。首先,老师们要感受到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一大难题。我们老师一定要认识到“教”比“学”难得多。为什么“教”难于“学”?就是因为老师教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还要让教师更多、更好地学。所以老师必须有一种心态:我教给学生的东西,我自己是没有把握的。因为科学是没有止境,科学是有很多错误的,我们必须考虑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再去不断地探究。其次,老师要善于“装傻”“和“示弱”。什么叫教学?3×5,如果老师说等于15,这完全不是教学,背离了教学。如果老师说,3×5等于多少?引发学生的思考,就接近教学。

如果老师说3×5=14,这就真正进入教学,然后学生进行思考,3×5到底等于多少,老师说是14,学生经过很多的方法证明老师的答案是错误的,最后得出自己的正确结论,这就是探究的过程。北京有一个老师教《第一场雪》,他有意思地在黑板上写《一场雪》,同学说:“老师你掉了一个字”,是《第一场雪》。”老师说:“没有掉。”这样就引发学生思考:一场雪跟第一场雪有什么区别,能不能这样改?结论是:第一场雪能把作者看到的第一场雪高兴、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如果是一场雪,那就没有那种意思。再次,老师要非常虚心,温和地跟学生共同探讨。

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呢?点拨!“点”是点石成金、“拨”是拨乱反正。我经常开玩笑说,要善于提不成问题的问题,为什么妈妈喜欢自己生的孩子?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她在10月怀胎的过程中,酸甜苦辣她都感受到了,所以她会特别喜欢自己的孩子。同样,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把答案直接交给同学,结果就是让学生厌学。北师大一位教授举了自己一位老师出的题目为例:有一堆鸡蛋,一个人吃鸡蛋,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又吃了又剩下的一半,并吃完了,问一共是多少鸡蛋?这位教授90多岁了,北师大最年长的教授,他说他当时想得好苦,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一天想不出来,两天后来过了很多天,他把方程式列出来了。这位教授说:“到现在还难忘当时那个高兴的破解的快乐的心情。”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要让孩子在生疑,解疑这样的过程当中,体验到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树上有十只鸟”这样的题目,我们现在有很多的答案,很多人说中国人是一种思路,美国学生可能是另一种思路,他们会反复动脑子思考,会问:“树上是十只鸟吗?你没数错吧?”老师说:“没有错。”“老师,这些鸟耳朵都不聋吧?”老师说:“都是好的。”学生问:“枪是无声还是有声的?还有鸟打死以后,是落在树上还是地上?”把一系列的问题都排除以后,学生再给出答案。中国的学生一般不会这样,没有全面思考。所以,我们要开发右脑。什么叫右脑、什么叫左脑,左脑就像计算机,你把数据输进去,就出来了。但是数据一错,答案就是错的。右脑就是视觉的思维,拿眼睛看到以后,或者各种感觉以后,我就在这个复杂的矛盾当中,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视觉的思路。所以,南师附小跟我讲“画面文化”以后,我想“画面文化”到底干什么?很可能就是让右脑思维引发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最后合并起来思考的问题。

我举一个例子,“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它本身很矛盾,“红杏枝头”是视觉,那个人肯定没有听到红杏枝头闹的声音,但是这句话特别让读者喜欢,也符合逻辑,这就说明人的视觉、听觉、五官都是相通的。雷教授跟我讲,这是想象的画面,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画面,更是立体感知的。所以,昨天我去看滕王阁,上面有毛泽东写的一个对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据说在人民大会堂修建的时候,中央提出要求:人民大会堂一定要修得高大,能够把天安门城楼装进去,但是必须绝对安全。这怎么设计呀?这太难,这么高大,又绝对安全,怎么办?总理就念了《滕王阁序》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千古名句。总理说:“你可以这样,天空是圆形的,所以看起来十分空旷,你们设计也不要有死角,可以是圆形的。”所以,人民大会堂是总理设计的,这是感知的设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任何一方面没有都不行。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大脑里全部是 图形在活动。南师附小搞的“画面文化”,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大脑里装进很多的图像,很多的图形。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形成不同抽象建筑,就能感受到图形,最后就有了创造和创新的能力。

二是重视社会实践,要把知行统一起来。我在北京调研的时候,请北京一个校长参加减负的调研,他谈到他们小学搞的一个5-1实验:5天只有4天上课,拿出1天时间让学生体验、探究去。当时向家长征求意见,问谁愿意参加他们的实验班?家长摇头说:“学5天都不一定学的好,只学四天,能学好吗?”后来,学校分两个班搞实验,实验每周上4天课,拿出最后一天参加各个博物馆、剧院、名校、大学、企业、体验购物、体育锻炼、登山、环境保护、游泳等。两年下来,实验班的孩子第一身体好、第二表达能力强、第三想象力的空间很大,第四孩子们的合作交往能力强、第五学习成绩一点不比其他班的差。后来,原来动员参加实验班而没有参加的家长就后悔了,找校长要求参加实验班,校长同意了,但至少要交6万块钱。

《规划纲要》里“学思知行”四个字是温总理写的。总理是个教育家,家里三代都做教育,父母是北师大毕业的。总理对教育问题,有非常深刻的思考,最近又在筹备《温家宝教育文集》。虽然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总理说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字上来。这对素质教育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是认识和实践的问题,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变化。学思,孔夫子提出来“学而不思怎么样,思而不学怎么样”。知行要合一,最先由王阳明提出来,但是之前,中国的学者就是主张思行合一。什么叫“学”?“学”不光是书本知识,必须明确这一点。我觉得南师附小的孩子学的不光是书本知识,还从社会实践中学、电影上也学、画面上也学。另外,还要从虚拟的空间来学,学实践、学社会,“学”的概念非常广。“思”是什么?古人早就说过,“思”是因为想吃饭、想异性,这都是人的本能,和“思”没有关系。只有深刻地去思考重大的事情,想知识的问题、生活的问题、社会进步的问题,科技的问题等,才成为“思”。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之所以是一场革命,就是对中期的思想进行了批驳,进行了拨乱反正。朱熹把知行分为两截,你对着一棵竹子,看半天认识了,你可以写一篇文章,但是你不重视,不去改良品种,这就会造成道德和认知的问题,培养伪君子,只会读书不会做事,书呆子。王阳明提出,“知”和“行”不能分为二,为什么要“知”?为了“行”,“行”是“知”的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行不知之为真知”。很多人说这是陶行知提出来的,其实陶行知是发展了王阳明的思想。行动是知识的开始,所以真知就要行,对外部世界要友好,要跟人生修养要结合,要关注社会。“四书”之一《大学》有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朱熹把亲民改为心灵,是教育的思考。很多人说这不能改为心灵,必须是亲民。学者要亲临到老百姓当中去,帮助群众改造社会,就必须要亲民,会读书,会做事。

知行分离,就是应试教育,知行合一,就是素质教育。动手动脑来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社会和科技进步,这就是知行合一。梁启超先生说:“你们感觉到痛苦了吗?你们发现了危险吗?我告诉你,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知行。”我们今天为什么那么多理论,谁都知道素质教育应该怎么做,但是一个小小的小学生,评“三好”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奥数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大家都知道不应该,但是就是不能解决。浙江理工大学的校长说:“创新就是要弄脏你的双手!”强调放手去做,必须把手弄脏。学生现在不愿意动手,特别不愿意参加实践的活动。农村的劳动更不做了,所以必须实践。

我在想一个问题,南开中学能出两任共和国的总理、大概八九位省级领导干部,是偶然吗?不是,这与南开中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提的教育思考分不开的。

张伯苓认为要培养组织能力,培养团结意识。中国文化叫“麻将文化”,就是我和不了,也千方百计不让你和,在窝里斗。美国人问日本松下的总裁:“你认为美国人跟日本人谁优秀?”他说:“当然是美国人优秀,但是我们日本人靠的是团队精神。如果一个日本人对抗一个美国人,肯定是美国人胜利;如果十个日本人对抗十个美国人,我们打成对手;如果100个日本人对抗100个美国人,我们绝对是胜利者!”不管这个民族多么不喜欢我们,虽然他们有很多非常糟糕的东西,他们的团队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北京一个小学开会的时候,李肇星讲过,我们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培养竞争意识,这就产生了恶果。有个小学生考完试就回家,进门就哭,妈妈就问他:“为什么哭?是不是考砸了?”孩子说:“没有,考100分。”妈妈说:“考100分还哭什么?”孩子说:“我们班还有一个孩子也考了100分。”这是嫉妒,太可怕了。所以,我参与我们当年修订教育方针的时候,我跟主持人讲了一个我在教育部办 公厅当主任的时候处理过的一个特别有名的学者来信的故事,因为当时讨论教育法、中国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之后,他坚持再加一个字,“德智体美群”。这个批转给领导看了,结果没有任何人重视。后来,台湾的教育方针就是“德智体美群”五个字,我们只是加了“美”,没有加“群”。到今天,我还感觉到遗憾,因为“德智体美群”这五个字,不是台湾的方针,是大陆的方针被蒋介石到台湾时带过去的。当时,上世纪的我国著名中学:模仿中学、春晖中学,教育方针都是五个字“德智体美群”当是我们没有加,我觉得真遗憾。

(四)教师主导和教育家成长

(一)教育家校长的条件 1.要有献身教育的志向

什么人能成为教育家?我认为归纳为四种人:第一,总理部长、教育厅长、副厅长、局长,包括在座很多局长在内,也包括熊局长在内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家;第二类是教育研究者;第三类就是在座的各位校长,校长最容易成为教育家;第四类是教师。教育家要具备什么条件呢?高尚的道德、坚定的教育理念、卓著的教育行为。所以,今天的教育家不是嚷出来。在全社会急功近利的背景下、在大学里都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下、在到处都是浮夸的氛围当中,要敢于破解难题。坚定不移按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方针办学,绝对不要出现违规行为。生源大战讲了多少年,今天依然如故。我问过一个教育局长,我问他:“现在给学校下指标吗?”他非常坦率的说:“我怎么不下指标,靠什么奖励校长、奖励老师呢?”我于是就想问问教育家、校长们:“你能让老师都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责任感,包括没有倦怠感吗?你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上课不睡觉,绝对不出现恶性事故吗?”深深记得去年9月18号,我到北师大上课,早上接到一个手机短信,我们课程中心的同志发的:全国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学,一个特别有希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因为新任的校长加班加点,非要追升学率,这么一个好学生,今天凌晨跳楼自杀了。恶性事故不断地出现,我在北京问过三个名校长,我说:“什么人能作为一个好校长?”他们几个人都跟我说了一个观点,校长不是官,不能把自己当成官,校长是导师,是这个学校发展的设计师,是全校教职工的导师,人生导师、学术导师,所以一定要摒弃官本位的意识。

2.要有真知灼见

校长还是学校之魂,办学思想是校长之魂。办学理念应该是观念的,高层次的,指导性的,对学校工作具有行动的先导作用。办学思想不是一般的思想,思想的确定居于校长工作的首位。校长要有真知灼见,拥有自己的办学思想。

3.要实施价值领导

去年吕敏同志在山东作了一个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实践研究,非常有时代意义。本来让我去学习一次,可是时间错不开。什么叫价值领导?价值领导第一区别于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等级分级,对上、对下都要负责,区别于经济领导(物质激励)。价值领导是时髦的领导,就是为价值观,为灵魂,为动力,形成全校员工共同的理念、理想和目标追求,并且植根于全校员工的心灵深处,使每一个人获得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由此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是价值的体现。

4.要有人格魅力

教育家要公正无私、学识丰富。我记得北京解放初期有一大批民主党派的老校长,他们在学校走一圈,全校的教职员工肃然起敬。他们很少讲话,他们的思想让全校都认同,今天我们很难找到这样的校长。“公”是什么?就是人的脸形。原始社会,你打了猎物,敢当着所有的人分给大家,如果你把好的东西分给自己,这就是私有制开始。

5.要充满激情

比尔盖茨说:“每天早上醒来,我一想到从事的工作,给人类带来那么大的影响,我就无比地兴奋和激动。”我有时候开玩笑跟校长说,当你每一次早上醒来,梳妆打扮漂亮,到学校大门的时候,你心情是无比兴奋,还是无可奈何?痛苦的一天又开始了?两位心情完全不同的结果,凤凰卫视为什么可以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电视台,到现在成为全世界都有影响的著名电视台呢?凤凰卫视总裁说:“凤凰卫视成长的故事是一个疯子和500个疯子的故事,现在有1000多个疯子。”“疯子”、“狂人”,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精神。其实我们在座有很多的“疯子”、很多的“狂人”,很多校长都是这样拼 命地工作。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专家,但是完成教育制度,改善报酬,成不了专家,只有激励才能造就专家。

6.要守纪律

有一个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主题是什么?顺溜之所以狙击日军统帅,就是严守了纪律,在草丛里亲眼看着日军强奸亲人,他都没有违反纪律。所以他最终成功了。但是后来顺溜又违反纪律了,他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国民党乱枪打死。所以,如果军队没有纪律,打了胜仗也是凶兆。我们中小学整改专业委员会是非常有纪律的委员会,如果大家松散,没有时间观念,也不严肃、认真,我们这个专业委员会开创不了今天这种局面。

7.要统筹兼顾

初中生、高中生,都认为当今亲子矛盾是第一位的,所以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因此,我们现在有一句话叫“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豆瓣网论坛组名《父母皆祸害》存在近三年,成员近万,主要表现在三宗罪:控制欲、冷暴力,生活方式冲突。“虎妈”的事件出现以后,在全社会,特别是在美国引起了轰动。美国认为这比中国隐性飞机上天更危险。“虎妈”把两个女儿骂成垃圾,不准他们参加演出,不准看电视,每门课必须是A,课外活动必须全班第一,不准练钢琴、小提琴意外的乐器,造就了美国的高材生。有“虎妈”我就想到中国还有一个妈妈,叫徐妈。徐林的母亲跟孩子说,你考不上大学,我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期末考不到第一就打掉他的腿。他为什么要杀掉他的母亲,他认为他母亲在这个社会上很苦。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的例子。去年,报纸上登的上海有八名学生自杀,其中六名因为不满家长的管教方式,两位因为情感和学习压力。我想到一本书,最近在深圳出版的一本书,讲的是一个问题学生,说要好好念书,他想干一点活,父母都不让。父母就这样让他像一个罪人一样,自己考不上大学,父母也很鄙视,有时候也恨学习好的学生,这是一部小说,但是毕竟反映了现实的问题。我今天说的所有问题,都与南师附小没有任何的关系,跟在座校长也没有关系,请大家放心。

8.要有平常心

每一位都要敢于承担责任,要要做无名英雄。我们在座的可能出现一批教育家,但是我相信不可能在座的全部都成为教育家。所以,心向往之,我做不到,但是我向往。如果你根本不想当教育家,那你连一个好校长都做不好。做一个教育家式的教师,《规划纲要》里面讲到“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我觉得这两条提得非常重要。

(二)教育家式教师的条件 1.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讲了高尚的师德要有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有一个杀人犯把他枪毙了,被阎王判到第18层地狱,突然听到有一个人在19层哭,就问他是什么人。19层高声回答:“我是一个老师。”那个杀人犯说:“我是杀人犯,杀死了人才被打下地狱,你的罪怎么比我还严重?”一个天才的孩子,因为遇到一个不好的老师,让他成为一个庸人。庸医杀人,是杀人的身体,庸师也杀人,是杀人的灵魂。这说明老师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人一生的幸福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上。

有师德是什么样的人?我还引用河北邯郸市的一个例子,使我们邯郸市教育局长,一位非常有文采的教育局长,原来是一位县委书记,因为身体不太好,才当了教育局长,特别爱思考,他归纳了关于师德师风的30条,其中有10个“心”、10个“力”、10个“气”。我觉得这个教育局长太不简单了,归纳了30条,这是绞尽脑汁的,但是如果能真正做到,也是非常非常好的。

2.优秀的品格

一是大爱无疆。爱满天下,有教无类。孔夫子就是有教无类的开先河者。还要学会倾听,很多人读过这本《窗边的小豆豆》,因为这个小朋友经常看窗外,所以被学校开除。后来有个人收留他,就跟他聊天。因为他有特别强烈的表达力,这个校长就认真倾听他四个小时的谈话,全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他的认真倾听,就是真正的爱。从此以后,小豆豆变好了。你爱不爱学生,学生能感受到,你是真爱还是假爱,根本逃不过学生的眼睛。

北京有一个著名的老师,文革以前特别著名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听他的课,学生是幸福的。但是有一次上公开课的时候,就有一个学生竟然在后面呼呼睡大觉,睡觉的声音惊动了半个教室。这个 同学可能昨天晚上复习太累,这个老师走到他跟前,把外衣披在学生的身上,学生醒来以后,才知道衣服是老师的。这个学生就是中国喷气式飞机的主要设计者,今天工程院的院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老师的爱心最能感动学生。

二是大德楷模。我非常喜欢讲什么是师德,我尤其喜欢讲我们北京二十二中孙文芳老师的事情。孙老师去世的时候,北京报纸连连宣传,孙老师的学生55%考上北大清华。宣传了几天,孙老师一个学生不高兴,说你们这样宣传我们孙老师可不全面,孙老师首先是一个仁师,总是教导我们:“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幸福。在孙老师的熏陶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修养,递东西双手递,路上一定要给老爷爷问好。孙老师只要不外出,总是跟我们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他要争着干最脏的活。”这就是孙老师,一座道德的丰碑永远屹立在那里。为什么总书记挑了两个字,一个是“静”,一个是“潜”。什么是静?什么是潜?前苏联有一个科学家,有很大的成就,报纸要宣传他的事迹,拍了摄影照片。这个科学家说摄影师同志,你为什么是要照我的脸呢?我的科研成就就难倒是因为我人长得漂亮吗?你们照错了,你应该照我屁股,我科研成功是屁股决定的,板凳坐了十年。

三是大智由学。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无论是校长、老师,除了社会应酬之外,还要成为作家。我们小学教育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是第一个走出国门,开了国际研讨会的教育家。他为什么成为教育家,第一爱学生,第二爱读书。晚上读鲁迅,早上读莎士比亚,几十年如一日。休息的时候,一个老师上来说:“郭老师,如果每一个老师,都像这样读书,那就好了。”不读书的老师,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吴翰林校长就提出,书柜要比衣柜大,阅读是罪重要的能力。每一个人,你可以当教授、你可以当工程师,但是你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读者。要读字、要读图,特别要经典阅读。为什么要强调经典阅读?这是愚和智的分野。人类几千年的成果是以文字流传下来的,文字阅读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消长。如果光读图,不读经典,会导致思维能力的衰退。南师附小提出的图跟文字结合,强调读经典的做法非常好。

四是大道若愚。教育家是怀着善心的,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教育中,经常错误地使用强迫别人改正错误的方法,导致许多孩子走向反面。大部分“坏孩子”是在没有机会和条件改正错误的情况下越走越远。美国一个青年人打电话找班杰明,求教一个人怎么才能成功,班杰明说你明天早上9点过来。9点敲门,他说:“对不起,我家里这么乱,你在门口等一分钟,一分钟你再敲门。”他利用这一分钟时间,把家里收拾干净,然后请青年人进来,然后倒一杯茶,请他坐下来。青年人问:“先生,请你告诉我一个人怎么成功。”他说:“我已经告诉你了,你怎么还问我?”青年人很奇怪,班杰明说:“我刚才已经告诉你,你在门口等待的一分钟时间内,我就可以把家里收拾基本干净。人只要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一切。”

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千多次都没有被逮住,于是有位姓林的记者写了篇报道,流露出对小偷的欣赏之意。二十年后,听说林记者来了,当年的小偷就马上把简报拿出来,问:“这个文章是你写的吗?”林记者说:“我已经忘记了。”那个小偷问:“那你知道这个小偷是谁吗?”他说:“我不知道。”那个小偷继续说道:“我当时就是看了这个文章,让我心一颤,我还不知道有人欣赏我这样的小偷,当时我就下决心不干了。”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欣赏,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你看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只要把多余的东西剔除就能展现内在的艺术品。所以温家宝总理在三十五中听课的时候,特别提到一句名言:欣赏别人比创造更重要。你欣赏一个孩子,其实你就在创造他,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句好话,鼓励一下、你就在塑造他。你欣赏一个人,同学也在塑造自己,不知不觉你就从他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会欣赏,就会宽容。

五是大成修养。智慧的家长教孩子吃亏,愚蠢的家长让孩子占便宜。北京医学研究院一个教授,他女儿在外地读高中,有一天打来电话说:“你寄给我的500块钱生活费被同学偷了,四天了,还在追查,没有结果。”老爸说:“女儿,明天一早就说钱你找到了,千万不要再查了。第一你丢钱有责任,如果你说找到了,或许会挽救那个同学。”老爸强迫女儿一定这么说。第二天女儿找到老师说钱找到了。又过了一天,老师来找她说:“你骗我,你的钱没有找到。”接着老师掏出一个信封过来说:“这是偷你的同学还你的钱,不过只有400块钱,他花了100块钱。里面还有一封信,他说他将永远吸取这样的教训,他永远感谢你。”老师最后建议把这个信烧了,让人永远不要记得这个事。教育如 果以惩罚为目的,会导致很多孩子走向反面,而且越走越远。教育家的修养来自于教育中的点滴言行,只要你们善待一下承认错误的同学,不要把他们当成敌人,不要恶意去处罚他们,他们毕竟是孩子。

六是大言以新。学会说话,我们的老师不仅要身教,还要言传。没有哪一件运用聪明智慧完成的工作,是没有语言就能完成的。所以,言语是我们行为的向导。每一个老师要锻炼自己的口才。

俞敏洪先生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在上课,看见一个同学在看小说,非常恼火。他过去把那本书拿过来,一看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就甩在地上,接着就恶狠狠地骂这个同学,“你小小年纪的,怎么品行这么恶劣,上课还看小说,你想干什么?”老师的气出了,同学受到侮辱,下课以后就跳楼自杀了。俞敏洪说,“如果是我,我看到某位同学看小说,我会装作没有看见,下课以后,我会把同学叫过来交谈,‘同学,你喜欢看小说吗?你看我这里有几本小说,你读过没有?我们交流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体会。’然后再和这位学生聊了一会儿,最后达成一个协议:我知道你喜欢看小说,你给我留个面子,我我上课的时候,你不要看小说。如果我上课你看小说,被校长看到,一定说我这个老师讲得不好,我就会很美面子,你给我留个面子。我想这个同学以后肯定不会上课看小说。

美国有一个中学,一个学生物理只考了八分,老师也很恼火。这位同学说:“开始我不喜欢物理。”老师说:“你努力,如果期末考多9分就算及格。”结果这位同学考了28分。老师就在班上比较,哪一个同学期末和期中比较,进步幅度最大。这个同学,半个学期就进步了20分,老师在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如果继续努力下去,将来一定在物理学上有大成就。这个同学真的受到鼓舞,从此以后认真学物理,后来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

俞敏洪讲他们又一次开大会,大会结束的时候,地上有很多的电线,散场的时候一个管电线的年轻人说了一句话:“同志们注意点,别把电线扯断了。”就这一句话,我扣他半年的工资,因为他太不会讲话。你可以这样说:“同志们,我们这里有电线,别让我们的电线把你绊倒了。”我们要学会幽默,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的典型。没有幽默感的语言,是空气;没有幽默感的人,是雕像。所以。你一定要善于利用幽默。一个中学生把头发染得黄黄的,班主任看见了就说:“同学染发了?不错,但是看起来老多了。”很快,同学又染回来了。

有一个教授到中学做报告,一开始会场上很乱,这个教授就敲敲桌子说:“同学们,我非常欣赏你们,”同学们开始安静,想听听教授是怎么欣赏他们。教授说:“我报告之前,到过你们厕所,我真没有想到,你们厕所雪白的墙壁上,同学们竟然把自己的脚印踏上那么高,我就试我的脚,怎么也抬不到那么高。我到过世界各国很多小学,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把自己的脚抬那么高,你们真的很了不起!”一个同学递了纸条,上面写:“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我想校长肯定在学校讲过,不要随便吐痰,不要乱扔纸屑,但没有起作用,通过这位教授他这么幽默讲一句,很可能就起作用了。

还有一个故事,我也讲了很多次,我再讲一次吧。有一个教授到外地作报告,有四大班子在接待他。四大班子几十个人前呼后拥,进门时大家多相互谦让,这样很浪费时间。吃饭的时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同志怀孕了,在座的同志应该都知道动物孕期有多长时间,人、猫、老虎都不一样,但是都是七的倍数。这个妇女怀孕十个月没有生,一年也没有生,一直过了50年,于是就找大夫,大夫说我也没别的办法,你孩子不出来,我只能剖腹。上产房,一打开肚子,两个小老头,一个说你先出,一个说你先出,这样一让就是几十年。教授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很多事情幽默就解决问题,千万不要直白地去教育人。

最后,我想送个大家一个故事《花的启迪》,知识产权是湖北理工大学一个教授的,在这里引用一下:“一个花农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颜色艳丽的越是缺乏香味。人越是这样,越是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结论是白天人心太浮躁,如果人白天的心情也很沉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花农说买莲花一定要挑盛开的,因为早上是莲花最早的世界,如果早上不开,中午和晚上都不会开,这就告诉我们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志气,到中年和晚年,就更没有志气。花农说越是好的越容易凋谢,这是告诉大家要珍惜好青春。花农说每一朵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个人的性格当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爱护一朵玫瑰,并不是努力把刺根除,只是学习如何不被他的刺刺伤,还有如何让自己的刺不刺到心爱的人。”

今天,我没有拖堂,谢谢大家!

第二篇:未来教育家的使命

主题:“祖国的未来,与人民教育家的使命” 肩负使命,托起祖国的未来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XX好!我是来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我轻快地漫步在花间的小道,快乐地穿梭于花丛之中,细心地照顾着含苞未放的花蕾,没错,呵呵,我是园丁。看到开的艳丽的花朵,我会高兴,有将要凋零的花朵,我会伤心难过,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一样。所以,我的生命就是一朵花,同她一起花开花落。

如果有人说:我唯有完美的智慧,我不需要这么一个教育者。他是在否认一件再明白不过的事情。举个例子,这就像一个小孩在说:我不需要上学,我做得事情有我的道理,而且我也很聪明,单凭我自己就能做的很完美。再举些更生活点得例子:昨天这个学校学生跳楼了,今天那个学校的学生杀人了,那现如今为什么频频出现青少年犯罪案例,——文化素质低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古今中外,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发达文明是不重视教育的。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也就是说,要建设发展一个国家,教育最为重要。作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文明源头的古希腊,也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国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家。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超级大国美国,从建国伊始就非常重视教育。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将教育当做是一项中心议题才能实现繁荣,人类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知。只有教育才能给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带来荣誉、繁荣、独立和自由。

学校免费师范生培养目标,即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综合素质优良、专业基础厚实、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富有创新精神、乐教适教的研究型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教育学部免费师范生覃汉明由衷地说:“经过老师们的教导,我感受到强烈的使命感,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我们要担当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我们作为第四届免费师范生,享受着“两免一补”的政策。在一年前,我们与“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一个约定。而在三年后,我们将带着光荣和梦想,秉持信念和希望,去履行这个“最美丽”的约定。不管是在遥远的山区还是贫困的农村,我们都将义不容辞的教育着下一代、下一代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老师站得更高,学生才能看得更远;只有老师这个舵手会使桨,才能承载学生到达理想的彼岸。”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生在校学习,往往把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化作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版样。因此教他人,必先正其身,既重言传,也重身教。俗话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而我则要说:“没有不会教课的教师,只有责任心不强、对工作、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责任心和使命感高于一切。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更加认真地创造性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一个敬业的人会在认真负责其所从事工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教育教学的快乐和幸福,从而进一步热爱教育事业。我们要在敬业的行动中做一个幸福和快乐的人。既然我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我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当一个老师,我领悟到以下六点:学会学习、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对于一个初出茅庐者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能向之迈进成功的一步。

“回澜阁,为国为家为民,风吹日晒雨淋。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这些都是我们人民教师所要做的一切!

大胆的放飞青春的梦想,追寻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化师魂为亮丽的风景,用讲台做人生最神圣的平台。

一支粉笔,挥洒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塑就满腔热血。教书育人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催笋成竹是我们无悔的追求。让我们用责任激励自己,用爱哺育学生,在老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谱写我们不平凡的诗篇。

第三篇:时代使命理想演讲稿

朋友,你知道虎门吗?你到过虎门吗?那你一定看过大型历史故事片《鸦片战争》吧?你更不会忘记那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吧?

公元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一声巨响,中国广东省虎门海滩的上空腾起了一团团白色的浓烟,紧接着,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毒害中国人民已久的鸦片被那咆哮的海水卷走了,时代使命理想演讲稿。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那雷鸣般的欢呼声向世界显示着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国人民的自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回顾起这段历史,内心仍然激动不已。

那个时候,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喷云吐雾的大烟鬼成千上万,多少体格强壮的中国人变得骨瘦如柴,浑身瘫软;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当时就流行着鸦片危害的歌谣: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这满目疮痍的画面,这妻离子散的情景,让我们知道了鸦片的危害,而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壮举,也就成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国的史册。

走过一百六十年的时间通道,昔日的“东亚病夫”已成了如今的“东方巨人”,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祖国,是社会主义的祖国,我们,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一代。我们的世界,太阳是七色的梦,月光,是玫瑰色的诗。然而,在这朗朗晴空下,艳艳阳光里,你是否会时时闻到这空气中丝缕飘浮各种香烟的烟气?偶尔会听到海洛因、大麻之类“高级鸦片”的名词?偶尔会看到有一些人不人、鬼不鬼的吸毒者“地下活动”的镜头?

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兰州、重庆、昆明的一次专门调查表明,中国扫毒工作任重道远──全国200万人的吸毒大军中,青少年大约有180万,保守的估算也在150万人以上。毒品──这曾经让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魔鬼,在当今国门洞开之际,又死灰复燃,正疯狂地蹂躏着某些青少年的健康的身体,严重地扭曲着他们的心灵。一些本该有为的人因为沾染上毒品而再也难以自拔,直至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当我们回眸虎门销烟的时候,在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应该看到,某些内容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和电脑光盘的存在?我们是否还记得,一年前苏州市的一位母亲,为了拯救她那深受黄色“精神鸦片”毒害的孩子而向社会发出的呼喊?是否意识到还有各种“精神鸦片”,借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之机沉渣泛起,无情地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与灵魂,严重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

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忧虑,演讲稿《时代使命理想演讲稿》。

当年的林则徐为了禁烟,曾经上书道光皇帝,说道:如果听任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数十年后就会“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今天,我们的国家要实现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如果听任各种“物质鸦片”和“精神鸦片”泛滥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要以历史为鉴,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抵制不良生活方式,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振兴中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的任务已历史地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学生努力学习,掌握广博的知识的同时,凝聚起比以往更强劲的力量,树立远大理想,塑造高尚人格,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的更加强盛而奋斗。

青年朋友们,希望在于奋斗,在于行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民族的昌盛系于我们一身。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共勉吧

青春 信念 责任

一 青春

青春,你是浓浓的墨汁,在浩繁的人生卷帙中,写下了雄浑的一笔,谱写了春天最华丽的篇章;青春,你是清清的露水,在炽热的人生理想中,带来了清澈的滋润,孕育了夏季最潇洒的荣昌;青春,你是芊芊的柳丝,在默然的人生旅途中,舞出了动人的风姿,抹去了秋天最沉默的情殇;青春,你是皑皑的白雪,在步履维艰的人生困境中,掩盖了寒风的凛冽;放出了冬季呼唤阳光的声响。

青春,我知道你,知道你让我们无怨无悔,无怨的是那一份永恒的执着,无悔的是每一次心灵的选择;知道你让我们轻狂,轻狂的是一种坚韧的自信,是一种“人不轻狂枉少年”的人生壮言;知道你让我们纵横驰骋,纵横在楚汉棋局之上,驰骋于九霄云谲之中。

青春,我感受你,感受你清澈明朗的力量,感受你舞蝶鸳织的缠绵,感受你搏击风浪的勇猛,感受你扛起社会的脊梁。

青春,我以血为墨,书写出最壮丽的宣言;青春,我以岁月为律,谱出最动听的乐章;青春,我以心为锤,击打那沉静了千年的暮鼓晨钟。青春,我以狂为刃,斩断那荆棘华霜。

纷飞的梦想,是青春不变的情节;无尽的痴狂,是青春难得的赤诚坦荡;时代的激越,是青春奋进的力量!

让我们用青春,诠释个性的张扬;让我们用青春,燃烧生命的希望,让我们用青春,走出精忠报国的坦坦荡荡。

二 信念

信念,你是女子眉下弯弯的新月,默默地注视着遥远的远方;信念,你是男儿心中雄壮的长虹,倾诉着对未知旅途的豪情气壮;信念,你是遥指秦岭云横的星斗,闪耀着召递八千远路的耀眼光芒;信念,你是荷塘中的清风淡淡,吹开了荷叶的迷茫,溢出了荷花的点点清香。

信念,我知道你,知道你让我们的青春有了航向,在孤独的岁月里,有了对欢乐的向往;信念,我知道你,知道你让我们的青春有了力量,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有了汇聚成江海的渴望;信念,我知道你,知道你让我们的青春有了目标,在巍巍的中华大地上,有了无尽的赤诚去治国安邦。

信念,我坚持着你,坚持你那份沉默中的等待,坚持你冰霜下的火热,坚持你暗夜中的嘹亮的声响。

执着的信念,你让我如绿叶般无悔地扑向大地,报答泥土对我的滋养;无悔的信念,你让我这在外的游子,决然地抛开了母亲的怀抱,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堂;青春的信念,你让我和这青春的共和国,共同去开创曾经的雍容汉唐。

三 责任

责任,你是青春的天职,因为有你,浮华的青春却有了最真的真诚;责任,你是信念的重任,因为有你,那遁隐于信念之下的喧嚣却有了最和谐的曲调;责任,你是繁华喧闹中的一缕清静,让每颗躁动的心灵,豁达地有如天高地迥,水阔山重……

责任,我承担着你,你轻轻地压在我的肩头,却让我迈出了坚实的脚步;责任,我承担着你,你犹如压在天平上的砝码,却使倾斜的人生,有了平衡的度量;责任,我承担着你,你犹如风花雪月中一剂响亮的耳光,唤起了我对于现实的回望。

责任,你在青春溪流中来回激荡;责任,你让迷茫中的信念有了坚定的向往;责任,你让落叶缤纷浮萍聚散的灿灿新生,争做共和国的栋梁!

四 尾声

风起画堂,帘箔影翻青荇淖;月斜金井,辘轳声度碧吾墙。青春,我们有你而有了万丈荣光;信念,我们有你而有了荡气回肠;责任,我们有你而有了生命的玉液琼浆!

第四篇:加强责任意识 担当时代使命

故事一:

一队商人骑着骆驼在沙漠里行走,突然空中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抓一把沙砾放在口袋里吧,它会成为金子。”有人听了不屑一顾,根本不信,有人将信将疑,抓了一把放在袋里。有人全信,尽可能地抓了一把又一把沙砾放在大袋里,他们继续上路,没带沙砾的走得很轻松,而带了的走得很沉重。

很多天过去了,他们走出了沙漠,抓了沙砾的人打开口袋欣喜地发现那些粗糙沉重的沙砾都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哲理感悟】

在漫长的人生中,时间、责任就像是地上的沙砾,惟有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将这些普通粗糙的沙砾变成可贵的金子。不紧紧抓住机遇的人、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固然轻松潇洒,但他们生命长河会黯淡粗糙,他们始终发不出金子般灿烂光辉。

其实人生最怕一个"混"字!抱着混的心态,看似偷巧、轻松、没压力,然而就是在不知不觉的混中,混没了青春,混尽了精力,混掉了激情,混失了口碑,到头来混得黄粱梦美一场空!

在任何一个企业工作,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你是在为自己的将来打工,给自己累积经验和财富,老板只提供平台让你去展现你的人生价值,展现你的事业机会。

抱怨只会让更多的人看不起你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没有用只会说的人。

责任就如行人肩上的行李,也许很沉重,但不能丢掉,因为它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生活要延续,责任也得跟着向前走,它会伴随着我们走完整个人生,其实,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责任,生如夏花般的灿烂是一种更大的责任和追求。

如果说战争年代的莘莘学子们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为革命四处呼喊,为美好明天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是一种责任,那么,在和平年代,大学生依旧有和平年代的责任和使命: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父母期望的回报,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奉献,对时代发展进步的付出„„„

我们认为,责任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将责任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人对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应当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义务。而责任意识则是指人们对于所承担和履行的这种职责与义务的自觉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

第一,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对自己负责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人只有首先具备自我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将其提升为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第二,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长期以来享受着父母和长辈的照顾与关爱。

第三,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人是组成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有对国家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意识,并自觉承担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

第四,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

我们就是要成为一个得‘A’的人——aim(志气,目标)、ability(能力)、action(行动)!”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无所谓,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与现存的世界的联系而产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人的使命。抗战的年代,人们有救亡图存的使命,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时,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当然这绝对不代表没有使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中国共青团的基本纲领。

大学生要加强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从而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渐渐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公司党委中心组组织了学习,其中,责任担当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关于责任的重要论述,把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担当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阐明了只有尽责才能圆梦的道理,为责任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我们敢于担当,尽责履职,共筑中国梦指明了路径,提出了要求。

故事2:你是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

“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处充满危机的年代。

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第五篇: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

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图)[作者]钟启泉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 培养和造就未来教育家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与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反思一系列关乎教师教育安身立命的问题,诸如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如何扎根本土实践,提升教育学术;教师教育如何跟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对话与交流,等等。我们应当而且已经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切入,回应时代的课题与挑战。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北京师范大学

[超链接] http://bn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336277

培养和造就未来教育家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与严峻挑战。我们需要反思一系列关乎教师教育安身立命的问题,诸如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如何扎根本土实践,提升教育学术;教师教育如何跟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对话与交流,等等。我们应当而且已经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切入,回应时代的课题与挑战。

一、教育家的成长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温总理的指示吹响了我国教师教育创新的号角。事实上,早在2004年就根据教育部袁部长的部署、在师范司的直接领导下展开了整整五年的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旨在确立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能够适应(引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力求凸显如下两个创新点:

第一个创新点,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需要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教育家”的成长,彰显当代理想教师———反思性实践家的专业属性。这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型和职业品格的提升。具体含意是:

其一,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传统的“定型化教学”强调教师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将预设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当代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会学知识比知识掌握本身更为重要。教师的职责更多地是为学生创设相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提供恰当的帮助。这就是“情境化教学”。在这种场合,教学计划只是一种预设的行动纲要,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这样,教师才可能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其二,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我国教师往往被视为“教书匠”,意味着教师只是用某些技巧加工别人提供的教材,并将这些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在“反思性实践”中,主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的,不是既定的教育理论或技术,而恰恰是教师在每日每时的教学过程中借助自身实践的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通常是内隐的,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与个性特征的,它镶嵌在教师日常教育的情境之中,因而是因应具体的教学情境的。教师的实践智慧不仅来源于活动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的反思,而且也基于实践情境重新解读理论概念,发展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其三,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实践不是单纯的理论应用领域,它也是实践性理论形成的领域。对于教师而言,“理论的实践化”固然重要,“实践性理论”或是“实践的理论化”更是必须。作为 “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是情境性的。这种教师会有意识地运用理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更会从自身的实践经验中“悟”出自己的“行动理论”。这样,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反思者、研究者、“实践性理论”的创造者。

第二个创新点,教师教育课程的构成需要实现观念与体制的创新,彰显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三大原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针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弊端,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实践,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经验,凸显了三大改革原理:

其一,“儿童为本”(教师学习的内容取向)。这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师是儿童(0-18岁)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发展。“儿童本位”的含意是发现儿童、尊重儿童。

所谓“发现儿童”,是发现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存在的“儿童”,亦即发现儿童期与儿童的特性。这意味着⑴儿童是人。⑵儿童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

⑶儿童不是静态不变的。他们要成长,要发展,最终要成长为成人。所谓尊重儿童,就是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即保障基本人权。

其二,“实践取向”(教师学习的实践性质)。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教师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教师自身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的过程。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必须是基于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案例的研究。

其三,“终身学习”(教师学力的持续发展)。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教师专业的“学习”拥有三个基本原理:其一,越是基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就越是有效;其二,越是扎根于学习者的鲜活经验就越是有效;其三,越是细致地反 2 思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越是有效。所以,教师的成长需要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者”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奠定基石新课程改革贯穿了一条明晰的改革逻辑: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课程、课堂、教师”的静悄悄的“课堂革命”正在全球展开。况且,按照教学论“三角形模型”,大凡教学总是基于三大要素———儿童、教师、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无论从师范大学的服务对象还是自身的教育学术发展来说,发展“三大研究”已是刻不容缓了。

第一,儿童学研究。在世界儿童学研究的风潮下,欧、美、日各国的以脑科学为中心的“教育神经科学”(脑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高潮迭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9年启动的 “学习科学与脑科学研究”,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科学。2003年成立的日本儿童学会基于医学、生物学和文化学的视点从身心两个侧面展开跨学科的儿童研究,借以确立儿童科学的体系。2002年以来,日本全国有63所大学新设儿童学系和儿童学专业。日本的儿童学课程涵盖了儿童医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文化学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诸多模块式课程。这些儿童学课程旨在拓展教师的儿童学视野,探寻真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儿童世界,正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诉求。可喜的是,我国教育界已经涌现了关注儿童研究的新气象,诸如上海医生进驻中小学开展生物教育学研究;纪录片《巴学园》(《成长的秘密》)为我们展示了鲜活的儿童世界。

第二,教师学研究。国际教师学研究思潮形形色色,有学术主义、发展主义、社会效率、社会改造主义等等的研究,但不同流派的教师研究都是通过对教师的教育实践的特定侧面进行反思而产生的。它们从分别聚焦教育实践的特定领域。当今声势浩大的“反思性教学研究”,倡导教师新的职业品性,即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

国际教师学研究的聚焦点,值得我们关注。其一,聚焦教师个人成长的研究。其二,聚焦教师团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其三,聚焦教育关系的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教师角色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教师的能力正在发生着从“传递力”向“创造力”的转变;教师的视野正在发生着从“学科视野”向“课程视野”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作用正在发生着从“控制者”向“引领者”的转变。一些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形成了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雏形,为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展现了广阔的空间。这是非同小可的。教师角色的转型、教师团队的形成、“课堂革命”的方略以及特色学校的创生,亟待我们去研究和总结。

第三,教材学研究。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实践,是三种对话、三种实践的三位一体———同客观世界进行对话的认知性实践、同他人展开对话的社会性实践、同自身进行对话的道德性实践———的过程,而教材则是这种对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媒体,是“教学之本”。教科书不是现成知识点的堆积,它包括了三个构成要素: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系统;知识体系背后的思维方式与作业方式;思 3 维方式与作业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义务教育教科书归根结底是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一个载体、反映公民形象的一个缩影。优秀的教科书需要精细的“教材化”的加工编制的功夫。

教材有其漫长的历史发展及其千姿百态的现代形态。我们可以从教材的发展史中汲取前人教材开发的智慧,发展现代教材编制的技术。现代教材学归纳了教材的三大基本功能。这就是:⑴信息源功能———为学生选择和传递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⑵结构化功能———帮助学生建构并梳理自己知识的结构化功能。⑶指导性功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指导功能。教材学研究有着广阔的天地。

教材学研究是开发新时代教科书的前提条件。我国新时代的教科书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从当今世界的教科书政策看,无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有纲无本”,都意味着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研究教材、开发教材的素质与能力;从教科书国际比较看,我的整体判断是———理科教材难度偏高,文科教材难度偏低。但都同样没有解决好教材的内在结构———“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统一问题。标榜新课程的教材未必是新教材,其深层次的原因也是缺乏教材研究的积累。教材的社会学研究、信息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学论研究乃至国际比较研究,不是一般出版企业单位能够承担的。教材学研究的主力军当然是拥有多学科、跨学科优势的师范院校。

“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应当成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期待在若干师范大学建立儿童学、教师学、教材学的国家级研究中心,把儿童学、教师学、教材学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学科加以开发。现在该是聚焦上述三大研究,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创新奠定基石的时候了。

下载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家成长(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长 使命 奉献

    成长 使命 奉献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华诞,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一起追忆她风雨沧桑、艰苦卓绝的历程,一起展望她壮丽辉煌、风采如画的未来,一同感恩党为我们今天......

    《新的时代,担当新的使命》

    《新的时代,担当新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时代,中国文字一世三十年,也就是一代,我们从30年一个时代来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30......

    担当时代使命 建功农村基层

    担当时代使命 建功农村基层 农村农业班 陈海志 “使命”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本意是指“呼唤”。我个人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唤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使命,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共产党......

    时代的使命,青春的责任(本站推荐)

    时代的使命青春的责任提到青春,很少会有人把它和责任联系在一起。青春是热情奔放,责任却坚定如山;青春是神采飞扬,责任却使人眉宇紧锁;青春的你有时以挥霍光阴来显示洒脱,责任却使......

    奉行时代使命坚持与时俱进

    XX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值此《XX·光彩之路》创刊之际,我们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借这个机会,也向热心XX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XX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为《......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演讲稿

    时代的新生阳光,催生希望,催人奋进,也吹响了我们税务工作者前进的号角。伴着新世纪的钟声,龙江经济发展的步伐定会与世纪的钟声一样铿锵;伴着理想的翅膀,我们税务工作者定会与富民......

    牢记时代使命之爱国励志教育活动调查报告(★)

    “牢记时代使命之爱国励志”主题教育食品0902班实践活动第一小组[摘要]2010年10月,中日钓鱼岛事件引起的在各地的示威游行活动激发了很多大学生的爱国情绪,不少青年学生纷......

    教育家名言(共5篇)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狄更斯:“顽强的意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