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作业-研读毛泽东著作,撰写读书笔记
《毛泽东选集》读书笔记
毛泽东,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
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中说:“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毛泽东以理论家闻名于世,而他的一套思想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和军事经验之中。”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毛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世界的,他的影响早已经超出了他的国家。”“不论怎样,毛是我触及的历史人物中最伟大者之一,不论历史舞台怎样变幻,他永远与中国与世界同在。这足以说明毛泽东的影响已超越国界,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能创造奇勋伟业而获得如此辉煌大成呢?其根本原因是他获得了真正的学业大成,即获得了人生和事业大成所需要的高超本领和素质。
毛泽东青年时代,课堂听讲写“讲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选抄全篇文章的选抄本,摘录精要的摘录本,共有好几网篮。毛泽东长期保持着这种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毛泽东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13—15岁时,毛泽东离开私塾,辍学在家。开始在地里进行长时间的劳动,给雇工们当助手。白天干一个整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帐。尽管这样,他还是能够继续学习,贪婪地阅读他能够找到的除了经书以外的一切书籍。这使他父亲很烦恼,因为父亲要他读经书,于是,少年毛泽东只好偷偷地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他能找到的“新书”。《伦理学原理》全书十万多字,但毛泽东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评就有12100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书眉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批评,其中第三章“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他用秀丽的行草字体写了近千字的批评,对原著作了扼要概括,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中国革命实际对某些观点作的引申、发挥。
1937年,李达把刚出版的《社会学大纲》寄给毛泽东,毛泽东读了很
高兴,认为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精读这本好书,并续写中断的读书日记。日记第一篇写道:“二十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此后,他每日认真记下读书进度,改错纠谬,对书中不正确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也用笔记形式改正。如《南史》中说“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毛泽东指出此说不正确,十岁为盗,长大不一定为盗,可惜这种形而上学的推论,“今天也还有之”。在《辩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毛泽东用简略的话指出不正确处,如:“此例不甚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等等。毛泽东读书非常仔细,连书中错别字、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也一一加以纠正。这反映了毛泽东的严谨治学精神与刻苦的功读精神。毛泽东笃志嗜学,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读到具有现实意义的要篇时,就热心向全党或党的领导干部介绍推荐。
五十年代,他读到《三国志》的《张鲁传》、《郭嘉传》,向党内作了推
荐。在推荐《郭嘉传》时,他希望领导干部从中得到启示,说话办事情要“多思”、“多谋”,反对少谋武断。读到汉代文学家枚乘的《七发》,他又写了千余字的书评,一起印发党内。1965年,当他读到《后汉书》中的《洪琼传》、《李固传》时,又认为两人的传值得一读,在反复研读后,批了“送刘、周、邓、彭一阅”、“送陈毅同志一阅”。毛泽东这种独特的读书笔记对全党读书学习风气的形成,无疑是个有力的推动。
唤起少年毛泽东的爱国精神和“一定的政治觉悟”的书,除了《盛世危言》外,这时他还读了一本小册子《列强爪分之危险》。这本书介绍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以及对越南、缅甸宗主权丧失的情景。他后来对斯诺回忆说:“甚至现在我还记得这木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我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盛世危言》等著作,展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开阔了毛泽东的眼界。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天下国家都处于大变化之中,自己不能守在韶山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应该抓紧学习新知识。他读的书,对他“发生了影响”。这个影响就是他对斯诺说的:“《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我也逐渐讨厌田间劳作了。不消说,我父亲是反对这件事的”最后。还是父亲作出让步。得到复学的准许后,毛泽东到另外两处私塾又读了一年。不久,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告诉他,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讲授新学,在那里可学到不少韶山冲里学不到的新东西。毛泽东听了以后很动心。八舅文王钦、堂叔毛麓钟和表兄王季范等也众口一词,都说毛泽东若进了洋学堂,日后会有大出息。毛泽东的父亲经过他们的劝说,认为这也许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便答应了。临行前,他抄送给父亲一首诗道别。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年青的毛泽东就抱着这样的志向离开了韶山,走上了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在1930年一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城乡的中国,毛泽东同志撰此文指出了“中国革命不仅必然会迎来高潮,而且很快会走向高潮”,纠正了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估量,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本文为全国人民指引了黎明的曙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谓《毛泽东选集》中最经典的文章,在文中,我国伟大的缔造者毛泽东以“星星之火微小之势,但却可以燃遍中国大地”的慧眼真睛,拨开种种迷雾清醒认识到,中国革命必将进入高潮,且之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革命高潮决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毛主席在本文中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语,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中国革命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一本质认识在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这篇文章是毛主席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的回信,不仅回答了对“红军能打多久”的疑问,而且提出了中国革命和武装道路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在收录进《毛泽东文选》时,被命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
一个接一个的胜利!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以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姿态,在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上孤身超出其他很多人很远,他引领着身后人民群众的行动和思想,迎着革命胜利的东方曙光前进,这曙光将他并不孤独的背影拖的很长、很长,那伟岸的身影撑起了一个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在中国革命严重转折关头,毛泽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造才能,探索出复兴和发展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是与他一贯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一条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用他的思想辨别是非,在现实与理想探索出一条开启理想的大门。
2013/12/28
第二篇:毛泽东著作读书笔记
《毛泽东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论文——
读毛泽东文章《为人民服
务》有感
班级:计科07-3班 姓名:林楚平学号:
读毛泽东文章《为人民服务》有感
【摘要】 读了《为人民服务》后的感想,主要从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如何为人民服务几个个方面展开叙述。
【关键字】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读后感 含义
【正文】
通过读了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著作《为人民服务》,使我思绪万千,受益匪浅。该篇文章虽然短小精悍,但充分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为谁革命、为谁服务的重大问题。主要感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也是区别党员与非党员的重要界限。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串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任何时候都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党就是这样的党,我们的党员就是这样的党员。
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千千万万个党员能不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每一个党员的考验。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关系着党的整体素质,每一个党员的言行影响着党的整体形象。不论我们这些党员位处何地,身居何职,都应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也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二、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没有变,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没有变,也不应该变,不可能变。“三个互相”(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更应该牢记心间,人民的冷暖疾苦时刻记在胸中。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服务了也无需回报。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白求恩是外国人,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面前,不
把自己当外人,我们就更不能当外人啦,当然更不该有利已之心。毛主席提出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两个极端”(“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五种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
《愚公移山》的精神主旨有二,一是依靠人民这个上帝,二是要艰苦奋斗。我们现在头上没有三座大山的压迫了。但我们面前仍横卧着大大小小的“拦路虎”,要一个一个打死,才能向前进,向前发展。这仍然一要动员团结依靠亿万人民,二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就是艰苦奋斗。
愚公移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依靠人民,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中,似乎没有什么人不相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常常脱离人民。离开了人民的大多数,我们将一事无成。毛主席说,人民是上帝,平常大家又说过,人民是主人,我们的干部是公仆。人民与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本质关系就应该是这样。
三、如何去为人民服务:
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为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民服务,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找工作,真正的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人民服务了,我们必须要做到:
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个人愿望的关系。要有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钻研,提高业务素质。为人民服务无止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找事干,自我“加压”。
毛主席著作曾经在过去的时代武装与教育了亿万人民与党员,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今天,特别是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保先教育中,愿我们广大的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率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大道上,重塑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的形象,抖擞精神,奋勇前进!
第三篇:毛概读书笔记《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读书杂谈
高中的时候看了《恰同学少年》,只记得当时看得有点热血沸腾,一直都很想更全面、更深刻地通过传记去了解里面的历史人物。而真正付诸于行动竟已经到很久以后的今天。花了近一个星期,断断续续将特里尔的《毛泽东传》读完,洋洋洒洒五十多万字,合上书本后,感慨不已,也真正感受到了老师布置这份作业的良苦用心。
《毛泽东传》是哈佛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教授,一个中国通——罗斯•特里尔所著。之所以选择这么一本书,是因为它能够赋予我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本人,从另外一个侧面来丰富自己有关党和国家的知识。特里尔在书的中文版序里提到,“毛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世界的,他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他的国家。”就作者来说,他把毛泽东看作中国革命的重要一环,“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照样会进行,但是必定会逊色不少。”对毛泽东,这个新中国的缔造者是有崇敬的,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对毛泽东的基本看法,不论他们了解他与否。
我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中国近代史,毛泽东思想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如果能够真正系统地去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理解毛泽东这些思想的源泉和背景,去发现一个生动活泼的真实的毛泽东,必将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始发展,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所经历的苦痛与奋斗,这本书正给了我这么一个平台。毛泽东思想,这在书中被着重描写。诚然,在毛泽东革命之初,由于中共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中国的革命出现了很大的波折,但是毛泽东的出现扭转了这种势头。毛泽东的学习和革命经历不同于其他中共领导人。其他的领导人大多曾经留学,在欧洲确立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然而毛泽东出身于湖南乡下,性格反叛,可谓坎坷,虽从小向往革命,但没有找到一条好路。他来到过北大,但是没有正式上学,却做了一个图书馆员。在他青年时代在中国本土四处求学的路途中,他比其他人都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的现状。他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绝不同于马克思著作中的那种世界。这是他之所以能改变中国革命的原因。中国革命的转机绝非毛泽东一个人的力量能够造成。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虽然最初没有寻对路子,但是他们在意识到毛泽东的正确思想之后毅然拥护,这才出现了强大的中国共产党。
特里尔对于毛泽东一生的评价也是比较中肯的,他领导的抗日战争和与蒋介石斗争的本领远在他领导经济建设的本领之上,在晚年他抓住历史机遇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他的个人主观和乌托邦主义酿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他缔造了新中国,同时也带领新中国走了很多弯路。毛泽东无疑是伟大的,特里尔曾这么评价毛泽东:就他的盖世影响看,只有罗斯福、列宁,或许还有丘吉尔和戈尔巴乔夫才能与之相提并论”。作为一位统一者,它可与汉高祖、隋文帝、唐太宗和明太祖等开国皇帝并驾齐驱,甚至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作为中国社会的改造者,则只有秦始皇才能与他匹敌,而毛泽东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的创始人,他超过了包括秦始皇在内的以前任何一位中国执政者。毛泽东留下来的思想、中国传统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书中描述的毛泽东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读书精神让我很受感染。在第一师范的读书经历对毛泽东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学校,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在北大淡然图书管理员期间更是天天泡在里面看书,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每一本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这样的读书精神似乎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所表现出的那种坚忍不拔,冲破重重阻力,一往无前的惊人魄力,这些也正是毛泽东称为一代伟人的原因之一。他身上的这股韧劲,毅力是我必须学习的。联系到自己平常所读书之匮乏,缺乏坚持,顿觉羞
愧。
其次,毛泽东所表现出的领导、带兵能力,以及在关键时刻能看得透,作出正确的决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井冈山上的绝处逢生,三次带领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正确决策长征路线,一次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在反围剿中双方兵力对比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优异的指挥才能。第一次:10万对3万,第二次,20万对3万,第三次蒋介石亲自督战,指挥30万,而毛泽东的军队只有蒋军零头,这种毛泽东自称为“以十当一”的战术,以少胜多的战例在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还只是一个缩影,可以说正是凭着这样优秀的才能,毛泽东为中国的革命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
特里尔在《毛泽东传》的后记中写道:“如果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毛泽东将被视为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奠基人。如果中国举步维艰,他可能会因为整个共产主义试验而受到指责。” 但是,不管中国将来会如何发展,会发展到何种地步,毛泽东之伟大不可否认。
第四篇:毛概中17个第一次及毛泽东的主要著作[最终版]
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的17个“第一次”
1、第一次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
2、第一次明确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
3、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
4、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
5、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
6、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共产党人>发刊词》
7、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
8、第一次最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
9、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0、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1、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革命进行到底》
12、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献:中共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3、第一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14、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15、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16、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报告:《论十大关系》
17、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汇总
1.关于革命道路的文章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③《反对本本主义》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④《战争和战略问题》
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2.关于思想路线的文章 ①《古田会议决议》
明确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②《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③《实践论》、《矛盾论》
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对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④《改造我们的学习》
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文章 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4.关于抗战的文章 《论持久战》
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5.关于延安整风的文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成为延安整风的指导性文献,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6.关于建国方案的文章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文章 ①《论十大关系》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③《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提出“六又”政治局面。8.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章 《论新阶段》
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9.关于国民革命的文章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毛泽东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
第五篇:毛概读书笔记
《毛泽东选集》
———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在闲暇之余拜读了《毛泽东选集》和《江泽民文选》这两部巨著,并将一些经典内容记录下来以及读书笔记整理如下,与大家共勉。当然从文章中我更看到的是政治家的卓越风范和政治见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显而易见。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章。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刻,我们缅怀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重温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改革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改革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业俱兴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的战线。毛泽东认为教育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教育是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骨干的重要阵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大众只有接
受了革命的教育,掌握了文化工具,掌握了革命的理论,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教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要“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引自《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改革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引自《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历史跨过了一个世纪,当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的优良传统,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指示精神,按党的十六大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改革。
毛泽东作为一个世纪伟人在这本书中著述的范围函盖之广是少见的, 从民族的问题, 革命的问题, 朝鲜战争的问题到社会主义建设, 青年问题等等都有著述.从中可以感受到他老人家的宽阔的政治视野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比如毛在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的问题>的讲话中谈到的知识分子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 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 出现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 好象什么政治, 什么祖国的前途, 人类的理想, 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象马克思主
义行时了一阵, 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 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一段话中毛提到的现象可以说在今天是大量存在的, 可以说思想的颓废空虚是可怕的, 它在吞噬着人们的灵魂, 当人的思想灵魂丢失方向的时候, 那这个社会也陷入到了危机之中.世界战争中的一大奇观是什么? 大家应该知道,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竟然有数百万的伪军在帮着日本人杀自己人.这些人恐怕就是些没了灵魂与思想的人。
看这段话再联系今天的现实, 不得不感叹毛的远见性.现在的一些部门领导居然口口声称百姓为 “刁民” 不知道他的内心还有没有人民二字, 其实只要真正按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做, 就绝对会赢得人民的称赞与拥戴。
读《毛泽东选集》可以说是与一位伟人对话的过程, 也是对自己一次思想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