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飞天梦”看中国——读《神州飞船遨游太空》有感
从“飞天梦”看中国——读《神州飞船遨游太空》有感
儿时,嫦娥奔月、夸父追月的故事索绕耳畔。今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2003年10月15日,随着震耳欲聋的以声巨响,“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终于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两年后,航天又接连传来捷报,“神六”顺利升空,“神七”实现了太空行走。五星红旗在太空中第一次飘荡。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国之后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人还开始向月球进军。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第一次送回月球传真照片,揭开了月球那神秘的面纱。2010年10月1日发射了“嫦娥二号”,为将来登月作最后的准备。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问鼎太空到2008年的“神舟七号”实现太空行走到“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奔月,无不展现着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那个积贫积弱德中国就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短短六十年,弹指一瞬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不仅是科学家们的刻苦攻关、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结果,而且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更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结果,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航天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安徽省枞阳县麒麟中学小学六年级:安徽风无影
第二篇:读《飞天梦》有感800字
故事《飞天梦》讲述了美国波音737客机的女机长如何实现她梦想的故事。小时候她想长大后当一名飞行员。要么给农田播种或喷洒农药,要么表演飞行特技或高空跳伞,要么驾驶客机。但老师和朋友们听到她谈理想,总是浇冷水。直到她上高中,语文老师斯莱顿夫人要求全班同学写理想时,她才找到信心。刚开始她写在纸上的是女招待。但斯莱顿夫人放松要求,不限制学历、经济、智商或其它什么的,再写出理想。她再次重拾自己原来的梦想,并告诉斯莱顿夫人。斯莱顿夫人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那么,就努力实现它!”后来她靠着努力,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当然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她为之投入了十年的努力!首先她给农田播种、又喷洒农药,还表演了飞行特技和高空跳伞。然后做了多年的副驾驶,因为是女性,一直得不到提升,但她没有放弃。直到1978年,美国联航公司招女飞行员时,她有幸成为受训的三位女飞行员中的一个,同时她也成为全美国仅有的50名客机女驾驶员之一。她就是简·哈珀。所以说,既然是梦想,就不应该受到限制,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无论多大的梦想都可以成为现实。信念是理想之灯,照亮前进的道路;信念是理想之帆,扬起希望的大船。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悄然归去。人们说“心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广!”坚守信念,千难万险也能克服。总有一天,我们的梦想也能变成现实。我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其实我很想和爸爸妈妈一样当一个经理,但我更想但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我相信我能行!现在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但光说不做的人太多了,绝不占少数。莱特兄弟曾说过:“据我所知,鸟类中最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这句话让人深有体会,从说与做来看,做比说更重要,只说不干的人将一事无成。当然,光有了信念还未必会成功。“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是大家常说的,可是当机会真正来临,又有多少人能抓得住呢?这一点比尔·盖茨就是榜样。“一步再一步”。也许理想有时似乎有些“好高骛远”,但当我们迈开第一步,并不断前行时,实现理想的那一天已离我们越来越近……徐姝怡五(3)班五老村小学第三篇:从国富论看中国经济——读国富论有感
《从国富论看中国经济——读国富论有感》
管理学院会计1303班 程亚超
摘要: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被誉为经济学开山之作,其中的科学思想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乃至当今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国富论的内容和思想为出发点,解读中国经济的过去和现在,以及中国梦的经济发展道路。
关键词:国富论 中国经济 中国梦
正文:
《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在英国工业革命以前。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对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起了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虽为资本主义经济著作,但其中也不乏对中国经济的论述。斯密在书中阐述了对过去中国经济的看法和见解,更重要的是其诸多经济思想对于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仍具有很多借鉴意义。时至今日,再读国富论,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亚当斯密眼中的中国经济
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到中国,并提出了关于中国的一些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对白银的需求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白银的流通和价格。但与西欧国家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相比,中国早已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五百年前马可·波罗的描述相差无几。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因为极端轻视对外贸易,轻视制造业,以及落后的法律制度。概括来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有关中国的论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富有但停滞不前 斯密对中国的总体认识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现在却停滞不前了。“富有”而“停滞”这个观点是斯密在论述怎样增加居民收入和社会资本时提到的。在书中他说到:“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各旅行家的报告,虽有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关于中国劳动工资低廉和劳动者难于赡养家属的记述,则众口一辞。中国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过欧洲最贫乏国民的贫困程度。”
斯密对当时中国下层人民的描述大体是无误的,当时的确很多人终日劳作亦难以糊口,手工业者状况则更差。当然,他关于中国“停滞不前”的论点同样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如他在书中随后说到:“中国虽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但似乎还未曾退步。那里,没有被居民遗弃的都市,也没有听其荒芜的耕地。每年被雇用的劳动,仍是不变,或几乎不变;因此,指定用来维持劳动的资金也没有显然减少。所以,最下层劳动者的生活质料虽还缺乏,但还能勉强敷衍下去,使其阶级保持着原有的人数。”
斯密在行文中反复使用“可能”、“似乎”这样含义模糊的词语,甚至“进步”与“退步”这样自相矛盾的词语同时用在对中国的分析上,显然说明他对中国的实际状况有很多猜测的成分,但并不影响它的实际意义。
1.2重视农业但忽视外贸
一方面,在斯密看来,以农为本的重农国策,是中国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他承认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优势,认为,中国比较新大陆国家更富有,比欧洲国家更有优势。新旧大陆国家,与中国的耕作制度和农业产量相比是难以匹敌的。他同时指出,中国是特别注重而且是只重视农业的国家,政府的政策也特别保护农业。恰恰是因为封建中国君主的收入,几乎都是以土地税或地租为唯一源泉。租税征收额的大小,取决于土地年产物的多寡。地租制度使得君主和政府坐享耕作土地的利益,却抑制或挫伤土地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按照斯密的说法, “为了增进农业而特别重视农业,并主张对制造业和国外贸易加以限制的那些学说其作用都和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并且间接妨碍他们所要促进的那种产业”。重农国策导致过去中国社会发展于农业又停滞于农业,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掣肘,在工业革命的的浪潮中被远远抛下。另一方面,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更多的是强调外贸的作用,他认为,外贸在国民财富的增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中国的城市,它不是经济控制中心,而是政治控制力最强的地方。显然,他们不可能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不可能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心。而且历代王朝的一贯政策都是重本抑末。对商人在政治上严格限制外,经济上残酷勒索,更为重要的强制控制手段,是中国特有的官商、官办手工业制度。该制度既可以使国内商品需求(统治阶级消费)得到满足,也不致失去对商品经济的行政基础。概而言之,鄙视甚至敌视对外贸易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尽管面临代表工业文明的大海,却不能超越大陆。
1.3白银与中国
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对全球产生了影响。白银与中国的关系如此之密切,也难怪斯密在《国富论》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在论述以白银衡量商品的真实价格和货币价格时,斯密对广州和伦敦做了一番比较。他说,在中国广州,半盎斯白银所可支配的劳动量或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量,比伦敦一盎斯白银所可支配的也许还要大。银价的这种差别,在欧亚初通贸易时,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就比欧洲高得多,迄今仍是如此。在这里,斯密关于中国经济真实情况的了解可能不是十分的确切,但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以及银价的高昂这一事实,在当时则是确定无疑的,因为他亲眼看到了欧洲白银大量流往中国的事实。现在的研究表明,斯密的论断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非常有远见的。
尽管斯密对中国的认识有许多矛盾之处,但他的分析对我们来说仍富有意义,他的许多论点有意无意之间成为我们今天论证的出发点。今天看来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2国富论对于当今经济发展的启示
自斯密发表对中国的议论以来,二百多年过去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告别停滞不前,迎来迅速增长,在当今世界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改革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提出的市场机制,经济人假说,看不见的手等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1重视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仍是现代市场经济最有效的运行机制。斯密在国富论中通过对分工交换、价值规律的分析,来论证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最有效的运行机制。西方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共性,我们应当尊重经济运行的规律。市场机制虽有局限性,但其对于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重视与之相应的自由竞争环境的创造,破除经济活动中人为的封锁和垄断,在有关法律规范的保护下,自由公平地广泛开展竞争。
2.2重视私人利益
斯密的经济人假说指出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是搞好市场经济的前提。私人利益的驱动,自发诱导国民财富自然增进,引导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自动使社会供求趋向均衡。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第一块基石,经济学的大厦就建筑在这块基石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尊重经济个体的理性选择。经济主体利益是支配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的运行内核,在微观层次是受私人利益驱动并以此为核心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高度重视主体利益,并确立起以经济主体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利益机制,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让各经济主体围绕其利益的自我制导来从事充分自主的生产经营。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利己性假设,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经济制度,才能有行得通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在社会主义现阶段, 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仍然是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社会主义的企业和劳动者与斯密所说的 “经济人” 有区别, 但决不能因此忽视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利益, 这就需要我们自觉地运用利益杠杆来激励和调控企业及其劳动者的积极性, 以便更好更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2.3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国富论提出的依靠 “看不见的手” 管理经济、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的思想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经济由于经济主体利己心的驱动, 其运行机制必然依靠市场的调节。市场自发调节形成了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竞争使价格水平降低到最小, 既能够保证生产者继续生产, 又使消费者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市场自发调节保证了按照经济和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资源, 既在最低的价格水平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又使生产者愿意在最低价格下提供产品。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 经济发展主要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 而不是由政府推动,市场经济的权力在民, 而不在政府。当然, 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政府, 而是要一个知道自己界线在哪里的政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指出允许政府在“看不见的手”之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基本职责是: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之暴力入侵;尽可能地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的压迫;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制度。而即使在履行这些职责时,政府的设计也应当考虑引入竞争。在市场与政府关系上, 应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和经济运行机制, 强调自利和竞争的作用, 并允许政府在 “看不见的手” 之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现阶段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应配合有限的政府干预, 以自利和竞争为基础, 以达到市场的自我调节和财富增长的目标。
3中国梦下的经济发展道路
正如中国梦所追求的那样,《国富论》正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实现国富民强。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经济发展是基石,想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和基本主题。从中国梦旗帜下中国经济升级的角度看,质量和效益并重,着力改善民生,绿色生态发展,坚持改革开放都尤为重要。
3.1质量和效益并重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富,不能仅仅追求速度和数字,更多地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看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放慢脚步,发现自身发展存在的弊病,努力创造高效的发展方式。当然,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升级,经济质量和效益能否提高,根本出路在创新。创新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科学技术,另一条腿是制度环境。在鼓励和扶持企业创新的同时还要培植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创新文化。双管齐下,让技术创新带动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3.2着力改善民生
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更关乎于每个人的幸福。经济发展在创造“国富”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民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改善民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政府应该投入更多财力物力,努力实现城镇化转型,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实现安居乐业和人民幸福;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就需要扩大内需以更高的标准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让大家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满的日子,以国富带动民富。
3.3绿色生态发展
中国梦的色彩必定不能缺乏绿色。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国富的实现就没有意义了。今后,中国的的经济升级必须要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变,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现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改善环境需要我们从方方面面做起,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和环保投资,呼吁全民环保等等。绿色发展不是要我们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4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的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首先政府的自身改革至关重要,其中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能观。政府应该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其次,经济体制改革也需要更多地投入,才能创造更加自由活跃的市场环境。当然,开放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的经济升级,是开放的升级。我们要继续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思想文化,发展的大门不但不会关闭,而且会开得更大。自身改革加对外开放,才是中国经济腾飞必须坚持的道路。
4.结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就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经典,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国富论》一样,二百多年的时代变迁并没有磨灭它的全部光辉。如今,品读国富论,我们不仅可以在书中回顾中国的过去,探究落后的原因;更能从中汲取营养,审视现在,得到前进的启示。经济发展为的就是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富论恰恰在教会我们如何实现。而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应该坚持经济发展,让经济腾飞带动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宗林,李华夏译.中央翻译出版社,2011.[2] 仲伟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中国[J].河北学刊,2003(2)[3] 杨成乐,吴玲.《国富论》核心思想对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启示[J].科学与管理,2009(1)[4] 闵勤勤.中国梦与中国经济升级版[J].时事报告,2013(6)
第四篇: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近年来,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包括国内的一些文人对中国持有一些良莠间杂、褒贬不一的看法,出现了一时的研究中国热。最近,在党校的推荐下,认真地读了洛伊宁格尔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这的确是众多评价中国书中的值得一读的书,作者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在中国所应当警惕的几个陷阱以及道出了中国人民正在走自己的道路这个观点。现在我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谈对书中一些观点的看法。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对方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构成了国家间关系准则的要点。但是这一准则在冷战结束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力量,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被一些西方强国采取一些干涉一国内政的行动时,没有任何国家以“内政不容干涉、主权不容侵犯”为理由加以反对。直到1989年夏季的北京事件发生后,彻底暴露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社会的幼稚、盲目和不自量力,失败的原因在于这次行动根本违反了国际干预的各项原则。北京的一位15岁中学生对国际社会的联合制裁行动表示了深深的不理解和强烈的愤怒的行为,跟作者洛伊宁格尔以醒目的小标题写道:“任何形式的国际干预都是对中国的一种犯罪。”相呼应,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政治经验、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为依据来处理国家内政以及对外开放的事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需要别的国家安排自己的道路,这样只会让被干预的国家乱了自己的阵脚,被牵着鼻子走。最近,在国际新闻里看到玻利维亚总统批美国干预内政并威胁关美驻玻使馆和叙利亚数千人游行支持巴沙尔且拒绝外国干预内政,这都是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行为,我是百分百投赞成票的。远的就不说,就说我们国家的台湾宝岛迟迟没有回归祖国,尽管国家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来实现和平统一,但是由于美国却通过扶植台湾本地人政府、交联合国托管、把台湾交给非蒋介石的国民党人和向台湾军售来干涉我国收复台湾,虽然这都增加了我们国家统一的阻碍,但是相信总有一天通过我们两岸人民的努力,台湾总会回到祖**亲的怀抱的。
中国是一个农民仍占多数的国家,直到今天,十三亿多人民,九亿是农民,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民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上,中国革命为什么能成功,就是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依托的力量是农民,而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土地。解放初的时候我们国家实施土地改革政策,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为什么在农村开始启动改革?用土地承包到户办法把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在现今,正如2011年5月时天津市长说过,中国的农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三次大的贡献,第一贡献是农副产品,第二次贡献农民工,第三次贡献农用地,没有这三次大的贡献,工业化“化”不了,城市化“成”不了。虽然现在中国的农民可能在文化上等方面还需要有待提高,但是要看到的是,与过去相比,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民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来审视和研究当前的中国农民和农民占多数的中国,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读完《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对中国有了另一个层面的理解,可能书中作者的观点未必都认同,但是我们可以用客观冷静的眼光去读,我们是可以分清良莠的。每个人读都有每个人的观点,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取对自己了解中国有用的知识。
第五篇: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读《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有感
10新闻七班 黄艳萍 2010280603看书名就以为这本书会像以往的解读中国政策、国情的书籍一样都是写那些内容,但事实上,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本书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问题和毛泽东、邓小平时期的政策,分析了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该向何处发展等的问题。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作者是洛伊宁格尔。它从以下六方面进行了讲述:不要干预中国;八亿农民——中国的活火山;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的民主斗士;中国的干部问题;中国未来几年可预见的社会治理方案;中国与国际社会。我想就书中的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第一章“不要干预中国”中,作者开篇就描述了国际上一些干预他国内政的事件,接着就说到中国1989年北京事件其实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内政的干预,随后便指出国际干预的原则及其出发点。现阶段,国际干预实行下列原则:仅当一个国家推行的国际政策危及到国际社会的安全时才可以进行干预;干预的对象仅限于一国国家的决策方式模型;以经济限制或援助方式诱导该国决策方式模型的演变及合理化;非危急时刻不得动用军事力量进行干预,军事干预的结果不应是强加于一个国家某种决策模型,而仍是诱导这种合理模型的自然生成和发展。作者还说到,在国家控制机制的问题上,没有国家边界,也不存在纯粹的内政的概念。但他也提出1989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干预是一次失败的干预,严肃地说,不论干预的动机如何,现阶段对中国大陆任何形式的外部干预都将是一种愚蠢的犯罪行为。
“八亿农民——中国的活火山”一章中,开始就提到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毁于流民之手。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日起,一开始也是属于不被国内国际认可的组织,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流民。流民,即失去土地或不安于土地的农民。这些愚昧、盲目、破坏力极强的农民大军一旦被组织起来与政权对抗,这个政权事实上就已经垮台了,根本没有任何挽回余地。毛泽东时代把农民禁锢于土地上,来进行经济发展。但如今经济改革的成功,却带来了政治上的重重忧患,中国今天的政治稳定性和社会稳定性,较之毛泽东时代,更具有危机感和爆炸性。一是,流民潮。农民大规模入城,庞大的数量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成比例,除个别城市外,现在不是城市经济需要吸引农民劳动力而是农民劳动力需要挤入城市;农民的综合素质远远达不到城市经济生活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而城市经济生活的秩序是以法律作为自己的体现物的。二是,犯罪潮。农民犯罪的比率在持续增加,抢劫、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层出不穷。三是,农村基层政权的瓦解。农民一旦离开土地进入市场,离开他的户籍所在地,那么他的一些行为都是失控的,他与社会的联系完全处于任意和自由状态。这一情况将会是社会动荡时农民卷入大规模骚动的一个潜在原因。文中还说到,农民的力量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用来击中目标,也会伤害到自己。就现在的中国而言,农民工就是一个大问题,这几年来,共产党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农民工群体中选出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了他们的声音。
“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的民主斗士”一章中,讲述了知识分子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的抗争。知识分子是吃惯了面包喝惯了牛奶的,他们与为革命浴血奋战的革命家不一样。毛泽东时代,他一方面号召党内人员要尊重知识分子,只讲老粗是建设不了社会主义的;另一方面又着手培养革命出生的知识分子,培养自己信任的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则是知识分子的天堂与炼狱。毛泽东本是想借着一股暴动,以暴制暴,清除党内的一些不和谐的成分,肃清党内官员权力过大等现象。然而这场暴动却愈演愈烈、愈演愈乱,最后连毛泽东自己也被利用了,这场革命本意是好的,结果无疑是失败的。它将整个中国拖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之中。在这过程中,国民经济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大量的知识分子遭受到了迫害,更别说科研进步了。这场革命,使中国在原地踏步了20年,也落后其他国家20年。知识分子的民主的梦想在那个年代遥不可及。即使在现在,相比那个时代已经是很民主了,但党对于新闻舆论的控制还是过于强。
书中还提及很多其他的话题,有一些是我们闻所未闻的。譬如,说到中国的干部问题,就提到毛泽东与邓小平不同的观点和正视干部贪污腐败的作风的问题。这本书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毛邓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原因以及过程。由于历史原因,这本书的可信性我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我相信,书中提到的流民潮、干部问题等敏感的话题,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如解决好农民工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还有农民的土地问题,去年发生乌坎事件,也让我们正视到一些基层干部在其位却不谋其职,还有贪污腐败的作风。此外,加强党风建设、党内监督也是刻不容缓的话题,现今的执政党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做出正确的抉择。看完这本书后,我深知作为一个执政党的不容易,治理一个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科学、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去审时度势,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