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读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重读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txt我不奢望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真怀念小时候啊,天热的时候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光膀子!杨奎松:重读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研究历史要摆脱现实政治束缚
南都周刊:我们注意到您最近这一年来在大陆接连出版了几本书,即《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内战与危机——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以及和沈志华教授等合著的《中苏关系史纲》。读你这些书有一种很深的印象,就是您对历史的描述和分析似乎格外注重一种客观的态度,很少像传统史书那样站在革命史观的角度去褒贬历史。这种态度让您在许多历史问题上的分析说明显得别具一格。
杨奎松:你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多半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史距离现实政治太近了,因而研究者太容易受自身立场、情感和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我不敢说我就能够摆脱这样的影响,但我至少相信研究历史的人需要两种基本的素质并尝试着去坚持这样要求自己。一是要能深入于历史之中,二是要能超然于历史之外。所谓要深入于历史之中,就是要能够像陈寅恪先生所讲的那段话那样,即要能够“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要学会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地站在我们所研究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场景之中,按照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历史环境和当事人特定身份、地位、教育、知识等所决定的立场情感背景,来具体地理解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所谓要超然于历史之外,就是要努力摆脱现实政治的束缚,不受一家、一族、一党、一派,甚至一国的情感立场及其意识形态的左右,尽可能用比较科学的发展的眼光,从今天的历史高度来看待历史上的种种恩怨与是非。我想,如果我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不同于传统的革命史叙事而表现出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那不过是在这两方面注意坚持而已。
南方周刊:您认为注意坚持这样一种既要深入、又要超然的研究态度,对历史研究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杨:举一个例子。我在《开卷有疑》书中一上来就谈到了围绕着孙中山当年在对日关系问题上国人中间所存在的一种争论,即孙中山究竟是爱国还是卖国?问题是由在日本所发现的孙中山当年为谋求日本支持中国革命不惜向日本当局承诺出让“满蒙权益”的各种文献资料所引起的。同情孙中山的研究者坚持这只是孙中山的一种革命策略,不表示孙不爱国;坚持民族主义立场的研究者则断定孙中山民族意识淡薄,事实上认为孙不那么爱国。在我看来,这两种看法其实都有问题,而根源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能够深入到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之中,通过换位思考的办法,设身处地地按照孙中山当时的认识水平来看问题。说孙中山不爱国,那他革命干什么?读一读孙中山当年种种革命言说,几乎无一不洋溢着为国家为民族谋利益的强烈情感。问题在于,和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的是,当年孙中山所想要建立的那个“国”,并非就是我们今天所看的这个“国”。孙中山革命的初衷,不过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鞑虏”指的是满人,“中华”指的是汉人历史上的国家,其范围在北方即以长城为界。换句话说,孙中山当年最基本的革命目标,就是把满人赶回到关外去,而在长城以内重建一个汉人自己的中华国家。这也就是说,孙中山当年所爱的“中国”,在疆域上有别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中国”。这有什么错吗?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当中去,能够了解到这一点,知道历史上的人对何谓中国,以及应当如何建国,有着和我们今人的中国概念非常不同的认识,我们就不会对历史人物及其他们的种种作法轻易地去指手划脚,说三道
四。可惜的是,今天相当多数的读者,甚至有相当多的研究者,却总是习惯于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拿今人的眼光和今人的认识来衡量和要求历史上的人。这就好比一个当家长的坚持要求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一样,肯定是再荒唐不过的了。历史是在变动中不断进化着的,孙中山当年的一些认识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就如同还未成年的孩子的认识一样,或许有其不成熟、不周延、不合今人看法之处,但我们如何能够视其为错?换了你
去做当年的孙中山,你会在后来的历史还没有发生的情况下,做得比孙中山好吗?不可能吧。事实上,如果我们真的去细读历史的话,就能够发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像孙中山一样的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特别是那些革命的政党组织,有哪个没有过类似孙中山的认识和作法的?如果我们理解不了孙中山,那也就理解不了其他人,如此也就理解不了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你说它的意义有多大?
南都周刊:如何理解您的这句“理解不了孙中山,那也就理解不了其他人,如此也就理解不了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比如,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按照传统的革命史观的理解方法,只要理解近代中国为什么要革命,谁主导革命成功,其他一切不合乎革命的人和事,只要视其为反动腐朽就可以了?
杨:我这样说,是因为孙中山已经是海内外华人都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一个历史人物了。换了其他人,今天的人理解起来,麻烦就更大了。比如对毛泽东,或对蒋介石,海内外华人中间的看法就非常不同,甚至十分对立。即使是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中间,由于家庭出身、个人经历和生长环境等种种的不同,他们对毛和蒋的看法在今天也存在很大的分歧,而且很难调和。这在网上就表现得十分明显。试想,每个人都先入为主地认定自己喜欢的那部分人好,其他人坏,这历史还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可言吗?传统的革命史观本身就存在着这种吊诡的情况。因为都是讲革命,大陆上讲的是一套,过去台湾国民党讲的是另一套,互以对方为反革命,以自己为革命。如此来培养教育自己的国人,培养教育出来的从根子上就是对立分裂的两部分人。而这样一种历史观,又只有在政治封闭的情况下才会有其存在的土壤与条件。政治相对开放之后,人们很快就会发现,历史远比那种单线式的革命解读复杂曲折得多。这也正是传统的革命史观的理解方法,今天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人们很容易发现,在传统的革命史观的解释背后,还有太多用革命史观无法解释的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
举一个例子。记得我1990年代有一次去东北参加学术研讨会,一位军校的研究者提交的论文痛斥苏联在中东铁路事件当中的侵略行径。其说看上去是符合“政治正确”的原则的,因为他的逻辑在今天确实是可以成立的。文章认为,一来中东铁路是沙俄以中国东北为其势力范围并霸占旅顺港为其海军基地之后,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花钱修建的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线,苏俄革命成功后曾一度宣布愿意放弃其权利,后又反悔并坚持其管理权,此事已有损中国主权。二来张学良1929年武力接收中东路权,实属中国方面维护主权之行为,苏联竟至出动海陆空军侵入中国境内,一举歼灭东北军海陆军上万精锐,重新夺回路权,实与帝国主义无异。但是,这种在今天看来“政治正确”的逻辑,却未必符合当年中共的“政治正确”。我当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今天这样来肯定张学良武力接收中东路权的行动,并认定南京国民政府力挺张学良的做法是维护中国主权,那么当年中共中央高唱“武装保卫苏联”,积极配合苏军牵制打击国民党军的做法,又当如何解释呢?显然,在这里发生了史观上的冲突。因为时代的变迁,曾经结为同盟的中苏关系久已演化为纯粹的民族国家关系,且长期交恶,影响到今天的研究者很容易从民族主义史观的角度来看待两国之间过去存在过的历史纠纷。殊不知,当年的执政党是国民党,国民党当年收回路权的行动就是打着“革命外交”的旗号进行的,它也因此指责中共“卖国”。今天按照民族主义史观来思考这种问题,不期然就会与国民党的革命史观走到一起去,而与中共的革命史观背道而驰。这恐怕是这位研究者始料未及的,但又是今天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许多研究者在研究中很难避免的一种尴尬情况。如果我们不能让自己在研究中尽可能深入于历史之中,同时又努力超然于历史之外,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来说明和评述这种历史上的外交纠纷,这种麻烦就会如影缠身,没完没了。
南都周刊:这确实是挺吊诡的一个现象。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您所说的那种超然呢?我注意到,您在《开卷有疑》一书的序言里也承认,“说历史学家可以做到绝对客观,在研究历史时能够做到不夹杂个人情感立场与价值观,肯定是一派胡言”。既然如此,您又是怎样做到尽量超然
于历史之外的呢?
还原历史真相是件很难的事情
南都周刊:其实,还原历史真相是一件很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读了您的《开卷见疑》一书,就很让人感慨,不仅历史中间遍布疑点,就连历史著作里面也常常谬误百出。我们注意到,您在新出版的这几本书里不动声色地做了很多工作,您对此应该有很多感慨吧?
杨:你说得没错。深入也好,超然也好,根本上是要达到理解的目的。准确地理解和解读历史,是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要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是因为今天是昨天的继续,要了解今日之种种,设想明日之所求,就非正确了解昨日之所为并探讨其如何为、所以为不可。此正所谓“以史为鉴”。可是几十年来,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上太过强调“革命”,而忽略了历史真实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大家也都在讲“以史为鉴”,却忘了你连历史这面镜子都造不好,一段段弄成了哈哈镜一般,照镜子的人又如何能正确地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当然,我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我不是“告别革命”论者。革命,无论是怎样一种革命,它既然会在中国发生,自有其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某种合理性。我相信传统的革命史观之不可取,不是因为相信革命本身有什么错,而是认为这种史观太过强调政治的标准了。结果不要说是那种所谓大是大非的问题,就是对一些看上去并不会有碍政治形象的历史问题,它也一样会按照其既定的标准去误读历史。
我在这里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如红军长征的问题。我们刚刚庆祝过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要以1936年10月22日作为红军长征胜利的纪念日呢?表面上,这是因为这是红军三个方面军在甘北会宁会师的日子,因此可视为长征胜利“尽开颜”的标志。但实际上这却和按照革命史观解读历史的某种需要是相联系的。关于这种解读的吊诡之处在于,只要我们读历史时稍稍细心一些,就不难发现,红军三个方面军会师甘北之日,不仅不是红军长征最后胜利之时,恰恰是红军陷入空前危机之期。因为,此前红军兵分三处,国民党军顾得了南,顾不了北。尤其是红四方面军兵多将广,吸引了国民党中央军的主力,因此陕北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面对作战消极的地方军阀武装一度对付起来还得心应手。而这时三个方面军会合于甘北一隅之地,原定是要去接取苏联援助的,但宁夏战役的迅速失利,两万余红军主力被阻隔于黄河西岸,剩下5万红军伤病过半,粮弹匮乏,北上的官兵更身着短衫短裤,连御寒的衣被都没有。国民党中央军这时却大批尾随而至,形成三面合围,并迫使过去与中共暗通款曲的地方军阀也只好听命进攻。进入10月底11月初,红军在甘北已再无回旋余地,中共中央不得不召开专门会议,制定了新的长征作战计划,准备向东突围,以一年为期,经山西、河南几省再争取打回到甘北和陕北地区来。要知道,中央红军1934年10月突围长征时87000人,一年后辗转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五六千人,算上沿途补充的新兵,损失超过95%以上。当时红军走的还都是国民党中央军尚未涉足的西南西北偏远之地,面对的多是地方军阀,如今各方面准备大不如当年的红军几万疲惫之师,要在基本上已是国民党中央军控制地区再度进行长途征战,其险恶程度可想而知。这也正是为什么蒋介石会在12月初不顾一切赶赴西安,集中军政要员,坚持“剿”共作战已至“最后五分钟”,下决心要毕其功于一役。这也正是为什么毛泽东会在得知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的消息后如释重负地表示说:张学良这是“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由此不难了解,没有西安事变,红军长征不仅不可能就此结束,而且整个红军都可能会遭遇西渡黄河的两万多红军的命运,中国革命的历史难免会被改写。显然,这种把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割裂开来的作法,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对西安事变及其背后中共依据莫斯科指示实施统战新策略的重大历史意义的评估,而且也造成了对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某种误读。受此影响,几十年来大陆书本和影视作品中的长征胜利,或是毛泽东遵义会议取得领导地位之结果,或是数万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精神之成功,却鲜有人注意到在此背后许许多多更为复杂,有时也是更为关键的各种人和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甚至将起了拯救红军命运作用的西安事变与红军长征的历史割裂开来,这实在不能不让人感慨良多。
南都周刊:提到莫斯科和共产国际这时在对中共命运至关重要的统战策略问题上的作用,我们发现您在自己的研究中似乎非常重视中外关系方面的问题。像您刚才提到的几个例子,包括您在《中苏关系史纲》一书中所描述的中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受到俄国革命及其苏联内外政策巨大冲击和影响的情况,也都显示出您对近现代中国发展道路与西方社会及其国际政治内在联系的高度关注。我的问题是,您对外部世界冲击的重视,以及对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性的强调,是否会导致“西方中心论”亦即“外因决定论”?
杨:我想,用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复杂现象,都是不可取的。“西方中心论”行不通,“中国中心论”也一样太过简单化;不仅“外因决定论”难以普遍成立,就是“内因决定论”也同样解释不了所有问题。我所感兴趣的,不是找到某种万能试剂,把复杂的历史现象分解成若干化学成份,或是去测定出其中的DNA。我最希望自己做到的,是能够借助于我的专业知识,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文字的描述,比较真实地再现一段又一段历史。我不会在意何者为“中心”,何者来“决定”。不会因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就去想象中国比西方更文明;也不会因为中国传统经典里没有“国民”和“共产”的概念,就认定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只是一些舶来品。说实话,对于今天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者来说,让自己走近真实、“还原”历史,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了。我们始终觉得,我们这代人因为距离过去的历史很近,很多思想、文化、意识和观念相通,因此理解起前人来还比较容易,因此有责任在“还原”历史方面多做一些工作。理论方面、更宏观性的工作,如果需要的话,只能留给后来的人来做了。
南都周刊:您是否认为,历史研究中不应当涉及到对是与非的价值问题的讨论呢?可是我们在您写的《内战与危机》一书里特别注意到,和过去革命史观全面否定国民党政府的态度相比,您似乎相当看重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过的历史作用,比较您分析说明同一时期导致中共苏维埃革命失败的种种问题,这一印象尤其强烈。这是不是说明您也并非不重视价值判断?
杨:其实,强调不论好还不好,喜欢还是不喜欢,一个传统的中国必然会走向现代,这本身就包含着某种价值观在内了。研究近现代史的学者,格外强调问题意识,强调研究者要能够从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的角度,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来回答人们今天所关心的种种问题。这正是因为他们本身对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过程,有着某种既定的价值认知。比如,注意到胡主席提倡“八荣八耻”、数百万民众热购于丹的《<论语>心得》,不少学者就会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从何时开始缺失的,到底是科举的废除使人们逐渐告别了经典,还是“五四”白话文运动割裂了传统与现代,亦或是中共建国后全面引进苏式教育模式和破除“四旧”的意识形态运动,导致了黄钟尽毁?比如,注意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逐渐开始推行法制建设,大量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一些学者就会发出疑问:何以中共建国后几十年,除发布一婚姻法和宪法外,民刑商诸法皆无,其原因何在,影响如何?从晚清到北洋到南京,历届中国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成绩几何、不足几何?从中国现代社会演进的角度,这种历史的中断和延续,包括比较新法与旧法,又有什么值得记取的经验与教训?显然,这种问题意识中都存在着明显的价值判断在内。而左右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者的这种价值判断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肯定基于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社会必然的一个发展趋势。而它所带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冲击与裂变,势不可免。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问题,更多地不是革命、不革命或反革命之间的冲突对抗的问题,而是谁在何时何地如何应对了社会向现代转化,以及这种应对的方式和结果如何之类的问题。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客观地描述和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理所当然的。依据不同党派、社团、人物在整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态度及其作用,突显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和文化碰撞的复杂性,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南都周刊:您在《内战与危机》一书中不仅着力描述了1927-1937年的中国政治史,而且对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领域也用力甚多,这是否也是您想要借此来突显南京政府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中国迈向现代国家过程中所起过的作用呢?
杨:也不尽然。传统的通史写法更多地侧重于政治史、外交史和军事史,对经济、社会、文化及思想、教育、科学学术等等注意不多。但近二三十年来通史研究著作已经较多地注意到历史发展的多侧面和多层面,尤其是近些年来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兴盛,更是推动了人们多维度地了解历史的强烈兴趣。任何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由许许多多无穷无尽的相关的人和事所构成的。一个社会也好,一段历史也好,原本就没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等等严格的区隔与分野,所谓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军事史等等,不过是后人为了研究的便利人为地分类梳理出来的。因此,真的要想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应当注意到历史发展和影响这一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严格说来,我虽然在这方面用了点儿心,尽了点儿力,但因为我的研究一向较多地侧重在政治外交史方面,因此在你所提到的那些方面我自认为着力还非常不够。因为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因此本书中这些方面的努力更多地还是建立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的。而由于目前涉及到这一时期的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能找到的多数研究也不很深入。因此,我并不认为我书中这方面的研究尝试令人满意。
关于民族国家
南都周刊:在《开卷有疑》一书中,您几处都谈到了落后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变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内战与危机》一书中,您具体地谈到了国民党在中国建立民族国家的尝试和努力。但是,今天的大陆读者多半仍旧难以完全摆脱革命史观的思维方式,而容易习惯于从谁更革命的角度来看待当时的国共两党。如果让您在这里做一个概括的话,您认为应该怎样评价1927-1937年这一阶段国共两党的成败得失才是适当的呢?
杨:其实“革命”是一个用得很滥,却歧义甚多的字眼儿。古语中的“革命”,讲的是改朝换代。而我们长期生长在大陆的人今天所理解的“革命”,则多半是和被压迫阶级的暴力斗争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说谁更“革命”,就意味着说谁在对付压迫阶级的问题上更暴力。因为即使改过朝、换过代了,也还有继续压制旧阶级反抗,亦即继续革命的问题。但对于当年的国民党人来说,“革命”则更多地只是创建和维护一个在他们领导下的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的代名词而已。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简单地搬用“革命”这一字眼儿来衡量进步与反动,显然麻烦多多。那么,有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衡量标准可用呢?有。那就是实践的标准。实践证明,1927-1937年中共在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中虽然有过局部的和短暂的成功,但其苏维埃革命的方针和阶级革命的政策在总体上是失败的;国民党在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中虽然有过部分的混乱与部分的失败,但其创建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努力,在总体上却是成功的。至于这个时期的国民党为什么成功,而共产党为什么失败,自然是与这个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向现代国家转变这一特殊历史课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国民党适应了并且推动了这一课题的实现,因而虽然面临种种重大内外挑战,却依旧获得了成功。共产党则因为没有适应并且妨碍了这一课题的实现,虽然代表了部分民众的利益,却因为脱离了更大多数的民众,而归于失败。有关这方面的逻辑问题,胡绳先生有过很深入的剖析。具体的史实问题,我的书中也有很细致的说明和交待,这里亦不必多言。
南都周刊:您怎么看这个时期国民党创立统一民族国家过程中的代价问题?比如,我们究竟应当更多地强调国民党在统一中国问题上的贡献呢,还是应当更多地批评它所建立的一党独裁的专制体制呢?事实上,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包括民族化和民主化两个方面,而中国从近代开始向现代国家方向迈进之日起,几乎所有当政者都高唱民族主权而压制人民主权的实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杨:依我所见,是工业化水平过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市民社会尚未形成,还不存在一个由于
在经济上担负了国家的几乎全部开支,进而对整个政治运行规则能够产生极大影响力的第三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和欧洲民主国家早年的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情况有着极大的不同。欧洲各国走向现代社会,逐渐从承认人民主权发展成为民主制度,根本上在于在他们那里早已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第三等级。凡是盛行商品经济的地方,自然也就信守等价交换原则,知道权利平等是维持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中国之所以无法像当年法国那样,首先把人权、民主、自由的口号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在于在国内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各种势力,熟悉的只是强权和特权,是权利的不平等,他们既没有等价交换的意识,更不懂得权利平等的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要求他们良心发现,来限制自己的特权地位,而给人民以取消自己特权的权利呢?列宁当年所谓俄国不是苦于资本主义太多,而是苦于资本主义太少的论断,正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和世界其他落后国家。事实上,上百年来,凡经济落后国家,都有此种固疾,并非中国所独有。消除此固疾别无他法,只有发展资本主义,使经济成长达到相当水平而已。当然,此种发展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某宗主国或某强国主导该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逐渐实现之。一种是通过民族解放斗争获得民族独立和统一,造成统一的民族市场,加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市场之中,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中产阶级,进而由经济而政治,逐渐提出各种权利要求,最终改变专制体制走向民主。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对国民党在1927-1937年间统一中国的尝试与努力,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蒋经国1987年能够自主在台湾解除戒严,开放党禁,促成民主政治,未尝不是这种内在的逻辑力量作用的结果。
本文摘自《南都周报》2007年总152期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读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 《重返近代史》篇之己 时趋异 读后感
这一章是从皇帝选立方式开讲,通过皇权与政权的纠葛发展,展现了当时的满清格局。咸丰是个在位只有11年的平庸皇帝,却几乎改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王朝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高度的中央集权,这也要求皇帝有各方面有统领的才能,但与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时是不合的,更加上皇子们的竞相争夺位置时,往往不择手段,于是皇位争夺成为了一件决定格局的大事。而咸丰帝就这样在竞争中阴差阳错地胜利,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子君临天下,是难以带领国家的发展的。虽然孟子有民贵君轻之说,但并不是说君主不重要,真正掌握国家发展命脉的还是统治阶级。比如最初秦孝公到秦始皇之间一段时间,几位君主英明时则可东出函谷,占尽六国间风光,君主晚年昏聩,皇子明争暗斗时则举国不宁,古往今来太多例子告诉我们君主无能的后果,但在权利面前,咸丰帝还是被推上了台。
如果他生在盛世,外国人还没有觊觎中国时,也许还可以做个守成之君,但在面对内忧外患时,却不能救国于危难,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之时,逃之夭夭,弃国门于不顾,北京城而生灵涂炭,圆明园大火熊熊。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本来印象中强大的中国一下子就被推倒了,这皇权执政下的脆弱令人汗颜。皇帝、执政大臣、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让中国的平民百姓陷入深深的痛苦中,然而统治者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每个强盛的时期都有一个掌握国家大权却以权爱民的领袖,他做事以国以民为先,可以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而晚清的当局却是政权利益纠葛而乱的,其中不乏有才能者,但却难以形成一股对抗的力量,皇帝都跑了,其他人岂能不乱?我还记得幼时看某个电视剧时感叹过咸丰帝逃跑都那么有气势,大队人马随驾,现在再想,何其哀也。你能有逃亡的大部队的力量,却不用力量用来和侵略者斗争,唇亡还将齿寒,国将不国,逃跑有什么意义?留得金银与小命,屈辱生活着,这是他的悲哀;国家有此等统治者,更是悲哀。
想到现在的我们,许多不好的现象逐渐被曝光,问题来了就要全力去面对。我们需要的是精简化真正的服务型政府,更需要一批真正有思想,肯付出的人参与进来。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A.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
C.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民族资本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C)
A.民主和自由
B.平等和博爱
C.民主和科学
D.理性和科学 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D)A.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B.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D)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卅运动
D.五四运动 5.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D)
A.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6.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是(D)A.毛泽东
B.蔡和森
C.陈独秀
D.李大钊
7.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C)A.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B.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D.中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8.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D)A.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B.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C.土地革命的总路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
A.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D.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1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D)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百色起义
D.南昌起义
12.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总方针是(C)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3.毛泽东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B)A.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B.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兵民是胜利之本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4.1931年11月在江西省瑞金县成立的红色政权是(A)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华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D.工农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5.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A)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6.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A)A.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B.政治问题和路线问题 C.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
D.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
17.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B)A.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
B.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德的形成D.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18.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是在(B)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C.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D.华北事变爆发后
19.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20.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大捷的是(B)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忻口会战
D.武汉会战
2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A)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B)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23.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B)A.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B.和平、民主、团结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独立、自由、和平
24.1946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重要文件是(D)
A.《兴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25.1947年,台湾省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举行了(B)A.一二一运动
B.二二八起义
C.五二O运动
D.黑旗军起义
26.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主力实施的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C)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相持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2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B)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28.1948年1月在香港宣告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B)A.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B.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民主建国会
29.1948年1月,公开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民主党派是(A)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0.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会议是(C)A.民盟一届一中全会
B.民盟一届二中全会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D.民盟一届四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ABC)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E.资本主义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的阻碍包括(ABDE)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人民大众的反对
D.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E.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3.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建国方案是(ACD)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B.农民阶级的方案
C.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D.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E.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
4.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的历史特点是(ABCE)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倡导了民主和科学的主题
E.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5.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三种主要类型是(ABC)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 E.中国产业工人中的骨干分子
6.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过程中创办的刊物有(ABCD)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济南劳动月刊》
E.《赤心评论》 7.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DE)A.政治问题
B.作风问题
C.思想问题 D.军事问题
E.组织问题
8.毛泽东在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时,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BCD)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农村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将经过(ACE)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退却阶段
C.战略相持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E.战略反攻阶段
10.针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BCD)
A.发展进步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C.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D.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E.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策略总方针是(ABD)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消灭顽固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E.反对中间势力
1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BC)A.和平
B.民主
C.团结
D.独立
E.自由
13.1947年6月底,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ACE)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
C.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皖
D.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E.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14.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ABD)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济南战役 D.淮海战役
E.渡江战役
15.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主要的法宝是(BCD)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三、简答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第一,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提出反帝反军阀的政治口号。第二,群众运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第三,军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简述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第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第三,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简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第一,中日之战是决死的战争。
第二,敌强我弱,决定战争是持久战。
第三,敌小国,战争的退步性,国际上的失道寡助;中国是大国,战争的进步性,国际上的多助,胜利是中国的。
第四,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5、简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第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的主战场,粉碎了日军的北进计划,迟滞了南进计划,减轻了英美的压力。
第二,为盟军提供了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上配合了盟军的作战。
第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6、简述“两个务必”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务必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二,现实意义。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启迪意义。
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第三,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四、论述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特点:第一,好的思想基础。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第二,好的阶级基础。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历史意义:“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试述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强大,主观上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历史意义:中共领导了人民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从失败中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中国革命转入土地革命斗争阶段准备了条件。
3、试述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及其主要原因。
第一次是“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第一,理论准备不足。经验缺乏,对中国的历史、革命、社会特点,革命的特点规律不了解。第二,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
4、试述长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第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第四,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团结一致,第五,依靠人民,艰苦奋斗。
现实意义。(略)
5、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6、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7、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革命走上胜利的道路,就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人民指出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第二,共产党人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为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得到人民的拥护。第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实践中确认的客观真理。
8、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胜利的原因:第一,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基本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的建设。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重点整理(中)
中篇(1919——1949)
一、新文化运动(1915)
1、背景:①经济: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②政治:袁世凯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③文化: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束缚;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2、概况:
①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②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③阵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百家争鸣”)④旗帜:“民主”“科学”(“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⑤主要内容: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c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儒家传统道德思想)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②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④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4、局限性(P99)二、五四运动(1919)
1、背景
①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②民族矛盾:1918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③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过程:
①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② 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③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有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
④ 初步胜利:A 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B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 释放被捕学生。
3、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4、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5、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①表现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②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发展: ⑴开始传入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资产阶级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②朱执信(资产阶级革命派):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③无政府主义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④宣传的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⑵广泛传播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社会的主流 ⑶传播方式:
①争鸣论战:a问题与主义之争b马克思主义者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 ②创办报刊杂志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组建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与工人运动有机结合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
四、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21—1923)
1、中共一大
(1)条件:A、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接受马列主义。B、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党早期组织,奠定党的组织基础。(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纲领: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D、党的组织机构是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局。
(4)意义:宣告党的成立,中国出现马列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5)特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中共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3)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五、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资产阶级政党→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准备:A、1922年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B、中共二大讨论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C、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
2、北伐: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
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4、失败原因:①反革命力量的强大②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③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④中共在革命后期出现右倾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武装领导权
5、影响:①这场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②中共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③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④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共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⑤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的军事独裁的统治:①建立庞大的军队②实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③文化专制
2、武装起义:
A、南昌起义(1927):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B、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开始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来转向农村。
3、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
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4、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挫折 红军长征(1934)
(1)原因: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
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遵义会议(1935)——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 B、确定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到达陕北——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
四、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1、日本侵华罪行:A、全面侵华,残暴统治,制造系列惨案B、实行以华制华: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肃正运动”等C、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2、1935年一二·九运动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4、西安事变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2)爆发: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解决:中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5、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两大战场
A、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
B、193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C、国民党政策重心趋向反共。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制造皖南事变。
D、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击退反共高潮,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A、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B、减租减息,发展生产C、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8、胜利意义:A、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民族觉醒,促进了民族大团结。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收回台湾。
9、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A、中共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抗战C、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10、抗战胜利的经验:A、民族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胜利的精神动力C、提高综合国力是基本保证D、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E、坚持中共的领导
五、解放战争(1945——1949)
1、两种命运的较量(1)两种命运
A、民主和平与建立联合政府:1945中共七大。
B、专制内战与实行一党独裁:1945年国民党六大。
(2)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
(3)政协会议:1946年召开再次确立民主和平建国路线,后被国民党推翻。
2、解放战争
A、全面进攻:1946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B、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重点进攻。C、战略决战: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D、北平谈判:1949.1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和谈,李拒绝签字。E、渡江战役:1949.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经验:(1)群众的力量(2)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积极的作用(3)中共的领导(4)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 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总结(重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及特点(P89)
2、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P86)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课程,其中涉及到“运动”有那几处,跨越两个世纪近百年的一个王朝有个民国,涉及到地主改良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党、追求进步的学生、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等中国多阶级的社会活动。
在近代史中,这些运动都属于社会运动,是指有组织的一群人,有意识且有计划的改变或重建社会秩序的集体行为,主要包括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按时间顺序大致有如下几个运动:
第一个运动是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自身领导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北洋,福建,南洋舰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对洋务事业思想完整表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中学支配西学。),此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业绩:
(一)兴办近代企业。1、军用企业。(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兵工厂);金陵机器局(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最大造船厂);天津机器局(崇厚);湖北枪炮厂(张之洞汉阳)2、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淮军、湘军;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主力>)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继承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倡“自强”、“求富”(口号);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不是要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的特点:
1、封建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运动比起太平天国和明天说起的戊戌变法更容易考)
二、维新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甲午惨败,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知识分子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他们代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这也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新的高度:不但科学技术,还要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代表人物:康、梁(其学生为蔡锷是护国运动的发起人,梁本人后来与革命党的分歧中被称为保皇党)、谭嗣同、严复。
作为方面:
1、向皇帝上书(1895年因甲午战争“公车上书”<考生坐的免费班车>);
2、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4、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5、设学堂(康有为万木草堂梁启超实务学堂(长沙)
6、办报纸(梁启超《实务报》、严复《国闻报》、湖南《湘报》(其中2,4,6需背下来)
在此期间:政界有三派:出了新兴的洋务派就是与维新派对立的守旧派。三派(主要是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对峙的焦点是: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这些问题多与“西学中体”有关。论战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戊戌变法共计103天,又称“百日维新”。意义:(1)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3)思想启蒙运动。
4、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失败的原因:
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内因):(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幻想帝国主义支持;(3)、惧怕人民群众;外因:守旧势力强大。
三、保路运动(群众革命运动)
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是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这次保路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死后,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称为北洋军阀(也是国民政府)。他们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以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袁世凯称帝时,提倡尊孔复古,引发了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两大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实用主义、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罗素的新唯实主义这类用某些自然科学成果装饰起来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他也认为是科学。)目的: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
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原因: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为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合宜的土壤。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分成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另一部分人(如胡适)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
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五四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五、五四运动(学生运动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参加的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的特点: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其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陈独秀说,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也受了两个教训:一是无论南北,凡军阀都不应当存在;一是人民有直接行动的希望。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毛: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驱逐富人的事实,使“全世界为之震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
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随后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
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因次,成了中国革命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六、工农运动(工人农民的革命运动)
主要集中在党的二大到三大之间。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全国发生了包括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等大小罢工100余次。
1925年5月30爆发了我党领导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五卅运动。它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除了工人运动,农村里还有农会领导的农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