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乡音乡情》华人春晚方案
CCTV 《健康中国行》栏目、《康舰视界》栏目
2011年《乡音乡情·感动中国》
春节联欢晚会
策
划
方
案
2010年3月
-0-
2011年《乡音乡情·感动中国》
全球华人华侨大型春节联欢晚会
(草案)
发起单位: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主办单位: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
**************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名扬中国》栏目
中国中央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
录制时间:2011年1月30日
播出时间:2011年2月3日
录制地点:中央电视台1000平米演播大厅
节目内容:以著名的艺术家及国家级歌舞、小品、相声、奇人特技为主要形式。主题:全球华人华侨的春节娱乐盛宴
【晚会时长】
有效时长:180分钟
【晚会形式】
明星艺人大拜年
青春时尚动感风
网络明星献才艺
相声小品过大年
魔术绝技大比拼
终场歌舞庆团圆
【晚会目的】
·促进社会和谐
·增进全球华人华侨感情交流
·增强全球华人华侨的凝聚力
·为百姓提供娱乐大餐
【总体构思】
2011年《乡音乡情·感动中国》大型春节联欢晚会,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1000平米演播大厅录制,场面壮观,气势恢弘。新老明星将欢聚一堂,特邀嘉宾共同奉献,著名相声小品表演艺术家向全国人民大拜年,超级特技精英倾情奉献绝佳才艺,特邀歌舞靓丽登场。国家级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合唱、小品、相声、绝技等表演艺术为全国人民献上节日的祝福。让全球华人华侨感受到祖国人民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
【前期准备】
筹备节目;(邀请函、赞助资金确认、确认晚会举办地点)
中央电视台1000平米演播大厅的装台、布置、架机位等;
观众有组织进场;
安全设施;
【现场录制】
工作人员到位,准备就绪,保证现场录制秩序;
演职人员、观众根据安排就位,控制现场秩序;
【后期剪辑】
片头片尾动画设计,节目剪辑等;
【录制时间】
2011年1月30日
【播出时间】
网络播出时间2011年2月3日
电视播出时间2011年2月3日
【播出平台】
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名扬中国》栏目
全国铁路电视、全国飞机电视、全国长途汽车电视、楼宇电视、商场电视、数字电视等
省级卫视台及地方电视台
【宣传媒体】
·电视媒体:(报道时长:1分钟以内)
CCTV-3《综艺快报》、BTV-2《每日文化播报》、云南卫视、浙江卫视《星闻快报》、广东卫视《娱乐最前线》、福建卫视《娱乐乐翻天》、甘肃卫视《音乐电视》、山西卫视《娱乐空间》、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天津卫视《荧屏与观众》、旅游卫视《娱乐任我行》、新疆卫视《新视综艺》、贵州卫视《音乐时空》、黑龙江电视台《艺海星河》、辽宁卫视《牵手七星》、上海东方卫视《娱乐星天地》等
·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
·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相关广告时段
·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云南广播电台等:
·网络媒体:
新浪sina、雅虎yahoo、网易、搜狐sohu、阿里巴巴、中华企业网、中华企业网、新华网、千龙网、易通、中国财富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
·平面媒体:
1)、报社:《云南日报》、《音乐生活报》、《中国电视报》、《北京广播电视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中国经营报》、《上海文汇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济时报》、《南方周报》、《中国企业报》、《文汇报》、《经济观察报》、《经理日报》、《国际贸易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中国财富报》、《音乐周报》、《文艺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精品购物指南》、《消费日报》、《华夏时报》、《北京信报》、《科技日报》、《北京晨报》、《中国电影报》、《家庭周末报》
2)杂志:《中国社会导刊》、《市场瞭望》、《商界》、《中国企业家》、《中国管理导刊》、《商业周刊》、《时代周刊》、《财富名人》、《中国经济信息》、《中国财富》、《新财经》、《中国名牌》、《人力资源》、《中国新时代》、《环球工商》、《华人风采》、《投资与理财》、《企业管理》、《人物》、《北京电视周刊》、《北京青年周刊》、《经济学家》等
·录制的节目成品出版发行及对外发行。
策划单位:中央电视台世界地理频道《名扬中国》栏目
中国中央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
《康舰视界》栏目
《健康中国行》栏目
2010年03月
第二篇:方言,乡音,乡情
方言,乡音,乡情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就地域方言而论,她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反映。方言通俗的讲就是地方话,是土语,是乡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中的“乡音”就是指方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人就孕育一方通用的语言。方言就是乡音,乡音就是乡情。不管你在天南地北,只要听到熟悉的乡音,一股浓浓的乡情就会充满心间。方言就成了俩位同乡认识的媒介,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和纽带。使远在他乡的你,倏然间有一种回乡的感觉;乡音犹如山涧淙淙的流水,在心灵的深处叮咚,这一丝一缕的乡情流过你的心田,你独在异乡的寂寞和疲惫,顿然间便风轻云淡了。
我的家乡清水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虽然地域面积不算辽阔,但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却孕育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方言,其特色各自迥异,在民俗文化的长河中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清水河的东南地区以长城为界,与山西省的偏关,左云右玉接壤;衍生的方言与山西方言相近,俗称„晋语‟。这种晋语语系的方言,在我县的韭菜庄,北堡和单台子几个乡通用着。通常把”哥哥‟唤作„杠杠‟,把„我‟唤为„瓦‟,管„猪蹄蹄‟叫„猪齐齐‟,凡此种种,多若瀚星。有许多晋系方言用汉语言文字很难表达,若用语音表述却是妙趣横生。有一则小笑话在当地流传甚广。说的是一位乡官去某村调研,村官安顿其妻;“瓦(我)说是抹敢是(不一定)范书字(书记)来呀,晌午炒支蛋(鸡蛋)猪齐齐(猪肘子),甚不甚(一定要)提溜上(提上)一捆啤酒。‟简短的一句话,尽显„晋语‟风格。从这土的掉渣的语调中,使人联想到历史悠久的西口风情以及因其而衍生的民俗文化。
清水河的西部地区与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因此西部地区的方言又有„鄂尔多斯方言‟的韵味。这种„鄂语‟体系的方言,分布在我县的窑沟,喇嘛湾两个乡镇。其主要特点是简洁,有力,亲切。在语音方面,不分前后鼻音,不分平舌卷舌。常用的语气助词有;的,兰,哇,呀,了,来来等。语调„西不外外‟,俩人一见面,随口就问“吃兰木?”“吃甚来来”?“定猛真儿的繁忙不代表忘兰,节日的到来愿你心盒儿舒畅,曾落下的问候载次一圪蛋补上;让所有的关心都圪堆在载条短信盒儿,愿你天天乐得呲开个嘴,笑得泼害害的。”逢时过节,用手机编一条方言短信,让远在异乡的亲人看到温暖的乡音,体会到浓浓的乡情。
清水河的北部地区与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比邻,方言属于“土默川方言”体系,是内蒙古西部方言的主流,分布在我县的宏河镇,五良太乡和城关镇,与呼市地区的方言相通用。当地百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方言词汇,常用的方言词汇有:个揪(蹲着),圪出(不展或有皱褶),些来嘘(一点点),姗(住的意思),袅牙(不好伺候),长圆长短(一定)。倒叉叉(衣兜),欢欢儿(快点),不带要(懒得去),偷悄巧儿(偷偷地),灰出落(不好的习惯),各产(撒娇),个塌(唠叨),亥跋子(鞋),个影(恶心),受应(舒服),日怪(奇怪),黑将来(黄昏),燕个儿(昨天),闹不机迷(不知道)等等。也创造出许多具有趣味性的方言詈词(骂人话)。比如形容一个人鲁莽的(坎货,坎球,坎子,坎不外外,坎七愣八,坎不愣怔);表示短的(球长长);表示小的(球大大);表示不道德的(灰头,灰货,灰个泡,灰个蛋,讨吃货);表示不怎地的(蛋球是,日球寡);表示傻愣的(傻蛋,楞货,二百五,半吊子,二不球球,二球胚,愣眉悻眼)。方言詈词虽然粗俗不堪,但却饶有风趣,如果你是清水河人,听起来就会感到热乎乎的亲切。有一县干部到乡下去调研,在田间地头与一老农唠嗑。“大爷,今年的庄稼长得怎样?”“蛋球是”;“村里的粮食够吃吗?”“日球寡”,“那就多卖些羊增加点收入”,“羊长得球大大,卖了就做害兰。”这语言铿锵直白,透着淳朴憨厚的情韵,同乡人听了分外顺耳,感到这方言是最具亲和力的语言了。
清水河的方言最能体现出乡情的,莫过于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不同风格的地方方言,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从而表达出不同的风土人情。
流行于我县东南长城沿线的“踢鼓子秧歌”,从民末清初流传至今,历经几百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之所以能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其唱腔中带有浓重的“晋语”方言风味儿是功不可没的。每到一处表演,开始和结尾,都要唱一首四句歌,“高高的山上一疙都蒜,一个蛋捣成七八瓣,走的走来散的散,想看秧歌明个儿看。”其歌词用当地方言唱出,犹如山间的泉水,清纯干净。乡情浓郁,润心润肺,每每观之,总是赏心悦目。
在我县西部地区盛行的“爬山调”,具有广泛的趣味性,它的基础语言就是当地的方言,乡音浓重,乡情流溢,因而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南山疙瘩雾生云,难活不过个人想人;东山的糜子西山谷,哪个达想起那个达哭;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饭碗想起你;想你想你实在想你,泪蛋蛋滴在那饭碗里。”有些现代歌曲,被当地人用方言改编演绎,也是别有风趣。比如歌曲《再别康桥》,改编后就成了“悄迷个触眼的鹅走兰,就像鹅悄迷个触眼的来;霍抖霍抖鹅的衣袖袖,不提溜走一疙瘩云彩;水根低的草草啊,个揪在那儿悄悄间活颤”。这歌词,外地人听了看了也闹不机密迷,当地人却如饮甘醇,如痴如醉。这就是方言的艺术魅力,使乡情澎湃,涌动不已。
地方戏曲《二人台》和地方《小品》,是清水河人最喜欢的艺术形式,在我县的北部地区尤为流行。每到农闲时节,村里总要唱几天红火红火。一个村子唱戏,邻近五里三乡的老乡都要赶来观看。喜好的就是这诙谐幽默的表演和熟悉亲切的方言。“想你想的不行行,去了医院吊瓶瓶;吃饭行不见菜盆盆,睡觉找不见炕棱棱;上班没有心情情,眼睛哭成个泪人人……”这段小品的台词道白,只有用清水河的方言道来,才能深切的表达出爱情的美好和甜蜜,如春风化雨,丝丝入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不就是思乡之情吗,不就是思念那一句句朴实的方言,那一声声动听的乡音,还有那一缕缕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情吗?
第三篇:歌词乡音乡情
歌词乡音乡情
我爱戈壁滩沙海走骆驼,我爱洞庭湖白帆荡碧波
我爱北国的森林 我爱南疆的渔火我爱那崭新的村落
我爱运河边村姑插新禾,我爱雪山下阿爸收青稞
我爱草原的童谣 我爱山寨的酒歌我爱那古老的传说
华夏土地呀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呀滋润哺育我乡音难改,乡情缠绵乡 情缠绵,乡音难改
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窝
华夏土地呀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呀滋润哺育我乡音难改,乡情缠绵乡情缠绵,乡音难改
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窝
第四篇:乡音乡情几多亲
《老区的足迹》之六.《情系桑植》征文稿
乡音乡情几多亲
(王学刚
2012年12月)
从1984年借调到长沙工作算起,至今已近30年。在这人生最宝贵的黄金岁月里,我除了收获工作的顺利、家庭的幸福之外,还收获了浓浓的乡情,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我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与工作在长沙的桑植老乡及家乡桑植县里的联系联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受到了普遍好评与尊重。我感到很欣慰、很成功、很享受!老乡们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亲切称呼我为“秘书长”、“会长”,我将此看成是对我的褒奖和鞭策。
一、热心老乡联络只因乡情
我来到长沙工作是个偶然,初来乍到有一种举目无亲的感觉。那时候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从长沙到桑植至少要两天时间,觉得好远。一天晚上,我在某商场闲逛。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桑植话,那种亲切、那种惊喜,让我激动难捺。循声望去,是一个年轻后生儿在买衣服。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一直看着他,他买好衣服走的时候我又跟他到一楼的大门口。我叫住他问是不是桑植人,他说是慈利人,外婆是桑植的,从小到读完中学都在外婆家里,现在常德工作。我虽然有些失望,但找找在长沙工作老乡的念头由此产生了。家的遥远、城市的孤独感,让我开始痴迷于寻找老乡、联络老乡的“业余爱好”。当年通讯联络不便,在城市里找人也主要靠写信。多方打听到的老乡,由于单位名称、地址或名字等没搞准确,寄出的信过 段时间后被退回那是经常的事情。有的没退回,但也没回复。原来,有的老乡收信后不知我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知我要干什么,就懒得回复。所以前几年这件事进展不大。
1988年我担任了单位办公室主任,发信函、打电话更方便了,便开始了正式编辑《桑植在长沙工作人员通讯录》(以下简称《通讯录》)的活动。我设臵了统一表格,将已掌握的老乡资料(开始仅十来个人)列进去到处寄送,并深情致函希望大家广泛联络,把熟悉的老乡资料填写后寄回,便于我编《通讯录》。为增强大家的信任感,我详细介绍了自己,还在《通讯录》设计的封面打印(铅字机打字再油印)上醒目的“责任编辑 王学刚”的字样。可能是这个举动起了作用,我收到的老乡来信一下子多了起来,打办公室电话找我的老乡也越来越多。这年末,《通讯录》中的人数就增加到了一百余人。
1990年,长沙市湘西民族联谊会(后称省会民族联谊会——以下简称省联谊会)成立,每年开展一次聚会活动。我将此作为联络桑植老乡的好机会,在积极参加活动的同时认识新老乡,不断扩充《通讯录》。
1993年开始,县里重视桑植在外工作人员的联系联谊活动,县委县政府等五大家每年初在长沙举办一次桑植同乡联谊联欢会(亦称团拜会、迎新春座谈会等)。使得在长桑植老乡联谊活动呈现出正规化、经常化的样子,很多邻县在长工作的朋友对此很是羡慕。我因在此之前做了那么些工作,已经有了“名气”,县里每次搞活动都是先与我联系,让我充当总联络员的角色。
二、桑植在长老乡联谊活动充满快乐
最早联络上的老乡基本上都是省直机关单位的。一是因为自己接触范 围所限,二是省联谊会当时的联络对象也是从省直单位开始的。后来,长沙市直单位、在长其它企事业单位的老乡也陆续进来了,望城、宁乡、星沙的老乡主动找到“组织”了。近两年,在株洲、湘潭甚至娄底工作的老乡也纷纷前来“入会”。目前,上了《通讯录》名册并有联系的老乡有四百多人(其中,厅级干部二十多人,处长一百多人,企业老总四十多人)。都是热心老乡联系联谊,具有浓厚家乡情结的骨干。
老乡们都习惯以“同乡会”来称呼我们这种联络机构,但实际上并没有正式成立这个组织。尽管成立很容易,省联谊会早就发出号召希望各县同乡多以省联谊会某县分会的名义开展活动,办个登记手续很简单。但我认为这个并不重要,老乡联系比较方便就可以了,成立个专门机构还是要制订章程规则、有专人负责具体工作,我们暂时条件还不成熟。关键是大家心里有这么个“组织”,有事找得到想找的人就差不多了。在这种状态下,老乡们叫我“秘书长”、“会长”我也没有什么盗用他人名义的不安,反而觉得很享受。
我们的联谊活动开展方式基本上是想找谁找谁、找不到就找我,并经常找理由多聚聚。我们聚会的主要理由有:⑴县里来人了;⑵新进老乡了;⑶老乡有“喜”了(主要在工作方面,如升职、晋级了,调动到更重要岗位了等);⑷县里有重要工作需要大家参与出力了;⑸好久没聚了;等等。
我总结并经常宣传老乡联谊的意义主要有:聚在一起说说桑植话,什么都可以讲,从而释放工作中的压力并从中得到快乐;扯些老乡及老家有些什么新鲜事分享快乐;老乡有要办的事看哪个方便帮忙大家共同快乐;谁出个新点子为大家制造新的快乐。
我特别注意并经常强调的是:老乡联络以不让老乡作难为底线。从桑 植出来个人不容易,老乡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老乡做好工作、干出一番事业,绝不能为一己私事给老乡添麻烦、出难题。我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我绝没有让老乡在与我的交往中难受过或有过压力,我认为这是老乡们不讨厌我甚至比较尊重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的收获与得意
几十年的老乡联系联谊活动,我作出的努力与贡献非常有限,但收获的却是无限的快乐和幸福,有些小事回想起来还会觉得开心与得意。
九十年代初开始,省联谊会每年组织一次湘西老乡都参加的大型联谊活动。尽管当时的活动内容就是逛逛公园,中午给每人提供一份盒饭(发餐票,用餐时凭票到指定地点领取),但我将此作为桑植老乡聚会的重要机会。每次我都在活动前逐个通知每位老乡,约定桑植老乡碰头的具体地点,活动时走在一起。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我挤在人堆里为老乡“抢”盒饭(那时我还算年轻)、自己掏钱为老乡买了几件矿泉水等“事迹”还常常被老乡们提起,并被大肆渲染和扎实“传诵”!
老乡们联系上以后举办个活动,召集大家集中一下很是方便。县里每年一次的在长老乡座谈会,大家每次都到得整齐且踊跃。1999年11月的一天,从北京来长沙的廖汉生委员长想见一下在长沙工作的桑植老乡。我于午餐前接县领导的通知后马上进行联络,下午两点半就有在长工作的处级及处以上干部六十余人赶到了廖老下榻的蓉园宾馆。廖老非常高兴,他亲切地与大家话家常,讲桑植的过去及他亲历的桑植战事,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距今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当年与廖老共度一下午欢乐时光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常常为老乡们津津乐道。
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自然是在长沙老乡联谊的重要内容。在 每年县领导召集的座谈会上,老乡们都踊跃为县里献计献策,不乏良方和好点子。为县里争取建设项目立项是省会老乡对家乡最有效的支持方式之一,我积极地参与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如我所在的省地矿局主动立项安排资金三百多万元对桑植全县境内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提供全面详细的地质矿产资料供县里招商引资等。
2007年上半年,在县里挂职的熊超群副县长找到我,想在交通厅为桑植争取一个公路建设项目,需要找在交通厅规划办的老乡钟新民。钟与我私交不错,是“同乡会”骨干积极分子,家乡情结很深。我们一拍即合,马上行动。从看资料选项目到立项申请报告如何写,怎样找相关领导陈述等具体细节,都是多次聚在一起反复商量。最终该项目立项成功,预算总投资2.4亿元。在当年省交通厅立项的所有公路建设项目中,唯独桑植这条为县道,其它全为省道建设项目。
对县里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和重要活动,老乡们也积极参与,必要时出钱出力。2008年上半年,为解决桑植贺龙教育基金会注册资金问题,县领导向延根来长沙要我在长沙老乡中组织募捐。我为此先后五次分别宴请不同的老乡,动员大家捐款。这件事我做得大张旗鼓、理直气壮。我的理由是:凡是能从桑植出来到长沙工作的,肯定是首先得益于桑植的教育。没有读过书的人不可能来这里工作,我们对桑植的教育感恩回馈理所当然。为教育捐款是最大的善举,为桑植贺龙教育基金会捐款更是我们无上的荣光!自己为了起个好的带头作用,也积极外出募集资金。最终募得拾万元人民币,通过我们集团公司财务直接转帐到贺龙教育基金会帐户。在长老乡参加这次捐款的有50余人,共捐款40余万元。参加在县里举行的募捐大会后得知,桑植贺龙教育基金的募集额已经满足了基金会注册的要求,我从内心感到高兴。
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桑植老乡通过公选考试来到长沙工作,我对此权作自己家的喜事来对待。必定设宴招待,隆重庆祝,并详细询问有什么困难和需什么帮助。趣事之一是,小罗考到财政厅还没体检就找我“报到”了,当晚宴请并开展了娱乐庆祝活动。后来他常常说起,那晚太激动,通宵未眠,我给他开的豪华单间,“好大的床,睡不着……”。
逢年过节,我都会收到老乡们的祝福短信。今年春节,一位到省里工作不久的青年老乡发来一条让我十分激动的短信:“敬爱的王会长,因为您,让我们这些初到城市的山里娃觉得有个温暖的家。感谢您……”。这不就是我致力于老乡联络所要追求的目标吗?顿时,一种成功的喜悦、幸福与满足感油然而生!
(王学刚,男,土家族,桑植瑞塔铺人,现任湖南省地建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第五篇:《乡音乡情》教学反思
《乡音乡情》是北师大版四年级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中的主题二的第一课时。在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见识了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之后,学生的视线开始转向广州民间文化探索。
《乡音乡情》让学生体验了与乡音乡情与家乡人独特性格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自发地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的积极情感。教材中,展示了民间歌曲、手工艺品、四川变脸等。充分挖掘了地方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合作,体验,交流等方式,了解更多的家乡文化,体会家乡情,品味民间的生活文化。
四年级的学生,因为平时的接触的少,学生对传统的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民间音乐,工艺品并不了解,通过课前在网络上查询的资料以及对家里长辈的咨询,学生对书中的“乡音乡情”才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上,激发孩子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对家乡城市的热爱。课上我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别查有关民间戏曲音乐,手工艺品,民族乐器等内容,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探究体验,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PPT等形式像全班展示本小组的合作成果。乡音是家乡传统文化的根,它能勾起人们浓浓的乡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乡传统的优秀文化已濒临失传。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古诗、欣赏戏曲、观看童谣表演,让学生懂得乡音是海峡两岸之间割不断的情缘,体验乡音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通过班级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民间音乐的资料以及学生的现场参与和精彩展示,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化学生对乡音乡情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乡情,使学生从乡音中感受家乡民间音乐鲜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增强传承乡音乡情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