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2 00:5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第一篇: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1、新中国成立: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⑵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⑶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②国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3、抗美援朝:。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邱少云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烧身,壮烈牺牲。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4、,规定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②土改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③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④意义: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5、⑴。⑵制定宪法:年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①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搞经济建设,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②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不要凭主观愿望办事。

7、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有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8、文化大革命: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错误判断,认为共产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决定发动一场群众性的“文化大革命”。

⑴导火线:1965年《文汇报》发《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⑵全面发动:①标志是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表《516通知》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做出《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②文革的实际指挥部是中央文革小组。⑶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⑷结束: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

文革的性质和后果:性质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对我国造成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是“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后果是①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践踏。②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的损失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们应该从文革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提示: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经济建设上。⑵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⑶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个人崇拜。⑷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⑸保持稳定,反对**等。

9、全国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⑴、准备: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其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②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中,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⑵、召开:1978年12月底,北京;⑶、内容:①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⑷、意义: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改革:①农村的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城市的改革:1985年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12、对外开放:⑴经济特区:1980年建有区;1988年海南省建立,海南岛成经济特区。⑵对外开放格局形成:①十四个开放城市: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②三个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③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城市开放。④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世贸组织多哈会议批准加入。

14、法制建设的成就:⑴主要任务: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护改革成果,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⑵1982年新宪法规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⑶1986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⑷1979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作较大修订。

15、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⑵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⑶1982年又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⑷新时期又制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⑸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重点是改变现行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16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出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⑵、“十四大”(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⑶、“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7、民族团结的加强:⑴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⑵、管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⑶共同繁荣: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先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②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实行因地制宜、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方针,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8、一国两制:⑴构想: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得到全国人大通过。⑵实践:①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②1999年

澳门回归祖国。⑶港、澳回归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两地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使港、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树立了典范,推动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19、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⑴1992年,达成共识,以口头表述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⑵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八项主张”。

20、国防建设:⑴1949年人民海军和空军先后建立。⑵科技强军:6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⑶1966年二炮创建。

21、外交成就:⑴、20世纪50年代:①1953年周恩来总理同印度、缅甸总理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②1954年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③1955年中国出席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⑵、20世纪70年代:①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22、现代科技之花:⑴“两弹一星”:导弹“东风1号”;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4年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⑵“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3、教育事业的发展: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⑵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4、体育: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获得28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三名;年,北京申奥成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获得32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二名;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中国获51枚金牌,金牌总数第一。

第二篇:中国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直皖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它们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日支持皖系段祺瑞,把持着北洋军阀,美英支持直系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相对抗。1920年7月,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对皖系段祺瑞发动战争,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直奉共同把持北洋政府。

宁汉合流: 1927年9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同汪精卫集团在反共的基础上实行反革命合流。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合流”。“发表了《中国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宣言》,宣告国民党“统一”完成。9月20日,新产生的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在南京举行就职典礼。国民政府发表成立宣言,“宁汉合流”的实质:他们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宁汉合流后的政府,仍称南京国民政府。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至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三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重庆谈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此次谈判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处于主动。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的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新县制

抗战时期,国民党推行的新县制是以孙中山的“县自治”学说为理论依据,主要内容是将保甲融入地方自治,健全基层组织,以强有力的保甲组织来推动地方自治。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国民党的基层政权,加强了国民党在基层和农村的统治,也有利于国民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抗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而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

西安事变 : 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蒋介石。其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皖南事变:1941年1月4日,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奉命北上到日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但在茂林一带,突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两千多人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这个严重事件,震惊中外,史称“皖南事变”。

延安整风运动

1941年初,为了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彻底清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高级干部和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一次普遍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着重提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推动了高级干部的整风学习。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作正式结论。整风运动结束。

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

直皖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它们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日支持皖系段祺瑞,把持着北洋军阀,美英支持直系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相对抗。1920年7月,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对皖系段祺瑞发动战争,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直奉共同把持北洋政府。

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会议。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主要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为日后 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基础是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批判了成为当时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 中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八一宣言:是1935年8月1日,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又称《八一宣言》。宣言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卖国内战政策所造成的民族危机。《八一宣言》的发表,标志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基本形成。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开幕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纲,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组织纪律;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共一大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关于工会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关于加入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等决议。二大制定了一个完备的党章和纲领,明确指出中国当前要进行反帝反封的民主主义革命。并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为以后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共的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国民党一大(名词解释或简答)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大会《宣言》中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决定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选举了有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等参加的中央领导机关。国民党就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黄埔军校(名词解释)

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7 年改为中央军官学校。1927年前,这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干部,为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

东北易帜(名词解释)

“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独立”,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为维护祖国统一,于1928年12月在中国东北将原北京政府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九一八事变(名词解释)

日本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军关东部队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中国守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大部撤至山海关以内,只有一部分进行了抵抗。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刺激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掀起空前大规模的抗日救国运动具重大影响。

七一五政变(名词解释)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日趋反动。7月15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正式决定“分共”,公开背叛了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从此,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香港海员大罢工:香港海员反对英帝国主义压迫而举行的大罢工。1922年1月12日,香港的中国海员工人反对英国资本家的压榨,要求增加生活待遇,遭到英国资本家的无理拒绝后,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林伟民、苏兆征等领导下开 始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宣布撤销封闭工会的命令,并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罢工胜利结束。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胜利,鼓舞了全国公认的斗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南昌起义: 又称南昌起事。是指1927年8月1日于中国江西省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它的意义是建立了红军和为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由张太雷、黄平、等人领导的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中共广东省委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在中共中央直接指导下领导广州地区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暴力革命,也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

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红四军到达兴国颁发了《兴国土地法》。土地法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归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和使用。满足贫雇农的土地要求,增强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基本形成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极大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

一二·九运动 :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数千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 6 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它打击了日帝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南京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蓬勃开展,标志着民族革命新高潮的到来。

国民会议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场重反帝反封建运动。1923年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军阀政权、揭露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召开国民会议。全国人民的响应,各地先后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形成了反对军阀的民主运动。但军阀段祺瑞为巩固其反动统治,于1925年召开“善后会议”,抵制国民会议的召开。3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持下,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以与“善后会议”相对立。对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反动面目、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原大战

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1930年3月,阎、冯、桂三派将联名通电反蒋,4月蒋介石下讨伐令,军阀混战在中原地区全面展开。到9月中旬,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率军入关,11月初,大战以反蒋各派的失败而告终。混战历时7个月,双方使用兵力共百余万,死伤三四十万兵员,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无计。

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的一次币制改革。国民政府为谋求稳定币值﹐摆脱财政经济危机﹐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改革实现了自清末以来,历届政府为克服币制紊乱,屡经拟议而没有实现的币制改革。对缓和当时金融危机,稳定经济,保存国家抗日战争经济实力起了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塘沽停战协定:蒋介石委托北平政务委员长黄郛和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秘密交涉停战的问题,1933年5月在天津附近的塘沽正式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塘沽协定规定在长城以南设置100公里的“非武装地带”,中日双方撤出在非武装地带内的驻军,非武装地带的治安由中国警察担任。塘沽协 定是屈辱性的协议,默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和热河的占领,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致使华北门户洞开,方便日军侵华。

华北事变: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而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其内容应包括“河北事件”及《何梅协定》;“张北事件”及《秦土协定》;“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及“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些事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华北地区,故称华北事变.。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与日军板垣师团4000余人作战,歼灭日军三千多人,俘战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是为“平型关战役”。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摧毁了日军直取太原的军事计划,支援了国民党军队正在准备的忻口会战,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6、国民革命军(名词解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组建的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决议将所辖军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由共产党人担任。取得了东征和北伐战争的胜利。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民党政府军队仍用这一名称。

训政纲领(名词解释)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纲领性文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独揽,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治权亦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的“指导监督”下由国民政府行之。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制。

官僚资本(名词解释)

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攘外必先安内(名词解释)

是“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反动政策,反映了国民党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急剧变动时期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基本认识。蒋介石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策略,反映了其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的本质。

`

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迟滞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迟滞。

原因:(1)“一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加紧侵略和掠夺。(2)军阀政府在政治上保护帝国主义特权。经济上打击民族工业。(3)各派军阀的不断混战纷争,直接破坏工农业。

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

主张:(1)“好人政府”(2)省自治和联省自治(3)废督裁兵

评价:局限:都否认或忽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是中国的根本乱源;反对或不赞成反帝反封的革命,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证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

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而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外国商品减少或停止输入中国,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刺激了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第三,由于辛亥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和法令,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四,由于各地人民掀起的抵制日货、美货运动等斗争,又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拓宽了国内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民族工业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 第二,在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大大超过民族资本; 第三,重工业仍然控制在外国人手中;

第四,就中国经济结构的整体而言,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3、新社会力量的成长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2)城市小资产阶级数量的增加(3)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发展: ①自身优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这使得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最坚决、最彻底。第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大城市和大的企业中,便于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三是中国工人阶级绝大多数来自农民,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②弱点:人数少、年龄轻、文化水平较低、易受农民意识和封建思想影响等。

六、新文化运动

基本评价(1)贡献:批判了封建主义;传播了各种思潮;造就了时代巨人。(2)局限性:主要局限在知识界;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

1、民族矛盾: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2、阶级矛盾: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

3、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

4、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5、新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6、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1、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2、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3、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

4、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五四运动的战果

释放被捕学生与群众;罢免曹章陆的职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问:为什么中国能够拒约?

1、中国的要求使合理的;

2、中国人民的反抗运动;

3、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

4、在巴黎的留学生和中国华工积极斗争

(五)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既是一个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问: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4、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五四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组织基础、干部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

(1)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帮助,孙中山决定联俄联共(2)中国共产党政策,策略的转变。

积极成果:政治上确立了新的革命纲领。大会通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采纳中共提出的反帝反封的政治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 11 大的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意义: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它促进了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成为国民革命高潮的起点。国民党经过改组,逐步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了联盟。

第一次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

必要性:国民党:孙中山长期以来革命活动的失败、国民党内部的堕落 共产党:“二·七”罢工的教训(孤军奋战)

可能性:国民党:需要革命新鲜的血液、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共产党:国民党的革命性、一定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一定的实力、有合作的诚意

外部因素:共产国际的知道和帮助

3、中共采取“党内合作”的原因、作用、存在的问题

原因:(1)共产党人当时力量弱小;(2)国民党自身的涣散;(3)国民党有合作的可能性;(4)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威信(5)在南方建立了较为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作用:(1)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于中共从工运低潮中走出来,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2)容易被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其获得新生,促使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存在问题:(1)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出现了陈独秀“右”倾错误。(2)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及其教训

综合因素:a.共产国际和领导人时代局限(国情、革命规律、革命道路、“左”的政策等)b.陈独秀和孙中山及合作方式;c.蒋介石叛变和客观上革命力量太小; 12 d.陈独秀作为党的总书记,对于大革命的失败应当承担个人应负之责。e.当时的中共中央及其他同志对大革命的失败也应当承担责任。4.总结原因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共产国际指导失误。c、中共犯了错误。d、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e.毛泽东与陈独秀在革命理论方面的原则分歧

经验教训: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2.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3.必须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武装力量。4.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正确的路线和策略。

二、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A.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①香港海员罢工(1922.1.12—3.8)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1922.5)③劳动立法运动(1922.8)

④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2.9)⑤开滦五矿大罢工(1922.10)⑥最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2)(此后工运暂时转入低潮。)

意义: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

教训:中国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能战胜强大敌人的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武装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B.工人运动特点

工人阶级在自己的政党的领导下觉悟迅速提高,罢工斗争从主要是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经济斗争发展到主要是为争自由、争民主权利,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斗争。

工人的组织程度明显提高,出现了地方总工会和产业总工会。中国人工阶级是益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政治力量。

六、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简)

目标: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1、关于没收土地的对象:①“八·七”会议:只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对小地主(50亩以下者)采取“减租”政策;②1927年11月8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和一切私有土地;③中共“六大”进一步明确只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2、关于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一般是以乡为单位,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并以原耕地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3、关于土地分配后的所有权:土地公有即苏维埃政府所有,农民使用,禁止买卖。1931年春:使用权和所有权均归农民,可以租、借、买卖。

4、关于阶级路线:“六大”:土地革命中“主要的敌人是豪绅地主”,“无产阶级在乡村中的基本力量是贫农,中农是巩固的同盟者”,要使富农“中立”。基本确定了土地革命正确的阶级路线,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路线。

意义:土地革命的意义:

1、阶级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被压迫的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成了农村的主人。

2、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后,生产积极性极为高涨,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苛捐杂税的废除,农民生活很快得到改善。

4、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翻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

八、红军及“围剿”战争的胜利原因:

1、在战争实践中,形成一整套科学的适合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战略上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作战中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和集中兵力的原则;作战形式上采取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

2、苏区根据地积极开展红军建设,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

3、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战,增强了红军的作战力量。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了军民关系的团结;军民共建根据地,为反“围剿”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1、政治军事上,以华治华。组织伪政权和伪军,进行清乡、扫荡、护路等活动,镇压抗日力量,维护日本统治。

2、经济上,以战养战,加强掠夺。统制军需民用产业,掠夺军需物资、农副产品;抢占银行银号,掠夺金条现款;移民圈地,强征兵役、劳役。

3、文化思想上,奴化教育。推行“忠良国民”教育,宣扬“和平反共建国”、“中日亲善”、“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论调。

(1)、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采取侵华新政策,加紧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诱降。(2)、是国民党统治集团所固有的反共本性的再现。

如何评价百团大战

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武装发动的最大战役,打击了敌人,鼓舞了士气,提高了威望及敌后战场地位。发动时间偏早,规模过大,攻坚之多,对外宣传过于渲染,从而引起了日本占领和蒋介石的高度重视,解放区进入最艰苦的时期。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评价:

1、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并大量消耗日本的军事力量。

2、为沿海沿江工业的内迁,为西南大后方的奠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掩护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3、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和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乃至尊敬。

4、虽取得局部战役的小胜,但最终都失败了。

客观原因:敌强我弱;日军准备充分,国民党军队危促应战。

主观原因:单纯防御,一味强调阵地战与敌人拼消耗,战场上军事指挥不足,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互不协调。

对敌后战场的评价:

①开辟敌后战场是国共两党的共识。

②我军敌后战场的活动有力地牵制大量的伪军,严重威胁了在沦陷区的统治,使其始终不能集中力量用于正面战场,这对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上作战是有力的 支援,在战略上扩大了对敌作战空间,延长了作战时间。

③我军的敌后战场对于恢复和发展国民政府在沦陷的政权组织建立扩大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起关键性的作用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相同点:(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3)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4)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

(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

(5)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

(6)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7)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

(8)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经验

1、原因:日本:侵略、非正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敌后战争;国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意义:(1)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对世界反法西斯做出重大贡献。(4)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2、敌后战场克服严重困难的政策和措施

1、政治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1/3;左派进步分子1/3;中间派占1/3)。

2、经济上:开展减租减息、发展大生产运动和实行“精兵简政”。

3、军事上:开展全面的对敌斗争。“三反”:反清乡、反蚕食、反扫荡。

4、思想上整风运动

 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目的。

 原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意义: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高度统一,确立了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

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和平解决和意义(简答)

原因:①从根本上说,是日本对我国的侵略,引起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激化;②红军对东北军的打击,使张学良感到继续“剿共”毫无出路;③蒋介石一向利用“剿共”来消灭杂牌军,使张逐渐觉醒④东北军士兵要求打回老家去的强烈愿望影响张的转变;⑤国民党内部党派斗争,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要求抗日的结果;⑥共产党政策的积极影响,促使张放弃“剿共”转向抗日。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大大推进了全国抗日形式的进展,被认为是挽救国家民族一大危机,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转折关键。它不仅是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对推动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和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简答)

从必然性上看:①从中国的社会性质来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独立,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可能性,所以必须进行武装斗争。②从中国的革命性质来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有发动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才能夺取胜利。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③从中国的城乡关系来看,城市是反动统治的中心,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反动势力相对比较薄弱,有条件进行武装建设。

从可能性上讲: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红色政权地建立有可乘之机。②大革命已开拓了革命群众基础。③全国革命形势必然向前发展。④已经有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存在。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要紧的条件。

第三篇: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五四运动

1919年4月30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和会逼迫中国接受严重侵犯主权的中日“二十一条”。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要求废除“二十一条”。会后,游行队伍向使馆区前进,被军警阻止,又前往曹汝霖(外交次长)住处赵家楼胡同火烧曹宅。军警的镇压使运动更加高涨。6月3日,运动扩大规模,学生组织讲演团开展爱国宣传。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2万多工人首先罢工声援北京学生。很快,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份100多个城市。五四运动终以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而告结束。“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传播,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反对。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31期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他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器都能做的事”。他主张“少谈些主义”,是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胡适主张“多研究些问题”,是反对“根本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一点一滴地进行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35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问题与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他针对胡适反对“根本解决”的观点,指出“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中统一战线的内部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公开分裂。通过论战,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新潮社P6 新潮社正式成立于1918年11月19日,是由北京大学傅斯年、顾颉刚、徐彦之等人发起的。从1919年1月1日起,《新潮》月刊出版。新潮社成立伊始,就积极投入到新文化运动当中,新潮社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支生力军。反对封建伦理和复古倾向,追求新道德和新文学。“五四”运动后,新潮社与国民社一起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大作用。

六、评析科学与玄学的论战P25 科学与玄学的论争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问题。应当说,在极度缺乏近代科学理性的中国,弘扬科学理性精神,并在这种基础上确立一种新时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绝对必要的,在这一点上,虽然为时半年之久的沸沸扬扬的大论战最后并未得出什么直接的结论,但论战本身大壮了“科学派”声威,“科学人生观”成了不言而喻地被接受的共识。

“玄学派”们(从梁启超到张君劢)在中国必须改造、必须进步、需要近代科技、需要富国强兵等认识方面并没有提出异议,他们显然不是反动派,只是他们倾向于认为在这之前更需要一种合乎中国国情的价值观的确立,以指导和规范这种近代化的社会转型。然而他们借欧洲一战后的精神危机来宣告“科学破产”以论证自己的价值选择之正确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而把新时代价值确立的核心寄希望于“自孔孟以至宋元明之理学家”的内心修养和“精神文明”更是匪夷所思。因为正是这一传统理路造成了当时中国的现实困局,仅此一点,就足以使中国进步的思想界和青年知识分子唾弃他们的选择。

“科学派”在辩论中的忽略至少有二:除了现代化转型必须有不割断传统的价值观确立——之外,另一个被忽略的合理内核就是“玄学派”所坚持的人生观属性的个我和自由特征。“玄学派”对这个问题的把握是不失其敏锐的。

这场论战,就哲学观念来说,双方都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窠臼,但是论战的真正实质并不在于关于科学的评价和哲学的分析,而在于争辩建立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或信仰。这是一场关于人生观的争论,这种关于人生观的争论,又是以选择何种社会改造方案联系在一起的。在科玄论战展开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陈独秀、邓中夏、瞿秋白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中国青年》、《新青年》上发表了评论文章,在基本支持科学派的同时表明了自身的一些观点与看法,揭示了论战双方哲学思想上的唯心主义错误,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科学方法论的传播有着积极作用。

4.20世纪初,中国面临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混战局面,有哪些救国主张?

①教育救国:晏阳初,平民教育,使人民有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策划平民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并于1923年成立了著名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下称“平教会”),任总干事。②重农救国:梁漱溟、高践

四、李若飞等人,倡导建设,核心是通过乡村建设,近达理想社会。就是实现社会主义,为消费而生产,而非为盈利生产。③实业救国:张謇,包括农工商,建立发展新式工业,采用资本主义方式发展国民经济。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④科学救国:詹天佑、竺可桢、李四光等一批留学生,科学是为救国第一事,成立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鼓吹科学救国。⑤共产主义救国派: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宣扬马克思主义,进行阶级斗争 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共和政府;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地价,征收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他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的一律平等;把民权主义解释为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独有的民主政权;把民生主义解释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反对少数人操纵土地和以私有资本操纵国民生计;并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就是新三民主义。直皖战争

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锟与皖系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的对抗。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荐的12名代表和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出席了会议。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确定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大会还确定党成立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孙文越飞宣言

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从广东退居上海,绝境中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1923年1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在香山路中山寓所内与孙中山会晤,商讨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问题。以此为精神,1月26日,双方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表明孙中山开始抛弃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寻求国际进步势力援助的愿望,使国共第一次合作有了基础。国民党一大(名词解释或简答)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大会《宣言》中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决定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选举了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瞿秋白等参加的中央领导机关。这样,国民党就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黄埔军校(名词解释)

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7年改为中央军官学校。1927年前,这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学校。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政治干部,为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它既为蒋介石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也为共产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省港大罢工

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反抗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举行的大罢工。广州和由香港返回广州的罢工工人、市郊农民、学生和黄埔军校学生军举行集会游行,英、法帝国主义军队以机枪群众射击,造成沙基惨案。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积极支援省港大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加强对罢工的领导成立了以苏兆征为委员长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并组成工人纠察队,严密封锁香港和沙面租界.这次罢工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坚持到1926年10月结束,历时16个月,是世界罢工史上罕见的。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锻炼了工人阶级,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西山会议派(名词解释)

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邹鲁等11人于1925年11月23日在北京西山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议案,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党部,因此这些人被称为“西山会议派”。其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谢持、邹鲁等人党籍。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西山会议派与蒋介石集团合流。

三二○事件

中山舰事件亦称“三二○事件”。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为了排斥共产党人,夺取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权,指使欧阳格以黄埔军校驻广东省办事处的名义,命令海军的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调派中山舰到黄埔候用。第二天,中山舰开到黄埔。蒋介石却诬指中山舰擅自开入黄埔,是共产党阴谋暴动。20日,蒋介石以此为借口,命令逮捕了李之龙。扣押中山舰,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武装,拘留第一军第二师中的左派党代表和政工人员四十多人,宣布广州全市戒严,还包围苏联顾问团住处。对这次事件,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主张依靠工农群众,坚决进行反击,打击蒋介石的反动气焰。但是,由于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采取退让政策,以周恩来为首的全体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蒋介石夺取了第一军的军权,三名反对蒋介石的苏联顾问被解聘回国。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打击共产党、篡夺领导权的开始。中山舰事件

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右派加冯争夺革命的领导权。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借口共产党“阴谋暴动”,在黄埔扣押中山舰,逮捕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李之龙,并扣留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中共中央派张国焘至广州,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同意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通过这一事件,蒋介石不仅打击了中国共产党,还打击了国民党左派,并大大加强了他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戴季陶主义

1925年6、7月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的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以阐述三民主义为名,提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反对容共政策的理论。戴季陶主义的出现,是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资产阶级力图分裂统一战线的征兆。它不仅促使国民党新右派形成,为其反共夺权作了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而且助长了国民党老右派的反革命活动,并从思想上把国民党的新老右派 联合起来,对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戴季陶的反动观点受到共产党人的猛烈抨击。整理党务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为篡夺国民党的党权而制造的阴谋事件。蒋介石为限止和削弱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在1926年5月举行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以所谓“消除疑虑,杜绝纠纷”为借口,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限止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及省、市党部中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的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全部交国民党中央保存;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和中共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指示,须先交两党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才能发出等等。陈独秀妥协退让,表示欣然接受。这样,共产党员担任的国民党中央部长被国民党右派所代替,蒋介石当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并兼任组织部长和军人部长,篡夺了国民党的党权。

北伐战争

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西路军解放了湖南,攻克了湖北武汉;中路军解放了江西;东路军解放了福建。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在北伐战争顺利发展,工农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集团加紧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准备背叛革命。1927年3月下旬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蒋介石即赶到上海,密谋策划反革命政变。由于第三国际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的右倾,对蒋介石抱有幻想,致使党和人民处于无戒备状态。4月12日,被蒋介石收买的青红帮流氓冒充工人,向分驻各处的工人纠察队队部发动袭击。随后,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并打死打伤纠察队员二三百人。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万余人、学生、市民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当队伍行至闸北宝山路时,再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屠杀,群众死百余人,伤无数。此后,蒋介石继续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捕杀。仅三天内,即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这次反革命政变为蒋介石建立反动的南京政府扫清了道路。二次北伐

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联合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党自称这次战争是1926年北伐的继续,故有“二次北伐”之称。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后,蒋介石把何应钦掌握的军队编为第一集团军,自兼总司令;将冯、阎、李的军队编为第二、三、四集团军,三人分任总司令。蒋冯阎桂四派取得了暂时的妥协,再度进行北伐,展开同奉系军阀的战争。蒋冯阎桂联合进行的“北伐”,实际上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军阀争夺北中国统治权的战争。这次北伐,尽管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除了新旧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但旧的矛盾和斗争很快就为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取代。东北易帜

奉系军阀将控制的东北地区归属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管辖的事件。1928年6月初,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被推为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继任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于7月1日发出通电,希望和平,主张统一。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对东北问题采取和平方法解决。1928年底,张学良冲破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宣布东北“易帜”,将原北京军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换成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表示服从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官。至此,南京国民政府便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中原大战

1930年春爆发的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1930年3月,阎,冯,桂三派蒋领联名通电反蒋,4月蒋介石下讨伐令,空前规模的军阀混战在中原地区全面展开.到9中旬,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率军入关,11月初,中原大战以反蒋各派的失败而告终.改订新约运动

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它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取消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以及收回租界、租借地、铁路、邮政及海关等。

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1927年1月,汉口发生一·三惨案,群情激奋,武汉各农工商学团体代表要求政府同英国交涉,抗议、惩凶、赔偿、道歉、由国民政府管理英租界等,限72小时答复。5日,武汉30余万市民举行反英大会,会后,一些群众冲进英租界,租界工部局人员逃避一空,国民政府遂成立汉口英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8日,国民政府组织了九江英租界管理委员会,接管了租界。

之后,英国政府软硬兼施,派代表到汉口来与国民政府谈判。英国出兵威胁,国民政府并没有屈服。最终,英国政府在强大的压力和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表示了退让。19日、20日,陈友仁和欧马利签订了收回汉口英租界与九江英租界的协定。这是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重要一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训政纲领(名词解释)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纲领性文件。宣布在国民党的领导下实行“训政”。训政时期统治权归国民党独揽,政权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治权亦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的“指导监督”下由国民政府行之。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制。

试分析《训政时期约法》(论述)中华民国时期蒋介石为使国民党***与个人独裁统治合法化而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1931年5月12日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会议”通过,6月1日公布施行。这个“约法”是1928年10月国民党《训政纲领》的具体化,它的中心内容是加强蒋介石集团的统治效能。实质:①文件虽然采用某些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形式,但本质上是以国家根本法确立国民党***的政治体制。规定“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国民政府主席、委员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约法”的解释权也由国民党中央行使。②它虽在一些条文上允许人民有各种权利和自由,但后来又立了不少“法”,限制人民的权利和自由。③关于国计民生问题,除一些空洞条文外,没有给人民实际利益,连孙中山倡导的平均地权也只字不提,却规定以“国家”和“中央”的名义兴办工矿企业和垄断专利、专卖事业,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评价:

蒋介石为获得反对派以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支持,在不妨碍建立个人独裁统治的前提下,作了某些妥协和让步,如暂时承认党权仍高于政府主席,不提出“总统问题”,也规定“民营”事业“予以奖励及保护”等,致使这个约法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从1931年公布到1948年5月举行“国民大会”后结束,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共施行十八年。

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事件,是对1929年发生的中苏冲突的称.1928年,东北军阀张学良将军宣布归附南京国民政府,同时宣布反共,中国实现了表面上的统一。1929年7月,张学良在南京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下,开始驱逐中东路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同年7月18日,斯大林掌握实权后的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并命令苏军在中苏边境黑龙江吉林段准备武装介入。在美国的调停下,张学良被 5 迫在伯力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 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四省发动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在革命最危险的关头批判了右倾错误,坚持了革命的旗帜,扭转了革命危机的局面,但没有注意防止“左”的倾向。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的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主要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9月9日开始,起义军先后向长沙进攻。但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受挫。9月19日,毛泽东文家市召开会议,决定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起义部队在三湾村进行改编。经过改编,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尔后,起义部队兵分两路,经湖南转至江西,10月抵达井冈山。从此,这支起义武装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员张太雷、苏兆征、叶剑英和周文雍等同志领导举行了这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12日中午召开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亦叫“广州公社”。苏兆征为政府主席,这是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城市政权。红色革命政权仅存在了三天。其后,反动派五天内屠杀了5700人。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多次反围剿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

①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5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②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3万人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③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此时,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红四方面军数战不利,被迫撤离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10万军队还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进攻。红三军团在夏曦 6 等人的错误指挥下,伤亡惨重,被迫转移到黔东。

④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⑤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头幕。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日军关东部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原计划挑衅中国军队,但中国军队并没有动作,日本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东三省。为了转移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东北局势的关注,加紧扶植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为了迫使国民政府作出妥协。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这就是“一二八事变”。日本通过一二八事变,达到了拼凑伪满洲国(3月1日宣布成立)和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的双重目的。长城抗战

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又大举向长城各口进攻,驻守长城沿线的中国军队奋起抗战,特别是宋哲元29军在喜峰口、关麟征的二五师在古北口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给日军以重大的杀伤,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援。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镇压抗日运动,阻挠前线抗战,使长城抗战遭到失败。华北事变

1935年驻华日军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而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1933年驻华日军以武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后,由于战略重点转向准备对苏作战和防范英、美,其侵略方针由单纯的武力征服改变为在继续准备发动武力进攻的同时,全力推行“华北自治运动”。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步骤,虽一时得逞,但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一二·九运动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旗帜下,以极大的民族义愤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继续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挽救民族危机。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而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福建事变

1932年“一.二八”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企图使十九路军与红军两败俱伤。由于受中共关于合作抗日主张的影响,十九路军将领逐渐觉悟到与红军作战是没有出路的,又由于中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厌恶内战、主张抗日的情绪的推动,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福州南校场召开大会,发表《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人民权利宣言》,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推选李济深为人民革命政府主席,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陈友仁、徐谦、戴戟、黄琪翔、李章达、余心清(代表冯玉祥)等11人为委员。11月22日,该政权正式成立,李济深兼军事委员会主席,陈铭枢为文化委员会主席,余心清代经济委员会主席,蒋光鼐为财政部长,陈友仁为外交部长,徐谦为最高法院院长,李章达为政治保卫局局长。福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对外宣言》、《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最低纲领十八条》等文件及一系列政策法令,制定了福建人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在政治方面,对外提出排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否定一切帝国主义所订立之不平等条约;对内主张打倒军阀,铲除封建残余制度,取消党治,还政于民,打倒蒋介石和卖国残民的南京政府。在经济方面,提倡发展民族资本,奖励工业建国,立行耕者有其田,实行计口授田。在军事方面,将十九路军所辖5个师10个旅扩充为5个军10个师的番号,成立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蔡廷锴任司令,辖兵力六、七万。11月26日,福建人民政府即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作战协定。此后,双方就政治、经济、军事、贸易诸方面进行了广泛接触。自1933年底至1934年初,蒋介石动员了大批军队,大规模进攻福建,并勾结日本侵略军共同向十九路军“进剿”。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福建人民政府在日蒋优势军队的围攻下终于失败,其领导人先后转赴香港。该政权以十九路军为中心,由国民党内外一批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人士发起建立,是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方面抗日反蒋力量的一次重大集结和联合斗争。两广事变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1936年6月,两广地方实力派打出“抗日救国”的旗号,发动了两广事变,进行反蒋活动。蒋介石调集大军,准备一举进占两广,内战一触即发。由于全国舆论纷纷反对内战,两广事件遂告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

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又称卢沟桥事变。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中国人民进行的八年抗日战争从此开始。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抗战。1937年8月9日,日本以虹桥事件挑起战端,13日,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开始。8月23日以后战事迅速扩大,日军转入进攻。9月30日,日军发动总攻。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12日上海沦陷,会战结束。这次会战给日军以严重杀伤,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和胜利的信心,为沿海工业内迁赢得了时间。它打破了日军主力由华北沿平汉路南下直冲武汉,速战速决征服中国的计划,有利于持久抗战。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抗战能力刮目相看。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对中国同胞的屠杀,是惨无人道的暴行,为天理所不容。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进攻安庆起,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止,历时约4个半月。这场以“保卫大武汉”为口号的大规模战役主要在武汉外围展开,日军前后投入武汉作战的兵力达35万余众(是时,日本全国陆军的总兵力约90万人),8 中国参战的部队则更达130个师,约100万人。整个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纵横数千里。会战时间之长、参战兵力之多、规模之大,是八年抗战期间任何一次战役所不能比的,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新四军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战的人民军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8省边界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第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分任正、副参谋长,袁国平、邓子恢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同时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下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改编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

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发动的一场旨在破袭日军交通线,粉碎其囚笼政策的著名战役。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日军交通线,歼灭日军有生力量,摧毁日军据点,进行反“扫荡”战。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但也刺激了日军,对根据地实行“治安强化”和“三光政策”,让1941和1942年成为中共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大局,同意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调到江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移师北上。6日,当部队行至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八万余人的伏击。双方兵力悬殊,新四军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少部分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接着蒋介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揭露了国民党勾结日伪实行联合“剿共”的阴谋,打退了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并重建和扩大了新四军。缅甸远征军

1942年1月4日,日军开始进攻缅甸,英缅军节节败退,日军迅速进逼仰光。这时,英方才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第6军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虽经苦战而未能挽回缅甸防御战的颓势,但他们入缅抗击日军,使得驻缅英军免除了危机,平安撤往印度,并为尔后组织印度防务赢得宝贵时间。中国远征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请求而组织的一支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日军于1942年1月发动了侵缅战争。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英国政府请求组成远征军,于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在前3个月的激烈战斗中,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队以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东吁保卫战、仁安羌解围战等胜利。1944年5月,强渡怒江,先后攻克日军滇西据点腾冲、龙陵、芒市等。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原远征军撤退印度的部分)在芒友会师,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远征军返回国内。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豫湘桂战役

1944年4至12月日本侵略军为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1943年,为摧毁美国在中国的空军基地,阻止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日本决定发动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线。日军从本土及中国东北调集了各兵种部队总计约51万,是中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战役共分河南会战、湖南会战和广西会战三个阶段。在河南,国 9 民党军队汤恩伯部纷纷溃退。日军轻取郑州、洛阳等地,打通了平汉铁路。在湖南,日军占领长沙以后,又向衡阳进攻。衡阳是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中国的空军基地。日军使用大批毒气弹和燃烧弹,致使衡阳全城化为火海。在广西,日军攻占桂林、柳州、南宁,国民党军队向西撤退。1945年1月,日军打通了粤汉铁路。在历时8个月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损兵五六十万人,丧失国土达20万平方千米,丢掉城市146座,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日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始终也没能全线通车。此次战役,给正面战场的打击极为沉重,形成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败。国民党军事上的大惨败又引起了空前的政治动荡。这是国民党消极抗战和政治、经济、军事腐败的结果。但是,参加豫湘桂作战的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在多处与日军进行了鏖战,使日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史迪威事件

1942年3月至1944年10月,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围绕着美国援华战略物资的分配、调整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以及国民党军队的改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史称史迪威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积极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使其继续抗战和加强对国民党政府的控制。但是,由于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战中迅速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使美国政府十分忧虑。在如何看待共产党及其军队问题和争夺军事指挥上,蒋介石和史迪威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战略以及与其相关的是否装备中共军队、租界物资控制权的方面,并由此导致蒋、史矛盾不断激化。1944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史迪威调离回国。史迪威来华与史迪威的被召回,是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史迪威将军作为一名正直、坦率、公正的美国军人,在华期间“曾对中国之抗战事业与中美两国人民真正友谊的建立,有过很大的功绩”,被誉为“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政府代表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此条约最大要点是关于外蒙古主权问题,换文内容为:“鉴于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华民国政府同意,将在日本战败后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外蒙的独立”,并同意“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后,在苏联尊重东北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新疆的内部事务;不援助中共”等条件下,允许将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是否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1]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被苏联操控的外蒙当局监视和控制下举行公民投票,结果显示97%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欺骗国内外舆论,争取时间发动大规模内战,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为尽一切可能争取民主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的假和平阴谋,中共中央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于8月28日由延安飞至重庆。经过四十三天的谈判,在10月10日,公布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虽然共产党方面作出了重大让步,仍未能达成协议。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向解放区进攻。这次谈判表明了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揭穿了国民党污蔑中共“不要和平”的谎言。1946年政协会议

按照《双十协定》,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的斗争围绕着政权与军队问题进行,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此次政协会议体现了各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政协协议的规定,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在很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收到普遍欢迎。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81、制宪国大(名词解释)

蒋介石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取得美援,给其反动政权尽快披上“民主”外衣,决定于1946年11月12日召开国大。11月8日蒋介石发布所谓的“停战令”,延期三天后,11月15日在南京召开了“国民大会”。这次国大的任务是制定宪法,故称为“制宪国大”。经过40天的争论,12月25日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国大闭幕。

这部宪法抄袭了西方资产阶级宪法中一些关于平等自由的条款,并揉进了一些政协宪草协议的此举,但它违背政协决议精神,实质上仍是1936年“五五宪草”的翻版。它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因此对于这样的国大及宪法,中国共产党、民盟和其他民主人士是坚决抵制的。82、行宪国大(名词解释)

为了拯救即将崩溃的局面,挽救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1947年11月,国民党政府成立了以孙科为主任的国民大会筹备委员会,在国民党内成立了“选举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大会代表的选举和筹备事宜。1948年3月29日,行宪国大在南京举行,蒋介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4月19日,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为中华民国总统。其后,国民党内部各派经过激烈的争夺,大会经过4次投票,于4月29日选出李宗仁为副总统。5月1日,大会闭幕。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其后,组成了行宪后的政府。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更加激化。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整编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及影响、意义。

一、背景

(一)国内背景 1.皖系军阀的统治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 3.新文化运动与新社团的成立

(二)国际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和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2.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二、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三、两个阶段:“六三”之前 “六三”之后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方式:集会、游行

罢工、罢课、罢市

意义: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与社会发展来看,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价值,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影响:①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思想解放、妇女解放、全盘西化。②政治方面的影响: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抵制日货。

简述北洋军阀混战与政府权力的更迭。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陷入分裂割据局面。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为争夺北京政府的最高权利,不断爆发大规模的混战,北京政府权利不断更迭。

(1)从1917年7月至1920年7月的三年间,北京政府由皖系军阀执政:

“府院之争”中,以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实权。皖系执政时的中国政治,时称“两团政治”,即督军团和外交团支配北京政府。皖系通过对德宣战扩展军力,抛弃《临时约法》,新组安福国会;以主权换取借款;奉行“武力统一”政策,到处用兵。北京政府声名狼藉,引起南北政治势力的普遍不满。

1920年5月,以曹錕、吴佩孚为首的新直系抓住时机,通电主张南北和解,逼皖系退出北京政府。7月10日至23日,直皖军队之间发生战争,奉系张作霖率军入关助直系作战,皖系大败,直系和奉系入主北京政府。

(2)1920年8月至1924年10月,北京政府进入直系军阀专政时期:

联手击败皖系的直系和奉系,在北京政府的权力斗争中矛盾再起,并日益尖锐。1922年4月,张作霖调兵入关,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张景惠部临时倒戈,奉军全线崩溃,张作霖被迫退回关外。

直系军阀的黑暗统治,遭到南方革命势力的反对,掀起反直高潮。9月15日,张作霖趁机再次率部入关,掀起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次由于冯玉祥部反戈一击,直系大败。总统曹錕宣布辞职,奉系军阀开始掌权北京政府。

(3)1924年10月到1928年6月,北京政府为奉系军阀专政时期:

1924年11月,段祺瑞就认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实权掌握在奉系与冯系军阀手中。奉系与奉系不久即因势力范围的争夺而爆发战争,直系残部孙传芳与冯玉祥联合攻击奉军军队,冯玉祥又对奉系将领郭松龄策反成功,导致第三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大败告终。

综上所述,以军力为基础的军阀政治,必然伴随着抗拒民主、践踏法制和对权利的争夺,破环社会经济的发展。

★军阀混战和北方政局演变

1、直皖战争

袁世凯死后,军阀分裂为多个派系,主要有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等。从1916年到1918年,黎元洪和徐世昌先后担任总统,但段祺瑞控制着北洋军阀政府的实权。段祺瑞使用“武力统一”手段,企图统一全国,但直系吴佩孚对他大为不满,不积极用兵,终使段祺瑞“武力统一”终成泡影。之后,吴佩孚与湘桂粤滇诸系军阀组成对抗皖系的同盟。与此同时,直系的曹 锟与奉系张作霖联合,组成了直隶、江苏、湖北、江西和东北三省的七省反皖同盟。到1920年4月,已经形成直奉联合、共同抗皖的局面。

1920年7月14日,段祺瑞的皖军与张作霖的奉军和曹锟、吴佩孚的直军发生大战,初战时,皖军全力急攻,直军连连败退,17日后,吴佩孚击溃西路的皖军,19日,东路皖军也溃不成军,24日,直奉两军入京,战争以直系获胜而告结束。战后直奉两系达成分赃协定,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处于直奉联合控制之下。

2、直奉争夺和第一次直奉战争

直皖战争后,直奉矛盾加深。1921年12月17日,北洋政府组成了以梁士诒为首的内阁,奉系占有优势地位。梁士诒上台后,同意日本要求,借日款赎回胶济铁路,抑制吴佩孚的军饷,更加激化了直奉矛盾。其卖国行径更遭到全国反对,1922年1月,吴佩孚和直系及各省军阀通电声讨梁士诒,导致梁士诒下台。

梁士诒(1869~1933)字翼夫,号燕孙,三水人。光绪进士。武昌起义后为袁世凯内阁邮传部副大臣、大臣,曾策动电逼清帝退位,为袁世凯窃国篡权奔走效劳。南北和议达成后,任袁总统府秘书长兼交通银行总理,成为旧交通系首领。1913年5月担任财政部次长,代理部务。1915年9月,又组织了全国请愿联合会,为袁世凯帝制复辟效劳。袁死后被通缉,潜逃香港。次年张勋复辟,力主讨逆。1918年,任交通银行董事长和安福国会参议院议长。1919年1月被委任为外交委员会委员、战后经济调查委员会委员。1921年12月在张作霖支持下,出任国务总理。次年,被直系军阀赶下台,逃往日本、香港。

梁士诒内阁倒台之际,正值广东孙中山准备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出兵北伐反抗直系。此外,直系内部不和。张因此以为反直时机成熟,于是调兵入关进驻京津。在奉军大兵压境之际,直系内部消除不和,曹锟表示愿意作战,吴佩孚调集大军,到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开战后,双方在长辛店、马厂、固安一带激战。在东线,奉军发动猛攻,直军败退。在西线,双方犬牙交错,混战相攻。5月4日,原属直系冯国璋旧部的奉军第十六师临阵倒戈,西线奉军迅速溃败。受西线影响,东路奉军斗志全消。奉军退往关外,然后宣布东三省“联省自治”。

奉系虽败,实力犹存。由于孙中山在南方已开始北伐,矛头直指直系。吴佩孚无法两面作战,于是直奉双方接受英美的停战建议,于6月18日签订停战条约,直奉战争结束。北京政府大权则由直系独揽。

3、直系统治下的北方政局

击败奉系,直系掌握北京政府的实权。但此时直系内部发生分化,曹锟、直系诸将、各省军阀以及势力渐大的冯玉祥等人,出于各自的利益,对势力如日中天的吴佩孚都生不满之心,形成反吴势力。1923年初,曹锟使用各种手段驱黎下台,以越俎代庖。6月13日,黎元洪被迫出走,“逼宫”成功后,曹锟以40万元收买国会议长,以每张选票5000-10000元的高价贿买了500多个议员,然后通过国会“当选”为总统,被人们称为“贿选总统”,参加贿选的议员被称为“猪仔议员”。

4、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1924年9月,为了争夺上海地盘,直系江苏军阀齐夑元和皖系浙江军阀卢永祥之间爆发了江浙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卢永祥失败,齐夑元势力扩大到上海。另一直系军阀孙传芳占领浙江。

江浙战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奏。直系站在齐夑元一边,奉系站在卢永祥一边。因江浙战争,张作霖调集大军向关内进攻,吴佩孚亲率大军迎击。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正当第二次直奉战争进行之中的时候,直系重要将领冯玉祥趁北京城空虚,率军从前线倒戈回师,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总统曹锟,并且成立了“中华民国国民军”。

北京政变使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战局发生急剧变化,直系军队很快被奉军打败,吴佩孚被迫率领几千残部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北京政变的影响

1、使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直系在北方的势力被消灭,国民军控制了北京;奉系大批入关,占领天津,与冯玉祥的矛盾迅速激化;段祺瑞欲东山再起。

2、冯玉祥邀请段祺瑞出任大元帅,并电邀孙中山北上。1924年11月,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在北京成 13 立,以段祺瑞为临时执政。

3、北京政变促进了北方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段祺瑞重新执政和善后会议

1924年11月10日,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在天津举行会议,决定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推举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冯玉祥的这一错误决定,导致了政局的全面逆转。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形成过程

答:①外部原因:共产国际的压力,苏俄一手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②国内原因: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的形成

联俄《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容共党外合作与党内合作 ③现实原因:“二七惨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我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形成过程:

1.苏俄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

以苏俄为核心的共产国际支持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因此苏俄大力促进国共合作。2.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的形成 联俄:《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容共:党外合作与党内合作 3.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政策的确立

反对 :陈独秀致维经斯基信;争执 :西湖会议(与会双方就中共党员是否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两党的合作的议题进行了争论);确立:中共三大 中共为何最终同意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外部原因:共产国际的压力 现实原因:“二七惨案”

4.国民党改组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仿照苏俄党的式样,改组国民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党内合作和“三大政策”。

简述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过程(战略),胜利用原因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北伐胜利原因和历史意义

①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在于它是国共合作的、革命的、正义的战争,在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目标指引下,国共两党率领各革命阶级、阶层团结战斗,共同对敌;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指导,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②在于广大北伐军将士英勇作战,顽强杀敌,所向披靡,屡建奇勋;

③广大工农群众的热情支持,各地群众运动的有力配合,也为北伐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此外,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军事顾问的指导和帮助,北洋军阀内部矛盾重重,也是北伐战争迅速取胜的重要原因。

⑤北洋军阀倒行逆施,祸国殃民,讨伐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顺乎人心、合乎潮流,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⑥正确的战略方针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首先主攻吴佩孚的作战方针,使战争取得了主动权。历史意义:

北伐仅一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极大地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基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

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

蒋介石在各次新军阀混战中为什么能够取胜?

(1)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是残害人民的无义战,混战双方都不可能得到人民的真正支持。他们都打着曾经起过革命作用的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以正统自居,殊不知,国民党业已在堕落中死亡。反蒋派企图蕲求于动听但空洞的纲领和口号,以此来蛊惑人心,其结果几等于无。但是,蒋介石集团控制着国民党中央党部和中央政府,他可以凭藉这块金色招牌,以中央的名义签署“讨逆”、“戡乱”宣言和命令对付反蒋派,为自己出师“平叛”披上一层名正言顺的外衣,能够欺骗、麻痹、迷惑一些游离在各大派系之间的军阀、政客和一部分落后的下层人们,或为其效力,或使之恪守“中立”,不至于替反蒋派卖命。

(2)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双方经济实力的竞赛。从军力和经济力两方面来衡量,蒋介石集团的实力无疑占压倒的优势,各反蒋派无法与之攀比。

(3)各反蒋派内部不统一,矛盾重重,离心离德,以至于危机四伏,无法凝聚成一股坚强的力量,这种状况为蒋介石的拉拢收买政策提供了可乘之机。

(4)各反蒋派(当然也包括反蒋的政治派别)唯利是图,都将为本集团谋眼前利益奉为至上圭臬,他们之间芥蒂丛生,不肯联合起来共同倒蒋,当一派与蒋介石集团准备厮杀或鏖战正酣之际,其他各派则以鼠目之光来衡量利害,确定行动方针,或坐观局势的演变,待机而动;或直接与蒋介石集团勾结,乘人之危,27落井下石,以图私利。

(5)蒋介石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的阴谋家,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其恪守不渝的信条。为了配合其武力“削藩”政策,他充分利用自己掌握中央大权,控制全国经济命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采取官钱双管齐下、酒色相伴而行的卑劣手段,极尽收买拉拢、分化瓦解之能事。这是蒋介石集团在军阀混战中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不可小视的原因。

请简述币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措施和意义(重点)废两改元

背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金融货币极为紊乱,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改革措施:1928年,经过经济学家、浙江政府委员马寅初提议统一国币应先废两改元。1933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规定一律使用银币,不得再有银两。意义:从此确立了银本位制度,统一了货币。

缺陷:中国是用银国,不是产银国,以银做本位,必然会受世界银价波动影响。法币

背景:在中国推行废两改元前后,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也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白银政策的变化,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银根紧缩,物价低落,市场萧条,失业人数与日俱增,沉重打击了民族工商业。改革币制再次迫在眉睫。

改革措施:1935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财政部币制改革布告》,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定货币,不得行使现金(包括金银及银元在内),以防止白银偷漏。至此,沿袭已久的银本位制废止了,以纸币为本位的新货币──法币应运而生,揭开了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新的一页 影响:南京国民政府以法币为全国统一货币,禁止使用银币,严禁白银出口,奖励白银进口,对社会上的 杂银、银制品,积极进行收兑。这些措施,使国家的现银储备增加了,金融稳定,物价回升,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1936年发展到中国资本主义的最高峰。

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中国货币,并最终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这在中国货币发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为稳定外汇,规定法币对外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金1先令2便士半,100元等于美金30元。外汇的稳定,不仅可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使法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趋于稳定,不至受到国外银价放长或紧缩的影响,这对国内资金积累是极为有利的。

法币的价值基础已不再是银本位,但也未规定其含金量,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并无价值,潜伏着无限制滥发钞票的危险,一旦发行失控,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对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其变化,你该如何评价?(重点)答:变化:

当日本加紧入侵中国的时候,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①早在1931年7月23日,在江西督师剿共的蒋介石针对国内外情势的变化,发表告国民书,内称:“惟攘外必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这是“攘外必先安内”见诸文字之始。

②国民政府把“攘外必先安内”正式作为应变图存方针和基本国策,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以后,“国民政府立即确定安内攘外政策,作为奋斗图存之方针。在策略上,则是以军事外交相配合,以外交掩护军事,以剿共扫除军事之障碍,更以建设充实国力”。

③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江西督师剿共时长篇讲话,说: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就是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我们应当坚确认定革命军当前的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

④随即于六月十八日,在五省清剿会议上,确定第四次围剿计划”。蒋介石叫嚷:“‘攘外必先安内’,是古来立国的一个信条”。他的“第一个”责任,“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

决定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攘外”、“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所面临的一对矛盾。确定二者谁先谁后、谁重谁轻,关键在于确定“安内”的含义。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有时是把“剿共”当作“安内”的全部内容和主要的矛头指向,有时“剿共”又仅仅是“安内”的一个方面。如果“安内”是“攘外”的前提,那“安内”就不仅仅是解决与共产党的矛盾,还包括使国民党内部团结统一,使分裂割据的地方实力派统一于国民政府之下,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等等。

这些,蒋介石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讲话中也都是承认的。然而更多的时候,他是把“安内”与“剿共”等同起来。这种对“安内”解释的不确定性,不仅说明蒋介石把共产党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也说明国民政府也在同时进行抗日的准备。无论“安内”含义的广窄, “攘外必先安内”都不能说明国民政府不愿抵抗甚至卖国投降,而只能说明它虽然终究是要抵抗的,但它的抵抗是有条件、有前提的。而这条件、前提的对错则另当别论

多方评价:

台湾学术界普遍肯定“安内攘外”政策,认为从其内在逻辑的发展来看,“安内”是手段,在实行过程当中,必然是先发生的,其最后目的是指向反帝国主义,以争取民族生存、国家独立。在政策的连贯性上,“安内”与“攘外”是在同一方向上,仅是步骤有先后次序有别而已。1935年前后,随着“剿共”军事形势的变化,经济、国防建设的逐步加强,国民党内部团结意识的增进,国民党政府施政重心由“安内”一端移向“攘外”一端,是十分正常的现象。1935年以后“攘外”举措的增加,得力于前期的“安内”举措。如果后期“攘外”措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则不应完全否定前期的“安内”努力。

大陆学者则一般认为,为了“安内”,蒋介石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对日本人的侵略挑衅妥协退让,受到全国 16 人民的抨击与唾骂,而日本人却利用这些时机不断的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与扩张。其结果,正如王造时1935年所说:“误国害民,人民不满,只能是外固没有‘攘’,内更不能‘安’”,得利的是日本,导致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不断丧失。影响:

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深化和南京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使中国主权和领土不断丧失,促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国民党内的爱国将士和一些地方实力派纷纷要求抗日。简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重要)

①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在不久以后的抗日战争时期,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中共抗日的指挥中心,有利于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②在斯大林时代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推举自己的领袖和领袖集团,标志着中共开始走向成熟。长征锻炼了党和军队,集合了五湖四海的中共精英,造就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人才,为中共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组织、干部基础。

③长征显示了共产主义运动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增强了中共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和影响。长征宣传了中共主张,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引起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崇尚自由、反抗暴政的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直接影响。一些西方记者、传教士开始深入陕北苏区,报道中共真相,成为中共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桥梁。

④铸造了活泼丰富的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广大红军官兵深厚、宽广的爱国热忱,坚定的思想信仰,坚强的意志,团结友爱、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道德品质,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精神源泉。

⑤红军长征的影响已经跨越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西方学者高度评价了长征精神:非凡的壮举,伟大的传奇;20世纪的一大奇迹;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伟业;“长征塑造了一代人”。

西安事变的原因,各界人士的不同态度,历史意义,及其评价。原因:

(1)日本对中国步步侵略和国民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所造成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是西安事变发生的重要原因。

(2)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特殊处境,也是西安事变发生的重要原因。

(3)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及其对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工作,最终在在西北地区初步形成红军和东北军、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新局面,这是推动西安事变发生的又一原因。(4)张学良和蒋介石的性格使两人的冲突不断激化,推动了事变的发生。各界人士的不同态度:

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全国和全世界都非常震惊。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种势力都从各自的国家或阶级、集团的利益出发,对事变作出不同的反应。

日本:日本对事变更加关切,起初它得悉事变由主张抗日一派将领所发动,颇为惊恐。但又觉得既然蒋介石是亲英美的,未尝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扶植亲日派何应钦上台,更便利于它对中国的侵略。因此它竭力挑拨南京与西安的关系,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

英美:英美早已不满日本得寸进尺地侵害它们的在华利益。它们非常担心蒋介石被杀,亲日派掌权,使它们在华的利益蒙受更大的损害。所以极力主张和平解决,以便维持住蒋介石的统治。它们看出张杨通电的中心是抗日问题,所以主张蒋和张杨妥协,反对南京政府讨伐张杨,并一再声言愿意进行调解。苏联:苏联在事变后,《真理报》、《消息报》均发表社论和评论,坚决支持中国抗日,因此“切盼能早日迅速和平解决”。但又说张杨的举动是“以抗日运动从事投机”,“实足破坏中国反日势力之团结”,甚至怀疑有日本人的策动。

主战派:西安事变的爆发,完全出乎南京政府的意料,南京政府陷入一片混乱。何应钦、戴季陶等力主“讨伐”。一些汉奸和伪军头目如李守信也发表通电,声言愿与南京合力讨伐张杨。一时战云密布,大规模内战 17 有一触即发之势。

主和派:南京政府中与蒋有密切关系的宋氏家族和孔祥熙等人,坚决反对何应钦、戴季陶等“讨伐派”的主张。他们认为“讨伐”西安,势必置蒋于死地。因此,他们主张营救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件。当时,在南京的冯玉祥等,也主张和平解决,避免内战。冯玉祥曾电劝张学良放蒋介石回南京。宋、孔这一派的主张很快在南京政府中占了上风,最后决定着手营救蒋介石。他们找到端纳(澳大利亚人)这个先后作过蒋介石与张学良顾问的人,先飞西安进行试探。

评价: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内战基本结束,给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建立了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西安事变也是中共党起死回生的重大转机,是中国革命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新的起点。国民党错过彻底解决共产党问题的机会,中共和红军得以在陕北立足,才有了以后的发展。因而,中共方面对西安事变、对张杨评价颇高,称其改写了中国历史,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台湾方面一方面也认为事变“为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此事促成中日八年战争,中国击退日本”,另一方面则认为:西安事变“促成中共坐大,终于窃居大陆”,“关系国家命运至深且巨,举凡中日战争之提前爆发及中共战时之坐大,驯至大陆10亿同胞陷于中共暴政之下,推源祸始,实皆肇端于这一不幸的事件”。蒋介石指出:发动西安事变,张学良是“待罪之人”。在国民党看来,事变阻止了安内攘外政策的执行,给了中共以活口,使中共得到喘息机会,留下了祸根,并给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华良机。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形成: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政治路线和基本策略。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要独霸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从而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抛弃过去的成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形成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论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路线和策略﹐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

1936年5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声明愿意与一切进攻红军的武装部队停战议和﹐一致抗日。8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书中国国民党﹐提议国共两党结成抗日统一战线。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全党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主动调整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改变过去“抗日反蒋”的口号﹐确定“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与当时在西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实现了停战﹐并结成了共同抗日的同盟关系。同年12月12日爆发了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内战﹐从此初步形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新局面。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经过激烈斗争﹐通过了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决议案。“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特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上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相比,有着新的历史特点。

1)它的成分极其广泛复杂。因为这个统一战线的任务和目标是团结全民族,反抗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因此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中小地主、甚至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当权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空前未有的。

2)它是以国共两党的两个政权、两个军队合作为基础的。一个是国民党领导的全国政权和军队,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政权和军队。其中,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它的中心支柱。这种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突出的特点。

3)这个统一战线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没有一个统一战线的正式机构。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共产党曾先后提出成立“民族联盟”,实行“党内合作”、成立“国共两党委员会”等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提出《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民族统一纲领草案》、《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协定草案》等作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共同纲领,但均为蒋介石所拒绝。最后,双方不得不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即没有成文,不固定,遇事协商,临时解决两党有关的问题。

总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国共两党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由于没有一个共同纲领,也没有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蒋介石集团虽然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但不承认两党的平等地位;特别在如何抗日救国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原则的分歧。因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3)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表明了蒋介石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证明了我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符合历史潮流,深得民心。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民族革命时期,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使我们党摆脱了以往狭小的处境,走向一个广阔的天地。此后,我们党利用这个统一战线,迅速发展了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猛烈地扩展了人民武装和政权;很快地发展和壮大了我们党的力量。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时,人民革命力量的新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步伐。

如何认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持久消耗战略

答:1932年3月,国民党召开四届二中全会,讨论对日问题,决定对日采取“长期抵抗”的方针。1932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提出对日须“作长期不断的抵抗”和“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的原则。

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实行了从“安内”为重到“攘外”为重的策略转变。一方面继续进行对中共军事“追剿”;另一方面加紧进行一系列对日抗战的准备工作。1935年,蒋介石视察了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西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深厚的经济潜力,促进了蒋介石树立持久抗战的思想。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作为中国抗战的基本战略方针,即在军事上“采取持久战略,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以转变优劣形势,争取最后胜利”。持久消耗战略形成的原因

①军政界有识之士尤其是蒋百里对蒋介石的影响。

②西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深厚的经济潜力,促进了蒋介石树立持久抗战的思想。③与蒋介石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确定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基本战略方针。

1、基本内容:以持久消耗战略方针对抗日本的速战速决方针。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通过防御战节节抵抗,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拖延战争时间,等待国际形势发生变化,造成中美苏合作作战的态势,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2、形成过程:

(1)萌发:1932年初,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决定对日采取“长期抵抗”方针。

1934年庐山谈话中,蒋介石认为中国应先做好准备,再与日本作战。并开始在国内建设军事,外交上寻求国际支持,与苏联恢复关系。1935年确定把西南作为抗战后方进行建设。

19(2)确立:1937年“七七事变”后,确立“不求战,必应战”的方针。决定到了“七七事变”这个最后关头要全力抗战,不得退缩妥协。1938年南岳军事会议上,提出抗战的两个战略阶段,分别为战略退却和转守为攻。

3、评价:(1)客观上符合敌我力量的对比,对奠定战争长期化格局,争取抗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2)西南抗战根据地的建立和阵地消耗战的艰难,两者持续进行,使中国获得稳定的后方,在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展开和敌后战场的开辟。对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作战的评价

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军队对日作战是积极的,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及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的战略目标,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中国共产党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战略掩护。

掩护了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政府机构和沿海沿江地区工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内迁赢得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能因为国民党军队打了败仗,而贬低或抹杀它初期积极的抗日行动在抗战全局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事实上,抗战期间,国共两党虽有“兄弟阋于墙”的一面,但主要的方面还是“外御其侮”。正面战场: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其原因主要是蒋企图依靠英美支持,一举击溃日本,从而避免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强大而威胁蒋的统治。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正面战场要承受敌人主力的攻击,压力通常很大,但敌后战场一般都是游击战,扰乱敌人,起围魏救赵,釜底抽薪之功效,减轻正面战场压力!我国8年抗日时期,国共合作,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因为当时,国民党实力比较雄厚,承受得住日本的正面进攻,虽然节节失利,但不可否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承受的牺牲。

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是一致的。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评析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及其意义。(1)原因:

1)南京失手后,国民政府没有直接迁都重庆,而是选迁往武汉,在日军进逼武汉的时候才迁往重庆的,从地图上看,这三地都位于长江旁边,当时在陆路交通不太方便的情况下,从水路撤退显然更为合适。

2)重庆的战略意义在于深居内陆,日军无法深入,根据日军当时的人力和补给,锋芒最多只能延伸到武汉附近,如果有能力进逼重庆,还有可能再次迁都。

3)四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在人力物力上都能长期支撑,而在四川,当时最重要的城市首选重庆,因为重庆为西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与西南各省联系密切,且有四川天险为屏障,有西南西北两大国际交通线为依托。

(2)意义: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活动与统治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与整个国家的政治事务中发挥首脑中枢和灵魂的重要作用。

六、评述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共两党克服困难的措施

(一)国民党:

1、西南大后方的奠定 随着日本入侵的逐步深入,为策国民政府中枢的安全,国民政府早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使开始考虑建设西北,以备首都西迁洛阳。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26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国民政府迁抵重庆。伴随着国民政府的西迁,战区工厂、文化教育也随之西迁。

抗战爆发后,沿海沿江工业又面临遭敌摧毁和沦入敌手的危险。为此,国民政府在爱国民族资本家的呼吁下,组织了大规模的工厂内迁。为避免高等院校遭敌破坏,国民政府在指导、组织工业内迁的同时,下令战区各高校内迁。高校内迁,保存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力量和科技精华,促进并推动了西南大后方的奠定和大后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工业与高校内迁的同时,战区的许多文化机构及文化名人也内迁西南,并形成两个高潮。

由于抗战中心向西南的转移,促进了西南后方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西南后方经济开发与发展,奠定了长期抗战的物质基础,打破了日本以占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迫使中国经济崩溃而败降的幻想。西南后方经济开发与发展,改变国内生产力不合理的布局,不仅促进了后方的稳定,而且对于西南近代经济基础的形成也有积极意义。

2、政治体制的变革和党政机构的调整 政治体制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设置了国防最高委员会;其二,调整地方行政制度;其三,设立和完善了各级国民参政会。

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国民党中央党部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行政院和国民党中央党部机构的调整,裁并了重复或职能一致的骈枝机关,停办或撤销了已丧失行政职能的闲散机构或因受战事影响已不能工作的机关,有利于划清行政与军事机关的权限,明确职能的分工,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经费的撙节。

(二)共产党:

1、反“扫荡”反“清乡”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采取了确保其占领区域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从1938年底开始,日军即以主要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和“扫荡”、“清乡”。为了抗击日军,保卫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英勇的反“扫荡”、反“清乡”的军事斗争。其间,具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战斗有黄土岭战斗、云岭保卫战和百团大战等。

2、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最先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继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之后,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又着手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转换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和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为其他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树立了榜样和范例。

抗日根据地政府的职能是两方面:一是发动、组织、领导抗日战争;二是在根据地内实施民主政治。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性质是统一战线的政权,即几个抗日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制。

3、抗日经济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抗日根据进行政权建设的同时,又大力进行了经济建设。根据抗日根据地内落后的、分散的小农经济特点,各抗日根据地均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在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中,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合作事业和对根据地以外地区的贸易,并发展金融事业。在保障工农群众利益的前提下,调节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利益和关系。

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各根据地分别采取了鼓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措施和减租减息等政策。并均取得相当的成效。

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坚持抗战提供了主要的物质保证。

4、抗日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级后抗日根据地大力进行政治、经济建设的同时,又极其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抗日根据地,文化发展的方针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人民 21 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教育政策,是以培养抗日战争中急需的干部,提高人民的民族觉性与文化水准为原则。

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及时地为边区的抗战和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培养了大批后备力量,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边区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边区民众抗日觉悟和文化水平。

评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1)从好的方面来看:

1)实行战时经济政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于与抗战有关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按照统一的计划,实行“统制”,这是国民党政府当时的唯一选择,2)战时经济统制政策是保证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统制”,从工业建设到财政金融,从物资管理到外贸出口,正是利用和依靠这些统制政策,才成功的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由于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改变了抗战伊始的被动局面,保证了战争的需求。也是中国人民完成神圣的抗战大业、运转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

3)利用工业统制建成了后方工业基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摧毁沿海工业基地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放弃抗战的企图。

4)利用粮食统制政策,维系了抗战军民的温饱。粮食统制政策维持了抗战军民生存的基本需要,稳定了军心民心,使国民政府的各级机关照常运转。

5)战时财政金融统制政策集中了财力,保证了军费支出和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

6)此外,外贸统制政策在进出口方面起到了保证供需,增加外汇的作用,对抗日有重要贡献。

(2)从不利的方面来看:

毋庸讳言,经济统制政策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此项政策是建立在牺牲人民利益、对全民的普遍掠夺的基础上的。

例如工业统制和限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人资本企业的发展,促使官僚资本主义迅速升级;田赋征实、征购、征借的“三征”政策,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萎缩,并进一步导致农村经济破产;物价管制、物资管制政策与专卖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

对经济发展危害最大、对人民掠夺最为残酷的一种掠夺方式就是与实行财政金融统制相关联的通货膨胀政策。此种掠夺以全民为对象,比之实行经济统制的掠夺,在范围上更为广泛,在程度上更为深刻。它给人民造成极大伤害,而国民政府则借此壮大了国家资本,政府官僚们借机大发横财,因而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战时统制政策是国民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而采取的一种必要且有效的经济政策,它保证了抗战的胜利,总的来说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但是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及政治造成的伤害却也是深远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种影响。

什么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权人员如何组成,是政权建设遇到的第二个大问题,它既表明了政权的性质,也直接关系到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和群众基础是否广泛。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不同,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不仅有工农代表,还有其他阶级阶层的代表,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需要。“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华中根据地实行“三三制”以后,原地方精英与新四军和抗日政权出现了少见的融洽气氛,特别是一些被选进或者聘任为参议员和区代表的乡绅,表现出空前的抗日热情。乡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减租减息的阻力也相应地减小了。另外,“三三制”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美苏对华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

1、二战期间,帮助中国政府,抵抗和牵制日本作战力量,减轻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印度支那战场的压力。美国当时的对华援助是很谨慎的:一方面不能过度削减对国民党政府的军事经济援助,以免削弱中国的抗日能力和影响国民党政府稳定;另一方面不能给国民党政府太充足的军事经济援助,以免国民党政府力量过于强大,在抗战后发动对中共的内战。

2、战后,支持蒋介石政府建立亲美联合政府。美认为只有支持蒋介石政府,才能保持美在远东战略利益,使中国成为在东方牵制苏联的力量。但又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中国的稳定对美的全球战略有重要意义。对华采取两手策略:给予国民党大量经济援助,恢复国民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另一方面调解国共两党的矛盾,鼓励两党进行协商、谈判。

3、赫尔利出任驻华大使是美国政策彻底走向扶蒋反共的标志。从此,美国一方面大力扶持蒋介石,一面反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调停国共争端为名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对华政策助长了国民党政策的反动,增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

苏联对华政策:不希望中国纳入美的战略范围,对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给予同情和支持,暗中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进入东北,对中共在东北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苏联和蒋介石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只支持蒋介石政府,并承诺以后只给蒋政府道义、物质的援助,并对中共施加了压力,要求中共不要反对蒋介石,不要打内战。斯大林一方面是出于民族利己主义的考虑,更主要的是他对中国革命没有信心,对人民革命力量估计过低,不相信中共,对敌人力量估计过高,害怕敌人。另外,斯大林怀疑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铁托式的胜利”,担心中共和南斯拉夫一样,使苏共和苏联的权威受到挑战和冲击。不过,苏联存在的本身就是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支持,苏联对美国有很大的钳制作用,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打破美国对华的孤立政策。《开罗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史称“开罗会议”。中美首脑晤谈后,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受罗斯福委托,根据美、英、中三国会谈和美中会晤精神,起草《开罗宣言》。

主要内容为:中、美、英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日本“占据”的中国所有领土,包括在清朝时割让的台湾、澎湖,以及中国东北,归还于中华民国;在适当时机让朝鲜半岛独立自主。

《开罗宣言》这个具有重大法律属性的国际文件,严厉谴责了日本自甲午战争和“九·一八”事变以来对中国的侵略,明确承认了被日本侵占的东北和台湾、澎湖都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公开赋予了中国完全收复国家领土主权的正当权利。

试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建国主张(简答或论述)

抗战胜利后国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建国方针:①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基本方针是坚持独裁内战。一方面说要“还政于民”,推行“宪政”,另一方面却拒绝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提出的民主要求,提出种种“先决条件”。1946年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同胞书》中说要“实现军令政令统一”,军队必须一律归还国家统 23 辖,企图通过1936年“五五宪草”使国民党***和蒋介石个人独裁合法化,披上“民主”外衣,不改变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和维护专制独裁政体。

②中国共产党:基本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提出要同国民党针锋相对的斗争,强调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中外一切反动派。中共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在新时期要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并宣言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实施六条紧急措施,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③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同盟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在重庆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民盟的纲领、政治报告、宣言和章程,主张综合英美的政治民主和苏联经济民主创立中国式民主 一些其他民主党派主张对美苏采取平衡政策,对国共取调和态度,要求政治民主,经济和思想自由;主张要求国民党改革政权,还政于民,给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人身自由,重新制定宪法等。

中共转入战略反攻的条件

①国共双方的兵力经过一年的交战,国民党军队不断失利,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均受到严重挫败,随着战争的推进,双方兵力已经出现了强弱消长的变化 ②国民党的军事部署存在很大的缺陷。

③在国民党兵力空虚、防守薄弱的中原地区,尤其是大别山地区,多是原中共的游击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地形复杂利于中共军队的灵活机动作战。

④经过一年在内线的作战,解放区的财力受到重大影响,尽早由内线转向外线作战,可以缓解解放区日益困难的生活和经济环境。

试析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教训。(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

1)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勾结,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由于当时革命阵营内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顿时遭到极大的损失,敌强我弱的局面更加严重;

3)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懂得不多,特别是北伐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在中央领导机关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在反革命势力向革命势力发动突然进攻的时候,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2)经验教训

1)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自身的发展。

2)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方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3)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4)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人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

试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胜非正义的战争,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取得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帝斗争失败历史,中国人民抗击世界法西斯侵略的时间最长,最早,8年时间里,创造了被压迫民族打败帝国主义强国一整套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作用: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人民八年间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解除苏联东西作战的危机,同时大大减轻了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1)原因:

1)1928年北伐打败奉系军阀,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作为中央国民政府的地位大大加强,为发起改定新约运动准备了前提。

2)一些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对华政策发生了改变,为改定新约运动的进行提供了可能性。1926年底,英国表态中国应有关税自主权。接着美国表示愿意放弃在中国的关税控制和治外法权。

3)北伐战争的时候,帝国主义制造了万县惨案,九江惨案等,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国民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取得民心,决定进行改定新约运动,4)这也是一个独立政府争取国家主权的表现。(2)作用:从历史条件看,这个运动具有积极作用。

1)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人民,南京政府用不太长的时间,先后与十几个国家签订新约,减少他们在中国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进步。

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3)伴随着改订新约运动的开展,关税大大增加,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改定新约运动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没有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分析国民党失败原因蒋介石父子对大陆沦陷都做了沉思,感叹国民党败逃台湾,大陆沦陷“这种浩劫,是谁为之?孰令致之?” 各国人士对国民党失败的看法:

国民党军事惨败,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特别是在美国,一场政治风暴随之而起,从国会、国家安全委员会以至各大媒体,都在质问“国民党是怎样倒下去的”?本来,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政权,是明白无误的,是从未动摇的。单从1945年到1948年,美国援助国民党540余架飞机,69个师的武器装备,希望国民党能够长期统治中国,以维护美国在中国以至在远东的利益。不料只经过了三年的战争,国民党竟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离开大陆,退守台湾一隅。在这种形势下,以麦卡锡为首的右翼势力,向美国政府提出了质询,并掀起了反共浪潮。在这种纷纷扰扰中,国务院发表了《对华关系白皮书》,对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含糊其辞。但《纽约时报》评论说:“白皮书向人们透漏的信息是,中国并不是被某个阴谋集团出卖的,而是国民党自己倒下去的。”

美国学者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自出版以来畅销西方,影响巨大,被誉为第一部尊重历史、客观、公正真实、完整的蒋介石传。作者称:“蒋介石属于那种少见的、非同小可的人物:这种人的勇气、公正能力、个人意志及其精力——全部耐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这种人对他们的时代和后世的不同影响取决于他们从事活动的政治背景、他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以及他们国家的大小、国力或重要性。”“蒋介石缺少那些将军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决条件——运气”,“他的运气糟糕透顶”。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并不是局部的、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失败,也不仅是军事上战役上的失败,而是全面的彻底的失败。这种失败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对此,败退台湾后的蒋介石有过许多反省。

①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般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五十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本党在社会上的信誉一落千丈,我们的革命工作苟且因循,毫无进展。老实说,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

史料:国民党接收官员的敲诈勒索、贪污受贿现象,给收复区人民留下极坏的印象,使他们大失所望。老百姓的胜利喜悦很快转化为对国民党腐败的强烈不满和愤恨。中央对于接收问题,根本没有全盘计划。于是,人民由希望的高峰跌进了失望的深渊。

当日本人占领了一地区,他们用日本军用券一块钱换取我们中央政府所行的法币一块钱,„„这时候如果 25 我们这边有一个人,他有一万块法币,那这个人必定很富有,因为那时吃一桌含有鱼翅、燕窝的酒席,才不过三、四块钱。在沦陷区,可以用一万块法币去换一万块日本军用券,人民感到并无吃亏,后来当汪精卫组织伪政权之后,他发行一种伪币,此时一万块军用券可换五千元伪币,乃等于贬值了一半,日本投降以后,收复地区人民自然欢迎使用法币,但财政当局宋部长竟规定两百元伪币换取一元法币,„„而这时候的法币早已贬值了,所以原有一万元法币的人民,只剩贬值的二十五元法币了。”这样一来,“所有的有钱人,都变成了穷人,无钱的人都变成了赤贫了。换句话说,我们已先替共产党把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弄得老百姓痛恨我们。

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实行币制改革,宣布废止法币,发行总数为20亿元的金元券作为本位币,限期收兑法币和私人持有的黄金、白银、银币及外汇,禁止任何人持有,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限制各地物价。然而,不法资本家和投机商人以各种手腕对抗币制改革,囤积居奇。上海豪门更将黄金藏匿,拒不兑换,唯有中下层百姓忍痛将手中的金银外币兑成金元券。10月初,市场出现抢购风潮,从上海席卷了整个国统区。国民党政府限定的物价防线,被彻底冲垮。随着金圆券的急速贬值和彻底崩溃,国民党统治区的财政经济也无可挽回地陷入总崩溃之中。

②当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只重做官,而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为晚。

相反:中国则十分重视民生,毛泽东认为,赢得土地问题就赢得农民,赢得农民就赢得的整个中国。刘少奇主持的全国土地问题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激起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热潮。民众支持中共。

③一般知识阶级随风逐浪,道听途说,以共党所好好之,以共党所恶恶之,以共党之是为是,以共党之非为非,就是这样断送了我们的大陆„„一些自命为自由民主主义的人们,直接间接帮助共党,在政府区域内开展反内战运动。政府为剿匪的动员,特别是征兵征粮,到处遭受这一运动的阻碍。这些民族的败类,无耻的汉奸,更利用“和平”的美名,粉饰其投共投俄的罪行。反共阵营因而动摇,而士气民心亦为之颓丧。

国民党在抗战结束后迅速走向失败,共产党很快取得胜利的原因

(一)根基不牢

政治不稳,内斗任在;政治腐败,民心已丧;迷信武力,独裁失友。

(二)经济崩溃

依赖美援,基础薄弱;通货膨胀,法币泛滥;官僚资本,雪上加霜。

(三)军事失败

作战呆板,漏洞百出;协调失当,祸起萧墙;士气低下,投诚不断。

最后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在抗战胜利后到内战爆发前,国共力量对比是相当悬殊的。然而一场战争的较量是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综合较量,国民党因为基础不牢、众叛亲离而导致失去的笔杆子,就是民心所背了;由于通货膨胀、经济崩溃导致失去了钱袋子,就是说钱也拿不出手了;由于内斗不断、军事失败最终导致失去了枪杆子这个就不用解释了。我们知道笔杆子、钱袋子、枪杆子是获得一个政权的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而国民党在短短几年内把这三样法宝丢的一干二净,所以说国民党的失败那是自食其果、咎由自取!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军事路线。(十年内战时期)(按简答整)

土地革命路线: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作出关于实行土地革命的决定,从1927年冬开始,井冈山根据地在发动群众打倒土豪劣绅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分田斗争。1928年12月,湘赣边界政府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共9条。这个土地法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是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主要以乡为分配单位。由于当时尚不知道中共六大的有关精神和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规定没收 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容易侵犯中农的利益;二是规定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是属于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

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的通告,到1930年底、1931年初,各个革命根据地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的路线、政策和方法: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发动农民自己动手解决土地问题,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满足无地少地的农民的土地要求。在这条土地革命路线的指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土地革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红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军事路线:中国革命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原因见22题):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试析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1)形成原因: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总路线:这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 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必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为这二者相互勾结,压迫中国人民,成为 “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2)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另一个对象 中国革命的另一个对象是封建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代表,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又一个主要障碍。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因为它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它对外依附于帝国主义,成为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对内压迫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地主阶级一样,代表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革命的动力即革命所依靠的力量。认清革命的动力,是正确地解决中国革命基本策略的先决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就是革命动力,它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工人和农民是主要的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19世纪70年代产生后,是在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三大势力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最终未能形成为一支独立、强大的政治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有矛盾,因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是革命的力量之一。(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是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实行独立自主、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必要条件。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从革命的领导者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从革命的阵线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3)从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4)从革命的前途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需要相应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是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思想建设

<5>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想倾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现成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农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中国宪政的主要历程及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要历程:

1.君主立宪制的提出与实践。(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早期维新派主张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本主义维新派君主立宪的愿望破产。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发展历程。(1)20世纪初开始,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要用武力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成立临时参议院,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阁。但终因袁世凯的上台而失败。(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后,国民党实行“训政”,即国民党***,实际上是蒋介石独裁统治(3)1946年,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失败原因:

1.小农经济是制约宪政发展的经济因素 2.传统的儒家文化是制约宪政发展的文化因素 3.欠发达的市民社会是制约宪政发展的环境因素 4.宪政工具主义是制约宪政发展的思想因素

乡村建设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组成单位之一,是1930年前后形成的一个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派别,简称“乡建派”。其流派很多,影响较大的有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和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中华平民教育会派。其基本理论是,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和精神上“调和持中”的社会,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应从乡村建设入手,然后扩及整个社会,恢复中国儒家伦理。

七、评述乡村建设派的理论与实践P204 乡村建设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组成单位之一,是1930年前后形成的一个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政治派别,简称“乡建派”。其流派很多,影响较大的有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和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中华平民教育会派。

“乡村建设派”,从广义上说,是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团体很多、叫得很响的社会改良派别。其中有一套乡建理论而又付诸实施、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是梁漱溟。从狭义上说,也就是一般的说法,乡村建设派指的是梁漱溟领导的一派。

乡村建设派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同时推行“新乡约”,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举办供销、信用等合作社,推行农业技术的改进措施。

其基本理论是,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和精神上“调和持中”的社会,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应从乡村建设入手,然后扩及整个社会,恢复中国儒家伦理。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认为,中国是个伦理本位和职业分立的社会,不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主张从事以恢复法制礼俗和维持社会秩序为任务的乡村建设运动,避免武力。他自1929年起在河南辉县开办村治学院,1931年在山东邹平、菏泽等地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和实验区,溶伦理、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政治、治安于一体(“政、教、富、卫”合一论),实验行政机关教育机关化,乡学、村学,既是乡村自治机关,也是乡村教育机关;由乡村学校统一政治、经济和武装事业,提倡组织各种合作社,并从事农产物优良品种的推广。

晏阳初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的压迫与剥削,而是农民的“愚、贫、弱、私”造成的,主张用教育手段改造社会,即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贫”,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他1923年在北京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26年选定河北定县为实验区。经过四年准备,1930年正式进入实验期,采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教育方式,大力推行上述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

乡建派反对用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的统治,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幻想在不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基础上,依靠“乡村建设”和文化教育救国,是根本行不通的,但在若干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梁漱溟摒弃了“欧美近代资本主义的路”,又反对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他理想的路是“乡村建设”之路。从理论上说,这条路包含了太多的传统思想内容,他的设计远远落后于时代对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要求。从实践上说,1931年到抗战爆发前的7年间,他在山东邹平进行了乡村建设的试验,结果收效甚微,说明这一条道路作为“中华民族自救”之路是不可靠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乡村建设运动无形解体,大部分人参加抗日,还有一部分人参加了抗日民主运动。1941年3月,乡村建设派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汇总

一、(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①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③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2)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三十年”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史)(1840-1949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开国大典举行。奏国歌升国旗、鸣放礼炮(54门礼炮—54个民族,28响—中共艰苦奋斗的28年)、讲话、阅兵、群众游行。(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5)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3)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议》。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5)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其中黄继光和邱少云就是他们中的代表。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邱少云:在高地争夺战中,为了不暴露目标,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最后被大火烧死。(6)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①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②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三、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

(1)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2)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结果: 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解放。(4)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巩固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新中国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①和平解放西藏;②抗美援朝;③土地改革;④三反(贪污、浪费、官僚主义)五反(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四、1、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4)成就: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并取得显著成绩: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6年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③中国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中国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千堑变通途”。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⑦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5)意义: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2)意义(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五、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4)三大改造的完成: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

(1)内容:P27

(2)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

(2)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4)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②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雷锋。他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P29~P31。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点:

①土地改革是1950年开始,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农业合作化是1952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人民公社是在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在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8、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10月)

(1)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3)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4)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2)内容:P39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3)影响:P392、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乡镇企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4)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4、国有企业改革:

(1)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主要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3)效果: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5、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开始──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对外开放的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

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3)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①内容──特区姓“社”不姓“资”。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民族团结:

(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2、香港和澳门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2)“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实行“一国两制”原因:“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一要实现香港、澳门、台湾的主权回归,二要维持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繁荣。

(4)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5)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改革开放,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的交往:

(1)我国的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②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③20多年来,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3)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

一、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1、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先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的肯定,并发表联合声明。见课本P77《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4、在亚非国际会议(又称“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③使中国赢得参会各国的理解和尊重。

5、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见课本P81《中美建交公报》)。

7、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

8、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9、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0、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11、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和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核技术领域: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2)航天技术领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太空。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又成功地将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送上了太空,并进行了太空漫步(翟志刚)。

(3)杰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邓稼先、袁隆平(学习他们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2、籼型杂交水稻

(1)培育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启示: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也证实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1、“863计划”(见课本P94):确定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应用: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E-mail)、通话、购物、上课、看病等。

(2)影响:①正面: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②负面:网络的不健康也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如: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有的超时无节制上网,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第七单元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

(1)主要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供应,色彩和样式单调,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解放装。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应,食物匮乏、单调,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较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变化,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改善。

行:改革开放前公交车、自行车是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出租车、私家车开始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旅游坐飞机也不稀罕。

用:改革开放前主要的高档消费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录机(旧四大件)。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新四大件)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2)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变化: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3、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也迈开了步伐。

第五篇: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名词解释与简答:

梁漱溟《乡村建设》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原因: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但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农村屡遭天灾人祸,已破败不堪,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大部分农民流离失所,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农村社会动荡不安。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引起了梁漱溟等的高度关注,对其破坏原因的认识又使他采取改良的建设办法,来拯救乡村,并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

另外,对中国传统社会特殊性的认识,也是梁漱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原因之一。由是,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而非暴力革命之途,就可以实现拯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理想。

对于20世纪中国社会崩溃的分析,又是梁漱溟投身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原因。梁漱溟将旧社会构造崩溃的原因归咎为中国文化的失败。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因此,梁漱溟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就着力于传播科学技术,并培养农民的团体精神,以儒家文化中的精义来塑造梁漱溟心目中的“新农民”。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1、开发“乡村文明”,主张农业合作:所谓的“乡村文明”是乡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与文明进步。中国的根在农村,只有农村经济发展,物质文明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农业是其它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合作使农业改变其单一的发展规模与单薄的产业模式。农业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人口。

2.促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业态,建立农业信用社:乡建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乡村的经济建设,也就是促兴农业。所谓促兴农业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改进;一是经济的改进。第一,技术的改进,使得产品不仅在品质和数量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也要有很好的销路,这也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要时刻捕捉科技信息,把先进的城市文明用于改良农业的生产技术和农业工具,从而加快传统农业步履蹒跚的局面。第二,经济的改进,建立起整个农村系统的合作体系和合作网络,建立“合作信用社”,把有效的农村资金和人、物力整合,发挥他们的最大效率。两个方面的改进是相辅相成的,技术的改进推动了经济的改进,而经济快速的增长又要求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换代。农业信任体系的建立又可以把两个方面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尽可能为农业发展募集到资金和生产项目。他们共同的努力,使农业的发展走上良性健康的方向。

3.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改革乡俗教化:都市过剩的知识分子应该走进农村,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农村基础教育的推广需要不断扩大的识字人口,相互学习与影响。如果有可能,这些人也可以为农村建立起自己的师资队伍,并且帮助农村谋划一切建设事业。在实施和推广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把乡俗教化纳入教育体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做。制订新的乡约,重新让他们接受更为科学合理的乡俗教化。提倡合作与共享,而不是消极的疏离散漫。

4.兴办乡村自卫:举办乡村自卫,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有力的武装也能保证当地人民财产安全。在当时的中国,匪患四起,农业生产活动常常受到周围土匪武装和山贼的骚扰。建立一支强大有效的乡村武装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一来把当地一些有枪的帮会和“红枪会”组织起来,使他们不至于侵民扰民,不使其成一害。而且可以给他们以有效的开导,指导他们的方向,从而避免他们被人利用。二来,可以慎防他们的势力扩大,酿出祸患。越是这些愚昧的乡村武装,越容易被人所利用。当然这些武装在当地可以成为一支有效的执法队伍,对于消灭鸦片之害,整顿乡村面貌,树立良好风俗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中国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以平民教育作为救国和改良社会措施的团体。简称平教会。成立于1923年。是年8月,陶行知、朱其慧和晏阳初等人,利用“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年会的机会,邀请各省代表成立平教会,9月发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宣言》。总会设在北京,并陆续在全国20余省区设立分会,开办平民学校。朱其慧任董事长,陶行知任董事部书记,晏阳初为总干事。1925年秋,晏阳初与陶行知、朱其慧产生分歧,平教会总会遂从“中华教育改进社”分立出去。1926年秋,晏阳初选定河北定县为“华北实验区”,以翟城村为中心,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他给平教会的工作规定了“调查、研究、实验、表现和推广”五个步骤。平教会定县实验区的活动当时吸引了一批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参加。后出版了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等著作。定县实验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顿,晏阳初遂转至重庆歇马场开办乡村建设育才院,继续从事平民教育工作。

海瑞罢官

1959年4月,毛泽东针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问题,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北京市副市长、著名明史专家吴晗遂于6月间发表了《海瑞骂皇帝》一文。之后,他又相继写出《论海瑞》、《海瑞罢官》等文章和剧本。1962年,江青提出要批判《海瑞罢官》。1965年初,江青到上海秘密策划炮制批判文章。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由江青、张春桥等共同策划,姚文元执笔的批判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捕风捉影地把《海瑞罢官》中所写的“退田”、“平冤狱”同“单干风”、“翻案风”联系在一起。1966年4月,《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报刊先后发表《〈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等文章,进而把皇帝罢了海瑞的官,同庐山会议上撤消了彭德怀职务一事联系在一起,使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带上更为浓重的政治色彩。史学界、文艺界、哲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开始进行全面的“揭盖子”。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两个凡是

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和政治遗产继承者华国锋为了稳定形势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提出的主政方针。两个凡是最早在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这个观点就是要维持毛泽东生前作出的决定和指示,一方面两个凡是反对反省和批判文化大革命,反对整顿,反对给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冤屈的干部平反。另一方面,两个凡是维持毛泽东“你办事,我放心”以及让华国锋接班的决定,以稳固华国锋在党内的政治地位。因为华国锋是文化大革命中成为中国领导人,其缺乏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资历及政治阅历,无法与元老们相比,只能凭借毛泽东的权威,而两个凡是则正好赋予了华国锋执政的“合理”性。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有一定的历史和政治的原因:1.刚刚解决“四人帮”等问题,全国上下仍有部分“左”的思想潮流,提出“两个凡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2.当时华国锋本人的思想理论体系仍然是坚持文化大革命这个理论路线的;3.受个人资历限制,华国锋本人作为“一个过渡”(邓小平语),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只能“照过去方针办”(毛泽东对华临终指示);4.作为一种政治宣言,“两个凡是”表现了华接班的“正统地位”;5.华国锋本人倾向于沿袭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以及延迟邓小平复出参与中央工作的时间,“两个凡是”是作为其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提出的。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又称为新四军事件,此间的“皖南”即指事变发生地区:安徽南部,而新四军则是指共产党辖下;由叶挺、项英分别担任正副军长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该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共产党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在揭露蒋介石罪恶阴谋的同时,为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并连电东南局和军分会书记项英,乘国民党军尚未部署就绪,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袭击。1941年1月4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北移。6日,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般认为,此事件起因为此前黄桥事件。虽然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冲突中,国民党难得的“大胜利”,但事实上并未完全 消灭总兵力达9000、3.5万支步枪、460挺机关枪之新四军,但完全消灭了新四军军部和指挥机关,造成了比“黄桥事件”更大的影响。

二月提纲

二月提纲全称《五人小组向中央的汇报提纲》,由于其成文时间而得此称谓。该文件是1966年2月中国共产党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后,向中共中央的汇报文件。1966年2月3日,面对批判《海瑞罢官》事件以来思想理论界的形势,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目前学术批判的形势和性质、“放”的方针、学术工作队伍、左派要相互帮助等问题。《提纲》提出,学术讨论要坚持实事求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以理服人,不要像学阀一样武断以势压人。《二月提纲》主要是为了把已开始的对《海瑞罢官》的批判限制在学术范围内。同时在学术讨论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以理服人,不要像学阀一样武断以势压人。要提倡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要有破有立”。“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无产阶级思想逐步地改造旧知识分子,提高革命的知识分子。”《提纲》特别提出“报刊上公开点名作重点批判要慎重,有的人要经过有关领导机构批准”。《二月提纲》主要是为了把已开始的对《海瑞罢官》的批判限制在学术范围内,避免把学术界的思想斗争发展为政治运动。二月提纲虽然是以文化革命小组的名义书写的,但是其立场与三个月后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有根本性的区别,明确反对将一切矛盾与争议上升为政治因素与阶级斗争等思维方式。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主张。会议决定: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指定洛甫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至支部讨论;3.常委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周恩来、朱德为军事指挥者。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参加中央军事指挥的领导工作。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①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③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制定“逼蒋抗日”方针,同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停止了敌对行动。

④1936年12月,积极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十年内战的局面,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⑤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随后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由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57年整风运动

1956年11月,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全面展开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为主题,以及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状况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把本属必要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一批学术界的大家被打成右派,含怨受难二十多年。整风运动过后,非但没有达到毛泽东倡导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的目标,而且出现了相反的政治景观:政治体制中党政不分和党委过分集权的现象逐渐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日益受到削弱,法律虚无主义开始抬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受到损害,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个人崇拜开始盛行,群众性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由活跃转入沉寂。尤其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继续发展,庐山会议把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引入了党内,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则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将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在社教运动中又把斗争矛头对准了党的领导机关,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这些现象的不断发展和“左”倾错误的蔓延,一度造成了民主政治进程的巨大挫折和中断。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的变化

“九一八事变”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旗帜鲜明地阐明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立场。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30日又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1932年,“一二八上海事变”后,中共中央发出《为上海事变给各地党部的信》,4月15日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宣言》,20日又发出《为对日宣战告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通电》。这些宣言、通电和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愿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了华北事变。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2月,中共中央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卢沟桥事变”后,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指出对付日本的进攻应坚持坚决抗战的方针,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争取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使中华民族得到自由解放的前途。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贯彻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指明了方向。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阐明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重大影响。

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全面抗战爆发后,共产党促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倡导进行了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共产党坚持和领导了敌后游击战争。1937年8月,党在洛川会议上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确立了在抗战中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便独立自主地到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妥协、投降倾向增长。为争取一切力量团结抗战,克服分裂投降,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借纪念全国抗战两周年之机,发表对时局宣言,提出了“抗战、团结、进步”的三大方针,及时为全国的抗战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国民党仍然采取避战、观战的态度和限共反共政策,竟然妄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1944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废除***,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周恩来在延安进一步阐明了实施这一主张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大跃进出现的原因

大跃进灾难的形成,从主观错误方面来说,有几个主要原因。

一是高指标。中央原定58年粮食产量3920亿斤,但由于“大跃进”是以反“右倾保守”的“大辩论”开路的,谁把指标定得低了,就有可能被打成“右倾保守”而被“拔白旗”,因而各地的的指标越报越高。二是大炼钢铁的过高指标挤压农业。

三是人民公社的“共产风”。一方面是“吃大锅饭”,“更加剧了农村的灾难”。另一方面是“一平、二调、三收款,引起广大农民的很大恐慌。”

四是庐山会议的“反右倾”。在会后全党范围的“反右倾”斗争中,被重点批判和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干部和党员多达三百几十万人,对党造成极大损伤;又在经济上掀起了继续“跃进”的高潮,各种“大办”一拥而上,结果“造成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滑坡。”

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1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要“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一国两制”的构想写入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党和国家职能部门依据这一构想,对台湾、香港、澳门分别制定个体的方针、政策,顺利地实现了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的工作,并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辨析: 如果没有日本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1927年到1928年前后的中共武装力量,兵不过二千、三千之众,枪更是没有几条。可是就这点人马,在1934年短短五、六年间却拥有了三十万大军,甚至还有了飞机。蒋介石将军屡次剿共屡次失败,红军发展越来越快,上世纪30年代之初就可以成师级建制消灭国民党军,甚至可以击溃国民党军集团军建制。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共产国际派来的人瞎指挥,排斥了正确的战略思想及战术原则。可是,遵义会议后呢?红军很快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随后面对国民政府重兵围堵,地方实力派军阀的层层阻击,越雪山草地之险,却是连战连胜。到达陕北和刘志丹部顺利会师。红军长征以后,部队虽然减少了十倍,但是,从领导阶层上看,政治上有毛泽东等坚强的核心,国统区的地下工作也进一步恢复。军事上形成了以近代杰出的军事家朱德等组成的指挥集团。这时的红军虽然不足30000人,但是无一不是百战疆场经验丰富的老兵,都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忠诚战士,其战斗力之强远超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那几千乌合之众。部队的协调与机动性能力大大增强。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

国民政府集全国之众兵精锐,尚不能消灭能那几千乌合之众,而使红军越战越多,越战越强。从当时作战的情况看,红军长征之后除西征失利外。国民政府军无一胜仗,进攻红军的部队无不损兵折将。前往征讨的马步芳、张学良、杨虎城、胡宗南无不败阵。红军再次呈现了越战越强的态势,对国民政府军发动的进攻每每斩获颇多。如此可看,蒋介石将军坐镇西安所发动的围攻,只怕也难逃江西四次围剿的命运。多半是把1946年的陕北会战的结果提前十年而已。

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军处在国民政府的限制和日军的扫荡中,夹缝中求发展,常常陷于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这比单独面对国民党军压力大多了。如果日本不入侵,共产党军的发展空间大多了。对比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军的战斗力,红军整师整旅地歼灭国军,不用太大代价。而与日军作战,经常是杀敌500自损1000,即使是胜利,也是惨胜。日本鬼子对中华民族的野蛮入侵和疯狂屠杀,无论对国共两党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灾难,不存在帮了谁问题。如果说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有所壮大的话,同样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从另外的角度上,国民党军也经历了抗战血的洗礼,出现多个美式机械化部队。战斗力和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比解放战争开始时的中共军队,也同样是压倒性的优势。可以说对双方各有利弊,不能说单纯有利于哪一方!如果说红军时期的胜利得自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林立的话,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党内部同样也是派系林立,国民政府一直到最后失败也没能最终消除派系,但在抗战后,国民政府中的派系已大幅度削弱,更有利于统一指挥和战役、战术上的协调,在这方面是具有优势的。

对比的结论:没有日本鬼子,国军想消灭共产党军只怕更不可想象。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没有日本鬼子,国民政府军也许败的更快,多半八年以后的1945年国民政府就已撤向孤岛了。

这仅仅是从狭隘的纯军事观点上来比较,把战争只当作两支军队的对垒。纵观中华民族的国内战争史,“失民心者失天下”。战争的胜负最终是由“老百姓的小车推出来的”。美国斯诺先生1936年在陕北会见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并接触许多红军战士后得出了结论“红星必定照耀中国”。也就是在1936年的美国人,在进行了双方对比后都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日寇是否入侵,共产党都将在中国取得胜利。

左倾比右倾(分别是什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更大?

左倾:在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便成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倾投降主义

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左倾冒进是指在经济建设中将脱离客观可能的经济目标付诸计划和实施。它给人们一种有积极进取精神的表象,但因其脱离客观实际,结果往往是好梦变成恶果。经济建设中左倾冒进的表现及其危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至今天,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左倾冒进行为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领域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左倾冒进倾向给我们的经济、政治、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恶果。首先,左倾冒进的经济建设行为导致国民经济的畸型发展。其次,左倾冒进的经济建设行为,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其三,左倾冒进的经济建设行为还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产生和蔓延。

所以要警惕右,又要防止“左”。但根深蒂固的是“左”。其原因是:(1)“左”貌似革命;(2)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题,所以宁“左”勿右;(3)多年的教训使人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好象“左”可以避免惩罚;(4)“左”的思潮,在我国有比较深的社会阶级根源。

目前,我们为什么要防止“左”?第一,从现实情况看,对我们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干扰较大的因素是“左”。比如说,有人把改革说成是“自由化”之源,把对外开放说成是“引进资本主义”,把特区看成是和平演变的“桥头堡”,把搞“三资”企业看作为引进资本主义,把乡镇企业说成是“不正之风之源”;有人认为,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应以反和平演变为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那一套,如此等等。第二,从改革开放实践所破除的东西看,也往往是以往存留下来的“左”的东西,所以,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左”的干扰就不足为奇了。

论述:

邓小平南巡的讲话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定、全面、持久、创造性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新的巨大贡献。主要有:

(一)关于改革的实质与功能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极为明确的回答。他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的目的则在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

邓小平同志在论及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时,是将这一论断同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相提并论的。他指出,过去只讲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不完全。要把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两个方面讲完全。既然改革和革命一样,都具有解放生产力的功能,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说,改革开放是其量变发展过程的动力;从社会主义体制的发展说,改革开放则是其质变发展过程的动力

如果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巨大动力,那么搞好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在领导、在班子、在人。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个真理。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无论从宏观、从微观看都是如此的。另外,要搞好改革开放,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解放人的思想,使人民群众和广大干部富有创新精神,进行创新实践。

(二)关于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市场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经济活动,是任何一种商品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同样离不开市场。如果我们把问题说到底,便会得出如下结论: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就必然要承认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就是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市场、市场经济,但它不能在完全私有制基础上搞市场经济。所以,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第二,它是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手段相结合的。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对于这个界定,应当作全面、准确地把握。既不能把上述三个内容隔裂开来;也不能将它们彼此对立起来;更不可任意抽取其中某一点,而加以曲解。

为了赢得对于资本主义的最后胜利,发展自己,必须利用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这里有几点属于方法论性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对一切认识领域的文明成果,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决定取舍;第二,对一切属于行为方式方面的文明成果,如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要应用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加以检验,之后决定取舍;第三,要善于批判地吸取一切为人类所创造的有益的文明成果,而不是兼容并包,不加分辩地照搬、照抄外来的或我国已有的东西。总之,无论是对待我国已有的或者是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都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四)关于姓“资”和姓“社”

关于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亦即判断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标准的三个内容,主要是指: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条标准,实质是个生产力标准问题。不然,这个标准,也还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在三个“有利于”前边的“社会主义的”限制词,就说明这一点。

要正确把握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标准,要注意如下三点:第一,要注意改革开放对于发展生产力是有利,还是有害;如有利,还要看是有大利还是有小利;第二,要注意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什么结果,是利还是害,是福还是祸。如果带来的是福和利,还要具体地看这福利是大福、大利,还是小福、小利。第三,要注意把这三点和邓小平同志的其他言论联系起来加以理解,避免得出偏颇结论。

五、关于加快经济发展

在当前新的国内国际条件下,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低速度,就“等于后退”。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实现怎样的高速度呢?从小平谈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经济发展的速度必须是与提高产品质量相统一的,即我们的速度是在提高产品质量基础上的速度;第二,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增进效益是统一的,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效率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这是关键的一条。第三,经济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综合平衡,就是说,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是统一的。第四,经济发展的速度,要与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一致起来等等。如果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与上述诸种要求相一致,就应当鼓励发展,以便实现我们所需要的高速度。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实现这种高速度,能否实现这种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

六、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党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新阐发,集中表现在要坚定地、持久地、全面地、创造性地

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基本路线上。首先,要坚定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指我们既不能动摇、又不能偏离这条路线。其次,要持久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再次,要全面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就是贯彻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思想。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关于“两手抓”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扫除一切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2)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反腐败和廉政建设;(3)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4)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的落实;(5)一手抓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手抓对反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专政等等。而且“两只手”都要硬,所谓硬,就是要把事情办好,即要抓紧、抓实、抓出理想的效果来。最后,要创造性地坚持和落实党的基本路线。这主要是指全国各地区、省、市,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结合建国后毛泽东发动大跃进、文革等史实,论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经验。

第一,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关系 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其封建社会的遗产很厚,这就存在一个如何正确对待封建主义的问题。共产党人虽然在理论上认为资本主义进步于封建主义,但在实践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远远重于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从而放松对封建主义的警惕性,甚至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当成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来推崇,这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怪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之后普遍进行了土地改革,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被摧毁了,封建主义的政治力量也被摧毁了,但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主义传统,包括它的思想文化,却很少触动。封建主义的东西不仅在人民群众中甚至在革命者身上都打上了烙印。长期忽视铲除封建主义残余,使封建社会的遗物渗透到了社会主义的机体之中。可以说,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关系,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东西来固守,甚至加以发扬,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这是从社会主义受挫的建设中总结的一个首要的经验。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研究资本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吸收它的积极成果,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对之进行批评甚至从根本上否定。因此,在对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必须克服“左”倾思想的影响,克服存在对资本主义诸多不正确的认识,甚至歪曲的理解,克服那种把社会主义与属于资本主义的极权主义、法西斯主义联系在一起甚至等同起来,把不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的观点。因此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仍是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严肃问题,只继承不批判,那不是社会主义,而只是资本主义的翻版;只批判不继承,也不可能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继承和批判二者不可或缺。只能在批判中继承,继承中发展,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在与资本主义的共处中增强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第三,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从深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廓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因此,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 第四,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不是经济成熟程度不同的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不应同属于一个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划为同一阶段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不免就会在实践中遇到很多挫折。因此正确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应当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这样就可能避免潜在的超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实践的发生。因为超越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比较困难的,都不是短期内所发生的,尤其是向人类所理想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过渡更是如此。

下载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下册专题复习资料 2

    专题复习(一)八年级下册词语解释 1. 油光可鉴(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2.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3. 深恶(wù)痛疾(绝):厌恶、痛恨到极......

    中国现代史分期范文合集

    、中国现代史分期 1、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2、社会主义建设(或艰难曲折的)探索时期:1956—1966年 3、文革时期: 1966—1976年 4、社会主义建设(或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 、......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1.科玄论战 1923年2月,张君劢对清华学子做了题为《人生观》的讲演,引起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异议,拉开了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1.黄埔军校 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7年改为中央军官学校。19......

    中国现代史纲要

    法学11级12班余弘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的现代史是一段坎坷、悲催、振奋人心的历史。多少中华儿女用鲜血铺就的悲壮之路„ 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被扼杀,中国在流血......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第一次国共合作》读书笔记 莫修荣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 中国现代史作为中国通史的1919年—1949年的部分,它所叙述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1.黄埔军校在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1927年改为中央军官学......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整理 1.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