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00: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第一篇:《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国志士为华夏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当代国家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占主导位置,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竞争也成为科技的竞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奇迹中的国家也是很好的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着实令世界惊叹。但是,这些国家的成功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遵循的可行替代路径,我想,各个国情不同,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遵循前路,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创新,相信是很难有出路的。正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学习苏联,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和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后果。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赶超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超额完成,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而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一沉重打击后,经济有了新一轮的变化,这边要取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创造性,中国的经济奇迹也着实令世界折服。改革开放政策是邓小平在78年提出的改变中国的伟大政策,因为这个政策,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这个政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中国经济也高速持续增长,越居世界经济大国,国际地位显着提高,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 97年金融危机中,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纷纷实行货币贬值。中国作为出口大国,自然而然也受到很多影响。如果中国也实行货币贬值便会导致新一轮的竞相贬值从而产生更大的危机。正是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强大足以支持香港,度过这次危机,也使国际经济得到稳定和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给予了高度赞赏。

接下来的近三十年,中国为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进行了农村、城市和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等,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农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民生问题都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虽然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但从我各人看来,中国这种人口大国确实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规模专业化虽好,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业问题仍很重大,无法承担庞大的农村人口就业。所以当前还应当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不过我们要提倡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改革便是对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鼓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也可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要使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的市场体制应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应当坚持不懈的,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近期的十八大中提出把城市化建设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全面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出现新一轮高速发展。但中国经济社会仍存在许多较大的问题亟待解决,养老问题,贫富悬殊差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缩小城乡差距,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金融市场,是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都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林毅夫先生既是一位自信的中国学者,也是一位全球货币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他看好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这一观点此前引起了媒体关注。他说他提出的中国经济增速的判断,是指有如此的增长潜力,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将有这样的客观事实。潜力能否变成事实,还需要中国充分利用后发国家的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克服困难,改革完善各种经济、社会和制度问题,为稳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篇:《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与书评

从要素禀赋结构的变迁到中国经济的发展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书名:《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字数:338000 写作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国外学界经常论断中国经济因未依照其主张的理论进行改革,虽取得耀眼成绩,但不可持续,并且崩溃在即。中国因为理不直气不壮,承受着诸多不该有的压力。作者认为,根据中国的现实,提出新的理论框架,以严谨的分析、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国外各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中国经济学家责无旁贷。任何经济现象背后都有自己的逻辑,因此,解读中国经济并非不能有模式,只是必须有新的模式。阅读时间:2015年10月 阅读背景:

作为一名经济系的学生,今年秋季学期的《中国经济史》是我的必修课。经济学史的研究要兼顾史学方法和经济学方法,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孙老师强调了历史学的意义和功能:“我们并不是直接从历史中汲取解决我们目前事件中的问题,我们只是要知道在那个历史当下人们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那样的选择是博弈的产物,恰恰展现了历史的复杂,能够给我们一种启发。”也即所谓的“历史的必然性”。将这种必然性具体化为几个问题即:是什么造成了李约瑟之谜,决定了及中国经济曲折的发展路线?又是什么让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内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腾飞壮举?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否能够持续?林毅夫先生以实证的精神,透过具有极强迷惑性的经济现象,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他独树一帜的观点。

一、研究方法

作者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是假设——演绎法。

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在解释和阐述观点的步骤为:发现经济史学问题——提出假设——结合经济数据证明假设成立或不成立——若成立,则在相似条件下寻找另一段历史的经 济数据进行验证;若不成立,则驳倒该假说,并剖析假说存在的问题。将这种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在经济问题研究中,作者比较成功地得到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理论解释系统。

二、研究问题

作者在书中集中讨论了两个主要问题: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因素,和中国是否有继续发展的潜力。细化到具体问题上,作者讨论了李约瑟之谜的成因、农村改革的争议、城市改革的遗留问题、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还讨论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真实、应该用投资还是消费引导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两个问题所触及到的根源实际上是同一个根本问题——到底是什么经济因素及其变化支持着经济的发展,即发展经济学的根本问题。

三、主要观点

林毅夫先生的经济发展转型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内容: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企业自生能力、产业技术制度内生。这四大内容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在作者解释中国经济所遇到的各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本书中述及前三者,在此概括如下。

首先,作者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经济体的一个初始属性。经济学概念的要素即导致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L)和资本(K)。自然资源受国土面积的限制可以视为给定;人口的增长速度因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非常有限,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亦可视作给定。于是,在三种生产要素中,变动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资本。而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富裕,即人均占有的资本量的提高,于是,K/L就成为一个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衡量指标,经济发展也极其高度地抽象概括为要素禀赋的提高。

上文述及,劳动力制约于超长期时间尺度变量——人口,而资本的可变性要大得多。所以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进行资本的积累。要提高资本的积累速度,就要提高剩余的积累速度。这就涉及到经济增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在附加值高的产业结构中,用同样的生产要素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从而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而高附加值的产业依托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又有两种形式: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对于像中国一样拥有“后发优势”的国家来说,技术引进的成本更低,能更快速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作者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完成同样一个生产任务,不同经济体所面临的机会成本不同。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就是经济体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异质性。以中国为例,中国在进入世界市场之初缺乏资本但 却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而世界市场的主导者大多是资本密集型经济体,计入国际分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和比较大的产量占据更大国际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显然这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长期持续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必会导致利润的下降,更多的剩余被其余要素的提供者剥削。所以,将利用比较优势得到的利润资本化,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就能够以“小步快跑”的形式完成经济转型,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

再次,在要素禀赋结构的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自生能力”(viability)的概念。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一个没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它的存在一定要有外在力量的保护和扶持,否则不会有人去投资,或是由于一时判断错误投资后也不会长期经营下去。

根据微观经济学知识,在没有保护和扶持的状态下,一个企业将面对一个预算硬约束;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性质将决定它的等产量曲线——即同一产量下不同要素的所有组合方式的集合。预算硬约束的存在会促使企业去考虑如何分配预算购买要素才会使企业达到最大产出,而这又涉及到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要素禀赋结构。在这一环境下某一要素越丰富,那么它的价格就越低,企业的要素购买组合就会发生改变,在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了最大产出。不同的企业对要素的偏好是不同的,同一产业中不同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对要素的偏好是不同的,不同产业对要素的偏好更是千差万别,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外部环境的要素禀赋结构是相对确定的,在这种状况下,注定有一类产业的一个生产区段是回报率最高的。处于这个生产区段的企业,就可以被赋予较强的获利能力,具备很强的自生能力。

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都共同决定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但是侧重点不同。首先,自生能力侧重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而比较优势侧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次,比较优势只能应用于开放经济,而自生能力在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中都能够适用。在自生能力的概念基础上,一个国家必然会有一个最优的产业结构。而如果在政策的扭曲下强行背离最优产业结构,企业将会背负政策性负担,失去其自生能力;如果政府还想让这些事去自生能力的企业生存下去的话,就要加以扶持,即自己背起自己创造的政策性负担。这是作者在解释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的观点理论基础。

四、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启示

1、农村改革及其相关问题 在农村改革后,面对粮食需求的日益提高,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在供给方面有两个对策可以加以考虑。第一种方法,让农产品充分市场化,使其价格随着需求的增长而增长,消除市场信号扭曲,让农民真正有利可图,激发其生产积极性从而扩大产量。第二种方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农产品可以分为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粮食属于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根据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关系,中国在粮食生产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能适度地进口我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里农产品,把部分土地解放出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就可以扩大出口,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对资源配置的改善。另外,政府方面也应有所作为:如果要振兴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农业,必然要加大对农业的资本要素的投入。

三农问题是当今中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上农民收入可以反映在农业生产的要素结构K/L上。不妨大胆假设:减少农村人口,并加快对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实践的投资,让农业生产资本替代化,不仅增加了需求,还提高了农业的要素禀赋偏好。具体的实施的方法就是鼓励农民进城。这一方面让一部分生产者变为消费者扩大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刺激了另一部分生产者对新技术的投资需求,由进城农民打通了信息渠道,新技术得以研发。应用新技术之后在需求量和供给量都扩大,而生产者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每个生产者的获益自然增多,收入水平自然提高。

2、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城市改革所针对的是计划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下的改革。“三位一体”即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的制度体系。作者的理论体系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城市改革的道路如此艰难。在计划经济实施前夕,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现状是:剩余少,可供出口的产品少,资金分散难以集中。而重工业的建设也有三个特点:建设周期长,技术依靠进口(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次性投入巨大。于是就构成了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巨大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扭曲要素价格,将农业剩余集中于工业生产,最后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一大批在开放市场后不具有自生能力却占有巨大资源的僵尸企业,以及严重失衡的产业平衡关系。而东亚奇迹的主角——东亚四小在发展初期没有足够的国力来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计划,反而因祸得福,率先腾飞。这给经济管理者的启示就是要顺势而为,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在市场中站得住脚,否则政府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3、国有企业改革 上文已述及,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没有自生能力。过去,国有企业因为国家的战略需要而建立起来,资本过度密集,处于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行业,这一类问题可以统称为“战略性负担”问题,因为这是由国家发展战略所造成的企业负担。还有一类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存在的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后“冗员”的负担越发沉重,造成了一种社会性负担。

无论是战略性负担还是社会性负担,都是政府加在企业身上的政策性负担,造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政策性亏损。政府要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负责,就会给予企业政策性补贴(比如市场准入、税收、银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由于国家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不清楚所谓的亏损的具体数额,给企业造成了可以瞒报亏损的“预算软约束”条件,造成“窟窿越来越大”的现状。

解决方法无疑是卸去政策性负担。社会性负担要从企业中剥离并由政府承担,防止亏损的扩大;战略性负担则要是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除去涉及国家命脉的产业(国防等)由财政拨款补贴并由国际直接监管外,其余企业应鼓励以比较优势发展,形成自生能力活化国有资产。不能形成自生能力者应当破产处理,防止亏空的扩大。

五、评述

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林毅夫先生的理论体系,我对比阅读了《林毅夫先生若干观点批判》(宋圭武,2015.7.25)。该文章主要对林先生的三个观点进行了学术性的批判:1.公社低效率的原因是监督成本高;2.家庭承包制是农村生产力提高的主要原因;3.科举制度是揭开李约瑟之谜的钥匙。

经重新研读,撇开宋先生对林先生观点的扭曲,林先生的这些观点确实值得商榷。不难发现林先生对三个问题的认识都是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批判:公社低效是因为重复博弈的可信威胁的丧失;从计量经济的角度承包制的确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科举制度的导向让中国没有产生科学革命,进而没有技术革命,没有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些观点我并不认为它们是错的,而是太过“经济学”了。林先生的确是一位令人钦佩的经济学家,但是当某些经济学问题与社会学问题纠缠到一起的时候,仅仅用经济直觉和经济理论进行判断和研究或许显得过于单薄。另外几篇关于林先生观点的评述虽有褒有贬,但是也大都认为,林先生的观点虽然充满了对经济基础进行考究的逻辑思维,但也因此缺少了一些对上层建筑的关注,以至于没有发现许多问题的核心。

综上所述,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是林先生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 造出的转型经济理论体系的具体阐释。林先生以敏锐的经济直觉,严谨的经济思维和不懈的实证精神,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在吸收他的理论观点的同时,也应当保持批判的态度,对经济基础构造背后的上层建筑多加关注。经济学的研究理应是全面的,不应以点带面、挂一漏万,这也我是在阅读之余的一点心得。

第三篇:中国经济解读观后感

中国经济解读观后感

姓名:单丹丹学号:

班级: 20094047134 09级人力资源

中国经济解读观后感

很幸运地选到了韩秀云教授主讲的中国经济解读视频课程,她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独有的风格向我们清晰地传达了她眼中的中国经济。

韩老师首先对目前房价进行了分析,房价是每个老百姓都关心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对房子更是有所需求。13亿中国人对房子的需求之旺显而易见,然而,这些人中有多少是需要房子同时又买的起的呢?上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二八”现象,就是所谓80%的存款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剩下的80%的人只掌握20%的存款。这样就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即使想买房也没钱。

近几年来房价一涨再涨,已经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那么房价会出现拐点吗?面对“天价房”我们该怎么办?政府该怎么办?造成房价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间资本。在宏观调控刚开始时,政府为了防止投资过热,电力、钢铁、石油、煤炭等几个重要的投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关上了大门,只剩下股市和房地产两个投资领域。由于2003-2004年股市一路下滑,所以房地产几乎成为唯一一个民营资本可以大规模自由进出的投资领域。而且民间资本不在宏观调控范围内,因为自有资金自由支配,民间资本的量也无法估计,所以房价很容易就被炒上去!

第二、国际资本。2005年,随着中国汇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从8.27:1开始升值,到2008年已升值17%以上,人民币升值了,人民币资产也升值了,而房产是最典型的人民币资产。因此大量境外资金疯狂的涌入中国,购买整栋整片楼盘。虽然中国政府不断颁布政策限制外资进入楼市,但只

要机会存在,很多境外资金就会想尽办法绕过政府监管和政策的限制进入市场。

第三、股市资金。2006—2007年股市暴涨,翻了好几倍,进入了所谓的牛市。许多人从中大赚了一笔,手中的资金便投到了房地产当中,当股市赚钱太容易的时候,买房就像买白菜萝卜一样,反正钱像白赚的,买房价格不管多高都不在话下。

第四、居民储蓄。在股市的推动下房价一涨再涨,老百姓终于按耐不住了,与其把钱存在银行里还不如拿出来买房,以后房价肯定涨,而且涨得非常快。

然而,自从进入2008年,房价的涨幅明显缩小,有些地方甚至开始回落,引来全国上下一篇质疑之声,就连我们在茶余饭后也会讨论一下房价是否到了拐点。我的同学里有的认为房价已经涨到头了,随着股票市场的暴跌,房价也会下跌。而我认为房价现处于平稳过渡的时期,在目前的价格上稳定一段时期,然后会平稳的缓慢的上升,因为造成房价上涨的几个因素里除了股市的低迷,其他几个因素一个也没消失。中国经济现在发展迅猛,许多投资者都纷纷云集到中国,使中国成为了价值洼地。作为我来说,如果在我的还款能力范围之内,我会贷款买房,而且会选择还款期限较长的方案以减轻每月负担,并且中国经济加速增长,通货膨胀也呈上升趋势,在课堂上老师就讲过,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欠债方才是受益方,因为全世界的银行都怕通货膨胀,你还他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而你的房子却越来越值钱。

我认为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法定存款准备金也陆续上调,银行对地产领域越来越谨慎,甚至有些地方都不给贷款了。所以投资者不要盲目的贷款,一味扩张,现在不是比谁财大气粗,而是看谁活的最久谁能笑到最后。大家不要太轻视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决心,如果手上有太多的钱是从银行贷来的,一旦房地产业进入寒潮期,那么企业就会输得很惨。所以企业一定要有防寒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一轮经济大起大落中都安然无恙,最终成长为有自己品牌,有信誉,有资金实力的大公司!

之后,韩教授又谈到了中国的股市,股市究竟会走到何处?重要的是讲到了作为股市投资的一种理念,还有就是投资者的心态要好,股市就是这样:有一批人在高位抛了,有一批人在低位去接,巴菲特曾经这样说过: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要做到“所有人都不要的时候他买,在所有人都抢的时候他给”是非常难的。股市曲线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秘密?注意:如果你所看的那条曲线,知道是我们做出来的吗?你这买和卖都是我们自己在这做吗?你要天天盯着这个来看,那么赚的就是你的钱。但是,逆向思维的人很少,随众的心理很多,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两个弱点。沉住心定住气,你一定能在投资上、在股市上赚到钱,所以说每一个人你要做好一个判断,你要买了一支股票,你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你要再耐心的等待着它,股市更多的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看你有没有心态,看你能不能沉得住气。股市不要把它当成赌市,股市要有一定的投资理念和一种好的心态,股市如果在别人贪婪时,你那时恐惧一点,别人全恐惧的时候,你贪婪一点或者你心态好一点。

韩教授还谈到了人民币升值问题。人民币升值什么时候能了啊?人民币升值究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国内没有什么好处,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好处。我们每一天都在面临着那些发达国家在跟我们争,争得是希望人民币升值,我们的产品卖到国外,他们的商品就会没人买,就会有5万个纺织工失业。如果人民币不升值,他们的日子没发过,如果人民币不升值他们就天天贸易赤字。人民币升值了,为什么在国内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让我们百姓看不懂的就是这点。人民币,当物价指数上涨,通货膨胀来临的时候,我们说负利率时代开始,等于人民币对内贬值。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物价指数是7%,我们的银行存款利率是3.8%,实际我们的负利率是3点多,所以现在是钱不值钱了货值钱,当我们的物价水平向上升,能源也在涨,房价也在涨,地产也在涨,收入也在涨,可是大家感觉不到生活水平在提高,反而觉得生活水平在下降,这是因为通货膨胀了,所以说人民币对内贬值了。人民币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真正秘密之所在。对外升是因为中国经济比国外发展的快,为什么对外贬,是因为我们大家拿钱都去买东西,东西少了,钱多了,所以贬值了。

如何面对黄金的涨跌?黄金暴涨原因是美国的经济大家看跌了。古董涨了是因为它的稀缺性、唯一性。古董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一个指数,黄金是这个世界经济是否安全的一个指数。黄金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为什么可以作为外汇储备?黄金也是有涨有跌的,黄金也是可看多和看空的,黄金也是能够在这上赚钱的。当然,黄金属于战略的,具有战略意义上的东西,我们不能太相信美元了,我们应该备点黄金,虽然黄金现在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但它具有储备价值的职能。如果把黄金看空了,我买了一张看

空,结果我就会赚很多钱,如果那个老板认为黄金已经我可以看空它,我在底下买了一张看空,你要有了一个做空的机制,让我看空了,你就会赚很多钱,所以这样的话有利于黄金市场不会暴涨和暴跌,有人看涨有人看跌,这样黄金也在一个趋势中走。韩教授给投资人的一个建议是:千万不要过于自信,任何事情有涨就有跌,你一定知道为什么要涨,他的原因是什么,当那原因变化了的时候,跌就开始了。当所有人都朝一个方向走去的时候,你会不会掉头朝另一个方向想一想呢?当然都有风险的,是在你非常有钱的情况下,你投资黄金的话,做黄金矿业的情况之下,你应该考虑一下,是否有对冲一下风险呢?经济学就是一个选择,当你决定去买这个矿的时候,你算一算这个成本和那金价相比合适吗?别盲目地去炒一个东西,别大家炒你就炒,大家说高升你就去追,万一如果下跌了,那你该怎么办呢?所以所有的事情没有确定的。这个世界最大的风险是不对风险加以防范。

通过几次的观看与收听让我了解到了中国的经济,让我有了自信,我坚信中国经济将持续发展!

第四篇:《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道路——评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新的奇迹,成为一种现象级的经济增长模式。近年来,探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影响的著作汗牛充栋,从早期对改革开放的怀疑、到中期对改革具体路径的研究、到后期对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的总结,再到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继续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改革得失,在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寻求新的道路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正是这样一部作品,通过深刻分析中国近现代史重大政策、社会现象的内在经济运行逻辑,批判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实践的缺陷,重新建构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理论体系。这本书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论述过程也简单易懂,既是一部学术作品,也是一本适合大众的财经读物。

一、李约瑟之谜与中国兴衰——对中国古代、近代经济现象的解释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经济规模(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体)与科学技术(四大发明)都全面领先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也非常活跃,产生了最早的市场经济萌芽,早在战国时期,被称为陶朱公的范蠡就有“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经典论述。而到了18世纪,以工业革命的兴起为主要标志,西方经济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一次飞跃时,中国经济却急转直下,从此进入了漫长而屈辱的近代史。英国政治学家李约瑟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即古代中国为什么拥有非常发达的科学技术?近代中国为什么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

技术革新意味着对现有技术的颠覆,在新技术出现之前,任何试图颠覆现有技术的举动都可以视为创新行为,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试错行为,在不断的失败后,偶然发现更加正确的做法。在古代农耕社会,这种试错行为主要由农业生产主体——农民来完成,人口数量越多,试错行为越多,新技术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西方国家的原因,因为中国辽阔的幅员和相对富裕的人口优势,增加了新技术出现的概率(关于中国人口密度为什么高于西方,后文将给出解释)。到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后,西方技术革新的速度明显加快,甚至远远高于古代中国,这里创新行为的本质——试错并没有改变,那么改变的,就只能是创新活动的机制。工业革命发生前后,西方国家探索自然的手段出现了两个新趋势:一是采用数学进行定量分析;二是进行可控制的科学实验。这种方法论上的革新,与原先依靠人口的规模优势进行盲目创新活动相比,大大降低了错误行为出现的概率,同时缩短了检验创新活动成果的时间周期,因而加快了技术变迁的节奏。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一下:

(一)为什么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的人口密度一直高于西方。林毅夫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人口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单位土地养活人的成本,通常养活人成本越低的地方,人口密度就越高。中国的地理特征是西高东低,这种地形条件容易受到太平洋季风的影响,使得中国的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温度两个重要条件,中国5—10月正好是“雨热同期”,特别适合粮食尤其是高产水稻的种植。而在欧洲文明起源的希腊、罗马等地,雨季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降雨与高温不同期,因此比较适合小麦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从农业实践来说,水稻的单产一般是小麦的2—3倍多,这

样,中国单位土地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就远远高于欧洲,单位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也高于欧洲,因此人口密度历来高于欧洲。

(二)为什么数学和可控实验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与官僚选拔制度有关,古代西方贵族制是世袭的,贵族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欲望相对来说比较均衡,没有受到来自制度体系的约束;而中国从隋朝开始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并在随后的时间不断完善,这种官僚选拔制度打破了相对固定的世袭制度,为普通人进入统治阶级打开了通道,它保证了中国政治体系的稳定及文官队伍的流动性。但是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以八股文为主要考核内容。宋朝以后,四书五经是标准的教科书,有人做过统计,仅仅是四书五经的字数之和就有四十多万,如果把这四十多万字倒背如流,假设每天背200字,也需要6年时间,此外还要读史书、作诗、作八股文,这么繁重的学习压力,让读书人没有时间去探索以数学和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

二、赶超战略与社会主义革命——对新中国经济政策的解释

新中国成立以后,与几乎所有的后发国家一样,依靠国家力量,动员全国资源,迅速建立起一大批国防工业,实施所谓的赶超战略。为了保证国家优先发展的重工业能在全国资源相对紧缺的背景下快速发展,因此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制度体系。由于重工业具有资本高度密集、科技含量较高、研发周期长等特点,而刚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国家,明显不具有以上优势。在宏观上,为了保证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行政力量直接干预货币利率,人为抬高本币汇率,降低了重工业融资及技术引进的成本;其次,人为压低原材料及工人工资,降低生产成本,工资压低以后,就必然要压低农产品及生活资料的价格,由此衍生出统购统销等制度安排,使物价普遍偏低。扭曲的价格体系又导致供需失衡,因而在中观上,通过国家计划配置资源,也就是实施计划经济。同时,为了保证全社会的生产积累及优势资源有序流向重工业产业,满足新一轮扩大再生产的需求,避免企业利用垄断地位谋取私利,就要直接干涉企业的利润分配及投资方向,由此导致了微观上的安排——剥夺企业经营自主权。至此,形成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即宏观上扭曲价格体制、中观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经营自主权。

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时的战略目标,以两弹一星的成功为标志,重工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社会主义的“短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几乎没法提高。苏东国家、拉丁美洲、东亚各国,凡是采取这种战略的经济体,最终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崩溃。

林毅夫认为,赶超战略的失败源于其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经济发展的最优安排应符合效率原则——在给定的投入下追求产出的最大化。一国产业政策的选择应遵循其要素禀赋结构及比较优势,在自然资源一定时,影响要素禀赋结构的因素在于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的相对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普遍是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贫乏,因而在赶超战略下无法发挥其比较优势,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时点都无法创造出新一轮经济增长最大的剩余,形成恶性循环。一般而言,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通过垄断集中,保证资本投入,带动经济的短暂发展;第二当国内资本紧缺时,引入外资,维持上一轮的增长;第三等到外债到期需要偿还时才发现建立的产业没有竞争力,无法创造利润来还债,于是就演变成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

三、渐进式改革——对改革开放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解释上述现象时,将原因归结于市场化程度低、产权不清晰和政府干预过多,因而提出了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改进方案,其主要思

想就是进行市场化改革。从实践来看,苏东的“休克疗法”失败了,拉丁美洲和印度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这就引发了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失败了?

二、为什么中国会成功?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是在发达国家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任何一种社会科学,都存在这一定的理论前提,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前提除众所周知的理性人假设外,还暗含着另外一个假设,即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在正常的管理中能够创造市场上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林毅夫称之为企业的“自生能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经过缓慢的自发生长,没有自身能力的企业在市场进程中都遭到了淘汰,因而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有自生能力,在这里,这个假设是没有问题的。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上文提到的国家战略需求,其重工业是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建立起来的,没有遵循要素禀赋结构,没有利用其比较优势,一旦失去了国家给予的这种优势地位,就不可避免的要走向衰落,也就是没有自生能力。理论前提都出现了问题,那么由这种前提出发,所设计出来的制度安排就要在实践中遭遇挫折。这就解释了新古典经济学失败的原因。

与苏东国家“休克式疗法”不同,中国的改革带有非常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就像邓小平提出的“猫论”一样,不盲从任何理论,而是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渐进式、自上而下的思路,逐步探索,并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人民群众的优秀做法。改革的起点应是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除了上缴国家规定的利润外,给予企业负责人一定的自主权处置剩余利润。有了额外的利润就应该有额外的需求,有了额外的需求就要有额外的供给,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满足的。所以,就出现了与经济体制平行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双轨制”。这是一个伟大的缺口,从此市场经济就像星星之火,在冰冷的计划框架里,焕发出令人折服的生命力,肆无忌惮的燃烧着,点燃了这个国家所有的激情与梦想。

邓小平曾说,改革开放有两个意向不到: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一个是乡镇企业的崛起。改革,往往是从违反规矩开始的,这两个现象源于基层劳动人民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后,再由政府主导,大规模推广实施,形成了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四、“补课”——未来的改革方向

不可否认的是,渐进式改革也遗留了一些问题。首先是金融机构的扭曲,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小到大逐步建立的。但中国在赶超战略下,为服务于大型国有企业,一开始就形成了以“国有四大行”为核心的金融体制。大银行天生喜欢大企业,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收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改善金融机构就成为了未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应当建立以中小区域型银行为主、国有大型银行为辅的金融体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同时,还要设计好相配套的金融监管机制。其次,资源价格扭曲,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自然资源被人为压低,改革开放后,资源资格不断调整,某些矿产资源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这就造成了资源开采成本与资源价格之间的巨大盈利空间,这种暴利加剧了贫富分化,同时由于政府掌握了资源开采的准入权,增加了寻租的风险,成为腐败行为的重灾区。最后是行政性垄断,某些国有垄断行业,如电信、石油、电力等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取得垄断利润后,并没有与社会分享,也加大了贫富分化,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应逐步取消行政垄断,对不能引入竞争的垄断行业加强监管。比如电力,政府要加强对其价格、成本和收益分配的监管。

未来的改革中,还有一个焦点问题,即如何更加合理的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上文提到要素禀赋论,好的经济格局和产业政策应符合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但是企业才不管你是什么结构,企业关注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活开放的价格机制来反应各种要素的稀缺程度,价格越便宜,说明要素越多,因而依靠这种要素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就更具生命力。这就界定了政府的第一个职责,维持经济的开放是市场的充分竞争;其次,一国的产业信息是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多方受益,企业本身没有收集产业信息的动力,也缺乏这种能力。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政府应定期发布本国产业信息,指导民间资本投入方向;再次,政府要根据本国的产业发展信息,制定相配套的产业政策体系,对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鼓励;最后,由于技术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不可确定性,一次性投入大,收益周期长,新技术的引进或创新,无论成功与否,都会给后来者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对这种企业,政府还要进行必要的补贴。但是与传统的赶超战略不同的是,对这种企业的补贴是有限度的,并且企业自身有一定的自生能力。

以上就是《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的总体脉络,在这本书中,无处不散发出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国情的深入了解,精彩论述层出不穷,让人流连忘返。最后,我想以一句话来结束这篇读后感,以此自勉:一个读书人,永远都不能放下阅读。阅读与写作,是一个读书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2013年5月20日

第五篇: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一)《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二)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三)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下载《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家论坛--中国经济解读》观后感

    观《名家论坛--中国经济解读》有感这次选修课《中国经济解读》,上过第一节课之后,就觉得觉得获益匪浅。它让我对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式,发展状况有了一定得了解。也让我认识到自身......

    投行解读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

    投行解读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 2013年04月18日 00:46 文 / 莫西干 FTav: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市场的反应是这样的… 如果数据高于预期:多方认为数据还可以。空方认为,这是不可持......

    [专家解读]“十二五”规划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专家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 编前语:日前,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议全文首次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称,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

    解读当前中国经济的三个关键词

    解读当前中国经济的三个关键词时间:2009.10.26来源:新华网在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取得“好于预期”的非凡表现后,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是今年8%的增长目标能否实现,而是怎样才能把这......

    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报告论文 题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11经济学三班 组员:张炳贤111041358 叶子通111041349 吴汝基111041311 郑舒仰111041386报 告 日 期:2014年6月1......

    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 1. 当前中国的GDP排名第二。赶超战略是指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办法(宏观政策环境)和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的制度安排,提高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突破资金稀缺......

    10春中国经济专题历次读书笔记问题总结

    10春《中国经济专题》历次读书笔记问题总结和改进建议10春《中国经济专题》助教:易声宇这个学期一共布臵了5次读书笔记,总体来看,大家的笔记越来越符合本课的要求。好话就不多......

    浅谈中国经济转型

    班号:01220801姓名:张晗学号:20080187浅谈中国经济转型一、经济转型的提出经济转型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苏联和东欧各国涉及。那时的“经济转型”偏重于经济体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