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型广播电视采访行动《解放中国》实施方案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大型广播电视采访行动《解放中国》实施方案作者:广协网一、缘起
二、基本方案
2、创作与表现形式
三、计划
第一批城市开始拍摄。
召开第二次创作会议,分华东、东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区域,召开相关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研讨、协调创作规范,落实有关问题。
开始创作。
根据形势需要和赞助单位意见,将举行适度的开机启动仪式,地点可选在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由当地政府或广播电视台配合承办,全体创作单位代表参加。
2009年2月-6月各参与城市陆续开始投入创作中心摄制组开始工作,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地采访老革命及其后代,寻访拍摄重要的文物史料
航拍摄制组在各有关地区,根据各城市节目需要,拍摄航拍镜头
中心编辑组制作统一包装方案2009 年7 月各地创作结束前期拍摄,开始编辑制作
中心编辑组统一编辑方案发各台摄制组
筹备开播仪式和评奖活动2009 年8月上旬结合“八﹒一”建军节活动,将各台创作节目汇总,在武汉或上海等城市,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组织,邀请军队、老革命、学者、党史办、广播电视专家组成评委会,对各台节目进行评比、分析、论证,从120个节目中选择60个优秀节目,并划定等级。优秀节目分为一、二、三等。此外还将对最佳编导、摄影、主持人、包装、制片人、制片、解说、撰稿给予评价。此项工作约10天完成。2009 年8月20日-25日组织召开大型广播电视采访《解放中国》开播发布仪式,对优秀节目和人员进行表彰,向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军事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参与城市赠送优秀节目全集,供各有关方面收藏,同时由到会领导人向各参与城市广播电视台发放节目全集,并启动大型广播电视系列节目《解放中国》联合播出。到会领导将邀请国家领导人及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教育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传媒大学等方面的领导,此外还有老一代革命家的亲属、子女派代表参加。
在此期间,加紧编辑出版《“解放中国”作品集》和《“解放中国”创作经验论文集》。2009年12月在北京或适宜城市召开定大型广播电视系列节目《解放中国》创作研讨会暨中国革命历史传播论坛,以本次活动的创作经验、研究成果、运行体会为基础和切入,开展大型历史传统题材联动创作、传播的研讨,进行联合机制的完善。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第二篇:广播电视采访要点总结
广播电视采访要点总结 1.新闻采访特点:(1)求新性(2)求实性(3)时限性(4)多变性(5)连续性(6)公开性
2.中国现代报纸的祖宗:《邸报》
3.记者要遵循的采访路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4.提问方式分为两种:开放式、闭合式
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5.采访策划和准备:又叫“静态采访”和“案头功课”
6.采访日常的战略性准备(1)学习理论,学习政策(2)熟悉情况,了解全局(3)
学习和积累多方面的知识(4)熟练的掌握各种表达形式和技巧 7.新闻策划:不等于制造新闻。(1)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新闻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
事物的反映这一前提下的策划。(2)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的发挥记者的主观能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8.现代新闻采访意识:政治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竞争意识 9.新闻价值五要素:(1)重要性(2)显著性(3)时新性(4)接近性(5)趣味性 10.访问分类:因人访问、因事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旅游式访问 11.《萍踪寄语》—邹韬奋
邵飘萍—《申报》的“北京特别通讯” 12.记者职责:(1)采写新闻报道(2)反映情况(3)做群众工作 13.“新闻采访”一词出处:1872上海《申报》 14.视觉采访简单来说就是“用眼睛采访” 15.现场观察作用:(1)能够直接获得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材料(2)能够直接获取活生生的细节材料(3)能够产生激情和独到见解(4)能够把“死”的材料变成“活”材料(5)能够赢得时间,提高新闻价值
16.记者职业道德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做报道“抓七新”:新人物、新事物、新成就、新动向、新经验、新风尚、新问题 18.研究新闻采访问题首先要解决记者的“采访观念”问题
19.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
隐性采访类型:侦察型、体验型、验证型
体验是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采访者的生活和工作,亲身体验他们的劳动和生活过程,并在提亚中进一步采访。变你做我写为我做我写
20.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简要的说,是记者发现与识别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一种特有素质。比较完整的表述是: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的洞察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采掘能力
21.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1)提高政治敏感—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积累知识思想—水到渠成活鱼多(3)优化思维方式—左右正反都逢源(4)养成职业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
22.新闻线索特点:(1)线索通常比较简略,完整性差(2)线索往往时间短暂,稳定性低(3)线索只是一种信号,可信性小(4)线索大多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23.新闻敏感三大特性:突发性、闪现性、创造性 24.《饿乡纪程》通讯报告 25.新闻报道失实原因:(1)初步接触,不明要求(2)作风浮夸,粗枝大叶(3)知识不足,真假难辨(4)道听途说,不经核实(5)追求生动,合理想象(6)急功好利,有中生无(7)移花接木,牵强附会(8)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26.“克里空”:虚假新闻的代名词。人们常常把那些报道失实的现象称为“克里空”。这是由于苏联作家科尔内楚克在卫国战争期间写了一个题为《前线》的剧本,剧中有一名军事特派记者,名叫克里空。他在前线采访时,不是深入到战士中间了解情况,而是整天呆在指挥部里,捕风捉影,胡编乱造新闻。后来,新闻界把新闻失实现象称为“克里空”.27.“第二落点”: 指的是在新闻第一时间发布之后,寻找、挖掘新闻的更多内涵和外延。在网络时代如何寻求新闻的差异化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许多媒体已在探索中开始另辟蹊径,除发现独家新闻外更多的借助于新闻的独特视角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新闻的第二落点,可以使第一新闻事件更加丰满,并增加可视性,增加信息量,更容易吸引更多的新闻观众。寻找第二落点以实现新闻的差异化,需要增加原创成分,放大新闻价值、利用独特视角,寻找报道闪光点、深挖旧新闻,焕发新意思。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对于一个记者来说,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职业能力:善于观察时代,把握国情、善于用国际眼光看国内形势、善于观察事实趋势发现时代走向、善于以事实作为结论的基础、善于探寻事实的本质真实。
28.同期声概念:同期声也可以叫做“有源音响”,是指录自现实生活,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形象的客观音响,是记者在电视采访中进行现场判断、选择和记录的又一个重点。
同期声作用:(1)增强真实感(2)渲染气氛,增强现场感(3)可以作为连接电视节目的结构框架(4)可以表现过去发生的事情
同期声的基本功能是协助解说词共同搭建叙事框架
29.记者修养里的知识修养:(1)记者只有博学多识,才能适应特殊的职业要求(2)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记者的知识越丰富,采访新闻的本事就会越大(3)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有了新要求
30.采访和写作的关系:(1)采访决定写作(2)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3)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4)既要深入采访,又要精心写作
31.电视记者现场出镜的主要作用:(1)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2)使现场的信息更加条理化(3)搜集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4)使采访更加深入
32.现场述评:是指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面对镜头直接交代、播报和评论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这一类的出镜方式形成了记者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样式,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
33.集体访问包括:新闻发布会、座谈会
34.提出高质量的问题:(1)问题要提的“一语破的”(2)要提受众和自己最想知
道的问题(3)提问要力争“一语道破(4)要争取给别的记者一点启发(5)要善于随机应变,临场发挥
35.电视记者在现场的镜头存在方式:旁观式、声音参与式、出境参与式
36.摆拍:所谓摆拍,是指电视采访中,记者指挥被采访者,在镜头前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现场表演式的谈话或行为的拍摄手法
37.搭桥艺术:新闻采访中,搭桥是一种采访艺术,也就是斯诺前夫人韦尔斯讲的“斯诺法”。它的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在记者与被访者之间构架一座情感交流的“心灵之桥”,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合适话题,目的是为了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的一种采访艺术。
38.积累资料的意义:(1)记者只有手头掌握大量的资料,成为富记者,才能得心应手的采访新闻,才能有所作为。(2)记者积累丰富的资料,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发展,增强采访与报道上的预见性(3)记者平日的积累,一旦到了某个关键时刻还会产生异乎寻常的作用(4)记者有了丰厚的积累,有利于深入的研究问题,也有利于日后的著书立说
第三篇:大型采访活动方案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中国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方案
按照市十一次党代会“强化生态文明、加快内涵发展”的总体思路,落实我市“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的工作总体部署,大力宣传各区县各部门各大企业今年以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先进典型,对其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集中宣传报道,以
点带面,带动和促进全市进一步形成发展实干的浓厚舆论氛围,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近期,市委宣传部将组织相关媒体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集中采访报道。现制订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中国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将通过组织邀请中央媒体、中央和省、市重点新闻网站记者深入采访宣传报道,重点宣传我市经济战略转型,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形成网络舆论合力和强大宣传态势。同时,结合宣传文化战线开展的“改文风”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鲜活生动、文风清新的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行业实干发展的新思路、新进展、新举措、新气象,宣传我市各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实践。
二、指导、主办、承办单位
指导单位: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
主办单位:中共**委宣传部
**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市网络文化办公室
承办单位:(待定)
三、邀请单位和人员(共约40人)
参加媒体
1、中央重点新闻网站(11家):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中青网、中国经济网、中新网、中国广播网、中国企业网,每家网站1—2人(一名负责人和一名记者)。
2、知名商业门户网站(6家):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西祠胡同、天涯社区每家网站2人(一名负责人和一名记者)。
3、省级主要新闻网站(6家):大众网、齐鲁网、鲁网、舜网、青岛新闻网、胶东在线,每家网站1人。
4、市级网站(4家):**新闻网、**时空、新聊斋网、鲁中网。
5、市内主要传统媒体(3家):**日报、**电视台、**晚报、鲁中晨报,各媒体根据自身情况,每个单位各派1至2人。
四、活动时间
2013年8月16日——9月1日
五、采访路线
具体路线待定
(1)活动启动仪式8月16日在**区举行。
(2)具体活动行程依据采访路线安排。
(3)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领导及有关市直单位的负责人参加。
六、具体要求
1、相关采访点资料
各有关区县要在8月15日前,上报本次活动采访点;8月16日前,将采访点的全部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同时提交至市网络办和**新闻网。对活动主题所涉及到的,但不能前去采访的地点,也可提前形成新闻稿件,以便在专题中予以集中展示。
2、确定详细方案
各有关区县要制定活动的细化方案,同时明确1至2名具体联络人,负责对活动的各项事务进行对接。联络人员名单请于8月31日之前报至市网络办。
3、参与协调会
活动计划召开四次协调会,前两次为方案确定;第三次为市直有关部门协调会,由相关部门提供各自资料、确定新闻发布会内容以及采访重点;第四次为活动总体协调会,市直有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宣传部门负责人参加,确定最终采访路线以及采访重点,调度各相关区县准备工作。
七、报道安排
8月16日开始,组织市属各媒体、省以上媒体驻淄记者站和其它相关媒体,对各大企业、区县和部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先进典型进行集中采访。**日报、电台、电视台、晚报统一在重要版面和新闻栏目开设“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专栏,定期集中刊播发。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次高密度、大容量集中报道,对半年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巡礼,为加快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八、宣传重点
1、宣传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宣传各区县各部门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有效盘活资金、土地等存量资源,更好地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2、宣传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强化时间节点,促进更多的项目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3、宣传各级各部门及时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经验做法。
4、宣传各级各部门集中优势资源,使资金、土地、政策等要素向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倾斜,向市场效益好、对区域发展贡献大的重点骨干企业倾斜,提高审批效率,实行重大项目规范减免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5、宣传各级各部门全力加快现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抓住用好
第四篇: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范文模版)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
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 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
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 ?
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
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 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 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 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 :
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
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
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 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
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
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
—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 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 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 追惩制?±;
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 禁止开办,一律停播;
(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 红色中华通讯社
(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
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 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 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
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
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 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 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2、停滞期?a?a?°文革?±中的广播事业(1966-1976):不仅没有前进,而且明显退步;?°文革?±内伤:军事管制,?°统一口径?±政策,地方台全部转播中央台的节目;
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都被“文革”化;(台标、毛泽东主席像和语录);
“文革”中广播电视新闻最严重的问题是违背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颠倒黑白、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泛滥。
3、恢复期——”文革”后的广播事业(1976-)1978年5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国外广 播部被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 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独立 的对外广播网的形成。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方针:“四级办广 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珠江模式: 上海东方台模式:
二、中国电视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中国开办电视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广播,这 是我国一座电视台,这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正式 诞生。(画面,内容)
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分别成为我国第二 座、第三座电视台。?
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自己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片(指图像报道)——报道《红旗》杂志创刊。
?
?
?
?
?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1958年6月19日,第一次现场直播体育比赛实1960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试验成功;
(二)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办《全国电视台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况:?°八一?±男女篮球队的比赛;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试播彩色电视; 新闻联播》节目,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初步形成。
?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定名为“中央电视台”,成为我国的国家电视台。(CCTV?a?a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三、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自查自学)?
?
?
(一)香港的广播电视 香港广播事业始于1928年6月30日香港电台的香港电视事业始于1958年丽的呼声有限公司首正式播音。次播出。
特点:
(二)澳门的广播电视事业
?
1、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DM)
澳门广播电台(澳门最早的广播电台1933)和澳门电视台;
?
?
?
2、澳门卫星电视台 语言:中文、葡文、粤语、英语;
1、最有影响的两个广播机构
(三)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公司(最大民营);
2、“三大台”:“台视(1962)”、“中视”、“华视”
3、“第四台”:利用录放像设备播放录相带节目,由电线将信号输入邻近订户家庭,供订户收看并收取费用的组织,称为“第四台”(娱乐节目、成人节目等)。
第五篇:中国广播电视史
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背景:
⑴ 建国三年来,人民广播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52年10月,全国有广播电台71座
⑵ 但人民广播存在许多缺点:
① 各地电台发展得多,但功率小
② 编辑、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干部非常欠缺
③ 广播节目质量普遍不高
④ 广播收音网的建设不健全,不巩固
⑤ 广播工业薄弱
广播工作有待总结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的召开
⑴ 1952年12月1日—11日,中央广播局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⑵ 参加会议的有各地电台台长,广播器材厂厂长,中央广播局有关负责人及其他电台工作人员,共176人。
⑶ 总结三年来的经验和成绩,研究问题和缺点,确定今后发展的方针和任务:
① 事业发展方面,提出:“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
② 宣传方面,提出“精办节目”的口号
⑷ 梅益发表讲话:《1953年广播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第二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954年11月在北京召开,118位代表。梅益做题为《学习苏联广播工作经验,改进我们的广播工作》的报告确定广播的具体任务: ①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宣传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 ③宣传苏联建
设成就
4探讨提高广播质量的方法学习苏联经验的负面影响:① 减少甚至中断了广播中的批评性报道
② 大量削减了地方台的自办节目,削弱了地方台的特色。
第三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11955年12月15日—22日在北京举行
2讨论发展我国广播事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十五年远景规划,修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两年计
划
3研究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方针、规划
4影响: ⑴使广播工作者明确了方针和发展方向⑵全国掀起了建设农村广播网的高潮
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11956年7月25日—8月16日在北京召开
2各地台长、副台长52人,及中央广播局有关负责人出席
3对建国以来广播工作几个主要方针做了评价
① 广播电台既管宣传又管技术的方针是正确的② 基本建设中,先中央后地方,重点发展的方针是基本正确的。
③ 关于宣传工作中,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的问题
Ⅰ认为地方台应多数时间转播中央台的节目,是错误的Ⅱ但地方台在一定时间转播中央台的某些节目,是必须的④ 关于发展广播收听网的问题: 发展有组织的收听为主,个体收听为次的方针是正确的 4关于办好新闻性,文艺性节目的意见:
① 改进新闻报道,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
② 扩大节目取材范围,更多地关心和指导人民生活
③ 要在广播中展开批评
④ 在广播中展开自由讨论
⑤ 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
⑥ 要让听众听到更多的节目
Ⅰ增加每天的播音时间 Ⅱ增加电台
这是一次总结经验,承前启后,意义重大的会议
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背景:
1963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全面好转
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21964年4月3日—21日在北京举行
3提出继续加强对国外的宣传,巩固和适当发展农村广播网等任务
4认为应加强电台的安全保卫工作和内部的政治思想工作
5印发梅益起草的《整改提纲》.第九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11966年3月20日—4月9日在北京召开
2周恩来指出:努力办好广播,确保电台安全,为全中国、全世界人民服务.3会议提出,在一切工作中突出政治
4要求加强电台的安全保卫工作
5提出要办好各类为农民服务的节目
6文革中,正确的意见和措施未能贯彻执行
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1980年10月7日—18日,在北京召开对过去30年来的广播宣传工作的总结:
⑴ 正确认识广播电视的性质,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
⑵ 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搞好广播电视宣传的关键
① 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② 宣传工作中的三条基本要求: 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
⑶ 充分掌握广播电视的特点, 才能提高节目的质量.⑷ 中央与地方广播,无线与有线广播,有分有合,互为补充,构成宣传整体规划了广播电视业的奋斗目标:
到本世纪末,建成自成体系的广播和电视宣传网
广播电台、电视台成为电化教育、科学普及、文艺欣赏和娱乐的重要阵地.国际广播电台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一支可以信任的舆论力量.会议强调, 广播电视要首先解决 “自己走路”的问题
“自己走路”的内涵:
⑴ 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
⑵ 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自己的报道思想和报道计划,开展新闻、评论工作 ⑶ 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点,稿件的采编和节目录制都应体现出广播电视的特色和风格.5 意义:
⑴解放了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思想,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力
⑵标志着广播电视宣传的进一步拨乱反正和改革的起步从会后到1983年,广播电视¡°自己走路¡±的主要表现:
⑴ 电台、电视台自己的以¡°短¡±、¡°快¡±为特点的新闻明显增多
① 各地 ¡°读报台¡±、¡°抄报台¡±逐渐减少
② 电台新闻字数的变化: 重要新闻500字左右 动态消息300字左右 简讯100字左右 ③ 新闻的时效性增强
④ 从1981年7月日起,CCTV的《新闻联播》大为改观:
新闻短了
与地方电视台的联系增强.通过国际通信卫星,更容易获取国外新闻
将口播新闻与录像新闻混合编排,丰富了国内新闻的内容
⑤ 1982年,中共中央规定,从9月1日起,将我国重大新闻提前到在CCTV19点的《新闻联播》
中发布,从此CCTV也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关
⑵ 广播评论重新上马,电视评论初现荧屏
① 1980年,中央电台共播出评论132篇
② 1980年9月28日,中央电台播出《大快人心的审判》
是中央各新闻单位第一篇有关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评论
③ 电视评论:CCTV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观察与思考》
⑶ 80年代初出现主持人节目
⑷ 远距离教育的发展:
① 1979年,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② 1981年创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
⑸ 电视剧的复苏和发展
① 1958年—1966年是电视剧的开创和初步发展阶段
② 文革期间是停顿阶段
③ 文革后开始恢复。
1978年CCTV共播出8部电视剧
④ 1979年CCTV播出18部,1982年播出235部
⑤ 198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优秀电视剧评选。1983年后,定为“飞天奖” ⑥ 1979年,CCTV开始从国外购进电视剧和影片
⑧ 1983年10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1983年3月31日—4月10日在北京举行吴冷西部长作了题为《立志改革,发挥优势,努力开创广播电视新局面》的报告 3 确定广播事业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末,使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4 强调广播电视的业务方针:“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
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