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三中全会指明国家改革发展方向

时间:2019-05-12 01:2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过三中全会指明国家改革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过三中全会指明国家改革发展方向》。

第一篇:通过三中全会指明国家改革发展方向

尊敬的党组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全文播发,多家外媒第一时间对此进行解读,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此次全会指明了国家改革发展方向。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共产党通过此次全会指明了国家改革和发展方向。今后随着限制的减少和准入门槛的降低,可能会有更多外国资本进入中国。

《华尔街日报》援引专家的话说,中国正在努力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更大效力,这也为民间资本提供了更多机会。

英国《每日电讯报》十分关注中国放宽独生子女政策,根据《决定》中指出的“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每日电讯报》表示,经过3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劳动人口数量已经开始减少,放宽独生子女政策,能够促进中国人口的长期平衡发展。

美国《福布斯》网站则十分关注《决定》中提出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该网站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将主要处理中国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规划和协调中国的改革开放。

《福布斯》网站指出,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中国已取得了一些“改革果实”,但还有一些困难问题等待中国解决,如土地、户口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大的政治决心。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精选十八届三中全会思想汇报: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指明

免费

分享

创新

精选十八届三中全会思想汇报: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指明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决定》中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内容日趋引发国内外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昨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首席专家张幼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如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换。张幼明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防和军队改革纳进了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这样一个战略全局,并作为一个重要部份进行部署最少源于两个缘由。

张幼明以为,首先是为了加强党对国防军队改革的领导。中国我党的领导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的一项根本制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件大事,改甚么、怎样改,这些重大的题目都要由党中心来决策,都要充分体现党中心的意图。因此,这次全会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是第一个因素。

他谈到,第二个因素是为了兼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调和发展。我们国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增进国家的全面、调和、可延续发展,国家的全面、调和、可延续发展,既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题目,也包括国防和军队的发展题目,需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兼顾。事实上,兼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我们党指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向战略思想。

张幼明指出,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伟人的就提出,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军队和建立强大的经济气力,这是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件大事。改革开放之初,伟人的明确提出以产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为标志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将经济现代化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兼顾斟酌。***把建设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作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确立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调和发展的方针。

总书记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富国强军的同一,并决定编制新中国成立的第一部兼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划。从这些

免费

分享

创新

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把我国的国防和军队改革纳进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就是为了使国防和军队改革与国家其他方面的改革相调和、相配套,通过兼顾国防和军队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调和推动,增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调和发展。

汇报人: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提升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并赋予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是,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进步效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心、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以上改革部署触及到财税体制改革本身,更关联一系列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困难与调和配套题目。一方面通过科学的财税体制,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同

一、增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制度保障;另外一方面财税体制改革是服务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让市场对资源配置优化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建设。那末,如何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战略目标,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战略定位呢?

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与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目前我国预算审批包括收进、支出和收支平衡,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而不是支出范围与政策,《决定》指出,审核预算的重点要由平衡状态、赤字范围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这一原则命题揭露的重大政策转向是,税收不再是各级政府预算确定的任务,而是预期目标。这有益于税务机关依照法律征税,避免为了完成任务多收或少收的体制弊端。不但如此,这一原则规定打破了各级财政固有的“重收进、轻支出”的偏向,有助于推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纳税人判定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数目和质量。另外,《决定》指出要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规范公道的中心和地

免费

分享

创新

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以期为增强预算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提供重要机制保障。

二是完善税收制度。

税收是政府收进的基本情势,是国家存在与公共治理的基础,也是实施宏观调控、调理收进分配的基本工具。《决定》提出深化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包括:全面推动增值税改革乃至将增值税推广到全部服务业,把不动产纳进增值税抵扣范围,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推动消费税改革,调剂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理功能;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步伐,进步保有环节的税收;推动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进一步发挥税收增进资源勤俭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逐渐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三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心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楚、分歧理、不规范,一些应由中心负责的事务交给了地方,一些适合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心承当了较多的支出责任。而中心通过大量转移支付对地方进行补助,客观上影响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因此要由粗到细设计中心、省、市县三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明细单,列明各自专享事权和共担事权的共担方案,并在今后渐进优化与细化。在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基础上,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间收进,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调理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余缺,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在此基础上,保持现有中心和地方财力格式整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斟酌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心和地方收进划分。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sxhb/

第三篇:农信社改革发展方向

农信社改革发展方向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业整体中的薄弱环节,表现为大而不强,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最脆弱点,其潜在着很大的支付风险和信贷资产风险。因此如何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谋求出路和发展,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地区金融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根据一年来工作的实践和了解,试图就大通信用社当前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困难及解决办法作粗浅的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问题:

一、基础薄弱,经济活动单一,目前据我所知,大通县农民收入主要靠小麦,油菜,且一年只有一次收割

二、基础设施落后,结算渠道单一,汇路不畅通。

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办公条件简陋,营业场所狭窄,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仅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创新困难重重,而且结算渠道单一,异地结算仅靠农信银汇款方式进行,其他方式的汇路不畅通,在途资金时间长、环节多、速度慢、资金运转效率低,造成农村资金倒流进城。低成本存款流失以及客户存款搬家现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处于劣势,市场占有率低。

二、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基础知识不够,队伍不够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大多数来自当地,而且大部分是照顾性质吸收的,世袭现象严重,家属子女偏多,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差,内部管理淡薄。同时,由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缓慢,经济效益差,职工待遇较低原因,导致队伍不够稳定。

发展:

(一)正视问题,牢固树立防范和化解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意识。

(二)减员增效,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用工制度的改革步伐。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量小,成本费用率高,经营效益低,严重制约着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求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和自身经营状况,客观确定业务经营与发展所需员工数量,对员工进行全面考试、考核,通过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改善员工队伍结构,减员增效。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岗位职务聘任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的关键一步。

(三)优化网点结构,激活经营活力。要从过去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转变为按中心乡镇和经济流向,将邻近的业务规模小、效益差的信用社,以撤并降格等方式,进行优化重组,彻底改变目前“一镇一社”和“一社多点”的格局。对偏僻、业务量小的网点撤并后形成的服务空白,可根据实际,以流动信用社形式定时、定点服务,以方便农户,取信于民。实践证明,对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兼并经营有利于增强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减少管理环节,避免行政干预,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存在问题。

(四)狠抓清贷,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清收贷款本息,盘活资金存量,不仅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减少亏损,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而且是农村信用社恢复元气,转人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做好清贷工作。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应如实地向当地政府汇报经营情况和间题,取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并将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向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情况向当地政府详细汇报,要求当地政府及其下属企业积极归还贷款本息,以此带动清收贷款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求以政府的名义动员和约束贷款企业和个人,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规定,履约还款,打开收贷工作的新局面,盘活农村信用社的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优惠政策。对于目前已经陷人经营困境的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来说,仅靠现有的政策和内部治理是无法走出困境的。因此,建议政农和有关部门实行区别对待,给予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提高呆帐、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二是扩大存贷款利差,主要是扩大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三是降低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率;四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了发行国债等办法补充资本金,优先分期分批核销已经损失的贷款;五是划转资金,妥善解决行社“脱钩”遗留资金间题,上级人行应积极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与农行理顺脱钩资金遗留问题,减转历史包袱,使其焕发活力。六是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实资本率,并置换部份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减少历史包袱。此外,当地联社也应采取优惠措施,降低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上存资金的比例,降低拆借资金利率;降低运钞费等管理费的上缴标准。通过采取上述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完善金融补偿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其稳健运行。

(六)稳定队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经济环境较差,内部经济效益较低,职工福利水平较低,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较大,不仅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而且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扶贫力度,增加贫困地区的资金投放,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环境,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从而增加当地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来源。三是妥善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职工的工资待遇、生活福利间题。通过采取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稳定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同时,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知识、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理论、金融业务等教育,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从业人员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促进贫困山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

(三)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信社要通过创新服务,从消费、医疗、社会保险、环保、卫生等各个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积极开办消费类业务,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一是开发住房、汽车等大宗物品按揭消费类贷款业务,帮助农民解决买房难、购车难等问题;二是开发助学类贷款业务,支持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试办农民就业培训贷款,增强农民在劳务市场就业能力;三是积极开办信用卡发行业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消费信贷支持;四是在社区建立金融超市,公开提供各种个人消费金融服务产品供客户选择,引导农村居民消费。

2、开办各类中间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一是与医疗、保险及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办财险、寿险、农村医疗保险等各类保险及社会养老统筹业务的代理,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二是开办代收水电费、通讯费、学杂费、代发食粮直补资金、民政补助款、代理个人理财等业务,进一步提升农信社社会服务功能;三是开展农村信息咨询、个人理财、资产评估等其他中间业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各种便捷的金融服务。

3、与政府部门合作,为农村公益事业提供配套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以收费权作抵押或寻求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大对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环保设施等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改变农村脏、乱、差等现象,树立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形象。

第四篇: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浅析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走合作化、政府化还是商业化、市场化,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争论的核心,也是不同改革理念的一个分水岭。为此,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上大约存在着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农村金融应该强调政策性的特点,国家支持的农民组织是合理的发展组织。其成因:一是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其经济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无法支撑商业化金融组织,大部分地区农民的资金需求,只能靠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来解决。二是一旦实现商业化和市场化,农村金融市场必然会发生缺位,将导致农业产业(高风险、收益小、周期长、成本高、资金周转慢)与盈利为目的商业化金融机构的贷款原则相悖,资金一般会从农业流向工商业,形成为农业“供水”的金融机构演变成为“抽水”机构。三是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额小、分散、个性化的大市场,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管理不适应农户分散的、多样化的小额要求。这正是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的原因所在。而农村信用社合理利用了其成员在当地所固有的信息源和信任资本。因而降低了信息、监督和执行等交易费用,给社员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四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尽管存在着制度缺陷,但也同时存在着制度优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地适应性,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它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五是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落后的地区,出于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理应加强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一系列扶持的优惠政策。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表明,合作制原则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行不通,信用社制度本身存在的合作性质并不是完美的制度选择。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应转向组建和发展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其理由,一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已全部丧失。农民没有真正意愿上的合作意识,其合作是靠政府行政强制力量实现的,特别是前两年的增资扩股,较大部分是借助行政力量推动的。二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从诞生之时起,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制。贷款程序与商业性金融基本相同,农民也从来不承认它是互助合作性质的机构。因此,农村信用社吸引农民参与的改革,注定只是流于形式。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作为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核心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办社初终的:社员自愿性、互助合作性、民主管理性、非赢利性的基本特征相背离。而目前的改革,其目标明确定位于向合作金融组织转变,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因素所影响,前景仍是未知数。

首先,在农信社成立之初及以后的改革实践中,也都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为,而非农村金融的自主性行为,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政府。这种行政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在开

始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农村经济成份的日益复杂化,此种行为所引起的矛盾也将日渐暴露出来。

其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形成了与农村合作金融相联系的四大利益主体:即国家、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员工和农民。这四个利益主体在既得利益格局中,各方均从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出自己的主张,由于各方面力量都差不多,那么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只能是一种非实质性的,各方均不满意但又均认可的改革。其三,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初始产权框架是政府主导下的非自愿入股,加上我国在成立农信社之时正式制度的不配套,使其产权在一开始就没有清晰的界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农村信用社也是政府管理,而非民主管理,其改革只是法人地位和权力的易位,而不是产权主体的让渡和实际金融改革的提高等实质性的变革。虽然自2000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试点,但由于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产权结构不清晰,社员自愿入股积极性不高,权益保障难度大,其合作性质仍然是个“谜”。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途经

“三农”是农村信用社赖于生存的“土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生产力还欠发达,农业在农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土地的分散经营,农村人口的众多,农村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农产品投资回报率低,农村的资金匮乏,这些制约因素使农民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迫切需有一个为其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其中绝大部分是个体农户,小手工业者和小规模的经济组织,这种以个体、家庭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形式在融资需求上,呈现分散性,灵活性的特点,加上融资需求总量庞大,既非有国家银行信贷所能满足,也非民间借贷能力能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合作金融,相互调剂,达到供需平衡。

服务“三农”是农信社无法更改的天职。失去“三农”农信社就失去了服务对象,所以农信社必须牢固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宗旨,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经营理念。近些年来,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了“非三农”倾向,主要反映在:一是随着“进城、破墙、下海”之风的兴起,农信社的机构也向城镇作了延伸。二是在农贷效益欠佳、风险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部分农贷资金流入了城镇,参与了城镇的资金融通。三是在农村直接用于种养业的资金也在逐渐减少。究其原因,就是比较利益驱动使其然。目前,农信社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这项改革是我国农金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农信社的合作制一直没有体现出来,至今也未能很好解决。鉴于目前农行、农发行的经营方向在向“三农”转向,以及国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降低门槛,允许成立村镇银行,弥补农村资金的供给不足,同时国家为了有效化解农信社历史遗留的包袱,给予了央行票据置换农信社不良资产的扶持政策,将会更有利于“三农”经济发展,也给信用社稳健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更加有利的空间。

第五篇:国际社会热议:胡锦涛七一讲话指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国际社会热议胡锦涛七一讲话指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特稿:“胡锦涛讲话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国际社会热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日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世界媒体、政要、专家学者及海外华侨华人对胡锦涛讲话给予高度关注,并纷纷发表评论。

他们认为,胡锦涛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的历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阐述,指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让人对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中国成就

美联社报道说,胡锦涛在讲话中回顾了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各种政策,并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指明方向。他说,中国人民支持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也支持国家走向繁荣的改革开放政策。

意大利意中友协主席曼奇尼女士说,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也对其赞誉有加。“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努力推动发展、致力于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性强国,一方面十分重视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西方深思。”

肯尼亚东非共同体事务部常务秘书戴维·纳罗说,中国共产党在其90年的奋斗历史中,摸索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的道路和模式,这种模式也值得非洲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说,胡锦涛的讲话回顾了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尤其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起到的作用。

柬埔寨中国商会会长高华1日在金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胡锦涛的讲话非常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程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人民才能生活幸福,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印度共产党总书记巴尔丹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胡锦涛讲话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说,中国的成就对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加拿大华人促进中国统一联盟主席赵炳炽说,胡锦涛讲话回顾了过去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依靠人民,经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必须不惜一切去捍卫它”。

全英华侨华人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说,胡锦涛的讲话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把党取得的成功归功于依靠人民奋斗的结果。单声说,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的成功的确是因为得民心。

指明了未来中国发展方向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说,胡锦涛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共90年历史,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今后顺应时代变化、主导中国发展的决心。他强调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显示出改善国民生活的姿态。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伍颂达认为,胡锦涛讲话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发展方式都指明了方向,讲得入情入理,让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助理院长文泉说,胡锦涛用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胡锦涛在讲话中对于中国解决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表现出充足的决心和信心。

全英华侨华人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说,胡锦涛还提到在建党100周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共产党的成功就在于不断发展,不断改进,与时俱进。

加拿大加华文化中心主席、加华侨报社长兼主编黄兴中说,胡锦涛的讲话全面、精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经验和教训。这篇讲话不但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指导今后工作的明灯。

居安思危意识展现中共强大生命力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指出,胡锦涛在讲话中要求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谋求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并要求党员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这是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日本时事社报道说,胡锦涛在讲话中历数了“能力不足、脱离群众、腐败消极”等中国共产党目前存在的党员素质低下的风险,危机意识溢于言表。

澳大利亚中国黄埔军校联谊会会长陈蔚东说,胡锦涛的讲话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明确指出中共面对的4个危险。“这令我感到十分震撼。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自身建设,把党的建设提高到较高的位置。非但没有掩饰不足,而是明确地将事实和形势提出来摆在面前。”

罗马尼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扬·多布里卡认为:“这种实事求是、居安思危的态度无疑是中共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德国汉学家和民族学家南因果说,胡锦涛对党建和反腐问题的阐述令他印象深刻。他说,胡锦涛在讲话中对党建工作提出要求,希望 广纳人才,不论出身背景,任人唯贤。同时他还强调,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当做老师和服务对象,这是在继续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他同时建议,中国的反腐斗争应该和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联系起来。而中国近20年来也一直在完善这一体系。

南非人文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萨努莎·奈杜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复杂挑战,比如社会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有拉大趋势、环境问题等。“可喜的是,中国党和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开始进行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转型,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增长。”(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

下载通过三中全会指明国家改革发展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过三中全会指明国家改革发展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标学习房产名企 指明公司发展方向

    对标行业标杆 提升自我水平2月20日,特变房产观摩学习团赴沈阳对标学习。 为理清公司从管理管控及设计、工程、营销、物业等专业细节方面全方位执行以终端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

    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推荐)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

    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逻辑 大全

    以下是由 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上,新一届领导集体将首次向外界全面阐释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线图。日前,多名高层领导人已在不同公开场合表......

    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精选]

    论未来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席卷而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宗旨是“以实践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一宗旨主要强调通......

    我国失业保险改革及其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失业问题日趋显性化,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也面临着更大的 挑战。 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和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对构建保......

    改革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5篇材料)

    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 乔世珊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规定》,......

    18届三中全会部署15方面改革

    三中全会公报要点提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中......

    中国大部制改革简史及发展方向初探

    从改革历史初探中国大部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 大部制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含义:大部制(Large department system) 即为大部门体制,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